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Density Solvent Base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Simultaneous and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Multiclass Pesticide Residues in Water and Sugarcane Juice Samples
1
作者 Teshome Tolcha Negussie Megersa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年第4期224-244,共21页
In this study, a miniaturized analytical technique based on high density solvent base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HD-DLLME) was developed for extraction of trace residues of multiclass pesticides includ... In this study, a miniaturized analytical technique based on high density solvent based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HD-DLLME) was developed for extraction of trace residues of multiclass pesticides including three striazine herbicides, two 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s and two organochlorine fungicides from environmental water and sugarcane juice samples.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and found to offer good linearity: R2 ≥ 0.991;repeatability varied from 0.73% - 5.28%;reproducibility varied from 1.14% - 8.74% and limit of detection ranged from 0.005 to 0.02 μg/L. Moreover, accuracy of the optimized method was evaluated and the recovery was varied from 80.39% - 114.05%.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this method to environmental waters and sugarcane juice sample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trace residues of ametryn in the lake water and sugarcane juice samples. Atrazine and ametryn were also detected in irrigation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DLLME GC-MS SAMPLE Preparation MULTICLASS PESTICIDES sugarcane juice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tem Damage and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in the Stem Juice between Sugarcane and Sweet Sorghum Harvested before and after Late Fall Frost
2
作者 Ming Li Wang Marsha Cole +7 位作者 Brandon Tonnis David Pinnow Zhanguo Xin Jerry Davis Yen-Con Hung Jianming Yu Gary A. Pederson Gillian Egglesto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4年第3期161-174,共14页
A late fall frost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sugar crops’ stem sugar composition, yield and juice quality for biofuel and bioproduct manufacture.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late fall frost in sugarcane is well document... A late fall frost may significantly affect sugar crops’ stem sugar composition, yield and juice quality for biofuel and bioproduct manufacture.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late fall frost in sugarcane is well documented, but information is lacking for sweet sorghum. Three and six commercial cultivars of sugarcane and sweet sorghum, respectively, were selected and evaluated for exposure to a late fall frost (-2.8&degC) in Griffin, Georgia, USA. Under the same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 screen house, the late fall frost induced more damage to sugarcane than sweet sorghum stems. The frost caused damage to sugarcane tissue and for juice to exude from stems, whereas similar behavior was not observed for sweet sorghum. In both sugarcane and sweet sorghum, the glucose/fructose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his change may not be totall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rost effect. Overall, these initial results suggest that sweet sorghum may have a better tolerance to fall frost than sugarcane. Two sweet sorghum cultivars, Grassl and M81E, responded well to the late fall frost, and they can possibly be used as feedstocks for biofuel/bioproduct manufacture in areas susceptible to frosts including northern reg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Sorghum sugarcane LATE FALL FROST Stem DAMAGE juice Quality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Hydraulic Press (HP)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omplementary Feedstocks Sustainable Bioenergy Production
下载PDF
发酵型茶醋的品质分析及抑菌性
3
作者 郑凤锦 方晓纯 +3 位作者 林波 任二芳 陈静 陈赶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7期42-51,共10页
以广西贺州生产的红茶(迎霜、月湾)、绿茶(开山白毛、茗山)为原料,分别与新鲜甘蔗汁混合发酵制备茶醋,考察其醋酸发酵过程中的色差、总酸、茶多酚、茶氨酸、总黄酮等指标变化,并通过电子鼻测定茶醋整体特征气味轮廓,同时采用牛津杯‐琼... 以广西贺州生产的红茶(迎霜、月湾)、绿茶(开山白毛、茗山)为原料,分别与新鲜甘蔗汁混合发酵制备茶醋,考察其醋酸发酵过程中的色差、总酸、茶多酚、茶氨酸、总黄酮等指标变化,并通过电子鼻测定茶醋整体特征气味轮廓,同时采用牛津杯‐琼脂法分析4种茶醋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绿茶(开山白毛、茗山)发酵体系的产酸能力较强,且茶多酚含量较高,茶醋中总黄酮成分保留较好;酸类、醇类、芳香化合物、烷类物质是茶醋的整体特征气味轮廓;以抑菌圈的大小判断4种茶醋的抑菌效果发现4种茶醋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圈明显,且茗山茶醋抑菌效果最佳,其对3种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为高敏感。不同茶叶品种发酵的茶醋品质和抑菌效果都有明显差别,但绿茶发酵的茶醋的口感比红茶发酵的茶醋丰富,且茶香、醋香味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甘蔗汁 发酵 茶醋 抑菌性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沸石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
4
作者 柳富杰 黄释慧 潘莉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方法:以沸石(ZL)为支撑骨架,通过共沉淀法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并用于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利用X-衍射(XRD)... 目的:探讨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对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方法:以沸石(ZL)为支撑骨架,通过共沉淀法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纳米碳酸钙改性沸石(CaCO_(3)@ZL)并用于模拟蔗汁中酚酸的吸附。利用X-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的沸石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研究CaCO_(3)@ZL对酚酸的吸附特性。结果:改性过程成功地在沸石表面负载纳米碳酸钙制备出CaCO_(3)@ZL。CaCO_(3)@ZL相对于未改性的ZL对酚酸的吸附量提高了40.34%,在600 min达到吸附平衡;CaCO_(3)@ZL对酚酸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经过5次再生后CaCO_(3)@ZL对酚酸仍可以保持初次吸附量的80.39%。结论:CaCO_(3)@ZL对模拟蔗汁的吸附过程速率主要为多分子层吸附和化学吸附控制,CaCO_(3)@ZL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用于蔗汁中酚酸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纳米碳酸钙 共沉淀法 吸附 酚酸 蔗汁
下载PDF
多重耐性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蔗汁酒精发酵的研究
5
作者 徐日益 《甘蔗糖业》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研究以酿酒酵母AS2.1189为亲株,利用亚硝酸诱变酵母并建立含561株诱变株的菌种库,通过耐性平板点种初筛法,经5次传代培养后筛选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耐性诱变株,其中Y75、Y226、Y324这3株是耐热、耐渗透压和耐酒精性能都有提高的诱变株... 本研究以酿酒酵母AS2.1189为亲株,利用亚硝酸诱变酵母并建立含561株诱变株的菌种库,通过耐性平板点种初筛法,经5次传代培养后筛选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耐性诱变株,其中Y75、Y226、Y324这3株是耐热、耐渗透压和耐酒精性能都有提高的诱变株。3株诱变株在亲株极限耐受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和最终细胞浓度都要大于亲株。研究诱变株Y75在胁迫条件下利用蔗汁发酵酒精,结果表明Y75最高菌体浓度高出亲株约2.5个OD600单位;Y75发酵液pH低于亲株约0.4个单位;Y75耗糖速率明显大于亲株,但最终残糖基本相同;发酵20h后Y75的产酒度高于亲株约1%(体积分数,下同),Y75和亲株的最终产酒度为14.82%和1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受性 亚硝酸诱变 酿酒酵母 蔗汁 酒精发酵
下载PDF
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平 吴幼茹 +3 位作者 杨继伟 邹毅 王在谦 李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247,共6页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醋在体外及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整个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对多酚和黄酮具有一定的提取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呈现波动状态,这可能和发酵过程中的氧化、水解作用有关。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具有极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同时甘蔗酒还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多酚和黄酮经过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后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多酚和黄酮在胃液环境中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肠液环境中含量略有上升。通过对不同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总还原能力的比较,表明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受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而且受消化液中pH值、蛋白酶、磷酸盐等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甘蔗酒 甘蔗醋 多酚 黄酮 模拟肠胃环境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干酵母对甘蔗汁酿酒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凤锦 陈赶林 +2 位作者 蒙艳红 林波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28,共5页
为研究不同酵母对甘蔗果酒的发酵影响,以新鲜的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选用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和发利干酵母三种商业活性干酵母进行液态发酵酿制甘蔗果酒。研究探讨了三种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凝聚性、发酵度、发酵... 为研究不同酵母对甘蔗果酒的发酵影响,以新鲜的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选用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和发利干酵母三种商业活性干酵母进行液态发酵酿制甘蔗果酒。研究探讨了三种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凝聚性、发酵度、发酵力、酸化力和产酒精能力等酿酒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酵母菌作用甘蔗汁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长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三种酵母菌的凝聚值F <20%,均为非凝聚性酵母。三种酵母菌的发酵力基本相当的,最终产酒精的能力差距不大,其中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最终产酒精为12.2%vol,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和发利干酵母均为12.0%vol。从三种商用酵母菌对甘蔗汁酿酒的各发酵特性来看,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略优于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和发利干酵母。研究结果为甘蔗汁发酵酿制风味甘蔗果酒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甘蔗果酒 活性干酵母 发酵特性
下载PDF
高酵母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其在蔗汁生产乙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磊 张远平 +4 位作者 浦跃武 曾练强 朱明军 梁世中 张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研究了高酵母菌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对蔗汁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混合杂菌与酵母以不同浓度配比接入蔗汁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当增加酵母接种量达到5×10^7个/mL时,醪液中乙醇浓度没有明显降低。利用鲜甘蔗汁直接发酵时,接种量为5... 研究了高酵母菌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对蔗汁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混合杂菌与酵母以不同浓度配比接入蔗汁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当增加酵母接种量达到5×10^7个/mL时,醪液中乙醇浓度没有明显降低。利用鲜甘蔗汁直接发酵时,接种量为5×10^7个/mL,乙醇产量达10.54%(20℃,v/v),与使用经高温灭菌的甘蔗汁作培养基,酵母接种量为2×10^7个/mL时相当,但发酵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其发酵上清液中未检出抑菌成分,说明提高酵母的接种量可以有效抑茵,其原因可能是酵母的生长处于竞争优势,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代谢。该研究为蔗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降低染菌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量 甘蔗汁 乙醇 抑菌特性
下载PDF
超声强化糖汁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永春 鲁聿伦 +2 位作者 杨锋 赵小进 钟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4-286,共3页
对超声波强化甘蔗制糖过程糖汁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超声方式以及超声条件对脱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糖汁脱色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之后进行超声强化,超声功率为260W,超声作... 对超声波强化甘蔗制糖过程糖汁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超声方式以及超声条件对脱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糖汁脱色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之后进行超声强化,超声功率为260W,超声作用时间为30s的条件下,糖汁脱色率为59·1%,明显高于无超声条件下的脱色率(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甘蔗糖汁 脱色
下载PDF
乙醇生产酵母菌的选育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登峰 关妮 +3 位作者 米慧芝 陆崎 肖代俊 黄日波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6期506-508,共3页
巴西燃料乙醇取得巨大成功,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糖价的下跌,以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已经向世人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但目前我国国内还尚未见到甘蔗汁乙醇的研究,作为一项储备技术,对甘蔗汁乙醇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巴西燃料乙醇取得巨大成功,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糖价的下跌,以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已经向世人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但目前我国国内还尚未见到甘蔗汁乙醇的研究,作为一项储备技术,对甘蔗汁乙醇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商业化和实验室筛选的多株酵母发酵甘蔗汁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y酵母生长速度较快,gw2酵母产酒率较高,gw2酵母死亡率较低。综上,sy酵母和gw2酵母更适合于甘蔗汁发酵酒精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酵母 甘蔗汁 发酵
下载PDF
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酒度的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易弋 容元平 +2 位作者 程谦伟 黎娅 伍时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7-249,共3页
为了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的酒度,选择甘蔗汁浓缩、以及向甘蔗汁中添加蔗糖、糖蜜和木薯粉水解液4种方法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在18%~20%(m/v)范围时,使用前三种方法都能获得11%(v/v)左右的发酵酒精度和90%以上的发酵效... 为了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的酒度,选择甘蔗汁浓缩、以及向甘蔗汁中添加蔗糖、糖蜜和木薯粉水解液4种方法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在18%~20%(m/v)范围时,使用前三种方法都能获得11%(v/v)左右的发酵酒精度和90%以上的发酵效率;最后一种方法由于菌种不能同时利用蔗糖和淀粉糖而导致发酵效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酒精发酵 糖蜜 木薯
下载PDF
甘蔗汁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万峰 熊莲 +3 位作者 陈新德 袁浩然 危薇 陈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37-941,共5页
选取8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对甘蔗汁的丙酮丁醇发酵能力进行了研究,筛选出1株丙酮丁醇产量较高的菌株(C.acetobutylicum 810705),比较了添加玉米、木薯和无机盐对该菌株发酵甘蔗汁为丙酮丁醇的影响,对甘蔗汁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正... 选取8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对甘蔗汁的丙酮丁醇发酵能力进行了研究,筛选出1株丙酮丁醇产量较高的菌株(C.acetobutylicum 810705),比较了添加玉米、木薯和无机盐对该菌株发酵甘蔗汁为丙酮丁醇的影响,对甘蔗汁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正交实验,并对将甘蔗汁转化为丙酮丁醇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acetobutylicum810705转化甘蔗汁生产丙酮丁醇的能力较好,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糖质量浓度7.5%,木薯与糖的比例1:1.5,通氧量为微量的氧。丙酮和丁醇的含量分别达到4.6g·L^(-1)和15.4g·L^(-1),丁醇含量比通常发酵的12g·L^(-1)提高了28%,相应的蒸馏能耗将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 甘蔗汁 发酵 木薯
下载PDF
果酒酵母对甘蔗汁的酒精发酵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赶林 林波 +1 位作者 孙健 李杨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4,共3页
以新鲜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用果酒酵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甘蔗果酒中间制品,探讨甘蔗汁酒精发酵过程中反应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0.15~0.30 g/L的果酒酵母作用甘蔗汁,发酵周期为14~20 d,发酵汁乙醇体积分数为4.5%,酸度为1.8... 以新鲜甘蔗压榨汁为原料,常温下用果酒酵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甘蔗果酒中间制品,探讨甘蔗汁酒精发酵过程中反应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0.15~0.30 g/L的果酒酵母作用甘蔗汁,发酵周期为14~20 d,发酵汁乙醇体积分数为4.5%,酸度为1.8%-2.4%,总糖为0.1%,发酵汁呈棕黄色,澄清透亮,酒香浓郁,味道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汁 果酒酵母 酒精发酵
下载PDF
甘蔗汁冷冻浓缩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4
作者 袁林峰 闵华 +2 位作者 黄霞萍 何铎 郭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冷冻浓缩工艺对甘蔗汁的影响 ,探讨了搅拌速度、冰相和液相的糖度、浓缩比和溶质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并对浓缩前后的甘蔗汁进行了感官上的比较 ,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冷冻浓缩效果作用显著 。
关键词 冷冻浓缩 甘蔗汁 搅拌速度
下载PDF
甘蔗汁多酚氧化酶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波 郑凤锦 +2 位作者 方晓纯 孙健 陈赶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共4页
以磷酸盐缓冲液匀浆浸提法提取混合甘蔗汁多酚氧化酶(PPO),探讨缓冲液p H值、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添加量对甘蔗汁PPO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获得甘蔗汁PPO的酶活性最适测定波长是230 nm。磷... 以磷酸盐缓冲液匀浆浸提法提取混合甘蔗汁多酚氧化酶(PPO),探讨缓冲液p H值、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添加量对甘蔗汁PPO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获得甘蔗汁PPO的酶活性最适测定波长是230 nm。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甘蔗汁PPO最适p H值为6.2;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VPP最适添加量为2%,提取甘蔗汁PPO的比活性最高。在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Triton X-100时,提取甘蔗汁PPO的比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多酚氧化酶 提取 活性
下载PDF
适合能源甘蔗酒精发酵酵母生理及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旭萍 王晓斐 +1 位作者 陈由强 黄祖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甘蔗汁作为培养基,研究了酿酒酵母Y01的生理及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发酵蔗汁产生酒精,蔗糖酶活性为237.84μmol/min·mL.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代时为1.8 h,最适发酵温度为32℃.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4%的酒精、质量分数... 以甘蔗汁作为培养基,研究了酿酒酵母Y01的生理及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发酵蔗汁产生酒精,蔗糖酶活性为237.84μmol/min·mL.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代时为1.8 h,最适发酵温度为32℃.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4%的酒精、质量分数为35%的糖.以质量分数为18%的甘蔗汁作为发酵培养基,发酵72 h后,发酵液中酒精体积分数可达1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酿酒酵母 生理特性 酒精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鑫珠 刘远 +4 位作者 高承芳 张晓佩 李文杨 董晓宁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5-749,共5页
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2%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其添加量分别为CK无添加,500mg·kg-1 C,10mL·kg-1 FJLB,50g·kg-1 M和10mL&... 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2%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其添加量分别为CK无添加,500mg·kg-1 C,10mL·kg-1 FJLB,50g·kg-1 M和10mL·kg-1 FJLB+50g·kg-1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无添加能够成功地调制甘蔗梢青贮,添加绿汁发酵液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乳酸含量较高,pH值最低,氨态氮较低,能够获得更优的甘蔗梢青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 纤维素酶 绿汁发酵液 糖蜜 青贮 发酵品质
下载PDF
甘蔗梢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肖祎 吕达 +3 位作者 陈政 陈道德 刘军 周英明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综述了甘蔗梢留种、甘蔗梢饲料、菜用甘蔗梢及甘蔗梢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蔗梢综合利用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甘蔗梢 留种 饲料 蔗笋 甘蔗梢汁
下载PDF
柠檬渣澄清甘蔗汁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王庆 魏锡均 +1 位作者 唐雪 霍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24-228,共5页
为了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研究了用改性柠檬渣对甘蔗汁进行澄清。利用单因素考察改性柠檬渣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温度和振荡速度对甘蔗汁透光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振荡正交实验和离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后的柠... 为了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研究了用改性柠檬渣对甘蔗汁进行澄清。利用单因素考察改性柠檬渣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温度和振荡速度对甘蔗汁透光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振荡正交实验和离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后的柠檬渣能明显提高甘蔗汁的透光率;最优振荡组合:振荡时间为70 min,振荡温度为30℃,振荡速度为100 r/min,40 m L甘蔗原汁中加入改性柠檬渣用量为0.1 g;最优离心组合为:离心机转速为7000 r/min,离心时间为15 min,离心次数为1。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甘蔗汁的透光率可达到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皮 澄清 甘蔗汁 透光率
下载PDF
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鑫珠 李文杨 +5 位作者 刘远 高承芳 张晓佩 吴贤锋 黄勤楼 翁伯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4-478,共5页
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本试验采用甘蔗稍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开封时间及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分别在发酵第1,3... 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本试验采用甘蔗稍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开封时间及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发酵品质。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表明,甘蔗梢绿汁发酵液能够显著(P<0.05)降低的菌糠青贮饲料的pH值和显著(P<0.05)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有效的促进菌糠发酵进程,保存其营养物质。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开封时间是15d,最迟不宜超过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绿汁发酵液 甘蔗梢 发酵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