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营卫失调,毒损脉络”探讨类风湿血管炎的病机与辨治
1
作者 夏聪敏 姜泉 +8 位作者 常甜 张富渊 宋梦歌 姚传辉 刘子夏 尚碧月 马协丽 杨煜辰 巩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类风湿血管炎病位在脉络。营卫失调,卫不偕营,卫气壅遏,宣通不畅,湿热瘀化毒,毒损脉络是类风湿血管炎的核心病机。发病初期,以调和营卫为主,同时运用苦寒清热解毒药,荡涤毒邪,既病防传;急性期注重清热解毒通络,使营卫调和,降低疾病危重... 类风湿血管炎病位在脉络。营卫失调,卫不偕营,卫气壅遏,宣通不畅,湿热瘀化毒,毒损脉络是类风湿血管炎的核心病机。发病初期,以调和营卫为主,同时运用苦寒清热解毒药,荡涤毒邪,既病防传;急性期注重清热解毒通络,使营卫调和,降低疾病危重程度,防止对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慢性期治宜调补营卫,益气养血通络,清解余毒,使受损脉络得以修复。调和营卫、清热解毒通络宜贯穿疾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血管炎 营卫失调 毒损脉络 调和营卫 清热解毒 益气养血通络
下载PDF
从“气血冲和”探讨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2
作者 李淼 彭子怡 +2 位作者 舒琪 刘婉虹 席建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71-574,共4页
白癜风是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临床易诊难治,其发病病机与气血密切相关。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从“气血冲和”理论构建白癜风中医治疗思路,认为白癜风的病机核心在气血失和,施治以调气和血为基础,辨气血之盛衰虚实,从而祛风、补... 白癜风是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临床易诊难治,其发病病机与气血密切相关。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从“气血冲和”理论构建白癜风中医治疗思路,认为白癜风的病机核心在气血失和,施治以调气和血为基础,辨气血之盛衰虚实,从而祛风、补益肝肾、温阳以使气血冲和,肌肤得养。因此,基于“气血冲和”理论,从气血失和探讨白癜风的发病,总结其治疗原则,以期为白癜风的中医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气血冲和 调气和血 祛风 补益肝肾 温阳
下载PDF
基于“心络风动”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作者 戴方圆 李赛赛 +1 位作者 郝千莹 李平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发作时病位不定、病势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兼夹虚、痰、瘀等特点,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百病之长、致痉等致病特点类似,阴虚、瘀阻、痰滞,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发作时病位不定、病势急骤、病情变化多端、病程时作时止、兼夹虚、痰、瘀等特点,按照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风为阳邪、善行数变、百病之长、致痉等致病特点类似,阴虚、瘀阻、痰滞,风扰心络,虚、痰、瘀、风互结,阻塞心络,导致胸闷、心痛,在治疗上“通络”贯穿全程,重视“治风”,以滋阴、和血、化痰、搜风,少许温经之法为途径,从而达到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络风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通络治风 滋阴和血 化痰搜风
下载PDF
调营和卫益气养血法治疗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荣阁 张振锋 孙兴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调营和卫益气养血法治疗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调营和卫益气养血法治疗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营和卫益气养血的中药组方,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情指标评分(瘙痒程度、瘙痒发生频率、瘙痒持续时间、继发皮损),瘙痒相关细胞因子(SCF、DYN、IgE),血糖(FBG、P2hPG、HbA1c),血脂(TC、TG、HDL-C、LDL-C),血压(SBP、DB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33%(53/60)vs 53.33%(32/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程度、瘙痒发生频率、瘙痒持续时间及继发皮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HDL-C、LDL-C、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SCF、DYN、IgE水平及FBG、P2hP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SCF、DYN、IgE水平及FBG、P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营和卫益气养血法治疗血虚型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血糖得到更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血虚型 调营和卫 益气养血 临床评价
下载PDF
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血清TNF-α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68-1270,127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1次/d,连续12 d,配合维A酸乳膏外涂(1次/d)+0.05%卡... 目的观察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1次/d,连续12 d,配合维A酸乳膏外涂(1次/d)+0.05%卡泊三醇软膏外涂(2次/d),4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基础上给予温阳和营、凉血化瘀中药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SI评分和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阳和营、凉血化瘀法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能有效缓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NF-α水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和营 凉血化瘀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寻常型银屑病:TNF-α
下载PDF
肥人多中风病因及致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元庆 王瑾 +2 位作者 刘庆 温雅 张安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肥人多中风的经典认识及中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流行病学特点,明晰肥胖致中风的病因病机,提示减少肥胖能有效防治中风。系统梳理了肥人多中风的历代文献研究,指出饮食失节、多逸少动、情志内伤、年龄增长及药物损伤等是导... 根据肥人多中风的经典认识及中风“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流行病学特点,明晰肥胖致中风的病因病机,提示减少肥胖能有效防治中风。系统梳理了肥人多中风的历代文献研究,指出饮食失节、多逸少动、情志内伤、年龄增长及药物损伤等是导致肥胖的常见病因,上述因素可单独致病亦能交互为害,致脏腑失和,气化失司,卫气郁滞,膏脂堆积,凝液为痰,滞血为瘀,日久化火,形成湿热、痰热、瘀热等邪气,耗气伤阴,伤脉损络,引发消渴、脉胀、脉积等病证,成为中风发病夙根。卫气失常贯穿于肥人中风的各个病机环节,脏腑气化失调,痰瘀遁脉成积,是中风发病的核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人多中风 肥胖 中风 卫气失常 脏腑失和 气化失司 膏脂堆积 痰瘀遁脉成积 调和营卫
下载PDF
人迎脉积病因病机与证治释要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元庆 温雅 +2 位作者 赵丽丽 胡春雨 赵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系统阐述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因病机与证治。卫气失常,火热灼脉,损伤脉络,以致痰瘀结滞于人迎脉,终成斑块,名曰人迎脉积。饮食失节、吸烟饮酒、运动不足、情志失调、烦劳无度、久病损伤血脉,痰浊瘀血遁入血脉,日久成积,为主... 系统阐述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因病机与证治。卫气失常,火热灼脉,损伤脉络,以致痰瘀结滞于人迎脉,终成斑块,名曰人迎脉积。饮食失节、吸烟饮酒、运动不足、情志失调、烦劳无度、久病损伤血脉,痰浊瘀血遁入血脉,日久成积,为主要病因病机。年老体虚,阳明脉衰,脏腑渐损,气化衰减,卫外不固,营虚瘀积,血脉易损,是人迎脉积发病基础。营卫失常是人迎脉积发病的基本病机,痰瘀遁脉,痹阻人迎脉是发病的核心环节。根据其结块性质,硬斑名癥积,软斑曰痈积。本病发病隐匿,全身正虚为本,局部邪结为标;危害多端,防治皆难。立足整体,着眼局部,干预脉积,预防中风是防治本病的原则与目的。治分标本,治标当祛邪散结,用清火、化痰、活血、散结、消积法;治本需补虚扶正,调和营卫,固护腠理。列举火热灼脉、痰热壅滞、阴虚火灼、瘀阻阳明、卫郁营滞、气虚血瘀、厥阴阴虚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脉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营卫失常 痰瘀遁脉 癥积 痈积 通调营卫 散结消积 中风
下载PDF
通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5
8
作者 迟莉丽 刘秀梅 《河南中医》 2011年第8期833-834,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脾胃,病机是气机升降失调,特点是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中医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滋阴养胃等"通"法辨证论治,可达到"脾胃健运,气机通达"的目的。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通法 健脾和胃 疏肝理气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滋阴养胃
下载PDF
赵和平辨治失眠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彪 高立珍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2期2071-2073,共3页
赵和平老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脏腑,常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在心脾血虚或肝肾阴虚,实主要表现在痰、热和瘀血。赵老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疏肝解郁安神法、清热化痰安神法、活血化瘀安神法、滋水涵木安神法、益气养血... 赵和平老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脏腑,常虚实夹杂,虚主要表现在心脾血虚或肝肾阴虚,实主要表现在痰、热和瘀血。赵老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疏肝解郁安神法、清热化痰安神法、活血化瘀安神法、滋水涵木安神法、益气养血安神法、交通心肾安神法。其常用药对有:酸枣仁配延胡索、半夏配夏枯草、合欢皮配夜交藤、石菖蒲配郁金、生龙骨配生牡蛎。赵老师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除口服辨证中药外,还需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克服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如此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疏肝解郁安神法 清热化痰安神法 活血化瘀安神法 滋水涵木安神法 益气养血安神法 交通心肾安神法 赵和平
下载PDF
《伤寒论》“水气病”治则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欣欣 韩萍萍 周冬枝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伤寒论》对"水气病"的治疗分散六经病各条文中,其治疗方法看似言简,实则甚为详备,如解表蠲饮法、温阳(心阳、脾阳、肾阳)利水法、温胃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解表利水法、辛热逐水法、和胃消痞法、调畅气机法、攻逐水饮... 《伤寒论》对"水气病"的治疗分散六经病各条文中,其治疗方法看似言简,实则甚为详备,如解表蠲饮法、温阳(心阳、脾阳、肾阳)利水法、温胃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解表利水法、辛热逐水法、和胃消痞法、调畅气机法、攻逐水饮法、温阳止利法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祛除水邪的常用之法,现在临床应用亦屡屡显效。《伤寒论》治水法则、经方在临床肾病治疗中行之有效,应学习仲景治水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验、药理研究,不断加深对经方的学习及研究,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更好的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水气病 解表利水法 温脾利水法 温肾利水法 通阳利水法 化瘀利水法 育阴利水法 和解利水法 张仲景
下载PDF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对老年病防治研究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志强 王志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提示血液和血管在老年病发生和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收集血和脉与老年病关系的证据,提出中医养血护脉防治老年病的研究思路,为全面阐明和发掘防治老年病方药作用机制提供思路,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老年病 内经 养血 护脉 调和血脉
下载PDF
叶天士透热养阴思想及用药规律浅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焕瑞 董增浩 +4 位作者 周爱民 周计春 张灵敏 靳红微 杨洪霞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1期6-8,36,共4页
透热养阴思想是叶天士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在《温热论》《幼科要略》《眉寿堂方案选存》《临证指南医案》等代表性著作均有呈现,本文从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分析叶天士透热养阴用药规律,阐明透热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 透热养阴思想是叶天士治疗温病最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在《温热论》《幼科要略》《眉寿堂方案选存》《临证指南医案》等代表性著作均有呈现,本文从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分析叶天士透热养阴用药规律,阐明透热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温病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透热养阴 温病 郁热 卫气营血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陈新宇教授论治郁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晓霞 陈广 +4 位作者 蔡虎志 曾昭文 罗云涛 蒋谦谦 陈新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陈新宇教授认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为郁证病机之根本。治疗上则以调和阴阳、扶阳散结、滋阴和血为治疗大法,并十分注重精神的调治。
关键词 郁证 调和阴阳 扶阳散结 滋阴和血 陈新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成青 张云凤 周奇兴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7期782-785,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西医组(n=51)和中西医组(n=51)。西医组仅以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2组以2周为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西医组(n=51)和中西医组(n=51)。西医组仅以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2组以2周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出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of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吸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olw,PEF)变化及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2.5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以及CD4^+/CD8^+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而CD8^+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中西医组CD3^+、CD4^+以及CD4^+/CD8^+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VC以及PEF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中西医组FEV1、FVC以及PEF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免疫功能 肺功能 发汗散寒 宣肺解表 和营养血 敛肺止咳
下载PDF
张涤教授治疗川崎病经验拾萃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炜星 张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张涤教授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药治疗川崎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依据病症,治疗以解毒化瘀、清热凉营、养阴益气为主,临床获满意疗效。
关键词 川崎病 温病 张涤 解毒化瘀 清热凉营 养阴益气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劲松 潘祖健 薛博瑜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疏肝养脾 调畅气血 调摄冲任
下载PDF
调卫和营法论治血浊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玉芳 刘伟 张国丽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10期687-688,708,共3页
以脾肾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可致卫气内伐于营血而化生血浊。而卫气内伐、营卫相干又决定着血浊的主要致病特点:血脉蕴热、痰瘀并生、阴阳失节、多脏受扰、卫外不固等。因此血浊的治疗以调卫和营为基本大法,包括健运脾胃、清热活血、清... 以脾肾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可致卫气内伐于营血而化生血浊。而卫气内伐、营卫相干又决定着血浊的主要致病特点:血脉蕴热、痰瘀并生、阴阳失节、多脏受扰、卫外不固等。因此血浊的治疗以调卫和营为基本大法,包括健运脾胃、清热活血、清化痰浊、温振肾阳、滋养阴血等具体方法及其各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 卫气 营血 卫气内伐 调卫和营
下载PDF
基于《中华医典》探讨清代医家治疗哮喘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梦琦 劳慧敏 +1 位作者 张桂菊 单士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对《中华医典》中清代医家治疗哮喘的部分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其治疗哮喘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现代研究治疗提供宝贵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哮”“呷嗽”“喘”“喘息”“喘气”“气短”“咳而上气”“气促”“齁喘”... 目的:对《中华医典》中清代医家治疗哮喘的部分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其治疗哮喘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现代研究治疗提供宝贵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哮”“呷嗽”“喘”“喘息”“喘气”“气短”“咳而上气”“气促”“齁喘”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以Liquoric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模。结果:选出36本清代医家著作,包含451个喘证方剂,共纳入药物421种,其中频次≥30的共39味,主要有苦杏仁、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贝母、五味子、枇杷叶、桂枝;治疗哮喘的核心药物(节点次≥145)主要有茯苓、甘草、苦杏仁、陈皮、贝母、半夏、枇杷叶、桑白皮、桂枝、薏苡仁、沙参;核心药物配伍(频次≥60)按频次从高到低为茯苓-陈皮、茯苓-苦杏仁、苦杏仁-陈皮、甘草-茯苓、茯苓-半夏、陈皮-半夏、苦杏仁-甘草、陈皮-甘草、贝母-苦杏仁。显现以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治疗哮喘的新思路。结论:清代医家治疗哮喘重视痰饮病机,常在治痰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配合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之法,为后世临床治疗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清代医家 《中华医典》 用药规律 活血化瘀 调和营卫
下载PDF
郭振武从肝血虚论治不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诗若 郭振武 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15-17,共3页
郭振武教授认为不寐病位在肝,起病多与情志有关,肝失疏泄,肝血亏虚,均可致五脏生克太过,魂不归脏而致夜寐不安;肝体阴而用阳,忌刚宜柔,且主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肝血不足则内生虚热或阴虚阳亢而致不寐;郭师强调治从肝血虚论治,补益肝血为... 郭振武教授认为不寐病位在肝,起病多与情志有关,肝失疏泄,肝血亏虚,均可致五脏生克太过,魂不归脏而致夜寐不安;肝体阴而用阳,忌刚宜柔,且主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肝血不足则内生虚热或阴虚阳亢而致不寐;郭师强调治从肝血虚论治,补益肝血为主,兼顾他脏,补益肝血、除烦安神,平肝潜阳、养血安神;疏肝和胃等,同时嘱患者注意保持良好情绪,适量运动;平日顺应黄帝内经养生理念,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配合方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附不寐之肝血不足、血虚内扰,肝阳上亢,肝胃不和验案3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肝血虚 肝失疏泄 肝血亏虚 补益肝血 除烦安神 平肝潜阳 养血安神 疏肝和胃 郭振武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史仁杰从气血论治非特异性肛门坠胀症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万里 言从容 +1 位作者 顾湘梅 史仁杰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7期716-718,731,共4页
非特异性肛门坠胀症是肛门直肠常见病,为肛肠难治病症之一,其成因不明确,多无阳性体征,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与药物。史仁杰教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胃,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失和为发病之关键。治疗上从气血论治,以调补气血为法... 非特异性肛门坠胀症是肛门直肠常见病,为肛肠难治病症之一,其成因不明确,多无阳性体征,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与药物。史仁杰教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胃,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失和为发病之关键。治疗上从气血论治,以调补气血为法,配合健脾升阳、滋肾填精,并根据其复杂兼症,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肛门坠胀症 史仁杰 调补气血 健脾升阳 滋肾填精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