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striatal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 for protecting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mice with Parkinson disease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ghua Xiao Yanqiang Wang +3 位作者 Hongmei Liu Hongjun Wang Junping Cao Dianshuai G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07-210,共4页
BACKGROUND: Substantia nigra is deep in position and limited in range, the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injection directly into substantia nigra has relatively greater damages with higher diff... BACKGROUND: Substantia nigra is deep in position and limited in range, the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injection directly into substantia nigra has relatively greater damages with higher difficulty. GDNF injection into striatum, the target area of dopaminergic neuron, may protect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compact part of substantia nigra through retrograde transpor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ntrastriatal GDNF on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of mice with Parkinson disease (PD), and analyze the action pathway. DESIGN: A controlled observation. SETTING: Neuro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MATERIALS: Twenty-four male Kunming mice of 7 - 8 weeks old were used. GDNF, 1-methy1-4-pheny1-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 were purchased from Sigma Company (USA); LEICAQWin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tical system. METHODS: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in the Neuro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05 to October 2006. The PD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adult KunMing mice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MPTP. The model mice we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with 6 mice in each group: GDNF 4-day group,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SB) 4-day group, GDNF 6-day group and PSB 6-day group. Mice in the GDNF 4 and 6-day group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1 μ L GDNF solution (20 μ g/L, dispensed with 0.01 mol/L PBS) injected into right striatum at 4 and 6 days after model establishment. Mice in the PSB 4 and 6-day group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0.01 mol/L PBS of the same volume to the same injection at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s. ② On the 12^th day after model establishment, the midbrain tissue section of each mice was divided into 3 areas from rostral to caudal sides. The positive neurons of tyroxine hydroxylase (TH) and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CB) with obvious nucleolus and clear outlin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neurons in unit area was count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Number of positive neurons of TH and CB in midbrain substantia nigra of mice in each group. RESULTS: All the 24 mice were involved in the analysis of results. The numbers of TH^+ and CB^+ neurons in the GDNF 4-day group (54.33±6.92, 46.33±5.54)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ose in the PBS 4-day group (27.67±5.01, 21.50±5.96, P 〈 0.01). The numbers of TH^+ and CB^+ neurons in the GDNF 6-day group (75.67±5.39, 69.67±8.69)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ose in the PBS 6-day group (27.17±4.50, 21.33 ±5.72, P 〈 0.01) and those in the GDNF 4-day group (P 〈 0.01 ). CONCLUSION: Intrastriatal GDNF can protect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substantia nigra of PD mice, and it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CB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dopaminergic neurons 1 -methy1-4-pheny1- 1 2 3 6-tetrahydropyridine (MPTP)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GFRA1、FBN1表达水平及意义
2
作者 张畅 李小双 +2 位作者 廉凯 徐进 李晶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原纤维蛋白-1(FB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手术的6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精细切除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分期、肿...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原纤维蛋白-1(FB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手术的6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精细切除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RA1、FBN1蛋白表达;骨肉瘤组织GFRA1、FBN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GFRA1、FBN1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肺转移、软组织是否浸润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无关(P>0.05);骨肉瘤组织GFRA1、FBN1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FBN1阴性表达患者(P<0.05)。GFRA1、FBN1阳性表达、肿瘤转移、软组织浸润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以作为骨肉瘤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gfra1 FBN1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中枢疲劳恢复期大鼠海马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万 田诗彬 吴春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家族受体α-1信使RNA(GDNF?family receptorα-1mRNA,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中枢疲劳后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家族受体α-1信使RNA(GDNF?family receptorα-1mRNA,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中枢疲劳后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雄性2月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实验组(E组,n=24);E组进行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又随机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恢复期12 h组(E1组,n=8)、恢复期24 h组(E2组,n=8)。C组正常笼养,E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即刻,C组和E0组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糖浆(0.3m L/100g)麻醉后取海马组织,用于测定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E1组和E2组分别在恢复期12 h、24 h做上述同样取材和测试。结果:1)大鼠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即刻,海马组织5-HT升高(P<0.01),DA下降(P<0.01),DA/5-HT下降(P<0.05)。2)运动后即刻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相对表达率和GDNF、GFRα-1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期12 h高于C组和E0组(P<0.01);恢复期24 h降低并低于E1组(P<0.01)。结论:1)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大鼠已经出现中枢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后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升,提示GDNF和GFRα-1可能参与了中枢疲劳恢复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疲劳 运动性疲劳 大鼠 海马组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4
作者 胡传义 张茨 +1 位作者 王玲珑 杨嗣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02-305,F004,共5页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α1 )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精原干细胞自增殖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间隔 2 4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恢复过程的动物模型 ,第二次给药后随机分为 1 ,2 ,3,4 ...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α1 )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精原干细胞自增殖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间隔 2 4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恢复过程的动物模型 ,第二次给药后随机分为 1 ,2 ,3,4 ,6 ,8,1 0周 7组 ,于相应时点及给药前取材 ,进行光镜和电镜研究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在生精恢复过程的第 1~ 2周 ,GFRα1mRNA的表达较给药前增强 ,其差异分别有显著 (P <0 .0 5 )和非常显著 (P <0 .0 1 )意义 ,其中第 2周达高峰 ,为 (1 0 4 .72± 2 4 .4 0 ) % ;第 3~ 4周 ,GFRα1mRNA的表达较给药前减弱 ,其差异也分别有显著 (P <0 .0 5 )和非常显著 (P <0 .0 1 )意义 ,其中第 4周达低谷 ,为(2 0 .77± 4 .2 5 ) % ;之后逐渐上升 ,于第 1 0周恢复至正常水平。GFRα1mRNA主要由未分化精原细胞表达。结论 :GFRα1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以剂量相关性调控着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息传入 ,从而调控着精原干细胞的去向 :高剂量时诱导其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精原干细胞 自增殖 分化
下载PDF
GDNF对Nurr1基因的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5
作者 姚谦明 徐如祥 +4 位作者 姜晓丹 蔡颖谦 何启 程国雄 汤冬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 ic factor,GDNF)对经过转染核相关因子1(nuc lear related factor 1,Nurr1)基因的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l cells de-rived from neural s... 目的:利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 ic factor,GDNF)对经过转染核相关因子1(nuc lear related factor 1,Nurr1)基因的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l cells de-rived from neural stem cells,BMSCs-D-NSCs)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研究其能否促进Nurr1-BMSCs-D-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转化。方法:(1)构建AAV-pcDNA3.1-Nurr1载体;(2)诱导SD大鼠BMSCs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样细胞;(3)用脂质体法转染Nurr1基因到大鼠BMSCs-D-NSCs后用GDNF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结果:(1)AAV-pcDNA3.1-Nurr1载体携带预期的Nurr1遗传信息;(2)Nurr1基因成功转染到BMSCs-D-NSCs中并且持续表达;(3)Nurr1-BMSCs-D-NSCs以GDNF培养后表达TH因子。结论:GDNF能促进经过转染Nurr1基因的大鼠BMSCs-D-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核相关因子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糖尿病大鼠海马GFAP、GDNF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冬玲 肖谦 +1 位作者 罗会琼 赵柯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Ang(1-7)组(DM1组)、糖尿病+An...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糖尿病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Ang(1-7)组(DM1组)、糖尿病+Ang(1-7)+A779组(DM2组)。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60 mg/kg)建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GDNF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GDNF m 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神经元明显受损(P<0.05),GFAP表达减少(P<0.05),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DM组相比,DM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GDNF的表达增多(P<0.05),神经元受损减少(P<0.05),GFAP表达增加(P<0.05),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下降(P<0.05),联合应用Ang(1-7)和Mas受体拮抗剂A779后,Ang(1-7)上述作用被阻断(P<0.05)。结论 Ang(1-7)与Mas结合后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海马GFAP和GDNF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存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糖尿病 认知功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aspase-3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GDNF、ZO-1表达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春峰 尤国莉 +3 位作者 阮云 沈剑波 朱笑林 周国雄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L)对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 目的: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L)对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其余70只饮用5%DSS溶液建立UC模型。建模第3天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丙二醇组(PG),雷公藤内酯醇低浓度组(TLL)、中浓度组(TLM)和高浓度组(TLH),地塞米松组(D),美沙拉嗪组(MS),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天后处死动物,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GDNF、Z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TL低中高剂量组从第4天至第7天体质量下降,但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M组小鼠肠黏膜明显受损,杯状细胞减少,出现大量炎性肉芽组织。TLM、TLH组结肠黏膜相对完整,大部分上皮细胞及腺体结构完整,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未见水肿。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显著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可能通过增加GDNF、ZO-1的表达而保护肠黏膜结构稳定性,有望成为治疗U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溃疡性结肠炎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闭锁小带蛋白1
下载PDF
GDNF及其受体GFRα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张雪 田娟 +1 位作者 赵越超 郭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28-630,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GDNF受体α1(GFRα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DNF及其受体GFRα1在30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及16例瘤旁正常肾组织病理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GDNF...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GDNF受体α1(GFRα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DNF及其受体GFRα1在30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及16例瘤旁正常肾组织病理石蜡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GDNF在肾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旁正常肾组织(66.7%vs6.3%),GFRα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旁正常肾组织(63.3%vs 6.3%);两者在上皮型和胚芽成分强烈表达,在间叶成分表达较弱。GDNF及其受体GFRα1在不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母细胞瘤中GDNF及其受体GFRα1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受体α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雌性子代胎鼠肾脏宫内发育迟缓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万阳 敖英 +4 位作者 李斌 熊颖 孙朝霞 胡霜霜 汪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1)),孕鼠于GD20处死,取♀胎鼠并收集肾脏,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和基因表达;在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上给予不同浓度CORT(250、500、1 000μg·L^(-1))处理24 h,检测细胞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E组♀胎肾肾小球的球囊空虚,鲍曼囊腔变大,毛细血管网发育不良,GDNF/c-Ret信号通路抑制;CORT处理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下调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 PCE♀胎鼠肾脏发育不良,其机制与PCE所致高血CORT下胎肾局部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咖啡因暴露 宫内发育迟缓 糖皮质激素 胎肾发育不良 血管紧张素Ⅱ1/2型受体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娟 郭芳 赵越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其受体alpha 1(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amily receptor alpha 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其受体alpha 1(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amily receptor alpha 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ET)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对胚龄(embryonic days,E)12 d、14 d、16 d、18 d胎鼠和生后(neonatal days,N)1 d、7 d、14 d、21 d、40 d仔鼠肾组织中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 :在肾早期发生过程中,GDNF、GFRα1和RET均有表达。输尿管芽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微弱表达;生后肾组织可见GDNF和GFRα1的微弱表达。肾小体发育过程中,在小泡体、逗号小体和S小体阶段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明显增强;在毛细血管袢期肾小体和未成熟期肾小体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减弱;肾小体发育成熟后,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消失。肾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在肾小管(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在集合管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成熟肾中,GDNF和GFRα1定位表达于肾小管和集合管;RET定位表达于集合管。蛋白印迹结果:随着肾逐渐发育成熟,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先递增,GDNF在E 18 d时表达量最高,GFRα1和RET在N 1 d时表达量最高;随后,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逐渐减少。结论 GDNF/GFRα1/RET信号通路对肾发育各阶段及成熟肾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pha 1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发育 小鼠
下载PDF
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炎强 刘洪梅 +3 位作者 王红军 曹俊平 肖成华 高殿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 目的研究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成年小鼠PD模型,通过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取中脑黑质节段,做连续冠状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的表达,光镜观察并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模型制备的第4、6天,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后,小鼠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注射PBS组。结论经纹状体注射GDNF对成年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能神经元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下载PDF
GDNF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CB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杨华 肖成华 +2 位作者 曹俊平 余景考 高殿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这一保护过程中的影响。方法以培...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这一保护过程中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新生大鼠中脑脑片损伤模型和在体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分3组:对照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PBS或在体黑质内注射PBS)、GDNF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GDNF或在体黑质内注射GDNF)、NCAM阻断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于加入GDNF30 min前加anti-NCAM或在体黑质内注射GDNF 30 min前注射anti-NCAM阻断NCA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各组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D28K,CB)表达的变化。结果GDNF组黑质中CB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的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CAM阻断组上述指标与GDNF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DNF可能通过增加CB的表达而保护受损的DA能神经元,但NCAM可能未参与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钙结合 蛋白D28K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与疼痛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玉萍(综述 杨建军(审校) 李伟彦(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r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不仅特异性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还对外周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r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不仅特异性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还对外周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文中就近年来对GDNF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痛觉调制中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 受体酪氨酸激酶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痛 痛觉调制
下载PDF
PLZF^posc-KIT^pos-delineated A1-A4-differentiating spermatogonia by subset and stage detection upon Bouin fixation 被引量:4
14
作者 Rui-Ling Tang Li-Qing Fan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While hallmarks of rodent spermatogonia stem cell biomarkers' heterogeneity have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their stage and subset distributions remain unclear. Furthermore, it is currently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 While hallmarks of rodent spermatogonia stem cell biomarkers' heterogeneity have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their stage and subset distributions remain unclear. Furthermore, it is currently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identify subset-specific SSC marker distributions due to the poor nucle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fixation in 4% para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t study, testicular cross-sections and whole-mount samples were Bouin fixed to optimize nuclear resolution and visuali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nd immunofluorescence (IF). The results identified an expression pattern of PLZFhighc-KITpos in A1 spermatogonia, while A2–A4-differentiating spermatogonia were PLZFlowc-KITpos. Additionally, this procedure was used to examine asymmetrically expressing GFRA1 and PLZF clones, asymmetric Apr and false clone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EX14, a molecular maker of intercellular bridges, despite having identical nuclear morphology and intercellular distances that were <25 μm. In conclusion, this optimized Bouin fixation procedure facilitates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spermatogonium subsets based on their molecular profiles and is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asymmetric and false clones. Therefore, the findings presented herein will facilitate further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studies and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spermatogonium sub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division cellular homolog of fel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v-kit false clones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 1 PROMYELOCYTIC leukemia zinc finger SPERMATOGONIA stem cell
原文传递
骨肉瘤组织卵巢肿瘤含域蛋白酶-2和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郑宁宁 薛绍鸥 +4 位作者 李娟 王海梅 姜秀贞 李书迪 胡秀茹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骨肉瘤组织中卵巢肿瘤含域蛋白酶-2(YOD1)和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130例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织标本和瘤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大... 目的:观察骨肉瘤组织中卵巢肿瘤含域蛋白酶-2(YOD1)和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130例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织标本和瘤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大于5 cm)标本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1年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YOD1和GFRA1表达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瘤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YOD1阳性率和GFRA1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3 cm、临床分期为Ⅱb~Ⅲ期、有软组织浸润、有远处转移、低分化的骨肉瘤患者YOD1阳性率和GFRA1阳性率高于肿瘤最大径<3 cm、临床分期为Ⅰ~Ⅱa期、无软组织浸润、无远处转移、中/高分化的骨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中YOD1阳性率和GFRA1阳性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OD1、GFRA1及软组织浸润是骨肉瘤患者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OD1和GFRA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最大径、临床分期、软组织浸润、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卵巢肿瘤含域蛋白酶-2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 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移植联合IN-1注射修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慧博 张忠民 +2 位作者 金大地 王晓佳 鲁凯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17-1820,共4页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轴突生长抑制蛋白抗体(IN-1)局部持续注射对大鼠急性横断性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载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并体外转染OECs...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轴突生长抑制蛋白抗体(IN-1)局部持续注射对大鼠急性横断性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载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并体外转染OECs,WesternBlot检测GDNF的表达。用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胸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对照组)、B(IN-1微泵注射组)、c(OECs组)、D(GDNF-OECs组)和E(GDNF-OECs+IN-1组)5组各10只。应用神经丝蛋白200(NF200)单抗免疫组化、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顺行神经追踪对SCI区神经纤维再生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共有13只大鼠死亡。术后8周可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OECs在体内存活并在脊髓内迁移;E组和D组可见SCI区杂乱无序的再生轴突,有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C组可见少量无序的再生轴突,可疑连续性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B组和A组脊髓残端萎缩,未见轴突再生。A、B、C、D和E组后肢功能运动平均BBB评分分别为7.70±0.24、7.89±0.15、10.50±0.25、11.43±0.23和12.81±0.40。结论GDNF-OECs移植联合IN-1抗体注射可有效促进损伤脊髓神经轴突的存活、再生,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基因修饰 细胞移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轴突生 长抑制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与微小核糖核酸-145-5p异常表达的关系
17
作者 赵凡 周崇高 +3 位作者 李碧香 许光 马体栋 夏仁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SCR)组织中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微小核糖核酸(miR)-145-5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pha1(GFRα1)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4例HSCR患儿痉挛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SCR)组织中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微小核糖核酸(miR)-145-5p、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pha1(GFRα1)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4例HSCR患儿痉挛段结肠组织为HSCR组,同期18例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治疗患儿的坏死结肠组织为NEC组作为对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SCR组和NEC组结肠组织内miR-145-5p及GFRα1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GFRα1与miR-145-5p的关系。之前研究检测的EZH2蛋白水平与miR-145-5p表达水平做相关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转染EZH2过表达质粒后miR-145-5p的表达水平。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组数据使用One-way ANOV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HSCR组miR-145-5p水平明显高于NEC组[5.62±2.04比1.11±0.48,t=9.169,P<0.01],GFRα1 mRNA水平明显降低(0.39±0.18比1.00±0.37,t=-7.001,P<0.01),且miR-145-5p表达水平与GFRα1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76,P<0.01)。荧光素酶活性实验证实GFRα1为miR-145-5p的靶基因。EZH2蛋白水平与miR-145-5p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6,P<0.01)。EZH2过表达组miR-145-5p的表达显著低于质粒对照组(0.33±0.07比1.02±0.13,t=7.264,P<0.01)。结论HSCR患儿病变结肠组织中EZH2-miR-145-5p-GFRα1调节轴失衡是HSCR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 微小核糖核酸-145-5p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pha1
原文传递
牛生精母细胞/精原干细胞分子标记GFRα-1的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蕊 张博洋 +4 位作者 朱春玲 张洪毅 潘英树 唐博 张学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591,606,共6页
生精母细胞(gonocytes)是幼龄雄性曲细精索中的未分化生殖细胞,随睾丸发育逐渐向生精上皮基膜迁移并发育为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生精母细胞和SSCs的分离培养对体外探讨精子发生机理至关重要,而其特异分子标记... 生精母细胞(gonocytes)是幼龄雄性曲细精索中的未分化生殖细胞,随睾丸发育逐渐向生精上皮基膜迁移并发育为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生精母细胞和SSCs的分离培养对体外探讨精子发生机理至关重要,而其特异分子标记验证又是分离培养的关键环节。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能促进生精母细胞和SSCs的增殖,用GDNF家族受体α-1(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1,GFRα-1)标记生精母细胞和SSCs已在啮齿类等动物得到证实,但在牛等大家畜则仍需验证。为此,本研究将冻存的新生牛睾丸组织复苏,从转录和蛋白水平对GFRα-1的表达进行了验证。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犊牛生精上皮表达多能性基因Nanog和较高水平的GFRα-1 mRNA;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曲细精索中的大圆形细胞表现为GFRα-1阳性,其定位和分布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的生精母细胞一致;分离培养后,这些细胞表现为生精细胞典型的团簇状形态,仍为GFRα-1和Nanog阳性。结果表明,GFRα-1可作为牛生精母细胞和SSCs相对特异的分子标记,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母细胞 精原干细胞 分子标记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
原文传递
小鼠生精上皮发育中支持细胞和精原干细胞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博洋 车冠宇 +7 位作者 杨蕊 朱春玲 陈斓歆 赵彦森 张洪毅 潘英树 唐博 张学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8-602,609,共6页
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和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发生相应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精子发生。因此,探讨生精上皮发育中两者的关系对深入了解精子发生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基础,分别取青春期前(出生后5,10 d)、... 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和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发生相应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精子发生。因此,探讨生精上皮发育中两者的关系对深入了解精子发生有重要意义。基于前期基础,分别取青春期前(出生后5,10 d)、青春期(15,20 d)、近性成熟(25,30 d)及性成熟后(35,40,50,70 d)的昆明雄性小鼠,采用本室已建立的曲细精管漂浮免疫荧光染色全铺片法,测量了小鼠各阶段曲细精索/管的直径;以GATA4为SCs标记、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GFRα-1)为SSCs分子标记,显示生精上皮中的SCs和SSCs并分析其数量变化。结果显示,随日龄增加其曲细精索/管直径显著增大,特别是在性成熟前;5 d小鼠的GATA4+SCs数量最少,随后快速上升,15 d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阶段(P<0.05),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且趋于相对稳定;GFRα-1+SSCs数量也随日龄增大而增多,15 d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阶段(P<0.01),随后在20~30 d有所下降,35 d后急剧下降且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示小鼠SCs与SSCs数量之间基本呈正相关,SCs在维持SSCs的增殖、分化及正常精子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探讨其他动物和人的精子发生机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支持细胞 精原干细胞 GATA4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
原文传递
侧脑室注射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思 李秀华 +4 位作者 杜鹃 岳龙涛 王瑶 刘菲 郭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脑内转移对帕金森病(P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henyl-l,2,3,6-tetrahydropyridine,M PTP)法建立PD模型,随机分为重组...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脑内转移对帕金森病(P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henyl-l,2,3,6-tetrahydropyridine,M PTP)法建立PD模型,随机分为重组GDNF腺病毒(Ad-GDNF)实验组和对照组。Ad-GDNF实验组将Ad-GDNF定向注射至侧脑室,对照组将无GDNF基因的腺病毒定向注射至侧脑室,并测量体质量,进行行为学实验评分,行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采用ELISA、RT-PCR法检测Ad-GDNF在中脑的表达。结果侧脑室注射病毒后2周,Ad-GDNF实验组体质量、行为学实验得分、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纹状体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GDNF实验组在中脑内有过表达,中脑GDNF含量约是对照组2倍。结论侧脑室注射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可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henyl-l,2,3,6-tetrahydropyridine,M PTP)诱发的小鼠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保护DA能神经元,提示这一手段在PD保护性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 帕金森病 基因治疗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