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istinguishing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Fuzhou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Hong Zheng Qiuping +1 位作者 Sui Ping Yu Hu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For data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missing, fog and haze day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Observation and Forecasting Levels of Haze (QX/T113-2010) and four user-defined stan... For data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missing, fog and haze day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Observation and Forecasting Levels of Haze (QX/T113-2010) and four user-defined standards, and using data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Fuzhou City, China from 2005 to 2011,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fog and haze day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o provide methods for fog and haze foreca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8.9 fog days and 89.7 haze days per year in Fuzhou. Both fog and haze days were variable, and there might be a day difference of twice to thrice among the years. They were the most in 2007, and then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oth fog and haze days were more in winter and spring, accounted for 94.1% and 70.1% respectively, while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y only accounted for 5.9% and 29.9% respectively. In a day, fog mainly occurred from night to early morning, while haze occurred mainly at about noon,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fog and haze are different synoptic phenomena.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fog days was 34 μg/m^3, while it was 61 μg/m^3 in haze days, and in 22% of haze days it was larger than 75 μg/m3, which was above the national second-grad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 day haze day Distinguishing metho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uzhou China
下载PDF
Changing Trend and Mutation Analysis of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City during 1981-2013
2
作者 Li Gaiping Zhou Qi Zhai Yaqi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6年第4期5-9,共5页
Based on data of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City from 1981 to 2013,the changing trends and mutation of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over the past 33 yea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rend coefficient,ten... Based on data of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City from 1981 to 2013,the changing trends and mutation of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over the past 33 yea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rend coefficient,tendency rate,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anomaly percentage,Mann-Kendall mutation test and sliding t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33 years,the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Baoji declined by 16.253d/10 a,and there was a cyclical turbulence every 6,15 or 28years.The frequency of fog and haze weather was the highest in winter,followed by spring and autumn,while it was the lowest in summer.According to the anomaly percentage of the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12 months during 1981-2013,the anomaly percentage changed most greatly in July,followed by September,October,April,May,June,August,February and March,but it fluctuated less greatly in January.The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from 1981 to 2013had obvious mutation trends in a single year and a single season,and mutation types are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ber of fog and haze days Changing features Mann-Kendall method Sliding t test method Baoji China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泳材 仇小晗 +2 位作者 濮从政 张坤 毛雪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防雾霾纱窗的评价方法。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包括单一聚合物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聚合物/无机复合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多功能型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等,具过滤... 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防雾霾纱窗的评价方法。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包括单一聚合物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聚合物/无机复合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多功能型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等,具过滤效率高、重复使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过滤阻力、透光度、疏水性等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雾霾纱窗评价方法应对关键参数过滤效率、透光度及疏水性能进行评价。指出未来静电纺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的研究重点是通过水热合成、化学气相沉积等化学改性技术在纳米纤维表面引入新颖的物理结构或化学组分,以实现过滤性能、疏水性能及透气性能的显著提升,同时赋予纳米纤维防雾霾纱窗抗紫外、杀菌杀病毒等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防雾霾纱窗 制备方法
下载PDF
金星上层霾消光和微物理特性的时空分布
4
作者 李宜奇 孙晓兵 +8 位作者 黄红莲 刘晓 提汝芳 郑小兵 樊依哲 余海啸 韦祎晨 王宇轩 王宇瑶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70,共14页
金星上层霾消光和微物理特性的变化会影响金星大气的化学和辐射平衡,为研究其时空分布,选取2006~2013年间金星快车SPICAV SOIR仪器的太阳掩星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MODTRAN建模去除金星中上层大气的吸收效应,后利用剥洋葱法计算67~92 k... 金星上层霾消光和微物理特性的变化会影响金星大气的化学和辐射平衡,为研究其时空分布,选取2006~2013年间金星快车SPICAV SOIR仪器的太阳掩星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MODTRAN建模去除金星中上层大气的吸收效应,后利用剥洋葱法计算67~92 km高度处金星上层霾的消光廓线。研究表明:1)金星上层霾的消光系数总体趋势是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区域间的消光系数变化较大,低纬度霾在任务开始时大幅增加,昼夜间霾的平均消光系数略有变化。霾层的垂直光学厚度在10-2数量级。2)上层霾的数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从南极到北极,上层霾的数密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低纬度地区的云顶高度较高,为82.7±5.8 km;极区的云顶高度较低,北极地区云顶高度为73.3±2.4 km,南极地区为79±3.5 km。北极地区上霾层平均标高为4.0±0.9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星大气 上层霾 MODTRAN建模 剥洋葱法 消光系数 数密度
下载PDF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方云皓 顾康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44-5458,共15页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以及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综述分析有利于对城市通风廊道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既往综述研究过多强调通风廊道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规划编制,对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及效应维度关注不足。总结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概念内涵、系统构成与研究进展,并指出其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从微观与宏观尺度分别梳理了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方法,归纳微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现状或模拟气流的观测,包括实地测量法、风洞实验法与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宏观尺度方式为基于空间形态指标的通风路径测度,具体涵盖建筑形态指标选取、评价体系构建、空间路径生成3个步骤。研究也对城市通风廊道的效应维度、管控措施与规划实践进行概括,指出其效应维度主要聚焦于引风、降温、除霾,管控措施以指标预警方式为主,规划实践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未来研究应结合电路理论挖掘新的通风廊道构建方法与模型,从低碳与健康两个方面拓宽通风廊道效应维度,同时尝试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处理通风廊道研究尚存的矛盾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风环境 空间形态 构建方法 引风-降温-除霾 指标预警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沙尘和霾自动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修正方法研究
6
作者 斯琴 姜学恭 赵睿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选取2001-2019年内蒙古12个站点逐3 h的气象观测资料,从时空分布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内蒙古地区沙尘和霾自动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判别标准的适用性。结合PM2.5和PM10空气质量指数,通过修正错误记录,将沙尘中误判的霾、霾中误判的沙尘... 选取2001-2019年内蒙古12个站点逐3 h的气象观测资料,从时空分布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内蒙古地区沙尘和霾自动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判别标准的适用性。结合PM2.5和PM10空气质量指数,通过修正错误记录,将沙尘中误判的霾、霾中误判的沙尘分离出来。结果表明:修正前,沙尘和霾分别出现284、4 958次,占总频次的5%和95%,修正后得到的沙尘为905次、占总频次的17%,霾为2 891次、占总频次的55%,雾为33次、占总频次的0.6%,非沙尘和非霾天气为1 413次。通过修正,沙尘和霾天气现象记录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时空分布 判别方法 修正
下载PDF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减霾效应评估——来自19个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王素凤 李化夫 洪剑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86,220,共10页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2003—2019年19个城市群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群雾霾污染,且...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2003—2019年19个城市群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群雾霾污染,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中西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大城市的减霾效应更为明显;影响机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加快城市群功能分工间接降低PM2.5污染水平;此外,城市群一体化和城市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减霾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更有助于缓解城市群雾霾污染。基于上述研究,应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雾霾污染 城市群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陕西省霾天气变化特征及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琳 张侠 +2 位作者 苏静 王琦 胡淑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714,共8页
通过对比选用14时实测值法利用1981-2016年全省96站14时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数据重建全省历史霾数据序列,分析区域内霾天气的特征及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并探讨大范围持续霾天气过程对应的环流形势,研究霾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地... 通过对比选用14时实测值法利用1981-2016年全省96站14时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数据重建全省历史霾数据序列,分析区域内霾天气的特征及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并探讨大范围持续霾天气过程对应的环流形势,研究霾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是我省霾天气的高发区,其次是陕南的汉中盆地,陕北出现最少。全省霾日数总体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后增加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全省及各区域均为冬季霾日数最多,秋季次之,夏季霾日数最少。各区域均在5~8 km能见度、60%~70%相对湿度、静小风时易出现霾天气,西安及关中全年和四季在偏东北风向时霾天气频率较大。冬季地面风速小,相对湿度较大,近地面风场辐合及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关中大气垂直扩散能力较弱,大气污染物发生堆积、累积效应易形成关中地区持续霾天气及严重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重建 14时实测值法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基于天空区域分割的单幅海面图像去雾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雷琴 施朝健 陈婷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7-242,共6页
为提高雾天海面图像的质量,提出面向单幅海面图像的去雾方法。将均值漂移方法与嵌入置信度的边缘检测方法相结合进行图像分割,分割后的图像用形态学膨胀与腐蚀操作进行二值化,提取出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对天空区域使用限制对比度直... 为提高雾天海面图像的质量,提出面向单幅海面图像的去雾方法。将均值漂移方法与嵌入置信度的边缘检测方法相结合进行图像分割,分割后的图像用形态学膨胀与腐蚀操作进行二值化,提取出天空区域和非天空区域。对天空区域使用限制对比度直方图均衡算法去雾,非天空区域使用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优先算法去雾。导向滤波通过导向图像内容来计算滤波输出,在精细化透射图方面可以得到与软抠图方法类似的效果,计算开销较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暗通道优先方法,该方法在天空区域没有明显的过渡区域和偏色现象,可取得较好的去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图像 去雾方法 图像分割 天空区域 均值漂移 暗通道优先
下载PDF
单层/多层复合镀膜树脂镜片耐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佳意 蒋伟忠 +3 位作者 陈丽芸 王立坤 杨建荣 张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4-207,227,共5页
采用积分球雾度法对光学镀膜树脂材料进行耐磨性能测试.确立摩擦压力7.35N、摩擦次数1 000次作为对膜层耐磨性能进行质量评价时所用的测试条件.比较不同因素组合下树脂镜片膜层的耐磨性能和老化性能,镀单层加硬膜的镜片基材的耐磨性能... 采用积分球雾度法对光学镀膜树脂材料进行耐磨性能测试.确立摩擦压力7.35N、摩擦次数1 000次作为对膜层耐磨性能进行质量评价时所用的测试条件.比较不同因素组合下树脂镜片膜层的耐磨性能和老化性能,镀单层加硬膜的镜片基材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镀多层复合膜,镀多层复合膜的镜片基材的老化性能略优于镀单层复合膜.在接近树脂镜片软化、变形的临界温度时,镀单层加硬膜的镜片基材的老化性能明显优于镀多层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度法 树脂镜片 膜层 耐磨性能 老化性能
下载PDF
基于卫星数据的灰霾污染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正强 许华 +9 位作者 张莹 李莉 李东辉 侯伟真 吕阳 顾行发 陈兴峰 陈澄 张凤霞 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为例,建立了卫星遥感参数和空气污染指标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获得灰霾指数和灰霾污染时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的方法和相关的监测系统设计。结合在华北地区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卫星...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为例,建立了卫星遥感参数和空气污染指标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获得灰霾指数和灰霾污染时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的方法和相关的监测系统设计。结合在华北地区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卫星遥感可以较好地反映灰霾污染程度的变化,有助于发现可能的传输通道,获得宏观的灰霾空间分布状况。在研究时段内,与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相比,88%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误差不大于1个AQI等级,平均的AQI等级偏差为0.7级,并分析了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之间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卫星 遥感 监测方法 系统设计
下载PDF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技术(FGD)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春 马立实 +1 位作者 吴坚 周超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对燃煤电厂而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FGD将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文章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烟气脱硫装置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需... 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对燃煤电厂而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FGD将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文章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烟气脱硫装置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需要装设脱硫装置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FGD湿法 石灰石-石膏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荒 王春勇 +2 位作者 王宜 宋跃 郑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的关于丝裂霉素C与PRK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Q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17,df=1,P=0.68)。2项研究的OR值分别为0.17[95%CI0.05~0.533、0.10[95%CI0.01~0.853;合并OR值为0.14[95%CI0.05~0.4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75,P=0.0002)。结论:PRK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可以明显减少高度近视眼术后的haze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治疗作用 角膜切除术 光折射 准分子激光/方法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三种方法统计的广东省霾日时空变化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蔚琴 杜尧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2期42-47,共6页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等资料,采用人工观测法、日均值法和14时值法对广东省霾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统计的全省霾日数、霾日变化速率、全省排名前10位的站点均不尽相同...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的能见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现象等资料,采用人工观测法、日均值法和14时值法对广东省霾日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统计的全省霾日数、霾日变化速率、全省排名前10位的站点均不尽相同,甚至差异较大。全省年平均霾日是日均值法统计结果 >人工观测法的>14时值法的,大致比例是1∶0.59∶0.49。人工观测法统计的广东省霾日变化速率最大,达2.1天/a,是日均值法的1.85倍,14时值法的3.34倍。人工观测法统计的霾日全省排名前10位的站点与日均值法、14时值法的都有7个相同、3个不同。三种方法统计的全省霾日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三种方法均较适用于分析区域长时间序列的霾日变化特征。综合考虑霾日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点、空间分布特征和前人研究结果,日均值法统计的霾日更能反映广东省的实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日 统计方法 时空特征 广东省
下载PDF
霾的判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崇志 于清平 陈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7-332,共6页
总结了目前全国判别霾的方法和标准,描述了霾的本质,利用水汽凝结理论分析了相对湿度、能见度、霾和轻雾(或雾)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采用湿度—能见度指数区分霾与轻雾(或雾)的方法,并通过光的削弱理论和能见度的定义,归纳出湿度—能... 总结了目前全国判别霾的方法和标准,描述了霾的本质,利用水汽凝结理论分析了相对湿度、能见度、霾和轻雾(或雾)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采用湿度—能见度指数区分霾与轻雾(或雾)的方法,并通过光的削弱理论和能见度的定义,归纳出湿度—能见度指数的数学模型。在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观测记录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全国大部分地区历史资料的延续性,建立了判别霾的数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能见度指数 判别方法
下载PDF
基于细微粒子污染的灰霾判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群 区宇波 《中国环境管理》 2010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从细微粒子污染导致灰霾形成的角度出发,首先开展了灰霾监测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频数和描述性分析,研究了以PM_(10)为主的细微粒子污染与灰霾的影响关系。确定了以PM_(10)日平均浓度为灰霾日的判定依据,并根据中国大陆PM_(10)污... 本文从细微粒子污染导致灰霾形成的角度出发,首先开展了灰霾监测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频数和描述性分析,研究了以PM_(10)为主的细微粒子污染与灰霾的影响关系。确定了以PM_(10)日平均浓度为灰霾日的判定依据,并根据中国大陆PM_(10)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建立了灰霾等级指数,从而形成了一套根据PM_(10)日平均浓度来确定不同等级的灰霾发生概率的方法,为灰霾预测及灰霾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判定方法 细微粒子 监测
下载PDF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为例 被引量:63
17
作者 吴兑 陈慧忠 +10 位作者 吴蒙 廖碧婷 王迎春 廖晓农 张小玲 权建农 刘伟东 古月 赵秀娟 孟金平 孙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 为了研究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3种常用的霾日和轻雾(雾)日统计结果的异同,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四省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华北地区霾日用3种方法统计的过去60余年霾日的区域分布表明,3种方法统计的霾日是单次值法〉;日均值法〉14时值法,大致是1:0.54:0.45的关系,但区域分布趋势比较相似.典型城市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大都十分相似.而轻雾(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表明,用单次值法统计的明显偏多,且有长期下降趋势;而用日均值法与14时值法统计的轻雾(雾)日无大差别,且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反映了年季和年代季的气候波动.从长期季节变化趋势来看,3种统计方法的结果除日数的差别外,季节分布特征比较类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除去采暖季有较多的霾日外,在盛夏季节霾日也明显多,集中出现在6-9月,尤其是7-8月,与桑拿天同期出现,这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是华北地区的特有现象.用单次值法统计霾日,将包括所有的霾过程,即大范围持续时间长,且与一定天气系统与近地层扩散条件相关连的霾,及在稳定的晴朗夜间由于辐射降温,使相对湿度升高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形成的霾.用日均值法,则可能更多的显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而使用14时法,则对早晚因湿度增加降低能见度出现的霾天气漏记,突出长时间大范围的霾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圈 霾日 轻雾(雾)日 统计方法 长期趋势
下载PDF
中国雾霾分布及其组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艳红 陆赛娣 +2 位作者 冯小莉 冒赟 申玲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12期9-12,共4页
雾霾天气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及交通能见度的极大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收集相关污染物与气象数据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及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2014年1月雾霾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组成要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014年1月我国... 雾霾天气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及交通能见度的极大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收集相关污染物与气象数据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及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2014年1月雾霾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组成要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014年1月我国各省会城市基本都受到雾霾影响,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显著,华东、华南沿海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西南部地区大部雾霾污染明显小于其他地区。从雾霾物质组成上看,PM_(2.5)与PM_(10)、CO、NO_2和SO_2之间存在微妙关系,随着其他污染物的增加,PM_(2.5)数值也会随之增大,其中PM_(10)和CO对PM2.5的影响是显著的。从研究方法上看,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建模方法对雾霾及其组成成份相关性研究的效果(84%)略好于最小二乘法的分析效果(82.59%)。本研究可为了解雾霾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空间分布 最小二乘法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9
19
作者 胡亚旦 周自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78,共6页
利用1961—2007年全国721个气象站的霾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霾天气主要分布在100°E以东、42°N以南地区,且"浊岛"现象非常明显;霾天气的季节分布基本为冬多夏少;... 利用1961—2007年全国721个气象站的霾天气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霾天气主要分布在100°E以东、42°N以南地区,且"浊岛"现象非常明显;霾天气的季节分布基本为冬多夏少;近47年中国霾天气的总体趋势为波动增多,线性倾向率为3.19d/10a,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处于少霾的负位相,1976—2000年在很弱的正位相内振荡,但近5年霾天气显著增多;47年间中国霾天气序列有2次明显的突变,分别位于1970年代中期和2000年之后;在年际尺度上,霾天气与风力条件具有很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f≥5m·s-1日数和f≥10m·s-1日数与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和-0.734,表明风力条件(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能力)的变化对霾天气增减趋势的影响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MANN-KENDALL法 滑动t-检验法
下载PDF
谢强教授升阳祛霾针法治疗五官虚寒证经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启煜 谢强 黄冰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9期52-54,共3页
谢强教授采用升阳祛霾针法治疗五官虚寒证,主要选取分布在督脉处的腧穴:如命门、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上星、神庭、印堂等;五官局部的腧穴:如攒竹、精明、耳门、听宫、迎香、上迎香、廉泉等。取穴精少,一窍之病取2~3穴即可,最多4穴... 谢强教授采用升阳祛霾针法治疗五官虚寒证,主要选取分布在督脉处的腧穴:如命门、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上星、神庭、印堂等;五官局部的腧穴:如攒竹、精明、耳门、听宫、迎香、上迎香、廉泉等。取穴精少,一窍之病取2~3穴即可,最多4穴,多则干扰经气。先针刺最下部的命门,较强刺激,平补平泻;再依次往上针刺百会等穴,弱刺激,补法;接着针刺上部五官局部的腧穴,弱刺激,补法;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在下部命门行针3次,每次1 min,以催气、导气、接气,其他腧穴中途不行针。隔日1次,10次1疗程。此针法治疗五官虚寒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学 谢强 升阳祛霾针法 五官 虚寒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