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吨半粮”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1
作者 王东 林祥 +2 位作者 殷复伟 李令伟 薛丽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小麦-玉米“吨半粮”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创新并优化集成麦-玉周年生产品种优选搭配、耕层优化、高产群体构建、水肥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配套地力培肥、植保、机械作业等技术,实现周年产量1500 kg/667m 2及以上高产,有力带动大面积中低产... 小麦-玉米“吨半粮”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创新并优化集成麦-玉周年生产品种优选搭配、耕层优化、高产群体构建、水肥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配套地力培肥、植保、机械作业等技术,实现周年产量1500 kg/667m 2及以上高产,有力带动大面积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 吨半粮 高效栽培技术 产能提升
下载PDF
菜地土氮素的主要转化过程及其损失 被引量:34
2
作者 金雪霞 范晓晖 蔡贵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2-499,共8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了土壤N素的矿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这3个主要转化过程及其氨挥发、反硝化损失和淋洗损失这3个损失途径,其主要目的是探讨菜地土壤N素转化过程和损失途径与粮田土壤的差异。
关键词 菜地 粮田 氮素转化 氮肥损失
下载PDF
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 被引量:72
3
作者 赵建宁 张贵龙 杨殿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816,共5页
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谷草比,估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中国1999—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 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谷草比,估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中国1999—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发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4.9×108t,粮食秸秆露天焚烧量平均为0.94×108t,约占粮食作物秸秆总量的19,其中稻谷秸秆露天焚烧量占到粮食秸秆露天焚烧量的43.1;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每年分别为9.19×106t和1.07×108t;排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为3.32×107t,其中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分别为9.88×106、9.93×106、11.14×106、2.22×10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粮食作物 露天焚烧
下载PDF
洛阳市粮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会民 刘红霞 +5 位作者 郭大勇 刘德鸿 王留好 王浩 周文利 郭永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7,共6页
分析了洛阳市主要粮田土壤247个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5%、0.91g/kg、10.88mg/kg和128.7mg/kg;总体而言,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低水平(1%~296和0.8~1.0g N... 分析了洛阳市主要粮田土壤247个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5%、0.91g/kg、10.88mg/kg和128.7mg/kg;总体而言,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低水平(1%~296和0.8~1.0g N/kg),速效磷处于中低水平(5~20mg P/kg),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100~150mg K/kg);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呈高峰偏左的正偏峰,速效钾呈近似为高峰稍微偏右的正态峰;速效磷的变异程度(CV%)最大,有机质和全氮的次之,速效钾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田 土壤养分 洛阳市
下载PDF
饲料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建国 刘向东 +2 位作者 曹致中 玉柱 卢永根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51-155,共5页
饲料稻由于最适水田环境,在需要水田转种、低质水田种植食用稻品质不佳或荒废湿地再利用等地区,作为转种或再植作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可以保住水田面积,还能生产较为优质的饲料,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就国内外... 饲料稻由于最适水田环境,在需要水田转种、低质水田种植食用稻品质不佳或荒废湿地再利用等地区,作为转种或再植作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可以保住水田面积,还能生产较为优质的饲料,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就国内外饲料稻的品种开发、栽培管理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稻 籽实 水田利用 全株
下载PDF
稻田两种粮经型新复种方式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德仁 费槐林 +2 位作者 金千瑜 应继峰 章秀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3-176,共4页
通过1987~1990年稻田粮经型新复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了新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玉米-稻”和“绿肥+大麦/西瓜-稻”分别比原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稻”和“西瓜-稻”亩增粮食99.2和296.2 kg,增收25.11元和49.93元,提高光能利用率0.14... 通过1987~1990年稻田粮经型新复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了新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玉米-稻”和“绿肥+大麦/西瓜-稻”分别比原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稻”和“西瓜-稻”亩增粮食99.2和296.2 kg,增收25.11元和49.93元,提高光能利用率0.145%和0.596%。同时,分析了水、旱作茬口对晚稻的增产后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稻田 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
下载PDF
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军 李小林 +5 位作者 胡强 朱建军 李健强 刘西莉 蒲恩堂 张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169-175,共7页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小麦种衣剂1#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玉米种衣剂4#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50;水稻种衣剂2#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衣剂 田间试验 云南 生态 气候
下载PDF
湘潭镉污染稻田全年粮食作物替代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易镇邪 王元元 +2 位作者 谷子寒 陈平平 屠乃美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为明确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全年粮食作物替代种植的可行性和理想替代种植模式,于2016年开展了双季稻、双季玉米、双季高粱等3种种植模式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产品镉含量与经济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3种种植模式下,晚季作物均能在1... 为明确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全年粮食作物替代种植的可行性和理想替代种植模式,于2016年开展了双季稻、双季玉米、双季高粱等3种种植模式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产品镉含量与经济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3种种植模式下,晚季作物均能在10月下旬成熟,两季作物总产量以双季稻最高,双季高粱次之,双季玉米最低;(2)两季总纯收入双季稻最高(17 285.2元/hm2),双季高粱降低2.4%,双季玉米降低44.6%;(3)早、晚稻糙米镉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而玉米籽粒镉含量仅0.10 mg/kg左右,高粱籽粒镉含量在0.25 mg/kg^0.45 mg/kg之间,低于国家饲料镉含量标准.综合来看,双季高粱(旱季+再生季)虽经济效益较双季稻略有下降,但其产品安全,且具有省工节本优势,是中度镉污染稻田的理想替代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稻田 粮食作物 种植模式 替代种植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西安市粮食作物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瑛 范变娥 +4 位作者 冯渊博 冯华 程爱红 惠军涛 付小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60-263,共4页
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粮食作物、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田间杂草种子库差别较大。通过土样采集、室内诱萌、田间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72块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的粮食作物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粮食... 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粮食作物、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田间杂草种子库差别较大。通过土样采集、室内诱萌、田间调查等方法,对西安市72块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的粮食作物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粮食作物田20cm土层中杂草种子平均为11351.70粒/m2,有活性的杂草种子占3.50%,田间实际发生的杂草占0.51%。(2)不同生态类型粮食作物田杂草种子量差别较大,表现为塬岭区>沿山>平原灌区>河漫滩,平原灌区作为西安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田,其土壤杂草种子为11044.44粒/m2,与塬岭区、沿山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3)在不同土层中,7~14cm土层的杂草种子量占杂草种子总量的37.04%,略多于0~7cm和14~20cm土层的杂草种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田 杂草 种子库 研究
下载PDF
三种稻田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镉动态与镉移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易镇邪 王元元 +2 位作者 谷子寒 陈平平 屠乃美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为明确不同种植模式(全年休闲、双季稻、双季玉米、双季高粱)对镉污染稻田土壤镉动态的影响,并比较各种植模式对土壤镉的移除效果,于2016年在湖南湘潭县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土壤全镉含量差异不明显;与全年... 为明确不同种植模式(全年休闲、双季稻、双季玉米、双季高粱)对镉污染稻田土壤镉动态的影响,并比较各种植模式对土壤镉的移除效果,于2016年在湖南湘潭县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土壤全镉含量差异不明显;与全年休耕处理相比,双季稻收获后土壤有效镉含量降低,而双季玉米与双季高粱处理有所提高,以双季高粱处理表现更明显.稻米镉含量明显超标,而玉米与高粱籽粒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作物全年镉累积量呈现双季高粱>双季水稻>双季玉米趋势.可见,双季高粱(头季+再生季)对土壤镉的活化与移除效果最好,且其籽粒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是中度镉污染稻田的理想替代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镉污染 粮食作物 种植模式 替代种植 镉移除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兴国 刘生战 舒秋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对小麦/玉米间作套种绿肥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表明,以小麦/玉米150 cm带幅、玉米1行麦带套种绿肥饲草的种植模式较优,平均粮食产量可达13377.0-14731.5 kg/hm^2;收获绿肥鲜草13668.0-16668.0 kg/hm^2,增加产值2996.0元/hm^2,增加效益... 对小麦/玉米间作套种绿肥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表明,以小麦/玉米150 cm带幅、玉米1行麦带套种绿肥饲草的种植模式较优,平均粮食产量可达13377.0-14731.5 kg/hm^2;收获绿肥鲜草13668.0-16668.0 kg/hm^2,增加产值2996.0元/hm^2,增加效益21.10%;且培肥地力效果明显,是河西走廊“吨粮田”培肥土壤的一种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粮田 粮肥间套作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双季稻区的吨粮田建设与形成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
12
作者 戚昌瀚 胡政 +1 位作者 付炳文 邹细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对双季稻区的吨粮田建设在形成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中的意义、作用与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季稻 吨粮田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力
下载PDF
双季稻区的吨粮田建设与形成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
13
作者 戚昌瀚 胡政 +1 位作者 付炳文 邹细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52-56,共5页
对双季稻区的吨粮田建设在形成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中的意义、作用与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双季稻 吨粮田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力
下载PDF
内衬塑料地下粮食筒仓粮堆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祥祥 张昊 +2 位作者 王振清 陈曦 陈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14,共7页
为了研究地下仓储粮期间粮堆的温度变化,该研究以湿基含水率为23%的高水分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试验方法对内径3 m,高5 m的地下筒仓在静态储藏条件下的仓内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多孔介质传热理论,使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 为了研究地下仓储粮期间粮堆的温度变化,该研究以湿基含水率为23%的高水分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试验方法对内径3 m,高5 m的地下筒仓在静态储藏条件下的仓内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多孔介质传热理论,使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对试验仓进行了模拟研究。数值模拟基于实际堆粮高度,充分考虑了仓内谷物颗粒呼吸作用对粮堆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初始粮温、粮食种类和装粮季节对仓内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储藏阶段,粮食的呼吸作用较强,粮堆首先在底部开始升温,并逐渐形成高温热芯,随后热芯位置逐渐向粮堆中上部移动,并最终稳定于距装粮线1 m处。初始粮温为35℃时,仓内粮堆温升最高,为6.1℃,温度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趋势;在5种不同种类(玉米、油菜籽、大豆、小麦和稻谷)粮堆中,油菜籽堆平均温升最高,为1.6℃,玉米堆平均温升最低,为1.2℃;不同季节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仓内粮堆温度变化影响很小,仓内粮堆温度在不同季节条件下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对地下仓高水分粮储藏期间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拓展了数值模拟,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温度场 温度传感器 地下粮食筒仓 玉米 静态储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临川县双季稻吨粮田的高效种植方式的调查
15
作者 胡政 邹细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57-62,共6页
总结了临川县发展粮食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提高粮田综合生产力,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粮田耕作制度,促使粮食生产进入“三高”农业新轨道.
关键词 吨粮田 综合生产力 作物种植模式
下载PDF
粮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提升策略
16
作者 辛琳 王樱霏 童俊 《风景园林》 2024年第12期12-19,共8页
【目的】在当前确保粮食安全和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背景下,聚焦粮田类的农业文化遗产,力求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解决当前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方法】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数据基础,系统梳理46项粮田类农业文化... 【目的】在当前确保粮食安全和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背景下,聚焦粮田类的农业文化遗产,力求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解决当前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方法】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数据基础,系统梳理46项粮田类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检索、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类型特征与景观构成要素。【结果】粮田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脆弱性高,在旅游景观营造中,存在空窗期长、特色化低、传承力弱等系列问题。从保护性开发视角出发,提出多样化的提升策略:1)原真性保留,提升遗产地的景观本底,保护其生态基础;2)全场景构建,打造四季可赏的景观体系,增强持续吸引力;3)地域性营造,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因地制宜;4)沉浸式体验,策划互动性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和文化认同。【结论】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景观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对推动遗产保护、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粮田景观 作物景观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双季稻区6种不同稻田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海明 汤文光 +4 位作者 肖小平 罗尊长 汪柯 张帆 杨光立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8-631,共4页
研究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可为指导不同地域的水稻优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6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处理... 研究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对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可为指导不同地域的水稻优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6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壤类型晚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处理优质晚稻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垩白大小与穗干重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水稻产量以红黄泥田最高,达7570.46 kg/hm2,大小顺序为红黄泥田>河沙泥>灰泥田>麻沙泥>紫泥田>黄泥田。红黄泥田和紫泥田有利于提高优质晚稻的出糙率、精米率;灰泥田和河沙泥田有利于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黄泥田有利于提高稻米的胶稠度、蛋白质,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上述结果说明,黄泥田种植水稻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田 稻田土壤类型 晚稻 稻米品质
原文传递
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150
18
作者 辛良杰 李秀彬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5,共8页
利用农业统计资料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分析了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产量损失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174.4×104hm2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②由此造成的我国水稻... 利用农业统计资料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分析了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产量损失和驱动因子。揭示出:①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174.4×104hm2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②由此造成的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减少13%,水稻总产量减少5.4%,粮食总产量减少2%。经济发达省份"双改单"现象和产量损失尤为严重;③我国双季稻区水稻"双改单"现象主要可归因于近期农民工工资上涨导致的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双季稻收益较低两方面因素。因此,政府的粮补应细化和具体化,适当提高早稻和双季晚稻的收购价格,并积极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双季稻区 双改单 粮食损失 政策启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