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te stress and sleep disorder in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被引量:8
1
作者 Qi-Jun Zhang Qiao-Li Zhang +5 位作者 Xin-Yang Sun Li-Yi Zhang Si-Yuan Zhang Gao-Feng Yao Chun-Xia Chen Ling-Ming Ko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t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sleep disorder in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 and construct the relational model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s: A tot...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t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sleep disorder in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 and construct the relational model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s: A total of 2,411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and administered the Chinese Military Personnel Sleep Disorder Scale, Military Acute Stres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acute stress sca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and factor scores of sleep disorder scale(r=0.209~0.465, P【0.01);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sca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acute stress scale and the total score and factor scores of sleep disorder scale(r=0.356~0.537, P【0.01). The analysis of mediating effects showed that lack of social support partially mediated between acute stress and the factors of sleep disorder.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howed that acute stress not only had a direct effect on sleep disorder(the path coefficient was 0.29, P=0.000), but also on lack of social support(the path coefficient was 0.39, P=0.000); lack of social support had a direct effect on sleep disorder(the path coefficient was 0.48, P=0.000).Conclusions: Acute stress and lack of social support are two significant factors of sleep disorder in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 Well-established social support could alleviate sleep disorder induced by acute stress. Lack of social support w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acute stress and sleep dis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s-root military personnel acute stress social support sleep disorde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下载PDF
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类型学考察与路径探赜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聚军 庞尚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
优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是防范社会安全风险的现实所需、降低社会安全治理成本的必行之举,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平安稳定的基本保障。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法”,以党政力量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度作为基本维度,将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划分... 优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是防范社会安全风险的现实所需、降低社会安全治理成本的必行之举,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平安稳定的基本保障。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法”,以党政力量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度作为基本维度,将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划分为共建共治型、党政主导型、自治型和治理失序四种类型,在增进研究直观性、清晰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构建与优化整体图景的同时,也有效规避了以往单案例研究在代表性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循此理路,从实践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具体考察2017—2021年的23个典型创新案例,归纳出优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的实践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底色,从深化党建引领、推动情法结合、强化技术嵌入等方面,持续优化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深入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安全 矛盾化解机制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客户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协同治理还是嬗变失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娇 王凡林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1,共11页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 将客户数字化转型行为决策纳入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框架中,利用2007—2019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检验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正向溢出主要表现为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协同和高管治理是客户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个作用渠道,从而证实数字溢出存在协同治理效果。此外,当客企关系性质良好、客企数字差距较大、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时,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改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客户数字化转型引致的数字溢出能够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为缓解企业间供需矛盾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发现并验证了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协同治理效果,加深了各界对供应链数字溢出的学术认知,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矛盾 数字溢出 数字化转型 企业社会资本 信息协同 高管治理
下载PDF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靖楠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价值需求、教育重心和价值主体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教学模式、方式和思维上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价值需求、教育重心和价值主体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教学模式、方式和思维上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变,重新探讨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担当和发展路径,旨在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 使命担当
下载PDF
信访: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制度安排
5
作者 陈新 卢志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 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特有制度安排,深嵌于中国国家治理场景中。信访制度发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历经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其的改革重塑,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在实践过程中,信访制度塑造了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与信访民众等多行为主体之间复杂的关系样态,呈现出“政府回应与社会抗争”“群众路线与维稳利器”“维权之举与谋利之术”等行为逻辑。就未来改革和研究议程而言,需从宏观上将信访融入国家治理整体格局中思考,从中观上优化信访制度本身的运行逻辑,从微观上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的各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信访 群众路线 社会矛盾 法治化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重要创新贡献
6
作者 高继文 常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坚持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全面深刻改革具体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各方面体制,加快推进现代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根本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原则,避免了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探索和把握改革的规律,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改革 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辩证法的新发展
7
作者 吴星儒 吴宏政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创立了“历史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原理”,但马克思并...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创立了“历史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原理”,但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辩证法的“特殊原理”,是衡量社会主义进步的“客观标尺”。新矛盾对历史辩证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社会主要矛盾双方包括“目的项”和“条件项”,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相互规定;新矛盾不是对旧矛盾的彻底否定,而是对旧矛盾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辩证法
下载PDF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贡献
8
作者 马起涛 尹世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为,通过...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为,通过确证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适用范围;通过界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和特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普遍真理性;通过规定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理论向度;通过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多重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以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继承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12,164,共13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以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环链,主要包括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发展逻辑与实践逻辑,它们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逻辑主线,构成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有机统一体。就理论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以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环链,主要包括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发展逻辑与实践逻辑,它们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逻辑主线,构成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有机统一体。就理论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以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思想理论资源为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就历史逻辑而言,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史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托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来推进伟大斗争的内涵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取得斗争胜利的百年辉煌史。就发展逻辑而言,需依据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以阐明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的守正创新意蕴。就实践逻辑而言,缘于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在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中呈现的创新意蕴内含了其守正意蕴,由此需有针对性地进行伟大斗争以赓续其涵括的不同创新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伟大斗争 伟大建党精神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守正创新
下载PDF
从爱的角度解读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以《简•爱》和《呼啸山庄》例
10
作者 李丹枫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0,108,共6页
《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时至今日仍旧被世人传颂。这两部作品展现出很多的共性,都是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而呈现出一种炙热、刻骨的爱情,这种爱情在现实社会中却受到压抑,体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因此,可以以... 《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时至今日仍旧被世人传颂。这两部作品展现出很多的共性,都是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而呈现出一种炙热、刻骨的爱情,这种爱情在现实社会中却受到压抑,体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因此,可以以人的自然性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对这两部作品的矛盾根源进行深层解读,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社会环境与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平等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性 社会性 矛盾 抗争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依据的研究述评
11
作者 唐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120-128,共9页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围绕转化性质、转化内在机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和阐释。理论界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已经形成...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围绕转化性质、转化内在机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和阐释。理论界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已经形成若干共识,但也存在不足。今后,应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国际环境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转化 新时代
下载PDF
在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共同富裕
12
作者 吴吉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在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基本矛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在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在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基本矛盾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起着主导作用,矛盾分析方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对破解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与生动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积极汲取历史经验,在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矛盾分析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13
作者 李永虎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蕴含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蕴含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跟随变化的时代,紧密围绕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这样的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更加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的革命性、创新性、生态性和人民性,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双网互嵌: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协同治理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以T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为例
14
作者 郝雅立 宋沂霏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协同化解需要行政调解网络与社会调解网络的要素协作与功能耦合,双维网络的互嵌逻辑为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障碍、实现协同治理增量提供新路径。矛盾纠纷协同治理的生成理路包括三大核心节点:重组协同治理理论要件,追踪... 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协同化解需要行政调解网络与社会调解网络的要素协作与功能耦合,双维网络的互嵌逻辑为破解矛盾纠纷调解障碍、实现协同治理增量提供新路径。矛盾纠纷协同治理的生成理路包括三大核心节点:重组协同治理理论要件,追踪挖掘矛盾纠纷化解多元模式的实践行动与运行机制,以及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协同治理共同体。协同调解网络的互嵌融合有赖于共识塑造、制度设计、能力建构、条块结合等治理要素的共同作用,矛盾纠纷的多元调解机制及运行模式推动治理方式优化、网络关系重塑与多维空间缔结,激活并优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调解体系。互嵌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为重建协同秩序、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与协同治理的融合通道提供了新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纠纷 行政调解网络 社会调解网络 双网互嵌 矛调中心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15
作者 任思源 代训锋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其哲学意蕴。文章从系统论、矛盾论、过程论和价值论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这一思想体系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揭示了这一思想体系在统筹处理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中所运用...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其哲学意蕴。文章从系统论、矛盾论、过程论和价值论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这一思想体系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揭示了这一思想体系在统筹处理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中所运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研究这一思想体系所蕴含的哲学基础,这对于我们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运用这一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论 矛盾论 过程论 价值论
下载PDF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科技政策跃迁及创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伟 范旭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科技政策的有效支撑,科技政策也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时调整。中国科技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了三次跃迁,实现了从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再到提高科技有效供给的改变。新时代科技政...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科技政策的有效支撑,科技政策也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时调整。中国科技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了三次跃迁,实现了从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再到提高科技有效供给的改变。新时代科技政策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必要前提,价值转向更多关注平衡发展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目标转向充分发展并重视社会生产的速度、效率。在社会主要矛盾视野下,科技政策存在政策的使命目标对人民需要的回应性不足、科技政策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参与主体缺乏有机协同三大困境,必须聚焦人民需要的科技政策使命,重构科技政策供给结构,并围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强化科技政策主体的互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下载PDF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性解读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喜平 杜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要求以强大且成熟的物质生产为保障,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
下载PDF
深圳港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蕊 靳廉洁 冯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7,共6页
随着港口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港城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疏港交通对城市交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建设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降低公路货运比例,将成为解决深圳港城矛盾的有效手段。根据内陆港建设的特点,对投入产出模型中... 随着港口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港城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疏港交通对城市交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建设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降低公路货运比例,将成为解决深圳港城矛盾的有效手段。根据内陆港建设的特点,对投入产出模型中建筑业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了改造,更准确、全面地测算出内陆港在建设期以及运营期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个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内陆港建成后对于港口企业、船公司、货主、拖车公司等相关用户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内陆港建成后产生的其他社会效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深圳港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推进深圳市近距离内陆港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 港城矛盾 近距离内陆港体系 投入产出模型 经济社会效益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怀国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1,F0002,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要矛盾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新阶段:2020-2035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历程,探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生命周期的演变及轨迹。在此基础上,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为依据,定性分析与量化计算相结合进行趋势性判断... 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历程,探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生命周期的演变及轨迹。在此基础上,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为依据,定性分析与量化计算相结合进行趋势性判断和预测,中国正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进入新的15年过渡时期(2020—2035年),将发生根本性、历史性、全方位的重大变化,体现新趋势、新特征,实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的新发展阶段。2020年,中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2035年为新标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社会主义中级阶段;2049年,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2078年,在改革开放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完成第三个百年奋斗目标;至21世纪末,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铸就“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六位一体” 社会主要矛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