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C arc on arcing horn for HVDC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1
作者 刘益岑 杨晨光 +4 位作者 郭裕钧 张血琴 肖嵩 高国强 吴广宁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The dynam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C arc on an arcing horn for 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arc,secondary arc,AC fa... The dynam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C arc on an arcing horn for 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arc,secondary arc,AC fault arc and pantograph-catenary arc.In this work,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the DC arc on the arcing horn was built,and mechanisms of the arc column short circuit and arc root movement were studied.This work furth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rc motion when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magnetic field and the expansion angle of the electrode are varied.Arc root movement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at the upper electrode.There is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 expansion and the transferring effect.The effect of wind on the arc column is greater than the effect on the arc root.The magnetic field has a significant driving effect on both the arc column and the arc root.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orther probing the method of DC arc suppression,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rcing h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arcing horn DC arc dynam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qual and Unequal Grounding Grid Configurations by Compression Ratio and Least Square Curve Fitting Techniques
2
作者 M.Soni Abraham George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3年第3期597-616,共20页
The primary aim of the power system grounding is to safeguard the person and satisfy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ystemtomaintain reliable operation.With equal conductor spacing grounding grid design,the distribut... The primary aim of the power system grounding is to safeguard the person and satisfy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ystemtomaintain reliable operation.With equal conductor spacing grounding grid design,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in the grid is not uniform.Hence,unequal grid conductor span in which grid conductors are concentrated more at the periphery is safer to practice than equal spacing.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novel techniques that create unequal spacing among the grid conductors:the least-square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techniquewith equal grid configuration for both square and rectangular grids.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is adopted for finding out one optimal feasible solution among many feasible solutions of equal grid configuration for both square and rectangular grids.Comparative analysis is also carried out between square and rectangular grids using the least square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as it results in only one unequal grid configuration.Simul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theMATLAB software developed.Percentage of improvement in ground potential rise,step voltage,touch voltage,and grid resistancewith variation in compression ratios are plot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grid design ground potential rise grid resistance compression ratio least square curve fitting touch voltage step voltage PSO
下载PDF
Research on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Detection Method for Breakpoint of Four Mesh Grounding Grid
3
作者 Weihua Chen Shuai Wang +1 位作者 Xiaoheng Yan Zhiquan Ye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CSCD 2023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technology is a nove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breakpoint locating of power grounding grid.But the method can only detect breakpoints of a single mesh grounding grid at present.In this pape...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technology is a nove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breakpoint locating of power grounding grid.But the method can only detect breakpoints of a single mesh grounding grid at present.In this paper,a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detection method for four-hole grounding grid breakpoint is proposed.Firstly,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the four mesh grounding grid with two types of breakpoints,namely edge branch and intermediate branch,is established.The input impedance and phase angle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equivalent capacitance and equivalent resistance in the model.Secondly,the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physical process of grounding grid faults is solved via HFSS software.The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nd phas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four mesh holes with different branches and positions of breakpoints and different corrosion degrees are studied,and 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buil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rounding grid buried depth of 0.5 m and input frequency of 1~15MHz,and there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valent capacitance and distortion frequency,the phase angl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rosion of grounding grid,and the error of signal distortion frequency can be positioned at 5%.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coupling grounding grid detec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ing grid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detection Input impedance Phas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curve
下载PDF
Precision grounding augments the therapeutic benefits of simultaneous topical essential oil application
4
作者 Madiha Khalid Jeremy Madvin 《TMR Non-Drug Therapy》 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
Grounding or earthing involves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arth's surface by walking barefoot on natural surfaces or using grounding devices that simulat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Earth.Precision Grounding is... Grounding or earthing involves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arth's surface by walking barefoot on natural surfaces or using grounding devices that simulat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Earth.Precision Grounding is believed to balance the electrical charge in the human body and has potenti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including reduced inflammation,improved sleep quality,and decreas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Combining earthing therapy with essential oils is gaining popularity as a natural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technique.Essential oils contain antioxidants and anti-inflammatory chemicals that complement the benefits of earthing therapy.This study aims to highlight a novel method for reducing inflammation by combining essential oils with precision grounding an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grounding on inflammation and injury.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ssential oils combined with precision grounding can reduce pain and alter the levels of neutrophils,lymphocytes,and inflammation-related chemicals in circulation.The review underscores the potential of earthing with essential oils as a simple and widely available clinical intervention with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Precision Grounding therapy is safe and theoretically beneficial for most people,but medical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before beginning any new wellness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OMATHERAPY CAM EARTHING essential oils grounding inflammation PAIN
下载PDF
Triple One Wire System without Grounding
5
作者 Michael Bank Vladimir Tsingaouz 《Engineering(科研)》 2023年第12期867-870,共4页
Today the entire globe is shrouded in an inefficient three-phase system. There is however an efficient single-wire system. To use the single wire method, three phase systems can be converted to triple one wire systems.
关键词 Three-Phase One-Wire System ZEROING grounding Nullifier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宁 常帅峰 袁勤俭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元宇宙为数字文旅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探究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元宇宙技术方和数字文旅内容生产方明确如何激励用户参与,改善交互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文章选取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结... 元宇宙为数字文旅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探究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有助于元宇宙技术方和数字文旅内容生产方明确如何激励用户参与,改善交互方式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互动体验。文章选取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结合SOR理论和MOA框架构建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感知因素直接影响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反馈两个维度通过感知因素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文旅用户的参与行为,机会条件和能力限制会调节感知因素对参与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文旅 SOR理论 MOA框架 扎根理论 参与行为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演替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敏 刘任涛 +3 位作者 曾飞越 吉雪茹 方进 赵文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8-439,共12页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选取2、5、8、34 a和57 a的不同年限人工固沙植被区为研究样地,以流动沙地为对照,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不同样地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固沙植被区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对植被演替的响应规律。结果...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选取2、5、8、34 a和57 a的不同年限人工固沙植被区为研究样地,以流动沙地为对照,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不同样地地面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固沙植被区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对植被演替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此次调查共获得地面节肢动物15685头,隶属于15目40科44个类群。随固沙年限的增加,地面节肢动物优势类群数基本无变化,常见类群数和稀有类群数分别增加了0.5—2.5倍和0.25—2.75倍;捕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0.5—3倍、0.2—4.2倍和0.3—1.67倍。(2)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表现为8 a和57 a固沙植被区显著高于流动沙地(P<0.05),分别是流沙地的3.85倍和3.03倍;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57 a和34 a固沙植被区显著高于其他年限固沙植被区(P<0.05),且57 a固沙植被区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显著高于34 a固沙植被区(P<0.05)。(3)草本植物密度、土壤有机碳和灌木高度是影响固沙植被区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子,解释率分别为48.1%、25.2%和9.1%。草本密度、土壤有机碳与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灌木高度与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地面节肢动物对固沙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环境条件的选择和适应性不同。流动沙地经人工固沙后,可以提高地面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且34 a固沙时间是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植被恢复 地面节肢动物 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能力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文涛 李艳 +3 位作者 王宠 刘永杰 李亚兰 王清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创新性地提出力学与软件工程跨专业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未来力学CAE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针对这一跨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采用扎根理论,通过两次调研,构建了“力学+软件工程”交叉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重构的能力体系符合力学CAE软件领域本科生培养和用人需求.以能力体系为导向,可完善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为培养满足国家需要和业界需求的交叉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为相关高等院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人才 力学CAE软件 扎根理论 能力体系 新工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地震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仲明 陈帜 +2 位作者 陈轩 郑坤 阿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70,共11页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Pushover分析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应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的活动特征和地下结构的破坏特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趋于稳定状态的地裂缝上、下盘土体主要进行张合活动(相互挤压与分离)。其中,相互挤压会对结构中柱施加明显附加压弯作用。地裂缝场地土体的水平剪切变形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外在因素,而地裂缝活动造成的附加压弯作用会进一步增大中柱轴压比,降低中柱的变形能力,加速结构的地震破坏。在地裂缝场地特征变形作用下,结构底层中柱水平剪切变形能力相对较弱,且结构剪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盘结构底层中柱是结构的抗震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铁车站 静力推覆分析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井下斜坡道无人矿卡定位与建图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清华 白昌鑫 +3 位作者 陈露 李萌 付明宇 王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0-1688,共9页
井下斜坡道的定位与建图是实现井下斜坡道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矿山井下斜坡道区域为典型非结构化环境特征,且道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采用传统SLAM算法无法获得精确里程计信息,导致定位与建图精度难以满足无人矿卡行驶需求。针对上述... 井下斜坡道的定位与建图是实现井下斜坡道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矿山井下斜坡道区域为典型非结构化环境特征,且道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采用传统SLAM算法无法获得精确里程计信息,导致定位与建图精度难以满足无人矿卡行驶需求。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激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LeGO-LOAM,笔者提出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斜坡道环境的定位与建图方法。首先,针对井下斜坡道口两侧均为光滑水泥墙壁,特征点稀少问题,设计了基于人工路标的辅助增强定位方法,有效增加点云特征数量,从而优化位姿估计结果,避免建图漂移现象;然后在特征预处理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高度差与坡度信息融合的提取地面点高效算法,通过改善地面地点的选取策略,针对倾斜坑洼路面仍能有效识别地面点,解决了井下斜坡道定位与建图倾斜角度大、误差大等问题;其次,基于CVC(Curved-Voxel Clustering)聚类算法设计了一种斜坡道点云曲率体素聚类算法,采用曲率体素和基于哈希的数据结构对点云进行分割,大幅提高在井下稀疏、噪声环境下点云聚类的鲁棒性;最后,运用Scan-To-Map进行点云匹配,同时兼顾点云配准的性能与速度。在中钢集团山东某井下斜坡道的现场实验证明:与原算法相比精度提升13.15%,Z轴误差降低22.3%,地图质量明显提升,能有效解决井下无人驾驶建图及定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斜坡道 无人驾驶 激光SLAM 地面点分割 点云聚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
12
作者 张帆 薛永端 +2 位作者 仉志华 乔东伟 徐丙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1,共9页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通过求取其信号的一阶导数及其平方信号的二阶导数,构造两种特征参量。研究发现该特征参量在熄弧前为常数,熄弧后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可形成相应的熄弧时刻判别的基本判据。考虑到系统实际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熄弧时刻判别的附加判据,从而最终提出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通过Mat 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实测,验证了该熄弧时刻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特征参量 熄弧时刻
下载PDF
排岩机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燕碧娟 刘泽坤 +1 位作者 王志霞 寇保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证明了所建接地比压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分析了接地比压随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排岩机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的变化趋势。这里研究成果可为各种履带行走设备整机的设计及其工作地基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岩机 履带行走装置 接地比压分布 重心偏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学的天山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倩 冉慧敏 赵瑞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9-456,464,共9页
选取天山地区3171条矩震级为3.5~4.5级测震记录,通过计算S波段速度傅里叶幅值谱,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5个区域地壳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18.206 MPa,品质因子参数Q 0为444.20,η值为0.35,几何衰减参数R 1和R 2分别为74.30 km和106.... 选取天山地区3171条矩震级为3.5~4.5级测震记录,通过计算S波段速度傅里叶幅值谱,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5个区域地壳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18.206 MPa,品质因子参数Q 0为444.20,η值为0.35,几何衰减参数R 1和R 2分别为74.30 km和106.59 km。根据地壳介质参数计算加速度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得到某一震级、震中距下地震动时程,提取其PGA,建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矩震级为5级和6级中远场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强震动记录符合较好,尤其是5级结果,在选取的5条经验值衰减关系中,其均值和标准差均为最小,结果最优;矩震级为7级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远场结果高于大多数强震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震记录 地壳介质参数 微遗传反演 地震动衰减关系
下载PDF
对强震地形变监测预报方法的思考
15
作者 薄万举 张立成 +2 位作者 苏国营 徐东卓 赵立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7,共14页
简要回顾了中国地形变用于强震监测预报领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对几次强震前得到的比较突出的地形变异常进行了分析,收集了大面积形变异常与强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前兆分布存在时间有序和空间配套,强震前发现巨幅形变异常,InSAR给出强震... 简要回顾了中国地形变用于强震监测预报领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对几次强震前得到的比较突出的地形变异常进行了分析,收集了大面积形变异常与强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前兆分布存在时间有序和空间配套,强震前发现巨幅形变异常,InSAR给出强震前地面垂向形变,强震前地倾斜异常,慢地震和预滑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强震前震中区附近存在与孕震体尺度相当的巨幅快速地面异常隆升。及时有效地捕捉强震前巨幅快速地面异常隆升的时间有序和空间配套的异常信息,可望针对人口稠密区域未来发生的强震给出具有减灾实效的预测预报意见,值得尝试。基于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人口稠密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高密度、大量程、低精度地倾斜观测的设想,并初步给出了观测方案、基本原理和数据计算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预报 地形变监测 巨幅形变 地倾斜 地面隆起
下载PDF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与动态保护新原理
16
作者 喻锟 杨理斌 +3 位作者 曾祥君 王沾 李理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9-1801,I0010,共14页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方法,可主动将故障点电压及故障残流迅速抑制到零,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弧的可靠消除。进一步提出基于零序电流动态增量的高阻故障辨识与保护方法,通过柔性调控零序补偿电流,逐渐放大故障残流,实现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感知与保护。利用PSCAD/EMTDC搭建含双馈异步风电机(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规模化风电场模型,模拟多种运行与故障条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考虑系统不平衡电压的情况下精准调控集电线路故障点电压,实现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可靠消弧,动态感知并持续抑制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残流,实现集电线路高阻接地故障的灵敏保护。该技术有望提升风电场运行灵活性与故障防御能力,有力保障新能源电能外送的持续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电线路 柔性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电压消弧 动态保护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赋能数字乡村建设:要素、路径及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丽徽 顾般若 洪闯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7,共1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功能,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分析相关法规与政策文本,能够挖掘和阐发公共图书馆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和作用路径,并为其助推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功能,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分析相关法规与政策文本,能够挖掘和阐发公共图书馆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要素和作用路径,并为其助推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采集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文本内容进行质性分析。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传播”“数智教育”“数实融合”“数源供给”“数字科普”“数字治理”等途径,实现数字乡村文化、教育、服务、人才、健康、城乡融合赋能,从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图2。表4。参考文献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法律政策文本 扎根理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影响因素与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艳清 田璐怡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28位受访者的资料...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28位受访者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文化归因范畴、参与者归因范畴、组织者归因范畴和外界归因范畴4个类别;种文化归因包括运作成本和文化吸引;参与者归因包括个体兴趣、情感因素和收益认知;组织者归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组织引领;外界归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文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种文化 文化参与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如何在旅游管理研究中使用严谨规范的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彬 王莎 +3 位作者 王节祥 李亮 余志远 龚奕潼 《旅游导刊》 2024年第1期1-29,共29页
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在当前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研究中应用普遍,但学界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和关键操作步骤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清晰之处。因此,本文围绕如何用好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得出主要结论... 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在当前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研究中应用普遍,但学界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和关键操作步骤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清晰之处。因此,本文围绕如何用好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得出主要结论为:(1)高质量的质性与案例研究方法具有5个主要特征,即研究设计具有高可信度及高可靠性、样本与案例选择与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式相匹配、数据分析过程严谨及规范、理论构建能找到“最优区分”平衡点、文章写作注重研究方法的独特性。(2)学界需要深入反思扎根理论的内涵体系并规避4种典型误区,要重视处理理论抽样、编码技巧、信效度检验等核心问题。(3)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规范性特别是编码过程在文章中的说明与展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数据进行“持续比较”与合理解释才是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核心,不能为了编码而编码。(4)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理论构建可以概括为“数据—概念—概念间关系—理论”逻辑链条,首先是从数据到概念,即通过将案例数据进行压缩和抽象,使之与相关概念联系到一起,其次是概念间关系及理论解释,即将这些概念以一定的逻辑联系起来,描述案例现象的模式,解释其背后的机制。(5)案例研究适用于揭示理论机制和构建新理论,选择相匹配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案例研究的质量,根据理论类型不同可将案例研究分为过程理论型和因素理论型,且分别适配不同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案例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 旅游管理研究
下载PDF
我国数字乡村试点的政策工具偏好及区域差异——基于全国72个试点县域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小芹 张春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目标。自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全国各试点地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已有研究或从乡村发展与变迁视角...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目标。自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全国各试点地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已有研究或从乡村发展与变迁视角来阐释数字化建设对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或从数字治理视角呈现数字化驱动乡村治理的过程和机制,而较少关注“试点”政策本身,更缺乏政策工具的类型学归纳和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研究对全国72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域的一、二手资料进行扎根分析,最终提炼出能力建设型、协同治理型和创新激励型三类政策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实践张力—动力机制—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目标实现”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以政府主导为依托的能力建设型工具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叠加协同治理型与创新激励型两类政策工具,共同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纵深发展。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及部分中部地区因其自身物质基础较好,偏重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更偏好能力建设型工具的运用。然而政策工具的选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情境的变化由单一转向动态化与多样化。本研究可为数字乡村试点的深入推进提供工具借鉴,也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数字乡村 政策试点 政策环境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