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itution of Authority: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Governance Order in Rural Areas
1
作者 Pan Xiaolei Li Hairong Wang Xiaona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2期47-63,共17页
How should the rural governance order be reconstructed centered on the new authority element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rural governance order with the core of family authority, gentry authority and regime? Th... How should the rural governance order be reconstructed centered on the new authority element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rural governance order with the core of family authority, gentry authority and regime? This i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esent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like regime, family authority, gentry authority, financial power, political power, civil rights, and so on, based on review of the change path of rural area governance order tracing back to traditional period,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s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s well as perio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is believed that"innovations"and"heritages"of traditions must be investiga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the rebuilding of a set of stable and reasonable governance order for rural areas, instead of cutting facts by a certain theory or design. In addition, the actual weight of every authority element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order in people’s mind should be faced up with, which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regulation"and"virt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transformation governANCE order AUTHORITY structure rural areas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Path: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oyang Community in Dazhou,Sichuan
2
作者 Jianghua 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10期23-25,34,共4页
Promoting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for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basic rural commun... Promoting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for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basic rural community is another important task of community governance.The current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work is extremely weak,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cess of the entire social governance work.Constructing the path of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majority of theoretical workers and grassroots practitioners.Taking Chaoyang Community,Tongchuan District,Dazhou,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with the goal of creating a community with the rule of law,peace,harmony,beauty and livability,a new model and new path to build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governance rural area Path construction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A case study of Longxi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WU Shanshan MA Libang +1 位作者 TAO Tianmin DOU Haoji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7期1297-1320,共24页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thinking ideas and so forth of rural residents in a certain region.In this paper,213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Longxi County...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thinking ideas and so forth of rural residents in a certain region.In this paper,213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Longxi County of the Loess Hilly Area,China are taken as evaluation unit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the vari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at a village scale,and proposed a governance model based on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social space quality levels of individual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show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township seats to outward.The eastern part of Longxi County has a relatively high education level and living standard,and the western part has a relatively high population stability level and income level.(2)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is mainly in a ring structure,supplemented by the interlaced structure.The core area is the towns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while the transition area,marginal area,and other areas are expanded around the core area.(3)Social forces and spatial effects jointly shape the varia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Social organizations provide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allocation of elements,and interweaving with the spatial effects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cial space quality.(4)The governance models of the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retaining the rural“people”,optimizing the rural“land”,and developing the rural“industry”,so as to improve the rural centripetal force,core force,inner thrust,and source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ocial space quality spatial structure formation mechanism governance model Longxi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of China
原文传递
乡村治理共同体视角下农民集体决议法治化的双重样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文 陈源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基层政府、人民法院、乡村自治主体形塑了乡村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内部理应呈现出的行政行为介入规范自治、司法权力嵌入保障私权、自治主体纠偏回归法治等预设样态,是农民集体决议法治化的应然图景。然而,行政行为偏差、司法裁... 基层政府、人民法院、乡村自治主体形塑了乡村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内部理应呈现出的行政行为介入规范自治、司法权力嵌入保障私权、自治主体纠偏回归法治等预设样态,是农民集体决议法治化的应然图景。然而,行政行为偏差、司法裁判冲突、自治秩序混乱等治理乱象表明,治理共同体内部存在的行政机关权责失衡、司法机关审理规则不明、自治主体落实约束制度缺位,已然成为农民集体决议法治化面临的现实困境。立足于村民自治与国家法治的融合发展,以细化权责清单、统一司法规则、完善制度保障为依托,厘清行政机关介入农民集体决议事项的权力限度与责任范围、明确司法机关处理农民集体决议纠纷的案由类型与撤销权客体、强化自治主体重作农民集体决议的内部约束与司法约束,是农民集体决议法治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共同体 农民集体决议 乡村矛盾纠纷 法治乡村 村民自治 治理规则
下载PDF
乡村治理法治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才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提升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质量,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工作,需要重构乡村振兴中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优化社区自组织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新型乡村社区“三社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新...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提升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质量,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工作,需要重构乡村振兴中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优化社区自组织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新型乡村社区“三社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新型村庄治理共同体格局。乡村治理法治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效法“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地方性治理规范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给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增权赋能。构建乡村治理法治体系的主要路径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凸显基层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民主意识,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修复功能,重视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法治体系 增权赋能 村规民约 枫桥经验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文化治理的时代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帆 杜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乡村文化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双重意蕴,...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撑。乡村文化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兼具“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双重意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当前,乡村文化治理愈发成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治理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三农”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入股立法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邵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30,共15页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土地经营权入股现行立法表达不规范、不统一,且与相关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导致立法预期的实现受阻。以立法的基本原理来审视,立法用语不规范只是表面现象,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不明才是立法困境的根源,对入股所致不利后果的担忧则进一步导致适用难题。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以租代转”、“名为入股、实为出租”现象表明,既有立法并不能有效满足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需求,反而徒增解释与适用的混乱。为了弥合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认知分歧,保持相关立法之间的协调,实现“三权分置”的立法目的,有必要在立法中统一相关表述,明确规定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移除土地经营权承载的不必要负担,让土地经营权真正成为“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进而以“作价出资”取代“入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入股 作价出资 农村土地承包法 公司法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国 蒋军胜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81-96,共16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其囊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要求,彰显了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的辩证关系。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和城乡二元体制曾长期压制民众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桎梏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滋养了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其囊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要求,彰显了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的辩证关系。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和城乡二元体制曾长期压制民众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桎梏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滋养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而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融合形式法治、程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现代法治才符合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法治通过保障人权、捍卫民主、维护秩序而推动它们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法治乡村的推进不仅面临着法治中国的普遍性问题,还要求关注乡村社会的行动逻辑及其现实根源。要坚持乡村居民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平衡各种社会力量,以乡村振兴培育法治的内生性动力,以平等适用促进法治的合法性基础,以多元共治构建乡村的善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 法治乡村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泽平 曾凡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教育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剑平 于岱卿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当代价值体现在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主体法治意识不...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当代价值体现在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主体法治意识不足和监督体系不完善等现实挑战。我国应该通过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治立法、强化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执法力度、增强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相关主体的法治意识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法律监督体系等措施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 乡村振兴战略 法律监督体系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乡信息分化治理的行动路径——基于县域治理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武 游祯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在信息资源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时代背景下,城乡信息分化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以共同富裕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城乡信息分化治理具有化智为治、科技引领、数字再生、时空链接等技术赋能的实践价值,但也面... 在信息资源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时代背景下,城乡信息分化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以共同富裕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城乡信息分化治理具有化智为治、科技引领、数字再生、时空链接等技术赋能的实践价值,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协同治理机制失衡、市场环境表现不佳等困境。因此,以县域为空间尺度和政策发力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育、提升治理效能和促进产业兴旺等县域治理路径,能够推进城乡信息分化的治理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信息分化 信息赋能 县域治理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时代乡村敏捷治理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志伟 覃颖玲 王鼎量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37,105,106,共14页
敏捷治理因其具备的人本理念,多主体协同思路和多样治理能力与数字时代乡村治理要求相契合而被引入到乡村数字治理领域,成为乡村数字治理转型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对数字时代乡村敏捷治理这一系统进行考察,发... 敏捷治理因其具备的人本理念,多主体协同思路和多样治理能力与数字时代乡村治理要求相契合而被引入到乡村数字治理领域,成为乡村数字治理转型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对数字时代乡村敏捷治理这一系统进行考察,发现其运作主要体现在构建沙漏型治理组织架构的结构维、建立自适应动态机制的流程维和达成AGIL功能协调模型的功能维。但平台建设成本高、监督难、效益有限、科技创新供给不平衡、反治理问题浮现等困境的出现正在阻碍着数字时代乡村敏捷治理的正常运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平台监管与合作、促进资源优配,落实因地制宜、谨防工具陷阱,推动技治并重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数字时代的乡村敏捷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数字治理 敏捷治理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问题研究——基于400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惠建利 杨媛媛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当前,我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虽多次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执法力度,但执法效果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章通过对筛选的400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当前,我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虽多次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执法力度,但执法效果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章通过对筛选的400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仍存在执法权横向划分不明确、基层执法权纵向配置不合理、综合执法力度不足、执法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明确划分执法权限、推进部门综合执法、下放行政执法权、提高执法队伍业务水平是突破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执法困境、守牢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执法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粮食安全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海伦市长华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冬梅 文清 祁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1,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东北黑土区村域尺度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驱动机制,探寻“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宅基地的活化利用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东北黑土区内农村宅基地的居住功能弱化,农业生产功能... 研究目的:揭示东北黑土区村域尺度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驱动机制,探寻“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宅基地的活化利用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东北黑土区内农村宅基地的居住功能弱化,农业生产功能增强,宅基地功能由居住功能主导向居住、生产二元复合功能或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转变;(2)村域尺度内,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的阶段特征明显,空间上表现为与中心村的距离越远,宅基地功能转型程度越剧烈;(3)在城镇化等外缘要素的影响下,乡村地域系统内人口和产业的变化共同驱动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4)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结合农村宅基地功能组合和利用状态,引导农户选择适宜的宅基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宅基地利用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东北黑土区农村宅基地功能正在经历转型过程,应根据宅基地功能转型阶段特征,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筛选适宜的宅基地利用与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功能转型 空心村治理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由强省到强国:省级政府推进特色农业强国政策体系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福子 邢畅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7,103,共12页
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 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绘出现实图景。各省以构建保障体系、产业体系、支持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政策手段来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战略,勾勒出鲜明的农业强国建设着力点。政策目标是政策体系的归宿点,央地政策的精准匹配体现出协同治理的思想。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各省级政府要统筹发挥好不同体系的作用,打造具有弹性的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体系,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实现央地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政府工作报告 “三农”问题
下载PDF
法治化视阈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璨 宇文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农村治理离不开新农村人才的参与。新乡贤作为乡村社会的新生力量,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当前各地农村社会乡贤治理的实践也存在着法律缺位、治理角色定位不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 农村治理离不开新农村人才的参与。新乡贤作为乡村社会的新生力量,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当前各地农村社会乡贤治理的实践也存在着法律缺位、治理角色定位不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新乡贤治理效能的充分实现。因此,应当在法治化视阈下对现行乡村发展布局与思路进行反思,重点解决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的路径问题,通过优化赋权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构建身份认同机制、完善长期培养机制、建立权利救济机制等方式推动新乡贤依法参与乡村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新乡贤 乡村治理体系 法治保障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帮扶机制优化研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7
作者 郑瑞强 李剑富 郭如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问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时代命题,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重塑治理空间并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新阶段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帮扶机制优化是弱势群体帮扶和落后地区开发的政策... 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问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时代命题,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重塑治理空间并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新阶段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帮扶机制优化是弱势群体帮扶和落后地区开发的政策延续、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实回应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应正确把握精准帮扶与普惠支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等重要关系,优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完善测度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激发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发展帮扶工作绩效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区域战略协同联动,以期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可行能力、实现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村低收入人口 欠发达地区 帮扶机制 治理创新
下载PDF
“三治融合”何以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基于内生动力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军 白欣宇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内生动力不足是困扰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三治融合”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进而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首先,“三治融合”构成的农村“现代公共规则”与农村发... 内生动力不足是困扰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四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三治融合”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进而赋能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首先,“三治融合”构成的农村“现代公共规则”与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中的认同、参与、资源等基本要素相嵌合;其次,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机构,通过“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形成内外部力量的有效互动,构建不同价值的双重循环,搭建个体与集体间的利益关联,产生农村集体公益设施建设和管护中的内驱力;最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不能仅依赖外部力量的介入,内外力量的互动是农村发展过程中内生动力生成的逻辑前提,构建村民个体与村社共同体的关联和认同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公益设施 三治融合 内生动力
下载PDF
数智赋能农村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基于衡南县D村“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的社会实验
19
作者 周丽娟 朱成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12,共11页
当前农村协商治理面临主体缺位、官方主导、协商结果满意度差等现实困境。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采用数智技术解决协商治理难题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赋能理论和“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社会实验,考察了农村协商治理中数... 当前农村协商治理面临主体缺位、官方主导、协商结果满意度差等现实困境。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采用数智技术解决协商治理难题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赋能理论和“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社会实验,考察了农村协商治理中数智技术的主体赋能路径。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数智技术通过虚实场景再造、沉浸式体验、村务“云扩散”的心理赋能机制,唤醒乡村集体记忆、增强参与效能感、培育公共精神,提升了村民参与协商治理的意愿;通过数智平台拓展协商渠道、共享议题信息、回应民众关切等结构赋能机制,突破了村民参与的时空阻隔及知识结构、权力结构限制,提升了村民的参与能力;通过成果分配共商、决策过程公开、共创结果公示的成果赋能机制,增强了村民的参与获得感,提升了村民对协商结果的满意度。数智技术的有效赋能有助于农村协商治理中集体共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农村协商治理 屋场恳谈 集体共识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是否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基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门槛效应研究
20
作者 李鹏 丁洲 范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关系,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门槛值后,其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才具有正向影响;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提升相邻省份的共同富裕度。数字政府建设除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共同富裕度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公正和发展共享的关键作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制约着数字政府建设和省级共同富裕度的成效发挥;要善于使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同相邻省份共同实现区域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升,一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共同富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