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相思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宏伟 黄学林 傅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在B5+2,4-D(10-4mol/L)+BA(10-6mol/L)+CH0.5g/L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周,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B5+2.4-D(10-4mol/L)的... 以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在B5+2,4-D(10-4mol/L)+BA(10-6mol/L)+CH0.5g/L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周,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B5+2.4-D(10-4mol/L)的液体培养基7d的诱导在B5+L-谷氨酰胺(200mg/L)+CH(0.5g/L)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14d产生了球形胚.球形胚具有明显的两极,但只是根端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相思 体细胞 胚胎发生 球形胚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四种石斛兰种胚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振坚 于耀 +3 位作者 王雁 彭镇华 缪崑 亢秀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体;种子萌芽后胚尚未成熟,只进入心形胚阶段。呈纺锤形种子的种皮两端形状不同,一端存在结点,呈弯曲状的尖形,另一端种皮呈收拢的圆口形。4种石斛兰种子,玫瑰石斛种子最长,为两端狭长的纺锤形;兜唇石斛种子最短,呈两端稍细的纺锤形。玫瑰石斛、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种子胚培养需要5~10 d萌发;兜唇石斛种子和胚皆偏小,萌发需要30 d。石斛兰种胚和种皮吸水膨胀后,种胚向种皮的一端移动、脱出或种胚撕裂种皮中央后突破而出,形成裸胚。玫瑰石斛种子撕裂种皮后主要从种皮中央突破;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兜唇石斛部分种胚从种皮一端脱出,部分种胚则从中央撑破种皮脱出。充分膨胀、变绿后萌芽的裸胚,存在极性,顶部芽生长点萌动,下部出现成群散射状吸收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兰 胚培养 球形胚 原球体 吸收毛
下载PDF
苜蓿组织培养中球形胚发生时特异蛋白质和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天磊 江晓雯 王仑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25-629,共5页
试验在苜蓿组织培养中 ,对球形胚形成过程中特异蛋白质表达的模式、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苜蓿组织培养中从胚性愈伤组织到球形胚发育的进程中 ,顺序消失和出现了 1 1种中小分子量多肽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试验在苜蓿组织培养中 ,对球形胚形成过程中特异蛋白质表达的模式、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苜蓿组织培养中从胚性愈伤组织到球形胚发育的进程中 ,顺序消失和出现了 1 1种中小分子量多肽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酯酶同工酶酶谱变化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组织培养 球形胚发生 特异蛋白质 同工酶分析
下载PDF
燕子掌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4
4
作者 蒲仕明 李荣峰 +2 位作者 方利娟 兰翠玲 周祖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25-128,共4页
以燕子掌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研究燕子掌组培苗形成过程中6-BA和IBA浓度对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MS+IBA 5mg/L+6-BA 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化不明显,且诱导率为95.56%;MS+IBA 2mg/L+6-BA1m... 以燕子掌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研究燕子掌组培苗形成过程中6-BA和IBA浓度对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MS+IBA 5mg/L+6-BA 5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化不明显,且诱导率为95.56%;MS+IBA 2mg/L+6-BA1mg/L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平均可达12芽以上;MS+IBA 5mg/L+6-BA5mg/L为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倍数为10.9;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1mg/L+6-BA 5mg/L,单位面积芽数为32个以上,且芽明显;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2mg/L,45d后平均苗长为4.74cm;诱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5mg/L,诱根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子掌 愈伤组织 增殖 不定芽 球状胚体
下载PDF
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新材料及其问题讨论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鹏举 尹崇玉 +2 位作者 陈寿铭 唐烽 高林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且不同分裂阶段的球体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等特征,一些学者将其解释为动物的胚胎化石,并由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近年来,又有学者将其解释为巨大的氧化硫细菌。本文在系统介绍这些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报道了一些新的球状化石材料,包括一些具有出芽现象的球状化石以及Parapandorina和Megaclonophycus之间的过渡分子。新材料的发现显示,尽管休眠卵和胚胎假说是迄今为止对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最佳解释,但仍有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这些球状化石确切亲缘关系的确定还有待于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陡山沱组 瓮安生物群 球状化石 休眠卵 胚胎
下载PDF
树兰原球茎增殖中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谷祝平 徐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79,共4页
以树兰(Epidendrum OBrienianum)的成熟种子在改良的 Vacin 和 Went 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了原球茎,将原球茎切割成小块,放入添加有0.2mg/L2.4-D 和0.2mg/L6BA 的 Vacin 和Went 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液体培养,获得了原球茎的大量增殖.对原球... 以树兰(Epidendrum OBrienianum)的成熟种子在改良的 Vacin 和 Went 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了原球茎,将原球茎切割成小块,放入添加有0.2mg/L2.4-D 和0.2mg/L6BA 的 Vacin 和Went 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液体培养,获得了原球茎的大量增殖.对原球茎的增殖过程进行了细胞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在原球茎增殖中有大量的体细胞胚发生,一般由单个的胚性细胞经分裂经胚性细胞团,球形胚等阶段,形成原球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兰 原球茎 体细胞胚 球形胚
下载PDF
腐胺对苜蓿组织培养中球形胚发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天磊 王一欣 王仑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苜蓿下胚轴外植体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转至分化培养基上形成球形胚 ,利用这一实验体系研究了腐胺及多胺代谢抑制剂 MBGB、CHA对球形胚发生频率的影响 ,同时对 DNA、RN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测定表明 。
关键词 苜蓿 球形胚 腐胺 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 环己胺
下载PDF
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宝光 李成浩 张含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为了提高红皮云杉体胚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阶段的一些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肌醇、活性炭和遗传基础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附加15 g/L肌醇和3 g/L活性炭而不加任何激素的RJW培养基的... 为了提高红皮云杉体胚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阶段的一些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肌醇、活性炭和遗传基础对红皮云杉球状胚诱导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附加15 g/L肌醇和3 g/L活性炭而不加任何激素的RJW培养基的球状胚诱导效果最好,达到97.6个/g;遗传基础不同的3个细胞系对中等浓度肌醇和活性炭的反应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胚 肌醇 活性炭 遗传基础
下载PDF
中国七叶树悬浮培养体细胞球形胚的增殖与发育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魏丕伟 施季森 赵振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中国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Bunge)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诱导体胚增殖和发育研究。在MS+2,4-D(3 mg/L)+NAA(1 mg/L)+KNO3(1.9 mg/L)+蔗糖(30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获得同步化程度较高的球形胚;采用MS+2,4-D(2 mg/L)+K... 以中国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Bunge)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诱导体胚增殖和发育研究。在MS+2,4-D(3 mg/L)+NAA(1 mg/L)+KNO3(1.9 mg/L)+蔗糖(30 g/L)的液体培养基中可获得同步化程度较高的球形胚;采用MS+2,4-D(2 mg/L)+KT(0.2 mg/L)+蔗糖(40 g/L)和MS+2,4-D(3 mg/L)+BA(0.5 mg/L)+蔗糖(40g/L),两种培养基均可使体细胞胚保持在球形胚阶段;而MS+TDZ(0.02 mg/L)+蔗糖(30 g/L)可有效解除对球形胚发育的阻遏,促使子叶胚的形成;建立了球形胚增殖和分化的两个悬浮培养体系,同时跟踪观测了液体培养基的pH变化,球形胚增殖方式和球形胚启动和发育动态,以及悬浮培养过程中体胚的形态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七叶树 体胚发生 球形胚 悬浮培养 发育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