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FBXO32基因突变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1
作者 周瑞锋 石斌刚 +7 位作者 王向彦 祁有鹏 何兆华 朱春娥 张雪萍 白彦斌 赵志东 胡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77,共13页
为了分析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萎缩盒蛋白32(F-box protein 32,FBXO3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及基因型与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93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混池测序和... 为了分析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肌肉萎缩盒蛋白32(F-box protein 32,FBXO3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及基因型与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93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混池测序和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技术,检测了甘南牦牛FBXO32基因突变位点及基因型,分析了基因型与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甘南牦牛FBXO32基因检测到7个SNP位点,分别是位于5′UTR区的SNP1(g.267A>C)、外显子1区的SNP2(g.326G>T)、外显子8区的SNP3(g.31231G>C),以及3′UTR区的SNP4(g.31352G>A)、SNP5(g.31424C>T)、SNP6(g.31503A>C)和SNP7(g.31504A>G)。其中,SNP1、SNP4、SNP5、SNP6与肌肉嫩度显著相关(P<0.05),SNP3、SNP6、SNP7与失水率显著相关(P<0.05),SNP1、SNP2、SNP3、SNP4、SNP5、SNP7与眼肌面积显著相关(P<0.05),SNP2、SNP5、SNP6与胴体重显著相关(P<0.05)。7个SNP位点构建的9种有效单倍型组合中,单倍型组合H2H2的个体肌肉嫩度小、熟肉率高,单倍型组合H1H2的个体熟肉率高、眼肌面积大、失水率低。FBXO32基因突变位点可作为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潜在分子遗传标记,研究结果丰富了甘南牦牛经济性状分子遗传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Bos grunniens) FBXO32基因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单倍型
原文传递
天祝白牦牛乳与甘南牦牛乳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席斌 高雅琴 +3 位作者 郭天芬 李维红 熊琳 杨晓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8期3511-3514,共4页
对天祝白牦牛(Bos grunniens L.cv.Tianzhu white yak)与甘南牦牛(B.grunniens cv.Gannan yak)2个牦牛品种的牛乳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产乳量高于甘南牦牛;甘南牦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全脂固体含量高于天祝白... 对天祝白牦牛(Bos grunniens L.cv.Tianzhu white yak)与甘南牦牛(B.grunniens cv.Gannan yak)2个牦牛品种的牛乳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产乳量高于甘南牦牛;甘南牦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全脂固体含量高于天祝白牦牛乳,天祝白牦牛乳中非乳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酸度高于甘南牦牛乳,冰点差别不大;胎次对牦牛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含量和酸度的影响较大,对蛋白质、全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冰点等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L.) 牛乳 品种 胎次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牦牛和雄性不育犏牛睾丸中Prm1和Prm2基因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非 黄林 +2 位作者 唐会会 金素钰 郑玉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375-5377,共3页
为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杂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比较了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睾丸中两种精蛋白(Prm)基因的表达。从成年牦牛(n=13)和犏牛(n=7)睾丸中提取总RNA,定量PCR分析表明,犏牛睾丸中Prm1和Prm2基因的m RNA水平均极显著... 为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杂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比较了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睾丸中两种精蛋白(Prm)基因的表达。从成年牦牛(n=13)和犏牛(n=7)睾丸中提取总RNA,定量PCR分析表明,犏牛睾丸中Prm1和Prm2基因的m RNA水平均极显著低于牦牛(P<0.01),这将影响正常精子发生的过程,推测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杂交雄性不育 睾丸 Prm1 Prm2
下载PDF
用毛细管电泳测定牦牛乳中的乳清酸含量
4
作者 于淼 任亮 +4 位作者 蒋忠荣 黄林 金素钰 刘曦 郑玉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344-2346,共3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测定乳中乳清酸含量的方法。用三氯乙酸提取昌台牦牛(Bos grunniens)和两种品牌液态乳脱脂乳中的乳清酸,然后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分离和定量。对试验条件(缓冲液浓度、p H等)进行了优化,乳清酸色谱保留时间为15 min左...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测定乳中乳清酸含量的方法。用三氯乙酸提取昌台牦牛(Bos grunniens)和两种品牌液态乳脱脂乳中的乳清酸,然后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分离和定量。对试验条件(缓冲液浓度、p H等)进行了优化,乳清酸色谱保留时间为15 min左右,最小检测限为0.02 mg/100 m L,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回收率为99.66%。试验共测定了12头处于泌乳中期的昌台牦牛乳中的乳清酸含量,平均含量为(5.2±2.4)mg/100 m L,个体间含量差异较大。两种商业品牌的液态乳中乳清酸的含量平均为7.4 mg/100 m L,其中冷藏乳中乳清酸含量均高于常温乳,牦牛乳中的乳清酸含量低于商业液态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乳清酸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Complete Sequence of Yak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and Its Taxonomic Status in Bovinae
5
作者 LI Qi-fa LI Yin-xia +4 位作者 DONG Li-yan ZHAO Xing-bo PAN Zeng-xiang LI Ning XIE Zhua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22,共5页
Primers based upon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s of Bos taurus were used to amplify and sequence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of Jiulong yak(Poephagus grunnie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 Primers based upon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sequences of Bos taurus were used to amplify and sequence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loop region of Jiulong yak(Poephagus grunnie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D-loop was 893 bp,with 87.4%homology to the Bos taurus D-loop sequence;there were 17 bp deletion.Using Ovis aries as an outgroup,the phylogeny of representative species of Bovinae(P.grunniens,P.mutus,Bos taurus,Bos indicus,Bison bison,Bison bonasus,and Bubalus bubalis)was analyzed.Among Bovinae,the sequence divergence between P.grunniens,P.mutus and American bison(Bison bison)was 6.2%-6.8%,which was less than that of Bos taurus and Bos indicus within Bos(10.0%-11.3%).Phylogenetic analysis found that P.grunniens,P.mutus and Bison bison clustered first of all,indicating there was higher genetic comparability among them than to that of Bos.Combining data from paleontology,morphology,and molecular biology,the present analysis supports the argument that Poephagus grunniens and Poephagus mutus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a distinct genus in Bovinae,that is Poepha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ae Poephagus yak(Poephagus grunniens) D-LOOP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TAXONOMIC STATU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and Hair Coat of Yak an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6
作者 杨博辉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z2期215-219,210,共6页
Selecting 6 heads of new yak strains(the offspring of reciprocal cross of F1 produced by wild yak male mated with domestic yak female)and 6 domestic yaks at 3 and 12 age in months respectively at Datong Yak Farm of Qi... Selecting 6 heads of new yak strains(the offspring of reciprocal cross of F1 produced by wild yak male mated with domestic yak female)and 6 domestic yaks at 3 and 12 age in months respectively at Datong Yak Farm of Qinghai Province. This paper was studied for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of yak and their adaptability to th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should be of vital importance marker for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with two type of yaks at 3 and 12 age in months and their regulation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The main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the skin and hair coat of the rearing new yak strai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omestic yaks at the same age in months, or speak precisely, the new yak strain was more powerful adaptable to the alpine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than that of the domestic yaks. The resvlts above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native strain breeding of yak and the new yak strain rea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k(Bos grunniens) SKIN HAIR COAT COLD living environment.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胚胎移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余四九 巨向红 +1 位作者 王立斌 樊江峰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选用健康成年天祝母白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供体)10头、黑牦牛(受体)37头进行实验.供体牛(组1)用CIDR-B+FSH+PG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受体牛(组2和组3)分别采用CIDR-B+PG和单次注射PG法进行同期发情.结果表明... 选用健康成年天祝母白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供体)10头、黑牦牛(受体)37头进行实验.供体牛(组1)用CIDR-B+FSH+PG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受体牛(组2和组3)分别采用CIDR-B+PG和单次注射PG法进行同期发情.结果表明,平均黄体数、卵泡数、可移植胚胎数和退化胚胎数分别为4.75±2.19,1.13±0.83,2.50±1.31和1.38±0.92.在3组中,组1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80%,组2和3分别为60%和45.5%.处理后不同组别的发情开始时间不同,组1的大部分白牦牛在处理结束后的25~75h发情,而组2和3的受体黑牦牛分别在73~96和49~72h发情.平均胚胎回收率55.6%.共收集18枚可用胚胎,将其中12枚移植到10头同期发情的受体牦牛,最终妊娠率50%,分娩率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超数排卵 同期发情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突变体的克隆鉴定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玉才 赵兴波 +6 位作者 周静 朴影 金素钰 贺庆华 洪键 李宁 吴常信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存在两种类型,根据LDH同工酶谱的特点推测牦牛LDH多态是由B基因变异所致,并由此将凝胶电泳中迁移率快的LDH同工酶谱带称为LDH-Bf类型,迁移率慢的称为LDH-Bs类型.为阐明牦牛...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存在两种类型,根据LDH同工酶谱的特点推测牦牛LDH多态是由B基因变异所致,并由此将凝胶电泳中迁移率快的LDH同工酶谱带称为LDH-Bf类型,迁移率慢的称为LDH-Bs类型.为阐明牦牛LDH变异体的分子机制,实验从牦牛心脏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分别克隆了LDH-Bf和LDH-Bs两种类型的B基因cDNA全长序列;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DH-Bf和LDH-Bs基因存在4个碱基差异;依据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氨基酸差异;利用Deepview分子建模软件进行的牦牛H亚基及LDH1突变体的高级结构预测,发现突变的两个氨基酸都能产生新的H键,影响整个蛋白分子的H键网络,并进一步导致蛋白分子空间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乳酸脱氢酶 遗传变异体 基因克隆 分子建模
原文传递
羌塘、可可西里无人区野牦牛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一鸣 李玮琪 +7 位作者 蒋志刚 刘务林 梁健超 林宜舟 黄志文 覃海华 金崑 胡慧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野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高海拔生境。我们于2012–2014年在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对野牦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并且估算西藏羌塘地... 野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高海拔生境。我们于2012–2014年在西藏羌塘和青海可可西里对野牦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并且估算西藏羌塘地区野牦牛种群在11,222–21,072头之间,可可西里野牦牛种群数量在659–1,793头之间。据本次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野牦牛种群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其分布区面积却逐步缩减,目前仅分布在几个相对孤立且远离人类居住地的高寒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加强,野牦牛的生存现状依然严峻,我们仍需加强对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 grunniens 青藏高原 种群数量 分布 保护
原文传递
牦牛UCP3基因编码区克隆及肌肉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娜 马启财 +4 位作者 王兴东 张振宇 常永芳 阎萍 潘和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03-5410,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大通牦牛的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技术获得牦牛UCP3基因CDS序列,并对牦牛UCP3的蛋白质结构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UCP3基因在牦牛肌肉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 本研究旨在对大通牦牛的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技术获得牦牛UCP3基因CDS序列,并对牦牛UCP3的蛋白质结构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UCP3基因在牦牛肌肉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克隆结果表明,牦牛UC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939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NCBI中公布的黄牛UCP3(NM_174210)基因的同源性为99.25%,氨基酸同源性为99.04%。牦牛UCP3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几种哺乳动物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牦牛与黄牛亲缘关系最近,与爪蟾亲缘关系最远。牦牛UCP3基因编码产物具有亲水性和不稳定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不存在信号肽剪切位点,属非分泌蛋白;存在3个跨膜螺旋结构,26个磷酸化修饰位点。qRT-PCR结果显示,UCP3 mRNA所检测到大通牦牛腿肌的不同发育时期都有表达,其中以成年牛的表达量为最高,显著高于胎牛时期(p<0.05),6月龄的表达水平次之,胎牛几乎不表达。本研究为后期牦牛的育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解偶联蛋白3基因 生物信息学 MRNA表达
原文传递
牦牛MDHII基因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关联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露露 王会 +6 位作者 王吉坤 柴志欣 王嘉博 陈智华 信金伟 姬秋梅 钟金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00-2007,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牦牛(Bos grunniens)MDHII基因遗传多态性,寻找其SNPs位点,为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就5个牦牛类群(类乌齐牦牛,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和申扎牦牛)随机选取共178头耳样,然后提取DNA并构建DNA池,Mega5.2... 本研究旨在探究牦牛(Bos grunniens)MDHII基因遗传多态性,寻找其SNPs位点,为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就5个牦牛类群(类乌齐牦牛,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和申扎牦牛)随机选取共178头耳样,然后提取DNA并构建DNA池,Mega5.2筛查SNPs位点,直接测序法鉴定其基因型,最后用SPSS24.0结合体尺性状分析其关联性。结果表明,牦牛MDHII基因第5外显子发生突变(G7454A),基因型为GA、GG和AA基因型,其中GG为优势基因型;麦洼牦牛、帕里牦牛和类乌齐牦牛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斯布和申扎牦牛属于低度多态(PIC<0.25);5个牦牛类群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3个基因型在牦牛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牦牛MDHII基因(G7454A)能够作为人工选育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MDHII基因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关联性分析
原文传递
牦牛RETN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孟典 王会 +4 位作者 柴志欣 王吉坤 姬秋梅 钟金城 信金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32-4440,共9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牦牛RETN基因的遗传多样性,选取麦洼粉嘴牦牛(30头)、麦洼黑嘴牦牛(48头)、斯布牦牛(36头)、类乌齐牦牛(47头)4个牦牛群体共161个个体。对RETN基因3个外显子区域及相邻区域进行扩增;利用DNA池测序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研究牦牛RETN基因的遗传多样性,选取麦洼粉嘴牦牛(30头)、麦洼黑嘴牦牛(48头)、斯布牦牛(36头)、类乌齐牦牛(47头)4个牦牛群体共161个个体。对RETN基因3个外显子区域及相邻区域进行扩增;利用DNA池测序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牦牛RETN基因的SNP位点;对SNP位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RETN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发现5个突变位点,即A1966G、G1967A、G1976T、G2021T、G2079C,5个位点间具有强连锁不平衡性;5个突变位点在麦洼牦牛、斯布牦牛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类乌齐牦牛群体中不符合平衡状态;5个多态位点均为低度多态性(PIC<0.25)。5个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AA型个体各生长性状数值均高于AG型个体,其中5个突变位点与麦洼牦牛体斜长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RETN基因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初步认定A1966G、G1967A、G1976T、G2021T、G2079C位点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为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RETN 基因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