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温汤碑》考辨——兼论宇文护执政时期北周国家权力正统性的建构
1
作者 陈文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的写作时间,倪璠《庾子山集注》认为在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然而考察《隋书·律历志》、王褒《上新定钟表》等文献可知该文的写作时间为保定五年(565年)末。庾信《温汤碑》所描写的温汤究竟何...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的写作时间,倪璠《庾子山集注》认为在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然而考察《隋书·律历志》、王褒《上新定钟表》等文献可知该文的写作时间为保定五年(565年)末。庾信《温汤碑》所描写的温汤究竟何指,清代注家倪璠认为指弘农温汤,吴兆宜认为指盩厔县太乙山温汤,莫衷一是。文章据《长安志》、王褒《温汤碑》等文献,认为应当从《艺文类聚》等唐宋类书,庾信《温汤碑》所写温汤为骊山温汤,且该文的创作缘由应为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宇文护在骊山温汤建造皇堂石井。此外,在考证的基础上,对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温汤碑》在宇文护执政时期北周政治史上的意义进行了探究,认为宇文护执政时期从建设礼乐制度与推行儒家孝道政治伦理观念两方面对北周政权权力正统性进行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温汤碑》
下载PDF
江苏盱眙大云山一号墓出土仿玉玻璃编磬的复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子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62,共18页
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了一套仿玉玻璃编磬,为中国音乐及科技考古上的空前大发现。编磬为古代中国特有的高铅钡硅酸盐玻璃质地,由22件以上的单体磬块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长69厘米,重11.3千克。汉初出现如... 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1号汉墓(江都易王刘非墓)出土了一套仿玉玻璃编磬,为中国音乐及科技考古上的空前大发现。编磬为古代中国特有的高铅钡硅酸盐玻璃质地,由22件以上的单体磬块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长69厘米,重11.3千克。汉初出现如此巨幅的玻璃精品,为当时世界所仅见,更是古文献推崇备至的"玉磬"之最早、最完美的标本。全面复原这套编磬,对于研究编磬的乐器性质及音律、汉初宫廷礼制和社会乐音生活、古代玻璃制造工艺乃至中国科技史,均有重大意义。文章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这套编磬的复原实验和研究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考古 乐器 刘非墓 仿玉玻璃编磬 复原研究
下载PDF
溯源中国式造神:偶像与非偶像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文章用四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式造神运动的源流,提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并行是华夏祭祀礼仪传统的重要特色;以祖灵、城隍、土地、五瘟神等崇拜现象为案例,说明华夏传统祭祖拜神的两种方式。这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发生的玉礼器造型传... 文章用四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式造神运动的源流,提示偶像崇拜与非偶像崇拜并行是华夏祭祀礼仪传统的重要特色;以祖灵、城隍、土地、五瘟神等崇拜现象为案例,说明华夏传统祭祖拜神的两种方式。这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发生的玉礼器造型传统,落实到玉人像和玉柄形器两类器形:玉人像为祖像、神像之源;柄形器为牌位、灵位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 非偶像崇拜 玉人像 玉柄形器 四重证据法
下载PDF
翡翠与相似玉石及仿制品的仪器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晨 《山东国土资源》 2011年第7期14-16,共3页
翡翠和相似玉石及仿制品肉眼下真假难辨,需借助仪器进行鉴定。常规仪器下的鉴定是根据其相关数据和结构特征判定;用红外光谱仪则是根据光谱图特征识别。通过常规仪器和红外光谱仪两种鉴定方式进行比较,得出红外光谱仪能更完全正确地对... 翡翠和相似玉石及仿制品肉眼下真假难辨,需借助仪器进行鉴定。常规仪器下的鉴定是根据其相关数据和结构特征判定;用红外光谱仪则是根据光谱图特征识别。通过常规仪器和红外光谱仪两种鉴定方式进行比较,得出红外光谱仪能更完全正确地对各类型玉石进行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 相似玉石 仪器鉴定 红外光谱仪
下载PDF
考古发现的舌头琴与欧亚大陆东部的古代游牧文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策·图尔巴特 乌日古木勒(译) 范子烨(审订)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26-33,共8页
从匈奴人的莫林陶录盖墓地发掘出用骨头制作的舌头琴,这一直以来是从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古代蒙古人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唯一的具体证据。德·策文道尔吉院士发现的这个古代乐器不仅是研究匈奴人的,而且是研究整个欧亚大陆古代游牧民乐器... 从匈奴人的莫林陶录盖墓地发掘出用骨头制作的舌头琴,这一直以来是从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古代蒙古人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唯一的具体证据。德·策文道尔吉院士发现的这个古代乐器不仅是研究匈奴人的,而且是研究整个欧亚大陆古代游牧民乐器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近年来,由于从游牧民文化领域发现了不少与上述的乐器类似的乐器,所以笔者感觉到,有必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对欧亚大陆初期的游牧民或青铜器时期的匈奴人的墓葬的考察,重点描述了属于匈奴后期的蒙古、中国北方、内蒙古、图瓦和密努斯盆地的考古发掘的10个舌头琴。特别纠正了最初公布的研究者们对乐器功能的错误解释,如称它们为"骨头工具""纺织机的梭子"等等,阐明它们是在中亚和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中广泛流传的乐器。而观察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范围,最早的舌头琴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发掘的骨制琴,最晚的是从密努斯盆地萨合萨尔的墓葬发现的骨制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头琴 游牧民乐器 匈奴 玉皇庙文化 塔石特克文化
下载PDF
《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之“嘉定献宝”考辨
6
作者 乔楠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5,共6页
随着"‘新出文献与历史学研究:7-13世纪’工作坊"系列研讨的开展,《徐谓礼文书》敕文中的"嘉定献宝"展现出社会、文化的广阔视野。玉宝的真实性是对"嘉定献宝"价值的充分肯定,其论证依托于蒙宋外交的重... 随着"‘新出文献与历史学研究:7-13世纪’工作坊"系列研讨的开展,《徐谓礼文书》敕文中的"嘉定献宝"展现出社会、文化的广阔视野。玉宝的真实性是对"嘉定献宝"价值的充分肯定,其论证依托于蒙宋外交的重大背景;玉宝的徽宗朝身份则是南宋借以重树正统的关键所在,其探讨存在着金人索印与敕文"百年之久"的重要印证;而由庆贺玉宝引发的嘉定十五年大朝会更是弥补了众多史料中南宋礼仪的明显缺失,对当前研究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谓礼文书 玉宝 嘉定 大朝会
下载PDF
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伯达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5,共20页
本文根据《瑶山》揭示的甲乙两类、南北两行墓列12座墓葬,分别判定墓主为觋与巫的不同性别,进而考定南行6位墓主为觋,北行6位墓主为巫。作者首先针对出自巫墓内的所谓“神面”、“兽面”及“神徽”进行分析,重新认定“神面”为觋面,“... 本文根据《瑶山》揭示的甲乙两类、南北两行墓列12座墓葬,分别判定墓主为觋与巫的不同性别,进而考定南行6位墓主为觋,北行6位墓主为巫。作者首先针对出自巫墓内的所谓“神面”、“兽面”及“神徽”进行分析,重新认定“神面”为觋面,“兽面”为小巫扮演的道具兽或兽面,并破译原定“神徽”为觋戴魃头骑小巫扮演的道具兽以玉事神图徽,可简称为“觋事神图徽”。经过对南行墓列6座觋墓出土的玉冠形器、带盖柱形器、三叉形器、成组锥形器、玉钺、琮等6种玉器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玉冠形器为玉梳背,琮中之大孔琮应是镯,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神器之琮。巫专用的玉器有玉梳背、璜与圆牌。从觋巫所用玉器的尺寸、纹饰、形制来看,觋玉大大高于巫玉,也折射出觋的地位大大高于巫。本文论证了与母系、父系两种社会相关的由巫权向觋权过渡的新问题,指出瑶山墓地显示觋权已巩固,而巫权已败落并居于觋权之下。作者提出瑶山觋已是掌握政治军事大权而又兼顾事神的新型统治人物,即不称王的“王”,而当王掌权之后,巫觋便降格为“祝”与舞者,这就是《瑶山》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也是玉文化研究的一次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神器 神玉 巫玉 觋玉 觋面纹 魌头 道具兽 觋事神图 系璧 系块 不称“王”的王
原文传递
史前玉钺的形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立民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0,46,共8页
古代先民有着根深蒂固的石崇拜,玉是石之美者,以玉飨神成为必然选择,玉钺就成为巫觋者事奉各式各样自然神灵的法具。随着人类智力的开通,理性逐渐增强,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后,巫觋者事奉神灵的行为演变为"礼",玉钺作为法具演... 古代先民有着根深蒂固的石崇拜,玉是石之美者,以玉飨神成为必然选择,玉钺就成为巫觋者事奉各式各样自然神灵的法具。随着人类智力的开通,理性逐渐增强,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后,巫觋者事奉神灵的行为演变为"礼",玉钺作为法具演变为礼器,成为王权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钺 法具 礼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