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次酸介导的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作者 管庆霞 周小影 +2 位作者 刘宇萌 于欣 赵芳园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的 对甘草次酸(GA)介导的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甘草次酸-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GPSG-NPs)、马钱子碱(B)、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PSG-NPs)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 目的 对甘草次酸(GA)介导的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甘草次酸-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GPSG-NPs)、马钱子碱(B)、马钱子碱自组装纳米粒聚乙二醇-二硫代二丙酸-单硬脂酸甘油酯(B-PSG-NPs)进行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马钱子碱在血浆中的含量。18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马钱子溶液组,B-GPSG-NPs溶液组以及B-PSG-NPs溶液组,经尾静脉注射后在不同时间点大鼠眼眶取血,分别于给药后的不用时间点(10、30、60、90、120、150、180、210、240、300、420、600 min)进行眼底静脉丛毛细管取血,HPLC含量测定后采用DAS 2.0软件对药时数据进行方程拟合,得出药动学参数,进行药动学评价。结果 B-GPSG-NPs溶液组中药物的t_(l/2α)、t_(1/2β)分别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11、2.18倍,AUC值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7倍,血浆清除率是马钱子碱溶液组的0.31倍;B-PSG溶液组中药物的t_(l/2α)、t_(1/2β)分别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1.5、1.7倍,AUC值是马钱子碱溶液组中药物的3.2倍,血浆清除率是马钱子碱溶液组的0.36倍。结论B-GPSG-NPs和B-PSG-NPs均改变了马钱子碱的药动学参数,且B-GPSG-NPs组效果更好,延长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和体内滞留时间,更有助于提高马钱子碱的生物利用度,发挥长效且高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马钱子碱 自组装 纳米粒 体内药动学
下载PDF
马钱子碱新型壳聚糖纳米粒体外肝癌细胞摄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志鹏 张刘杰 +4 位作者 贺佳玉 冯长华 赵笑益 赵灿 程铁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4-680,共7页
以新型高分子材料N-glycyrrhetinic acid(GA)-polyethylene glycol(PEG)-chitosan(NGPC)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马钱子碱(Brucine)的壳聚糖纳米粒(Brucine/NGPC-NPs)。以Hep G2细胞为模型细胞,考察药物作用时间、药物作用浓度... 以新型高分子材料N-glycyrrhetinic acid(GA)-polyethylene glycol(PEG)-chitosan(NGPC)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马钱子碱(Brucine)的壳聚糖纳米粒(Brucine/NGPC-NPs)。以Hep G2细胞为模型细胞,考察药物作用时间、药物作用浓度、加入外源甘草次酸和细胞内吞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影响,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纳米粒在细胞内的转运。结果显示,Brucine/NGPC-NPs平均粒径为(197.6±11.2)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3.48±4.67)%和(5.49±0.38)%。Hep G2细胞对马钱子碱溶液剂和Brucine/NGPC-NPs的摄取均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对NGPC-NPs的摄取明显强于溶液剂,具有显著的主动转运特征,且摄取量随外源甘草次酸的加入而减少,其摄取途径主要依赖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之后被细胞内化。结果表明,NGPC-NPs可以作为肝细胞靶向的载体,显著提高药物进入肝癌细胞的量,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壳聚糖纳米粒 甘草次酸 HEP G2细胞 细胞摄取
下载PDF
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宋艳丽 徐坤 +4 位作者 韩腾飞 李莎莎 危红华 程亮 郝保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2-956,共5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 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固体脂质纳米粒 凝胶 体外透皮
下载PDF
甘草次酸修饰的聚天冬氨酸苄酯纳米粒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丽芳 马鹏里 +1 位作者 张婷 曾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用甘草次酸(GA)修饰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将其制备成纳米粒,考察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首先将GA氨基化,以引发L-天冬氨酸-β-苄酯-N-羧酸酐(BLA-NCA)开环聚合,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材料GA-NH-PBLA,通过1H-NMR、FT-IR对其结... 用甘草次酸(GA)修饰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将其制备成纳米粒,考察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首先将GA氨基化,以引发L-天冬氨酸-β-苄酯-N-羧酸酐(BLA-NCA)开环聚合,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材料GA-NH-PBLA,通过1H-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GPC显示3种材料的分子量为1 565,3 560,5 550。采用MTT法以人肝癌细胞(Hep G2)为对象,评价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安全性,结果实验表明该材料无细胞毒性。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紫杉醇(PTX)的纳米粒,并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材料GA-NH-PBLA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子量为5 550的材料,制得的纳米粒粒径约100 nm,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表明分子量大的材料更适合作为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聚天冬氨酸苄酯 纳米粒 紫杉醇
下载PDF
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莉 周建平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优化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PTX/GA-HA)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其体内外特性。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321.2±8.2)nm,荷负电;载药量... 优化紫杉醇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PTX/GA-HA)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并系统评价其体内外特性。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载药工艺。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321.2±8.2)nm,荷负电;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1.2±0.8)%和(90.3±1.6)%。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显示,在偏酸性介质中,PTX/GA-HA纳米粒下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同时,MTT实验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尤其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此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GA-HA纳米粒易被肿瘤细胞摄取。因此,PTX/GA-HA纳米粒具有优良的体内外特性,其成功制备将有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肿瘤靶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粒 甘草次酸 透明质酸 紫杉醇 肿瘤靶向
下载PDF
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宋艳丽 徐坤 +4 位作者 韩腾飞 李莎莎 危红华 程亮 郝保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固体脂质纳米粒 凝胶 体外透皮
下载PDF
甘草次酸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丽娟 喻红梅 +1 位作者 张勇 龚宁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589-1594,共6页
目的:制备和表征甘草次酸(GA)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载体,使用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制备GA纳米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制纳米粒进行表征;采... 目的:制备和表征甘草次酸(GA)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载体,使用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制备GA纳米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制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GA的溶解度和载药量;采用MTT法考察GA原料药及纳米粒(GA剂量均为12.5、25、50、100、200μmol/L)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所制纳米粒中GA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和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消失,吸热峰发生改变。纳米粒的粒径为(194.88±23.52)nm,低于原料药的(2592.33±207.51)nm;分散指数为0.24±0.04,高于原料药的0.15±0.03;纳米粒的平均载药量为15.99%;溶解度由原料药的(1.05±0.01)μg/mL升至(250.00±0.15)μg/mL。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GA原料药200μmol/L组和纳米粒各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且GA纳米粒各剂量组(除12.5μmol/L组外)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同剂量原料药组(P<0.01);GA纳米粒的IC50值为86.3μmol/L,低于原料药的364.4μmol/L。结论:成功制得GA纳米粒;所制纳米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溶解度增大且体外抗肿瘤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纳米粒 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 制备 表征 抗肿瘤活性 HEPG2细胞
下载PDF
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缪文俊 韩莎 崔京浩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制备和评价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通过考察载体与药物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对纳米粒径、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处方。动态激... 目的:制备和评价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甘草次酸丙烯酸树脂E100纳米粒,通过考察载体与药物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对纳米粒径、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处方。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观形态。利用透析袋法,在含0.5%SDS的pH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优化处方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75.0±11.3)nm,包封率为(83.05±5.16)%,载药量为(29.22±1.60)%。甘草次酸的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结论: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封率高、大小均匀的pH依赖性甘草次酸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丙烯酸树脂E100 纳米粒
下载PDF
姜黄素—甘草次酸-PEI-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慧中 郑晓君 胡巧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11,共4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甘草次酸(GA)-PEI-PLGA纳米粒,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ur-GA-PEI-PLGA纳米粒,建立分析方法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投药量对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确定最佳...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甘草次酸(GA)-PEI-PLGA纳米粒,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ur-GA-PEI-PLGA纳米粒,建立分析方法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投药量对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Cur-GA-PEI-PLGA纳米粒,检测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 CurGA-PEI-PLGA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 h、投药量7 m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包封率为58.1%±1.2%,载药量为14.5%±1.4%;透射电镜下可见纳米粒米粒呈球形,大小均一;其平均粒径为330.3 nm,分布均匀(多分散系数为0.311);zeta电位为39.2 m V。结论薄膜水化法适合用于Cur-GA-PEI-PLGA纳米粒的制备,最佳制备工艺为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 h、投药量7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甘草次酸-PEI-PLGA纳米粒 薄膜水化法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甘草次酸修饰多西紫杉醇磁性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莎莎 陈家琦 +3 位作者 王华华 黄胜楠 贾永艳 祝侠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45-2350,共6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多西紫杉醇磁性纳米粒(GA-DTX-NGO/IONP-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磁性纳米氧化石墨烯(NGO/IONP)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多西紫杉醇(DTX)为模型药物,甘草次酸(GA)为靶头分子。采用水热法合成NGO/IONP、...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多西紫杉醇磁性纳米粒(GA-DTX-NGO/IONP-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磁性纳米氧化石墨烯(NGO/IONP)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多西紫杉醇(DTX)为模型药物,甘草次酸(GA)为靶头分子。采用水热法合成NGO/IONP、酰胺化反应合成GA修饰的壳聚糖(GA-CS)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及振动样品磁测量法等对两者进行表征。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GA-DTX-NGO/IONP-NPs;采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等对其微观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进行观察和测定;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观察有无外加磁场时的状态考察其磁性;结合808 nm激光对其进行光热转换试验。结果:成功合成了NGO/IONP和GA-CS,且NGO/IONP呈现超顺磁性。GA-DTX-NGO/IONP-NPs在透射电镜下呈圆球状,粒径为(262.8±4.23)nm,Zeta电位为(13.6±1.51)mV,包封率为(94.29±0.50)%,载药量为(17.12±0.12)%。GA-DTX-NGO/IONP-NPs的外观呈黑色,分散均匀;其在外加磁场下磁性纳米粒可定向移动,显示出良好的磁定向性。在808 nm激光照射下,GA-DTX-NGO/IONP-NPs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效应,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趋势。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磁性纳米载药系统GA-DTX-NGO/IONP-NPs,可为肿瘤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氧化石墨烯 甘草次酸 多西紫杉醇 磁性纳米粒
下载PDF
载芍药苷的甘草次酸修饰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体内靶向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洁 王春柳 +5 位作者 刘琪琪 安玉叶 宗时宇 刘洋 张红 李晔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芍药苷(Pae)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GA-LPHNPs-Pae),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内靶向性评价。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GA-LPHNPs-Pae,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法进行GA-LPHNPs-Pae的纯化及包封率测定。SPF级昆明小鼠尾静...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修饰的芍药苷(Pae)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GA-LPHNPs-Pae),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内靶向性评价。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GA-LPHNPs-Pae,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法进行GA-LPHNPs-Pae的纯化及包封率测定。SPF级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2.8 ml·kg^(-1)剂量后,采用Q Exactive Focus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分析15,30,45,60,90,120,240 min时间点血液及心、肝、脾、肺、肾组织中Pae的分布情况。结果:所制备的GA-LPHNPs-Pae外观圆整、分布均匀,粒径、分散指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96.98±0.39)nm、(0.104±0.005)、(-13.10±0.26)mV,包封率41.6%~52.3%。给药后15,45,60,240 min时,GA-LPHNPs-Pae组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溶液组(P<0.01);心脏、脾脏、肺脏中,GA-LPHNPs-Pae组和溶液组Pae含量均随时间下降,但在脾脏中药量蓄积峰值延后15 min。GA-LPHNPs-Pae组肾脏中药物消除速度4 h内不断下降,但远低于溶液组(P<0.01)。在肝脏中GA-LPHNPs-Pae组Pae含量一直高于溶液组(P<0.01)。结论:成功制备GA-LPHNPs-Pae,体内初步的靶向性分析表明,GA-LPHNPs-Pae可显著提高4h内Pae的肝脏组织蓄积量,显著延长其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尤其是在肝脏中的滞留时间,表明其具备肝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 芍药苷 甘草次酸 肝靶向 组织分布
下载PDF
载腺嘌呤甘草次酸修饰透明质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菲 张龙骧 +8 位作者 李肖成 蒋彬 邹斯亦 王晨 牟文清 连波 武敬亮 于文静 高志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6-712,共7页
目的以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修饰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载体,腺嘌呤(adenine,Ade)为模型药物,制备Ade/GA-HA纳米粒,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交联法将GA与HA连接,透析、冷冻干燥... 目的以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修饰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载体,腺嘌呤(adenine,Ade)为模型药物,制备Ade/GA-HA纳米粒,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交联法将GA与HA连接,透析、冷冻干燥得到GA-HA纳米粒,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Ade/GA-HA纳米粒。利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纳米粒的粒径、形态、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性能初步考察。采用MTT法检测Ade/GA-HA纳米粒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GA的取代度为3.8%,GA-HA纳米粒呈球形,粒径为398.1 nm,分散度良好,Zeta电位为-34.2 m V,粒度稳定性良好;Ade/GA-HA的载药量为(22.5±5.8)%,包封率为(87.27±0.33)%;在前4 h内,Ade/GA-HA纳米粒存在突释现象;4 h后,表现出缓释特性。与游离Ade相比,Ade/GA-HA纳米粒对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A-HA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透明质酸 腺嘌呤 纳米粒 理化性质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载芍药苷的甘草次酸修饰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表征及体外靶向性评价
13
作者 刘琪琪 王春柳 +4 位作者 周洁 宗时宇 刘洋 张红 李晔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制备载芍药苷的甘草次酸修饰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GA-LPHNPs-Pae),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评价体外靶向性。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GA-LPHNPs-Pae,进行外观、粒径与分布、电位、包封率、释放度、红外分析及HepG2细胞摄取靶向定性评... 目的制备载芍药苷的甘草次酸修饰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GA-LPHNPs-Pae),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评价体外靶向性。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GA-LPHNPs-Pae,进行外观、粒径与分布、电位、包封率、释放度、红外分析及HepG2细胞摄取靶向定性评价。结果所制备的GA-LPHNPs-Pae外观圆整、分布均匀;粒径、多分散指数和Zeta电位分别为(96.98±0.39)nm、(0.104±0.005)、(-13.10±0.26)mV;红外分析可见甘草次酸特征峰;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得包封率在41.6%~52.3%;24 h内释放速度先快后慢,2~12 h内释放速度显著下降,曲线平缓,12 h后释放缓慢。以FITC作为荧光探针,以50μg·mL^(-1)浓度NPs-Pae和GALPHNPs-Pae分散液与HepG2细胞共孵育,在2 h时,HepG2细胞摄取GA-LPHNPs-Pae明显优于未修饰的NPs-Pae。结论本文所制备的GA-LPHNPs-Pae外观圆整、分布均匀,对水溶性成分芍药苷包封良好,体外释放缓慢,初步验证对HepG2细胞具有靶向亲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 甘草次酸 芍药苷 肝靶向性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及抗炎作用评价
14
作者 孟雨婷 薛玉叶 +4 位作者 刘燕 万志若 高翠芸 杭凌宇 袁海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2-2922,共11页
目的对传统中药煎煮自组装现象进行改良,应用微沉淀法制备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glycyrrhiza novel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N-SAN),将其与传统水煎煮形成的甘草SAN(glycyrrhiza decoc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D-SAN)... 目的对传统中药煎煮自组装现象进行改良,应用微沉淀法制备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glycyrrhiza novel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N-SAN),将其与传统水煎煮形成的甘草SAN(glycyrrhiza decoc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D-SAN)进行系统比较,进一步探究GN-SAN对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煎煮结合微沉淀法制备GN-SAN,以粒径、PDI和ζ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联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煎煮时间、磁力搅拌转速、磁力搅拌时间、磁力搅拌温度、旋转蒸发温度以及生药质量浓度进行优化,筛选最优处方工艺。将优化后的GN-SAN与GD-SAN进行比较,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形态;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以及bicinchoninic acid(BCA)试剂盒检测各SAN中小分子活性成分(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查耳酮A)、多糖以及蛋白的含量。采用DNCB对小鼠背部皮肤刺激,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GN-SAN凝胶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小鼠背部皮肤皮损变化,对皮损组织病理变化、炎症因子表达、脏器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GN-SAN的最佳处方工艺:甘草经8倍量水煎煮1 h,得GD-SAN。再经6倍70%乙醇煎煮1 h后得醇提液,合并2次提取液,600 r/min磁力搅拌20 min,60℃旋转蒸发除醇并浓缩至0.2 g/mL,即得GN-SAN。形成的SAN性质稳定,为形态均一的圆球形纳米粒,粒径为(189.5±0.3)nm,多分散指数为0.138±0.130,ζ电位为(−31.4±0.8)mV。其粒径大小、均匀性、稳定性及有效成分转移率相对于传统SAN均提高,且GN-SAN对皮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煎煮法结合微沉淀法制备GN-SAN,其工艺简单、主要成分含量高,稳定性好;制成的GN-SAN性能优良、抗炎作用显著,为甘草纳米制剂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自组装纳米粒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物质基础 特应性皮炎 抗炎 微沉淀法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酸 甘草查耳酮A 多糖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基于甘草次酸的脂质纳米粒可高效递送mRNA
15
作者 路海涛 麦洁锐 +3 位作者 曹艺明 桑野 苗明三 杨静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35-843,共9页
目的为避免主流脂质纳米粒(LNP)递送载体中胆固醇带来的潜在危害,采用甘草次酸完全替代胆固醇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甘草次酸的脂质纳米粒(GA⁃LNP),并综合评价了该脂质纳米粒作为mRNA递送载体的潜力。方法制备基于甘草次酸的有机相溶... 目的为避免主流脂质纳米粒(LNP)递送载体中胆固醇带来的潜在危害,采用甘草次酸完全替代胆固醇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甘草次酸的脂质纳米粒(GA⁃LNP),并综合评价了该脂质纳米粒作为mRNA递送载体的潜力。方法制备基于甘草次酸的有机相溶液,通过微流控纳米药物合成仪包封mRNA形成GA⁃LNP/mRNA复合物,测定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PDI)及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拍摄其形态;进行细胞转染及小鼠活体成像验证GA⁃LNP的体内外递送效果;通过递送G⁃CSF mRNA进一步验证了递送载体的性质、体内衰减时间及安全性,对递送载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GA⁃LNP/eGFP mRNA复合物、GA⁃LNP/G⁃CSF mRNA复合物平均粒径分别为(96±2.1)nm、(85.2±2.1)nm,平均电位分别为(11.6±1.6)mV、(6.4±2.9)mV,形态呈均匀球形。GA⁃LNP具备在细胞及动物体内高效递送报告基因mRNA和G⁃CSF mRNA的效果,体内表达的G⁃CSF蛋白浓度可高于正常值4 d以上,未出现小鼠生化指标及病理切片显著性变化,且致炎性弱于LNP复合物。结论制备的基于甘草次酸的新型脂质纳米粒,具有高效递送mRNA的能力,复合物稳定性、安全性较好,可为制备无胆固醇参与的mRNA递送载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胆固醇 脂质纳米粒 mRNA递送 G⁃CSF mRNA
原文传递
甘草次酸-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亚会 李喜香 +4 位作者 包强 毕映燕 潘从泽 李季文 钱梦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232-2237,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壳聚糖纳米粒(GA-CS-NPs)的最佳制备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GA-CS-NPs,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通过形态观察、粒径、载药量及包...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壳聚糖纳米粒(GA-CS-NPs)的最佳制备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GA-CS-NPs,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通过形态观察、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考察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佳处方组合为甘草次酸(GA)质量浓度为0.2 mg/m L,壳聚糖(CS)质量浓度为2 mg/m L,CS溶液与三聚磷酸钠(TPP)溶液(1.0 mg/m L)的体积比为20∶3,所制备的GA-CS-NPs平均粒径(310.27±10.02)nm,包封率(51.42±0.43)%,载药量(6.87±0.47)%。质量评价结果表明,GA-CS-NPs外观圆整、均匀,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GA-CS-NPs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壳聚糖 纳米粒 离子交联法 正交设计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水溶性甘草次酸冻干粉的制备及理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祖畅 李永 +1 位作者 赵修华 张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4-518,共5页
目的:制备水溶性甘草次酸冻干粉,并进行理化分析。方法:将甘草次酸溶解于三氯甲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作为油相,甘露醇溶解于三氯甲烷饱和水溶液作为水相,使用高速匀浆器进行乳化形成油包水型(o/w)粗乳,接着转入高压均质机内乳化得到亚微... 目的:制备水溶性甘草次酸冻干粉,并进行理化分析。方法:将甘草次酸溶解于三氯甲烷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作为油相,甘露醇溶解于三氯甲烷饱和水溶液作为水相,使用高速匀浆器进行乳化形成油包水型(o/w)粗乳,接着转入高压均质机内乳化得到亚微乳。再利用真空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经冷冻干燥获得水溶性甘草次酸冻干粉。形成粗乳的第一步乳化工艺借助单因素法进行优化。结果:甘草次酸粗乳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油相和水相体积比为15%,甘草次酸浓度为155 mg·mL^(-1),乳化次数为18次;水溶性甘草次酸冻干粉在水中分散良好呈现乳光,没有肉眼可见颗粒;其平均粒径为241.1 nm,扫描电镜下观察呈规则棒状;在37℃水中溶解度为23.08μg·mL^(-1),比甘草次酸原粉(3.84μg·mL^(-1))提高了大约5倍。结论:乳化法能将甘草次酸粒径减小至纳米范畴,并且提高其水中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乳化法 制备工艺 水溶性改变 冻干粉生产条件 纳米颗粒 亚微乳 溶解度增加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痤疮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芳宁 王秀丽 +2 位作者 许蕊蕊 王晓杰 阮婧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49-2456,共8页
筛选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T-SLNs)的最优处方工艺,进行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该制剂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进行验证;UPLC测定GT-SLNs中甘草次酸(GA)及丹参酮Ⅱ_(A)(TSN)的体外释... 筛选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T-SLNs)的最优处方工艺,进行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该制剂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进行验证;UPLC测定GT-SLNs中甘草次酸(GA)及丹参酮Ⅱ_(A)(TSN)的体外释放过程;通过小鼠体内性激素水平、耳肿胀模型及皮脂腺组织变化考察脂质纳米粒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进行药代动力学评价。筛选出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GT-SLNs中GA及TSN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5.87%±5.63%、36.13%±2.31%;口服GT-SLNs及甘草次酸-丹参酮Ⅱ_(A)混合溶液(GT-Mix)后,GT-SLNs中TSN的AUC_(0-t)及AUC_(0-∞)分别为原药组的1.98、4.77倍,SLNs组TSN的峰值浓度为原药组的17.2倍;灌胃给予GT-SLNs后,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均有明显下降,GT-SLNs中睾酮与雌二醇比值均显著降低,且小鼠的皮脂腺体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结果表明,得到的包封率良好,粒径均匀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对GA及TSN具有促进释放的作用;GT-SLNs可以针对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异常及炎症损害这两方面的痤疮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 固体脂质纳米粒 处方筛选
原文传递
甘草次酸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炯 周小菊 胡先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GA-LSLN),并对其体外性能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高压匀质法制备GA-LSLN,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同时以地塞米松(DEXA)、游离甘草次酸(GA)和GA...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GA-LSLN),并对其体外性能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高压匀质法制备GA-LSLN,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同时以地塞米松(DEXA)、游离甘草次酸(GA)和GA-LSLN作用于肝癌细胞SK-Hep-1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MV4-11,采用MTT法考察细胞毒性。结果:GA-LSLN的平均粒径为130.1nm,Zeta电位为-36.2mV,包封率为94.6%,载药量为11.3%,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速率过程。DEXA、GA和GA-LSLN对SK-Hep-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9±10)、(32±7)、(141±5)μmol.L-1,对MV4-11的IC50分别为(25±3)、(20±5)、(63±4)μmol.L-1。结论:制备的GA-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理想,药物能达到缓释的作用,GA和GA-LSLN对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 体外释放度 体外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复合碳酸钙空腔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健辉 雷宇 +2 位作者 刘江 蒋香云 刘占军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69-2475,共7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海藻酸钠修饰碳酸钙空腔纳米粒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模板剂制备中空球状碳酸钙纳米粒(CaCO3 nanoparticles,CaCO3 Nps);在非均相体系中合成了甘草次酸/海藻酸钠聚合物(glycyrrhetinic acid/sodium algin...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海藻酸钠修饰碳酸钙空腔纳米粒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模板剂制备中空球状碳酸钙纳米粒(CaCO3 nanoparticles,CaCO3 Nps);在非均相体系中合成了甘草次酸/海藻酸钠聚合物(glycyrrhetinic acid/sodium alginate copolymer,GA-ALG);并以GA-ALG为壳,以中空结构的CaCO3 Nps为核,合成了壳核结构的GAALG-CaCO3 Nps。采用Malvern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并通过SEM对纳米粒的形态进行表征。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评价载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征。结果GA-ALG-CaCO3 Nps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425.4±31.1)nm,PDI为0.289;Zeta电位为(17.0±0.3)mV;其载药量为(13.06±0.51)%,包封率为(78.35±3.08)%。体外释放结果显示,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肝靶向研究结果显示DOX/GA-ALG-CaCO3 Nps的靶向效率为68.2%,远高于DOX对照组24.2%。结论GA-ALG-CaCO3 Nps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并能显著提高载药量,还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及良好的肝靶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甘草次酸 海藻酸钠 纳米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