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8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菜BjGSTF1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朱云娜 陈凤梅 +4 位作者 李芷娴 王斌 冯慧敏 胡芳 李海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80,共14页
为了探究谷胱甘肽转移酶编码基因(GST)在芥菜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该文以紫薹-绿薹芥菜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克隆到1个花青素积累相关的GST基因,命名为BjGSTF12。该文对BjGSTF12编码蛋白及其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绿薹、紫... 为了探究谷胱甘肽转移酶编码基因(GST)在芥菜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该文以紫薹-绿薹芥菜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克隆到1个花青素积累相关的GST基因,命名为BjGSTF12。该文对BjGSTF12编码蛋白及其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绿薹、紫薹芥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BjGSTF12的基因组和cDNA全长分别为808、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具有GST_N端和GST_C端保守结构域。然而,绿薹、紫薹芥菜BjGSTF12序列无区别。(2)BjGSTF12与拟南芥AtGSTF12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φ亚家族。(3)2个芥菜品系BjGSTF12启动子序列存在4处碱基突变/插入,但二者顺式作用元件种类与数目相同,均含9个MYB结合位点、1个赤霉素响应元件、3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4)紫薹芥菜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绿薹芥菜,BjGSTF12表达水平与花青素含量表现出类似变化规律。(5)互作蛋白网络分析表明,BjGSTF12与花青素合成关键酶、糖基化修饰、转运蛋白等蛋白存在互作。综上认为,BjGSTF12在芥菜薹茎花青素积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jGSTF12可能通过互作蛋白调控芥菜花青素合成、修饰、转运从而影响花青素积累。该文对深入研究GST在芥菜薹茎花青素积累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gst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花青素积累
下载PDF
藜麦GST基因家族鉴定及冷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
2
作者 周光怡 李魁印 +4 位作者 王睿 刘晓娟 覃显娇 简子林 任明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44,共12页
冷胁迫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在植物体内不断累积有害物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是一种对细胞保护至关重要的抗氧化酶,通过减少活性氧引起的生理性损伤,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藜... 冷胁迫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在植物体内不断累积有害物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是一种对细胞保护至关重要的抗氧化酶,通过减少活性氧引起的生理性损伤,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藜麦苗期易受冷空气侵袭而导致减产。因此,鉴定藜麦耐寒相关基因是必要的,为此鉴定藜麦GST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藜麦GST基因在冷胁迫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藜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9个藜麦GST基因成员,其氨基酸长度范围为199~416 aa,分子量在22.72~47.45 ku范围内,随机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8个亚家族,在启动子区域中分析发现多个低温顺式作用元件(LTR)和多种生长发育及代谢相关的元件。在藜麦GST基因家族中共发现11对串联重复基因和11对片段重复基因,表明基因复制事件是该物种GST基因家族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藜麦GST基因在不同持续时间的冷胁迫下可以作出响应,特别是在叶片上高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藜麦GST基因功能提供基础,为藜麦耐寒品种选育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gst基因家族 冷胁迫 表达分析 基因鉴定
下载PDF
Rapid discovery of a novel “green” and natural GST inhibitor for sensitiz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Cisplatin by visual screening strategy
3
作者 Linxi Mao Yan Qin +7 位作者 Jialong Fan Wei Yang Bin Li Liang Cao Liqin Yuan Mengyun Wang Bin Liu Wei Wa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93-706,共14页
Over-expression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can promote Cisplatin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treatment.Hence,inhibiting GST is an attra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Cisplatin sensitivity in HCC therap... Over-expression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can promote Cisplatin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treatment.Hence,inhibiting GST is an attractive strategy to improve Cisplatin sensitivity in HCC therapy.Although several synthesized GST inhibitors have been developed,the side effects and narrow spectrum for anticancer seriously limit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Considering the abundance of natural compounds with anticancer activity,this study developed a rapid fluorescence technique to screen“green”natural GST inhibitors with high specificity.The fluorescence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schisanlactone B(hereafter abbreviated as C1)isolated from Xue tong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GST levels in Cisplatin-resistant HCC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Importantly,C1 can selectively kill HCC cells from normal liver cells,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isplatin on HCC mice by downregulating GST expression.Considering the high GST levels in HCC patients,this compound demonstrated the high potential for sensitizing HCC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by down-regulating GST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Drug resistance Fluorescence HEPATOCARCINOMA Natural compound C1 “Green”gst inhibitor
下载PDF
GST family genes in jujube actively respond to phytoplasma infection
4
作者 Qipeng Wang Liman Zhang +5 位作者 Chaoling Xue Yao Zhang Xiangrui Meng Zhiguo Liu Mengjun Liu Jin Zhao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Jujube witches’broom(JWB)caused by phytoplasma has a severely negative effect on multiple metabolisms in jujube.The GST gene family in plants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a variety of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Jujube witches’broom(JWB)caused by phytoplasma has a severely negative effect on multiple metabolisms in jujube.The GST gene family in plants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a variety of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nd reveal the changes in the jujube GST gene family in response to phytoplasma infection.Here,70 ZjGS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jujube genome and divided into 8 classes.Among them,the Tau-class,including 44 genes,was the largest.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au-class genes were highly conserved among species,such as Arabidopsis,cotton,chickpea,and rice.Through chromosome location analysis,37.1%of genes were clustered,and 8 of 9 gene clusters were composed of Tau class members.Through RT-PCR,qRT-PCR and enzyme activity dete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alf(20/40)of the tested ZjGSTs was inhibited by phytoplasma infection in field and tissue culture conditions,and GST activ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In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varieties under phytoplasma infection,ZjGSTU49-ZjGSTU54 in the cluster IV showed opposite expression patterns,which may be due to functional divergence during evolution.Some upregulated genes(ZjGSTU45,ZjGSTU49,ZjGSTU59,and ZjGSTU70)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jujube against JWB.The yeast two-hybrid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6 Tauclass proteins tested could form homodimers or heterodimers.Overall,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jujube GST gene family revealed that ZjGSTs responded actively to phytoplasma infection.Furthermore,some screened genes(ZjGSTU24,ZjGSTU49-52,ZjGSTU70,and ZjDHAR10)will contribute to further functional studies of jujube-phytoplasma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jujube gst gene Family PHYTOPLASMA Gene cluster EXPRESSION Protein interaction
下载PDF
冷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表达蛋白及BnGST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骊 白静 +10 位作者 赵玉红 孙柏林 侯献飞 方彦 王旺田 蒲媛媛 刘丽君 徐佳 陶肖蕾 孙万仓 武军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冷胁迫反应的蛋白质。利用q RT-PCR和生理指标鉴定到响应冷胁迫的关键蛋白质GST,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到‘16VHNTS309’的GST基因。该基因CDS长度为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属于GST_N_3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与甘蓝型油菜‘ZS11’序列相似性为99.22%,与‘ZS11’和‘Vision’两者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发现第127位亮氨酸(L)突变为脯氨酸(P)。基因家族分析表明,在甘蓝型油菜中共鉴定到153个Bn GSTs成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Zeta、Phi、Theta、CHQ、DHAR、Lambda和Tau这七大类型,大部分的Bn GSTs属于Phi和Tau这2种类型。系统进化将Bn GSTs分为12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和Ⅷ包含了较多的成员,Bn GSTs不均匀的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 C06染色体上分布Bn GSTs基因数量最多,含有10个保守的蛋白质基序。Bn GSTs基因家族中有99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 131个基因来自基因复制事件,片段重复事件在Bn GSTs基因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冷胁迫下Bna A02g35760D、Bna C06g20450D、Bna C06g35490D、Bna A02g03230D和Bna A02g35980D在强抗寒品种中的显著高表达,是弱抗寒品种的7~12倍,并且强抗寒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理酶活性。另外,在冷冻胁迫下鉴定到一些瞬时和持续表达的关键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n GSTs基因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分子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冷胁迫 蛋白质谱 gst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M1、GST-π表达情况与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博 徐菁 张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机械法分离出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内TILs,流式技术检测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以含有FoxM1、GST-π抗原细胞的百分率表示)。分析AEGJ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比较癌灶组织内TILs中FoxM1、GST-π不同表达量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癌灶组织TILs内FoxM1、GST-π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I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TILs内FoxM1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TILs内GST-π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访发现,FoxM1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4.039,P=0.044),GST-π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10.041,P=0.002)。结论 AEGJ组织TILs内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TILs,且与AEGJ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与AEGJ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FOXM1 gst 分化程度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响应槲皮素诱导的美国白蛾GST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孟香 潘忠玉 陈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8,共9页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酶,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次生物质的解毒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筛选和鉴定了美国白蛾中肠响应槲皮素诱导的GST基因,分析了槲皮素对GST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为阐明美国白蛾GST...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酶,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次生物质的解毒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筛选和鉴定了美国白蛾中肠响应槲皮素诱导的GST基因,分析了槲皮素对GST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为阐明美国白蛾GST基因在解毒代谢槲皮素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槲皮素诱导的美国白蛾中肠转录组,筛选和鉴定响应槲皮素诱导的GST基因;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GST基因的家族类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槲皮素对GST基因诱导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鉴定了美国白蛾响应槲皮素诱导的6个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cGST-E1、HcGST-E2、HcGST-E3属于GSTEpsilon家族,HcGST-S1、HcGST-S2属于GSTSigma家族,HcGST-O1属于GST Omega家族。不同质量分数槲皮素对GST基因的诱导作用不同,本实验质量分数(0.5%、1.0%、2.0%、4.0%)的槲皮素均能诱导HcGST-E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0.5%、1.0%和2.0%的槲皮素诱导HcGST-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5%的槲皮素诱导HcGST-O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本实验质量分数的槲皮素均诱导HcGST-S1显著下调表达;0.5%和1.0%的槲皮素诱导HcGST-S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3个上调GST基因均在24 h或36 h内显著上调表达响应槲皮素的诱导。【结论】槲皮素能显著诱导美国白蛾中肠6个GST基因的表达水平,但对不同基因诱导的表达模式不同。HcGST-E1、HcGST-E3和HcGST-O1显著上调表达响应不同质量分数槲皮素的诱导,推测这3个基因是参与美国白蛾解毒代谢槲皮素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gst基因 槲皮素 诱导 转录表达
下载PDF
星豹蛛两个GST基因克隆、鉴定及其对溴氰菊酯胁迫的响应表达
8
作者 焦丽亚琳 赵萌萌 +3 位作者 王美 牛越 王西 李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1170,共10页
【目的】为明确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体内2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是否能对溴氰菊酯的胁迫做出响应。【方法】基于星豹蛛转录组数据库,PCR克隆星豹蛛GST基因PaGSTd1和PaGS... 【目的】为明确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体内2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是否能对溴氰菊酯的胁迫做出响应。【方法】基于星豹蛛转录组数据库,PCR克隆星豹蛛GST基因PaGSTd1和PaGSTd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PaGSTd1和PaGSTd2在星豹蛛不同发育阶段(2-6龄若蛛和成蛛)、雌雄成蛛不同组织(头胸部、腹和足)以及通过药膜法利用不同浓度[LC 10(5.151 mg/L),LC 30(8.619 mg/L)和LC 50(12.311 mg/L)]溴氰菊酯胁迫不同时间(6,12,18,24和48 h)雄成蛛中的表达量。【结果】星豹蛛PaGSTd1(GenBank登录号:OR096398)全长cDNA序列长708 bp,开放阅读框长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星豹蛛PaGSTd2(GenBank登录号:OR096399)全长cDNA序列长793 bp,开放阅读框长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RT-qPCR检测结果表明,PaGSTd1和PaGSTd2在星豹蛛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蛛不同组织都有表达,均在5龄若蛛中的表达量最低;PaGSTd1在4龄若蛛中的表达量最高,PaGSTd2在成蛛中的表达量最高;PaGSTd1和PaGSTd2在足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除腹部外的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为雄成蛛的显著高于雌成蛛的。LC 10溴氰菊酯胁迫24 h时星豹蛛雄成蛛中PaGSTd1被诱导表达,6和18 h时PaGSTd2被诱导表达;LC 30溴氰菊酯胁迫18,24和48 h时雄成蛛中PaGSTd1被诱导表达,18 h时PaGSTd2被诱导表达;LC 50溴氰菊酯胁迫24 h时雄成蛛中PaGSTd1和PaGSTd2被诱导表达。【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星豹蛛两个GST基因PaGSTd1和PaGSTd2,均在星豹蛛足中表达量最高,说明足中这2个GST基因在对外源物质的解毒起到重要作用;这两个GST基因可以被溴氰菊酯诱导表达,说明可能参与星豹蛛对溴氰菊酯的胁迫响应,为后续GSTs的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豹蛛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溴氰菊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拟南芥AtGST8的功能及其过表达植株对甲基紫精胁迫的响应
9
作者 王玲娟 鲁帅 +4 位作者 高聪 韩缤莹 赵成磊 薛鹏辉 曹云英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可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底物连接,形成水溶性产物。植物受到胁迫时,GST会诱导表达,保护植物免受伤害,对植物抗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分析了拟南芥AtGST8的定位、表达及其过表达植株对甲基紫精(MV)胁迫的...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可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底物连接,形成水溶性产物。植物受到胁迫时,GST会诱导表达,保护植物免受伤害,对植物抗逆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研究分析了拟南芥AtGST8的定位、表达及其过表达植株对甲基紫精(MV)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AtGST8定位在细胞膜。除种子和胚外,AtGST8在其余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莲座叶中表达较弱,而在花和果荚中的表达与生育进程有关。在果荚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量最低。MV显著提高了所有供试材料幼苗中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诱导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过表达AtGST8植株的MDA和O_(2)·^(-)的增幅小于野生型,AsA则相反。MV处理明显降低了野生型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水平,在过表达AtGST8植株中的变化则不明显;MV处理显著增加了所有供试材料中氧化胁迫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过表达AtGST8植株中GSH过氧化物酶(GSH-Px)和GST活性明显增大,而野生型变化不明显;MV处理的保护酶相关基因(SAPX、PRX34、CAT1、GST8)的表达水平与酶活表现一致。过表达AtGST8植株遭受MV胁迫后能够维持较高的AsA含量、GSH/GSSG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转录水平,从而及时清除体内的活性氧以减轻MV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胞定位 组织表达 gst8基因 甲基紫精 活性氧
下载PDF
益生菌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对体质量增加量及α-GST水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小娟 宣莉 胡晓芸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益生菌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对体质量增加量及α-GST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蓝光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蓝光组给予蓝光间歇性照射治疗,联合... 目的:探究益生菌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对体质量增加量及α-GST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蓝光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蓝光组给予蓝光间歇性照射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比价2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胆红素、营养状态、体质量增加量、α-GST、GLDH、ALT及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表达。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蓝光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蓝光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蛋白、摄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2组血清白蛋白、母乳喂养吸吮次数、体质量增加量高于蓝光组(P<0.05);2组治疗前α-GST、GLDH、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α-GST、GLDH、ALT低于蓝光组(P<0.05);治疗前,2组NBN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BNA评分高于蓝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助于降低患儿机体胆红素水平,提高患儿机体营养状态及体质量,缓解患儿肝损伤及神经损伤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蓝光 新生儿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体质量 α-gst
下载PDF
二氯异氰尿酸钠胁迫下菲牛蛭GST基因分子克隆及表达规律研究
11
作者 周维海 李焕华 王重阳 《水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67-175,共9页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一种重要的解毒酶,在抗氧化和细胞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属于含氯消毒剂,常用于养殖行业、自来水、医院等杀灭细菌。为了研究菲牛蛭GST基因在应对二氯异氰尿酸钠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对菲牛蛭GST基因...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一种重要的解毒酶,在抗氧化和细胞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属于含氯消毒剂,常用于养殖行业、自来水、医院等杀灭细菌。为了研究菲牛蛭GST基因在应对二氯异氰尿酸钠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对菲牛蛭GST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菲牛蛭GST基因编码区全长是654 bp,编辑217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序列与红鲍螺,红鲍,绿叶海蛞蝓,角突臂围轮虫,紫贻贝相应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97%,97%,96%,9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ST基因在胁迫后表达量先下降后升高,在12 h表达量达到最低,48 h表达量最高,是12 h表达量的93倍。研究结果显示菲牛蛭GST基因参与了二氯异氰尿酸钠胁迫的解毒过程,为今后菲牛蛭人工养殖过程中含氯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解析GST在生物体内排毒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牛蛭 gst 二氯异氰尿酸钠
下载PDF
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12
作者 杨桦 李祥乾 +2 位作者 王帆 方睿 杨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目的】筛选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的互作蛋白,为实现利用信息物质对长足大竹象种群持续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ST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对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的互作蛋白进... 【目的】筛选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的互作蛋白,为实现利用信息物质对长足大竹象种群持续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GST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对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的互作蛋白进行筛选、鉴定和分析,并采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了CbuqPBP2与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1的特异性互作。【结果】GST pull-down共筛选出45个与长足大竹象信息素结合蛋白CbuqPBP2特异性结合的候选互作蛋白,包括CbuqPBP1、ND2、CYTB。这些互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过程、定位、代谢过程、应激反应以及生物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使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构建了pGADT7-PBP1重组猎物质粒与pGBKT7-PBP2重组诱饵质粒,通过诱饵质粒毒性检测和自激活检测,表明重组诱饵质粒对Y2HGold酵母菌无毒性作用。共转化验证结果显示,诱饵质粒pGBKT7-PBP2共转化酵母菌株能够在TDO培养基上生长。【结论】CbuqPBP2和CbuqPBP1之间有相互作用,不同信息素结合蛋白间的互作对深入理解长足大竹象嗅觉感受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大竹象 信息素结合蛋白 蛋白互作 酵母双杂交 gst pull-down
下载PDF
全球首座GST陆上薄膜型全容罐交付运营
13
作者 曾妍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2期105-105,共1页
2023年2月23日,全球首座GST陆上薄膜型全容罐项目--河北河间LNG调峰储备库在上海完成运营交接,正式交付运营。该项目由华港燃气集团出资,工程建设公司华北分公司EPC总承包建设。项目自2022年10月15日进液试运行以来,已平稳运行超百天,... 2023年2月23日,全球首座GST陆上薄膜型全容罐项目--河北河间LNG调峰储备库在上海完成运营交接,正式交付运营。该项目由华港燃气集团出资,工程建设公司华北分公司EPC总承包建设。项目自2022年10月15日进液试运行以来,已平稳运行超百天,每日气化规模达100多万立方米,对优化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储备库整体布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公司 燃气集团 EPC总承包 薄膜型 储备库 整体布局 京津冀地区 gst
下载PDF
Carboxylesteras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s) Induced Resistance to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CrylAb in Rice Leaf 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Populations
14
作者 Veegala Ramesh Babu Vemuri Shashi Bhushan +3 位作者 Chintalapati Padmavathy: Muthugonder Mohan SenaMahendran. Balachandran Bellamkonda Rames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3年第1期53-59,共7页
The rice leaf folder (RLF),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lnsecta: Lepidoptera: Pyralidae), is an important pest,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ny rice growing areas of Asia. The over-use of broad-spectrum chem... The rice leaf folder (RLF),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lnsecta: Lepidoptera: Pyralidae), is an important pest,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ny rice growing areas of Asia. The over-use of broad-spectrum chemical insecticides has been cited as a major cause of outbreaks of C. medinalis as excessive spraying of insecticide disrupts natural biological control insecticides still remain the major control tactics against leaf folder. Carbofuran and fenthion, bendiocarb, acephate, carbosulfan, quinolphos, monocrotophos, phosphamidon and fenvalerate are the common ones used against rice leaf folder.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lines expressing B. thuringiensis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produced are highly tolerant to leidopteran pests. Though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GM crops is well established, the matter of concern is the possibility of target insect pest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this B. thuringiensis insecticidal toxins, evident from many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against many insect pests. The involvement of GSH S-transferase, carboxylesterase, and microsomal monooxygenase in insecticide resistance has been reported in insecticide-resistant strains of many insect species. Hence, the present study was taken up to monitor for cross resistance between B. thuringiensis cry toxins and synthetic insecticides in larvae of leaf folder as it is mediated by carboxylesterase titre and other enzymes by bioassay for two selected rice leaf folder field populations at the Entomology division of Directorate of Rice Research which showed 2-fold resistance rati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carboxylesterase (Car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s) were worked out with midguts extracts of the two C. medinalis popul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napthyl acetate and chlorodi-nitro benzene subst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carboxylesteras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ISOZYMES B type esterases.
下载PDF
壬基酚对牙鲆肝脏EROD和GST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丁秀蓉 李正炎 +1 位作者 王波 傅明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1-104,100,共5页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L^(-1))活体暴露下2种酶的活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低浓度(0.10和0.33 mg·L^(-1))的壬基酚中,EROD和GST酶活性均被诱导,暴露4 d后0.33 mg·L^(-1)的壬基酚处理组中EROD和GST活性的诱导率分别为99.2%和127.5%。暴露于高浓度(1.00 mg·L^(-1))的王基酚中。2种酶的活性均被抑制,4 d后EROD和GST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2.0%和37.3%。该试验表明,EROD和GST酶活性的响应可用来评价环境中壬基酚的污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牙鲆 EROD gst
下载PDF
镉胁迫下两种水稻GSH和GST应答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胡延玲 张春华 +1 位作者 居婷 葛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10,共6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是水稻解毒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水培法研究了耐性不同的两种水稻(特优559和K优818)在不同程度镉(Cd)胁迫下GSH和GS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处理导致两种水稻生物量减少、Cd吸收积累增...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是水稻解毒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水培法研究了耐性不同的两种水稻(特优559和K优818)在不同程度镉(Cd)胁迫下GSH和GS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d处理导致两种水稻生物量减少、Cd吸收积累增加,水稻根部Cd含量和积累量均高于地上部,但Cd从水稻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耐性较弱的特优559的Cd转移率(S/R)随处理Cd浓度提高而上升,而耐性较强的K优818则恰好相反,将Cd更多地钝化在根部。两种水稻GSH和GST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Cd胁迫使特优559的GSH含量和GST活性显著增加,而K优818的GSH在低浓度Cd处理时出现了小幅下降,但其GST活性变化与特优559相似,根部增幅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水稻GSH和GST在Cd解毒和钝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应答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基因型差异,这可能与两品种GST同功酶的组成、表达和功能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胁迫 GSH gst
下载PDF
GST-NAP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及柱上切割GST标签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夏冰 康巧珍 +2 位作者 傅国 汲振余 刘鑫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p MAL-C2X-NA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NAP.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再经IPTG低温诱导获得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最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p MAL-C2X-NA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NAP.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再经IPTG低温诱导获得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最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树脂进行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进行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结果表明,p GEX-NAP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可获得大量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Prescission蛋白酶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后,经Western Blot验证NAP蛋白能被兔抗NAP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NAP 重组质粒 蛋白表达 gst标签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26kDa 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抗体及减少排卵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永康 刘述先 +6 位作者 喻鑫玲 宋光承 徐裕信 曹建平 杨瑞青 侯循亚 张新跃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rSjc2 6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排卵数量的减少。  方法  2 0头水牛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头。试验组免疫rSjc2 6GST抗原 ,对照组注射佐剂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定期检测抗rSjc2 6GST抗体、粪检虫... 目的 观察rSjc2 6GST抗原诱导水牛产生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排卵数量的减少。  方法  2 0头水牛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头。试验组免疫rSjc2 6GST抗原 ,对照组注射佐剂 ,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定期检测抗rSjc2 6GST抗体、粪检虫卵和毛蚴。  结果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 1个月 ,产生抗rSjc2 6GST抗体 ,至 1 2个月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试验组水牛感染后 50~ 90d,粪便EPG和MPG几何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在 1 0 0d以后两组的EPG和MPG均逐渐降低 ,至 330d均为 0。结论 水牛免疫rSjc2 6GST抗原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维持较高水平至 1 2个月 ,在感染后 3个月内有显著的减卵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rSjc26 gst抗原 特异性抗体 免疫保护力 排卵量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
下载PDF
食蚊鱼(Gambusia afinis)cat、gapdh和gst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欧瑞康 武小燕 +4 位作者 库培佳 王兰 苏甜 梁惜梅 聂湘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2,共10页
根据Ensembl、Genbank登录的鱼类cat、gapdh和gst基因的CDS序列设计普通PCR扩增引物,寻找食蚊鱼的cat、gapdh和gst基因的c DNA片段,并根据定量引物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q PCR引物,建立了食蚊鱼cat、gapdh和gst... 根据Ensembl、Genbank登录的鱼类cat、gapdh和gst基因的CDS序列设计普通PCR扩增引物,寻找食蚊鱼的cat、gapdh和gst基因的c DNA片段,并根据定量引物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q PCR引物,建立了食蚊鱼cat、gapdh和gst基因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q PCR方法。该方法在104~108数量级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1.000);熔解曲线显示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均为单一峰值;质粒标准品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的批内试验变异系数与批间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2%。利用该方法监测和评价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选择了水体中常见典型药物污染物——双氯芬酸,研究其对食蚊鱼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食蚊鱼暴露在不同浓度双氯芬酸钠(0.005、0.05、0.5和5 mg·L-1)24 h后,其肝脏cat、gapdh和gst的mRNA呈现显著变化,相对于对照组,在低浓度0.005 mg·L-1时,cat与gst mRNA的表达量均有极显著上升(p<0.01),而其它浓度均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为利用该类小型鱼类的原位污染物的生物监测和生态毒理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蚊鱼 CAT GAPDH gst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双氯芬酸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_(1254))对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和鳃丝EROD、GST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任加云 李树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2-346,共5页
研究了4种质量浓度(0.5μg/L、1μg/L、10μg/L、50μg/L)PCB1254暴露下,栉孔扇贝(Chlamysferrari)消化盲囊和鳃丝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变化。于实验开始后0、0.5d、1d、3d、6d、9d、15d、21d... 研究了4种质量浓度(0.5μg/L、1μg/L、10μg/L、50μg/L)PCB1254暴露下,栉孔扇贝(Chlamysferrari)消化盲囊和鳃丝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的变化。于实验开始后0、0.5d、1d、3d、6d、9d、15d、21d、30d取样测定,结果显示,除鳃丝EROD活力在低质量浓度(0.5μg/L和1.0μg/L)随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外,其他各处理组PCB1254对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和鳃丝的EROD都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0.5μg/L、1.0μg/L)处理下,消化盲囊和鳃丝的GST活力都呈现激活的趋势,而高浓度(10μg/L、50μg/L)下,GST活力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鳃丝GST活力变化幅度较为明显。结果表明,EROD和GST活力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PCBs对栉孔扇贝影响的规律性,是合适的毒理学指标,栉孔扇贝是比较好的评价多氯联苯污染的指示生物,本研究也对栉孔扇贝对多氯联苯的生物转化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1254 栉孔扇贝 EROD g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