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xity of Gold(Ⅲ)Ion With Cefotaxime and Cefepime Drugs:Spectroscopic,Antimicrobial and Antitumor Discussions
1
作者 Lamia A Albedair Samar O Aljazzar +1 位作者 Mohamed I Kobeasy Moamen S Refa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15-3320,共6页
The availabilit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current state of anti-cancer drugs based on gold(Ⅲ),but also the rationale for strategies for futur... The availabilit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current state of anti-cancer drugs based on gold(Ⅲ),but also the rationale for strategies for future drug design.New Au(Ⅲ)nanosized complexes of cefotaxime(ceph-3)and cefepime(ceph-4)ligands as a 3rd and 4th of cephalosporin generation drugs were synthesized.Gold(Ⅲ)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lemental,molar conductance,thermal and magnetic moment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spectral(FTIR,1HNMR,UV-Vis,and XRD)techniques.FT-IR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ceph-3 and ceph-4 ligands reacted as a bidentate ligands through carboxylate oxygen andβ-lactam oxygen groups.The analytical analysis confirm that the molar ratio is 1∶1(Au 3+/ceph)with general formula[Au(L)(Cl)2]where L=ceph-3 or ceph-4.The structures of Au(Ⅲ)complexes were presence as a square planar geometry.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referred to a crystalline nature for all synthesized complexes.TEM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he synthetic gold(Ⅲ)complexes have a nanosized particles.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u(Ⅲ)complexes were evaluated towards two types of bacteria(G+&G-).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gold(Ⅲ)complexes are appraised against breast(MCF-7)and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Caco-2)cell lines,which means that the two complexes may consider promising anticancer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fotaxime sodium Cefepime hydrochloride COMPLEXITY gold(Ⅲ)ions Nanoscale Structure ANTICANCER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Hydrogen Electrooxidation on Gold and Platinum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Perchlorate Ion
2
作者 Alicia E. Von Mengershausen Norma V. Almeida +3 位作者 Mariela N. Barzola Jorge O. Zerbino Sylvia M. Esquenoni Maria G. Sustersic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14年第2期55-59,共5页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hydrogen on platinum and gold electrodes is comparative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 is faster on platinum than on the gold surface, because the reactive diffuses inside of the gold ...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hydrogen on platinum and gold electrodes is comparatively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 is faster on platinum than on the gold surface, because the reactive diffuses inside of the gold metal. This process is complicated with the lift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100) plane, which allows the fast penetration of the H atoms through the more open surface. The diffusion limiting current is then discontinued and the current falls. On platinum, the current fall occur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metal oxide formatio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hydrogen helps the adsorbed OH group formation, which is the first step of metal oxidation, and it has been called “incipient hydrous oxide” (IHO). Current begins to fall slowly at the (IHO) potential. At higher potential the current falls abrup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ELECTROOXIDATion gold PLATINUM PERCHLORATE ion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棒刻蚀比色法检测铁、铜离子
3
作者 李红 丁晓莹 +2 位作者 刘慈航 张靖涵 饶艳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3-962,共10页
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AuNRs)以构建光学传感器,用于Fe^(3+)和Cu^(2+)的高选择性快速可视化检测。在酸性环境中,Fe^(3+)和Cu^(2+)通过与KI溶液反应,将I-氧化成I2。I2刻蚀AuNRs,导致其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吸收峰蓝移,从而... 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AuNRs)以构建光学传感器,用于Fe^(3+)和Cu^(2+)的高选择性快速可视化检测。在酸性环境中,Fe^(3+)和Cu^(2+)通过与KI溶液反应,将I-氧化成I2。I2刻蚀AuNRs,导致其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吸收峰蓝移,从而实现对Fe^(3+)和Cu^(2+)的检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时,添加0.8 mL 0.1 mol·L^(-1)HCl、2 mL AuNRs生长液和20 mmol·L^(-1)KI溶液,与2 mL 500μmol·L^(-1)Fe^(3+)或30μmol·L^(-1)Cu^(2+)反应25或90 min,可将AuNRs刻蚀至LSPR吸收峰消失。该方法对Fe^(3+)和Cu^(2+)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和准确性,对于Fe^(3+)、Cu^(2+)共存体系的检测,可通过加入适量F-与Fe^(3+)生成配合物[FeF_(6)]^(3-)完成对Fe^(3+)的化学掩蔽,消除Fe^(3+)的干扰,实现共存体系中Cu^(2+)的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铁离子 铜离子 比色法检测
下载PDF
核酸功能化纳米探针检测水体中痕量Pb^(2+)的研究
4
作者 张勤 姜涵 +2 位作者 李向玲 宋天顺 谢婧婧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铅离子(Pb^(2+))属于三大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是一种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一种简便、经济的水体中Pb^(2+)的检测方法。将纳米金颗粒(AuNP)作为荧光团标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zyme)的载体和猝灭剂,两者形... 铅离子(Pb^(2+))属于三大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是一种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一种简便、经济的水体中Pb^(2+)的检测方法。将纳米金颗粒(AuNP)作为荧光团标记脱氧核糖核酸酶(DNAzyme)的载体和猝灭剂,两者形成AuNP DNAzyme纳米探针。利用DNAzyme对目标物Pb^(2+)进行特异性识别,Pb^(2+)催化DNAzyme底物链裂解,实现荧光信号恢复。基于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了Pb^(2+)在5~125 nmol/L范围内的线性检测,并且Pb^(2+)的检出限为3.41 nmol/L。此外,该传感器对Pb^(2+)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对Pb^(2+)加标的河水样品进行检测,回收率为95.90%~100.83%。表明该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 DNAZYME 纳米金颗粒 AuNP DNAzyme纳米探针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膦酸功能化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Au(Ⅲ)的吸附富集性能
5
作者 乔小壮 谢君泰 +1 位作者 韩基玮 郭磊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0-177,共8页
为处理黄金冶炼工业产生的含金废水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通过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与纤维素反应,设计合成了膦酸功能化纤维素(P-PC)吸附分离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P-PC对水溶液中Au... 为处理黄金冶炼工业产生的含金废水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通过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与纤维素反应,设计合成了膦酸功能化纤维素(P-PC)吸附分离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P-PC对水溶液中Au(Ⅲ)的吸附富集性能。吸附实验表明,P-PC对Au(Ⅲ)的吸附行为符合伪一阶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当pH值为1.0时,P-PC对Au(Ⅲ)的吸附性能最佳。经过3次吸附与解吸循环后,P-PC对Au(Ⅲ)的吸附量仍超过0.5 mmol·g^(-1)。P-PC在吸附富集Au(Ⅲ)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 纤维素 金离子 吸附富集
下载PDF
ZIF-8封装AuNCs荧光传感器用于铁离子的检测
6
作者 马品一 刘佳宜 +2 位作者 高德江 费强 宋大千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介绍一个适合于本科教学使用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传感器Au NCs@ZIF-8,并将其用于铁离子(Fe^(3+))的检测。MOFs具有高效吸附、聚集检测物的特点,因此选择将Au NCs封装到ZIF-8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封装后,由于Au ... 介绍一个适合于本科教学使用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传感器Au NCs@ZIF-8,并将其用于铁离子(Fe^(3+))的检测。MOFs具有高效吸附、聚集检测物的特点,因此选择将Au NCs封装到ZIF-8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封装后,由于Au NCs具有AIE特性,所以Au NCs@ZIF-8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ZIF-8是一种多孔材料,加入Fe^(3+)后,Fe^(3+)能够进入ZIF-8内部,导致Au NCs的荧光被Fe^(3+)猝灭,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尽管该实验步骤复杂并涉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但它成功地整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的相关知识,且操作难度适宜。这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前沿理解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Fe^(3+)) 荧光传感器 综合创新实验 金纳米团簇(AuNCs) 金属有机骨架(MOFs)
下载PDF
含铜络离子对硫代硫酸盐法提金过程影响
7
作者 张洋 崔毅琦 +3 位作者 席欣月 黄典强 肖有明 王靖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硫代硫酸盐法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金方法,含铜氨性硫代硫酸盐体系是常见的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该体系中,铜离子可与氨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分别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和硫代硫酸铜络离子,这些络离子不仅在金矿物溶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硫代硫酸盐法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金方法,含铜氨性硫代硫酸盐体系是常见的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该体系中,铜离子可与氨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分别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和硫代硫酸铜络离子,这些络离子不仅在金矿物溶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回收过程中金的沉积与吸附产生一定影响。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提金机理及含铜络离子在提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几种常见提金方法中含铜络离子对金回收过程的影响。同时,指出了从硫代硫酸盐贵液中回收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硫酸盐体系 含铜络离子 置换法 树脂吸附法
下载PDF
纳米金-钴离子比色探针的制备及对半胱氨酸的测定
8
作者 徐永智 毛丽惠 +3 位作者 刘雯雯 卜欣欣 徐康远 张伟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73-77,I0004,共6页
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在钴离子的存在下,半胱氨酸诱导纳米金团聚,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据此建立一种半胱氨酸测定新方法。讨论了纳米金-钴离子比色探针的制备条件,探究了测定半胱氨酸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纳米金-钴离... 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在钴离子的存在下,半胱氨酸诱导纳米金团聚,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据此建立一种半胱氨酸测定新方法。讨论了纳米金-钴离子比色探针的制备条件,探究了测定半胱氨酸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纳米金-钴离子比色探针测定半胱氨酸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0 min、缓冲溶液p H为3.0,该方法测定半胱氨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_(725)/A_(520)=0.3965 C+0.0133(C单位为μM),R^(2)=0.9882,线性范围为1×10^(-7)~1×10^(-6)mol/L,方法检出限为2.2×10^(-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健康人的尿样进行回收率测定,回收率为92.8%~95.8%。文中创建了一种简便测定半胱氨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钴离子 比色法 半胱氨酸 测定
下载PDF
纳米金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郑泽洋 朱明智 +4 位作者 丘韶麟 杨安源 周芳梅 吴广亮 冯志强 《饮料工业》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重金属离子可通过食品、空气、饮用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它们不可降解,可在生物体中累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成本高且便携性差,因此开发快速简便且可实现现场检测的方法意义重大。纳米金具有... 重金属离子可通过食品、空气、饮用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它们不可降解,可在生物体中累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繁琐耗时、成本高且便携性差,因此开发快速简便且可实现现场检测的方法意义重大。纳米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质,可与生物和有机分子结合,形成功能化的纳米金。基于这些特性,纳米金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重金属离子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哥伦比亚某含铜金矿石选冶过程优化生产实践
10
作者 赵军生 沈卫卫 +1 位作者 汪鹤鸣 陈庆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8,共7页
哥伦比亚某黄金矿山以含铜高的金矿石为主,技术改造后金回收率低,氰化钠消耗量大,系统中铜离子不断累积,选冶系统生产异常。通过相关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将铜精矿产率从0.25%调整至0.75%,铜浮选金、铜作业回收率分别从20%、34%提高至35%... 哥伦比亚某黄金矿山以含铜高的金矿石为主,技术改造后金回收率低,氰化钠消耗量大,系统中铜离子不断累积,选冶系统生产异常。通过相关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将铜精矿产率从0.25%调整至0.75%,铜浮选金、铜作业回收率分别从20%、34%提高至35%、52%左右,金总回收率从87%提高至89%。将浸出时间从85.48 h减少至56.61 h,氰化钠浓度从1000 mg/L降低至600 mg/L左右,氰化钠消耗量从7.49 kg/t降低至3.60 kg/t,铜浸出率由27.18%降低至20.09%。根据双氧水破氰除铜试验研究,生产中通过焦亚硫酸钠、双氧水配合使用,进行高碱条件处理,破氰排矿铜离子含量从330.47mg/L降低至24.55mg/L,系统铜离子大幅降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对于哥伦比亚某含铜金矿石采用提高铜浮选回收率,优化浸出条件降低氰化钠消耗,进行双氧水破氰,高碱除铜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对同类型的含铜金矿石选冶工艺优化及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金矿石 金精矿 浸出 双氧水破氰 铜离子
下载PDF
荔枝壳吸附剂对金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凯 朱庆 朱佳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1-239,共9页
为回收浸液中的微量金离子,利用荔枝壳制备金离子吸附材料,借助多种仪器对荔枝壳进行了表征分析,详细研究了其吸附金离子的行为及过程机理。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吸附后的荔枝壳上出现分散细小的金颗粒,X射线衍射进一步证实该颗粒为金... 为回收浸液中的微量金离子,利用荔枝壳制备金离子吸附材料,借助多种仪器对荔枝壳进行了表征分析,详细研究了其吸附金离子的行为及过程机理。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吸附后的荔枝壳上出现分散细小的金颗粒,X射线衍射进一步证实该颗粒为金单质。氯金酸离子被吸附是静电吸引与原位还原的耦合过程,而荔枝壳中的多酚被认为是导致金离子被还原的主要电子给予体。XPS分析确认,吸附后的金离子至少94.9%以上被还原为金单质。盐酸浓度和共存贱金属杂质离子对金的吸附效率影响不大,而在1 mol/L的HCl中,几乎50%的Pd和35%的Pt也会被同时吸附。而在0.1 mol/L的HCl介质中,100%的Pd和100%的Pt将被同时吸附。在0.1 mol/L的盐酸浓度下,改性荔枝壳对金的饱和吸附量为33.36 mg/g。在吸附过程中,溶液的ORP(氧化还原电位)值会急剧下降,也证实了荔枝壳吸附金离子过程中发生了还原作用,而且吸附温度越高,ORP值也下降越快。本研究工作利用荔枝壳制备吸附材料,方法简单、成本低、高效绿色,可望成为吸附法回收工业废水中微量金离子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金离子 荔枝壳 还原 多酚
下载PDF
Behavior Mechanism on Sulfide Solid-Liquid Inte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12
作者 Jia Jianye Pan Zhaolu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2-43,共2页
Surfacemineralogyisoneofthemodernbranchesofmin-eralogy.Theresearchoftheinterfaceofmineral-liquid,namelythest... Surfacemineralogyisoneofthemodernbranchesofmin-eralogy.Theresearchoftheinterfaceofmineral-liquid,namelythestudyonthereactio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ineralogy interface between sulfide and solution ADSORPTion physical chemistry of interface treatment of sewage water heavy metal ion genesis of gold ore.
下载PDF
Amplified Detection of Iron Ion Based on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13
作者 Lin Zhou Han Zhang +2 位作者 Yanping Luan Si Cheng Li-Juan Fa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27-334,共8页
A facile and rapi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iron ion(Fe3+)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Au1... A facile and rapi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iron ion(Fe3+)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Au1Ag4@Si O2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and dispersed into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solution.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FITC solution was improved due to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However, efficien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was subsequently achieved when Fe3+, with a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17 n M to 3.4 l M, was added into the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whereas almost no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as observed for pure FITC solu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shows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Fe3+compared to pure FITC solution. The quantized limit of detection toward Fe3+was improved from 4.6 l M for pure FITC solution to 20 n M for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silver alloy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ron ion
下载PDF
铂壳金核纳米酶介导的磁弛豫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食源性沙门氏菌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永贞 陈瑞 +3 位作者 吴紫荆 陈翊平 潘晖 刘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铂壳金核(Au@Pt)纳米酶介导顺磁离子价态转变的磁弛豫免疫传感器,并用于鸡蛋中沙门氏菌的快速、高灵敏检测。首先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稳定性高、催化性能强的Au@Pt纳米酶,并利用其过氧化氢类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H_(2)O_(... 构建了一种基于铂壳金核(Au@Pt)纳米酶介导顺磁离子价态转变的磁弛豫免疫传感器,并用于鸡蛋中沙门氏菌的快速、高灵敏检测。首先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稳定性高、催化性能强的Au@Pt纳米酶,并利用其过氧化氢类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H_(2)O_(2)),而剩余的H_(2)O_(2)可将MnO_(4)^(-)还原为Mn^(2+)。由于MnO_(4)^(-)/Mn^(2+)两者之间磁信号差异显著,可实现H_(2)O_(2)的定量分析。结合免疫反应,沙门氏菌浓度与“检测抗体-Au@Pt纳米酶”含量呈正比,而Au@Pt纳米酶可调控H_(2)O_(2)介导的MnO_(4)^(-)/Mn^(2+)转化体系,进而控制磁信号的变化,最终实现沙门氏菌的定量分析。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0 CFU/mL,线性范围为1×10^(2)~5×10^(7)CFU/mL,对鸡蛋样品的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铂壳金核纳米酶 顺磁离子 磁弛豫免疫传感器 过氧化氢
下载PDF
基于微波合成荧光碳点的荧光淬灭检测二价金离子Au^(2+)
15
作者 崔恩浩 尹金芳 +4 位作者 苏万宝 周琴 杨志 熊华斌 高云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利用柠檬酸和尿素作为原料,通过微波法一步合成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分析,发现所制碳量子点呈3~5 nm准球形颗粒,340 nm激发波长下可以发射出450 nm荧光.基于Au^(2+)对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淬灭作用... 利用柠檬酸和尿素作为原料,通过微波法一步合成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分析,发现所制碳量子点呈3~5 nm准球形颗粒,340 nm激发波长下可以发射出450 nm荧光.基于Au^(2+)对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淬灭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选择性好、抗干扰性好的荧光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Au^(2+)在4.17~16.67μmol/L(R^(2)=0.9733)、16.67~83.330μmol/L(R^(2)=0.9625)范围内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淬灭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检出限为1.0μmol/L,同时离子筛选实验和抗干扰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淬灭 荧光分光光度计 金离子
下载PDF
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金-硫代硫酸根配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谢蕾 张汉泉 +1 位作者 路漫漫 余洪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0-407,共8页
针对浸出液中金-硫代硫酸根配离子(Au(S_(2)O_(3))_(2)^(3-))难以被活性炭吸附问题,研究了以椰壳活性炭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源,采用热活化氮掺杂法制备改性活性炭(AC-N)。考察了浸出液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金质量浓度、Na_(... 针对浸出液中金-硫代硫酸根配离子(Au(S_(2)O_(3))_(2)^(3-))难以被活性炭吸附问题,研究了以椰壳活性炭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源,采用热活化氮掺杂法制备改性活性炭(AC-N)。考察了浸出液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金质量浓度、Na_(2)S_(2)O_(3)浓度、S_(4)O_(6)^(2-)浓度和主要金属离子对AC-N吸附Au(S_(2)O_(3))_(2)^(3-)的影响。结果表明:AC-N对Au(S_(2)O_(3))_(2)^(3-)吸附量随pH和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随初始金质量浓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趋势,在初始金质量浓度为20 mg/L条件下,Au(S_(2)O_(3))_(2)^(3-)吸附量达最大;Na_(2)S_(2)O_(3)易氧化分解,其产物S_(4)O_(6)^(2-)对金有钝化作用,Na_(2)S_(2)O_(3)浓度增大会抑制AC-N对Au(S_(2)O_(3))_(2)^(3-)的吸附;随共存金属离子Cu^(2+)、Pb^(2+)和Zn^(2+)质量浓度增大,Au(S_(2)O_(3))_(2)^(3-)吸附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有NH_(3)存在时,NH_(3)可与Cu^(2+)形成Cu(NH_(3))_(4)^(2+),减少Na_(2)S_(2)O_(3)消耗。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AC-N对Au(S_(2)O_(3))_(2)^(3-)的吸附速率先快后慢,30 h后吸附达饱和状态,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表面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活性炭 改性 金-硫代硫酸根配离子 动力学
下载PDF
离子交换吸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粗铜中微量金的研究
17
作者 陈魏 曾蕾 +2 位作者 慎蓉 王家珍 郭鑫 《化工管理》 2023年第31期13-16,共4页
文章研究了离子交换吸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粗铜中的微量金。粗铜样品首先通过高温焙烧除去杂质,再用王水分解,使金转变成络阴离子,经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金被树脂富集,最后将树脂灰化、溶解后导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定。通过方... 文章研究了离子交换吸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粗铜中的微量金。粗铜样品首先通过高温焙烧除去杂质,再用王水分解,使金转变成络阴离子,经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金被树脂富集,最后将树脂灰化、溶解后导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定。通过方法学实验表明,在0~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金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2 g/t,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范围分别是0.58%~2.22%和97.4%~107.3%。该方法与传统的火试金法相比较,两者测得的结果在允差范围之内,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粗铜中微量金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铜 金含量 离子交换 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无氰金盐亚硫酸金钠中氯离子的脱除研究
18
作者 唐定 《黄金》 CAS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亚硫酸金钠是无氰电镀金主要使用的金盐,但有关亚硫酸金钠中氯离子的脱除与含量控制还未有报道。试验制备了亚硫酸金钠溶液,并开展了氢氧化金中氯离子吸附行为和脱除研究。利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氢氧化金沉淀至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无白色沉... 亚硫酸金钠是无氰电镀金主要使用的金盐,但有关亚硫酸金钠中氯离子的脱除与含量控制还未有报道。试验制备了亚硫酸金钠溶液,并开展了氢氧化金中氯离子吸附行为和脱除研究。利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氢氧化金沉淀至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无白色沉淀,制得的50 g/L(按Au计)亚硫酸金钠溶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在220 mg/L左右。通过吸附等温曲线拟合,氢氧化金对氯离子的吸附更加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为-18.4 kJ/mol,氯离子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采用乙醇反溶剂沉淀可以进一步脱除亚硫酸金钠中的氯离子,单次反溶剂沉淀氯离子脱除率约为43%,经3次反溶剂沉淀后可以使50 g/L(按Au计)亚硫酸金钠溶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降低至40 mg/L。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无氰金盐亚硫酸金钠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金钠 氯离子 吸附模型 反溶剂沉淀 无氰电镀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团簇/氧化石墨烯的高灵敏复合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水产品中重金属汞离子
19
作者 王英 成婧 +5 位作者 许银玉 罗思 李旺 熊颖 陈燕妮 文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27-235,共9页
目的基于金纳米团簇(aptamer@gold nanoclusters,Apt@AuNCs)/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的高灵敏复合荧光纳米传感器建立检测水产品中汞离子(Hg^(2+))的方法。方法以寡核苷酸序列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快速合成具有直接特异性识别Hg^(2+... 目的基于金纳米团簇(aptamer@gold nanoclusters,Apt@AuNCs)/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的高灵敏复合荧光纳米传感器建立检测水产品中汞离子(Hg^(2+))的方法。方法以寡核苷酸序列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快速合成具有直接特异性识别Hg^(2+)能力的Apt@AuNCs;Apt@AuNCs作为荧光能量供体,与GO纳米片结合,形成Apt@AuNCs/GO复合荧光纳米体系,此时,Apt@AuNCs荧光被GO猝灭;Hg^(2+)以T-Hg^(2+)-T结构与Apt@AuNCs结合,使得Apt@AuNCs脱离GO表面,体系荧光得到恢复,从而实现Hg^(2+)的快速荧光法检测。结果最佳检测条件为:选择适配体序列为CCCCCCCCCCCCTTCTTTCTTCCCCTTGTTTGTT、GO质量浓度为0.30 mg/mL、激发波长为345 nm、GO与Apt@Au NCs孵育时间为35 min。该方法的Hg^(2+)检出限为0.189 nmol/L,定量限为0.630 nmol/L,线性范围为0.5~10.0 nmol/L。选择小龙虾和鲢鱼作为实际检测样品,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测试,其加标回收率为87.18%~109.90%。结论该复合荧光纳米体系无需复杂预处理,实现了对实际样品中Hg^(2+)的现场、简单快速且高灵敏的测定,为水产品中Hg^(2+)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 复合荧光纳米传感器 氧化石墨烯 汞离子 水产品
下载PDF
基于半胱胺保护的金纳米酶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20
作者 姚秀琪 韦砻 +3 位作者 覃庆婷 何深怡 吴海娇 凌绍明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1期168-171,175,共5页
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过量的碘化钾生成碘三负离子(I_(3)^(-)),I_(3)^(-)能够刻蚀半胱胺保护的金纳米粒子(cyst-AuNPs),导致cyst-AuNPs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活性被抑制,建立了简单、灵敏测定亚硝酸根的比色传感方法。优... 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过量的碘化钾生成碘三负离子(I_(3)^(-)),I_(3)^(-)能够刻蚀半胱胺保护的金纳米粒子(cyst-AuNPs),导致cyst-AuNPs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催化活性被抑制,建立了简单、灵敏测定亚硝酸根的比色传感方法。优化了cyst-AuNPs模拟酶催化反应条件。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33~0.142μg·mL^(-1),线性回归方程ΔA=0.0249+3.474ρ,相关系数R^(2)为0.9877,检出限为0.0058μg·mL^(-1)。将方法应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在2.1%~3.8%,回收率在93%~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根 比色方法 半胱胺保护的金纳米粒子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