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Power Bank Deployment Model for Energy Supply Coverage Optimization in 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1
作者 Hang Yang Xunbo Li Witold Pedrycz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SCIE 2023年第8期1531-1551,共21页
Energy suppl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challeng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and 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While research on coverage optimization problem(COP)centers on the network’s monito... Energy suppl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challeng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and 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While research on coverage optimization problem(COP)centers on the network’s monitoring coverage,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ower banks’energy supply coverage.The study of 2-D and 3-D spaces is typical in IWSN,with the realistic environment being more complex with obstacles(i.e.,machines).A 3-D surface is the field of interest(FOI)in this work with the established hybrid power bank deployment model for the energy supply COP optimization of IWSN.The hybrid power bank deployment model is highly adaptive and flexible for new or existing plants already using the IWSN system.The model improves the power supply to a more considerable extent with the least number of power bank deployments.The main innovation in this work is the utilization of a more practical surface model with obstacles and training while 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quality of the heuristic algorithm.An overall probabilistic coverage rate analysis of every point on the FOI is provided,not limiting the scope to target points or areas.Bresenham’s algorithm is extended from 2-D to 3-D surface to enhance the probabilistic covering model for coverage measurement.A dynamic search strategy(DSS)is proposed to modify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ABC)and balance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bility for better convergence toward eliminating NP-hard deployment problems.Further,the cellular automata(CA)is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convergence speed.The case study based on two typical FOI in the IWSN shows that the CA scheme effectively speeds up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four benchmark functions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ABC and gbest-guided ABC(GABC)algorithm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nergy coverage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hybrid power bank deployment model generates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similar algorithms(i.e.,ABC,GABC).The proposed model is,therefore,effective and efficient for optimization in the IW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ybrid power bank deployment model:energy supply coverage optimization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radio frequency numeric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Two-stage ADMM-based distributed optim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wind farms considering wake effects 被引量:3
2
作者 Zhenming Li Zhao Xu +2 位作者 Yawen Xie Donglian Qi Jianliang Zha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Since the connection of small-scale wind farms to distribution networks,power grid voltage stability has been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wind penetration in recent years,owing to the variable reactive power consumption o... Since the connection of small-scale wind farms to distribution networks,power grid voltage stability has been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wind penetration in recent years,owing to the variable reactive power consumption of wind generators.In this study,a two-stage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chieving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in wind farm-integrated distribution systems.Unlike existing optim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distributed reactive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with a two-stage optimization structure.Furthermore,under the partition concept,the consensus protocol is not need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In this method,the influence of the wake effect of each wind turbine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e control design.Simulation results for a mid-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MATLAB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tage optimization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grid-connected wind farm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
下载PDF
Jaya 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for Optimal Sizing of Stand-Alone Photovoltaic,Wind Turbine,and Battery Systems 被引量:1
3
作者 Asif Khan Nadeem Javaid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7期812-826,共15页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are considered to be reliable and gre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ources.Photovoltaics(PVs)and wind turbines(WTs)are used to provide electricity in remote areas.Optimal sizing of hybrid ...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are considered to be reliable and gre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ources.Photovoltaics(PVs)and wind turbines(WTs)are used to provide electricity in remote areas.Optimal sizing of hybrid RESs is a vital challenge in a stand-alone environment.The meta-heuristic algorithms proposed in the past are dependent on algorithm-specific parameters for achieving an optimal solu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algorithm of Jaya and a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TLBO)named the JLBO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unit sizing of a PV–WT–battery hybrid system to satisfy the consumer’s load at minimal total annual cost(TAC).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by a maximum allowable loss of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LPSPmax)concept.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JLBO algorithm ar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Jaya,TLBO,and genetic algorithms.The JLBO results show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AC,and the PV–WT–battery hybrid system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economical scenario.This system provides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 for all proposed LPSPmax values as compared with PV–battery and WT–batt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 sizing Stand-alone syste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nergy storage system optimization Loss of power supply probability
下载PDF
通电方式对稀土熔盐电解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4
作者 龚姚腾 吕招东 +3 位作者 陈泽斌 逄启寿 刘胜 万福兴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在稀土熔盐的电解过程中,不同的通电方式对槽内各物理场影响也不同,进而会对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原型,通过Comsol的热电耦合模块研究通电铜板单侧与多侧分布的通电方式及通电铜板的不同位置... 在稀土熔盐的电解过程中,不同的通电方式对槽内各物理场影响也不同,进而会对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某企业8 kA稀土电解槽为原型,通过Comsol的热电耦合模块研究通电铜板单侧与多侧分布的通电方式及通电铜板的不同位置分布下的电解槽电解时内部各物理场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电流密度、电势差、电解温度的大小寻找最合适的通电方式。结果表明:只考虑电解效率时,导电板四侧中位通电最优分布方式,此时电解槽内电流密度最大,电能损耗最低,电解效果最好。若考虑制造成本以及可操作性,导电板单侧中位分布是最优解,这种设计的电解槽电解效率较高,同时也留出较大操作空间。其余几种分布均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该研究旨在为稀土电解槽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解槽 通电方式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电流密度 电势差 电解温度
下载PDF
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优化配置及电能质量评估
5
作者 欧阳森 辛曦 +1 位作者 王凤学 曹华珍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9,151,共15页
针对用户日益迫切的保供电需求以及光伏出力与负荷用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引发的电能质量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并对规划配置的微电网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该模型以等效净负荷标准差和弃光率最小为上层优化... 针对用户日益迫切的保供电需求以及光伏出力与负荷用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引发的电能质量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保供电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并对规划配置的微电网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该模型以等效净负荷标准差和弃光率最小为上层优化目标,以微电网有功功率损耗最小为下层优化目标,以储能满足保供电负荷的保供电需求作为附加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然后设计源、网、荷三类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实现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最后以改进的IEEE-33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保供电需求后能够提高微电网电能质量,并在一定范围内保供电负荷越大时越能提高微电网电能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供电需求 光储微电网 双层优化 电能质量 组合赋权法 综合评估
下载PDF
计及热负荷柔性的户用氢能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6
作者 袁铁江 曾婧 张明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0,共12页
针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可靠性带来的挑战,提出基于热负荷柔性松弛运行约束的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优化策略。首先,搭建包含不同模块的户用氢能系统基础架构,并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其次,建立系... 针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可靠性带来的挑战,提出基于热负荷柔性松弛运行约束的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优化策略。首先,搭建包含不同模块的户用氢能系统基础架构,并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其次,建立系统中关键环节的数学模型,确定电解槽平均氢/热比和燃料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电/热比的范围;然后,为了兼顾用户的舒适度和热负荷的灵活性,根据热感觉平均标度预测指标对户用氢能系统的热负荷需求进行调整;最后,综合考虑储氢罐的容量限制、氢能设备的电/热功率和用户侧柔性热能需求等约束条件,以总投资成本最少和新能源弃电率最低为目标,建立户用氢能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柔性热负荷进行运行调节时,不仅增强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还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系统 氢燃料电池 柔性负荷 用户舒适度 运行优化 热电联供
下载PDF
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系统优化调度
7
作者 李炳阳 李新利 +2 位作者 杨国田 王连友 赵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其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容量火电机组厂用电负荷也相对较高,造成额外的运行成本。对此,基于多能互补思想,建立了一种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了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 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其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容量火电机组厂用电负荷也相对较高,造成额外的运行成本。对此,基于多能互补思想,建立了一种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了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的组成结构,将风电、光伏发电优先供应厂用电负荷;其次构建了风光火储联合供应火电厂厂用电优化调度模型,考虑了火电机组不同负荷率下的运行成本和风光储成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总成本、弃风弃光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多目标函数,设置相应约束条件;最后,设置不同的场景对比分析联合供应厂用电系统的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供应厂用电系统模型可以减少机组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并促进风光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消纳 联合供应 厂用电 多能互补 优化调度
下载PDF
考虑合环延时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合环电流协同控制方法
8
作者 张丽 李昂 +3 位作者 许守东 欧阳金鑫 李邦源 陈纪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合环操作常用于配电网故障恢复中,但在合环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导致线路电流越限,不仅可能损坏设备,还会危害人身安全。针对合环电流的抑制大多关注于整体优化,未重视合环暂态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合环延时... 合环操作常用于配电网故障恢复中,但在合环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导致线路电流越限,不仅可能损坏设备,还会危害人身安全。针对合环电流的抑制大多关注于整体优化,未重视合环暂态过程产生的冲击电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合环延时与分布式电源(DG)控制协同抑制合环冲击电流的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的产生过程及原理,刻画了DG出力以及合环延时对于合环冲击电流的影响,建立了DG主动控制与合环协同的控制优化模型,从而提出了考虑合环延时影响以及DG出力的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协同控制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通过DG出力与预期合环时刻的优化,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配电网合环过程中的冲击电流,提升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环延时 分布式电源 协同控制 优化算法
下载PDF
液态空气储能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联储联供优化配置研究
9
作者 黄思远 王晨 +4 位作者 梁婷 姜竹 李佳静 折晓会 张小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1939,共11页
液态空气储能(LAES)在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合理的储能容量配置更有利于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但目前研究未充分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强相关的特性和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LAES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储联... 液态空气储能(LAES)在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合理的储能容量配置更有利于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但目前研究未充分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强相关的特性和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LAES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储联供优化配置方法,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架构,构建了各组成单元的热电联储/供调度约束模型,并以设备初始投资成本、设备运维成本、购能成本、弃风弃光成本等为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能量平衡约束、设备容量约束、设备出力约束、外网交互功率约束以及储能约束,建立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模型,并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以某实际园区为例,设置了5种场景进行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能实时有效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同时能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较于传统分供系统,系统总经济成本下降37.1%,实现碳减排71.50%,并在消纳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弃光弃风方面更具潜力。本研究可为LAES耦合系统热电联储联供优化模型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LAES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空气储能 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联储联供 配置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基于多源融合的船岸供电系统协调运行优化策略
10
作者 贾俊国 陈晓楠 +2 位作者 房鑫炎 金力 李亦凡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岸电系统供电模式由单一电网侧供电变成由风、光、网、储等多源供电,所带来的新能源出力波动,消纳率降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移动储能装置的多源融合岸电协调运行模型,将岸电子系统通过公共母线互联实现闭环运行。提出了岸电分层... 针对岸电系统供电模式由单一电网侧供电变成由风、光、网、储等多源供电,所带来的新能源出力波动,消纳率降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移动储能装置的多源融合岸电协调运行模型,将岸电子系统通过公共母线互联实现闭环运行。提出了岸电分层分布式运行优化策略,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各分布式子系统的实时就地协调,减小因预测误差,出力波动性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基于电网的分时电价机制,通过移动储能的“谷充峰放”和“转移消纳”的工作模式实现岸电能源的优化调配技术,达到平抑分布式能源出力波动,提高岸电系统的经济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效果。同时也为建立港口岸电系统互联运营的优化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电系统 多源供电 分层分布式优化策略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STM32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
11
作者 石港 雷志鹏 +1 位作者 王飞宇 向学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16-219,共4页
设计了一种针对矿用供电电缆的无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基于STM32介绍了相关组成电路原理图,使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和信号采集电路,实现对矿用电缆的局部放电监测。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节能优化处理,保证装置在电池组供电的情况下,能... 设计了一种针对矿用供电电缆的无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基于STM32介绍了相关组成电路原理图,使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和信号采集电路,实现对矿用电缆的局部放电监测。最后对系统进行了节能优化处理,保证装置在电池组供电的情况下,能够长期使用。在实验室的测试表明,其精度和续航可以实现对矿用供电电缆的局部放电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矿用供电电缆 局部放电 节能优化
下载PDF
Multi-timescale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of interconnected data centers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12
作者 Xiao GUO Yanbo CHE +1 位作者 Zhihao ZHENG Jiulong SUN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With the promotion of“dual carbon”strategy,data center(DC)access to high-penetrati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industry.However,the uncertainty of RES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safe and s... With the promotion of“dual carbon”strategy,data center(DC)access to high-penetrati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industry.However,the uncertainty of RES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DCs and power grids.In this paper,a multi-timescale optimal schedu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interconnected data centers(IDCs)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including day-ahead optimization,intraday rolling optimization,and intraday real-time correction.The day-ahead optimization stage aims at the lowest operating cost,the rolling optimization stage aims at the lowest intraday economic cost,and the real-time correction aims at the lowest power fluctuation,eliminating the impact of prediction errors through coordinated multi-timescale optimiz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loss is reduced by 19.6%,and the power fluctuation is decreased by 1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terconnected data center multi-timescale optimized scheduling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landscape uncertainty
原文传递
基于级差优化的氧化铝生产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参数整定计算方法
13
作者 孙宾 宋婧 +3 位作者 梁建伟 汪涛 刘章麒 田书友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化工、冶金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水平提高,也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推动着电力方面技术革新。电力是化工、冶金生产过程的先行条件,继电保护是保障氧化铝生产配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阐述了Z公司氧化铝... 化工、冶金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水平提高,也加大了对电能的需求,推动着电力方面技术革新。电力是化工、冶金生产过程的先行条件,继电保护是保障氧化铝生产配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阐述了Z公司氧化铝生产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参数整定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基于级差优化的参数整定计算方法,并运用于实际,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系统 继电保护 级差优化 参数整定
下载PDF
一种半桥LLC高压电源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刘期辉 高文雷 +2 位作者 刘银川 郝保良 陈银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设计一种基于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高压电源,其基本结构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可用于微波功率模块集成电源。为实现高压电源的高效率,详细分析了半桥LLC谐振电路中场效应管零电压开启的实现条件,并给出了... 设计一种基于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高压电源,其基本结构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可用于微波功率模块集成电源。为实现高压电源的高效率,详细分析了半桥LLC谐振电路中场效应管零电压开启的实现条件,并给出了实现该条件所需电路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优化电路参数,降低了场效应管和变压器的损耗。最后,研制了一台高压电源原理样机,其输出电压为-3000 V,满载输出功率为300 W,在245~300 V输入电压范围内效率大于96%,峰值效率为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源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 软开关 谐振电路 场效应管 仿真优化
下载PDF
基于预测负荷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调度
15
作者 孙健 张云帆 +1 位作者 蔡潇龙 刘鼎群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公共建筑能耗低碳化成为重点研究领域,其中基于冷热负荷预测结果优化供能系统调度策略是实现“按需供能”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公共建筑,基于热阻法构建了冷热负荷预测模型,根据负荷预测结果,采用改进粒子...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公共建筑能耗低碳化成为重点研究领域,其中基于冷热负荷预测结果优化供能系统调度策略是实现“按需供能”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公共建筑,基于热阻法构建了冷热负荷预测模型,根据负荷预测结果,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复合冷热源供能系统的负载、水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阀门开度以及泵组启用台数进行迭代寻优,以供能系统运行成本、机组寿命和环保性为优化目标提出全工况最佳运行策略。基于研究成果对某公共建筑冬季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可在满足建筑热负荷、平衡水力工况和延长机组运行寿命的同时,分别实现降低泵组功耗10.66%、系统运行成本21.52%。结果符合理论实际,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公共建筑的按需供热、节能运行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等效热阻 负荷预测 复合冷热源系统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储能式轨道列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设计与效率优化
16
作者 杨鹏 李美征 +2 位作者 陈敬东 田裕鹏 李东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非接触供电方式凭借其原副边线圈无直接电气接触的优点,目前在轨道交通行业内有探索性的应用。大功率、高频化的应用场景给非接触供电系统的设计、器件选型及耦合机构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其设计方案及效率进行优化。[方... [目的]非接触供电方式凭借其原副边线圈无直接电气接触的优点,目前在轨道交通行业内有探索性的应用。大功率、高频化的应用场景给非接触供电系统的设计、器件选型及耦合机构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其设计方案及效率进行优化。[方法]针对轨道交通应用场景,介绍了基于LCC-S型补偿拓扑的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了250 kW非接触供电系统,原边线圈与副边接收线圈均采用双D形线圈。研究了耦合线圈的互感及磁性材料的损耗等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的电路模型及耦合线圈模型。基于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对副边线圈不同区域的磁芯厚度进行了参数优化。搭建了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试验平台,并进行了250 kW功率等级的试验,以验证本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及结论]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磁芯布局的优化措施可有效保证线圈互感并降低磁芯损耗。系统具备了额定工况250 kW大功率输出的能力。在气隙高度为70 mm、80 mm下,系统的静态工作效率及动态工作效率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列车 非接触式供电 牵引供电 效率优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优化研究
17
作者 樊群才 胡笳 +1 位作者 廖艳萍 杨爱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分布式电源因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绿色低碳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接入配电网,但是由于其改变了原有配电网的潮流拓扑结构,也给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随后考虑到... 分布式电源因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绿色低碳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接入配电网,但是由于其改变了原有配电网的潮流拓扑结构,也给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随后考虑到继保的速动性、灵敏性要求,引入收敛速度较快的鲸鱼优化算法,并引入列文伯格马奎特(Levenberg-Marquadt,LM)算法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的电流保护整定值进行优化,用收敛速度较快的鲸鱼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为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而转入LM算法进一步求解。实验分析结果表明,LM算法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的引入可以加快收敛速度,提高继保装置的速动性,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的继保整定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继电保护 鲸鱼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秃鹰算法的牵引供电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18
作者 马兴 罗川川 +1 位作者 刘锦洋 管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5,共11页
牵引供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实现在良好节能率和稳压率的前提下降低储能容量,提出一种改进秃鹰算法。首先,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仿真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秃鹰算法对储能容量配置问题进行改造。最... 牵引供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实现在良好节能率和稳压率的前提下降低储能容量,提出一种改进秃鹰算法。首先,建立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仿真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秃鹰算法对储能容量配置问题进行改造。最后,构建多目标函数并计算最优储能容量。算例分析证实,改进秃鹰算法不仅具备比传统遗传算法和秃鹰算法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而且在改进秃鹰算法的最优配置容量下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容量 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优化算法
下载PDF
一种油田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置优化方法
19
作者 章海静 杨庆 +2 位作者 邵刚涛 薛珍丽 李攀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油田配电网具有结构相对固定和有功损耗难以减少的特点。目前,油田生产面临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使油田电网满足绿色环保生产和避免伴生气直接排放的要求。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油田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 油田配电网具有结构相对固定和有功损耗难以减少的特点。目前,油田生产面临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使油田电网满足绿色环保生产和避免伴生气直接排放的要求。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油田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同时规划光伏发电装置和井口伴生气发电装置的容量及位置,减少电网损耗和火电供给。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直接求解微分方程,确定了规划方案的最优解。对西北某油田W变10 kV LD#线路接入分布式电源的实际优化结果表明,所提的优化方法和数学模型可在系统供电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提高油田配电网的清洁能源比例至15.75%,实现油田配电网“清洁替代、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配电网 HOPFIELD神经网络 分布式电源 配置优化
下载PDF
基于动态组网的园区微电网群运行优化
20
作者 丁长新 王翔 +3 位作者 赵波 戴凤娇 慕小斌 陈哲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提升园区微电网群运行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组网的园区微电网群运行优化方法。首先以运行成本、负荷损失成本和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线性化微电网群组网模型,以便利用线性求解方法高效求解;其次... 为提升园区微电网群运行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组网的园区微电网群运行优化方法。首先以运行成本、负荷损失成本和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线性化微电网群组网模型,以便利用线性求解方法高效求解;其次考虑到某一时刻多个微电网可能会同时出现功率超额或缺额情况,为确定最优组网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网互联约束条件的最优组网方案选择方法;最后采用一个包含3个微电网的园区微电网群系统进行算例测试,结果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微电网间动态连接,提升微电网群运行经济性,减少负荷损失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群 动态组网 运行优化 新能源消纳 供电可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