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LH1和miR-148a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1
作者 岑红兵 赵建红 +1 位作者 汪洪 倪慧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组织中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蛋白和miR-148a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收集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sCRC组织标本90例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组织中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蛋白和miR-148a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收集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sCRC组织标本90例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法检测组织DNA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hMLH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miR-148a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8a和hMLH1 mRNA靶向关系。结果90例sCRC组织中,检出MSI 29例(32.22%),hMLH1蛋白表达缺失24例(26.67%)。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8a mimics可抑制含有hMLH1 mRNA 3′UTR-WT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且hMLH1蛋白表达缺失组织中miR-148a相对表达量高于未缺失组织(P<0.05);此外MSI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iR-148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微卫星稳定性(MSS)组织。右半结肠和直肠部位、pN_(0/1)期、pM _(0)分期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SI比例高于左半结肠、pN_(2)期、pM_(0)期(P<0.05);另外肿瘤直径>5.0 cm、右半结肠和直肠、pT_( 3/4)期、pN_(2)期、pM_(1)分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低于肿瘤直径≤5.0 cm、左半结肠、pT_(1/2)期、pN_(0/1)期、pM_(0)期组织(P<0.05)。结论约30%的sCRC患者存在hMLH1蛋白表达缺失和MSI状态;sCRC肿瘤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降低,导致对hMLH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影响sCRC肿瘤细胞MSI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肠癌 hmlh1蛋白 错配修复蛋白 miR-148a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下载PDF
针灸对CTX骨髓抑制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中hMLH1和hMSH2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关伟强 于冬冬 +1 位作者 王文哲 王建明 《中医研究》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环磷酰胺(CTX)骨髓抑制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中hMLH1和hMSH2基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悬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针刺组、悬灸组... 目的:观察针灸对环磷酰胺(CTX)骨髓抑制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中hMLH1和hMSH2基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悬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针刺组、悬灸组小鼠按体质量每日腹腔注射100μg/g CTX,正常组每日腹腔注射等容积9 g/L NaCl溶液,连续3 d建立骨髓抑制模型。两个治疗组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操作,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陪同抓取、固定,不治疗。各组均1 d 1次,连续5 d。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骨髓细胞中hMLH1和hMSH2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针刺组、悬灸组小鼠骨髓细胞中hMLH1和hMSH2含量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减轻CTX化疗所致骨髓造血细胞损伤,改善骨髓抑制,调节小鼠骨髓细胞中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的含量、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环磷酰胺 针灸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下载PDF
hMLH1及FHI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阿丽米热·库尔班 卡吾力·居买 +2 位作者 丹尼尔·多里坤 王黎 买地尼也提·尼亚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MLH1与FHI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hMLH1和FHI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免...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MLH1与FHIT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hMLH1和FHI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χ^(2)检验分析hMLH1和FHIT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hMLH1蛋白与FHIT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qRT-PCR结果显示,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FHIT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LH1、FHI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1)。hMLH1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7)、浸润深度(P=0.010)、病理分期(P=0.00)有关,而FHIT表达水平仅与浸润深度有关(P=0.013)。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和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9,P=0.008)。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食管鳞癌中hMLH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率相关(P=0.017)。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化程度(P=0.00)和临床分期(P=0.001)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MLH1表达下降,这与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hMLH1与FHIT表达在食管癌恶性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突变型的错配修复基因 脆弱的组氨酸三元组 预后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坚妹 王朝晖 +5 位作者 刘敏 王玫 张岩 吕申 刘丽娜 许国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及癌旁粘膜组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粘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蛋白的表达,探讨hMSH2、hMLH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对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粘膜和胃炎粘膜组织中hMSH2和hMLH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7.1%),显著高于癌旁粘膜组织(35.5%)和胃炎粘膜组织(42.1%)(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中低分化腺癌的hMSH2阳性率(81.1%)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54.5%)和粘液癌(52.9%)(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81.6%)、癌旁粘膜组织(90.8%)和胃炎组织(89.5%)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在粘液癌中的阳性率(47.1%)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81.8%)和低分化腺癌(97.3%)(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中,hMSH2的阳性率分别为56.8%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hmlh1 胃癌组织 组织表达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的表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庞英杰 王传新 +2 位作者 冯进波 曲迅 邹雄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DNA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hMSH2、hMLH1、p53进行检测。结果: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DNA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hMSH2、hMLH1、p53进行检测。结果: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发生hMSH2、hMLH1、p53基因突变分别为2、6、22例,分别占4.44%、13.33%和48.89%。hMLH1、hMSH2基因在突变型p53患者中的突变率为27.27%明显高于在p53未发生突变的患者中的突变率8.69%(P<0.05)。结论:一定比例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存在MMR基因缺陷,其中hMLH1所起的作用大于hMSH2,散发性大肠癌中MMR基因突变与p53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和上皮 基因 HMSH2 hmlh1 基因 P53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崎 陆洪芬 +2 位作者 孙孟红 张太明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 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变化 ,采用Kaplan Meier... 目的 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变化 ,采用Kaplan Meier曲线、Log rank检验分析hMLH1蛋白表达变化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 ,hMLH1失表达有 1 9例 ,占 1 7 1 % (1 9/ 1 1 1 ) ,hMSH2失表达有 2例 ,占 1 8% (2 / 1 1 1 ) ,两者之和占总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例的 1 8 9% (2 1 / 1 1 1 )。hMLH1或hMSH2蛋白失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近端结肠、低 -未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中MMR异常表达比例高 (P <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性相关 (P >0 0 5 )。癌组织中hMLH1正常表达及失表达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 5 7%及73 6 8% ,8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5 8%及 73 6 8% ,8年生存率差别较明显 ,然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MMR基因的缺陷 ,其中hMLH1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hMSH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 结直肠癌 hmlh1 HMSH2 蛋白表达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hMLH1、hMSH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郡 阎晓初 +3 位作者 彭贵勇 程龙 孙永刚 史立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正常粘膜组织中hMSH2、hMLH1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MSH2、h...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正常粘膜组织中hMSH2、hMLH1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MSH2、hMLH1基因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食道粘膜相比相差显著(P<0.01),hMSH2、hMLH1表达缺失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提示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所致的蛋白表达异常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HMSH2 hmlh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华 石先哲 +4 位作者 刘敏 王彦 于志红 许国旺 吕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而导致基因组微卫星序列高度不稳定是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也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但错配修复基因突变频率却很低;而启动子的甲基化是肿瘤抑癌基因失... 背景与目的:由于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而导致基因组微卫星序列高度不稳定是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也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但错配修复基因突变频率却很低;而启动子的甲基化是肿瘤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途径,也可能是错配修复基因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拟通过对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及对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检测,对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从5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提取DNA,PCR扩增基因组的5个微卫星位点BAT-26、D17S261、D3S1283、D2S123和D3S1611,毛细管电泳后,判定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LH1蛋白的表达;酶切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52例胃癌标本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13例,低度不稳定2例,稳定37例。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13例胃癌组织中,均检测到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100.0%);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和微卫星稳定的39例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仅1例(2.6%),前者发生率高于后者,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13例胃癌的癌旁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6例(46.2%),而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和微卫星稳定39例胃癌的癌旁肿瘤组织标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mlh1基因 甲基化 微卫星
下载PDF
胃癌中hMLH1、hMSH2、PTEN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范凯 马坚妹 +4 位作者 王朝晖 刘敏 李梅 许国旺 吕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hmlh1 HMSH2 PTEN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缪珑昇 相加庆 +2 位作者 张亚伟 黄丹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0-346,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hMLH1、E-cadherin及p16INK4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已被证实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E-cadherin、p...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hMLH1、E-cadherin及p16INK4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已被证实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情况,探讨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10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所提DNA进行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甲基化检测。采用EnVis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癌组织中上述3种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癌组织中E-cadherin、hMLH1、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105)、20.9%(22/105)和50.5%(53/105),而癌旁食管组织中相应的3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5%(11/105)、1.9%(2/105)和7.6%(8/105),均显著低于癌组织。E-cadherin(P=0.021)及p16INK4a(P=0.02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而hMLH1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6),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低分化癌有关性(P=0.024)。hMLH1基因甲基化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相应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且在低分化癌中更多见;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相应蛋白质表达缺失有相关性,并且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显著特征,这2个基因的甲基化位点与食管鳞癌密切相关。hMLH1基因甲基化可能并不直接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启动子 甲基化hmlh1基因 E-CADHERIN基因 p16INK4a基因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hMSH2 hMLH1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梅 刘丽娜 +4 位作者 王朝晖 王丽宏 刘志敏 许国旺 吕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表达及其在细胞内表达位置对胃癌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标本172例、癌旁胃粘膜标本151例,非癌患者胃粘膜标本3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例胃粘膜标本hM...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表达及其在细胞内表达位置对胃癌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标本172例、癌旁胃粘膜标本151例,非癌患者胃粘膜标本3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例胃粘膜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其在细胞内表达位置),应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SPSS13.0统计软件上作相关统计。结果:胃癌、癌旁胃粘膜和非癌患者胃粘膜hMS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8%(120/172)、49.7%(75/151)和32.4%(11/34),胃癌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00),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7);hMLH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3%(126/172)、57.6%(87/151)和41.2%(14/34),胃癌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00),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2)。hMSH2和hMLH1蛋白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胃癌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胃癌、癌旁胃粘膜和非癌患者胃粘膜hMSH2蛋白细胞核表达率分别为70.0%(84/120)、58.7%(44/75)和36.4%(4/11),细胞浆表达率分别为30.0%(36/120)、41.3%(31/75)和63.6%(7/11);胃癌、癌旁胃粘膜、非癌患者胃粘膜中,hMSH2蛋白细胞核表达率逐渐降低,而细胞浆表达率则逐渐增高(r=0.161,P=0.020)。三种不同胃粘膜间,hMLH1蛋白在细胞内表达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878)。结论:同时检测胃粘膜错配修复蛋白hMSH2和hMLH1的表达及其细胞内表达位置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SH2 hmlh1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MLH1基因Val384Asp的病因学作用及对大肠癌发病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建农 王亚平 +2 位作者 李金田 李忠佑 王建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探讨hMLH1基因错义突变Val384Asp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 10 1例大肠癌患者、10 0例正常对照的血细胞或正常大肠组织样本 ,提取基因组DNA ,PCR -SSC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hMLH1基因第12外显子 ,检测hMLH1基因错义突变Val384... 目的 :探讨hMLH1基因错义突变Val384Asp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 10 1例大肠癌患者、10 0例正常对照的血细胞或正常大肠组织样本 ,提取基因组DNA ,PCR -SSC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hMLH1基因第12外显子 ,检测hMLH1基因错义突变Val384Asp。结果 :<45岁的大肠癌患者中hMLH1基因Val384As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 35~ 44岁年龄组的大肠癌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 ,P <0 0 1。结论 :hMLH1基因Val384Asp将影响大肠癌的发病年龄 ,它的存在可能是中国人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人群提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1基因 错义突变 Val384Asp 大肠癌 发病年龄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菌素A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hMLH1表达及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孟春风 戴冬秋 郭科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顺铂能造成细胞内DNA的损伤,而DNA错配修复蛋白能发现顺铂导致的DNA损伤,产生损伤信号,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摧毁肿瘤细胞。hMLH1是DNA错配修复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员,其缺失能导致肿瘤对顺铂的耐受。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卵巢癌顺... 背景与目的:顺铂能造成细胞内DNA的损伤,而DNA错配修复蛋白能发现顺铂导致的DNA损伤,产生损伤信号,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摧毁肿瘤细胞。hMLH1是DNA错配修复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员,其缺失能导致肿瘤对顺铂的耐受。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hMLH1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同时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hMLH1表达及DNA甲基化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5-Aza-dC和TSA作用于卵巢癌细胞COC1与其顺铂耐药细胞COC1/DDP,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hMLH1 mRNA和hMLH1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COC1细胞存在hML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启动子区域表现为DNA非甲基化。单独应用5-Aza-dC、TSA及联合应用5-Aza-dC和TSA对COC1细胞中hMLH1 mRNA、hMLH1蛋白表达和DNA甲基化均没有影响(P>0.05),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COC1/DDP细胞中hMLH1 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启动子区域表现为DNA甲基化。5-Aza-dC不但能使COC1/DDP细胞中hMLH1基因发生DNA去甲基化,而且能使表达缺失的hMLH1 mRNA和hMLH1蛋白重新表达。TSA对COC1/DDP细胞中hMLH1 mRNA、hMLH1蛋白表达和DNA甲基化均没有影响(P>0.05)。联合应用5-Aza-dC和TSA不但能使hMLH1基因发生DNA去甲基化,而且与单独应用5-Aza-dC相比较,对hMLH1 mRNA和hMLH1蛋白表达的影响更明显(P<0.05)。5-Aza-dC单用及联合应用TSA对COC1/DDP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COC1组、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与hMLH1mRNA和蛋白的表达缺失有关,而hMLH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相关,5-Aza-dC单用及联合TSA使hMLH1基因发生DNA去甲基化,促进hMLH1的表达,逆转COC1/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OC1细胞 顺铂 耐药细胞 DNA甲基化 hmlh1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下载PDF
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岩 张淑兰 杨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72-775,共4页
目的:分析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s instability,MSI)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错配修复... 目的:分析散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s instability,MSI)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应用PCR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中5个微卫星位点(D2S123、D10S197、D13S175、D10S215和D10S541)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4,P=0.00;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的表达与内膜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7.98,P=0.02;hMLH1蛋白在内膜癌G1和G2期表达均为阳性;子宫内膜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失表达密切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1,P=0.00。MSI在内膜癌组织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χ2=5.26,P=0.02。结论:MSI是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水平改变。hMLH1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筛查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向内膜癌发展的高危人群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可能成为判断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代谢 hmlh1 DNA卫星 DNA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OX-2与hMLH1、hMSH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伟庆 韩彩丽 +4 位作者 周保军 张轶华 陈怡 刘玉 韦金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应用COX-2、hMLH1、hMSH2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hM... 目的:研究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应用COX-2、hMLH1、hMSH2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所检测的78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6%(58/78)、0%,hMLH1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29.49%(23/78)、0%, hMSH2的阴性表达率为28.21%(22/78)、0%. 结论:在大肠癌中,COX-2蛋白表达与hMLH1、hMSH2 蛋白的表达缺乏有相反关系,即COX-2蛋白表达阴性的病例中,大多存在hMLH1或hMSH2蛋白表达缺乏,错配修复酶缺乏主要发生在COX-2蛋白表达阴性的病例中.说明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COX-2蛋白 hmlh1 大肠癌 阴性 HMSH2蛋白 癌旁正常组织 结论 途径 情况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与BRAF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宝荣 邵华 +1 位作者 成建新 王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9-521,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状况,分析其与PTC的T1799A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60例PTC和20例癌对侧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hMLH1的甲基化检测。直接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中T1799ABRA...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状况,分析其与PTC的T1799A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60例PTC和20例癌对侧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hMLH1的甲基化检测。直接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中T1799ABRAF突变。结果60例PTC中,hMLH1甲基化的发生率为23%(14/60),T1799ABRAF突变率为65%(39/6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hMLH1的甲基化或突变。基因的甲基化或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没有显著关联。携带T1799ABRAF突变的PTC较携带野生型BRAF基因的PTC更容易发生DNA修复基因的甲基化〔13/39(33%)vs1/21(5%),P=0.022〕。结论PTC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较T1799ABRAF突变少见;甲基化与T1799ABRAF突变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hmlh1基因 BRAF突变 甲状腺癌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腺瘤组织中hMLH1和突变型p53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崇海 曲玲 +4 位作者 赵清喜 李杰 郭春霞 刁春艳 王德仙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hMLH1和p53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45例大肠腺瘤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切片进行hMLH1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1)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 [目的]探讨hMLH1和p53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对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45例大肠腺瘤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切片进行hMLH1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1)6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11例(18.3%)和32例(53.3%),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与否和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2)大肠腺瘤患者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腺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不典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3)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蛋白阴性表达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18.2%,2/11)低于阳性表达组(61.2%,30/49)(P<0.05)。[结论](1)大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沿染色体不稳定途径发生,其中抑癌基因p53的突变起重要作用。同时,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错配修复基因的缺陷,并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2)大肠腺瘤组织中有一定比例的hMLH1蛋白阴性表达和p53蛋白阳性表达,提示hMLH1和p5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基因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MSI、hMLH1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亮 王维娜 +1 位作者 徐垚 张维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5-327,33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的情况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hMLH1基因、MSI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标本55例,其中胃癌41例...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的情况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hMLH1基因、MSI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标本55例,其中胃癌41例,正常组织(包括正常及浅表性胃炎)14例。酚/氯仿法提取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法检测BAT-26、D2S123两个位点的MSI,酶切产物特异性扩增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异常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SI发生率为51.2%(21/4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胃癌组hMLH1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发生率为41.5%,其中88.5%表现为蛋白表达缺失或降低,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胃癌组MSI(+)中,甲基化发生率81.0%。结论:hMLH1基因甲基化是导致胃癌组织出现MSI的重要因素,MSI在散发性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而丧失修复功能,引起MSI的产生,促进肿瘤的发生。对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MSI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mlh1基因 MSI 甲基化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頔 刘希双 +1 位作者 杨堃 隋爱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3446-3450,共5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40例,经病理诊断腺癌33例,黏液腺癌7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每例均取相应癌旁组织.胃镜活检20例慢性胃...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40例,经病理诊断腺癌33例,黏液腺癌7例,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每例均取相应癌旁组织.胃镜活检20例慢性胃炎黏膜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胃炎组织(0.28±0.10vs0.23±0.07,0.11±0.10,均P<0.01);hMLH1蛋白在胃炎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胃癌组织(0.28±0.07,0.26±0.06vs0.22±0.06,均P<0.01);hMLH1和hMSH2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无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hMSH2高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标志之一,而hMLH1则可能是胃癌预警组织的一种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mlh1 HMSH2 蛋白印迹法
下载PDF
hMLH1、P27、P53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郎爽 孔繁斗 +3 位作者 吕申 王朝晖 车耀润 王秀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中hMLH1、P27、P53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临床资料较完整的72例子宫颈鳞癌和31例慢性宫颈炎组织hMLH1、P27、P53蛋白表达。结果(1)hMLH1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的表达率分... 目的了解宫颈癌中hMLH1、P27、P53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临床资料较完整的72例子宫颈鳞癌和31例慢性宫颈炎组织hMLH1、P27、P53蛋白表达。结果(1)hMLH1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1.3%和58.3%,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在宫颈癌各期中表达率分别为I期60.0%,Ⅱ期52.6%,Ⅲ期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表达率与宫颈癌分级无关(P>0.05);(2)P27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4.2%%和76.4%,差异无显著性(P>0.05);P27的表达率与宫颈癌分级和分期无关(P>0.05);(3)P53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32.3%和65.3%,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在宫颈癌各级中的表达率分别为I级36.4%,Ⅱ级73.0%,Ⅲ级67.9%,Ⅰ级与Ⅱ、Ⅲ级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率与宫颈癌分期无关(P<0.05);(4)hMLH1表达阳性与阴性的宫颈癌中P27的表达率为94.6%和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的表达率为62.8%和62.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hMLH1与P27表达缺失和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尚不确切。hMLH1可能使宫颈癌中P27表达上调,而对p53基因突变累积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mlh1 P27 P53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