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5-Aminolevulinic Acid Production with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by a Short-term Dissolved Oxygen Shock in Fed-batch Ferment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俊 朱力 +3 位作者 傅维琦 林逸君 林建平 岑沛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is a common precursor for tetrapyrrole compounds in all kinds of organ isms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s. In this study, a new strategy, i.e. short-term dissolve...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is a common precursor for tetrapyrrole compounds in all kinds of organ isms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s. In this study, a new strategy, i.e. short-term dissolved oxygen (DO) shock during aerobic fermentation, was introduced to produce 5-aminolevulinic acid with a recombi-nant E. coli. Effects of duration time of DO shock operation on plasmid concentration, intracellular ALA synthase (ALAS) activity and ALA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Erlenmeyer shake flask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ALAS activity and ALA yield were enhanced in an anaerobic operation of 45 rain in the early exponential phase during fermentation, while they decreased when the anaerobic operation time was further increased to 60 rain. The DO shock protocol was confirmed with the fed-batch fermentation in a 15 L fermenter and the ALA production achieved 9.4 g.L-1 (72 mmol.L-1), which is the highest yield i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reported up to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minolevulinic acid synthase activity dissolved oxygen shock fed-batch fermentation recombinantE. coli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标准溶解氧水平的确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营 董亮 +1 位作者 张雁铃 赵长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溶氧水平是影响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氧水平对发酵指标的影响比较,确定了谷氨酸发酵的标准溶氧水平,产酸达到12.20mg/mL,残糖量为0.62mg/mL,糖酸转化率达到63.73%,因此,可以利用标...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溶氧水平是影响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氧水平对发酵指标的影响比较,确定了谷氨酸发酵的标准溶氧水平,产酸达到12.20mg/mL,残糖量为0.62mg/mL,糖酸转化率达到63.73%,因此,可以利用标准溶解氧参数指导工艺,以达到提高产酸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溶氧 谷氨酸发酵 溶氧水平 溶解氧 标准 发酵过程 糖酸转化率 发酵指标
下载PDF
溶氧浓度对谷氨酸发酵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郜培 陆静波 +2 位作者 段作营 毛忠贵 史仲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75,共4页
谷氨酸发酵中,不同溶氧条件对产物谷氨酸和主要副产物乳酸的生成积累影响很大。文中研究了不同溶氧条件下和几种非正常条件下的谷氨酸发酵中主要关键酶(谷氨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规律,为谷氨酸发酵的进一步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基础... 谷氨酸发酵中,不同溶氧条件对产物谷氨酸和主要副产物乳酸的生成积累影响很大。文中研究了不同溶氧条件下和几种非正常条件下的谷氨酸发酵中主要关键酶(谷氨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规律,为谷氨酸发酵的进一步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氢酶(GDH) 乳酸脱氢酶(LDH) 溶氧水平 谷氨酸发酵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S9114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发酵生产谷氨酸的代谢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智涛 卢志洪 +1 位作者 吕扬勇 郑穗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6,共5页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 建立了谷氨酸棒杆菌S9114合成L-谷氨酸(L-Glu)的代谢流平衡模型,应用该模型并结合S9114在10%和30%溶氧条件下发酵至中后期时胞外相关产物的分泌情况计算出其代谢流分布;通过MATLAB线性规划得到了谷氨酸合成的理想代谢流分布。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减少HMP和TCA循环的代谢流量,增加CO2固定的代谢流将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在谷氨酸发酵工艺控制中,溶氧是关键因素,发酵中后期提高溶氧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同时可抑制副产氨基酸的产生;主要副产物乳酸在理想代谢流分布中仍占有一定比例,说明乳酸在整个代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谷氨酸 代谢流分析 溶氧
下载PDF
溶氧控制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波 李宗伟 +2 位作者 闫世梁 丁晓兵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7977-7979,共3页
对溶氧控制对氨基酸发酵工艺的影响及增加溶氧的一些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溶氧控制 氨基酸 发酵工艺 氧载体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下载PDF
溶氧及pH对地衣芽孢杆菌合成聚γ-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革 刘艳 李桂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3,共4页
在3.7L发酵罐中研究了溶氧、pH和甘油流加对地衣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27.9g/L且通气量控制在4L/min时,搅拌转速达到300r/min即可满足细胞生长和聚γ-谷氨酸合成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p... 在3.7L发酵罐中研究了溶氧、pH和甘油流加对地衣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生产聚γ-谷氨酸(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浓度为27.9g/L且通气量控制在4L/min时,搅拌转速达到300r/min即可满足细胞生长和聚γ-谷氨酸合成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pH控制方式对聚γ-谷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不控制pH时,细胞干重和聚γ-谷氨酸产量比控制pH为5.5的发酵分别低26%和94%.研究了将pH控制在4.0、4.5、5.0、5.5、6.0和6.5的聚γ-谷氨酸分批发酵过程,发现在pH5.5时聚γ-谷氨酸总产量最高.以溶氧水平作为甘油代谢指针来控制甘油限制性流加既可维持一定菌体生长,又不会发生发酵液中残余甘油及有害代谢产物阻遏作用.菌体关于甘油的表观的率、聚γ-谷氨酸的平均比生产速率较没有采用甘油限制性流加时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谷氨酸(γ-PCA) 地衣芽孢杆菌 溶氧 PH 甘油流加
下载PDF
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毛程 梁世中 +1 位作者 王瑶 朱明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共5页
由于受到发酵罐溶氧条件的限制,在高浓度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中往往出现产酸与糖酸转化率不协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工艺。在试验所用的发酵罐中,采用8.0μg/L生物素浓度的培养基作为发酵基础培养... 由于受到发酵罐溶氧条件的限制,在高浓度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中往往出现产酸与糖酸转化率不协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工艺。在试验所用的发酵罐中,采用8.0μg/L生物素浓度的培养基作为发酵基础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接入第二次种子液以及3.0μg/L(发酵液初始体积)的生物素量,通过适当的发酵控制,产酸水平达到139.6g/L,糖酸转化率高达62.80%,单罐谷氨酸产量比一次接种添加8.0μg/L生物素的发酵工艺提高了1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接种 叠加 生物素 谷氨酸 溶氧
下载PDF
溶解氧对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雪梅 游佳清 +2 位作者 李建成 宋志建 蔡再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09年第5期42-44,共3页
利用自动发酵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发酵过程中的溶解氧的变化,发现转化率高的发酵过程,在发酵前期10h~20h内,溶解氧的消耗速率较快,溶解氧应控制在110%左右,发酵中期必须维持临界溶解氧在65%以上,良好的柠檬酸发酵周期60h~64h,转化率达95... 利用自动发酵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发酵过程中的溶解氧的变化,发现转化率高的发酵过程,在发酵前期10h~20h内,溶解氧的消耗速率较快,溶解氧应控制在110%左右,发酵中期必须维持临界溶解氧在65%以上,良好的柠檬酸发酵周期60h~64h,转化率达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柠檬酸 黑曲霉 临界溶解氧
下载PDF
高生物素谷氨酸发酵中溶氧水平与生物素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毛程 吴亚丽 +2 位作者 梁世中 王瑶 徐国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3,69,共5页
为提高生物素缺陷型菌株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单罐产量,对发酵罐搅拌器和高生物素谷氨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100m3发酵罐原有6弯叶圆盘涡轮搅拌器改造为6半圆叶圆盘涡轮搅拌器,并对其尺寸进行优化,发酵罐的溶氧系数提高了147%... 为提高生物素缺陷型菌株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单罐产量,对发酵罐搅拌器和高生物素谷氨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将100m3发酵罐原有6弯叶圆盘涡轮搅拌器改造为6半圆叶圆盘涡轮搅拌器,并对其尺寸进行优化,发酵罐的溶氧系数提高了147%;通过在最终改造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试验,其适宜的初始生物素浓度和单罐谷氨酸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2.2μg/L和11.65t,比搅拌器改造前分别提高了56%和25%。因此,提高发酵罐的溶氧系数,有利于提高生物素的适宜用量,最终促进了单罐谷氨酸产量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溶氧 生物素 菌体量 搅拌器
下载PDF
搅拌器对谷氨酸菌高密度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毛程 王瑶 +1 位作者 冯文清 徐国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通过改进10m3种子罐的搅拌器,研究不同搅拌器对溶氧系数和谷氨酸高密度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六弯叶圆盘涡轮搅拌器改造为六半圆叶圆盘涡轮搅拌器后,种子罐的溶氧系数是改造前的2.36倍,使谷氨酸菌高密度培养时的最终湿菌体量达到25.4... 通过改进10m3种子罐的搅拌器,研究不同搅拌器对溶氧系数和谷氨酸高密度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六弯叶圆盘涡轮搅拌器改造为六半圆叶圆盘涡轮搅拌器后,种子罐的溶氧系数是改造前的2.36倍,使谷氨酸菌高密度培养时的最终湿菌体量达到25.42%,是改造前的2.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器 溶氧系数 谷氨酸菌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黑曲霉葡萄糖酸发酵的工艺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皓 余超 李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63-66,共4页
针对葡萄糖酸生产菌——黑曲霉,在10L发酵罐进行了其发酵工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高含量葡萄糖对黑曲霉生成葡萄糖酸没有抑制作用,较好的葡萄糖控制方式为维持葡萄糖含量20%左右,总糖含量为30%。流加30%NaOH溶液、流加25%~30%C... 针对葡萄糖酸生产菌——黑曲霉,在10L发酵罐进行了其发酵工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高含量葡萄糖对黑曲霉生成葡萄糖酸没有抑制作用,较好的葡萄糖控制方式为维持葡萄糖含量20%左右,总糖含量为30%。流加30%NaOH溶液、流加25%~30%Ca(OH)2乳浊液、分批添加CaCO3等3种方式都能很好地控制pH值,但各有适用范围;通过调整搅拌转速的方式维持溶氧含量50%左右,可提高产葡萄糖酸性能,并能降低搅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葡萄糖酸 发酵 底物抑制 PH值控制 溶氧 含量
下载PDF
高初糖谷氨酸发酵中接种量与生物素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毛程 梁世中 +1 位作者 王瑶 冯文清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了减少流加糖的损失和进一步提高单位发酵容积内的投糖量,对高初糖谷氨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提高种子液的湿菌体量、发酵罐溶氧效率以及生物素最佳用量,可降低高初糖浓度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单罐谷氨酸产量.在六半圆叶圆盘涡轮... 为了减少流加糖的损失和进一步提高单位发酵容积内的投糖量,对高初糖谷氨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提高种子液的湿菌体量、发酵罐溶氧效率以及生物素最佳用量,可降低高初糖浓度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单罐谷氨酸产量.在六半圆叶圆盘涡轮搅拌器的发酵罐中,采用20%湿菌体量的种子液接入200 g/L初糖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产酸水平和糖酸转化率分别为142.6 g/L和63.10%,与10%湿菌体量的120 g/L初糖发酵相比,糖酸转化率水平基本接近,单罐谷氨酸产量提高了1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初糖 谷氨酸发酵 接种量 生物素 溶氧效率
下载PDF
基于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秋玲 刘佳 +3 位作者 张权 杨彬 陈修来 刘立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80 g和96 g硫酸铵,并且当残糖浓度降至15~25 g/L时,分五次等量补加801 g葡萄糖,优化后,发酵44 h,2-KGA的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268.5 g/L和1.04 g/g,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58.4%和9.9%。本研究结果为目前报道的产量和转化率在国内外属领先水平,为2-酮基-D-葡萄糖酸及异维生素C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氏菌属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优化 溶氧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最佳供氧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国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3,共3页
通过初步实验确定了对于谷氨酸发酵,不同测定方法下的供氧水平的最佳值。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供氧水平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溶氧研究(Ⅰ)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崇达 庄信博 蔡贤恩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4期499-502,共4页
采用带溶氧电极的摇瓶对谷氨酸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发酵过程(特别是生产期)的溶氧严加控制,才有可能得到谷氨酸高产。在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160-180r/min,发酵中期溶氧水平8-10%时,谷氨酸产率6.56%,糖酸转化率55%... 采用带溶氧电极的摇瓶对谷氨酸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发酵过程(特别是生产期)的溶氧严加控制,才有可能得到谷氨酸高产。在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160-180r/min,发酵中期溶氧水平8-10%时,谷氨酸产率6.56%,糖酸转化率55%。当采用pH和溶氧为标准补尿时,所得pH曲线及溶氧曲线不完全一致,但产酸率很接近,说明溶氧曲线至少可以作为补尿及判断发酵终点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溶解氧 电极
下载PDF
一种“分瓶”培养与二次接种优化谷氨酸发酵条件的方法
16
作者 王欣 王燕 +1 位作者 高晓娟 杨平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8-161,共4页
该试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工艺,通过谷氨酸产量的变化寻找细胞由"生长型"转入"生产型"的发酵时间,分时间段与"分瓶"培养并结合二次接种工艺发酵生产谷氨酸,取得较好的发酵结果。最终得到谷氨酸产量113g/L,... 该试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工艺,通过谷氨酸产量的变化寻找细胞由"生长型"转入"生产型"的发酵时间,分时间段与"分瓶"培养并结合二次接种工艺发酵生产谷氨酸,取得较好的发酵结果。最终得到谷氨酸产量113g/L,糖酸转化率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谷氨酸 发酵 二次接种
下载PDF
以Kla值优化L-谷氨酸发酵的供氧条件
17
作者 宋翔 魏文静 +2 位作者 涂郑禹 孙玉春 陈宁 《天津化工》 CAS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以Kla(体积溶氧系数)值为重要参考对黄色短杆菌进行了分批补料发酵过程中有关供氧条件的研究。在10L台式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当Kla为377 h-1左右时,供氧比较适宜,可发酵产生130g/LL-谷氨酸。
关键词 L-谷氨酸 供氧 发酵 Kla值
下载PDF
溶氧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剑 赵策 +2 位作者 储炬 杭海峰 郭美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4,共6页
分别控制0、5%、30%3种溶氧水平进行谷氨酸分批发酵,考察了3种溶氧水平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的代谢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溶氧降低,发酵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三羧酸(TCA)循环还原臂途径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丙氨酸、缬氨酸、... 分别控制0、5%、30%3种溶氧水平进行谷氨酸分批发酵,考察了3种溶氧水平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的代谢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溶氧降低,发酵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三羧酸(TCA)循环还原臂途径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溶氧为0时,乳酸和乙酸大量积累。通过分析不同溶氧水平下的相关酶活和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现随着溶氧降低,谷氨酸脱氢酶酶活降低,乳酸脱氢酶酶活升高,胞内氧化还原电势升高,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氧限制条件下发酵的代谢流流向TCA循环的还原臂途径和乳酸合成途径,导致谷氨酸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溶氧 酶活 氧化还原平衡 NADH/NAD-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过程不同溶氧水平产有机酸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凯 王营 +2 位作者 崔玉波 俞志敏 赵长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运用HPLC法对标准溶氧水平和低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不同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四种有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但其浓度有一定差别。产酸期有机酸分泌到胞外;发... 运用HPLC法对标准溶氧水平和低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液中的α-酮戊二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发现,在不同溶氧水平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四种有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但其浓度有一定差别。产酸期有机酸分泌到胞外;发酵后期琥珀酸和柠檬酸作为碳源被细胞吸收利用,而乳酸较少被吸收到胞内。低溶氧水平发酵液中乳酸的大量积累,耗糖快、最终糖酸转化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溶氧水平 有机酸
下载PDF
L-谷氨酸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宗梅 康传利 张伟国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7-31,共5页
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HCJ46产L-谷氨酸的补料分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初糖质量浓度和最佳残糖维持质量浓度分别为100和(10~20)g/L;对发酵控温方式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温度控制策略为0~8 h维持32℃... 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HCJ46产L-谷氨酸的补料分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初糖质量浓度和最佳残糖维持质量浓度分别为100和(10~20)g/L;对发酵控温方式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温度控制策略为0~8 h维持32℃8、~16 h维持34℃1、6~32 h维持36℃,同时发现相对溶氧控制在30%左右时产酸最高。在以上的优化条件下,L-谷氨酸产量从72 g/L提高到95 g/L,提高了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氧 分批补料 L-谷氨酸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