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纾抄本小说《明时演义》考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宝 陈金林 刘永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清末民初 报章小说 明时演义 抄本
下载PDF
高堂大轴与明人行草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爱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5-91,共17页
晚明高堂大轴行草是轴类书法不断发展、张扬极致的表现。它的出现主要缘于晚明时代审美风尚和晚明书家艺术追求的双重需要、明代建筑样式的发展以及纸绢等制造术的进步 ,契合了书法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三... 晚明高堂大轴行草是轴类书法不断发展、张扬极致的表现。它的出现主要缘于晚明时代审美风尚和晚明书家艺术追求的双重需要、明代建筑样式的发展以及纸绢等制造术的进步 ,契合了书法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书法史上“三大转变” (A .案头品→壁上观 ;B .小字→大字 ;C .坐书→立书 )共时空、具整合性质的成功确立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内质。晚明巨轴行草以其伟大的艺术成就成为明代书法史乃至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并以它对明代书法在艺术形态上所作的最精彩的实践诠释而与各具风采的晋、唐、宋、元书法并列于中国书法史。它的成功 ,必将不断地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并一直作为后世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书法史 中国 高堂大轴 行草
下载PDF
从行草狂放到碑学复古——晚明到清末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
3
作者 傅小凡 兰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化激荡,书法艺术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书法艺术风格的变迁与文化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深层契合。探索一定历史书风变迁,有助于深刻解读书家身世、时代思潮、社会政治等方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狂放 赵董书风 馆阁体 碑学复古
下载PDF
试析中晚唐禅僧草书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旭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晚唐禅僧草书的兴盛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禅僧以草书作为参禅悟禅的一种形式 ,草书的兴盛与禅宗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禅僧书家的功利性是其草书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禅僧草书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 中晚唐 禅僧 草书 文化背景
下载PDF
传统法度与文人心灵激荡下的明代书法
5
作者 李祥俊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0-128,共9页
融合以二王父子为代表的早期楷书系统和以颜真卿、柳公权及宋代尚意书风为代表的后期楷书系统,寻求传统法度继承和文人心灵抒发之间的统一,这是明代书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明代初年的书法接续元代复古书风余绪,同时逐渐上溯宋代尚意书风,... 融合以二王父子为代表的早期楷书系统和以颜真卿、柳公权及宋代尚意书风为代表的后期楷书系统,寻求传统法度继承和文人心灵抒发之间的统一,这是明代书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明代初年的书法接续元代复古书风余绪,同时逐渐上溯宋代尚意书风,明代中期的吴门书派进一步融合两种楷书系统,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和王宠等创作出具有明代书法自身特色的新书风,明代后期的徐渭、董其昌在吴门书派的基础上或张扬或凝练.而到了明末清初,王铎等人的行草书体现出士人心态的变异,使中国传统书法自然演进下的历史形态得到了充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楷书系统 文人心灵 吴门书派 明末清初行草书
下载PDF
空灵缥缈,物我皆忘──从晋唐书法艺术中管窥魏晋玄学的影响
6
作者 王海燕 李守治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33,42,共5页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魏晋时代书法艺术出现一次质的飞跃。魏晋玄学思想滋养了晋唐书法,而晋唐书法以其艺术形式体现了玄学思想的内涵。从钟繇、王羲之的晋人行草到张旭、怀素的盛唐狂草,无不浸透着玄学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玄学 书法艺术 行划 狂草 艺术形式 晋唐书法
下载PDF
遗民咏雁词名篇相似情愫下不同格调的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砚秋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8-61,共4页
张炎的《解连环·孤雁》、高启的《沁园春·雁》和朱彝尊的《长亭怨慢·雁》作为三篇著名的遗民咏雁词,它们相似的情愫下是有着不同的格调。从格调的角度看,《沁园春·雁》最高,《长亭怨慢·雁》次之,《解连环·... 张炎的《解连环·孤雁》、高启的《沁园春·雁》和朱彝尊的《长亭怨慢·雁》作为三篇著名的遗民咏雁词,它们相似的情愫下是有着不同的格调。从格调的角度看,《沁园春·雁》最高,《长亭怨慢·雁》次之,《解连环·孤雁》最低。词的不同格调与作者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咏雁词 情愫 格律 格调
下载PDF
降龙归瓶:石涛《十六罗汉图》卷的核心与寄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晞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2,108,109,共19页
十六罗汉是中国人物画中最古老而流行的题材之一,历代画作的母题和构图有大致模式,其中的降龙罗汉惯例持钵。石涛的《十六罗汉图》卷却在中段用约略三分之一的幅面描绘一罗汉持瓶降龙,此段云水澎湃,龙颜惊愤,迥异他段的清和闲散。降龙... 十六罗汉是中国人物画中最古老而流行的题材之一,历代画作的母题和构图有大致模式,其中的降龙罗汉惯例持钵。石涛的《十六罗汉图》卷却在中段用约略三分之一的幅面描绘一罗汉持瓶降龙,此段云水澎湃,龙颜惊愤,迥异他段的清和闲散。降龙归瓶的图像晚明时出现于吴彬和丁云鹏的画作,应与当时的心学思潮及诠释收心理论的通俗小说《西游记》有关。石涛作此图时因梦想重挫而引发了退身心境,故在画中沿用呼应禅修的降龙归瓶典故,并以此作为全画的核心,寄托自己从此潜心修道、不务名位的意向。此图是石涛以宗教画兼为自传言志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十六罗汉图 降龙 罗汉 晚明心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