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T细胞表位融合肽疫苗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蓓蓓 姜玉新 +3 位作者 刁吉东 李娜 陆维 李朝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Ih C-Der p 1-3T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ATIh 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 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 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TAT-Ih 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 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 E结合试验表明TAT-Ih 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 E的能力强于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 ET-28a-TAT-Ih 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 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 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融合肽疫苗 1类变应原 原核表达 T细胞表位 IgE结合试验
下载PDF
两种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郭伟 姜玉新 李朝品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尘螨1类变应原(粉尘螨1类变应原仇叩和户尘螨1类变应原Derpl基因)的嵌合基因R8,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含嵌合基因R8的pUCm-T重组质粒为模板,用Derel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与载体pET28a(+)连接,... 目的原核表达尘螨1类变应原(粉尘螨1类变应原仇叩和户尘螨1类变应原Derpl基因)的嵌合基因R8,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含嵌合基因R8的pUCm-T重组质粒为模板,用Derel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酶切后与载体pET28a(+)连接,连接产物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蛋白用ELISA检测其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能力,同时以重组rDerfl和rDerP1蛋白作为对照。为检验嵌合蛋白R8的免疫原性,将7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PBS组(阴性对照组)、rDerf1组、rDerP1组、R8组和哮喘组(阳性对照组)。除PBS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第0、7和14天每鼠腹腔注射(0.1μg/μl)粉尘螨注射液100μ1,第21~27天每鼠每天雾化吸入0.5μg/ml粉尘螨注射液悬浊液,30min/d。rDerf1组、rDerP1组和R8组于第25~27天雾化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100μg/ml的rDerf1、rDerP1和R8蛋白各200μl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PBS组用等量PBS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人。所有小鼠于第27天雾化吸入后24h气管切开,用1mlPBS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R8表达产物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5000。EUSA检测结果显示,嵌合蛋白R8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力为(37.03±12.46)μg/ml,显著低于rDerf1[(80.44±15.50)μg/ml]和rDerP1[(90.79±10.38)μg/ml](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R8组IFN-γ水平[(343.43±38.79)pg/ml]与rDerfl组[(322.98±30.36)pg/m1]和rDerP1组[(314.97±33.89)pg/ml]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组[(393.93±50.68)pg/ml]和哮喘组[(208.44±46.11)pg/m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8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水平(P〈0.05或0.01)。结论表达了具有低变应原性和高免疫原性的尘螨1类变应原嵌合基因R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户尘螨 1类变应原 嵌合基因 原核表达 变应原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热带无爪螨第1组分变应原的同源建模及表位分析
3
作者 王楠 陈文艳 +1 位作者 周颖婷 孙炜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36期36-38,51,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热带无爪螨第1组分变应原(Blo t 1)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SignalP 4.1服务器用于分析Blo t 1的信号肽序列,ProtScale tools对Blo t 1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NetPhos3.1服务器预测分析Blo t 1的磷酸化位点。采用...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热带无爪螨第1组分变应原(Blo t 1)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SignalP 4.1服务器用于分析Blo t 1的信号肽序列,ProtScale tools对Blo t 1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NetPhos3.1服务器预测分析Blo t 1的磷酸化位点。采用SOPMA服务器预测其二级结构。结果:Blo t 1是一种亲水蛋白,其第1-18位氨基酸为Blo t 1的信号肽序列,磷酸化位点预测显示:Blo t 1含有16个丝氨酸激酶、12个苏氨酸激酶及16个酪氨酸激酶,没有跨膜结构域;Blo t 1的二级结构中包含α螺旋(氨基酸占比28.56%),β转角(氨基酸占比7.95%),延伸链(氨基酸占比19.05%)和无规则卷曲(氨基酸占比44.44%)。Blo t 1的B细胞表位有5个肽序列(38-43,115-118,125-130,156-159,204-212),T细胞表位预测得到3个肽序列(89-109,134-154,247-267)。结论:对Blo t 1的表位分析,为Blo t 1基于表位的疫苗和肽-ELISA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无爪螨 1组分变应原 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
下载PDF
粉尘螨1类变应原T和B细胞表位t合基因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海丰 徐朋飞 +1 位作者 王克霞 李朝品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构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Derf1包含的5个T细胞表位(T1~T5)和6个B细胞表位(B1~B6),以B1-T1-B2-T2-B3-T3-B4-T4-B5-T5-B6和B1-B2-B3-B4-B5-B6-T1-T2-T3-T4-T5连接方式直接... 目的:构建粉尘螨1类变应原(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Derf1包含的5个T细胞表位(T1~T5)和6个B细胞表位(B1~B6),以B1-T1-B2-T2-B3-T3-B4-T4-B5-T5-B6和B1-B2-B3-B4-B5-B6-T1-T2-T3-T4-T5连接方式直接合成表位嵌合基因,并分别命名为Derf1A和Derf1B。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Derf1A和pET-28a(+)-Derf1B,双酶切及测序验证的阳性克隆转化到E.coliBL21(DE3)后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后进行纯化,并进行Westernblotting鉴定。ELISA法检测嵌合蛋白对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抗体的结合力。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Derf1A和pET-28a(+)-Derf1B;SDS-PAGE分析表明,Derf1A和Derf1B诱导并纯化成功,Western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纯化了Derf1A和Derf1B嵌合蛋白。与Derf1相比,Derf1A和Derf1B嵌合蛋白与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IgE抗体的结合能力显著降低(P均<0.05),但Derf1A和Derf1B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表达了Derf1的T和B细胞表位嵌合蛋白,为粉尘螨过敏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粉尘螨1类变应原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免疫印迹试验
原文传递
血清IFN-γ、IL-17及HMGB1检测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小军 邓亮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7(IL-17)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检测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FN-γ、IL-17及HMGB1水平差异,观察3项指标检...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7(IL-17)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检测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2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FN-γ、IL-17及HMGB1水平差异,观察3项指标检测对小儿过敏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引起过敏性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81例(47.09%)、霉菌组合33例(19.19%)、粉草组合28例(16.28%)。观察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7、HMGB1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逐渐降低,血清IL-17、HMGB1水平则逐渐升高(P<0.05)。IFN-γ、IL-17及HMGB1检测对过敏性哮喘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829、0.851,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则显著升高(P<0.05)。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与IL-17、HMGB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50、-0.205,P=0.000、0.007),而血清IL-17与HMGB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51,P=0.047)。结论导致过敏性哮喘的过敏原主要包括尘螨、霉菌组合、粉草组合,检测血清IFN-γ、IL-17及HMGB1水平有助于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过敏原 干扰素-Γ 白介素-17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原文传递
尘螨Ⅰ类变应原所致过敏性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宁 陈文魁 +1 位作者 李朝品 姜玉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尘螨是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气传变应原之一,其变应原种类繁多,尘螨Ⅰ类变应原是主要的致敏成分之一。本文就尘螨Ⅰ类变应原引起的螨性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治疗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尘螨 Ⅰ类变应原 过敏性哮喘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