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reat Lakes Region’s Agri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1
作者 Zeyu Shen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7期165-176,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ultiface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Midwest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ularly the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brought about by hot weather activities and techno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ultiface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Midwest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ularly the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brought about by hot weather activiti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From 1900 to 2010, temperatures in the Midwest rose by an average of 1.5 degrees Fahrenheit, which would also lead to an increase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recipitation is also expected to increase due to increased storm activity and changes in regional weather patter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se changes on urban and agricultural areas. In urban areas such as the city of Chicago, runoff from the increasing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agriculture areas are challenged by soil erosion, nutrient loss, and fewer planting days due to excessive rainfall. Sustainable solutions such as no-till agri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grassland zones are discussed. Using historical data, recent climate studies and projections, the paper Outlines ways to enhance the Midwest’s ecology and resilience to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Midwest USA agricultural impacts Urban Runoff Sustainable Practices Precipitation Patterns Temperature Increas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oil Erosion Water Management
下载PDF
水力发电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区域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宇 任品桥 +3 位作者 郑焱 高峰 孙博学 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造成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为土建工程阶段,其次为机电设备制造阶段;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单位水电碳足迹差距较大,与全国平均值相差±2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24个;各省级行政区运行阶段碳足迹占比为47.94%~96.82%,占比超过80%的省级行政区有19个。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及省级发电清单编制与电网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水力发电 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区域化分析
下载PDF
温室气体管控纳入化工园区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探索和实证研究
3
作者 许亚宣 李小敏 +4 位作者 李亚飞 詹丽雯 赵果 姚懿函 李林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6-1640,共15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已成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产业园区是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减污降碳源头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已成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产业园区是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减污降碳源头防控的重要抓手。该研究重点围绕协同减污降碳优化规划方案这一关键问题,探索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温室气体评价的技术方法,并以某石化园区为例开展了实践探索。为了在环评中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从两方面探索评价技术方法:一是温室气体与大气耦合评价方法,开展温室气体评价重点排放设施能效分析,结合大气评价中空气质量目标改善要求和初步模拟预测结果,联合提出淘汰高耗低效热源设施、分阶段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的规划调整建议;二是研究创新温室气体评价和循环经济分析紧密结合的环评方法,遵循化工园区协同、合作、共享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以资源循环降碳、能效提升降碳为目标,充分发挥化工园区碳固定、碳消纳的天然优势,促进园区内产业链协同。实证研究表明:①通过全面识别园区减污和降碳的关键环节,以“提效-控煤”为主线,温室气体评价与大气评价联合提出热源点整合方案;聚焦园区CO_(2)资源化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推动两家企业6套装置实施CO_(2)回收,并实施聚碳酸酯、碳酸乙烯酯等CO_(2)产业链利用项目,将零散企业余热资源统一纳网,实现余热余压利用,很好地验证了前述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温室气体评价对能源规划方案和产业循环经济方案的优化调整作用。②基于现行产业园区环评的评价技术流程,采用全过程纳入模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全过程评价技术框架,即现状评价“挖潜力”、规划分析“融理念”、影响识别“定目标”、影响评价“评趋势”、方案论证“明措施”、调整建议“优方案”。此外,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一是增强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的协同性,二是关注难以量化的新排放源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三是结合不同园区面临的能源转型和环境目标压力,形成差异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该研究提出的技术框架和评价方法为优化化工园区环评源头管控作用起到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园区 减污降碳 技术路径
下载PD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4
作者 Jianing TIAN Chuanhui GU Yanchao BAI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CD 2024年第3期409-427,共19页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enerated by crop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 and energy inputs in China from ...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generated by crop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 and energy inputs in China from 2019 to 2021 were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It was found that from 2019 to 2021,Ne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NGHGE)from agriculture in China had an increasing trend.Methane emissions ranked first in NGHGE,with an annual proportion exceeding 65%and an increasing annual trend.CH_(4)emissions wer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enteric fermentation and rice production.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ccounted for around 22%of annual NGHGE and decreased from 2019 to 2021.The main sources of N_(2)O emissions were the use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and manure management.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ccounted for about 18%annually,with diesel and agricultural electricity use contributing to over 60%of CO_(2)emissions.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represented about a 6.1%lowering of NGHGE.The combined proportion of CH4 emissions from enteric fermentation and rice production accounted for over 50%of total GHG emissions.The changes in NGHGE were mainly caused by disturbance of the livestock industry during the pand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ystems emission factors greenhouse gases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原文传递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伟 李东晓 +4 位作者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67-74,共8页
农业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固碳端,在固碳减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类型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固定途径及其影... 农业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固碳端,在固碳减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类型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固定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现有研究成果、减排潜力以及存在问题,总结了推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固碳相关领域的研究,展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探索途径。为中国进一步固碳减排、农业可持续发展,尽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减排 温室气体 农业生态系统 碳排放源 土壤固碳
下载PDF
中国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硕璞 李婷 +6 位作者 张雅京 杨淼 郝一涵 汪明明 马欣悦 王辰星 严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36-7551,共16页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高消耗、高投入、高需求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源非CO_(2)气体以极具增温潜势的CH_(4)和N_(2)O为主,控制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高消耗、高投入、高需求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源非CO_(2)气体以极具增温潜势的CH_(4)和N_(2)O为主,控制农业源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系统非CO_(2)温室气体核算尚处于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之中,在估算方法、模型参数等方面还未形成一套完整和公认的体系。研究参考IPCC分类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农业系统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废弃物的农业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以2020年为基准对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系统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2801.68万t CO_(2)-e,CH_(4)是农业系统排放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我国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西北、华北、西南以畜牧业温室气体为主导,华东、华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导,东北、华中地区较为特殊,主导类型相对复杂;农业废弃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地区。研究所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可充分体现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体现各省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有利于各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规划政策,可为降低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核算研究中的不确定性、为碳中和实现过程中明确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贡献提供方法支持与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CO_(2)温室气体 农业系统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浅水湖泊冬季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陈曦 程俊翔 +2 位作者 徐力刚 徐宪根 丁竹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78-2489,共12页
内陆水体是大气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自然排放源。为研究浅水湖泊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及排放通量,以太湖流域上游浅水湖泊-长荡湖为例,在冬季(2022年1-2月)利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其表层水体温室气... 内陆水体是大气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自然排放源。为研究浅水湖泊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及排放通量,以太湖流域上游浅水湖泊-长荡湖为例,在冬季(2022年1-2月)利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其表层水体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及排放通量进行测定,综合采用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长荡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口区温室气体溶存浓度与排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荡湖冬季CO_(2)、CH_(4)、N_(2)O平均溶存浓度分别为(40.49±14.18)μmol/L、(0.86±1.92)μmol/L和(18.43±8.44)nmol/L,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49.99±69.49)μmol/(m^(2)·h)、(1.28±2.64)μmol/(m^(2)·h)和(12.01±14.37)nmol/(m^(2)·h)。②在空间分布上,湖区CO_(2)排放通量高于出入湖河口区,湖区CH_(4)、N_(2)O溶存浓度和排放通量均显著低于出入湖河口区。③CO_(2)排放主要受水温、电导率(EC)以及TN、TP和Chla浓度的影响,CH_(4)排放主要受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EC和DO浓度的影响,N_(2)O排放主要受pH以及DO、TN和TP浓度的影响。④长荡湖冬季CO_(2)、CH_(4)和N_(2)O累积排放通量分别为47.51、0.44和0.01 kg/hm^(2),结合水域面积估算得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45.57 t(以CO_(2)当量计)。研究显示,长荡湖冬季温室气体排放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受到不同区域水环境条件、外源营养输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强调了浅水湖泊冬季温室气体排放在内陆水体温室气体收支中的重要性,可为全球和区域湖泊温室气体排放精确估算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温室气体 溶存浓度 水-气界面 排放通量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水源地型河流-水库秋冬季水体CO_(2)排放特征
8
作者 陈曦 程俊翔 +1 位作者 徐力刚 丁竹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河流、水库水体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为探究河流-水库连续型水体CO_(2)动态变化特征,文章以中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水源地型水库——沙河水库及其主要入库河流平桥河为例,于2022年秋季(9月-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进行逐月采样,... 河流、水库水体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为探究河流-水库连续型水体CO_(2)动态变化特征,文章以中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水源地型水库——沙河水库及其主要入库河流平桥河为例,于2022年秋季(9月-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进行逐月采样,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和漂浮箱-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分别对表层水体CO_(2)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CO_(2)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分析了平桥河、入库口及沙河水库CO_(2)浓度与通量的时空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桥河-沙河水库连续体的CO_(2)浓度和通量的范围分别为0.034~0.415 mmol/L和-7.835~4.481 mmol/(m^(2)·h);CO_(2)浓度及通量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入库口显著高于平桥河和沙河水库(P<0.05),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P<0.05)。平桥河-沙河水库连续体不同区域水体CO_(2)动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平桥河主要受DO和pH的影响,在入库口主要受DO、pH和NH_(4)^(+)-N的影响,在沙河水库主要受水温、DO、pH、Chl-a、PO_(4)^(3-)-P、TP、DOC和DIC的影响。研究表明,河流、入库口和水库CO_(2)排放及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全面考虑水源地型河流-水库连续体不同区域水体CO_(2)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提升区域碳收支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温室气体 CO_(2)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中国农业投入及产出碳排放分析
9
作者 贾璐豪 王明仕 +8 位作者 王明娅 崔鹏煜 杨市里 张凡 王毅东 李鹏豪 马万旗 睢韶博 刘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4,共12页
农业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探讨中国农业资源投入碳达峰进程并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运用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深入剖析农业资源投入碳排放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 农业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探讨中国农业资源投入碳达峰进程并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运用LMDI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深入剖析农业资源投入碳排放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影响这种关系的农业驱动因素。引入了全局与局部Moran’s I指数,以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显著相关程度。结果表明:(1)2003-2021年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出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8 932.035万t。华东地区的碳排放量一直居于首位,华中地区位于第二位,而西北地区的碳排放量在七大地区中原本最低,但至2021年已显著上升为第三大农业碳排放源地区。(2)化肥使用是导致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年均贡献占比58%,而农药、农膜和柴油使用是次要因素,分别占比10%、14%、14%。(3)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农业碳排放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聚集程度逐渐减弱。局部Moran’s I显示高-高聚集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4)基于LMDI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效率、地区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是主要抑制因素,年均减排647.57万t。农业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则促进了农业碳排放的增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年均促进排放891万t。(5)Tapio脱钩显示各区域在2016年后均实现强脱钩,达到模型数值最理想状态,即农业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碳排放的降低,说明2016年后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农业资源投入 碳减排
下载PDF
实现生猪低碳养殖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敏 邓盾 +4 位作者 刘志昌 余苗 崔艺燕 马现永 卢钰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巨大,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生猪低碳养殖是实现我国养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猪低碳养殖的技术措施迫在眉睫。饲料生产环节是生猪养...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巨大,对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生猪低碳养殖是实现我国养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猪低碳养殖的技术措施迫在眉睫。饲料生产环节是生猪养殖系统碳排放的源头,也是最重要的碳排放环节。采用适当的营养调控技术不仅能从源头减少饲料生产环节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减少后续猪肠道发酵和粪便发酵产生的温室气体的产量,对于减少生猪养殖碳排放意义重大。全文从营养调控的角度出发,综述了饲料的科学配制、饲料的生物处理、添加剂的使用和应用非常规饲料原料等途径实现生猪低碳养殖的科学与可行性,并对生猪养殖碳减排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温室气体 低碳 饲料 营养调控 源头减排
下载PDF
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与借鉴
11
作者 朱源 姚荣 +2 位作者 于晓龙 周意林 李盼文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欧洲国家通过明确法律基础、开展应用实践,制修订技术导则和方法程序等方式,积累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通过分析相关导则、方法、技术流程和案例,文章总结了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和特点,并提出明确... 欧洲国家通过明确法律基础、开展应用实践,制修订技术导则和方法程序等方式,积累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通过分析相关导则、方法、技术流程和案例,文章总结了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和特点,并提出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完善技术导则、方法和数据资料库,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机制,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 适应气候变化 欧洲经验
下载PDF
2020年新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及特征分析
12
作者 何静 祝婕 +1 位作者 蔺尾燕 罗丹 《新疆环境保护》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20年农业活动领域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排放水平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978 4~451.854 1万吨CO_(2)e,伊犁州(... 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20年农业活动领域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排放水平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978 4~451.854 1万吨CO_(2)e,伊犁州(直)、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排放量之和接近新疆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空间分布上呈现南疆和伊犁地区较高,东疆和天山北坡主要城市偏低的特征。稻田甲烷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占比分别为0.57%、26.82%、60.66%、2.44%和9.51%,畜牧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最大的贡献源。未来新疆农业减排固碳重点是控制畜牧养殖业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温室气体 排放量 空间特征 新疆
下载PDF
云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碳减排的贡献及影响研究
13
作者 盛毓琛 梁玉 何俊杰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7期1-5,共5页
为提升云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及其对减排固碳的贡献,针对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过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等相关指标,以此测算并分析云南省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秸秆“五化”... 为提升云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及其对减排固碳的贡献,针对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过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等相关指标,以此测算并分析云南省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以及秸秆“五化”利用减排固碳贡献。结果表明,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由于交通、经济、气候及地形条件存在差距,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的有7个州市,80%以下的州市有9个;云南省农业碳排放量为286.37×10^(4)t,农业碳排放强度为0.41t/hm^(2),其中化肥导致的农业碳排放量最多,高达176.12×10^(4)t(占比61.5%);云南省农作物秸秆的“五化”利用为温室气体净减排做出重要贡献,其总量达到2.08×10^(5)tCO_(2)e(CO_(2)当量,下同)。其中,秸秆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为2.17×10^(5)tCO_(2)e,秸秆露天焚烧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8×10^(5)tCO_(2)e;肥料化和燃料化利用方式的减排量最高,减排量分别为1.1×10^(5)tCO_(2)e和5.1×10^(4)tCO_(2)e。由此提出提升肥料及燃料化利用水平,并加大对减排贡献较大的利用技术支持力度等建议,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出谋划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农业碳排放 温室气体 碳减排
下载PDF
我国农田土壤的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被引量:77
14
作者 宋文质 王少彬 +3 位作者 苏维瀚 曾江海 王智平 张玉铭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88,共4页
讨论土壤中主要温室体CO2、CH4和N2O的排放过程。计算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排放CO2、CH4和N2O的总量。1990年,中国地区CO2、CH4和N2O农田排放源强分别是260TgCO2,17.5TgCH4和0.096... 讨论土壤中主要温室体CO2、CH4和N2O的排放过程。计算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排放CO2、CH4和N2O的总量。1990年,中国地区CO2、CH4和N2O农田排放源强分别是260TgCO2,17.5TgCH4和0.096TgN,它们占我国相应这些气体排放总量的8%,50%和10%。论述了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可能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农田土壤 二氧化碳 甲烷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9
15
作者 尚杰 杨果 于法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64,共11页
农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生产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3―2011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借鉴前人关于农... 农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生产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农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3―2011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借鉴前人关于农业生产中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排放系数的研究成果,测算了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CH4、N2O和CO2排放量,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H4排放量基本平稳波动不大,N2O排放量从1993年的93.21万t波动增加到2011年的120.51万t,农业生产资料CO2排放量由15 626.98万t增加到31 258.10万t。种植业CO2排放主要分为土壤排放和生产资料排放,土壤CO2排放与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有关,生产资料CO2排放主要是由化肥和农药造成的;种植业CH4、N2O排放原因较为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动物肠道发酵CH4、N2O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动物种类、饲料特性、饲养方式和粪便管理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生产 温室气体 排放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系N_2O扩散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羽 秦晓波 +5 位作者 廖育林 范美蓉 李悦 郗敏 李玉娥 万运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5-223,共9页
为研究亚热带丘陵地区农业小流域水系溶存N2O的扩散传输特性,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研究了一年周期内(2014年4月-2015年4月)脱甲河小流域4级河段N2O浓度和扩散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脱甲河水体氨态氮(N... 为研究亚热带丘陵地区农业小流域水系溶存N2O的扩散传输特性,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研究了一年周期内(2014年4月-2015年4月)脱甲河小流域4级河段N2O浓度和扩散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脱甲河水体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的年变化范围分别是0.004~8.32(均值1.29±1.49)mg/L、0.01~3.05(均值1.43±0.63)mg/L、0.92~6.72(均值2.99±1.25)mg/L和50.36~248.43(均值138.37±47.56)μS/cm,相应的河流N2O浓度和扩散通量的年变化范围分别是0.006~1.38(均值0.15±0.26)μmol/L和-0.88~337.94(均值32.50±56.41)μg/(m2·h);2)除在冬季河流源头区域观测到个别的负通量外,N2O扩散通量在一年时间内几乎持续处于正值,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季节变化规律为:冬高(70.93±90.89)μg/(m2·h),夏低(12.04±9.02)μg/(m2·h);空间上呈随河流污染负荷梯度的增加通量逐步增加的模式;3)影响脱甲河水体溶存N2O浓度的显著性因子有EC(r=0.45,P<0.05)、NH4+-N(r=0.44,P<0.05)、NO3--N(r=0.52,P<0.05)和DOC(r=0.49,P<0.05);水体N2O扩散通量与NH4+-N(r=0.50,p<0.05)、NO3--N(r=0.58,P<0.05)、DOC(r=0.46,P<0.05)和EC(r=0.50,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体温度T(r=-0.24,P<0.05)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脱甲小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以及居民生活废水和污水的排入造成的河流水体污染负荷增大是导致脱甲河水体溶存N2O扩散通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研究亚热带丘陵地区水系或类似河流N2O扩散特征及影响因素响应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控制 污染 亚热带小流域 水系 氧化亚氮 扩散通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收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米松华 黄祖辉 +2 位作者 朱奇彪 黄河啸 李宝值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716,共10页
应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推荐方法计算稻田不同技术组合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单项技术减排潜力,运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确定区域内由基准模式向最(次)优减排模式转化的相应成本,对... 应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推荐方法计算稻田不同技术组合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单项技术减排潜力,运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确定区域内由基准模式向最(次)优减排模式转化的相应成本,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不同技术组合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确定成本有效性减排技术组合和区域内不同减排技术组合转化的边际减排成本。研究表明:(1)稻田土壤是最大排放源,其次是氮肥直接和间接排放。优化灌溉技术、氮素来源、轮作方式以及开展秸秆还田可降低水稻种植周期温室气体排放1.52%~40.17%,最大减排潜力来自于灌溉技术与模式选择差异;(2)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为例,以"淹水灌溉+化肥+秸秆燃烧"作为基准技术组合,由基准技术组合模式转向4种"低排放"技术组合模式的影子价格为1.63~9.79元·kg^-1CO2当量,"淹水灌溉+化肥+秸秆移走(作建筑材料)"技术组合模式最具成本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系统 温室气体排放 甲烷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黎明 潘晓华 李茂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从发展精准农业、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科学使用农药、节水灌溉、病虫害生态防治和农机农艺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精准农业 温室气体 生态防治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9,共5页
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 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对外贸易 温室气体 排放强度
下载PDF
温室气体监测研究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敏 胡静 +2 位作者 汤庆合 李立峰 戴洁 《环境科技》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针对中国加强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核算的迫切需求,总结概括了温室气体大气背景浓度监测、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等3种温室气体监测类型的国内外进展,探讨了各类温室气体监测的区别、监测的必要性、主要的监测... 针对中国加强温室气体监测、统计、核算的迫切需求,总结概括了温室气体大气背景浓度监测、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等3种温室气体监测类型的国内外进展,探讨了各类温室气体监测的区别、监测的必要性、主要的监测途径。以中国温室气体监测试点为例,提出我国温室气体监测中存在监测对象不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薄弱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监测 排放源 统计 核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