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光照条件下苦草生长及去除氮磷能力研究
1
作者 马帅兵 吕亚兵 +6 位作者 姜鸣晨 林深 何东 徐聚臣 侯杰 何绪刚 李迎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 为探究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深的适宜控制范围,依据池塘中苦草自然分布水深,设置全日光光强的5%(L1)、15%(L2)、25%(L3)和35%(L4)4个光强梯度组(L1为适宜光强组,L2、L3和L4为强光组),对应池塘水下深度分别为1.0~1.1、0.6~0.8、0.4~0.6和0.3~0.4倍透明度,研究自然光照周期和强度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生长、抗氧化和净化能力。结果显示:自然光照周期下,苦草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增强(5%~35%全日光范围)而显著增加,叶片长度最大值出现在L2组;L2、L3和L4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低于L1组;水中溶解氧(DO)含量和pH值L3和L4组显著高于L1组,而叶绿素a(Chl a)含量相反;各组铵态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质量浓度分别在3、2周内快速下降到较低水平(分别<0.30、<0.02 mg/L);除L1组外,其他组硝态氮(NO_(3)^(-)-N)、总氮(TN)质量浓度随时间以不同速率持续下降,直至试验结束(分别<2.50、<3.00 mg/L),一定程度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L3和L4组谷氨酸合成酶(FdGOG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L1和L2组;各组对正磷酸盐(PO_(4)^(3-)-P)和总磷(TP)去除率均达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苦草型清水态养殖水位宜控制在苦草上方约0.3~0.6倍透明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苦草 生长状况 水体氮磷 净化能力 草型池塘
下载PDF
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2
作者 陈哲 刘兴国 +3 位作者 程翔宇 张旺 程果锋 肖述文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 为了解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悬浮颗粒物(SS)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采用静沉降方式对草鱼养殖水体沉降处理,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探究养殖水体沉降前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PSD)变化情况、测定沉降前后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及分析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结果显示:草鱼池塘养殖水体中产生的SS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30 min后水体中SS显著降低(P<0.05),150 min后上层水体中SS可降低60%以上;静置30 min后,上下水体中SS的PSD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粒径大于100μm的SS沉积于底部,上层水体中的SS整体趋于小粒径分布;随着沉降时间延长,水体中SS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颗粒无机物(PIM)较颗粒有机物(POM)沉降速度快,150 min后,水体SS的主要成分为POM;SS对水质有影响作用,水体中的TN、TP的质量浓度随沉降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在120 min后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草鱼养殖池塘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特性,为调控草鱼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悬浮颗粒物 静沉降 粒径特征
下载PDF
1龄和2龄美洲鲥草塘围网生态养殖试验
3
作者 蒋飞 张美琼 +4 位作者 徐嘉波 刘永士 蔡清洁 蓝传荣 施永海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54-158,共5页
为探索种养结合的美洲鲥生态养殖新模式,选取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2.70 cm、0.36 g的1龄美洲鲥和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26.09 cm、279.52 g的2龄美洲鲥开展草塘围网养殖试验,监测其生长性能,并对该模式的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为探索种养结合的美洲鲥生态养殖新模式,选取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2.70 cm、0.36 g的1龄美洲鲥和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26.09 cm、279.52 g的2龄美洲鲥开展草塘围网养殖试验,监测其生长性能,并对该模式的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经过190 d饲养,1龄美洲鲥的终末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16.28 cm、56.62 g,2龄美洲鲥的终末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为33.58 cm、635.98 g;1龄和2龄美洲鲥的体长特定增长率分别为(0.95±0.01)%/d和(0.13±0.03)%/d,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分别为(2.67±0.02)%/d和(0.44±0.10)%/d;1龄和2龄美洲鲥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7.5%和64.6%;2龄美洲鲥养殖的平均利润为9.15万元/hm^(2)。结果表明,美洲鲥草塘围网生态养殖模式能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有利于美洲鲥生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草塘 生态养殖
下载PDF
草鱼单养和混养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述文 刘兴国 +3 位作者 陆诗敏 赵宇曦 顾兆俊 周润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7,共9页
为比较单养、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点,采取水质分析、环境DNA与传统鉴别方法对草鱼单养、混养(草鱼:混养鱼为80:20)两种池塘的水质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为比较单养、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池塘的水质与生物组成特点,采取水质分析、环境DNA与传统鉴别方法对草鱼单养、混养(草鱼:混养鱼为80:20)两种池塘的水质变化、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混养池塘的水质优于单养池塘,混养池塘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2-N)的浓度比单养池塘分别低10.15%、3.78%、5.07%、80.18%,总磷(TP)和活性磷(SRP)的浓度分别低27.14%和56.26%;两类池塘中浮游植物均以绿藻门(Chlo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为优势种,但单养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为3.00×10^(7)个/L,低于混养池塘1.04×10^(8)个/L;两类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均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优势种,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数量较少,单养池塘中浮游动物密度高于混养池塘;在底栖动物方面,单养池塘存在螺类、水蚯蚓和摇蚊幼虫,而混养池塘仅有螺类和摇蚊幼虫。在菌群组成方面,单养池塘水体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混养池塘水体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但在两种池塘底泥中,均以变形菌门为优势类群。研究表明,草鱼混养有利于改善养殖池塘水质,增加浮游植物丰富度,改变养殖水体菌群的结构。研究结果为优化草鱼池塘养殖结构、改善水质、构建高效池塘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养殖模式 水质指标 生物组成 环境DNA
下载PDF
草鱼混养与单养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研究
5
作者 陈鑫 朱林 +5 位作者 车轩 刘兴国 刘晃 田亿 李新丰 陈晓龙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2期16-24,共9页
为探究草鱼混养与单养两种养殖模式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仪法对2个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气界面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进行了24 h观测。结果显示:草鱼混养和单养CO_(2)通量的昼夜... 为探究草鱼混养与单养两种养殖模式的温室气体昼夜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仪法对2个草鱼养殖池塘的水-气界面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进行了24 h观测。结果显示:草鱼混养和单养CO_(2)通量的昼夜变化范围分别为(-119.03±76.25)~(59.79±52.19)和(-199.88±163.25)~(186.64±48.06) mg/(m^(2)·h),CH_(4)通量范围分别为(1.81±2.07)~(7.25±7.06)和(-11.75±14.38)~(17.77±14.84) mg/(m^(2)·h),N_(2)O通量范围分别为(24.4±16.4)~(77.4±34.7)和(43.8±12.8)~(165.7±122.2)μg/(m^(2)·h)。草鱼混养的CO_(2)、CH_(4)和N_(2)O日平均排放量均低于单养模式,其中,N_(2)O的排放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混养模式使草鱼养殖的CO_(2)、CH_(4)和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下降了56.60%、5.03%和46.96%。整体上两种养殖模式均为温室气体排放源;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均具有昼低夜高的特征,两种模式的CO_(2)通量昼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草鱼单养CH_(4)排放的昼夜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种养殖模式N_(2)O排放的昼夜差异均不显著;驱动混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氧化还原电位(Eh)、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气压,单养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风速、气压和泥温;混养能降低草鱼池塘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草鱼养殖池塘 养殖模式 排放通量 昼夜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小泽 唐艳强 +5 位作者 侯玉洁 刘文舒 陈彦良 方刘 肖海红 李思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23,共8页
为探讨C/N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泼洒糖蜜将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C/N调整为4个不同水平(10∶1、15∶1、20∶1和25∶1)。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泼洒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监测养... 为探讨C/N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泼洒糖蜜将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C/N调整为4个不同水平(10∶1、15∶1、20∶1和25∶1)。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泼洒糖蜜对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监测养殖水质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泼洒糖蜜后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的生物絮团沉积量和总固体颗粒悬浮物量升高;同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降低,其中C/N 20∶1组降低幅度最大,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泼洒糖蜜后,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下降,C/N 25∶1组的溶解氧含量最小,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泼洒糖蜜后草鱼混养池塘水体中优势菌门蓝细菌门丰度降低,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升高,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基本未变;泼洒糖蜜后水体中主要菌属中聚球藻属和新鞘氨醇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CL500_29_marine_group、hgcI_clade和束缚杆菌属的丰度升高。试验结果表明,泼洒糖蜜调整草鱼混养池塘水体C/N为20∶1时,可显著增加水体的生物絮团沉积量和总固体颗粒悬浮物量,改变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并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池塘 糖蜜 水质 细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梁 周维禄 +2 位作者 陈佳毅 王红伟 段张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研究了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 研究了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几何级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弧菌 草鱼池 水质 致病菌 影响
下载PDF
草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德建 徐琪 刘元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应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草基-鱼塘”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结果 表明,该系统中饲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 0. 83%,鱼对饲料能的转化率为 7. 3%.与以粮 食作为鱼饲料比较,单位面积草地的产鱼当量是粮食作物的1... 应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草基-鱼塘”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结果 表明,该系统中饲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 0. 83%,鱼对饲料能的转化率为 7. 3%.与以粮 食作为鱼饲料比较,单位面积草地的产鱼当量是粮食作物的1.6倍.鱼对饲料N、P、K的 转化率分别为16.8%、32.3%和2.0%.塘泥沉积的N、P分别占饲料的23.4%和56.1%; 猪对饲料 N、 P、 K的转化率分别为 20. 5%、 33. 7%和 4. 6%,猪粪尿回收饲料 N为 36. 4%、 P为 63. 8%、 K为 39. 4%.猪-草-鱼结合的基塘系统其能量和养分转化效率均高于单一的 养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基-鱼塘 生态系 能量转化 养分循环 池塘养鱼
下载PDF
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晓莉 陶玲 +3 位作者 张世羊 赵晓杰 陆光全 李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了探讨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6个池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床组和对照组,2013年5—10月对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组池塘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为了探讨陶粒浮床对草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6个池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床组和对照组,2013年5—10月对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床组池塘水体透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殖后期,浮床组主要营养盐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质理化指标波动范围小,系统稳定性较强。试验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11属179种,其中绿藻93种,蓝藻25种,硅藻23种,裸藻17种,黄藻6种,甲藻5种,金藻5种,隐藻5种。在养殖中后期,陶粒浮床对藻类的种类组成有显著影响,藻类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浮床组和对照组浮游植物数量范围分别为101.95×106—614.95×106 ind./L和151.43×106—612.60×106 ind./L,生物量范围分别为90.79—402.85 mg/L和116.33—831.55 mg/L,到养殖中后期(8月份以后),对照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浮床组(P<0.05)。绿藻门和蓝藻门的贡献率一直占总密度的90%以上。浮游植物群落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绿藻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蓝藻门相反。试验初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为栅藻;在试验开始30d后,浮床组栅藻继续保持优势藻的地位,对照组的优势种则变为平裂藻和微囊藻;7—8月份,浮床组和对照组的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平裂藻,9月份后优势藻逐渐由栅藻和绿球藻取代。浮床组和对照组藻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范围为3.16—5.59,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范围分别为1.50—2.46和0.54—0.87。陶粒浮床对改善池塘水质、丰富藻类种类组成、降低过高生物量和微囊藻爆发的风险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养殖池塘 新型陶粒浮床 浮游植物 水质
下载PDF
草鱼的几种细菌性疾病及其致病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祖国掌 余为一 +3 位作者 李槿年 杨启超 周广钧 李家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研究六安市万亩渔业基地 4种危害严重且经常发生的草鱼细菌性疾病及其原因 ,结果表明 ,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投喂大量的菜子饼等粉状饲料 ,引起水质恶化 ,气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大量孳生 ,草鱼的抗病能力下降 。
关键词 池塘 草鱼 细菌性疾病 气单胞菌 病因
下载PDF
噬菌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梁 沈建忠 陈佳毅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噬菌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几何级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草鱼池 水质 致病菌
下载PDF
海涂的草基渔塘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洪光 钦佩 +5 位作者 谢民 尹金来 周春霖 洪立洲 王凯 丁星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33-1338,共6页
以江苏盐城海涂为研究对象 ,研究海涂草基渔塘模式的技术及实际运行效益。结果表明 :海涂草基渔塘对改良海滨盐土十分有效 ,同时该模式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在堤脚与集鱼沟之间种植芦苇有利于维护堤身安全 ;在塘内的一定量区域种植芦苇... 以江苏盐城海涂为研究对象 ,研究海涂草基渔塘模式的技术及实际运行效益。结果表明 :海涂草基渔塘对改良海滨盐土十分有效 ,同时该模式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在堤脚与集鱼沟之间种植芦苇有利于维护堤身安全 ;在塘内的一定量区域种植芦苇不仅提供一定数量的草食性鱼类饵料和净化鱼塘水质 ,还具有一定的缓冲海涂单纯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后 ,冬季排水捕鱼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基渔塘模式 海涂 盐土 改土模式
下载PDF
植草沟-湿地滞留塘控制农田径流污染效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金辉 陆毅 赵晓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120,125,共5页
植被拦截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植草沟与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对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效能,研究以江苏金坛市某农业科技园为对象,对农田降雨径流特征进行了现场测试,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农田径流各污染物相互关系及成... 植被拦截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植草沟与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对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效能,研究以江苏金坛市某农业科技园为对象,对农田降雨径流特征进行了现场测试,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农田径流各污染物相互关系及成因进行了探讨。考察了4场典型降雨下植草沟-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对农田径流污染实际控制效能,结果表明植草沟-湿地滞留塘组合系统是控制农田径流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径流污染 植草沟 湿地滞留塘 去除效能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草鱼池塘环境异养菌数量及区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宗林 王广军 郑曙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
研究了在池塘中泼洒/挂袋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有效氯含量8%)对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养殖池塘内水体、底泥中异养细菌总活菌数变化影响。试验分4组,1#为3 750g/hm2全池泼洒,2#为3 750g/hm2挂袋,3#为7 500g/hm2泼洒,4#为7 500g/... 研究了在池塘中泼洒/挂袋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有效氯含量8%)对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养殖池塘内水体、底泥中异养细菌总活菌数变化影响。试验分4组,1#为3 750g/hm2全池泼洒,2#为3 750g/hm2挂袋,3#为7 500g/hm2泼洒,4#为7 500g/hm2挂袋。结果表明,3#的水体溶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2#异养菌数量最多。此外,1#、3#和4#中气单胞菌数量也低于2#,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水体中的细菌主要由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菌属等组成。其中假单胞菌、气单胞菌是主要的优势菌。底泥中异养菌主要由芽胞杆菌属、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色杆菌属和肠杆菌属组成,其中芽胞杆菌、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等属优势菌。水体中细菌和底泥中异养菌的多样性指数在2#最高(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7 500g/hm2全池泼洒ClO2,可显著增加水体溶氧;3 750g/hm2全池泼洒ClO2,可降低水体和底泥中有害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池塘 草鱼 水体 底泥 异养菌
下载PDF
利用老化虾塘进行斑节对虾与锯缘青蟹混养试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华芳 邱国 陈康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12,42,共4页
在老化虾塘中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don Fabricus)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混养试验,结果如下:斑节对虾的产量为1225kg/hm^2,养成存活率为65.3%;锯缘青蟹的产量为422.5kg/hm^2,存活率为40.2%;纯收入4210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 在老化虾塘中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don Fabricus)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混养试验,结果如下:斑节对虾的产量为1225kg/hm^2,养成存活率为65.3%;锯缘青蟹的产量为422.5kg/hm^2,存活率为40.2%;纯收入4210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虾塘 斑节对虾 锯缘青蟹 混养
下载PDF
从嵌入式治理到分类管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9
16
作者 刘锐 贺雪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6,共10页
宅基地利用具有高竞争性低排他性,其资源属性与"公共池塘资源"类似。一般农村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不高,宅基地的社会属性仍发挥作用。政府保障集体治理空间,调动集体治理的积极性,加强集体治理规范建设,契合"公共事务治理之... 宅基地利用具有高竞争性低排他性,其资源属性与"公共池塘资源"类似。一般农村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不高,宅基地的社会属性仍发挥作用。政府保障集体治理空间,调动集体治理的积极性,加强集体治理规范建设,契合"公共事务治理之道",能够实现宅基地的制度效率。问题是,当前一般农村宅基地管理,过度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与集体治理框架不一致。当宅基地功能被忽视或被乱用,农民增长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宅基地政策越多越细,宅基地问题就越难解。我们应立足宅基地属性,创新基层治理制度,提高宅基地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制度 公共池塘资源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河蚌对草鱼混养精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宗林 郑曙明 +1 位作者 王广军 赵峥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761,共5页
试验池塘4口,每口面积0.8hm2,水深1.8m,放养体质量50g的草鱼12000尾,体质量24~100g的鲢鱼500尾,体质量150g的鳙鱼100尾,常规管理,其中2口池塘放养1龄河蚌两万只,2口对照塘不放河蚌,定期采集水样,测定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生物)量。结... 试验池塘4口,每口面积0.8hm2,水深1.8m,放养体质量50g的草鱼12000尾,体质量24~100g的鲢鱼500尾,体质量150g的鳙鱼100尾,常规管理,其中2口池塘放养1龄河蚌两万只,2口对照塘不放河蚌,定期采集水样,测定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生物)量。结果表明,鱼蚌混养塘中有浮游植物6门48属94种,而对照塘中仅有6门42属91种。混养塘与对照塘水体中均以绿藻门的种类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7.8%和41.8%。鱼蚌混养组中以绿藻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藻类为:硅藻门的小环藻、针杆藻,绿藻门的小球藻、栅藻、新月藻;而对照组中的优势种不仅有试验组中的优势种类,还包含了蓝藻门的平裂藻、螺旋藻、微囊藻以及硅藻门的直链藻、舟形藻、双壁藻,绿藻门的梭形藻等。鱼蚌混养组与对照组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4~1.41和1.26~1.36,鱼蚌混养组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对照组。鱼蚌混养组浮游植物密度为539.23×104个/L^1289.53×104个/L,生物量为6.68~12.47mg/L;对照组浮游植物密度为669.57~1608.50×104个/L,生物量为8.40~18.62mg/L,鱼蚌混养组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略低于对照塘,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鱼蚌混养模式可有效控制塘中浮游植物的繁殖与生长,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提高,池塘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蚌混养 草鱼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草鱼种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万光 张耀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草鱼种 增产效果 池塘养殖
下载PDF
生态雨水设施的污染物积累效应及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海燕 魏鹏 张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对植被浅沟、雨水花园及雨水塘3 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雨水设施应用于径流中有机质、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控制时,污染物在设施内的积累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设施长期运行时面临的污染风险,提出了这3 种生态雨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维... 对植被浅沟、雨水花园及雨水塘3 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雨水设施应用于径流中有机质、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控制时,污染物在设施内的积累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设施长期运行时面临的污染风险,提出了这3 种生态雨水设施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建议: 植被浅沟运行寿命应结合我国道路雨水径流水质综合确定,超期运行的植被浅沟应对表层5cm 种植土进行更换;雨水花园表层介质重金属含量较高时,可更换0-10 cm 深度范围内的种植土,为减少表层磷溶出量,可在表层覆盖树皮以加强对磷的吸附;雨水塘中沉积物的清理周期应按功能区分类确定,对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较高的干塘应酌情增加清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雨水设施 污染物积累 植被浅沟 雨水花园 雨水塘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数量变动及区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宗林 王广军 +1 位作者 郑曙明 朱成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了解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在池塘中以泼洒和挂袋2种方式施用消毒剂二氧化氯后,对草鱼养殖塘内水体、底泥和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总活菌数进行调查,并分析肠道异养细菌的区系组成。试验分为4组,组1为250 g Cl O2全池泼洒,组2为250 g Cl... 为了解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在池塘中以泼洒和挂袋2种方式施用消毒剂二氧化氯后,对草鱼养殖塘内水体、底泥和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总活菌数进行调查,并分析肠道异养细菌的区系组成。试验分为4组,组1为250 g Cl O2全池泼洒,组2为250 g Cl O2挂袋,组3为500g Cl O2泼洒,组4为500 g Cl O2挂袋,试验期30天。结果表明: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总活菌数随Cl O2使用方案的变化有显著差异。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中均最高,组1、组3和组4异养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草鱼肠道总活菌数和气单胞菌数变化趋势类似,即组2细菌总数和气单胞菌数所占比例最高,组4次之。其中,试验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过程中均最高,显著高于组1、3和4(P<0.05);而试验组2和组4中气单胞菌的数量显著高于组1和组3(P<0.05),但组1和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分离到的161株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发现草鱼肠道中的优势菌分别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分别占肠道总细菌数的15.5%、19.3%和20.5%。组2中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组4和组1也显著高于组3(P<0.05),但组1和组4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挂袋方式施用250 g Cl O2时草鱼肠道内细菌数量总数最多,气单胞菌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在养殖水体中使用Cl O2会对草鱼肠道细菌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池塘 草鱼 肠道 异养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