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ability identification on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 in the metal mine based on the improved FRBFNN 被引量:4
1
作者 Luo Zhouquan Zuo Hongyan +1 位作者 Jia Nan Wang Yi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821-826,共6页
To identify the instability on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 in the metal mine effectively,the parameters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clustering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fuzzy radial basis... To identify the instability on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 in the metal mine effectively,the parameters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clustering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fuzzy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FRBFNN)model of instability identification model about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 in the metal mine was built.The improved FRBFNN model was trained and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FRBFNN model has high training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ability.Parameters such as pillar area ratio,filling level and the value of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instability of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Correctness of analysis about the improved FRBFNN model was proved b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about instability discrimin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large-scale underground mined-out area of a metal mine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ine Fuzzy theory mined-out area RBF neural network DISCRIMINATION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iotechnical reinforcement for a steep slope consisting of composite coal-gangue-soil medium adjacent to a mined-out area 被引量:3
2
作者 Xingping Lai Mowen Xie +1 位作者 Fenhua Ren Meifeng Cai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5年第6期489-494,共6页
The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teep slope consisting of coal gangue, rock and soil medium in Huating coal mine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Owing to humid weather, heavy rainfall, vege... The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teep slope consisting of coal gangue, rock and soil medium in Huating coal mine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Owing to humid weather, heavy rainfall, vegetation and por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and rock mass, the steep slope will be destabilized and induce mud-rock flow or derive hazard easily. Firstly, based on the classical slope reinforcement theory, some regularity between the shear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destabilized zone of the slope with or without root strength contribution is presented. The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oot strength,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status, etc., some possible biotechnical techniques for reinforcement of the steep slope have been suggested. These methods are important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estabilization of the slope and design of the biotechnical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d-out area coal-gangue-soil composite medium steep slope root-soil effect biotechnical reinforcement
下载PDF
Time function of surface subsidence based on Harris model in mined-out area 被引量:7
3
作者 Liu Xinrong Wang Junbao +2 位作者 Guo Jianqiang Yuan Hong Li 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2期251-254,共4页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s a common environmental hazard in mined-out area. Based on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egularity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mined-out area, we proposed a new time function based on Harris curve mod...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s a common environmental hazard in mined-out area. Based on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regularity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mined-out area, we proposed a new time function based on Harris curve model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hortage of current surface subsidence time function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ime function, we found that it could meet the dynamic process, the velocity change process and the acceleration change process during surface subsidence. Then its rationality had been verified through project c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ime function model can give a good reflection of the regularity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mined-out area an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surface subsidence. And the prediction data of the model are a little greater than measured data on condition of proper measured data quantity, which is safety in the engineering. This model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mined-out area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prediction, and it is valuable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d-out area Surface subsidence Time function Harris model Prediction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垮落带注浆充填开采覆岩采动裂隙定量表征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志华 耿倩 +2 位作者 杨科 邹恩隆 何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7,共9页
为定量表征冒落区注浆充填对覆岩采动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任家庄煤矿1109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开展垮落法开采和垮落带充填法开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两者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并对其覆岩运移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定量表征冒落区注浆充填对覆岩采动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任家庄煤矿1109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开展垮落法开采和垮落带充填法开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两者覆岩裂隙演化特征,并对其覆岩运移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垮落法开采后采动裂隙分形维数变化规律为迅速上升-缓慢下降-缓慢上升-急剧上升,注浆充填开采后变化规律呈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缓慢上升;将采动裂隙发育网络划分为离层裂隙区、离层压实区、垮落裂隙区、竖向破断裂隙区四个区域,对比垮落法开采和垮落带充填法开采,充填后采场覆岩裂隙不发育,离层压实区范围较小,发育高度仅为21.96 m;注浆充填开采后各关键层下沉量显著减小,关键层2最大下沉量出现在顶板初次破断处,垮落法开采后关键层2最大下沉量出现在采空区中部。垮落带注浆充填开采能有效改善覆岩裂隙损伤、控制覆岩裂隙发育、减缓覆岩下沉,该成果可以为任家庄煤矿充填开采控制地表沉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落带注浆充填 相似模拟 分形理论 裂隙演化 覆岩运移
下载PDF
穿越岩溶地区隧洞施工开挖防渗措施研究
5
作者 苏凯 杨逢杰 +1 位作者 龚睿 朱洪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220,225,共7页
穿越岩溶地区隧洞在施工开挖期极易遭遇涌水突泥现象,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减少隧洞渗流量一直是热点问题。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建立岩溶地区复杂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考虑洞顶回填混凝土、洞周注浆圈、混凝土防渗墙3种防渗措施,研... 穿越岩溶地区隧洞在施工开挖期极易遭遇涌水突泥现象,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减少隧洞渗流量一直是热点问题。依托某引调水工程,建立岩溶地区复杂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点考虑洞顶回填混凝土、洞周注浆圈、混凝土防渗墙3种防渗措施,研究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及隧洞渗流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防渗墙和注浆圈渗透系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对隧洞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非常大,防渗墙之间水位降低程度明显,而洞周注浆圈对隧洞渗流量的影响最大,施工时要保证注浆圈的质量;孔隙水压力随着与隧洞中心水平距离增加而增加,随着与隧洞中心竖直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注浆圈或防渗墙渗透系数增加,注浆圈或防渗墙区域内的孔压增长速率逐渐降低,隧洞渗流量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水工隧洞 施工开挖 混凝土防渗墙 注浆圈
下载PDF
煤层底板含水层区域注浆改造浆液扩散范围现场示踪试验
6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10 位作者 洪荒 陈永青 孙晓宇 胡荣杰 郭祥东 赵群 戴亚男 余浩 李俊 孙亮 高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5-2056,共12页
近年来,为解放底板高承压灰岩水上煤炭资源,华北煤田普遍采用地面定向钻技术,对太原组薄层灰岩进行区域性注浆加固改造(习称“底板区域治理”),以全面封堵灰岩岩溶裂隙并阻断垂向导水通道。该技术中,与浆液扩散范围(半径)密切相关的“... 近年来,为解放底板高承压灰岩水上煤炭资源,华北煤田普遍采用地面定向钻技术,对太原组薄层灰岩进行区域性注浆加固改造(习称“底板区域治理”),以全面封堵灰岩岩溶裂隙并阻断垂向导水通道。该技术中,与浆液扩散范围(半径)密切相关的“水平分支孔”孔间距设计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皖北矿区底板区域注浆工程量大,特别是深部资源开采,将有数十亿元的注浆工程,有必要查清浆液扩散范围真实数据。为此,以皖北矿区恒源煤矿为研究基地,依托Ⅱ63采区底板区域治理工程,设计并实施浆液扩散范围示踪试验,在中间的水平分支孔(Z8-7)投放荧光剂(示踪剂),在两侧的水平分支孔(Z8-6、Z8-8)以及交叉分支检测孔(Z8JC)取岩屑样鉴别荧光水泥,以获得浆液扩散范围,进而在浆液扩散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构建恒源煤矿底板区域注浆治理浆液扩散范围计算公式。结果表明:①综合岩屑现场及室内鉴别结果分析,获得恒源煤矿Ⅱ63采区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范围为38.3~44.0 m,且水泥分布密集区在水平分支孔浆液扩散范围30 m以内,该区域内注浆效果最佳。②通过现场岩屑快速鉴别与室内岩屑精准鉴别,取得的浆液扩散范围基本一致,证明了荧光示踪浆液扩散范围的有效性。③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在计算参数、边界约束等符合实际注浆工况条件下,浆液扩散范围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示踪试验实测结果较为接近。④利用示踪试验过程中的压水试验及注浆参数、钻遇构造及水文地质响应等数据,考虑重力、构造、地下水径流等因素影响,借助SPSS非线性拟合软件,得到恒源煤矿Ⅱ63采区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范围计算公式。⑤基于恒源煤矿受注层实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拟合的浆液扩散范围计算公式得出Ⅱ63采区Z8场地浆液扩散范围为37.8~42.9 m,与浆液扩散范围示踪试验实测结果相近,计算公式可在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本次煤矿底板区域注浆浆液扩散范围现场示踪工程试验,不仅取得了浆液扩散范围的真实数据,而且阐明了浆液扩散与多种地质、水文地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超深、超长定向钻注浆浆液扩散机理,构建了浆液扩散范围计算公式,为类似条件下底板区域治理工程水平分支孔孔间距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区域治理 浆液扩散范围 示踪试验 浆液扩散计算公式 皖北矿区恒源煤矿
下载PDF
采空区岩体粗糙单裂隙中浆液扩散机理研究
7
作者 刘少炜 刘先珊 +3 位作者 张普纲 侯泽林 潘玉华 熊振瑀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5,共22页
以某采空区岩体粗糙裂隙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Multiphysics构建了三维粗糙单裂隙注浆模型,分析岩体裂隙中的浆液流动规律,研究了不同的裂隙面粗糙度、开度、注浆压力、裂隙倾角及浆液黏度影响的浆液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裂隙... 以某采空区岩体粗糙裂隙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Multiphysics构建了三维粗糙单裂隙注浆模型,分析岩体裂隙中的浆液流动规律,研究了不同的裂隙面粗糙度、开度、注浆压力、裂隙倾角及浆液黏度影响的浆液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裂隙面粗糙度影响浆液的扩散面轮廓,粗糙度越大,浆液扩散阻力越大,浆液扩散各向异性越强;注浆速率与开度为二次多项式关系,裂隙开度越大,注浆速率的损失越小;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轮廓的影响较弱,但改变了浆液的扩散半径,且注浆压力与扩散半径为正相关、与注浆速率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注浆压力越大,注浆速率的损耗越低;浆液黏度并不影响其扩散的各向异性,仅改变浆液扩散的范围。研究成果表明了采空区粗糙裂隙中的浆液扩散机理,为采空区注浆范围的预测及加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采空区 注浆模型 扩散机理 粗糙度 浆液黏度
下载PDF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8
作者 刘欣欣 齐学元 耿俊俊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覆岩裂隙特征;判别了房柱式采空区上地表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的单位载荷作用下,采场中央遗留煤柱将发生活化失稳,引起采场所有煤柱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破坏,进而导致房柱式采空区地表发生失稳。基于对房柱式采空区稳定特征及浆液在房柱式采空区流动的特性提出了散点式注浆充填方案,给出了浆液配比及注浆工艺。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结果表明,散点式注浆充填法能有效实现老采空区的充分均匀充填,注浆效果整体良好,同时该方法可为对类似老采空区地表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采空区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注浆充填法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导水通道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9
作者 黄刚 余国锋 +6 位作者 韩云春 罗勇 任波 赵靖 徐一帆 高银贵 贺世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目前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工作面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异常区裂隙动态发育等情况的动态监测问题,采用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在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底板低阻异常区开展注浆效果监测试验以及对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进行实时监测... 针对目前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工作面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异常区裂隙动态发育等情况的动态监测问题,采用电法智能监测技术,在唐家会煤矿61304工作面底板低阻异常区开展注浆效果监测试验以及对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岩层电阻率变化情况,成功捕捉到了注浆浆液动态扩散趋势和采动裂隙动态发育过程,及时预警了导水通道的动态发育情况。研究表明:电法智能监测技术能清晰监测导水通道动态发育过程,能分辨是否导通含水层,是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监测的新技术,为底板承压工作面的开采提供技术指导,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承压水 异常区 注浆效果 导水通道 电法智能监测技术
下载PDF
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水害治理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海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7,共10页
我国西北地区烧变岩分布范围广、孔隙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是当地的主要含水层,其中的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地表遗迹不明显、发现难度大,煤矿开采一旦导通烧变岩含水层将导致水害事故,同时会破坏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为治理隐伏火烧区烧变岩... 我国西北地区烧变岩分布范围广、孔隙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是当地的主要含水层,其中的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地表遗迹不明显、发现难度大,煤矿开采一旦导通烧变岩含水层将导致水害事故,同时会破坏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为治理隐伏火烧区烧变岩水害并保护烧变岩含水层水资源,分析我国烧变岩分布特征及烧变岩水对煤矿开采影响,研究隐伏火烧区烧变岩探查和治理技术,开展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水害治理的示范应用,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评价陕西柠条塔煤矿南翼隐伏火烧区含水层水害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效果。结果表明:我国烧变岩主要分布于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为界的北方地区,隐伏烧变岩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伊犁盆地南缘,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与风化基岩含水层大多直接接触且连为一体,水力联系密切;烧变岩水害防治措施主要有留设烧变岩含水层防隔水煤柱、疏降烧变岩含水层积水和帷幕截流,其中截水帷幕可有效解放烧变岩含水层压覆的煤炭资源,解除烧变岩水害威胁并保护烧变岩含水层宝贵的地下水资源;通过精确探查出隐伏火烧区范围、布设注浆钻孔,将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隔离为若干个含水体,断绝截水帷幕内外的水力联系,可保障工作面不受烧变岩水威胁,同时实现烧变岩水资源保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和S1233工作面隐伏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治理后,其回采期间涌水量降至20m^(3)/h以内,工作面得以安全回采,截水帷幕内侧水位下降,外侧水位逐渐抬升,烧变岩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害治理 保水采煤 隐伏火烧区 烧变岩 注浆帷幕
下载PDF
黄土高速铁路路基注浆扩散范围模型试验研究
11
作者 温浩 张先军 +3 位作者 蔡德钩 岳茂 于佳琪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为研究黄土高速铁路路基注浆加固中浆液扩散规律,以大西高速铁路沿线典型湿陷性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开展注浆模型试验及Edem-Fluent耦合数值仿真,得到黄土注浆扩散范围及注浆盲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的扩散范围... 为研究黄土高速铁路路基注浆加固中浆液扩散规律,以大西高速铁路沿线典型湿陷性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开展注浆模型试验及Edem-Fluent耦合数值仿真,得到黄土注浆扩散范围及注浆盲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浆液的扩散范围逐渐扩大,加固体长度与注浆压力近似幂指数关系。Edem-Fluent耦合仿真分析得到的注浆扩散范围与试验相符合。力链分析表明注浆压力越大,土体间的微观作用力作用越分散,在浆液劈裂方向上,注浆压力是呈消散分布。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黄土注浆浆液扩散范围及注浆扩散盲区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铁路基 Edem-Fluent 注浆扩散 注浆盲区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超高海拔牧区光伏支架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爱云 孟令坤 +1 位作者 白玛南木加 宋兴贵 《太阳能》 2024年第2期17-28,共12页
西藏自治区超高海拔牧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环保要求等与内地的不同,因此在此类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时,光伏支架桩基础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设备、材料等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以西藏山南曲松罗布沙850 MW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西藏自治区超高海拔牧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环保要求等与内地的不同,因此在此类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时,光伏支架桩基础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设备、材料等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以西藏山南曲松罗布沙850 MW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支架桩基础的施工为例,对西藏自治区超高海拔牧区光伏支架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开展研究。首先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环保要求,选择出最合适的桩基础类型;其次对光伏场区内3种施工设备的施工效率、经济性、稳定性、环保性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严格落实施工工艺及采用钢丝绳定位的方式确保了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地区的光伏支架桩基础采用“以螺旋钢桩基础为主、微孔灌注桩基础为辅”的方案,能同时满足环境保护、施工效率和力学性能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设备可选择240型普通挖改钻机;介绍的螺旋钢桩基础和微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效率高、效果明显,能确保桩基础施工后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其他同类型光伏发电项目桩基础的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项目 光伏支架 桩基础 超高海拔牧区 施工质量 螺旋钢桩 微孔灌注桩
下载PDF
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灌浆技术
13
作者 张全荣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3期138-140,共3页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展,很多复杂性地质区域的工程建设面临较大挑战,影响整个工程施工地基的稳定和安全。针对此,以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灌浆技术为核心内容,首先对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的难题进行分析,其次...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展,很多复杂性地质区域的工程建设面临较大挑战,影响整个工程施工地基的稳定和安全。针对此,以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灌浆技术为核心内容,首先对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的难题进行分析,其次对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时灌浆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最后以某工程案例对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复杂地质区水利工程地基灌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对推动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区 水利工程 地基 灌浆技术
下载PDF
岩溶地区旋挖灌注桩高效成桩工艺研究
14
作者 吉世林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为了解决岩溶极度发育地区断桩、偏斜、卡钻等成桩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本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旋挖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旋挖灌注桩高效成桩工艺。包括:优化旋挖钻机施工参数防止偏斜卡钻、双护筒钻孔灌... 为了解决岩溶极度发育地区断桩、偏斜、卡钻等成桩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本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旋挖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旋挖灌注桩高效成桩工艺。包括:优化旋挖钻机施工参数防止偏斜卡钻、双护筒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防止土岩交界面坍孔和钻孔注浆填充预处理溶洞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旋挖钻 双护筒 预注浆
下载PDF
深部区域破碎围岩开拓巷道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温磊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3期289-290,293,共3页
某矿+320m运输联络巷在掘进期间会揭露破碎围岩段,在破碎围岩段受地应力、构造应力以及破碎围岩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运输联络巷围岩变形量整体较大、围岩支护难度高。结合+320m运输联络巷现场条件并基于让压支护原则,提出间隔使用锚网喷... 某矿+320m运输联络巷在掘进期间会揭露破碎围岩段,在破碎围岩段受地应力、构造应力以及破碎围岩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运输联络巷围岩变形量整体较大、围岩支护难度高。结合+320m运输联络巷现场条件并基于让压支护原则,提出间隔使用锚网喷+锚索、钢架棚、壁后注浆支护方式,其中钢架棚支护滞后锚网喷+锚索支护7d、壁后注浆支护滞后钢架棚支护20d,通过允许围岩部分变形达到释放围岩应力、减少围岩控制难度以及提高围岩控制效果目的。现场应用后,+320m运输联络巷在破碎围岩段期间围岩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且变形量整体较小,其中顶底板、巷帮分别为57mm、66mm,表明现场采用的围岩控制技术实现了深部区域破碎围岩巷道变形有效控制,并为后续矿井其他类似条件巷道围岩控制工作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区域 开拓巷道 主动支护 钢架棚支护 壁后注浆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顶板富水区超前疏放治理技术
16
作者 段志鸿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88-90,134,共4页
为解决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3-3032综掘巷道顶板富水区对掘进安全及巷道支护的影响,保证安全掘进,采取物探手段明确低阻异常区域划分范围,利用定向钻机向异常区施工顶板疏放水钻孔,待孔口放水量稳定在5 m^(3)/h及以下时,对钻孔实施全段注... 为解决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3-3032综掘巷道顶板富水区对掘进安全及巷道支护的影响,保证安全掘进,采取物探手段明确低阻异常区域划分范围,利用定向钻机向异常区施工顶板疏放水钻孔,待孔口放水量稳定在5 m^(3)/h及以下时,对钻孔实施全段注浆封孔,充填导水裂隙,掘进期间通过注浆锚杆与螺纹钢锚杆对顶帮围岩补强加固,加固后的巷道顶板最大移近量为164 mm,未出现明显离层空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富水区 定向钻孔 超前疏放
下载PDF
以覆岩离层注浆为主的保水采煤技术研究
17
作者 晏嘉 徐卫卫 +3 位作者 齐宽 王康 王淇 张丝诺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榆神矿区地域辽阔、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陕北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对下水资源造成了破坏,损害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榆神矿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以区内郭家滩煤矿... 榆神矿区地域辽阔、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陕北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对下水资源造成了破坏,损害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针对榆神矿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以区内郭家滩煤矿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矿开采条件、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在分层开采、限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基础上,以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控制上部含(隔)水层稳定为主,结合顶板隔水层再造(加固)、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注浆封堵、保水采煤效果动态监测等技术的保水采煤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对试验示范区保水采煤效果进行了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离层注浆 分层开采 榆神矿区
下载PDF
微动探测在隧道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阳飞 罗术 +1 位作者 段明杰 王嗣尹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113-116,共4页
云南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塌陷并引起地表沉降,采用洞内充填和地表注浆的处治方法进行了加固,为了检测加固效果,采用微动探测法分别在注浆前及注浆后进行了探测。注浆前对塌陷区和未塌陷区进行微动探测,得到了塌陷区、塌... 云南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塌陷并引起地表沉降,采用洞内充填和地表注浆的处治方法进行了加固,为了检测加固效果,采用微动探测法分别在注浆前及注浆后进行了探测。注浆前对塌陷区和未塌陷区进行微动探测,得到了塌陷区、塌陷影响区、以及未塌陷区的岩体横波波速特征;注浆加固后再次进行微动探测,通过注浆前后波速的提升值和波速等值线形态变化趋势,得到了判断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原则。基于该原则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评价,表明了利用微动探测来评价注浆效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 塌陷区 横波 注浆加固效果
下载PDF
注浆法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防性处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章以浙江地区某高速公路工程某桥头需要二次开挖回填的路段为例,通过阐述注浆法的基本原理,合理选择注浆孔的间距、压力、注浆量以及具体的沉降观测参数等,为施工提供了有效参考,获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有效控制了路基不均匀沉降。总... 文章以浙江地区某高速公路工程某桥头需要二次开挖回填的路段为例,通过阐述注浆法的基本原理,合理选择注浆孔的间距、压力、注浆量以及具体的沉降观测参数等,为施工提供了有效参考,获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有效控制了路基不均匀沉降。总结了注浆法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法 山区高速路基 不均匀沉降 预防性处理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沿空侧巷道超前区域围岩控制研究
20
作者 翟春佳 邓亮 常毛毛 《煤》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章以小保当煤矿112204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施工和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对其沿空侧的回风平巷超前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2204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与邻近112203采空区侧向支承应力叠加影响,... 文章以小保当煤矿112204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施工和电磁辐射监测的方法对其沿空侧的回风平巷超前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12204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与邻近112203采空区侧向支承应力叠加影响,将导致支承应力叠加区内煤岩体极易发生失稳破坏;适当地增加支承应力叠加区内煤岩体的剪切破断角值和侧向围压值能够有效提升支承应力叠加区内煤岩体失稳破坏时所需的支承应力临界值;实施优化支护和注浆措施后,实体煤帮内电磁辐射均值降幅达64.6%,此时煤岩体失稳破坏程度大幅度改善,围岩处于较好的控制状态,能够很好地服务于112204工作面回采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应力 沿空巷道 超前区域 耦合注浆 电磁辐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