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LHl在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际辉 芳国恩 郑成竹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2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中hMLHl的表达情况。方法:对40例胃问质瘤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和分析。结果:全组hMLHL表达的阳性率为87.5%,其中良性组100%呈阳性表达,而交界性组表达率为86.7%,恶性组表达率为57.1%...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中hMLHl的表达情况。方法:对40例胃问质瘤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和分析。结果:全组hMLHL表达的阳性率为87.5%,其中良性组100%呈阳性表达,而交界性组表达率为86.7%,恶性组表达率为57.1%。良性胃间质瘤与恶性胃间质瘤之间hMLHl阳性表达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而良性胃间质瘤与交界性胃间质瘤之间、交界性胃间质瘤与恶性胃间质瘤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MLHl在不同性质的胃间质瘤的表达上的差异,提示其在胃间质瘤的发生和恶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lhl 胃间质瘤 基因表达 肿瘤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hMLHl基因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施文平 边建超 +5 位作者 江峰 倪红霞 朱虔兮 汤洪伟 沈强 吴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错配修复hMLHl(human MutL homolog l)基因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错配修复hMLHl(human MutL homolog l)基因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和DNA测序技术检测204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位于hMLHI基因启动子的-93G〉A、第12外显子的1151T〉A和第8外显子的655A〉G等3个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以1151TF基因型为参照,1151TA基因型可以使PTC发病风险边缘性升高,1151TA+AA基因型可使FFC发病风险显著性升高,OR值分别为2.15(95%CI:0.99~4.85)和2.15(95% CI:1.02~4.69)。2×4叉生分析显示,以-93GG和1151TT基因型为参照,同时拥有一93GA+AA和1151TA+AA基因型个体,其PTC的发病风险边缘性升高,OR值为2.50(95%CI:0.96~6.67);以655AA和1151TF基因型为参照,同时拥有655AA和1151TA+AA基因型的个体,其PTC的发病风险显著性升高,OR值为2.15(95%CI:1.02~4.73)。遗传和环境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151TA+AA基因型,既往CT检查史,肿瘤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经常吃海鲜是PTC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6.79(95%CI:3.18~14.49),3.35(95%CI:1.93~5.80),39.03(95%C/:3.70~41.60)和3.98(95%CI:1.81~8.73);经常吃水果是PTC的保护因素,OR值为0.56(95%CI:O.35~0.90)。结论hMLHl基因1151TA+AA基因型、既往CT检查史、肿瘤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经常吃海鲜是PTC的危险因素,经常吃水果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hmlhl基因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一种同时检测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新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春霞 石先哲 +4 位作者 张岩 马坚妹 牟红梅 吕申 许国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06-910,共5页
对人类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定位和分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SNaPshot试剂盒 ,建立了一种以多重引物延伸为基础、可同时对多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遗传分型的方法。利用这一方... 对人类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定位和分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SNaPshot试剂盒 ,建立了一种以多重引物延伸为基础、可同时对多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遗传分型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检测了 2 0例大肠癌病人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抑癌基因P5 3的 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包括 5个突变热点 ) ,其中一例发现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 384位密码子处发生GTT→GAT的杂合性突变。对该基因外显子的直接测序结果与SNaPshot检测结果完全吻合 ,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检测 单核苷酸 多态性 基因组 肿瘤检测 产物纯化 DNA序列 病因学 大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hmlhl P53基因
下载PDF
胃癌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成海 张宁 +2 位作者 卜献民 李岩 张海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16,hMLH1,E-cadherin和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多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氯化钠法提取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DNA.采用甲基化特异PCR对上述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16,hMLH1,E-cadherin和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多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氯化钠法提取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DNA.采用甲基化特异PCR对上述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38.9%存在E-cadherin甲基化,16.7%存在RUNX3甲基化,没有发现p16和hMLH1甲基化;在癌旁组织中,p16、hMLH1、E-cadherin和RUNX3甲基化频率分别为8.3%,4.2%,54.2%和29.2%;在胃癌组织中,上述基因甲基化频率分别为33.3%,20.8%,0.8%和54.2%.66.7%胃癌被检出存在2个或2个以上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5%,χ2=4.09,P<0.05)和正常胃黏膜组织(5.6%,χ2=15.94,P<0.01),而癌旁组织则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χ2=4.16,P<0.05).有5例胃癌没有检出任何一种基因甲基化.结论:多基因甲基化是部分胃癌发展过程中一种早期事件,提示多基因甲基化在这部分胃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基化 P16 hmlhl E—cadherin RUNX3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翁阳 王小英 +2 位作者 蔡望伟 吴文川 孟津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 80 ... 目的 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 80 % ,明显高于癌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 49.2 % ( 0 .0 1<P <0 .0 5 ) ;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 68.2 %、44 .1%和 2 2 .2 % ,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 ( 0 .0 1<P <0 .0 5 ) ,但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 ( 2 3 .5 %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5 8.3 % ) ( 0 .0 1<P <0 .0 5 ) ;临床Ⅲ~Ⅳ期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 ( 2 6.3 % )低于临床Ⅰ~Ⅱ期 ( 5 8.7% ) ( 0 .0 1<P <0 .0 5 )。结论 hMLH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组织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hmlhl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SP免疫组织化学法 错配修复蛋白 肿瘤转移
下载PDF
hML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单莉莉 岳瑛 +4 位作者 乐爱文 卓蓉 肖天慧 王禅丽 王中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的表达。结果内异症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15/23),正常内膜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的表达。结果内异症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15/23),正常内膜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5%(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及弱阳性率为69%(16/23)。正常内膜组中,hMLH1蛋白表达阴性及弱阳率为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LH1基因的无表达或表达减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hmlhl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MLH1基因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焦焕利 刘文天 +2 位作者 杨玉龙 王栋 张维铭 《胃肠病学》 2008年第5期300-302,共3页
背景: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使许多基因失活,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的: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探讨其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1例胃癌、40例癌前病变和38例对... 背景: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使许多基因失活,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的: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探讨其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1例胃癌、40例癌前病变和38例对照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34.1%,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的5.0%和对照组的0%(P<0.05)。hML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阳性率分别为46.4%对7.7%和55.0%对14.3%,P<0.05),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阳性率分别为34.8%对33.3%、28.0%对43.8%和38.1%对30.0%)。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能在老年胃癌患者的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甲基化 基因 hmlhl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错配修复基MLH1突变和微卫星BAT26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丽 房殿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MLH1和微卫星BAT2 6不稳定性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维电泳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错配修复基hMLH1突变 ;采用PCR方法检测细胞核BAT2 6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结果  5 2例肝癌未发现有hMLH1突...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MLH1和微卫星BAT2 6不稳定性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维电泳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错配修复基hMLH1突变 ;采用PCR方法检测细胞核BAT2 6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结果  5 2例肝癌未发现有hMLH1突变者 ,有 4例BAT2 6位点检出nMSI,阳性率为 7.7%。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并非通过微卫星不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卫星不稳 hmlhl突变
下载PDF
胃癌中hMLH1基因突变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
9
作者 王丽珍 李春鸣 +1 位作者 刘连 肖庆帮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hMLHl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HP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所需细胞,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49例胃癌hMLH1基因突变,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观察胃癌组... 目的探讨hMLHl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HP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所需细胞,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49例胃癌hMLH1基因突变,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观察胃癌组织HP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5个外显子总突变率为6.12%,hMLH1突变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病理变化进展程度均无显著关联(P>0.05)。HP感染胃癌组与非感染胃癌组hMLH1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MLH1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关联;本实验尚未发现HP感染与hMLH1基因突变间的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hmlhl 突变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应用二维DNA电泳检测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l突变
10
作者 房殿春 杨仕明 +4 位作者 杨建氏 刘海峰 彭贵勇 肖天利 刘为纹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2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措配修复基因hMLHl突变与微卫星不稳(MSl)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测hML检Hl突变,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MSl6结果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LHl基因突变8例,突变率为... 目的探讨大肠癌措配修复基因hMLHl突变与微卫星不稳(MSl)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测hML检Hl突变,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MSl6结果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LHl基因突变8例,突变率为10.5%;检出MSl20例,检出率为26.3%。右侧大肠癌hMLHl突变和MS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左侧大肠癌(P<0.05),hMLHl突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将MSl分为高频率MSI(MSLH-H,≥2个位点)10例、低频率MSI(MSLL,仅为1个位点)10例和MSI阴性(MSS)56例三组,8例hMLHl基因突变均发生于MSLH组,而MSLL和MSS组未见有突变者。结论hMLHl基因突变与MSI多发生于右侧大肠癌,MSI的发生与hMLHl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二维DNA电泳 检测 大肠癌 基因 hmlhl 突变
下载PDF
肺鳞癌组织中hMLH1、PCNA、P53及P21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岚 张国俊 +3 位作者 高冬玲 张云汉 张蕾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hMLH1、PCNA、P53及P21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各指标在18例MSI阳性和12例MSI阴性的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肺鳞癌组织中MSI阳性组的hMLH1的阳性...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hMLH1、PCNA、P53及P21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各指标在18例MSI阳性和12例MSI阴性的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肺鳞癌组织中MSI阳性组的hMLH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MSI阴性组(P<0.05);MSI阳性组PCNA指数明显低于MSI阴性组(P<0.05);MSI阳性组P53及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MSI阴性组。结论:肺鳞癌hMLH1表达、PCNA标记指数与癌组织的MSI呈负相关,而P53、P21表达则与MSI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癌 HMLH1 PCNA P53 P21 MSI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hMSH2与hMLH1种系突变的筛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善润 王振军 +2 位作者 赵博 万远廉 黄莚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4-717,共4页
目的 分析我国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NPCC)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 共收集了 2 8个家系 ,其中 15个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 ,13个家系符合日本临床诊断标准。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 ,结直肠... 目的 分析我国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HNPCC)患者的临床特点 ,报告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 共收集了 2 8个家系 ,其中 15个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 ,13个家系符合日本临床诊断标准。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 ,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 ,诊断年龄 ,是否具有同时和 /或异时结直肠癌及结肠外癌 ,肿瘤的组织病理特点等。通过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筛查hMSH2和hMLH1基因的突变 ,然后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进行测序。结果  12 6例患者共诊断 170例次恶性肿瘤 (2 3例患有多原发癌 )。 98例 (77 8% )的患者患有结直肠癌 ,且发病年龄早 (平均 4 5 9岁 ) ,右侧癌多见。共在 12个家系中发现 8种hMSH2或hMLH1基因序列改变 ,其中hMSH2基因的第 3个外显子的无义突变即G2 0 4X是发现的首例我国蒙古族家系错配修复 (MMR)基因突变。结论 HNPCC患者是恶性肿瘤 (尤其是结直肠癌 )的高发人群。DHPL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选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的方法。在我国hMLH1基因尤其是其前九个外显子的突变较hMSH2基因的突变更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 hmlhl HNPCC HMSH2 基因突变 肿瘤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清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长青 季守平 +8 位作者 宫锋 李安民 邰军利 王颖丽 高红伟 李素波 檀英霞 王璇琳 章扬培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及相关性。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9例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及32例预处理的脑胶质瘤血清样本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及相关性。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9例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及32例预处理的脑胶质瘤血清样本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脑胶质瘤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6.2%、10.3%和20.5%,肿瘤组织中至少有一种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为64.1%(25/39);在脑胶质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了相关基因甲基化系列,并且与组织中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相关。结论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血清中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为脑胶质瘤诊断和个体化化疗提供一种稳定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启动子CPG岛甲基化 MGMT基因 hmlhl基因
原文传递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甲基化及突变与地方性砷中毒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转地 张爱华 +1 位作者 梁冰 黄晓欣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第12外显子(exon12)突变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的关系。[方法]以砷中毒患者110例为病例组,按临床诊断分为轻、中、重度组;按皮肤病理诊断分为非癌变组和癌...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第12外显子(exon12)突变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的关系。[方法]以砷中毒患者110例为病例组,按临床诊断分为轻、中、重度组;按皮肤病理诊断分为非癌变组和癌变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其中105例砷中毒患者和82例对照人群外周血中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110例砷中毒患者和110例对照人群外周血中hMLH1和hMSH2基因exon12突变情况。[结果]①轻、中、重度组砷中毒患者hMSH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1.76%、16.28%和3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亦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或P<0.01);癌变组患者hMLH1和hMSH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2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MLH1和hMSH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随临床病情和皮肤病变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或P<0.01)。②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hMLH1和hMSH2基因exon12突变。[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是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的早期分子特征,亦可能是导致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主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错配修复基因HMLH1 错配修复基因HMSH2 甲基化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