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onstrained Hand Dorsal Veins Image Database and Recognition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Mustafa M.Al Rifaee Mohammad M.Abdallah +1 位作者 Mosa I.Salah Ayman M.Abdalla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2年第12期5063-5073,共11页
Hand veins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in biometric recognition since they are internal organs that,in contrast to fingerprints,are robust under external environment effects such as dirt and paper cuts.Moreover,they form ... Hand veins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in biometric recognition since they are internal organs that,in contrast to fingerprints,are robust under external environment effects such as dirt and paper cuts.Moreover,they form a complex rich shape that is unique,even in identical twins,and allows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However,most currently employed hand-based biometric systems rely on hand-touch devices to capture images with the desired quality.Since the star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most handbased biometric systems have become undesirable due to their possible impact on the spread of the pandemic.Consequently,new contactless hand-based biometric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databases are desired to keep up with the rising hygiene awareness.One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creation of a database for hand dorsal veins images obtained contact-free with a variation in capturing distance and rotation angle.This database consists of 1548 images collected from 86 participants whose ages ranged from 19 to 84 years.For the other research contribution,a novel geometrical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urvelet Transform.This method is useful for extracting robust rotation invariance features from vein images.The database attributes and the veins recogni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o demonstrate their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tric recognition contactless hand biometrics veins recognition Curvelet transform image segment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下载PDF
Motor imagery training induces changes in brain neural networks in stroke patients 被引量:15
2
作者 Fang Li Tong Zhang +3 位作者 Bing-Jie Li Wei Zhang Jun Zhao Lu-Ping S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771-1781,共11页
Motor imagery i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n action without overt movement or muscle activation. However, the effects of motor imagery on stroke-induced hand dysfunction and brain neural networks are still unknown... Motor imagery is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n action without overt movement or muscle activation. However, the effects of motor imagery on stroke-induced hand dysfunction and brain neural networks are still unknown.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the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Twenty stroke patients, including 13 males and 7 females, 32–51 years old,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PP group, n = 10) or the motor imager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MP group, n = 10). All patients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ce a day, 45 minutes per session, five times per week, for 4 consecutive weeks. In the MP group, motor imagery training was performed for 45 minutes after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aily.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nd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of the upper extremity were used to evaluate hand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in the affected extremit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was used to assess changes in brain neural networks. Compared with the PP group, the MP group showed better recovery of hand function, higher amplitude of the motor evoked potential in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greater fractional anisotropy of the right dorsal pathway, and an increase in 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 of the bilateral dorsal pathwa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4 weeks of motor imager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mproves hand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by enhancing the dorsal pathway. This trial has been registered with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registration number: Chi CTR-OCH-12002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STROKE hand function motor imagery brain neural network motion evoked potential dorsal pathway ventral pathwa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多任务学习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与系统
3
作者 郑音飞 刘高凯 +2 位作者 罗泽熠 段会龙 徐正国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7期20-26,共7页
针对当前手背静脉识别产品较为缺乏的问题,为了促进深度学习技术在手背静脉识别领域的落地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任务学习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同时开发一套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来自采集手背静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 针对当前手背静脉识别产品较为缺乏的问题,为了促进深度学习技术在手背静脉识别领域的落地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任务学习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同时开发一套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来自采集手背静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嵌入式设备上能够取得99.59%的准确率、0.437%的等误率、小于1 s的识别时间,足以满足大多数常见应用场景对识别性能的需求,为手背静脉识别方法的落地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识别 多任务学习 基础模型 改进模型 Jetson NANO 系统开发
下载PDF
嵌入式人体手背静脉图像采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云新 刘铁根 +2 位作者 朱均超 霍晓飞 江俊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2,共5页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基于嵌入式系统研制了一套人体手背静脉血管图像采集装置。根据手背静脉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设计了该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首先利用光学仿真软件LightTools对光源的参数进行最优化选择,并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制...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基于嵌入式系统研制了一套人体手背静脉血管图像采集装置。根据手背静脉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设计了该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首先利用光学仿真软件LightTools对光源的参数进行最优化选择,并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制作了高均匀度近红外光源;然后以TMS320DM642和CMOS图像传感器为核心,构建了集图像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嵌入式处理模块,并利用灰度形态学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进一步改善了图像质量。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不仅可获取高质量的手背静脉血管图像,而且为手背静脉识别研究提供了嵌入式开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 图像采集 CMOS图像传感器 嵌入式模块
下载PDF
基于优化纹理特征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富 宗宇轩 +3 位作者 康冰 张益萌 林彩霞 赵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44-1850,共7页
为了有效提取手背静脉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识别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Gabor核纹理特征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首先,设计了一套手背静脉采集装置采集静脉图像。然后,对采集到的手背静脉图像预处理后进行三层Haar小波分解,再使用不同尺度... 为了有效提取手背静脉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识别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Gabor核纹理特征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首先,设计了一套手背静脉采集装置采集静脉图像。然后,对采集到的手背静脉图像预处理后进行三层Haar小波分解,再使用不同尺度和方向的Gabor核提取低频子带图像的纹理特征,之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采用基于欧式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本文通过采集装置建立了具有较高质量的吉林大学手背静脉图像数据库,并在其上对本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整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手背静脉识别系统能有效提高特征的识别速度,同时可达到98.5%的识别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手背静脉识别系统 纹理特征优化 手背静脉采集装置
下载PDF
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位置关系的局部解剖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朝鲜 周玲 +3 位作者 邹树芳 余崇林 许目香 唐瑞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1A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 :为手背浅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74具成人尸体 14 8只手标本上观察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4条掌背静脉与拇指桡侧指背静脉和小指尺侧指背静脉一起吻合成手背静脉网 ,再向近侧延续为贵要... 目的 :为手背浅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74具成人尸体 14 8只手标本上观察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4条掌背静脉与拇指桡侧指背静脉和小指尺侧指背静脉一起吻合成手背静脉网 ,再向近侧延续为贵要静脉、头静脉及副头静脉 ;手背皮神经主要来自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手背支 ,皮神经行程较浅静脉直 ;12 5只手 (84.5 % )皮神经主干只跨过浅静脉深面或与其伴行 ,94.8%的掌背皮神经位于掌背静脉的外侧 ;由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皮神经分布较少 ,且浅静脉与皮神经呈交叉关系。结论 :手腕背侧和手背中部的三角形区域为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相对“安全区” ,掌背静脉外侧区域为穿刺的相对“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浅静脉 皮神经 穿刺部位
下载PDF
基于手背静脉图像多特征稀疏表示的身份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旭 崔建江 +1 位作者 薛定宇 刘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67-2274,共8页
为了准确地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对采集静脉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稀疏表示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确定静脉样本库中所有的静脉对象,并在不同光强下对每一手背静脉进行采集,此外将采集图像进行适当压缩与旋转,并将变... 为了准确地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对采集静脉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稀疏表示的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确定静脉样本库中所有的静脉对象,并在不同光强下对每一手背静脉进行采集,此外将采集图像进行适当压缩与旋转,并将变换后的所有图像作为库中描述该静脉对象的样本;其次,分别提取该静脉对象所有样本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并通过求解每一特征系数向量的最小1范数,对未知静脉图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进行稀疏表示;最后,融合稀疏表示结果,完成静脉识别的过程。通过在3种光强下对200个人的手背静脉进行采集,并经过图像压缩与旋转调整后建立实验所需的静脉样本数据库,识别实验表明该识别方法正确识别率达到98%以上,并且对于采集时出现多种不合作因素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图像 特征提取 稀疏表示 身份识别
下载PDF
手背皮神经的分布对浅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玲 杨朝鲜 +1 位作者 邹树芳 干锦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为静脉穿刺时减少损伤皮神经,减轻疼痛,提供解削学资料。方法解剖148例手标本,观察手背皮神经和浅静脉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1)84.5%皮神经主干只跨过手背静脉网及其延续的静脉深面或与部分静脉伴行;(2)94.8%的掌背... 目的为静脉穿刺时减少损伤皮神经,减轻疼痛,提供解削学资料。方法解剖148例手标本,观察手背皮神经和浅静脉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1)84.5%皮神经主干只跨过手背静脉网及其延续的静脉深面或与部分静脉伴行;(2)94.8%的掌背皮神经位于掌背静脉的桡侧,94.6%的小指尺侧指背神经伴行于同名静脉尺侧,97.2%的拇指桡侧指背神经伴行于同名静脉桡侧。结论熟悉手背皮神经和浅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浅静脉 皮神经 穿刺部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多参数融合的手背静脉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一丁 段强宇 +1 位作者 崔家礼 杨晨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0-874,共5页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识别过程中大部分的错误匹配是由低质量图像导致的.根据生物特征图像质量评价参数,并结合手背静脉图像结构特点,选取了有效区域尺寸、对比度、清晰度、位置偏移和旋转角度作为手背静脉图像质...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识别过程中大部分的错误匹配是由低质量图像导致的.根据生物特征图像质量评价参数,并结合手背静脉图像结构特点,选取了有效区域尺寸、对比度、清晰度、位置偏移和旋转角度作为手背静脉图像质量评价的参数.基于各参数改变对识别率影响曲线,提出了根据其平均斜率确定参数最优权值的方法,并利用加权的方法对各质量参数评分进行融合,最终得到手背图像总质量分数.将该算法与图像结构相似度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得到了与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相一致的结果,并保证了手背图像的最佳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手背静脉图像 质量评价 多参数融合 权值
下载PDF
手背静脉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晓鹏 蔡超峰 +1 位作者 潘珩 赵玉霞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10期20-23,共4页
作为一种新颖的身份认证方式,手背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潜力。手背静脉识别通常基于静脉纹路的细节特征点对个人身份进行识别。为了准确地提取手背静脉图像的细节特征点,本文首先提取手背静脉图像中的有效区域并对... 作为一种新颖的身份认证方式,手背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潜力。手背静脉识别通常基于静脉纹路的细节特征点对个人身份进行识别。为了准确地提取手背静脉图像的细节特征点,本文首先提取手背静脉图像中的有效区域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再利用子块部分重叠局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并去除其中的斑点噪声和扫描噪声;最后分别采用NiBlack法和Hilditch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和细化处理,得到手背静脉图像的纹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手背静脉识别 图像对比度 CCD摄像机 图像噪声
下载PDF
基于多模板融合的异质手背静脉身份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一丁 王聪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8-932,共5页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过程中的多源异质问题,分别在图像预处理和识别算法上进行改进,提出了自适应手背静脉图像的归一化配准方法,并利用位置信息对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特征点进行精确筛选,降低了错误...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过程中的多源异质问题,分别在图像预处理和识别算法上进行改进,提出了自适应手背静脉图像的归一化配准方法,并利用位置信息对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特征点进行精确筛选,降低了错误匹配概率,最后采用多模板融合的识别策略对异质图像进行配准识别,通过图像降维,进一步提高识别率和识别效率,使得平均识别结果达到90.17%。与其他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多源异质问题对手背静脉识别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 多源异质 多模板融合 身份识别
下载PDF
改进的双边二维线性判别分析的手背静脉识别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贺 邓茂云 +3 位作者 姜守坤 李明明 宗宇轩 刘富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双边二维线性判别分析(B2D-LDA:Bilateral Two-Dimensi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方法中多类类别均值和总体均值接近时难以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2D-LDA(MB2D-LDA:Modified B2D-LDA)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手背静脉特征... 针对双边二维线性判别分析(B2D-LDA:Bilateral Two-Dimensi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方法中多类类别均值和总体均值接近时难以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2D-LDA(MB2D-LDA:Modified B2D-LDA)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手背静脉特征提取中。重新定义了类间离散度矩阵,融入了每两类类间的距离,当类别均值与总体均值接近时,则用该类和其他各类类间距离组成离散度矩阵。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匹配识别。结果表明,在不增加识别时间的情况下,MB2D-LDA平均识别率比B2D-LDA高2%,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识别 特征提取 双边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最近邻分类器
下载PDF
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多层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淑琴 赖红英 +2 位作者 陈志光 李宁娜 刁换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998-4001,共4页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冠脉检查患者,根据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A组(常规肘正中静脉注射),B组(手背静脉注射),行冠状动脉CT检查,所得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对所得冠...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冠脉检查患者,根据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A组(常规肘正中静脉注射),B组(手背静脉注射),行冠状动脉CT检查,所得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对所得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量室间隔CT值及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N),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2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管腔强化CT值仅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余主动脉根部、左主干血管强化CT值及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体质量指数组患者SNR、CNR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CT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人体手背静脉血管图像增强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会林 简献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29-731,共3页
手背静脉血管近红外图像识别是一项新的非接触式生物认证技术,它在安全保护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手背静脉图像在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光电噪声的影响不是很清晰。文中采用方向微分直方图法二值化对获得的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 手背静脉血管近红外图像识别是一项新的非接触式生物认证技术,它在安全保护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手背静脉图像在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光电噪声的影响不是很清晰。文中采用方向微分直方图法二值化对获得的血管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随后进行了二值图像中值滤波、二值图像细化处理与恢复,得到了清晰的个体特征图形。因此,这里的工作对于进一步的图像特征提取、模板制作与匹配以及人员精确识别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静脉图像 方向微分直方图法 二值化
下载PDF
手背静脉特征提取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笑 冀进朝 +1 位作者 左平 张禹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5-25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Radon变换(FRAT)的手背静脉识别新方法.在考虑手背静脉图像"线状"特点的基础上,先将手背静脉图像"分块",再对分块后的图像进行FRAT变换,并提出一种向量非均衡分布可得最大值的方法,提取手背静脉图...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Radon变换(FRAT)的手背静脉识别新方法.在考虑手背静脉图像"线状"特点的基础上,先将手背静脉图像"分块",再对分块后的图像进行FRAT变换,并提出一种向量非均衡分布可得最大值的方法,提取手背静脉图像纹理特征,最后通过特征匹配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ough变换和离散Radon变换相比,新方法提高了目标直线特征的检测速度;在有800个样本的数据库上进行实验,获得了96.5%的识别率,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Radon变换(FRAT) 手背静脉 特征提取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PCA的动态空间手背静脉图像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一丁 姜楠 李克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02-2307,共6页
目前对手背静脉识别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在较小规模的数据上进行,几乎没有在大样本情况下对手背静脉识别进行实验.因此,为了扩充手背静脉样本库提出了一种新的手背静脉图像合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源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原理... 目前对手背静脉识别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在较小规模的数据上进行,几乎没有在大样本情况下对手背静脉识别进行实验.因此,为了扩充手背静脉样本库提出了一种新的手背静脉图像合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源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原理,将用于合成的样本分为2组,对一组进行主成份分析构造特征空间,再由另一组向特征空间投影得到的投影系数构造投影空间,最后利用投影空间的投影系数在特征空间上进行PCA重建,从而融合双空间的信息达到图像合成的目的.通过对分组选取的动态更新,可以大量地合成手背静脉图像样本.由此,在实际实验中在拥有94个人的原始图像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拥有8 007个人的合成图像数据库.合成图像数据库的识别率达到97.84%.良好的识别率说明了合成图像数据库今后可以用于手背静脉相关的模拟测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分析 手背静脉 图像合成 动态空间 生物识别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手背静脉区域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佩卓 赖声礼 +1 位作者 陈佳阳 胡蓉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8-209,296,共3页
为提高手背静脉有效区域定位分割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手背静脉区域定位分割算法。充分利用了曲线弯曲度来寻找手背图像的边缘特征点以确定手背外侧边缘的目标曲线段,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段的直线拟合,然后定位分割出... 为提高手背静脉有效区域定位分割的准确性和速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手背静脉区域定位分割算法。充分利用了曲线弯曲度来寻找手背图像的边缘特征点以确定手背外侧边缘的目标曲线段,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段的直线拟合,然后定位分割出手背静脉有效区域的图像。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自适应性、定位准确、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识别 曲线弯曲度 最小二乘法 直线拟合 图像定位
下载PDF
手背静脉图像阈值分割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科俊 丁宇航 +1 位作者 庄大燕 王大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8期19-22,共4页
首先分别应用几种经典的动态阈值分割技术对静脉图像进行分割、比较,然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分割方法:阈值图像法。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静脉图像阈值图像法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关键词 手背静脉 图像分割 阈值图像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和K2DPCA-2DLDA的手背静脉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岑 程诚 赵东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3-42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二维主成分分析-二维线性判别式分析(K2DPCA-2DLDA)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选用db4小波基对原图进行小波分解。对其低频子图进行K2DPCA映射获得低维空间特征,通过对此低维空间特征进行2DLDA变换得到最终特征表达,...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二维主成分分析-二维线性判别式分析(K2DPCA-2DLDA)的手背静脉识别方法,选用db4小波基对原图进行小波分解。对其低频子图进行K2DPCA映射获得低维空间特征,通过对此低维空间特征进行2DLDA变换得到最终特征表达,利用最近邻法则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手背静脉识别率,有效减少识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技术 手背静脉 小波分解 核二维主成分分析 二维线性判别式分析
下载PDF
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淑明 刘玉涛 洪国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和足背静脉穿刺点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需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肘正中静脉处和足背静脉处作为穿刺点,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采用Test Bolus监测...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和足背静脉穿刺点对肾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需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肘正中静脉处和足背静脉处作为穿刺点,行肾动脉磁共振成像,采用Test Bolus监测两组肾动脉成像峰值时间,选用Cor Cemra FT序列行肾动脉成像,评价两组图像的血管信号强度,信噪比(SNR)和图像对比信噪比(CNR)及重建血管评分。结果:32例均完成检查,两组延迟峰值时间分别为:肘正中静脉点为(24±3.4)s,足背静脉点为(45±5.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共有67支肾动脉显影,12例肾动脉未见异常,狭窄21支,另有1支完全闭塞。两组肾动脉开口处的信号强度分别为(751.25±14.2)、(738.98±31.3);SNR分别为(73.11±4.5)、(71.96±9.5);CNR分别为(41.74±9.3)、(40.24±1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肾动脉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肾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当肘正中静脉等上肢静脉穿刺失败时,足背静脉可为备选,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静脉 核磁共振 肾脏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