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Seedling Growth of Plateau Japonica Rice 被引量:1
1
作者 Dai Hongyan Hua Jinsong +2 位作者 Zhang Rongping Cai Guangze Chen Liqua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 Objective ] The study aimed to screen rational seedling raising date and seedling raising mode for plateau japonica ri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seedlings. [ Method ] The seedlings of co... [ Objective ] The study aimed to screen rational seedling raising date and seedling raising mode for plateau japonica ri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seedlings. [ Method ] The seedlings of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 Hexi 22-2 and giant embryo No. 1 japonica rice were treated at day tempera- ture 12℃/night temperature 8℃ and day temperature 14 ℃/night temperature 10 ℃, and the indicators including chlorophyll content, soluble sugar content, sol- uble protein content, survival rate, plant height, number of ≥ 1 cm roots, leaf wilting degree and aboveground dry matter weight were determined after treated for 0, 3 and 6 d, respectively. [ Result] Chlorophyll content of seedlings decreased when treated by low temperature for a certain perio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reat- ment tim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and soluble protein in some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s increased, while plant height, number of ≥ 1 cm roots and aboveground dry matter weight increased slowly, but the growth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prolongation of treatment time, leaf wilting degree increased.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dur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when two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grew under the same low temperature, seedlings grew more and more slowly, probably because the lower the treatment temperature, the greater the damage on plants. Giant Embryo No. 1 had weaker cold tolerance than Hexi 22-2.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mula- tion of seedling raising technique of plateau japonica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temperature stress plateau japonica flee Seedling growth
下载PDF
黄土高原健康和衰退刺槐林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2
作者 李宗善 陈维梁 +7 位作者 焦磊 张钦弟 李兆林 王聪 高光耀 卫伟 孙婧雅 白应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769,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区域森林生长衰退和死亡普遍发生,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以及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还显偏少。根据黄土高原延安羊圈沟小流域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个体分别构建了刺槐健康和衰退...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区域森林生长衰退和死亡普遍发生,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组成以及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还显偏少。根据黄土高原延安羊圈沟小流域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个体分别构建了刺槐健康和衰退树轮年表,并对人工刺槐林健康和衰退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衰退年表质量较低,其年表统计参量,包括平均敏感度、样芯间相关系数、信噪比和样本群体代表系数均要低于刺槐健康年表。刺槐衰退年表在生活史早期(1985—2007年)与生长健康年表的波动趋势相类似,而在生活史晚期(2008—2016年)与健康年表指数出现生长分离现象,生长速率明显偏低。年表与气候要素响应分析表明刺槐生长衰退年表对气候要素响应敏感性要低于刺槐生长健康年表,但是两者均含有干旱胁迫气候信号,主要体现在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降雨和干旱指数的正相关关系。年表与极端气候年份的时序叠加分析表明,生长健康和衰退年表对极端干旱年份响应敏感性均较高,表明极端干旱胁迫条件对刺槐生长健康和衰退个体均有抑制性影响;生长健康年表对极端湿润年份响应敏感性明显高于衰退年表,表明刺槐健康个体比衰退个体更能有效利用湿润年份有利条件,而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研究揭示出黄土高原健康和衰退刺槐个体生长趋势变化及对气候响应敏感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性,将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刺槐林生长衰退和死亡预测模型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因而对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恢复和保护及可持续经营具有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生长衰退 人工刺槐林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降水对乔灌木气候响应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杰 李宗善 梁海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3-1220,共18页
基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降水梯度上(绥德447mm,延安531mm,宜君603mm)的乔灌木年轮材料,通过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分析了不同降水条件下,乔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灌木酸枣(Ziziphus jujuba)、白刺花(Sopho... 基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降水梯度上(绥德447mm,延安531mm,宜君603mm)的乔灌木年轮材料,通过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分析了不同降水条件下,乔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灌木酸枣(Ziziphus jujuba)、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1)绥德、宜君酸枣标准年表的相关统计参量明显偏低,个体生长一致性较差,年轮材料中包含的气候信息较少,这表明绥德和宜君地区的酸枣对本地气候条件已高度适应,径向生长受气候影响较小。(2)刺槐、山杏、酸枣、白刺花均在森林草原过渡带(延安)表现出较高的气候敏感性,气候要素对各物种径向生长的解释率在该地区最高。除绥德、宜君酸枣外,各样点的乔灌木气候--生长关系均存在“时滞效应”。整体上研究区内酸枣气候敏感性最差。在绥德和宜君地区,灌木气候敏感性明显弱于乔木。(3)乡土物种山杏、酸枣、白刺花在三个采样点均对长期干旱胁迫不敏感,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人工物种刺槐在延安地区,从上年生长季末至当年生长季结束持续对干旱胁迫响应敏感,而在绥德和宜君地区则对干旱胁迫不敏感。刺槐、山杏、白刺花在宜君地区与温度的响应特征整体上发生明显趋势转换,温度对刺槐、白刺花的负反馈减弱正反馈增强,而对山杏的正反馈减弱负反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水梯度 径向生长 气候敏感性 乔灌木
下载PDF
Effect of soil management on soil erosion on sloping farmland during crop growth stages under a large-scale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 被引量:5
4
作者 WANG Linhua WANG Yafeng +3 位作者 Keesstra SASKIA Cerdà ARTEMI MA Bo WU Faq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921-931,共11页
Soil erosion on farmland is a critical environmental issue and the main source of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China. Thus,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duce runoff and soil loss by restoring vegetation on aband... Soil erosion on farmland is a critical environmental issue and the main source of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China. Thus,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duce runoff and soil loss by restoring vegetation on abandoned farmland.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runoff and soil loss from sloping farmland during crop growth seas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il management on runoff and soil loss on sloping farmland during crop growth season. We tested different soybean growth stages (i.e., seedling stage (R1), initial blossoming stage (R2), full flowering stage (R3), pod bearing stage (R4), and initial filling stage (R5)) and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 (one plot applied hoeing tillage (HT) before each rainfall event, whereas the other received no treatment (NH)) by applying simulated rainfall at an intensity of 80 mm/h. Results showed that runoff and soil loss both decreased and infiltration amount increased in successive soybean growth stages under both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NH plot, there was less runoff and higher infiltration amount from HT plot. However, soil loss from HT plot was larger than that from NH plot in R1–R3, but lower in R4 and R5.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s, hoeing tillage wa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runoff and enhancing rainfall infiltration. By contrast, hoeing tillage enhance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uring the late growth stages. The total soil loss from HT plot (509.0 g/m2) was 11.1% higher than that from NH plot (457.9 g/m2) in R1–R5. However, the infiltration amount from HT plot (313.9 mm) was 18.4% higher than that from NH plot (265.0 mm) and the total runoff volume from HT plot was 49.7% less than that from NH plot.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rop vegetation can also act as a type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sloping farmland. Thus, adopting rational soil management in crop planting on sloping farml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runoff and soil loss, as well as maximize rainwater infiltration during crop growth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ing tillage soil erosion simulated rainfall crop growth stages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土著”细菌浸种对禾本科牧草不同生长期的影响
5
作者 杨家宝 谢占玲 +3 位作者 郭璟 孟清 彭清青 董德誉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17,106,共9页
为筛选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的菌株,本研究选用分离自青藏高原细菌3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沙雷氏菌)的10株“土著”菌株制备菌液,浸种牧草种子(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青海草地早熟禾与青海冷地早熟禾),研究不同生长期细菌... 为筛选促进禾本科牧草生长的菌株,本研究选用分离自青藏高原细菌3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沙雷氏菌)的10株“土著”菌株制备菌液,浸种牧草种子(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中华羊茅、青海草地早熟禾与青海冷地早熟禾),研究不同生长期细菌对牧草生长、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在4种牧草萌发期不同程度提高了萌发率、萌发势、根长、芽长,在盆栽幼苗期提高了根长、株高、鲜重及干重;假单胞菌B16对4种牧草萌发期根长、芽长和盆栽期根长、株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返青期结果表明:假单胞菌B16显著促进青海草地早熟禾与青海冷地早熟禾返青期的自然高度(18.97%~31.25%)与盖度(11.11%~14.63%)。因此,Bacillus subtilisB1和Pseudomonassp.L1-44-08 B16为最具有促生抗逆潜能与应用前景的菌株。该结果为青藏高原草业及草场退化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著”细菌 禾本科牧草 不同生长期 抗逆性 促生作用
下载PDF
基于“成长上限”的MPA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6
作者 罗文剑 王盼 罗梁秀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3年第4期42-51,共10页
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输送具备专业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质量人才。目前中国MPA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培养模式创新、学位平... 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输送具备专业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质量人才。目前中国MPA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培养模式创新、学位平衡发展等方面的“成长上限”问题。为推进MPA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当合理引进人才,改善“双师型”教育;加强生源把控,规范入学考核;结合大数据思维,完善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政策,合理地“洋为中用”;强化社会支持,实行学分互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MPA 成长上限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世伟 王建平 +2 位作者 刘帅 苗育铭 张宇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土壤有机质低、保水能力差是阻碍黄土高原苹果产业良性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选取生物炭、大分子保水剂、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作为改良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发现施加生物碳、大分子保水剂、枯草... 土壤有机质低、保水能力差是阻碍黄土高原苹果产业良性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选取生物炭、大分子保水剂、枯草芽孢杆菌和胶质芽孢杆菌作为改良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发现施加生物碳、大分子保水剂、枯草芽孢杆菌以及胶质芽孢杆菌较对照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平均提升88.86%、49.38%、30.05%和25.35%,土壤硝态氮平均提升1.70、1.50、1.29和1.49倍,土壤铵态氮平均提升高达29.01、8.50、12.75和22.60倍;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最显著,提升高达3.70倍以上。通过通径分析发现土壤pH、土壤导水率及硝态氮直接影响有机碳储量,土壤容重、铵态氮、速效钾及土壤团聚体通过影响土壤pH和土壤导水率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改良剂对果树新稍、果径、果树根系分布情况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0~20 cm土层深度,施加生物炭较对照处理果树根系密度提升了3.05倍。除施加生物炭外,其它改良剂对苹果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经济效益评价分析,仅施加生物炭后改良经济效益为正,达到1149.26元/hm^(2)。建议将施用生物炭作为改良果园土壤、提高苹果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根际促生菌 黄土高原 理化性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极端暴雨下黄土高原小流域洪水特征及风险分析
8
作者 张凡 侯精明 +5 位作者 马勇勇 王添 景静 张晔 董美君 周庆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8,70,共8页
为研究极端暴雨下小流域的洪水特性,采用二维全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流域洪水演进过程,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典型断面的水力要素,并进行流域洪水风险分析。结果表明:500 a重现期对应洪峰流量增长速率最大,高达51.38%;而1000 a重现期对应洪峰... 为研究极端暴雨下小流域的洪水特性,采用二维全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流域洪水演进过程,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典型断面的水力要素,并进行流域洪水风险分析。结果表明:500 a重现期对应洪峰流量增长速率最大,高达51.38%;而1000 a重现期对应洪峰流量增长速率降低至7.61%,洪峰流量增长速率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规律。各断面的最大水深增幅小于其对应的洪峰流量增幅。流域洪水淹没面积随重现期增加变化较小。为使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建议该小流域使用500 a重现期下洪峰流量推算新建公路和铁路桥涵孔径尺寸,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应对极端暴雨和进行防洪评价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洪水特征 全水动力模型 洪峰流量增长速率 黄土高原小流域
下载PDF
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新生代变形历史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晨 陈宣华 丁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281,共20页
祁连造山带位于东特提斯北缘,蛇绿混杂岩带、(超)高压变质岩和弧岩浆岩等广泛发育,是前新生代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古地块之间多期次俯冲、碰撞和造山形成的复合造山带。现今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具有复杂... 祁连造山带位于东特提斯北缘,蛇绿混杂岩带、(超)高压变质岩和弧岩浆岩等广泛发育,是前新生代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古地块之间多期次俯冲、碰撞和造山形成的复合造山带。现今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具有复杂的陆内变形构造和深部结构,记录了新生代高原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历史。本文在区域地质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讨论祁连造山带元古宙变质基底属性、新元古代—古生代古海洋演化和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探讨祁连(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和陆内变形历史。祁连造山带发育新元古代早期和早古生代两期岩浆弧,分别代表了古祁连洋和(南、北)祁连洋的俯冲碰撞事件;亲华北的基底属性指示了祁连洋实属陆缘海。新生代青藏高原东北缘发育两阶段构造变形和盆山演化,在中新世完成了由新生代早期以逆冲断裂活动为主向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共同作用的转变,随着东昆仑山的快速隆起将古近纪大盆地隔开成两个盆地,即现今的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中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东昆仑和海原两个近乎平行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系统的发育、顺时针旋转和侧向生长。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在造山带内的生长过程与发育机制是陆内变形研究的中心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祁连造山带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 高原生长 盆山演化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南缘北大山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活动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玉琦 杨海波 +4 位作者 杨晓平 詹艳 李安 孙翔宇 胡宗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76,共22页
阿拉善地块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扩展前锋带的北侧,对该地区活动断裂晚第四纪的运动性质、滑动速率等开展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拉善地块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响应。文中结合遥感影像解译与野外地质地貌考察... 阿拉善地块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扩展前锋带的北侧,对该地区活动断裂晚第四纪的运动性质、滑动速率等开展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拉善地块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响应。文中结合遥感影像解译与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对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北大山断裂进行了分段和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北大山断裂左旋走滑断错晚第四纪洪积扇和阶地等地貌,形成显著的位错阶地坎、冲沟以及断层陡坎。通过对断错地貌线等标志的测量、复原、统计分析等,发现断裂的地貌位移值分布于3~20m,发育新鲜断层自由面的断层陡坎和左旋错动的纹沟指示了断层的最新一次活动。基于同期洪积扇年龄估算得到北大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0.3~0.6mm/a。北大山断裂的运动学特征与区域NE向应力场一致,可能受到了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扩展 左旋走滑 晚第四纪活动 阿拉善南缘 北大山断裂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青海藏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桂林生 陈渲 +4 位作者 周力 闫小兰 刘明祥 侯生珍 王志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2-917,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0.2%酵母培养物对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体重相近且体况良好的3月龄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 【目的】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0.2%酵母培养物对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体重相近且体况良好的3月龄藏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2%酵母培养物(T组)。试验分为预饲期10 d和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组随机选择6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1)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而料重比则明显相反(P<0.05);(2)2组间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0.2%酵母培养物能够明显提高藏羊生长性能及部分有益菌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酵母培养物 生长发育 微生物 瘤胃
下载PDF
黄土高原苹果树生育期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12
作者 曹铨 王自奎 +1 位作者 来兴发 沈禹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7-274,288,共9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苹果树生育期液流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8年果树生育期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对‘秦冠’苹果树(Malus pumila M.cv Qinguan)液流进行了连续观测,同步测定了果园土壤水分、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大... 为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苹果树生育期液流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8年果树生育期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对‘秦冠’苹果树(Malus pumila M.cv Qinguan)液流进行了连续观测,同步测定了果园土壤水分、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等指标,并计算空气水汽压差。结果表明:苹果树在萌芽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0.85、1.34、1.53、0.82 mm·d^(-1),果实膨大期液流速率较高。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不同生育时期夜间液流量约占总液流量的11.54%~19.22%。茎流计测定的苹果树生育期总液流量为264.14 mm,其中夜间累计液流量为35.60 mm。全生育期内苹果树的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和叶面积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风速和大气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萌芽开花期、幼果期及果实成熟期,水汽压差是影响果树液流速率的关键因子;而在果实膨大期,太阳净辐射是影响果树液流速率的关键因子。果树液流速率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与20~1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树干液流 影响因子 生育期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13
作者 贾瑞玲 赵小琴 +4 位作者 刘军秀 刘彦明 张明 方彦杰 马宁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2-794,共13页
基于2009-2019年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定位观测试验,根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荞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苦荞全生育期内气温极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 基于2009-2019年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定位观测试验,根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荞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苦荞全生育期内气温极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81℃·10a^(-1)(P<0.01),降水量极显著增多,气候变化倾向率为48.55mm·10a^(-1)(P<0.01),日照时数极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4.76h·10a^(-1)(P<0.01);甜荞全生育期内气温极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82℃·10a^(-1)(P<0.01),降水量极显著增多,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3.33mm·10a^(-1)(P<0.01),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8.98h·10a^(-1)(P<0.01);甜荞、苦荞全生育期分别以0.53d·a^(-1)和0.84d·a^(-1)的速率显著缩短;甜荞、苦荞营养生长期随气温及日照时数增加而缩短,随降水量增多而延长,生殖生长期随气温及日照时数增加而延长,随降水量增多而缩短;研究期内苦荞产量增加,产量与全生育期内气温和日照时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气温是影响苦荞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研究期内甜荞产量下降,产量与全生育期内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甜荞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荞麦 生育期 产量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西藏地区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穆晶 郝一昌 +7 位作者 赵大春 曲珍吉姆 索朗德吉 贾晓敏 刘鹏 斯郎江村 王峰 鄢谢桥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近3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结...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近3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结果31例膀胱癌患者中男25例(80.6%),女6例(19.4%),男女比例为4.15:1。发病年龄范围36~73岁,平均年龄(61.0±8.4)岁。城镇地区患者6例(19.4%),农村地区患者25例(80.6%),城乡比例约为1:4.15。初诊症状包括血尿23例(74.2%),尿道刺激症状8例(25.8%),腰腹部疼痛4例(12.9%)和排尿困难3例(9.7%)。主要病理类型为单纯的尿路上皮癌28例(90.3%)。13例患者进行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化检测,阳性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75%,2例伴鳞状分化者均为阳性。所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得到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为28.3个月。1年和2年的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78.6%和70.7%。除1例T2患者及1例远处转移的患者未接受治疗外,所有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得到了膀胱癌根治治疗,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1年生存率为67.1%。结论西藏地区藏族膀胱癌患者以男性为主,农村地区病例数为城市地区的4.15倍,膀胱刺激症状比例较高。在肌层浸润型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的患者中VEGF阳性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膀胱癌 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变化及评价
15
作者 李平平 王彦辉 +7 位作者 段文标 王依瑞 于澎涛 甄理 李志鑫 尚会军 史再军 于艺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共14页
【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 【目的】在黄土高原研究刺槐人工林优势木平均高及立地指数(基准林龄15年时优势木平均高)对气候和立地因子的响应,建立模型评价立地质量。【方法】对样地调查及文献搜集数据,用外包线法确定优势木平均高的单因子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然后建立多因子耦合模型并用实测数据率定,籍此评价立地指数空间差异。【结果】地形部位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差异较大,相对得分表现为沟底1.000>塬面0.906>梁坡下部0.837>梁坡中部0.438>沟坡0.210>梁坡上部0.176>梁峁顶0.000。当年均降水量小于550 mm时,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降水量升高快速增加,之后渐趋平缓;优势木平均高随年均气温升高呈先增后减,最适范围是7.5~11.0℃。建立了耦合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的优势木平均高模型,拟合度较好(R^(2)=0.72)。依据对优势木平均高的影响,将年均气温和降水量都分为4级(<6.0℃,太冷,不能生长;6.0~7.5℃,冷,不宜或较宜生长;7.5~11.0℃,温,最宜生长;>11.0℃,暖,较宜或不宜生长。<400 mm,太旱,不能生长;400~450 mm,旱,不宜生长;450~550 mm,润,较宜生长;>550 mm,湿,最宜生长),据此确定了黄土高原不能刺槐造林的区域,提出了可刺槐造林区域的气候分区,其中温湿区、温润区、暖湿区和温旱区的平均立地指数均为中等或以上(>7.5 m),宜于刺槐生长;但冷旱/润区和暖润区立地较差,整体不宜刺槐生长。对各气候分区,计算了各立地类型(地形部位与坡向的组合)的立地指数,评价了立地质量。【结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立地指数同时受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的气候分区和立地评价可以指导精细的刺槐造林立地选择和林分科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立地指数 耦合模型 生长分区 优势木平均高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高原地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相关因素影响及妊娠结局分析
16
作者 陈晓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4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更好地总结经验,以降低IUGR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00例IUGR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回...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更好地总结经验,以降低IUGR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00例IUGR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合并症情况,分析IUGR的影响因素及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年龄在31~40岁、农民及妊娠合并体重偏低、子宫疾病、糖尿病、胎盘或脐带异常、贫血、心脏病、羊水过少、高血压的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产妇的年龄、职业及妊娠合并体重偏低、子宫疾病、糖尿病、胎盘、脐带异常、贫血、心脏病、羊水过少、高血压是导致IUGR的主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岷江源区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土壤无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7
作者 石钰琛 宋怡珂 +5 位作者 周俊 盖艾鸿 石凝 孙建 王金牛 吴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3-615,共13页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_(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活性无机磷,HCl-Pi是树种线样带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中等活性无机磷和残留无机磷(Residual-P)是草甸区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水量、酸碱度以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磷的有效性 树线交错带 生长时期 植被带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四合木生长和繁殖的种群间变异与濒危机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云飞 杨持 +1 位作者 李博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6-443,共8页
四合木为中国特有种 ,其分布区局限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为了认识四合木濒危的机制并为其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对四合木生活史的关键阶段——繁殖进行了野外研究。由于分布区内存在较大的生境异质性 ,并受到了不同强度的人类干扰 ,所以... 四合木为中国特有种 ,其分布区局限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为了认识四合木濒危的机制并为其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对四合木生活史的关键阶段——繁殖进行了野外研究。由于分布区内存在较大的生境异质性 ,并受到了不同强度的人类干扰 ,所以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 6个种群进行了取样。通过对四合木的营养生长和繁殖的比较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 1 )四合木植株的基径和冠幅和高度与年龄显著相关 ,但是与基茎和冠幅相关性更大 ,冠幅可作为个体大小的测度估计种群的大小结构 ;( 2 )冠幅大小呈负偏斜分布 ,通过不同种群冠幅与年龄的相关分析 ,得出冠幅的增长速率随种群的衰老而减缓 ;( 3)四合木的冠幅与其果实量和种子量相关关系显著 ,随着冠幅的增大 ,四合木植株的果实产量和种子产量也相应增加 ,但是这种关系存在种群间差异 ;( 4 )四合木的大部分种群都处于衰老期 ,种群内个体的大小变异性很小 ,对于种群的生存有不利影响 ;( 5 )由于空间上四合木的大小结构以及反映四合木繁殖状况的植株果实产量、种子产量等参数在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0 1 ) ,因此应对不同的种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种群的更新和续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机制 冠幅 生长 鄂尔多斯高原 繁殖 四合木 种群间变异
下载PDF
黄土旱塬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发育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刚 樊廷录 +3 位作者 李尚中 张建军 党翼 王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为了有效缓解黄土旱塬区苹果园深层干燥化,保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选取甘肃镇原盛果期苹果园,连续6 a定位测定了黑色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立体化入渗对苹果产量、新梢生长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了6 a不同处理苹果产量、... 为了有效缓解黄土旱塬区苹果园深层干燥化,保证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选取甘肃镇原盛果期苹果园,连续6 a定位测定了黑色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立体化入渗对苹果产量、新梢生长量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了6 a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形态指标和不同生育期果园0~500 cm土壤相对水分亏缺指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立体化入渗较对照平均增产16.49%,优果率增加8.91%;300~500 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增加0.50~2.63百分点,降水入渗深度达到了480 cm,在60~500 cm水分相对亏缺指数为-0.05^-0.12,最大补偿区域为200~300 cm,水分补偿为春季花期和收获期。因此,黑色地膜覆盖+立体化入渗技术提高了果树产量与优果率,改善了果园深层水分状况,缓解土壤深层干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生长 黄土旱塬 苹果园 保蓄措施
下载PDF
利用MODIS监测高原水稻生育期和长势的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郑小波 陈娟 +2 位作者 康为民 罗宇翔 田鹏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用GIS技术分离提取贵州高原上坡度<6°、面积>667hm2大坝子的地理信息,选择其中栽培水稻的大坝子为遥感监测区域,用2005-2006年MODIS的旬合成NDVI序列与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水稻生育期、长势与NDVI值的关系。结果发现... 用GIS技术分离提取贵州高原上坡度<6°、面积>667hm2大坝子的地理信息,选择其中栽培水稻的大坝子为遥感监测区域,用2005-2006年MODIS的旬合成NDVI序列与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水稻生育期、长势与NDVI值的关系。结果发现,水稻各生育期与NDVI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水稻返青后的NDVI在0.60左右,分蘖-拔节期NDVI迅速上升到0.70,孕穗-抽穗期NDVI到达峰值0.75左右,乳熟-成熟期则下降到较低点,NDVI=0.70可以作为水稻生殖生长开始点的指标。通过NDVI与同期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可以对水稻的长势进行定性预测和长势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GIS NDVI 云贵高原 水稻生育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