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gging caused by coupled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 effect dur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1
作者 Fujian Yang Jing Luo +3 位作者 Guiling Wang Hejuan Liu Dawei Hu Hui Zho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8期2947-2959,共13页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presence of numerous movable grains and a complex grain size composition necessitat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 for effectiv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presence of numerous movable grains and a complex grain size composition necessitat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 for effectiv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systems.To investigate this,a series of seepage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under in situ stress conditions using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samples with varying grain compositions.The clogging phenomenon arises from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wherein the migration of both original and secondary crushed fine-grain particles blocks the seepage channels.Notably,grain composition influence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grains.For samples composed of smaller grains,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demonstrates a transition from stability to decrease.In contrast,samples with larger grains experience a skip at the stability stage and directly enter the decrease stage,with a minor exception of a slight increase observed.Furthermore,a unique failure mode characterized by diameter shrinkag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mple is observed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in situ stress-induced compaction.These testing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gging mechanism caused by the coupled effects of grain migration and compaction dur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 used in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source heat pump CLOGGING Grain migration Compaction effect groundwater recharge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下载PD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松庆 张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72-1277,共6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were considered.Th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stant flow operation,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s of porosity,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is decreased by 48%,51% and 71%,respectively,under variable flow operation.The secur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stant flow.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region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s are primar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uitabil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n GW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quifer parameter variable flow
下载PDF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 Evaluate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n Aquifer Parameters Variations with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Operation
3
作者 王松庆 张旭 贺士晶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 migration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GWSHP) operation on aquifer parameters wa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which infl...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 migration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GWSHP) operation on aquifer parameters wa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which influenced aquifer parameters with GWSHP operation,was evaluated by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a case study.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erosion parameter,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were crit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aquifer parameters and the suitability of GWSHP.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ischarge of single well should be controlled and the diameter of single well should be selected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decrease particle mi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QUIFER parameters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下载PDF
Arrangement Strategy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with Groundwater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太禄 朱家玲 张伟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2年第4期291-297,共7页
The orientation strategy of side pipe and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ix ground heat exchangers(GHEs) were optimi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with soil being treated as a porous medium.An experiment on the heat t... The orientation strategy of side pipe and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ix ground heat exchangers(GHEs) were optimi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with soil being treated as a porous medium.An experiment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four GHEs was carried out in 2010.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elocity field is disturbed by GHEs.The optimal orientation strategy of side pipe is that the upward pipe is located upstream and the downward pipe downstream.The space between GHE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adjusted,depending on the direction and flow velocity.Groups of GHEs should be installed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stream in a single row,but if the acreag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GHEs should be installed in staggered multiple rows.Fewer GHEs parallel to the mainstream strengthen the heat transfer.Moreover,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with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being less than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round heat exchanger groundwater GEOTHERMICS
下载PDF
大型地埋管群地源热泵三维传热-渗流耦合模拟
5
作者 王洋 张丰收 +1 位作者 鲁克文 孙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2-310,共9页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大尺度、多分支埋管集群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区温度场和换热特性的影响,基于上海天文馆880个地埋管地源热泵场地,建立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地质分层的三维传热-渗流耦合模型,并利用现场热响应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大尺度、多分支埋管集群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区温度场和换热特性的影响,基于上海天文馆880个地埋管地源热泵场地,建立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地质分层的三维传热-渗流耦合模型,并利用现场热响应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渗流作用引起管群内和支管群之间沿地下水流动方向发生温度干扰,89.5~120.3 m埋深范围内的温度干扰现象相对明显;地下水渗流有利于提高管群的换热总量,缩小夏季和冬季工况的换热量差距;换热量增加百分比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对数函数关系,当水力梯度大于0.005时,换热量增加百分比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地源热泵 地下水渗流 大型管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位波动下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先泽 文韬 +4 位作者 李志祥 杨广栋 李晋 吴大洲 范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4-1101,共8页
受大型水利工程调控及季节性降水影响,江河湖沿岸地下水位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水位波动是地下水回灌等工程中影响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砂层迁移-沉积试验系统开展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并采用浊度-浓度关系、... 受大型水利工程调控及季节性降水影响,江河湖沿岸地下水位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水位波动是地下水回灌等工程中影响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砂层迁移-沉积试验系统开展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并采用浊度-浓度关系、穿透曲线、颗粒粒径、沉积量、流出液颗粒粒径分布、孔隙水压力及细观观测等方式实现了从宏观到细观、从定性到定量分析颗粒的迁移-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波动幅度下,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悬浮颗粒横向上扩散的趋势愈加显著且渗透力作用逐渐增强,颗粒更容易沉积在多孔介质表面或孔隙通道角落中;在不同波动幅度下,注入小粒径颗粒时,随着波动幅度增加流出液浓度及峰值增大,大粒径颗粒与小粒径颗粒呈现相反规律;在相同尺寸的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粒径越大相对浓度峰值越低,大颗粒在孔隙中更容易由于筛滤作用发生沉积,从而造成多孔介质孔隙率和渗透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多孔介质 硅微粉 水位波动 迁移-沉积
下载PDF
水源热泵系统对安阳市区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丹丹 李耀辉 邓东平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8期26-33,共8页
水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与地下水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给研究区水源热泵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从地下水动力场、地下水温度场、地下水化学场3个方面探讨了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其中,地下水水位逐年升高且降落漏斗... 水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利用与地下水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给研究区水源热泵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从地下水动力场、地下水温度场、地下水化学场3个方面探讨了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其中,地下水水位逐年升高且降落漏斗范围缩小,水源热泵系统对研究区地下水动力场没有影响;地下水温度整体稳定,局部地热单供暖区水温有下降趋势,回灌水温差对研究区地下水温度场有局部影响;该系统导致地下水蒸发作用强烈,Cl^(-)和SO_(4)^(2-)含量不断增大,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转变为HCO_(3)·Cl·(SO_(4))-Ca·Mg。研究表明,定期监测地下水指标与合理设置地热开采量,可显著降低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水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地下水 温度场 水化学成因
下载PDF
含水层厚度对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设计间距的影响
8
作者 杨伟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5期662-666,共5页
通过建立地下含水层水—热耦合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含水层厚度下抽水井的温度变化,结合温度变化曲线,讨论了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设计间距问题。结果表明,保持抽灌井间距不变,含水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弱热贯通的影响;同一含水层厚度,可... 通过建立地下含水层水—热耦合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含水层厚度下抽水井的温度变化,结合温度变化曲线,讨论了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设计间距问题。结果表明,保持抽灌井间距不变,含水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弱热贯通的影响;同一含水层厚度,可能在某一范围内改变抽灌井间距,热贯通程度变化不大;随着含水层厚度的增加,抽灌井设计间距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含水层 井间距 热贯通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源侧运行分析及改进
9
作者 贺淼淼 郝新月 李化淼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运行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空调、供暖系统碳排放量。为掌握地下水源热泵在实际中的运行状况,选取某公共建筑地下水源热泵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项目历史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水源侧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压力...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运行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空调、供暖系统碳排放量。为掌握地下水源热泵在实际中的运行状况,选取某公共建筑地下水源热泵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项目历史运行情况,重点分析了水源侧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压力升高、循环水低流量、地下水回灌不畅问题时如何解决,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既有条件下,换季期间要注重水源侧维护保养,水源侧合适的流量、压力、回灌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要定期监测地下水温、水质,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研究结果对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水源侧 压力 流量 回灌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优化布置及参数灵敏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佰忠 徐文杰 +4 位作者 李玉涵 孙剑 毕攀 李瑶 张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9,共12页
为了确定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布井方式,探明含水层温度场变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灵敏性,以石家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肖家营—东兆通为研究区,基于热储层的地热地质条件和热物性参数,利用FEFLOW软件构建了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在... 为了确定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布井方式,探明含水层温度场变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灵敏性,以石家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肖家营—东兆通为研究区,基于热储层的地热地质条件和热物性参数,利用FEFLOW软件构建了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在2000 m^(3)/d的抽灌量下对不同井间距、不同布井模式-含水层温度场变化进行模拟,探讨发生热突破的可能性,并探讨温度场关于热导率、渗透系数、孔隙率等参数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抽双灌模式下,方案C(两眼回灌井连线与地下水流向垂直,一眼回灌井位于抽水井正下游,另一眼回灌井位于沿地下水流向45°方向,即两回灌井与抽水井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抽水井正下游的回灌井为直角顶点)的布井方案对含水层温度场影响最小,为最优方案;2)单抽双灌模式下,抽灌量为2000 m^(3)/d时,方案C抽灌井间距设置在40~50 m较为合理;3)抽灌过程中,温度场对于渗透系数的改变灵敏度较高,而对孔隙率以及热导率的改变灵敏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抽灌井优化 温度场变化 参数灵敏度 石家庄
下载PDF
渗流作用下的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昌龙 王鑫 +3 位作者 鲁进利 王栋 张朋远 孙彦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310,共7页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基于移动线热源模型提出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半解析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对已知进口流体温度和已知总热输入功率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数值模型、半解析模型和忽略渗流的半解析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基于移动线热源模型提出一种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半解析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对已知进口流体温度和已知总热输入功率两种边界条件下的数值模型、半解析模型和忽略渗流的半解析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半解析模型在前期均具有较大误差,而在中后期均与数值模型吻合得较好,其精度高于忽略渗流的半解析模型,尤其是在地下水渗流速度较大的时候。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解析模型可用于分析渗流作用下的中深层地埋管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地源热泵 地下水渗流 移动线热源模型 传热模型
下载PDF
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潜在性危害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世杰 骆祖江 +1 位作者 徐明钻 张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4-1215,共12页
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条件复杂,为查明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WHP)的危害,对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地区潜水和第Ⅰ承压水的水化学分析,确定主要离子来源以及成因作用,重点分析了Mg^(2+)、Ca^(2+)、Fe^(2+)的危害性... 沿海地区地下水化学条件复杂,为查明地下水水质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GWHP)的危害,对危害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地区潜水和第Ⅰ承压水的水化学分析,确定主要离子来源以及成因作用,重点分析了Mg^(2+)、Ca^(2+)、Fe^(2+)的危害性,最终利用水文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计算饱和指数Is,分析了地下水越流混合作用、地下水回灌叠加对地下水源热泵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盐城地区地下水TDS(溶解性总固体)质量浓度高,硬度高,Na^(+)、Mg^(2+)、Ca^(2+)、Fe^(2+)、HCO_(3)^(-)、Cl^(-)是主要质量浓度异常的离子;潜水ρ(TDS)为180.42~4 497.00 mg/L,ρ(Na^(+))、ρ(Mg^(2+))、ρ(Ca^(2+))分别为278.16、72.91、72.74 mg/L,ρ(HCO_(3)^(-))、ρ(Cl-)分别为487.33、298.76 mg/L;第Ⅰ承压水ρ(TDS)为508.50~17 182.00 mg/L,ρ(Na^(+))、ρ(Ca^(2+))、ρ(Fe^(2+))分别为1 595.06、564.57、4.50 mg/L,ρ(Cl-)为4 560.06 mg/L。地下水运移过程受到溶滤作用、古海水入侵作用等多种水岩反应的影响。地下水源热泵长期运行主要会呈现Fe(OH)_(3)结垢、CaCO_(3)与CaMg(CO_(3))_(2)沉淀结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水化学条件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结垢 地下水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BPNN-GIS耦合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佰忠 孙剑 +3 位作者 陈佳琦 孙丰博 李晓萌 付庆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3-971,共9页
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适应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与(GIS)耦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同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适宜性分区除了面积... 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适应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与(GIS)耦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同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适宜性分区除了面积略有差异,适宜性分布情况基本相同,BP神经网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适宜区评价结果面积占比仅相差3.80%,较适宜区面积占比相差8.06%,不适宜区面积占比相差11.86%。采用自适应BPNN-GIS的评价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手动调参以及主观赋权的弊端,同时评价效率更高、精度更高,更能反映研究区单点适宜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BP神经网络 适宜性分区 石家庄
下载PDF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欣阳 马遥 +3 位作者 陈雷 周阳 刘建强 张亚鸽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2期94-102,共9页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优点突出,但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关中地区某学校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及陕南地区某小区售楼...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优点突出,但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选取关中地区某学校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及陕南地区某小区售楼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通过监测工程运行期间地下水温度、水位和水质动态数据,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质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工程采灌平衡时,地下水位恢复迅速,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长期运行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位产生明显的改变;在一个完整的供暖、制冷年内地下水回灌井从井口至井底不同深度地下水温度均处于平衡状态;工程运行过程中水质常规阴阳离子、总硬度、总碱度、总溶解性固体、pH值和水化学类型没有明显的改变,有毒物质中的氰化物、汞离子、砷离子、铅离子、铬离子、挥发酚、铜离子一直处于检出限以下,仅有锌离子浓度受工程运行有一定变化。论文通过分析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对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影响,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科学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地热能 地下水 地源热泵 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 监测分析
下载PDF
单井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与热渗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媛媛 耿直 +3 位作者 张元峰 张良 韩昭 张斌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在“双碳”目标下,浅层地热能供暖(冷)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利用形式得到广泛使用。为提高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效率,以我国北方某综合能源供暖(冷)项目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单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并利用Flu... 在“双碳”目标下,浅层地热能供暖(冷)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利用形式得到广泛使用。为提高浅层地热能的利用效率,以我国北方某综合能源供暖(冷)项目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单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分析其传热特性与热渗耦合特性。选取4.0,4.5,5.0 m等3个不同埋管间距和106.0,113.0,120.0 m等3种不同埋管深度,对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总量及单位井深换热量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埋管间距为4.0 m、埋管深度为106.0 m时,单井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最佳。对无渗流和有渗流及不同渗流速度下地埋管换热器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会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带来正向影响,并且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换热效果更好。上述分析为实际工程的地埋管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特性 热渗耦合 清洁能源 双碳
下载PDF
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枫 谈莹莹 +3 位作者 李修真 王林 王占伟 连梦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5,共8页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 针对传统地下水源热泵空调(CGWHP)系统能耗偏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分级处理空调送风的地下水源热泵(NGWHP)系统,其特点是利用地下水预处理新风后,二级利用地下水承担热泵机组的冷凝热,达到显著降低热泵机组能耗的目的。运用热工学理论建立NGWHP系统稳态仿真数学模型,在VC++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模拟供冷模式下NGWHP与CGWHP系统的性能,比较分析地下水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GWHP系统的能耗显著低于CGWHP系统。地下水供水温度下降或流量增大,两种系统的能耗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新风比为33%,地下水温从24℃降至15℃时,NGWHP系统的能耗较CGWHP系统平均低40.56%;地下水流量从1800 kg/h增至2300 kg/h时,NGWHP系统的能耗平均降低42.27%。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二者误差在±13%以内。研究结果可为NGWHP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送风 预冷器 分级处理 稳态模型 能耗
下载PDF
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运行分析
17
作者 钱程 张世栋 +2 位作者 张昆 李林涛 宋业辉 《建设科技》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针对某酒店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通过分析冷热源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以及设备耗电量等实际运行数据,查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备及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建议在空调冷热源监控系统加入自学习功能以实时准确地调整设备运行... 本文针对某酒店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通过分析冷热源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以及设备耗电量等实际运行数据,查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备及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建议在空调冷热源监控系统加入自学习功能以实时准确地调整设备运行策略,提高系统运行能效,从而实现空调系统节能减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监控系统 优化运行 节能减碳
下载PDF
中深层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群实际运行特性分析
18
作者 李娜娜 赖其航 +4 位作者 吕俊 宋子英 李可涵 尹子怡 宋伟 《区域供热》 2023年第5期82-89,共8页
以陕西某中深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新热源旧管网地热能供热系统的现有运行策略;采集供热站在供暖季各设备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室外温度、不同启停组合对供热站热泵机组群性能的影响;通过新旧运行方案的对比分析,预测优化后的运行... 以陕西某中深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新热源旧管网地热能供热系统的现有运行策略;采集供热站在供暖季各设备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室外温度、不同启停组合对供热站热泵机组群性能的影响;通过新旧运行方案的对比分析,预测优化后的运行方案可以为供热站每个供暖季提升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运行方案热泵机组群运行耗电量和制热量均呈现阶跃式分布,相同热泵机组运行台数下,不同机组出力存在差异;不同启停组合下,制热量存在较大差别,但制热性能系数基本相同;优化后的运行方案,可以为供热站每个供暖季节约电费约39.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地热能 热泵机组群 启停控制 制热性能系数
下载PDF
分层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群换热特性研究
19
作者 成祖德 李铮 +1 位作者 吕科锋 王海涛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使用三维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有地质分层和地下水渗流的竖直U型地埋管群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终得到不同渗流速度、不同土壤孔隙率、不同管内流速和不同渗流方向下地埋管群的总换热量和土壤温度分布云图,并且分析了它们对地埋管群... 使用三维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有地质分层和地下水渗流的竖直U型地埋管群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终得到不同渗流速度、不同土壤孔隙率、不同管内流速和不同渗流方向下地埋管群的总换热量和土壤温度分布云图,并且分析了它们对地埋管群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群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影响显著,渗流速度越大地埋管群换热性能越好。但是随着渗流速度增加,管群的换热增幅会降低;土壤孔隙率越大,地埋管群换热性能越弱;管群换热量随着管内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垂直方向渗流,对角线方向渗流会加大地埋管群的换热性能,因此管群布置优化有利于提高地埋管群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管群 地下水渗流 分层土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绵竹清平8·13群发泥石流成因、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20
作者 倪化勇 郑万模 +4 位作者 唐业旗 王德伟 陈绪钰 徐如阁 宋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3,138,共6页
2010年8月13日凌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发生群发泥石流灾害,27条沟谷发生泥石流,占泥石流沟总数的69.4%,其中以文家沟泥石流最为严重。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8·13特大群发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 2010年8月13日凌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发生群发泥石流灾害,27条沟谷发生泥石流,占泥石流沟总数的69.4%,其中以文家沟泥石流最为严重。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了8·13特大群发泥石流的成因、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灾后规划重建中的地质安全问题。从成因上看,8·13特大群发泥石流是5·12汶川地震和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特征上来看,泥石流呈现出暴发空间的群发性、启动过程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持续性,成灾过程的链式性、危害形式的多样性、泥石流规模的放大性和泥石流隐患的隐蔽性等7个方面的特征;清平乡各沟8·13泥石流冲出方量约占物源总量的10%~50%,泥石流存在进一步频发、群发的态势,建议在灾后规划重建的过程中,应全面科学评估清平乡泥石流灾害的链式效应和地质环境容量问题,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同规划重建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13群发泥石流 5·12汶川地震 文家沟 地质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