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玉燕 周红伟 +4 位作者 叶皓炫 张晓科 郭波莉 赵海燕 张影全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点HMW-GSs分别为2+12、3+12、4+12和5+10的4个BC6F4代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比较了4种亚基对鲜湿面、挂面以及冷冻熟面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其他亚基相比,含有3+12亚基的鲜湿面具有较好的烹调吸水率和较低的烹调损失率,同时硬度、弹性、回复性、咀嚼性等较好;含有3+12亚基的挂面最佳煮制时间短、烹调吸水率较高、烹调损失率较低,而含有2+12亚基的挂面硬度和咀嚼性适中、黏附性低、回复性较高;含有3+12和2+12亚基的冷冻熟面冻藏稳定性较好,含有3+12亚基的冷冻熟面硬度适中,咀嚼性较高,整体质构特性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面条专用小麦品种选育、专用加工原粮选择、专用粉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W-GS glu-D1位点 鲜湿面 挂面 冷冻熟面
下载PDF
黄淮麦区南片小麦 Glu-3位点等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蕴文 张莉莉 +7 位作者 余欣欣 马守才 郑锦娟 薛小雁 郑雅潞 牛娜 王军卫 张改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0,共6页
小麦的加工品质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组成息息相关。为了尽快改良黄淮麦区小麦加工品质,应用STS分子标记与SDS-PAGE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3、Glu-B3与Glu-D3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 小麦的加工品质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组成息息相关。为了尽快改良黄淮麦区小麦加工品质,应用STS分子标记与SDS-PAGE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3、Glu-B3与Glu-D3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淮麦区南片356份小麦品种(系)中共检测到15种Glu-3位点等位变异,Glu-A3位点含Glu-A3a、Glu-A3b、Glu-A3c和Glu-A3d共4种等位变异,其分布频率分别为12.1%,13.5%,41.0%,33.4%;GluB3位点含Glu-B3a、Glu-B3b、Glu-B3d、Glu-B3f、Glu-B3g、Glu-B3h、Glu-B3i和Glu-B3j共8种等位变异,其分布频率分别为8.71%,8.99%,23.0%,5.90%,7.30%,3.65%,0.28%,42.1%;Glu-D3位点含Glu-D3a、Glu-D3b和Glu-D3c共3种等位变异,其分布频率分别为40.2%,29.8%,30.0%。等位变异组合Glu-A3c/Glu-B3j/Glu-D3a分布频率最高(10.7%)。通过优质亚基的转育,多个优质亚基的聚合,将有助于改良我国小麦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TS分子标记 glu—A3 glu—B3 glu—D3
下载PDF
加味泻黄散调控Glu/GABA-Gln代谢环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
3
作者 黄卅霁月 杨翠玲 +2 位作者 刘茜玮 赵琼 赵梦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20-3126,共7页
目的研究加味泻黄散对抽动大鼠纹状体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酰胺(Gln)代谢环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以IDPN腹腔注射诱导法造模,刻板行为评分≥2分提示造模成功。将造... 目的研究加味泻黄散对抽动大鼠纹状体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酰胺(Gln)代谢环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以IDPN腹腔注射诱导法造模,刻板行为评分≥2分提示造模成功。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加味泻黄散组,分别予以加味泻黄散浓煎液、泰必利混悬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空白组同样予生理盐水,均10ml/kg、1次/d。造模成功后每周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给药结束后24h采集大鼠纹状体,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和WB分别检测谷氨酸脱羧酶(GAD)、谷胺酰胺合成酶(GS)、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Glu、GAB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运动行为、刻板行为、分类刻板行为及旷场实验评分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4周后,泰必利和加味泻黄散组各行为评分均下降,活动总距离明显减少,静止时间明显增加(P均<0.01)。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可见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两治疗组病理改变程度均减轻,加味泻黄散组最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Glu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GABA含量下降(P<0.05),GS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强(P均<0.05),GAD、GABAAR的mRNA相对表达和蛋白表达均减弱(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泰必利和加味泻黄散组GS的mRNA表达均减弱(P<0.05、P<0.01),GAD、GABAAR的mRNA表达均增强(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泰必利和加味泻黄散组GS蛋白表达均减弱(P<0.05),GAD、GABAAR蛋白表达均增强(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泰必利组Glu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加味泻黄散组Glu含量下降(P<0.01),两组GABA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加味泻黄散可改善抽动大鼠行为学评分,保护纹状体神经元,减轻胶质细胞增生,发挥抗抽动作用,这可能和调控Glu/GABA-Gln代谢环路,改善纹状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失衡,调节神经兴奋/抑制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加味泻黄散 glu/GABA-Gln代谢环路 神经兴奋/抑制比
下载PDF
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含量及Glu/GABA比值影响机制的探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丽莎 董宝强 +8 位作者 刘旭来 于本性 苏妆 王淑娟 白增华 陈怡然 张妤 金毅轩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68,共4页
目的以西药地西泮作为对照,探求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对失眠SD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递质含量及Glu/GABA比值影响的研究;以期探索针刺治疗失眠机制的作用及有效性,为今后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目的以西药地西泮作为对照,探求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对失眠SD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递质含量及Glu/GABA比值影响的研究;以期探索针刺治疗失眠机制的作用及有效性,为今后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地西泮)、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诱导构建失眠大鼠模型。针刺组施以电针三阴交、神门、内关,频率60 Hz,强度1 mA,10 min/次,西药组施以地西泮灌胃治疗(0.92 mg/kg),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仅予相同时间的捉抓刺激。干预6 d后,采取酶联免疫法测量5-HT、GABA含量,葡萄糖测定法测量Glu含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与西药组对失眠均有疗效;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下丘脑5-HT含量明显减少(P<0.01);Glu增长显著;GABA含量明显减少;相比模型组,针刺组下丘脑5-HT、GABA含量显著增多,Glu含量减少,呈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提升5-HT、GABA水平而减少了Glu水平,使各指标切近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相比,针刺组更有效于西药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Glu/GABA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神门、内关在治疗失眠时,可能通过调节Glu/GABA-Gln代谢通路,提升失眠大鼠下丘脑5-HT、GABA的水平,并降低Glu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揭示针刺是通过升高抑制性神经元水平来调节兴奋/抑制的动态平衡,从而优化睡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刺 5-HT glu GABA glu/GABA比值
下载PDF
三焦针法对原发性失眠大鼠Glu、GABA表达平衡的影响
5
作者 朱洲 闭海棠 +6 位作者 杨孝芳 潘莉 唐徐韵 赵一点 宋光仙 史开琼 尚雪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原发性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焦针法治疗PI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和三焦组,...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原发性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表达的影响,探讨三焦针法治疗PI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和三焦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PCPA腹腔注射方式”建立PI大鼠模型。地西泮组予地西泮灌胃(0.9 mg/kg),三焦组针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双侧)及足三里(双侧),诸穴行捻转补法30 s,1次/d,均治疗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测定大鼠体质量;Elisa法检测下丘脑组织Glu、GAB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PI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较差,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中Glu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GAB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三焦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下丘脑组织中Glu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GAB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地西泮组与三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针法可改善PI大鼠失眠症状,这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组织中Glu、GAB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三焦针法 glu GABA
下载PDF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对PCPA失眠大鼠下丘脑Glu、GABA递质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韦祎 梁薇 +2 位作者 郭雅雯 李玉秋 罗本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对PCPA大鼠治疗后下丘脑中Glu、GABA含量的影响以及Glu/GABA比值的影响,以期应用中医疗法治疗失眠,为今后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对SD雄性大鼠进行造模、筛选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脐内环穴... 目的探究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对PCPA大鼠治疗后下丘脑中Glu、GABA含量的影响以及Glu/GABA比值的影响,以期应用中医疗法治疗失眠,为今后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对SD雄性大鼠进行造模、筛选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组、安定组,共3组,每组10只。另设空白组(10只)。针刺组予壮医针刺脐环内穴合失眠穴方针刺治疗,安定(地西泮)组予灌胃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仅予相同时间的捉抓刺激。干预6天后,分离下丘脑,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中GABA的含量,用葡萄糖测定法检测各组中Glu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PCPA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的含量明显减低,Glu的含量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下丘脑GABA含量明显增加,Glu的含量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安定组能升高GABA水平及降低Glu水平,使之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安定组相比,针刺组优于安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安定组Glu/GABA比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可通过升高PCPA失眠大鼠下丘脑GABA的含量,并降低Glu含量来发挥其抗失眠作用,提示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是通过提升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来调节兴奋与抑制的动态平衡而起到抗失眠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 glu、GABA递质含量 glu/GABA比值
下载PDF
新疆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 被引量:5
7
作者 聂迎彬 穆培源 +4 位作者 桑伟 徐红军 庄丽 崔凤娟 邹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3-858,共6页
为给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lu-A3、Glu-B3位点上的17个STS标记检测了185份新疆冬、春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以Glu-A3c、Glu-B3a和Glu-B3j亚基为主,其分布频率分别为64.86%、22.70%... 为给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Glu-A3、Glu-B3位点上的17个STS标记检测了185份新疆冬、春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以Glu-A3c、Glu-B3a和Glu-B3j亚基为主,其分布频率分别为64.86%、22.70%和17.84%。新疆冬、春小麦品种在Glu-A3位点上均以Glu-A3c亚基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63.30%和67.11%;在Glu-B3位点上,新疆冬、春小麦品种分别以Glu-B3j和Glu-B3a为主,分布频率分别为22.02%和26.32%。新疆冬、春小麦农家品种亚基类型较少,冬小麦农家品种仅有5种类型(以Glu-A3c和Glu-B3i为主),春小麦农家品种有10种类型(以Glu-A3c和Glu-B3d为主)。引进品种和自育品种亚基类型丰富,冬小麦引进品种以Glu-A3c和Glu-B3i为主,分布频率为12.84%和6.42%;春小麦引进品种以Glu-A3c和Glu-B3j为主,分布频率为17.11%和6.58%。冬小麦自育品种以Glu-A3c和Glu-B3j亚基类型为主,分布频率为45.87%和18.35%;春小麦自育品种以Glu-A3c和Glu-B3a亚基类型为主,分布频率为36.84%和1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glu-A3 glu-B3 等位变异 分子检测
下载PDF
Glu-A1和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同缺失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武茹 张晓 +3 位作者 高德荣 别同德 吴荣林 程顺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0-454,共5页
为了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缺失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材料2GS0414-10作供体亲本,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扬麦18作轮回亲本进行回交,构建不同遗传背景的BC1F3和BC2F3群体,测定受体、供体亲本的... 为了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缺失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材料2GS0414-10作供体亲本,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扬麦18作轮回亲本进行回交,构建不同遗传背景的BC1F3和BC2F3群体,测定受体、供体亲本的品质,以及回交群体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纯合单株及两位点均正常表达纯合单株的品质。结果表明,供体2GS0414-10具有较低的SDS沉降值、较短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在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对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SDS沉降值和水溶剂保持力(SRC)。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双缺失在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glu-A1 glu-D1 HMW-GS 双缺失 品质
下载PDF
陕西小麦Glu-A3和Glu-B3位点等位变异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强 王晓龙 +5 位作者 张晓科 张晶 张同兴 冯毅 王瑞 王宏礼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864,共6页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为了给陕西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STS分子标记,检测了175份陕西小麦品种(系)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结果表明,陕西小麦Glu-A3位点存在4种等位变异,即Glu-A3a、Glu...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为了给陕西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STS分子标记,检测了175份陕西小麦品种(系)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结果表明,陕西小麦Glu-A3位点存在4种等位变异,即Glu-A3a、Glu-A3b、Glu-A3c和Glu-A3d,分别占12.6%、1.7%、58.3%和27.4%;Glu-B3位点存在8种等位变异,即Glu-B3a、Glu-B3b、Glu-B3d、Glu-B3e、Glu-B3f、Glu-B3g、Glu-B3i和Glu-B3j,分别占4.6%、2.9%、45.7%、0.6%、2.9%、8.5%、4.0%和30.8%。在陕西不同地区小麦之间,两个位点等位变异的种类、组合及其分布比例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地区间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育种目标及亲本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LMW-GS STS标记 glu-A3 glu-B3
下载PDF
宁夏小麦Glu-A3与Glu-B3位点等位变异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 白升升 +3 位作者 亢玲 王晓龙 张晓科 陈东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为给宁夏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应用STS分子标记,对宁夏98份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98份小麦品种Glu-A3位点存在Glu-A3a(4....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为给宁夏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应用STS分子标记,对宁夏98份小麦品种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98份小麦品种Glu-A3位点存在Glu-A3a(4.0%)、Glu-A3b(2.0%)、Glu-A3c(55.1%)、GluA3d(10.1%)和Glu-A3e(28.5%)5种等位变异;Glu-B3位点存在Glu-B3a(2.0%)、Glu-B3b(8.1%)、Glu-B3c(5.0%)、Glu-B3d(7.1%)、Glu-B3f(21.4%)、Glu-B3g(2.0%)、Glu-B3h(15.3%)和Glu-B3i(13.3%)8种等位变异。宁夏参试品种共存在23种等位变异组合形式,其中引黄灌区存在18种组合类型,Glu-A3c/Glu-B3j(17.7%)和Glu-A3e/Glu-B3f(16.2%)组合类型较为普遍;宁南山区存在13种组合类型,以Glu-A3c/Glu-B3i(20.0%)组合类型为主。在参试的宁夏小麦品种中,对同一地区不同来源品种而言,改良品种的LMW-GS遗传多样性明显较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LMW-GS STS标记 glu-A3 glu-B3
下载PDF
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系)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Glu-A3d和Glu-B3g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雪峰 宋维富 +4 位作者 张延滨 宋庆杰 张春利 辛文利 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Glu-A3位点的Glu-A3d基因和Glu-B3位点的Glu-B3g基因是优质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为明确2个优质基因在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强筋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有用信息,利用Glu-A3d和Glu-B3g基因特异性STS标记... Glu-A3位点的Glu-A3d基因和Glu-B3位点的Glu-B3g基因是优质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为明确2个优质基因在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强筋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有用信息,利用Glu-A3d和Glu-B3g基因特异性STS标记检测了127份小麦品种(系)。结果表明:2个品种携带Glu-A3d基因,62个品种(系)携带优质基因Glu-B3g基因,占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glu-A3d基因 glu-B3g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18个优质小麦品种(系)Glu-1、Glu-3和Gli-1位点的基因变异特点
12
作者 王瑞 张改生 +3 位作者 任志龙 F J Zeller S L K Hsam 王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8,83,共5页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信息,选用我国18份有影响的优质面条和面包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通过分步法SDS-PAGE和改良A-PAGE分析了其Glu-1、Glu-3、Gli-1位点的基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由Glu-1位点控制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14种图谱,其...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信息,选用我国18份有影响的优质面条和面包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通过分步法SDS-PAGE和改良A-PAGE分析了其Glu-1、Glu-3、Gli-1位点的基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由Glu-1位点控制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14种图谱,其中,Glu-A1位点上优质亚基1和2*分别占61.1%和11.1%,Glu-B1位点上优质亚基14+15、7+8、17+18、13+16分别占27.8%、27.8%、22.2%、5.6%,Glu-D1位点上优质亚基5+10占55.6%。Glu-A1、Glu-B1、Glu-D1位点上均为优质亚基的品种(系)有陕451(1,7+8,5+10)、95鉴5104(1,14+15,5+10)、陕优412(2*,7+8,5+10)、绵阳89-47(2*,13+16,5+10)以及中优16、冀5099、绵优1号、绵优2号(1,17+18,5+10),占参试品种的44.4%。由Glu-3位点控制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12种图谱,小偃6号、PH82-2、陕253、80356、95鉴5104、郑农33等6个品种皆为“a,d,c”;由Gli-1位点控制的醇溶蛋白共12种图谱,小偃6号、PH82-2、陕优225、陕253、80356、中优16、95鉴5104等7个品种皆为“o,new,i”,即发现在Gli-B1位点是一个新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glu-1 glu-3 Gli-1 基因组成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激活物致痫大鼠大脑皮质、海马Glu及mGluRla免疫组化的改变
13
作者 赵虎 朱家祥 +2 位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魏瑛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激活物 大脑皮质 海马 glu mgluRla 免疫组化 癫痫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mGluR7、PAG和Glu-ir神经元的定位
14
作者 庄志业 刘大庸 李云庆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7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亚型(mGluR7)、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谷氨酸(Glu)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结果显示mGluR7阳性胞体和纤维主要分布于Vc浅层(Ⅰ,Ⅱ层),在深层只有散在分...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亚型(mGluR7)、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谷氨酸(Glu)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定位.结果显示mGluR7阳性胞体和纤维主要分布于Vc浅层(Ⅰ,Ⅱ层),在深层只有散在分布.Glu和PAG阳性胞体分布于Vc各层,尤以浅层密集,Glu和PAG阳性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于Vc浅层.以上结果表明Glu阳性纤维及终末和mGluR7亚型阳性胞体及纤维在Vc内的分布是相互匹配的,本文还对Vc内Glu和mGluR7在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mgluR7 PAG glu 大鼠 VC
下载PDF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被引量:65
15
作者 岳增辉 袁建菱 姜京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据康复医学评定结果及脑脊液Glu、GABA含量的差异表明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经筋刺法能有效地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且与调节脑脊液中Glu、GABA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论治 脑卒中 痉挛状态 脑脊液 glu GABA 针灸疗法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参知健脑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皮层和海马中Glu和GABA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克信 韩振蕴 +3 位作者 马大勇 苏芮 范吉平 张斐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观察参知健脑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中Glu和GABA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金纳多组以及参知健脑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VO法建立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除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参知健脑胶囊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中Glu和GABA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金纳多组以及参知健脑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VO法建立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安理申1 mg/kg、金纳多20mg/kg以及参知健脑胶囊40 mg/kg、120 mg/kg、360 mg/kg灌胃。各组于造模后7 d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本别在术后第5、8周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给药8周后大鼠统一处死后取皮层、海马,用H&E、Nissl's染色法观察皮层海马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神经元存活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内Glu、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层Glu和GABA均升高,其中GABA更为显著(P<0.01);其余各组皮层的Glu、GABA则均略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安理申组、金纳多组以及参知健脑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鼠脑皮层Glu、GABA均有降低,其中参知健脑胶囊高剂量组的Glu和GABA、安理申组的GABA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参知健脑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皮层GABA降低较安理申组明显,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大鼠海马Glu和GABA略有升高或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5个给药组2VO大鼠8周后海马Glu和GABA略有降低,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知健脑胶囊改善拟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降低皮层中的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含量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知健脑胶囊 血管性痴呆大鼠 皮层 海马 glu GABA
下载PDF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Glu浓度、GLT-1mRNA和GS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骏 刘芳 +4 位作者 王述菊 马彪 王彦春 余沛豪 王中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50-305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PD大鼠旋转模型制备采用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部位同模型组,仅注射含0.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PD大鼠旋转模型制备采用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部位同模型组,仅注射含0.2%Vit C的生理盐水。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 min,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各组大鼠选取10只进行取材及处理。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酸(Glu)浓度,RT-PCR法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mRNA)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电针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行为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浓度显著升高,GLT-1mRNA与GS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Glu浓度降低,GLT-1mRNA与GS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提高了脑内GLT-1mRNA与GSmRNA蛋白活性的表达,减轻了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针 glu浓度 GLT-1mRNA GSmRNA
下载PDF
利用PCR技术鉴别普通小麦Glu-1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辉 刘志勇 +1 位作者 李保云 刘广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4-737,共4页
Glu- 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与普通小麦的烘烤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利用根据 Glu- 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 ,通过 PCR技术 ,可以准确鉴别等位基因的变异 Glu- Dly10和 Glu- Dly12 ,同时还可以初步鉴定 Glu- B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 Glu- 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与普通小麦的烘烤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利用根据 Glu- Dly位点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 ,通过 PCR技术 ,可以准确鉴别等位基因的变异 Glu- Dly10和 Glu- Dly12 ,同时还可以初步鉴定 Glu- B1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 Glu- Blh(14+1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鉴别 等位基因 普通小麦 glu-1位点 烘烤品质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LU、WBC及PA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忠海 李鸿伟 +4 位作者 沈琦斌 余才华 张建斌 李冬 蒋红权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8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LU、WBC及P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治疗...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LU、WBC及P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LU、WBC及PA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过量的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内该三项指标相差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GLU、WBC及PA变化小,对患者影响更小且其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glu WBC PA
下载PDF
用Glu-B3、Gli-B1和SEC-1b复合引物PCR检测普通小麦1BL/1RS易位系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立平 何中虎 +4 位作者 陆美琴 庞斌双 张学勇 夏兰琴 Frank Ellison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66-1570,共5页
利用低分子量 (LMW )麦谷蛋白Glu B3的STS PCR标记、醇溶蛋白Gli B1的SSR标记和黑麦碱SEC 1b的STS PCR标记的复合PCR ,对 10个普通小麦品种、中优 950 7/CA963 2的 91个DH系和 2 8个F2 个体植株 ,进行了1BL/1RS易位系的检测。结果表明 ... 利用低分子量 (LMW )麦谷蛋白Glu B3的STS PCR标记、醇溶蛋白Gli B1的SSR标记和黑麦碱SEC 1b的STS PCR标记的复合PCR ,对 10个普通小麦品种、中优 950 7/CA963 2的 91个DH系和 2 8个F2 个体植株 ,进行了1BL/1RS易位系的检测。结果表明 ,中优 950 7/CA963 2的 3 9个DH系和CA963 2、晋麦 45、兰考 2 4、烟农 18、京冬 8等5个品种缺失 2个小麦贮藏蛋白位点的PCR产物 ,而拥有黑麦碱的PCR产物。利用PAGE和ELISA方法 ,对上述品种 (系 )进行了黑麦碱 (secalin)蛋白的检测 ,发现这些品种 (系 )均包含secalin ,与分子标记的检测结果吻合 ,是 1BL/1RS易位系。对 2 8个F2 单株的检测表明 ,该复合标记可以检测出早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B3 Gli-B1 SEC-1b复合引物 PCR检测 小麦 1BL/1RS易位系 低分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