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联合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及24 h pH监测评估内镜阴性的老年胃灼热患者疾病分布特点和食管运动功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胃镜、HREM和24 h pH监测的老年胃灼热患者91例,分析其食管动力障碍类型及HREM相关参数变...目的探讨联合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及24 h pH监测评估内镜阴性的老年胃灼热患者疾病分布特点和食管运动功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胃镜、HREM和24 h pH监测的老年胃灼热患者91例,分析其食管动力障碍类型及HREM相关参数变化,并结合24 h pH监测对病因进行诊断和评估。结果基于HREM芝加哥分类标准v4.0,筛选出重度食管动力障碍患者21例(包括5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EGJ流出道梗阻,8例食管无收缩,3例远端食管痉挛,1例高收缩食管)和食管裂孔疝2例。其余68例患者食管测压正常者45例(66.2%),无效食管动力(IEM)23例(33.8%);进一步根据罗马Ⅳ标准结合pH监测诊断分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24例,反流高敏感(RH)组15例,功能性胃灼热(FH)组29例。各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BMI)、食管动力类型和EGJ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ERD组、RH组和FH组远端收缩积分(DCI)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阴性的老年胃灼热患者临床诊断异质性大,不能单独依靠内镜及症状诊断,有必要通过HREM排除严重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联合pH监测可以鉴别功能性食管疾病和筛选真正的GERD。IEM是最常见的食管动力障碍类型,但绝大部分患者食管测压是正常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反流分为胃食管反流组与无反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等资料,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相关性。结果145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患者,经诊断为胃食管返流36例,无返流109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3.155、2.998、3.459,P=0.003、0.012、0.001]。经ROC分析,食管测压、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联合预测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灵敏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P=0.001、0.001、0.004),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结论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GERD患者,按照监测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采用食管测压方式,B组采用食管测压...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GERD患者,按照监测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采用食管测压方式,B组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监测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对GERD均有一定监测效果,但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联合检测的效果更好,其诊断结果更准确,能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联合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及24 h pH监测评估内镜阴性的老年胃灼热患者疾病分布特点和食管运动功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胃镜、HREM和24 h pH监测的老年胃灼热患者91例,分析其食管动力障碍类型及HREM相关参数变化,并结合24 h pH监测对病因进行诊断和评估。结果基于HREM芝加哥分类标准v4.0,筛选出重度食管动力障碍患者21例(包括5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EGJ流出道梗阻,8例食管无收缩,3例远端食管痉挛,1例高收缩食管)和食管裂孔疝2例。其余68例患者食管测压正常者45例(66.2%),无效食管动力(IEM)23例(33.8%);进一步根据罗马Ⅳ标准结合pH监测诊断分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24例,反流高敏感(RH)组15例,功能性胃灼热(FH)组29例。各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BMI)、食管动力类型和EGJ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ERD组、RH组和FH组远端收缩积分(DCI)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阴性的老年胃灼热患者临床诊断异质性大,不能单独依靠内镜及症状诊断,有必要通过HREM排除严重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联合pH监测可以鉴别功能性食管疾病和筛选真正的GERD。IEM是最常见的食管动力障碍类型,但绝大部分患者食管测压是正常的。
文摘目的探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辽市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疑似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患者145例,男92例,女53例,采用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进行监测,以是否胃食管反流分为胃食管反流组与无反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等资料,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的相关性。结果145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胸痛患者,经诊断为胃食管返流36例,无返流109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蠕动收缩百分数、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3.155、2.998、3.459,P=0.003、0.012、0.001]。经ROC分析,食管测压、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联合预测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灵敏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P=0.001、0.001、0.004),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结论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 pH监测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相关性胸痛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GERD患者,按照监测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其中A组采用食管测压方式,B组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监测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对GERD均有一定监测效果,但采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联合检测的效果更好,其诊断结果更准确,能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