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
1
作者 彭振军 何刚 +2 位作者 孔玉 张静怡 何训喜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以淮河流域3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1年各市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探究淮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利用标准差椭圆法对效率的空间转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 以淮河流域3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1年各市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探究淮河流域工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利用标准差椭圆法对效率的空间转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区域间差异显著,表现为上游、下游高,中游低。省际间,淮河流域山东段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安徽段相对较低。城际间,泰安市效率值偏高,淮南、淮北市效率值偏低。淮河流域工业水资源绿色水资源空间上呈“东北—西南”分布格局,效率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移动轨迹为“东北—西南—西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 超效率SBM 标准差椭圆 效率重心
下载PDF
昭通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洪敏 刘凤莲 杨博文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明晰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特征,对提高山区生态系统健康,推进山区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昭通市为例,以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为数据源,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 明晰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特征,对提高山区生态系统健康,推进山区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昭通市为例,以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为数据源,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三个方法探究昭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再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层级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昭通市的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耕地和草地,建设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其中草地的标准差椭圆方向性最不明显,耕地、林地和草地重心分布较为稳定;从景观层级水平上说,呈现出斑块数目增加,相连度减小,最大斑块分布优势减弱,破碎化程度增加,连通性降低,凝聚度降低和复杂度上升的特征;从景观类型水平上说,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最大的景观类型均为耕地,最大斑块指数、聚集度最大的景观类型均为林地,平均斑块分维数最大的景观类型为建设用地,散步与并列指数最大的景观类型为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转移矩阵 标准差椭圆 重心迁移模型
下载PDF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Henan, China
3
作者 Kaiguang Zhang Hongling Meng +1 位作者 Mingting Ba Danhuan We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3期163-180,共18页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ts evolving patter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factors, formul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 construction of... The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ts evolving patter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factors, formul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 life society, and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statistics data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21, with county as the basic study unit, the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volution patterns of resid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y using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enter,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d spatial auto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shows unbalanced state,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reas mainly distribute in the northeast part and north part, where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regions, over time, this trend is gradually becoming significant.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has a trend of centripetal concentration, with the degree and trend of centripetal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has obvious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significance is not high, the weighted resident population average center is approximately located at (4.13740˚N, 113.8935˚E), and the azimuth of the distribution axis is approximately 11.19˚.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has obvious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built-up areas of Zhengzhou and Luoyang as their centers, where have a significant siphon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population.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in the province form a relatively stable belt area of Low-Low agglomer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ent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Morphology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enter Migr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下载PDF
西藏地区历史洪涝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
4
作者 李存秀 何文鑫 +3 位作者 刘峰贵 陈琼 周强 罗静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西藏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时间尺度自然灾害的重建,对认识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西藏地区历史洪涝灾害资料的挖掘和现代洪涝灾害数据的收集,重建了西藏地区1800—2010年洪涝灾害,并对洪涝灾害的时... 西藏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时间尺度自然灾害的重建,对认识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西藏地区历史洪涝灾害资料的挖掘和现代洪涝灾害数据的收集,重建了西藏地区1800—2010年洪涝灾害,并对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洪涝灾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210年西藏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371次,平均发生频率为1.77次/a,与邻近的四川盆地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相当,灾害主要集中在夏季;近210年来西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存在5a、10a、15a、30a、50a等5个震荡周期,其中10a、30a、50a的震荡周期最为强烈;(2)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及藏南诸河流域,以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地区为灾害核心区.洪涝灾害发生集中时间段在空间上的迁移,整体以东南方向迁移为主,6月份灾害空间分布聚集程度最强,8月份的聚集程度较为分散;(3)综合分析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成因,1800—2010年西藏地区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藏东南地区,与河流密集、降水等原因具有强烈相关性,洪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类型,所以在未来的洪涝灾害研究中将引入气候变化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洪涝灾害 重力模型 标准差椭圆 周期变化
下载PDF
重庆市山洪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乾柱 卢阳 +3 位作者 严同金 谢谦 赵姹 胡月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87,117,共9页
基于2013—2015年和2016—2019年2个阶段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分析了重庆市境内有历史记录的831次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中的重力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变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开展了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2013—2015年和2016—2019年2个阶段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分析了重庆市境内有历史记录的831次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中的重力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山洪灾害空间变化规律,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开展了驱动因素分析。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山洪灾害频次历年分布来看,重庆市历史山洪灾害大体分为3个阶段:受历史山洪灾害文献记录所限,1926—1977年和1977—2006年期间分别为灾害发生的低频期和低频波动期;随着极端暴雨事件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6—2017年期间为灾害发生的高频波动期,同时小波分析显示灾害频次呈3.7 a的周期变化。②从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员来看,2000年以后,尽管灾害频次不断上升,但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趋于平稳,体现了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发挥了效益。③5月份重庆地区灾害重心在渝东南彭水、武隆一带,6月份灾害重心向北迁移,进入7月份以后,灾害重心向渝西地区迁移,随后8—9月份,灾害逐渐转向渝东北。④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显示,河网密度和高程因子对山洪灾害解释程度较好,各因子两两叠加后,解释力均呈非线性增强。重庆市历史山洪灾害规律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清重庆市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因素,可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调查成果 重力模型 标准差椭圆模型 地理探测器模型 时空演变特征 重庆市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国地下水开采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徐丽丽 束龙仓 +3 位作者 李伟 闵星 鲁程鹏 刘波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5,93,共8页
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年均递减率为0.83%;华北地区在严格的地... 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法研究了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趋势,年均递减率为0.83%;华北地区在严格的地下水开采管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开采量得以压减,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黑龙江、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明显增加;我国地下水开采重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有向西北方向偏移的趋势,地下水开采空间分布格局由东北—西南方向逐渐偏转为东—西方向,方向性趋势也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动态演化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开采重心 标准差椭圆法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玉溪市东部生态质量评价
7
作者 孙咏琦 刘士鑫 +1 位作者 李约翰 李建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1-560,共10页
随着玉溪市东部城市化及旅游业不断发展,频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生态质量进行客观的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溪市东部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在遥感生态指数模型中加入水土保持因子构建改... 随着玉溪市东部城市化及旅游业不断发展,频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生态质量进行客观的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溪市东部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在遥感生态指数模型中加入水土保持因子构建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RSEI)模型,采用标准差椭圆、趋势分析、Hurst持续性分析等方法,探究研究区内2003-2019年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生态质量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整体生态水平处于良好偏下的水平,IRSEI均值处于0.5左右。2)生态质量在空间上呈“东北-西南”走向,持续性恶化的区域面积约102665.07 hm^(2),主要分布在阳宗海南部的耕地区域。3)高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生态质量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综上,本研究对促进该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为后续空间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 时空变化 标准差椭圆 趋势分析 重心偏移 抚仙湖流域
下载PDF
中美世界贸易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杨红霞 彭飞 张琦琦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6期75-78,共4页
经济贸易是中美两国与世界联系的战略支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地缘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商品贸易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展现了1992—2020年中美与世界贸易的基本形势,且在纳入地理因素建立拓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 经济贸易是中美两国与世界联系的战略支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地缘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商品贸易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展现了1992—2020年中美与世界贸易的基本形势,且在纳入地理因素建立拓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评估中美与世界贸易联系潜力,并进行空间展现。结果显示:(1)1992—2020年中美与世界贸易联系强度差距在逐渐缩小;(2)中美世界贸易联系影响因素有所异同;(3)中美世界贸易联系空间格局存有差异,但受国家战略性资源需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联系 拓展引力模型 标准差椭圆 中国 美国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重心演变及空间格局研究
9
作者 涂志豪 董琪梅 +2 位作者 谢晖 李会玲 李敬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旅游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格局转变,研究旅游重心的演变,对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四川省2005—2019年旅游经济统计数据,以重心模型为分析方法,度量了2005—2019年四川省的旅... 旅游经济重心的演变轨迹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格局转变,研究旅游重心的演变,对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四川省2005—2019年旅游经济统计数据,以重心模型为分析方法,度量了2005—2019年四川省的旅游经济重心演变轨迹的时空尺度,利用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对重心演变轨迹的态势及相关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重心整体呈现西北-东南的变化趋势,且变化历程具有明显阶段性,旅游重心整体分布在四川省的中部偏东南的位置;(2)2005—2019年四川省的旅游发展格局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现象存在普遍性;(3)旅游重心演变的综合影响力排序为地区生产总值>市区户籍人数>星级饭店数量>景区数量>高速公路里程>旅行社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重心模型 空间分异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特征——基于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孟延春 汤苍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2,共8页
本文使用了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共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相关数据,综合利用人口重心研究方法和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方法,借助于Arcgis软件分析工具,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和离散... 本文使用了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共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相关数据,综合利用人口重心研究方法和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方法,借助于Arcgis软件分析工具,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演变态势。研究结论表明,近30年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呈现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规模总量不断膨胀的基本态势,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领先,全市人口重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部位置,位移距离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北京全市域人口密度由内到外呈现较为显著的阶梯状递减特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近郊区人口密度梯度差异逐渐变小,近郊区与远郊区的人口密度的梯度差异逐渐扩大,以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分布为主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集聚趋势依然明显,反映了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点;北京市人口标准离差椭圆长短轴均呈缩短趋势,长短轴之比亦呈变小趋势,反映了在北京市人口规模整体扩张的基本态势上,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更强烈的向心极化趋势和同心圆集聚趋势。总之,北京市仍然表现为人口增量型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相对稳定的人口重心变化和较小的标准离差椭圆变化表明了北京市人口增加趋势呈现出城市化中后期趋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质量型城市化将进一步成为北京市未来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重心 标准离差椭圆 人口普查 北京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翊 冯云廷 俞杨安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经济重心和格局比较稳定,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也显示了不同县域之间存在分化。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包括第一自然的分异、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政策红利的差异、区域规划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格局 经济重心 标准差椭圆 浙江省
下载PDF
用线阵CCD标定光纤端部位置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静 李为民 +4 位作者 陈晓东 翟超 胡红专 邓伟平 邢晓正 《光学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1-32,共2页
为了标定光纤端部在平面上的位置,采用线阵CCD 对光纤的出射光进行扫描,对于接收到的数据采用重心法进行处理,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线阵CCD 重心法 标准偏差 光纤 标定 端部位置
下载PDF
用面阵CCD模拟测定星光漂移的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鸿强 李静 +1 位作者 李为民 胡红专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在LAMOST焦面光纤定位系统预研中 ,在焦面板上采用面阵CCD跟踪测量亮星的位置及其漂移 ,以对焦面板进行定位。在实验室条件下 ,用光纤出射光斑代替星光 ,即在光纤一端耦合进光 ,并在另一端用面阵CCD接收光斑 ,以模拟实际中接收星光情况... 在LAMOST焦面光纤定位系统预研中 ,在焦面板上采用面阵CCD跟踪测量亮星的位置及其漂移 ,以对焦面板进行定位。在实验室条件下 ,用光纤出射光斑代替星光 ,即在光纤一端耦合进光 ,并在另一端用面阵CCD接收光斑 ,以模拟实际中接收星光情况。并利用重心法和图像迭加技术对采集的光斑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用面阵CCD测量星光位置及其漂移具有重复精度高 ,稳定性好的特点 ,且通过图像迭加处理 ,可提高星光信号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CCD 重心法 标准偏差 星光漂移 模拟测定
下载PDF
山东省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钟桂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84-87,共4页
选取了1990—2003年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人均GDP等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对山东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重心测度公式,分析了山东省10多年来经济重心转移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东、中、西... 选取了1990—2003年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人均GDP等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对山东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重心测度公式,分析了山东省10多年来经济重心转移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东、中、西3大地带与17地级市(地区)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现出拉大的态势;地级市(地区)之间的差异程度较之3大地带间更为显著;依据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利用2003年的数据,将山东省内107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山东省经济重心位于几何重心偏东,且东、西偏移波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差 变异系数 重心公式 时空差异 经济发展 山东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产业集聚 重心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雪 关逸民 《地理信息世界》 2020年第2期68-74,80,共8页
基于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所含城市及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指标,采用不一致指数、人口-经济弹性、重心及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关系、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发现:①大多数年份广州市和深圳... 基于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所含城市及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指标,采用不一致指数、人口-经济弹性、重心及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关系、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发现:①大多数年份广州市和深圳市的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小于1,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远小于1;其他7个城市该指标大于1,人均贡献率较低。②大湾区人口-经济弹性呈现“先升后降-平稳发展”的发展态势,全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对协调,但存在一定程度地域分化。③大湾区人口和经济标准差椭圆都是呈现出东南-西北方向,前者变动范围大于后者,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稳定。④大湾区地理重心位于广州市和佛山市的交界处,人口和经济重心位于地理重心的东南侧,移动方向分别是向东北和西北,经济重心的移动范围更大。⑤区位差异、发展政策、交通壁垒、人口流动障碍等是大湾区人口-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一致指数 人口-经济弹性 标准差椭圆 重心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空特征——基于前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对照研究
17
作者 刘洪涛 肖功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164,共8页
本文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新近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心技术以及标准差椭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样本区分为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度解析。结论如下:时间特征方面,前金融危机时期,民营经济占... 本文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新近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心技术以及标准差椭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样本区分为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跨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度解析。结论如下:时间特征方面,前金融危机时期,民营经济占比出现过第一次系统性波动;后金融危机时期,出现过第二次系统性波动。空间位置特征方面,民营经济在前后金融危机时期有巨大反差;空间方向特征方面,呈现出空间分布、空间形状乃至空间方向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时空特征 金融危机 重心技术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点模式与距离成本下长沙某医院服务范围分析
18
作者 高琪 周玉科 +1 位作者 范俊甫 孔维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17年第11期24-26,32,共4页
通过核密度法、标准差椭圆算法、中心点分析法、距离分位数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可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医院与其就诊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医院的空间格局和服务范围分布特征。通过对长沙市某医院3个月就诊患者病例记录的处理与统计分析,明确了... 通过核密度法、标准差椭圆算法、中心点分析法、距离分位数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可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医院与其就诊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医院的空间格局和服务范围分布特征。通过对长沙市某医院3个月就诊患者病例记录的处理与统计分析,明确了该医院的服务分布模型。由于"距离—衰减"规律和时间成本等的影响,该医院中心区域病例点密度最高,越向外扩散病例点分布越稀疏,最外层的区域仅有零星分布,实质服务半径在7.5 km以内;且以该医院为中心,患者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向东南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 标准差椭圆 中心点分析法 分位数法 服务范围分析
下载PDF
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东杰 刘海燕 +1 位作者 庞小平 范沛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5期36-40,I0002,共6页
将人口密度为1500人/km2和人口规模为6万人的区域提取为我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再运用叠置分析、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模型,对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协调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为未... 将人口密度为1500人/km2和人口规模为6万人的区域提取为我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再运用叠置分析、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模型,对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协调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为未来人口、土地和经济城市化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重叠率不足30%,人口集聚于非城镇用地的现象十分普遍。从区域上来看,沿海地区的人口集聚与城镇用地拓展协调性比内陆好,南部沿海经济区城镇用地拓展与人口集聚不匹配的现象较严重;从分布方向上看,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分布均为南北方向分散,东西方向集中;北部城镇用地分布多于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南部则相反,整体上二者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人口聚集区 城镇用地 空间差异 叠置分析 重心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基于渔业数据的南极磷虾48渔区渔场时空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国庆 罗俊荣 +4 位作者 唐峰华 樊伟 宋学锋 杨超 张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2,共12页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重心 标准差椭圆分析 聚类分析 时空分布 48渔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