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oil-structure and granular material-structure interac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flat-bottom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
1
作者 Sonia Benkhellat Mohammed Kadri Abdelghani Seghi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3期609-623,共15页
In this work,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and granular material-structure interaction(GSI)on the nonlinear response and seismic capacity of flat-bottomed storage silos is conducte... In this work,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and granular material-structure interaction(GSI)on the nonlinear response and seismic capacity of flat-bottomed storage silos is conducted.A series of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es(IDA)are performed on a case of large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 using 10 seismic recordings.The IDA results are given by two average IDA capacity curves,which are represented,as well as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studied structure,with and without a consideration of the SSI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GSI.These curves are used to quantify and evaluate the damage of the studied silo by utilizing two damage indices,one based on dissipated energy and the other on displacement and dissipated energy.The cumulative energy dissipation curves obtained by the average IDA capacity curves with and without SSI are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base shear,and these curves allow one to obtain the two critical points and the different limit states of the structure.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SI and GSI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eismic response and capacity of the studied structure,particularly at higher levels of PGA.Moreover,the effect of the SSI reduces the damage index of the studied structure by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silo perfectly matched layers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granular materia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ive seismic input method damage index
下载PDF
Nonreciprocal Head-on Collision Between Two Nonlinear Solitary Waves in Granular Metamaterials with an Interface
2
作者 Qi Lu Yi-Ze Wa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In this work,the head-on collision and transmission with nonreciprocal properties of opposite propagating solitary waves are studied,in which the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granular chains is considered.Due to the di... In this work,the head-on collision and transmission with nonreciprocal properties of opposite propagating solitary waves are studied,in which the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granular chains is considered.Due to the discontinuity of two periodic granular systems,the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solitary waves are produced.The head-on collision appears at the interface and the reductive perturb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derive the generated solitary waves.According to the deriv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we can find that the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solitary waves can propagate with the same speed when they locate at the same chain.Moreover,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arrangement and prestress are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the amplitude and velocity of solitary waves become larger because of a bigger prestress,which result in the nonreciprocal collision and transmission in the granular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helpful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elastic wave metamaterials and mechanical diodes with nonlinear solitary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ar metamaterial Nonlinear solitary waves Head-on collision interface Nonrecipro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丙印 付建 李全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 在清华大学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试验机的基础上, 研制了可进行两种散粒体间接触面试验的叠环式单剪试验系统,并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料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散粒体材料间接触面的强度包线为其单相材料强度下的包线。当达到破坏强度后,在接触界面附近会产生集中的“刚塑性”接触面剪切变形,其位置发生在强度最薄弱处。两种散粒体间的接触变形特性可通过刚塑性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接触面 单剪试验 刚塑性模型
下载PDF
金属合金等温相变的体激活能及相变机制 Ⅰ.钢的中温(贝氏体)等温相变 被引量:6
4
作者 康沫狂 张明星 +1 位作者 刘峰 朱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钢的中温(贝氏体)等温处理获得的上、下贝氏体和粒状组织,都具有各自独立的C曲线;在转变初期均能获得单一的组织,而在转变的中、后期通常可获得相邻两组织的复合体.必须用单一组织和Arrhenius关系求相变产物的体激活能.将体激活能、组... 钢的中温(贝氏体)等温处理获得的上、下贝氏体和粒状组织,都具有各自独立的C曲线;在转变初期均能获得单一的组织,而在转变的中、后期通常可获得相邻两组织的复合体.必须用单一组织和Arrhenius关系求相变产物的体激活能.将体激活能、组织形貌和体自由能曲线相结合可诠释下述论点:下或上贝氏体是碳原子扩散控制下在奥氏体中的贫碳或极贫碳区,进行"军队型"(队列式)原子无扩散马氏体样切变相变;而粒状组织是碳原子扩散控制下在奥氏体中的最贫碳区,发生"平民型"(非队列式)原子无扩散界面控制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相变 体激活能 粒状组织 粒状贝氏体 马氏体样切变 界面控制相变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晨 周波 +1 位作者 李鹏 韩强 《航空计算技术》 2012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对FPGA应用的研究发现,随着FPGA门电路总数的增加,其内部布线的数目和复杂度随之增加,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单芯片资源的利用率反而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FPGA逻辑资源的时分复用上来,对FPGA的逻辑资源进行动态... 对FPGA应用的研究发现,随着FPGA门电路总数的增加,其内部布线的数目和复杂度随之增加,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单芯片资源的利用率反而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FPGA逻辑资源的时分复用上来,对FPGA的逻辑资源进行动态重配置,以提高FPGA芯片的利用率。在对重配置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分类进行概要介绍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种基于FPGA的动态重配置方法,并针对重配置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重配置 FPGA 配置粒度 ICAP接口
下载PDF
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动单剪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平 刘汉龙 杨贵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3,共6页
掺砾心墙作为土石坝的重要防渗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与反滤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分析防渗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改进的动态单剪仪,开展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的动力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剪切位移沿试样高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掺砾心墙作为土石坝的重要防渗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与反滤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分析防渗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改进的动态单剪仪,开展粗粒土与掺砾黏土接触面的动力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剪切位移沿试样高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其数值在剪切循环第一周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接触面处相对剪切位移有较大影响,对剪切环内试样相对剪切位移影响不大;接触面破坏时剪切环内试样发生了较大的剪切变形,越接近接触面剪切变形和相对剪切变形越大,土石坝防渗设计中应考虑充分考虑接触面附近粗粒土的变形;剪切循环第一周对应的接触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破坏时接触面处剪应变小于单调加载破坏的剪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循环单剪 力学特性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基于SOA的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立文 岳峥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充分利用航天发射场积累的大量应用和资源,采用软件复用、构件技术与面向服务的理念,设计了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分析了服务构件的粗细粒度,将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划分为3类,对服务交互接口、基于XML的分类检索、服务构件的描述、服务... 为充分利用航天发射场积累的大量应用和资源,采用软件复用、构件技术与面向服务的理念,设计了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分析了服务构件的粗细粒度,将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划分为3类,对服务交互接口、基于XML的分类检索、服务构件的描述、服务构件设计流程与组装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故障弹/箭飞行"服务构件实例,说明基于XML的服务构件设计和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构件 粒度 服务接口 刻面分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单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平 杨贵 +1 位作者 高德清 李国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土石坝内部存在较多的接触面,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坝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动态单剪仪,开展了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循环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相对位移有较大影响:相对位移总是... 土石坝内部存在较多的接触面,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坝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动态单剪仪,开展了粗粒料与掺砾粘土接触面循环单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对相对位移有较大影响:相对位移总是在沿初始剪应力加载方向一侧较大;在一个剪切循环内,正、反向加载时,若剪应力较小,发生剪缩变形,若剪应力较大,则发生剪胀变形;卸载时试样发生剪缩变形;整个剪切循环过程中,试样总体上处于剪缩状态;循环单剪过程中,接触面抗剪强度提高;接触面抗剪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循环剪切 粗粒料 抗剪强度 剪缩剪胀变形
下载PDF
土-结构接触界面的宏细观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桂萱 鞠碧玉 秦建敏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了研究土-结构接触界面各种微观参数对宏观响应的影响,从土的细观结构出发,采用二维离散元法进行双轴剪切数值试验,对颗粒间摩擦因数、颗粒形状、孔隙比、法向应力以及刚度比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各种微观参数对宏观响应的影响,... 为了研究土-结构接触界面各种微观参数对宏观响应的影响,从土的细观结构出发,采用二维离散元法进行双轴剪切数值试验,对颗粒间摩擦因数、颗粒形状、孔隙比、法向应力以及刚度比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各种微观参数对宏观响应的影响,建立接触界面颗粒材料微宏观参数的跨尺度关联,揭示接触界面处的颗粒材料力学行为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孔隙比、颗粒形状和法向应力对接触界面的峰值强度影响较大,刚度比对接触界面的峰值强度影响较小;摩擦因数、法向应力和刚度比对弹性模量影响显著,其中摩擦因数与内摩擦角近似成正比,且对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剪胀性影响较大.组合圆弧颗粒比圆形颗粒更接近真实砂粒形状,模拟效果更好;其临界强度和临界孔隙比不受初始孔隙比的影响,且组合圆弧颗粒体的抗剪强度受法向应力影响,法向应力越大,颗粒体抗剪强度越大.研究结果为接触界面的材料优化、改性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颗粒材料 接触界面 宏细观参数
下载PDF
球形粒状介质与钢板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7-1834,共8页
理想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研究对其离散元数值模拟具有佐证材料和推动意义;运用自主研制的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球形粒状介质与钢板形成的理想接触面三维单调、循环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总结。试验结果表明理想接触面与实际粗粒土... 理想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研究对其离散元数值模拟具有佐证材料和推动意义;运用自主研制的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球形粒状介质与钢板形成的理想接触面三维单调、循环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总结。试验结果表明理想接触面与实际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有较大不同。理想接触面亦产生明显的剪切体变,循环剪切时可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部分;不可逆性剪切体变主要由颗粒调整、孔隙减小所致;可逆性剪切体变主要由颗粒爬升、翻滚造成,受剪切路径影响明显;理想接触面剪切硬化现象不明显,切向应力-切向位移关系呈现明显非线性,曲线形式亦受剪切路径影响;接触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关系符合莫尔-库仑准则,其摩擦角?i约为20.2°,小于粒状介质本身内摩擦角;剪切路径对主应力比时程曲线形式影响明显,对主应力比峰值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理想接触面 粒状介质 力学特性 直剪试验
下载PDF
基于两种颗粒体模型的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小林 王学滨 潘一山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56-62,共7页
本文将岩石视为颗粒体材料,采用两种模型对巷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一种模型是连续介质模型,其中考虑了颗粒、界面及基体。第二种模型是将第一种模型中的基体去掉。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体强度参数降低... 本文将岩石视为颗粒体材料,采用两种模型对巷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一种模型是连续介质模型,其中考虑了颗粒、界面及基体。第二种模型是将第一种模型中的基体去掉。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体强度参数降低较少时,巷道围岩中的环向和径向应力在传统结果附近波动;当基体强度参数降低较多时,两种应力的波动幅度提高,而且,基体位置的应力向其周围的颗粒或界面转移。第二种模型结果的波动幅度更大。随着基体强度参数的降低,巷道围岩中的应变集中区向深部转移,形成相互交织的滑移线网,滑移线网的位置主要位于基体和界面中,这与第二种模型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多个环向的应变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围岩 应力 基体 界面 颗粒体模型
下载PDF
应用级粒度的可集成构件重用性提升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国杰 尹宝林 赵启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5-432,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软件构件重用能力的构件构造方法。与当前研究中主要以软件实现逻辑表达一项应用用例的功能封装单元相比,该方法以应用功能层面的一类需求范畴为构件的表达目标,将业务用例以可配置的描述内容交由构件进行解释执行。... 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软件构件重用能力的构件构造方法。与当前研究中主要以软件实现逻辑表达一项应用用例的功能封装单元相比,该方法以应用功能层面的一类需求范畴为构件的表达目标,将业务用例以可配置的描述内容交由构件进行解释执行。通过提升构件粒度,应用级构件单元以更高的重用能力支持更为广泛的用例集合。基于这一原理设计了构件模型以及相应的构件库扩展和组装机制。通过所建立的构件集合原型,在实际开发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重用性的度量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将软件构件的重用性在特定领域中提高到96.6%~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集成 构件粒度 应用级构件 重用率 用户界面模式 软件开发
下载PDF
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界面参数对它的影响
13
作者 王学滨 伍小林 潘一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80,共7页
采用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模拟了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破坏过程。颗粒及它们之间的界面被离散为尺寸相同的单元。颗粒被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而界面被视为弹性-应变软化-理想塑性材料。界... 采用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模拟了颗粒体材料在压缩位移控制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破坏过程。颗粒及它们之间的界面被离散为尺寸相同的单元。颗粒被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而界面被视为弹性-应变软化-理想塑性材料。界面完全破坏之后,其内聚力为零而内摩擦角不为零,因而适于模拟颗粒之间的摩擦行为。在双轴压缩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压应力通过颗粒之间的接触,以应力线的方式在试样的垂直方向上传递,最终形成了清晰、有序的图案,而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一些界面上。从剪切应变增量的高值区中能发现试样中的最薄弱环节。此外,还研究了试样两侧的压应力、界面的初始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对试样的应力—时步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材料 围压 力学行为 压应力线 界面 剪切应变增量
下载PDF
轻量级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SM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范林军 凌云翔 燕厚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14-3021,共8页
为提高分布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可重用性、数据传输时效和系统开发效率,以满足不同粒度的仿真应用需求,借鉴对象管理组织的数据分布式服务(data distributed service,DDS)规范中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思想和SOA中服务设计理念,提出基... 为提高分布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可重用性、数据传输时效和系统开发效率,以满足不同粒度的仿真应用需求,借鉴对象管理组织的数据分布式服务(data distributed service,DDS)规范中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思想和SOA中服务设计理念,提出基于SOA架构的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ervice-oriented simulation middleware,SSM),研究其全服务化方法和采用的关键技术,据此进行服务化SSM原型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SSM采用的关键技术,即全局服务空间、三级粒度API接口、服务为中心的公布订购机制及时钟同步方案、动态服务链接库等。实例研究表明,服务化仿真中间件SSM适合广域网下大规模的粗粒度分布仿真应用,有效提高了系统开发的可伸缩性和服务开发与重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交互仿真 服务化仿真中间件 服务为中心的公布订购 多级粒度接口 面向服务架构
下载PDF
基于PI3000平台的县级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流系统
15
作者 荣耀 王建东 瞿静文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4期67-71,共5页
为了提高县级调度机构电网设备检修任务的管理效率,减少失误率,保证电网可靠、高效地运行,以PI3000平台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县级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流系统.系统采用PI3000平台对对象、流程和安全进行动态建模,解决了检修工作流对象的并发访... 为了提高县级调度机构电网设备检修任务的管理效率,减少失误率,保证电网可靠、高效地运行,以PI3000平台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县级电网设备检修工作流系统.系统采用PI3000平台对对象、流程和安全进行动态建模,解决了检修工作流对象的并发访问控制问题,采用XML进行细粒度数据描述,利用PI3000AJAX框架实现了无刷新客户界面.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江苏省县级调度机构电网设备检修系统等项目中,能够适应电网设备管理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的特点,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检修 动态建模 工作流 安全控制 并发访问控制 细粒度数据描述 无刷新客户界面
下载PDF
多核CPU下的K-means遥感影像分类并行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洁璇 陈振杰 +2 位作者 张云倩 骈宇哲 周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6-1301,共6页
针对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遥感影像并行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CPU下进程级与线程级模式的并行特征,设计融合进程级与线程级并行的两阶段数据粒度划分方法和任务调度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实现并... 针对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遥感影像并行分类方法。该方法结合CPU下进程级与线程级模式的并行特征,设计融合进程级与线程级并行的两阶段数据粒度划分方法和任务调度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实现并行加速。利用大数据量的多尺度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并行方法可大大减少遥感影像的分类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加速比(13.83),并可达到负载均衡,从而解决了大区域遥感影像快速分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并行计算 负载均衡 数据粒度划分 消息传递接口 Open MP
下载PDF
高频振动下散粒体-结构界面临界状态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海波 付龙龙 +2 位作者 周顺华 郭培军 叶伟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0-820,共11页
高铁桥梁、路基工程中的桩基础持续承受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荷载,当前350 km/h车速下的车致振动已高达近40 Hz。随着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可能给桩基础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桩-土界面是桩和地基土之间力和变形传递的重要媒介,很大程度上... 高铁桥梁、路基工程中的桩基础持续承受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荷载,当前350 km/h车速下的车致振动已高达近40 Hz。随着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可能给桩基础承载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桩-土界面是桩和地基土之间力和变形传递的重要媒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桩基础的长期服役性能。但目前对于高频振动荷载下桩-土界面相互作用行为的认识和研究均不足。基于自主研制的可实现土-结构界面高频振动耦合静力剪切的试验装置,研究了散粒体-结构界面在振动下的临界状态强度特征,探讨了振动加速度、法向应力、结构面粗糙度、颗粒形状和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会导致界面强度衰减,部分振动条件下的界面强度甚至低于静力条件下的0.5倍;振动下的界面强度随振动加速度、频率的增大而下降,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提高。最后,基于摩尔-库仑强度理论,建立了振动下的散粒体-结构界面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结构界面 高频振动 剪切强度 振动弱化 振动-静力耦合直剪
下载PDF
压力载荷对颗粒润滑界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凡净 刘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5,共7页
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流润滑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压力载荷对颗粒流润滑的宏观流动、配位数和力链演变以及接触承载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润滑介质的平均速度沿间隙y向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而颗粒润滑介质的... 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法建立了颗粒流润滑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压力载荷对颗粒流润滑的宏观流动、配位数和力链演变以及接触承载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润滑介质的平均速度沿间隙y向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而颗粒润滑介质的波动速度沿间隙y向的变化趋势则与此相反;颗粒介质间的微观接触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具有瞬态性和易变性,且颗粒介质间的接触紧密程度和接触强度会随着压力载荷P的增大而变强;颗粒润滑系统的承载能力与系统内部的力链变化息息相关,且颗粒润滑系统的承载能力随着压力载荷P的增大而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润滑 压力载荷 速度 承载能力 力链演变
下载PDF
MIMS:Towards a Message Interface Based Memory System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荔城 陈明宇 +4 位作者 阮元 黄永兵 崔泽汉 卢天越 包云岗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255-272,共18页
The decades-old synchronous memory bus interface has restricted many innovations in the memory system, which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or walls) in the era of multi-core and big data.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 The decades-old synchronous memory bus interface has restricted many innovations in the memory system, which is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or walls) in the era of multi-core and big data.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a message- based interface should be adopt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us-based interface in the memory system. A novel message interface based memory system called MIMS is proposed. The key innovation of MIMS is that processors communicate with the memory system through a universal and flexible message packet interface. Each message packet is allowed to encapsulate multiple memory requests (or commands) and additional semantic information. The memory system is more intelligent and active by equipping with a local buffer scheduler,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processing packets, scheduling memory requests, preparing responses, and executing specific commands with the help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Under the MIMS framework, many previous innovations on memory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new optimization opportunities such as address compression and continuous requests combination can be naturally incorpor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 16-core cycle-detailed simulation system show that: with accurate granularity message, MIMS can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by 53.21% and reduce energy delay product (EDP) by 55.90%. Furthermore, it can improve effective bandwidth utilization by 62.42% and reduce memory access latency by 51% on a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sage interface memory system ASYNCHRONOUS granularITY semantic information
原文传递
面向使用的GUI软件关键测试路径选择策略
20
作者 叶茂 冯博琴 朱利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1,共4页
从软件统计测试的思想出发,提出了窗口导航网(WNN)模型,并通过WNN选择关键测试路径,以降低GUI软件的测试代价.提出了多种窗口和输入粒度,从不同层次上描述GUI软件,并在一定粒度上构建WNN模型.模型中的顶点对应GUI中的窗口,弧对应窗口之... 从软件统计测试的思想出发,提出了窗口导航网(WNN)模型,并通过WNN选择关键测试路径,以降低GUI软件的测试代价.提出了多种窗口和输入粒度,从不同层次上描述GUI软件,并在一定粒度上构建WNN模型.模型中的顶点对应GUI中的窗口,弧对应窗口之间的转移,各弧关联一个[0,1]区间的实数,描述转移发生的概率.使用该方法可以从用户角度建模GUI软件,建模过程简单直观,且不存在状态爆炸问题.实例分析表明,通过WNN模型能有效地获取关键测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图形用户界面(GUI) 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