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Wei Zhao Lin-se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es about green space system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perceived bias towards the landscaping effect of green spaces to be built in urban areas as opposed t...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es about green space system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perceived bias towards the landscaping effect of green spaces to be built in urban areas as opposed to the perception of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designed plant communities. Give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idely applied today, the methodology to calculate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to model the expans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by CITY- green 5.0 and its conditions for application were explored. We propose that aerial images can be substituted by AutoCAD graphics of a green space contain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plant dispositions by digitizing the key features 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quickly and to offer proper guid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mall scale green spaces in urban are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otential application range and prospects for extension of the method are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green spaces on the campus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as a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een spaces ecological benefits EVALUATION CITYgreen 5.0 ArcView GIS
下载PDF
On Approach of Quantify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A Case Study of Wuxi City
2
作者 PAN Xiajie LIU Biny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6期71-76,共6页
Urban green space has its important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Quantifying of those benefits help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The essay discusses approach of quantifying direct economic b... Urban green space has its important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Quantifying of those benefits help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The essay discusses approach of quantifying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of land utilizing and construction derivated from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tself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space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It is the affi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of urban green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een space ECONOMIC benefitS of green spac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 space SOCIAL benefitS of green space
下载PDF
Service Object-based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3
作者 刘景元 秦飞 +1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树川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10期40-43,共4页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s of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were discussed from many perspectives, connotations of such three major benefits were redefined, existing problems in t...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s of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were discussed from many perspectives, connotations of such three major benefits were redefine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evaluation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service objec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6 relationship fields were classified, specifically, global ecology, regional environment, regional health, basic life, spiritual life and material life, a basic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reen space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framework
下载PDF
国内城市绿地碳汇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毕文苑 王洪成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17,共8页
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与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相关的431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将绿地碳汇研究划分为绿地碳汇能力探索阶段、绿地碳汇发展实践阶段、绿地碳汇效能优化阶段3个研究阶段,从理论方法、影响因素、效益评价3个方面综述各... 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与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相关的431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将绿地碳汇研究划分为绿地碳汇能力探索阶段、绿地碳汇发展实践阶段、绿地碳汇效能优化阶段3个研究阶段,从理论方法、影响因素、效益评价3个方面综述各阶段的研究进展,提出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三点建议:构建多学科视角下系统综合的理论方法框架、以绿地碳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明确影响因素的价值、建立持续动态监测的差异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碳汇 理论方法 影响因素 效益评价
下载PDF
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江佩宜 戴菲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双碳”目标的提出、城市碳排的增加,使得固碳增汇的任务刻不容缓。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的碳汇来源,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缓解碳汇压力、提升生态效益,维持碳氧平衡。由此评估碳汇效益,估算碳汇能力,对实现碳的可视化...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双碳”目标的提出、城市碳排的增加,使得固碳增汇的任务刻不容缓。城市绿地作为重要的碳汇来源,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缓解碳汇压力、提升生态效益,维持碳氧平衡。由此评估碳汇效益,估算碳汇能力,对实现碳的可视化管理和碳中和目标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在梳理样地清查法、软件模拟法、遥感反演法、涡度相关法4种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并比较了4种方法的应用规模与优缺点,最后,从完善测算体系与指导规划实践两方面对城市绿地碳汇测算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城市绿地碳汇 测算方法 碳汇效益 遥感
下载PDF
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晶懋 王一凡 +2 位作者 张涛 范李一璇 孙婷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新城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街区单元的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分类,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量化关系,并从平面布局和垂直结构两方面提出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碳汇效益的优化方法,并选取碳储量最低的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的3个绿地样方进行碳汇效益优化设计。【结果】总结出4种西安市典型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模式,明晰了碳储量分布特征以及绿地空间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碳汇效益优化方法,发现碳储量与斑块类型面积(CA)、景观形状指数(LS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聚集度(A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各类绿地空间格局碳储量大小为多核心辐射型>散点分布型或廊道穿越型>单核心辐射型,建议在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优化中增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并增加高固碳植物种类及数量,提升样方内年固碳量。【结论】从中观尺度讨论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中小尺度绿地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设计方法,为低碳绿地设计提供参考,提升城市街区单元内社区生活圈的人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单元 绿地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碳储量 碳汇效益 植物群落设计 陕西西安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降温绩效评估及提升策略——以北京市为例
7
作者 李建春 Chen Y Wendy 袁文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6-1386,共11页
绿地和水体对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但因城市空间稀缺导致建设机会成本高,提升蓝绿空间绩效研究亟需深化。本文构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降温绩效评估模型,定量测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蓝绿空间斑块降温效果,以北京市为研究区... 绿地和水体对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但因城市空间稀缺导致建设机会成本高,提升蓝绿空间绩效研究亟需深化。本文构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降温绩效评估模型,定量测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蓝绿空间斑块降温效果,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利用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与地表温度数据,评估大于1 hm^(2)蓝绿空间辐射范围的降温绩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研究期内北京市蓝绿空间面积不断增加,呈现由小型面积(Ac)(1≤Ac<2 hm^(2))为主向中型(2≤Ac<10 hm^(2))和大型(Ac≥10 hm^(2))转变;水域持续增加,而林地、草地和混合类型减少;三环以内老城区面积基本持平,而四环减少、五环增多。②根据缓冲区降温模型,北京市蓝绿空间的降温区范围不断增加,从类型结构上看,大中型蓝绿空间形成的降温区增加,而小型蓝绿空间的降温区减少;林地面积虽然减少,但其降温区面积却在增加,而水体降温区面积增长不及自身面积增长。③不同类型蓝绿空间绩效水平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特征,小型和中型混合类型、大型水体的降温绩效比其他同等规模的绩效更好。因此,优化蓝绿规模和类型结构、调整空间形态布局、改善生态空间质量对充分发挥蓝绿空间降温效应起到重要作用,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成本−收益分析 降温绩效 生态福祉
下载PDF
干旱区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与温湿效应关系研究
8
作者 张衡 吕瑞恒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选择南疆干旱区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青松路东侧4种内部结构、5种郁闭度绿地(宽度45 m)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夏季干旱区绿地结构类型与温湿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内部结构绿地降温增湿效应强弱为:乔... 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选择南疆干旱区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青松路东侧4种内部结构、5种郁闭度绿地(宽度45 m)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夏季干旱区绿地结构类型与温湿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内部结构绿地降温增湿效应强弱为:乔-灌-草>乔-草>灌-草>草坪;与对照相比,草坪降温增湿效应不显著(P>0.05),乔-灌-草与灌-草、草坪之间降温增湿效应差异性显著(P<0.05);在13:00—17:00之间,乔-草与灌-草、草坪之间的降温增湿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乔-草绿地与乔-灌-草温湿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5种郁闭度绿地降温增湿效应强弱为:86%>65%>46%>28%>12%;与对照相比,郁闭度65%、86%与28%、12%的绿地间降温增湿效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郁闭度65%与86%的绿地间温湿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乔-草与乔-灌-草降温增湿效应显著且趋于稳定,绿地郁闭度达到65%时,降温增湿效应显著且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效应 带状绿地 郁闭度 绿地结构
下载PDF
基于CITYgreen的城市绿地规划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新 张倩倩 张伟捷 《山西建筑》 2011年第7期197-198,共2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并依据实地调查,定性与定量结合,重点利用C ITYgreen对研究区域内部树木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算,旨在将这一先进的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定量手段引入到我国城市规划及设计的工作中去,以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科学高效...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并依据实地调查,定性与定量结合,重点利用C ITYgreen对研究区域内部树木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算,旨在将这一先进的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定量手段引入到我国城市规划及设计的工作中去,以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科学高效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green 城市绿地规划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
10
作者 阿娜尔 黄甘霖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结...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林冠截留过程中,雨洪调蓄效益受植物种类、叶片特征、修剪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差异很大;在绿地雨水入渗过程中,绿地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雨洪调蓄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地表径流形成过程中,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显著相关,对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缺乏小微尺度分析,并且鲜有涉及各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即探索和完善适合中国本土的雨洪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空间 雨洪调蓄 城市生态 效益
下载PDF
上海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空间营造与植物配置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博 《园林》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上海作为全球性大都市,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存量土地优化和资源不均衡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相应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微型绿地,在平衡城市绿地公共资源需求和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临港主城区多个... 上海作为全球性大都市,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存量土地优化和资源不均衡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而相应的,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微型绿地,在平衡城市绿地公共资源需求和提升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临港主城区多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布局不合理、人群适配度低和种植质量低等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讨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空间营造与植物配置之间的互为作用及链式效应。具体对策包括系统化分析主要人群、提升种植景观空间的多维感官体验和可持续性两个方面,从而提升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景观空间品质,为居民提供便捷且舒适的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片区形象和生态效益。以期为不断发展中的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港主城区口袋公园 微型绿地 空间营造 植物配置 空间品质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基于QUICKBird和CITYgreen的昆明市绿地效益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晓瑜 赵林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4-207,218,共5页
运用大尺度区域分析方法,以昆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View3.3和CITYgreen5.0模型,利用QUICKBird影像图,对昆明市建成区内的官渡区、盘龙区、五华区和西山区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了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碳储存和吸收、清除大气污染... 运用大尺度区域分析方法,以昆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基于ArcView3.3和CITYgreen5.0模型,利用QUICKBird影像图,对昆明市建成区内的官渡区、盘龙区、五华区和西山区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了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碳储存和吸收、清除大气污染物、释放氧气等方面的效益,并将这些效益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昆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系统2008年碳储存总量为788.92万t,当年碳吸收总量为6.04万t,折合人民币95.394 8亿元;清除大气污染物总量为2 398.864t,折合人民币7 767.45万元;释放氧气总量16.04万t,折合人民币5 945.9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green 绿地 生态效益 建成区 昆明市
下载PDF
超大城市楔形绿地空间规划及综合效益发挥探讨——以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为例
13
作者 黄卓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49-251,共3页
楔形绿地作为超大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类型,是锚固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市民游憩休闲品质、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规划总面积约14.5km~2,是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其规划设... 楔形绿地作为超大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类型,是锚固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市民游憩休闲品质、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规划总面积约14.5km~2,是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其规划设计理念在同类项目中具有代表性,其建设经验和综合效益值得研究。回顾了上海楔形绿地空间规划历程,并通过深入剖析张家浜楔形绿地的规划目标、功能定位、场地特征、生态设计特色和关键技术,进而阶段性评估其建成效果和综合效益,据此全方位、系统性地探讨超大城市楔形绿地实践的经验与挑战,以此为后续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实务参考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绿地 空间格局 规划建设 综合效益 张家浜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下公共绿地的社会效益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云峰 王淳淳 徐森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城市公共绿地对居民身心健康、生态环境、经济文化活力等内容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更新建设纳入公共空间的优化,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梳理国内外围绕和包含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开展的研究,归纳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 城市公共绿地对居民身心健康、生态环境、经济文化活力等内容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更新建设纳入公共空间的优化,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梳理国内外围绕和包含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开展的研究,归纳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的理论与内涵、机制与方法。结果表明:福祉理论为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研究提供内容维度和评估方法的基础;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总体可以分为身心健康、社会认同和地区发展3个方面,并以社会认同为主要介质。在此基础上,从城市更新的驱动支持、高效保障和可持续发展3个角度深化城市公共绿地社会效益研究,包括在地区发展和综合人口结构方向的机制研究,以及基于社会效益的公共绿地治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社会效益 公共绿地 绿地系统 景观治理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森林对大气PM_(2.5)的削减量及其占大气PM_(2.5)总量比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家馨 韩立建 +3 位作者 张志明 周伟奇 李伟峰 钱雨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40-2649,共10页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是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限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PM_(2.5)去除的自然途径有两种,分别是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干沉降占据主导作用,且干沉降的过程和效率与城市森林紧...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是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限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PM_(2.5)去除的自然途径有两种,分别是干沉降和湿沉降,其中干沉降占据主导作用,且干沉降的过程和效率与城市森林紧密关联。目前针对城市森林对干沉降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在小尺度中从不同树种、不同群落结构、不同景观类型等角度来估算并比较其滞尘量,较少关注其占空气污染总量的比率,从而可能影响对城市森林滞尘服务能力的判断。因此,利用城市森林效益(Urban Forest Effect,UFORE)模型中的大气污染干沉降模块的核心算法,以2015年为例,估算了我国主要城市辖区的城市森林一年内对大气中的PM_(2.5)削减量以及其占空气中PM_(2.5)污染总量的比重。结果显示:(1)2015年全国主要城市单位绿地面积日均滞尘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其中北京30.47mg/m^(2),苏州24.63mg/m^(2),沈阳28.55mg/m^(2)。(2)城市森林的滞尘效果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冬季滞尘量明显高于夏季,而夏季滞尘率高于冬季。(3)虽然滞尘总量较大,但城市森林对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滞尘量占空气PM_(2.5)污染总量的最大值不到4%,凸显出客观认识城市森林滞尘作用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大气污染的生态解决方案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细颗粒物(PM_(2.5)) 城市森林效益模型 绿地滞尘
下载PDF
城市绿地社会健康的概念、效益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雯雯 林广思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7-82,共6页
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城市绿地具有广泛的健康效益,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3个方面。目前,社会健康的定义和测量方式并不统一,现有研究也极少关注城市绿地... 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城市绿地具有广泛的健康效益,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3个方面。目前,社会健康的定义和测量方式并不统一,现有研究也极少关注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旨在探讨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关系,以期解决城市绿地对社会健康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联系问题。通过辨析社会健康的定义和维度,提出城市绿地社会健康效益的内容在个体层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在社会层面包括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健康效益的城市绿地因素包括城市绿地的物理特征、感知和使用。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关联路径包括“暴露-反应”关系及设计实践与健康效益的关联性反馈。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对城市绿地社会健康效益的认知,为评估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及完善城市绿地健康影响机制的全模型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社会健康 健康效益 景观感知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视嗅感知下校园绿地的恢复性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艳慧 王一凡 金荷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1,共6页
校园绿地作为学生压力恢复、调节情绪的有效媒介,值得深入探讨。借用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波)和心理指标(POMS量表),选取花香(栀子)和叶香(雪松),探究视嗅感知下校园绿地恢复性效益的差异,通过SD景观感知量表判断嗅觉对... 校园绿地作为学生压力恢复、调节情绪的有效媒介,值得深入探讨。借用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波)和心理指标(POMS量表),选取花香(栀子)和叶香(雪松),探究视嗅感知下校园绿地恢复性效益的差异,通过SD景观感知量表判断嗅觉对视觉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栀子花香和雪松叶香均能显著降低舒张压、提高注意力(P<0.01),校园绿地中香气能够改善消极情绪,其中栀子花香更能缓解疲劳、提高精力,视嗅感知比单一视觉感知下的恢复性效益更强;2)栀子花香在高、中、低绿视率水平(10%~85%)环境下均能显著放松身心(P<0.05),雪松叶香在绿视率为35%~85%的环境中能显著降低压力(P<0.05),θ波在任何气味介入的不同绿视率校园绿地中没有显著变化;3)气味可以改变人对视觉景观的感知评价,且气味类型与场地自然感、氛围感和有趣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校园绿地建设可结合视嗅感官体验,根据绿视率或其他环境特征合理种植芳香植物,增强场地恢复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视嗅 校园绿地 景观感知 气味影响 恢复性效益 绿视率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测度研究进展
18
作者 圣倩倩 季亚欧 祝遵凌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城市绿地是国土空间中发挥碳汇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明确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及其测度方法相关研究进展,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碳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相关科学研... 城市绿地是国土空间中发挥碳汇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明确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及其测度方法相关研究进展,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升碳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相关科学研究文献,综述了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测度基本内涵、现阶段特征、主要方法和未来展望。首先对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相关概念展开论述,并总结了当前城市绿地生态测度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次对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追踪与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测度研究的两大特征;随后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测度方法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价值测度法、模型测度法、指标体系法;最后,强调未来研究方向要多关注城市绿地负效应研究,开拓更多生态效益测度方法,加快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测度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城市绿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效益测度 测度方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常见自然声景及其健康效益研究进展
19
作者 聂玮 李红梅 王倩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自然声景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促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和可视化... 自然声景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促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内外自然声景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自然声景及其健康效益的研究现状、学科分布、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自然声景研究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方法更加多样、成熟,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国内自然声景研究涉及学科较少,相关研究集中于探讨人类对自然声景的感知及其健康效益,而国外研究除了关注人的感知外,自然声景与生态系统健康间的耦合关系也是其关注热点;未来自然声景发展应当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建立完善的自然声景研究体系,同时还应注重自然声景研究成果的普及与应用,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声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声景 健康效益 城市绿地
下载PDF
宿州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20
作者 姚晓洁 杨思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 评价体系 综合效益评价 宿州市 建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