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Au NRs and Its Flexible SERS Optical Fiber Probe with High Sensitivity
1
作者 熊文豪 WANG Wenbo +1 位作者 LONG Yuting 李宏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self-assembling o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Gold nanorods(Au NRs) were used as SERS enhancement material to give excel... Th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self-assembling o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Gold nanorods(Au NRs) were used as SERS enhancement material to give excellent biological affinity and stability to the 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Au NRs were synthesized by seed growth metho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AgNO_(3) and surfactant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highest yield was found when AgNO_(3) was 500 uL. Meanwhile, different 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were obtained by select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 and graphene oxide(GO) to treat quartz fib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obtained by the self-assembled o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method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ose by other methods. In addition, Mapping was combined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at the fiber end face.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Au NRs was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round the Au NRs with different arrangements was compared, the strongest signal was obtained when the Au NRs were head-to-head. Finally, sensitivity of the optimized SERS optical fiber probes could reach 10^(-9)mol/L, with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optical fiber probe gold nanorods(au NRs)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controllable synthesis
下载PDF
Sn-Cu-Au低温圆片键合强度偏低原因分析
2
作者 胡立业 何洪涛 杨志 《电子工艺技术》 2023年第5期46-50,共5页
分析了某MEMS器件Sn-Cu-Au低温圆片键合强度偏低的原因,发现该问题主要由“金脆”现象引起。结合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总结了“金脆”现象发生的一般规律,制定了一个可以避免该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案,并开展了针对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 分析了某MEMS器件Sn-Cu-Au低温圆片键合强度偏低的原因,发现该问题主要由“金脆”现象引起。结合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总结了“金脆”现象发生的一般规律,制定了一个可以避免该现象发生的工艺方案,并开展了针对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键合焊料系统的组分配比可以避免“金脆”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证实了这一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u-au低温圆片 键合 金脆 金属间化合物 锡基焊料 键合强度 剪切强度 剪切力
下载PDF
Rb-Sr Isotopic Chronology of the Au-Bearing Quartz Veins in Gold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俊浩 刘丛强 唐红峰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2年第4期374-382,共9页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here had occurred large\|scale gold mineralization during the Mesozoic,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gold ore\|concentrated areas. In this paper we have selected some isotope ...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here had occurred large\|scale gold mineralization during the Mesozoic,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important gold ore\|concentrated areas. In this paper we have selected some isotope data (including four gold deposits previously studied and two gold deposits in this work) of Au\|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gold deposits in six important gold ore\|concentrated areas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and calculated their metallogenic ages using the method of Ludwig (2.90 ver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presentative gold deposits in the six gold ore\|concentrated area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Mes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同位素年龄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华北平原 中生代
下载PDF
The Study on Leach Test of Au, Pd in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System,Tuanjiegou Gold Deposit
4
作者 Wei Wanshun, Liu Guige, Liu Zhijie and Xing Junbin (Gold Geological Institue of MMI, Langfang, Hebei, 065000) 《Global Geology》 1999年第2期210-217,共8页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Au, Pd in the ore-bea ring hydrothermal system. Au is active and Pd is distinctly inert. Both tend to solute in alkaline media (P=100×10 5Pa,T=200℃). The conditio...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Au, Pd in the ore-bea ring hydrothermal system. Au is active and Pd is distinctly inert. Both tend to solute in alkaline media (P=100×10 5Pa,T=200℃). The condition of P=100×10 5 Pa,T= 100℃ is favourable to the solution and rembilization of Au. The best physical a nd chemical environment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P=20×10 5~30×10 5Pa,T=250 ℃,pH≈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anjiegou gold deposit au PD LEACH TEST
下载PDF
Laser-assisted synthesis of Au NPs on MgO/chitosan:Applications in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5
作者 Babak Jaleh Aida Moradi +4 位作者 Mahtab Eslamipanah Sadegh Khazalpour Haniyeh Tahzibi Saeid Azizian Manoj B.Gawande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072-2083,共12页
Hydrogen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is an environmental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s which can respond to the demand for energ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t can be stored on porous materials employing physical... Hydrogen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is an environmental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s which can respond to the demand for energ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t can be stored on porous materials employing physical interaction(e.g.adsorption process).The H2storage capacity of materials can be evaluated through electrochemical methods.Therefore,a fast and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fabricate magnesium oxide/chitosan/Au nanoparticles(Mg O/CS/Au)nanocomposites with porous structure for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Herein,laser ablation in water as a fast and green method was utilized to obtain Au nanoparticles(Au NPs).The obtained Au NPs were loaded on Mg O/CS nanocomposite through physical mixing.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nanocomposites display spherically shaped Au NPs with a diameter of 49–58 nm agglomerated on the Mg O/CS.Drop casting,the fast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was deployed to deposit the benign,and reusable Mg O/CS/Au-x(x is Au NPs weight percentage of 1,3 and 5 wt.%)nanocomposites on stainless steel mesh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storage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indicating good stability and significant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28 C/g)after 300 CV scans for MgO/CS/Au-1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oxide(MgO) Chitosan(CS) gold nanoparticles(au NPs) Hydrogen storage
下载PDF
CdTe QDs/Au NRs的SERS及光诱导电荷转移研究
6
作者 刘书达 孟淑云 +4 位作者 李雨晴 李玉叶 董娜 刘东 由天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7-258,共2页
控制和利用半导体基底的荧光背景是解决半导体纳米材料应用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领域的关键问题。该研究通过将具有高荧光背景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与贵金属金纳米棒(Au NRs)纳米材料复合,依赖于光激发下CdTe QDs与Au NRs之间的电... 控制和利用半导体基底的荧光背景是解决半导体纳米材料应用在表面增强拉曼(SERS)领域的关键问题。该研究通过将具有高荧光背景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与贵金属金纳米棒(Au NRs)纳米材料复合,依赖于光激发下CdTe QDs与Au NRs之间的电荷转移,获得了兼具多功能特性(例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光催化)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该研究中,将染料分子亚甲基蓝(MB)作为探针分子,CdTe QDs/Au NRs纳米复合材料的之间的电荷转移降低了CdTe QDs的荧光背景,展现出良好的SERS增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电荷转移 碲化镉量子点 金纳米棒
下载PDF
基于Au-Pt NPs/IDEs的无酶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
7
作者 唐顺坤 尤扬 +1 位作者 李爱学 吴瑞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5,20,共5页
基于响应灵敏、尺寸小的叉指电极(IDEs),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酶型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IDEs表面电沉积金—铂纳米粒子(Au-Pt NPs)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变化,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 基于响应灵敏、尺寸小的叉指电极(IDEs),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酶型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在IDEs表面电沉积金—铂纳米粒子(Au-Pt NPs)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变化,采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对谷氨酸的催化性能,通过电流—时间(I-T)曲线研究了传感器的检测性能。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谷氨酸在500 nmol/L~3 m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LoD)为0.22μmol/L。该传感器还表现出了较高的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并在味精样品的测试中获得了较好的回收率(97.70%~101.71%),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纳米粒子 电化学传感器 无酶 谷氨酸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黄滩金铜锌矿成矿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约束
8
作者 耿新霞 张志欣 +4 位作者 张振龙 李宁 杨富全 杨成栋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开展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黄铁绢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29.46±3.91 Ma,7件层状矿化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36.5±4.2 Ma。层状矿化年龄与前人获得含矿岩系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岩年龄(434~438 Ma)、脉状矿化年龄(432~438 Ma)一致,表明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是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黄滩为富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因此,尽管黄滩和红海‒黄土坡为VMS型矿床,红石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但它们均为同一VMS成矿系统,形成于430~439 Ma,受控矿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成因类型、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VMS矿床 金铜锌 黄滩 东天山
下载PDF
一种类石墨状Au/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9
作者 王颖 汪炜 +2 位作者 徐荣琪 朱丽 徐慢 《建材世界》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论文以尿素作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合成了类石墨状氮化碳(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并将g-C_(3)N_(4)纳米片用作载体,利用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合成了多种不同掺金量的Au/g-C_(3)N_(4)的复合催化剂,并在模拟太阳光(300 W氙灯)照射下,... 论文以尿素作为前驱体,采用热聚合法合成了类石墨状氮化碳(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并将g-C_(3)N_(4)纳米片用作载体,利用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合成了多种不同掺金量的Au/g-C_(3)N_(4)的复合催化剂,并在模拟太阳光(300 W氙灯)照射下,系统探究了其光催化性能和不同pH下的化学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紫外漫反射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表征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g-C_(3)N_(4),不同掺金量的Au/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降解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当金与g-C_(3)N_(4)的质量比为3%时,Au/g-C_(3)N_(4)对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g-C_(3)N_(4)催化剂 光催化 掺金量 稳定性
下载PDF
甲醇在Au(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书红 陈文凯 +2 位作者 曹梅娟 许莹 李俊篯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Au(111)表面top,fcc,hcp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top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吸附的CH3OH解离产生甲氧基CH3...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Au(111)表面top,fcc,hcp和bridge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top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吸附的CH3OH解离产生甲氧基CH3O和H,对它们在Au(111)面的吸附进行的计算表明,bridge和fcc位分别是二者的最佳吸附位.对过渡态的计算给出了CHOH在Au表面解离吸附的可能机理:首先发生O-H键的断裂,继而生成甲氧基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au(111)表面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通过形成Au-S键的组装 被引量:34
11
作者 胡瑞省 刘善堂 +3 位作者 朱涛 刘忠范 黄小华 黄惠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利用湿化学法以纳米粒子为基本单元构筑各种纳米复合结构,具有灵活简便、通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Natan[1-4]等最先开展了在固体表面上制备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研究,他们借助双官能团硅烷化试剂对硅氧化物... 利用湿化学法以纳米粒子为基本单元构筑各种纳米复合结构,具有灵活简便、通用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Natan[1-4]等最先开展了在固体表面上制备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研究,他们借助双官能团硅烷化试剂对硅氧化物基底(如玻璃、石英等)进行表面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金硫键 巯基 组装
下载PDF
Au-(Ag)-Te-Se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家军 翟德高 +6 位作者 王大钊 高燊 尹超 柳振江 王建平 王银宏 张方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98,共20页
根据金矿床中碲、硒赋存特点与富集程度,可将Au-(Ag)-Te-Se成矿系统的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1)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2)造山型金矿床;(3)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4)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型金矿床;(5)斑岩型(铜)金矿床;(6)夕卡岩型(铜)金矿... 根据金矿床中碲、硒赋存特点与富集程度,可将Au-(Ag)-Te-Se成矿系统的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1)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2)造山型金矿床;(3)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4)碱性-偏碱性侵入岩型金矿床;(5)斑岩型(铜)金矿床;(6)夕卡岩型(铜)金矿床;(7) VMS型金多金属矿床。碲、硒都是亲地幔的元素,侵入岩与火山岩是Au-(Ag)-Te-Se成矿系统中碲、硒的重要来源,黑色岩系也是硒的重要来源。温度、pH、氧逸度等是控制Te、Se的迁移与富集的重要因素。Au-(Ag)-Te-Se成矿系统的成矿机制与岩浆脱气、流体-熔体分离、水-岩反应、流体沸腾与混合、有机作用密切相关。其中岩浆脱气、流体-熔体分离、流体沸腾与流体混合是碲化物型金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而水-岩反应、流体混合、有机作用是硒化物型金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在成矿过程中,先期形成一些亚稳定或不稳定的过渡态矿物易发生固溶体分离作用,或是不饱和流体与已形成的矿物发生溶解-再沉淀作用,导致矿石具有丰富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au-(Ag)-Te-Se成矿系统 矿床成因类型 成矿作用
下载PDF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Au-Se共同富集成矿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家军 郑明华 +2 位作者 刘建明 卢文全 刘显凡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中的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石,均普遍含有较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硒主要呈独立矿...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中的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石,均普遍含有较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硒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金矿石中常常见到自然金与一些硒矿物紧密共生,说明 Au、 Se可能以 Au- S- Se或 Au- Se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由于沸腾的成矿流体与下渗的富氧冷水混合而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导致了 Au和 Se的共同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金矿床 西秦岭 寒武系 成矿作用 金-钪共生机理 成矿机制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形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3 位作者 袁航 马岚 白玉白 李铁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56-1560,共5页
在已制备好的Au纳米粒子表面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沉积生长Ag包覆层 .通过控制Au ,Ag的比例 ,制备了粒度均匀且粒径可控的Au/Ag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 .利用UV vis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Au,Ag摩尔比为 1∶10的复合纳米粒子的光... 在已制备好的Au纳米粒子表面 ,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沉积生长Ag包覆层 .通过控制Au ,Ag的比例 ,制备了粒度均匀且粒径可控的Au/Ag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 .利用UV vis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Au,Ag摩尔比为 1∶10的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和形态进行随时监测 ,直接观察了核 -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 :一部分Ag+ 在Au核表面还原生长 ,溶液中其余Ag+ 还原形成银的纳米团簇向粒子表面的继续沉积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核-壳结构 复合纳米粒子 形成机制 化学还原法 表面催化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5 位作者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ze of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convenient way.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ov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t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showed a mor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than Ag colloid prepared without Au core. The SERS activit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2,4-dimethylpyridine as the probe, which strongly indicate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RS substra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ERS效应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下载PDF
SiO_2/A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永红 容建华 +1 位作者 刘应亮 满石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通过以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和壳生长的方法制备了金纳米壳包覆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粒子。采用TEM和UV-Vis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粒子粒径均匀、金纳米壳光滑完整,且壳厚度可通过反应物的用量来控制。当核半... 通过以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和壳生长的方法制备了金纳米壳包覆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粒子。采用TEM和UV-Vis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粒子粒径均匀、金纳米壳光滑完整,且壳厚度可通过反应物的用量来控制。当核半径与壳厚度之比在4到13之间变化时,复合粒子的光学共振峰在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光区范围内可发生大于500nm波长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胶体粒子 au纳米粒子 SiO2/au核壳粒子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下载PDF
Au/Al_2O_3催化剂的UV-Vis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葳 肖益鸿 +3 位作者 詹瑛瑛 蔡国辉 魏可镁 郑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己醇 /水体系的W/O微乳体系中 ,几种主要实验参数对用NaBH4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得的金纳米粒子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乳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w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对金粒子大小影响不...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正己醇 /水体系的W/O微乳体系中 ,几种主要实验参数对用NaBH4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得的金纳米粒子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乳体系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w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对金粒子大小影响不大 ,而氯金酸溶液的浓度对金粒子大小影响较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Au/Al2 O3 催化剂 ,并用紫外 可见光谱、透射电镜 (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三氧化二铝 催化剂 紫外-可见光谱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 制备
下载PDF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文刚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王永 杨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1030,共16页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矿体主要赋存在七宝山杂岩体中。通过显微学观察,发现在深部蚀变斑岩的重结晶石英斑晶中发现了含子晶包裹体(Type 1型),同时伴生有气相(Type 2型)和富气相水溶液(Type 3型)包...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矿体主要赋存在七宝山杂岩体中。通过显微学观察,发现在深部蚀变斑岩的重结晶石英斑晶中发现了含子晶包裹体(Type 1型),同时伴生有气相(Type 2型)和富气相水溶液(Type 3型)包裹体。浅部矿坑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并对较为发育的石英晶柱进行了详细的阴极发光特征和显微学观察研究。从其根部到末端可以划分为三个期次,其中第一期次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Type4型),另外还发育少量的负晶形气液两相包裹体(Type 5型),第二期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Type 5型包裹体,第三期石英环带中主要发育形态各异的气液两相包裹体(Type 6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Type 1型包裹体均表现为子晶熔化均一特征,均一温度介于375-450℃之间,计算获得的盐度为43.8%-52.2%NaCleqv;Type 3型包裹体表现为临界均一特征,均一温度介于347-420℃之间,估算盐度为0.8%-7.1%NaCleqv;Type 4,5和6型包裹体均均一至液相,均一温度分别为221-327℃、199-379℃以及109-193℃,相应的盐度为2.4%-7.8%NaCleqv、10.2%-16.8%NaCleqv以及0.3%-4.0%NaCleqv。热力学计算获得Type 1型包裹体均一压力为623.46-1111.82bar,平均855.70bar。Type 3型包裹体均一压力范围为139.18-362.47bar,平均为250.70bar。由此可以认为,尽管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共存,并且具备相近的均一温度范围,但是压力相差极为明显,所以这种共存特征并不能表征流体沸腾作用。根据前人实验研究结果,本文认为Type 2和3型包裹体代表了斑岩体结晶早期由于上覆地层隐爆而导致的压力降低条件下分异出来的流体,由于角砾岩筒后续固结引起压力增加,由Type 1型含子晶包裹体所代表的高盐度流体逐渐从成矿岩体中分异出来。当这两种流体沿裂隙通道向上运动时,被同期石英包裹体捕获而共存。这部分流体代表了深部斑岩成矿系统的流体。根据H-O-S同位素研究,Type 4和5包裹体主要来自岩浆流体,并且在后期经历了大气降水的混合,形成了Type 6型流体。这部分流体则代表了浅成热液系统的流体。由于Type 3和4型包裹体均为岩浆成因流体,两者盐度范围一致(5.0%-7.0%NaCleqv),并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密度演化趋势明显,从0.4101增加至0.8816g/cm^3。本文认为代表斑岩系统的深部富气相成矿流体在向上逃逸过程中由于压力扰动而在超临界区域内发生相态收缩,随着温度下降形成了富液相成矿流体,转变为浅成热液系统的流体,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流体沸腾。由于Cu和Au易于被HS-络合而在气相中运移,并且液相流体之间的混合能力较强,所以当含金的富气相流体收缩成富液相流体时,可以与浅部的天然降水或者富Fe流体发生任意比例的混合,导致了Cu和Au的卸载成矿,这应该是七宝山Cu-Au矿化主要的成矿机制,但是不排除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下降而引发的金属矿物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型Cu-au矿床 斑岩系统 浅成热液系统 含子晶包裹体 气相收缩 流体沸腾 流体混合 七宝山
下载PDF
基于SU-8和AU-S的光纤传感制备及测试(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艳玲 薛晨阳 +1 位作者 张强 熊继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将SU-8光刻胶涂覆在经过表面处理的锥形光纤表面,其表面的环氧基与MPTMS(3-硫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发生交联作用。TPTMS表面的-SH基与用种子溶液生长法制备的星形纳米颗粒形成很强的化学键AU-S(其能量为170 kJ/mo1)。此外,我们还用这种光... 将SU-8光刻胶涂覆在经过表面处理的锥形光纤表面,其表面的环氧基与MPTMS(3-硫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发生交联作用。TPTMS表面的-SH基与用种子溶液生长法制备的星形纳米颗粒形成很强的化学键AU-S(其能量为170 kJ/mo1)。此外,我们还用这种光纤传感对不同浓度的酒精和甲胆紫溶液进行了透射谱测量。最后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表面修饰了星形纳米颗粒的光纤传感对不同的物质和浓度非常灵敏,这种纳米光学传感有望被用于高灵敏度的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SU-8光刻胶 星形纳米金颗粒 au-S键 纳米修饰
下载PDF
丙烯直接环氧化Au/TiO_2催化剂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原宇航 戚敏杰 +1 位作者 周兴贵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6,143,共5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Au/TiO2催化剂,分别考察了碱金属氯化物以及贵金属等助剂对Au/TiO2催化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加入NaCl后其环氧化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含量为1.5%时环氧丙烷(PO)得率最高;而加入CsCl和贵金...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Au/TiO2催化剂,分别考察了碱金属氯化物以及贵金属等助剂对Au/TiO2催化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加入NaCl后其环氧化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含量为1.5%时环氧丙烷(PO)得率最高;而加入CsCl和贵金属Pt则有利于提高丙烯环氧化过程中氢气的利用效率,抑制了副产物水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丙烯环氧化 au/TIO2 金催化剂 助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