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eld effect of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 (CnmeGV) on the pest of rice leaffolder 被引量:4
1
作者 XU Jian LIU Qin +1 位作者 LI Chuan-ming HAN Guang-j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115-2122,共8页
Rice leaffolder,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has become a major pest throughout the rice cultivating areas of China and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rice production.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a ... Rice leaffolder,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has become a major pest throughout the rice cultivating areas of China and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rice production.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a naturally occurring baculovirus,is revealed as a potential microbial agent for the pest control.Field applications of CnmeGV were conducted against rice leaffolder larvae in rice paddies.CnmeGV infected the larvae not only in the current generation but also in the successive generation,resulting in a sustained infection in the larva population for at least 48 days.Under di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nmeGV(7.5×1011 and 1.125×1012 occlusion body(OB)ha-1)at 30 days after spraying,larval population reduced up to 76.32%and rice leaf rolled rate kept in 15.42%.Simultaneously,CnmeGV had no impact on arthropod predators of C.medinalis,with abundances ranging from 2.39 to 3.79 per ten hills.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nmeGV is suitable as a bio-pesticide for rice leaffolder management in rice pad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leaf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 FIELD effect
下载PDF
颗粒体病毒(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害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健 李传明 +4 位作者 韩光杰 徐彬 祁建杭 孙俊 刘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CnmeGV是侵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本研究旨在明确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侵染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强的致病性,7.500×10~5OB/m^2和1.125×10~6OB/m^2田间喷洒24 d... CnmeGV是侵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本研究旨在明确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侵染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强的致病性,7.500×10~5OB/m^2和1.125×10~6OB/m^2田间喷洒24 d后,害虫感病显症幼虫比例达69.16%~70.77%。感染病毒幼虫威布尔频数分布拟合存活率曲线表现为死亡率是年龄的增函数,死亡主要发生在幼虫中后期的感病个体中,不同浓度致死中时间为20.16~21.98 d。种群生命表参数表明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具有明显的干扰控制作用,不同浓度病毒处理区的种群控制指数(IPC)为0.31~0.32。CnmeGV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致病力强,感病幼虫死亡周期长的特点,田间应用CnmeGV可以显著降低害虫种群增长趋势指数,有效抑制稻纵卷叶螟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颗粒体病毒 病毒侵染 种群调控
下载PDF
颗粒体病毒(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 刘琴 +5 位作者 徐健 李传明 韩光杰 徐彬 祁建杭 孙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1,118,共6页
颗粒体病毒(CnmeGV)为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为进一步明确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影响因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CnmeGV在宿主组织内的感染致病过程,生物测定探明病毒浓度、虫龄、温度及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CnmeGV感染活性的影... 颗粒体病毒(CnmeGV)为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为进一步明确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影响因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CnmeGV在宿主组织内的感染致病过程,生物测定探明病毒浓度、虫龄、温度及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CnmeGV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meGV主要感染稻纵卷叶螟幼虫脂肪体细胞,表现出颗粒体病毒Ⅱ型特征。CnmeGV经过较长侵染周期造成系统性感染,接种5d呈现明显的感病症状。幼虫感病率与CnmeGV含量呈非线性相关,高龄幼虫免疫力显著增强。CnmeGV对温度、紫外光照射及pH具有一定的抗逆性,pH值5~8、温度50℃以下对CnmeGV的感染活性影响较小,紫外光照射1h幼虫感病率为67.57%。CnmeGV通过感染脂肪体细胞造成稻纵卷叶螟系统性感染;合理选择病毒浓度和感染虫龄、减少高温及紫外光照射有利于提高病毒的感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颗粒体病毒 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转录因子CncC对杆状病毒CnmeGV感染的响应及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楠 韩光杰 +5 位作者 刘琴 李传明 祁建杭 陆玉荣 夏杨 徐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491-2503,共13页
【目的】研究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转录因子CncC(Cap‘n’Collar Isoform C)及其调控的抗氧化酶基因在抗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感染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昆虫抗杆状病毒... 【目的】研究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转录因子CncC(Cap‘n’Collar Isoform C)及其调控的抗氧化酶基因在抗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感染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昆虫抗杆状病毒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使用RT-PCR克隆得到稻纵卷叶螟CncC(CmCncC)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蛋白结构;以106 OB/mL浓度的CnmeGV或同浓度的CnmeGV和1 mmol·L^(-1)CncC抑制剂——ML385混合液饲喂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感染后6—48 h取样,分析ML385对CnmeGV诱导的稻纵卷叶螟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RT-qPCR分析病毒DNA复制水平、稻纵卷叶螟CmCnc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3,GPx-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TP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每隔24 h统计幼虫死亡数,绘制10 d内幼虫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1 mmol·L^(-1)ML385或1 mmol·L^(-1)ML385和200μg·mL^(-1)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混合液饲喂感染的幼虫,使用RT-qPCR分析不同时间病毒DNA复制水平。【结果】CmCncC cDNA全长为3404 bp,包括321 bp的5′-UTR,847 bp的3′-UTR和2211 bp的ORF,编码一个长度为736 aa的蛋白,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75.8 kDa。稻纵卷叶螟感染CnmeGV后丙二醛含量在感染的前12 h内显著上调,随后在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在48 h低于对照组。病毒感染导致CmCncC在12、24和48 h显著上调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1.56、2.16和2.63倍,NAC处理显著降低了CnmeGV诱导的CmCncC表达上调的倍数,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48.12%、59.83%和56.32%。ML385处理导致病毒基因拷贝数在12和24 h分别增至对照组的1.79和1.76倍,同时导致稻纵卷叶螟感染CnmeGV 10 d后的死亡率显著升高,从单CnmeGV处理组的73.33%升至94.14%,而NAC处理能够减轻由于CncC抑制导致的病毒基因拷贝数的上调。CnmeGV感染分别导致GPx-3表达量在感染后48 h上调至对照组的3.68倍,Mn-SOD表达量在12、24和48 h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1.73、2.62和2.77倍,TPx表达量在12和24 h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1.76和2.10倍,但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使用NAC或CncC抑制剂处理感病幼虫发现,GPx-3、Mn-SOD和TPx对CnmeGV感染的响应被显著削弱。【结论】CmCncC介导了CnmeGV感染诱导的GPx-3、Mn-SOD和TPx上调表达,降低CnmeGV感染导致的氧化应激,从而限制病毒在其体内的复制并降低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CncC转录因子 氧化应激 抗氧化基因 杆状病毒
下载PDF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lef-3 Gene from Pieris rapae Granulovirus
5
作者 MENG Xiang-kun GONG Cheng-liang XUE Ren-yu CAO Guang-li ZHU Yue-xi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81-689,共9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lef-3 gene from baculovirus genome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viruses at molecular level, late expression factor 3 gene (lef-3) fragments of...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lef-3 gene from baculovirus genome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viruses at molecular level, late expression factor 3 gene (lef-3) fragments of Pieris rapae granulovirus were obtained through conventional PCR method and sequenced after cloned into T-vector. The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n lef-3 gene and its encoding sequence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bid-softs. Four mutations were appeared in the ORF of cloned lef-3 gene, which did not al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ino acids. It was inferred that PiraGV LEF-3 protein contained 399 amino acid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which was 3.99 kD. Prediction of the LEF-3 advanced structure and homology comparison between other LEF-3 from various baculoviruses showed that the lef-3 gene might encode the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The result of BLAST revealed that the lef-3 gene only existed in Lepidoptera host for the baculovirus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lef-3 gene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groups including one granulovirus (GV) group and 2 nucleopolyhedrovirus (NPV) groups. The selection pressure analysis of GV lef-3 gene coding region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lef-3 genes performed negative selection, while the Ka/Ks differed from different lef-3 gene, to some extent, which also performed positive selection. The origin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ef-3 gene of baculovirus might derive from bacteria. The lef-3 gene of PiraGV was cloned successfully and the possible patterns of origination and evolution were speculated through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ris rapae granulovirus late expression factor 3 (LEF-3)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SSB) evolutionary origin
下载PDF
CmGV与Bt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琴 徐健 +5 位作者 王艳 李传明 韩光杰 祁建杭 孙俊 马谈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3,共5页
摘要: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mGV)的毒力及其与苏云金杆菌(Bt)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分离株CmGV-05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毒力,LC50为178.78mg·L^-1。Bt与cmGV不同配组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为... 摘要: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mGV)的毒力及其与苏云金杆菌(Bt)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分离株CmGV-05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毒力,LC50为178.78mg·L^-1。Bt与cmGV不同配组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为124.92~160.47,表明两者混用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增效作用。试制的1×10^5OB·mg^-1cmGV+16000U·mg^-1Bt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同剂量处理药后3d的杀虫效果为62.68%~75.16%、保叶效果为65.27%~71.19%,药后7d的杀虫效果为82.63%~89.3%、保叶效果为78.53%~85.12%,药后14d的杀虫效果为80.41%~87.01%、保叶效果为78.26%~83.49%。cmGV与Bt联合增效作用明显,初始感染死亡时间较CmGV缩短3d,感染死亡率提高20.23%,且持效期在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稻纵卷叶螟 增效作用
下载PDF
3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本土株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被引量:9
7
作者 甘恩宇 李晓峰 +4 位作者 于欢 吴正伟 徐利 张雅林 王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122,133,共5页
【目的】通过与比利时商用病毒株系CypoGV-BG的对比,研究3株国内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颗粒体病毒株系CypoGV-ZY、CypoGV-KS1、CypoGV-KS2的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我国苹果蠹蛾的生物防治和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 【目的】通过与比利时商用病毒株系CypoGV-BG的对比,研究3株国内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颗粒体病毒株系CypoGV-ZY、CypoGV-KS1、CypoGV-KS2的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我国苹果蠹蛾的生物防治和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饲喂法研究3株病毒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以性诱剂诱集的雄虫数量和受害果率为评价指标,检测3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的田间防效。【结果】3株国内株系CypoGV-ZY、Cy-poGV-KS1和CypoGV-KS2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3.43×104,8.81×104和1.04×105 OBs/mL,优于CypoGV-BG的5.31×105 OBs/mL;而病毒浓度为5×105 OBs/mL时,3株病毒株系的LT50分别为4.05,4.11和4.19d,与CypoGV-BG的4.98d差异不显著。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3个月后,从性诱剂诱集的雄虫数量看,3株本土病毒株防效均显著优于CypoGV-BG;从果实受害率看,CypoGV-ZY、CypoGV-KS1的果实受害率分别为39.5%和41.3%,与化学杀虫剂灭幼脲的防效(36.9%)接近,显著强于CypoGV-KS2和CypoGV-BG。【结论】CypoGV-ZY和CypoGV-KS1分离株对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具有较强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防效明显优于国外商品病毒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株(CypoGV-zy)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春寒 刘强 +4 位作者 李坚 董昆 冯纪年 张雅林 王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123,135,共4页
对我国首次分离到的1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本土株系,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分离株(CypoGVz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龄幼虫期的LD50分别为4.55×10^3、1·20×10^4、3.43×10^4、2.11×10^P... 对我国首次分离到的1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本土株系,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分离株(CypoGVz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龄幼虫期的LD50分别为4.55×10^3、1·20×10^4、3.43×10^4、2.11×10^PIB·mL^-1。在0.50×10^5PIB·mL^-1病毒浓度下,1~3龄幼虫在感染病毒7~9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LT50分别为3.59、4.07、4.66d;4龄幼虫LT50为7.60d,1~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51、5.91、6.53、16.06d。该病毒分离株对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具有较强的毒力,具有生防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颗粒体病毒 张掖分离株CypoGV—zy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苹果蠹蛾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南宫自艳 宋萍 +1 位作者 王永娟 王勤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5,共6页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6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苹果蠹蛾的主要防治方法仍旧是传统的化学防治。但考虑到安全性、环境影响...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6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苹果蠹蛾的主要防治方法仍旧是传统的化学防治。但考虑到安全性、环境影响和化学农药持久性等问题,人们开始重视采取害虫综合治理策略(IPM),其中生物防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苏云金芽胞杆菌、白僵菌、颗粒体病毒、昆虫病原线虫和寄生蜂在苹果蠹蛾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同时,针对生防技术在果园农业生态系统IPM防治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包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苹果蠹蛾防控策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苏云金芽胞杆菌 白僵菌 颗粒体病毒 昆虫病原线虫 寄生蜂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毒素蛋白和粘虫颗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中肠围食膜的破坏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琴 马谈斌 +3 位作者 祁建杭 施建德 李传明 徐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SDS-PAGE技术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蛋白(enhancin)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围食膜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甜菜夜蛾围食膜外壁有韧性,表... 利用扫描电镜和SDS-PAGE技术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蛋白(enhancin)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围食膜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甜菜夜蛾围食膜外壁有韧性,表面较平滑,少皱褶,内壁表面较粗糙,有较厚质感,无孔洞和缝隙;取食PuGV-Ps或增效蛋白后的围食膜外壁皱缩,内壁质薄;Bt单独作用于围食膜同样改变了围食膜结构,但影响程度较小;未发现不同处理对甜菜夜蛾围食膜造成穿孔或裂缝。SDS-PAGE结果表明,取食PuGV-Ps或增效蛋白后,围食膜上150kD蛋白一定程度被降解,27kD蛋白也被部分降解,而29kD蛋白被完全降解;取食Bt后的围食膜上29kD蛋白也被降解。离体降解试验进一步证明PuGV-Ps增效蛋白对甜菜夜蛾围食膜上多种蛋白具有降解作用,甜菜夜蛾围食膜上29kD蛋白是Bt和PuGV-Ps增效蛋白共同作用的靶标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颗粒体病毒 苏云金杆菌 围食膜 甜菜夜蛾
下载PDF
转宿主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增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健 赵松 +2 位作者 刘琴 杨青 李传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4,共6页
以东方粘虫为转宿主增殖的颗粒体病毒(PuGV Ps)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一条2.7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载体质粒pET 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 15b En,重组质粒外源基因测序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转宿主病毒... 以东方粘虫为转宿主增殖的颗粒体病毒(PuGV Ps)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一条2.7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载体质粒pET 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 15b En,重组质粒外源基因测序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转宿主病毒PuGV Ps增效蛋白的全长基因。与原始美洲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增效蛋白基因的序列比较,两者同源性达99.59%。11个突变碱基中有7个集中在5′端下游500 bp,而3′端上游500 bp仅1个碱基发生突变。PuGV Ps增效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ET 15b En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构建重组菌,在IPTG诱导下表达了108 kD的表达产物,Ni2+柱纯化证明表达产物是目标增效蛋白。LB培养液中加入0.2%的葡萄糖后有利于增效蛋白基因的表达。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粗提的表达产物具有增效活性,可以提高Btδ内毒素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宿主粘虫颗粒体病毒 增效蛋白 克隆表达 生物测定
下载PDF
昆虫病毒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及其对寄生蜂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伟松 钟国华 胡美英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昆虫病毒,包括核多角体病毒(NPV)、昆虫痘病毒(EPV)和颗粒体病毒(GV),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及其对寄主寄生蜂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及基因工程研究的近况。
关键词 核多角体病毒 昆虫痘病毒 颗粒体病毒 寄主-寄生峰-昆虫病毒关系 害虫防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的持续感染及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光杰 刘琴 +4 位作者 李传明 祁建杭 徐彬 陆玉荣 徐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988-3995,共8页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食物源(水稻、玉米)、其他多角体和颗粒体病毒中,均未检测到目标片段。使用10%甲醛处理病毒感染的幼虫体表10、30 min和16 h后,均未检测到病毒目标片段,但处理16 h后,稻纵卷叶螟蛹不能羽化。亚致死浓度的病毒处理稻纵卷叶螟幼虫96 h后,未显症幼虫经体表处理后病毒检出率为100%。待幼虫化蛹及羽化后,蛹、蛹蜕和成虫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7.5%、83.3%和16.7%。经卡方检测,幼虫到化蛹阶段,病毒感染率未有显著变化(χ~2=3.2,P=0.234);而蛹羽化为成虫,病毒检出率显著降低(χ~2=32.356,P=0),表明成虫在变态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随蛹蜕一起被排出体外。进一步待蛹羽化,发现和对照群体93.4%的羽化率相比,病毒感染群体成虫羽化率仅有30.8%。田间调查显示,已使用CnmeGV的田块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病毒显症率为4%,土壤带毒率为58%,病毒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水平传播持续感染稻纵卷叶螟种群。【结论】构建的巢式PCR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CnmeGV的持续感染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成虫变态在稻纵卷叶螟体内病原物的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颗粒体病毒 持续感染 潜伏侵染 分子标记 水平传播 昆虫变态
下载PDF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全长增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哲明 孟小林 刘树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659,共4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全长片段,扩增产物用EcoRⅠ/HindⅢ双酶消化,经0.7%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RSET-B中,得重组表达质粒pRSET/enhancin;但重组子生长异常,在IPTG诱导下未能明显表...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全长片段,扩增产物用EcoRⅠ/HindⅢ双酶消化,经0.7%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RSET-B中,得重组表达质粒pRSET/enhancin;但重组子生长异常,在IPTG诱导下未能明显表达目标蛋白.用PstⅠ/HindⅢ双酶消化pRSET/enhancin,电泳回收2.7kb片段后插入pQE-30中,得重组表达载体pQE/enhancin;在IPTG诱导下于35℃成功表达出分子量(Mr)约为108×103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8.初步纯化的P108显示了极显著的增效活性,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棉铃虫3龄幼虫的7d致死率提高34.03%,LT50缩短1.4d;对苏云金杆菌杀棉铃虫3龄幼虫的72h致死率提高6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 增效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测定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亚致死作用对宿主生长、繁殖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琴 李传明 +5 位作者 韩光杰 徐彬 黄立鑫 陆玉荣 夏杨 徐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2-989,共8页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meGV)是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明确CnmeGV亚致死作用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为应用CnmeGV防治稻纵卷叶螟提供依据。CnmeGV1×105 OB/g浓度处理3龄稻纵卷叶螟幼虫10 d后... 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meGV)是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明确CnmeGV亚致死作用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为应用CnmeGV防治稻纵卷叶螟提供依据。CnmeGV1×105 OB/g浓度处理3龄稻纵卷叶螟幼虫10 d后存活幼虫虫体内仍普遍检测到CnmeGV的存在,从而产生亚致死作用。亚致死CnmeGV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变态发育的化蛹、羽化和产卵过程,存活个体蛹重减轻了15.95%,羽化率下降了24.81%,产卵量减少41.5%,差异显著。同时雌雄性比从1.11下降到0.82。CnmeGV亚致死处理诱导幼虫能量代谢增强,中肠消化酶中淀粉酶、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而解毒酶中羧酸酯酶活性显著下降,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CnmeGV亚致死作用影响到虫体激素分泌,幼虫体内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水平较对照分别下降了4.59和5.62倍。CnmeGV亚致死处理雌成虫卵黄蛋白含量下降了40.63%,可能是导致产卵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颗粒体病毒 亚致死作用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gra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小霞 梁振普 +1 位作者 彭辉银 张忠信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6期660-663,共4页
本研究利用已知的颗粒体蛋白基因(granulin,gra)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ClanGV的gra基因。对 PCR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anGV的gr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7bp,共编码248个aa,预计编码的蛋白质 大小为29.3kDe。在启始密码子ATG上游-2... 本研究利用已知的颗粒体蛋白基因(granulin,gra)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ClanGV的gra基因。对 PCR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anGV的gr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7bp,共编码248个aa,预计编码的蛋白质 大小为29.3kDe。在启始密码子ATG上游-24bp处,有一个杆状病毒晚期启动子序列,ATAAG。有两个TATA 框,分别位于ATG上游的-26bp和-65bp位置。基于gra的同源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表明,ClanGV和茶小卷叶蛾颗 粒体病毒(Adoxophyes orana granulovirus,AoGV)、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 云杉卷叶蛾颗粒体病毒(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granulovirus,CfGV)、马铃薯块茎蛾颗粒体病毒(Phthorimaea operculella granulovirus,PoGV)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提取的颗粒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分 析,结果显示ClanGV除了与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stomosis L.granulovirus,CaLGV)的颗粒体蛋 白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外,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多角体蛋 白也有明显的杂交带出现,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NPV)只有非常 微弱的杂交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nGV gra 基因
下载PDF
PuGV-Ps增效蛋白质基因特征及其整合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光杰 赵松 +2 位作者 刘琴 李传明 徐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明确增效蛋白质基因特性,获得重组增效苏云金杆菌,本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转宿主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Pu GV-Ps)增效蛋白质基因(En)的特征及二级结构,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了整合载体。基于Pu GV-Ps增效蛋白质基因进化... 为了明确增效蛋白质基因特性,获得重组增效苏云金杆菌,本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转宿主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Pu GV-Ps)增效蛋白质基因(En)的特征及二级结构,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了整合载体。基于Pu GV-Ps增效蛋白质基因进化树显示,颗粒体病毒与多角体病毒为2个明显的分支,美洲粘虫颗粒体病毒(Pu GV)与转宿主东方粘虫颗粒体病毒的增效蛋白质基因遗传距离极小。6种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增效蛋白质N端相似性较高,均含有锌离子结构域(244位)与催化域(526~565位);增效蛋白质基因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整个片段的73%,且N端以不规则卷曲为主;利用改进的In-fusion技术构建整合载体,双酶切结果显示增效蛋白质基因连接方向正确,p LTV1-En构建成功;通过高温整合获得重组工程菌Bt71En。表明,Pu GV-Ps与Pu GV增效蛋白质基因同源性较高,其二级结构复杂,影响载体构建,通过高温处理连接片段可以明显提高载体的连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宿主粘虫颗粒体病毒 增效蛋白质 整合载体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与粘虫颗粒体病毒联合作用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谈斌 刘琴 +5 位作者 徐健 祁建杭 李传明 王艳 孙俊 施建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8,共5页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t)毒力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无致毒作用,但Bt中加入PuGV-Ps后可提高Bt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甜菜夜蛾致死中量LC50由Bt单剂的1.094 mg.mL-1下降到0.862 mg.mL...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t)毒力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无致毒作用,但Bt中加入PuGV-Ps后可提高Bt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甜菜夜蛾致死中量LC50由Bt单剂的1.094 mg.mL-1下降到0.862 mg.mL-1,共毒系数达127。亚致死剂量Bt处理甜菜夜蛾能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幼虫生长量相对减少、蛹重下降、化蛹率降低和化蛹历期延长,添加PuGV-Ps后可进一步增强Bt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甜菜夜蛾中肠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中肠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昆虫同时取食PuGV-Ps和Bt后,中肠酶液总蛋白酶活力均有所下降,在中肠酶液最适pH范围内蛋白酶活力抑制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颗粒体病毒 苏云金杆菌 甜菜夜蛾 蛋白酶活性
下载PDF
茶蚕颗粒体病毒AcMNPVORF38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东方 顾江涛 张若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96-6198,共3页
[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 [目的]为利用昆虫病毒更好地防治害虫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从感病茶蚕幼虫的尸体中提取颗粒体病毒DNA后,进行酶切、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茶蚕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一个1 484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个不完整ORF。完整ORF为666 bp,有典型Nudix结构域,其编码1个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的ORF38高度同源的基因,定名为AcORF38同源基因。2个不完整ORF分别编码p47蛋白基因的C-端和p24基因的N-端。[结论]茶蚕颗粒体病毒与卷蛾科宿主中颗粒体病毒亲源关系较近,而与夜蛾科宿主昆虫中颗粒体病毒较远。AcORF38同源基因与编码NTP焦磷酸水解酶的基因高度同源,可能与病毒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过程相关,也可能与入侵寄主的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AcMNPV-ORF38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广力 贡成良 +2 位作者 薛仁宇 朱越雄 魏育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44-1254,共11页
通过PCR方法获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带有EGT的完整ORF,推测的多肽可形成EGT结构域的高级结构。为了研究egt的起源,... 通过PCR方法获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带有EGT的完整ORF,推测的多肽可形成EGT结构域的高级结构。为了研究egt的起源,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库,电子克隆了多个家蚕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化分析,表明BmNPV的EGT为antennal-enriched型UGT;推测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ivirus,NPV)和颗粒体病毒(granulovirus,GV)的egt基因在进化上来源于昆虫的UGT基因,但GV的egt基因在进化上的起源可能要早于NPV的egt基因;可能在昆虫祖先种进化形成不同昆虫目的某一时期,杆状病毒的祖先种从昆虫中获得了antennal-enriched型UGT基因,并进化为egt基因。家蚕的部分UGT基因与转座子元件连锁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反映了杆状病毒的egt基因可能通过转座子的传递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颗粒体病毒 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进化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