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种群分离鉴定
1
作者 闫书味 白尼玛 +5 位作者 潘鑫 刘超洁 代君丽 李洪连 高飞 张晓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74,共8页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 近年来,茎基腐病和赤霉病在中国黄淮麦区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各地报道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有所差异。为明确当前中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本研究对2022年采自河南省安阳、漯河、周口、南阳等8个不同生态区的小麦茎基腐病病株和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得到257和88株分离物。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31株,占比89.88%;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23株,占比8.95%。赤霉病样品的分离物中,禾谷镰孢菌76株,占比86.36%;假禾谷镰孢菌10株,占比11.36%。2022年河南省所有采样地区的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均为假禾谷镰孢菌,赤霉病的优势病原菌仍为禾谷镰孢菌,但赤霉病样品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占比有所增长,特别是在安阳、平顶山和漯河市的赤霉病样品中假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达到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赤霉病 假禾谷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下载PDF
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
2
作者 陶希 危学华 +5 位作者 聂晓 张美惠 刘伟 曹世勤 范洁茹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6-282,共7页
随着北京市小麦种植面积的逐步恢复,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范围也逐渐扩大。为明确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于2023年从北京市6个区14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290株小麦赤霉... 随着北京市小麦种植面积的逐步恢复,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范围也逐渐扩大。为明确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病原群体组成,于2023年从北京市6个区14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290株小麦赤霉病菌株及163株小麦茎基腐病菌株。采用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基因进行分子鉴定,明确了北京地区不同区县小麦赤霉病菌和茎基腐病菌的群体组成。北京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主要是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和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其中禾谷镰孢占群体总数的92.41%,是整个北京地区的优势致病菌,也是海淀、平谷、顺义、密云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假禾谷镰孢是怀柔地区的优势致病菌。北京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主要是假禾谷镰孢(45.40%)和禾谷镰孢(37.42%),还分离出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3%)、中华镰孢F.sinense(7.36%)、锐顶镰孢F.acuminatum(4.29%)、三线镰孢F.tricinctum(3.07%)和木贼镰孢F.equiseti(1.23%)。海淀和密云地区的小麦茎基腐病优势致病菌是假禾谷镰孢,平谷、顺义和延庆地区的优势致病菌是禾谷镰孢。该研究结果为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茎基腐病 病原菌群体组成 禾谷镰孢 假禾谷镰孢
下载PDF
Differential Rate of Dry Rot in <i>Dioscorea rotundata</i>(White Yam) along the Tuber Length Due to Rot Causing Fungi 被引量:1
3
作者 Apovughaye Taig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2年第4期452-455,共4页
The susceptibil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Dioscorea rotundata (white yam) tuber to rot infecting fungi was investigated. Isolation was made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rotted tuber tissues, followed by a pathogenicity ... The susceptibil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Dioscorea rotundata (white yam) tuber to rot infecting fungi was investigated. Isolation was made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rotted tuber tissues, followed by a pathogenicity test and identification of isolates. Three fungi associated with D. rotundata (white yam) were isolated;they include Penicillium oxalicum, Aspergillus niger and Rhizopus stolonifer. Each of the isolates from pure cultures were inoculated on the head, middle and tail regions of healthy yam tubers. The three fungi were found to be pathogenic at different rates at the head, middle and tail ends of the yam tuber respectively. The head region was less susceptible to the three fungi with the following rot depths (P. oxalicum 25 mma, A. niger 18.2 mma and R. stolenifer 12.7 mmb). Rot depth in the middle region was (P. oxalicum 15 mma, A. niger 10.6 mma and R. stolenifer 8.8 mmb). While the tail region of the yam tuber recorded rot depth of (P. oxalicum 32.0 mma, A. niger 26.4 mma and R. stolenifer 20.8 mmb) respectively. Generally, the tail region of D. rotundata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fungal attack and the rot recorded in the tail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rot at the middle and the head.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yam tubers should be stacked with their head on the ground to reduce incidence of rotting in stock-piled yam tu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SCOREA rotundata TUBER Fungal Dry rot head Middle Tail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对不结球白菜软腐病发生的影响
4
作者 高天一 任锡亮 +1 位作者 孟秋峰 王洁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70-72,78,共4页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甬青8号为试材,采用软腐病菌叶基部刺伤接种法,开展了不同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不结球白菜软腐病发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软腐病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3...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甬青8号为试材,采用软腐病菌叶基部刺伤接种法,开展了不同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不结球白菜软腐病发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和接种量对软腐病的发生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上升,30和35℃处理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20℃处理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别为52.67%和36.48,均显著低于25℃处理;湿度是影响软腐病发生的关键因子,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RH为80%~100%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RH为0%~60%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仅为2.67%和1.52,均与清水处理(CK)无显著性差异;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接种量(菌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菌液浓度为1×10^(6)和1×10^(8)CFU/mL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分别达到100%和10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菌液浓度为1×10^(2)CFU/mL处理的软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仅为6.00%和5.05,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软腐病 温度 空气湿度 接种浓度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方法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孟庆林 马立功 +3 位作者 刘佳 李易初 石凤梅 张匀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为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以菌核病菌菌丝体悬浮液和高粱粒菌丝体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始花期和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52个品种进行抗性评... 为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以菌核病菌菌丝体悬浮液和高粱粒菌丝体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始花期和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52个品种进行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接种物均可使向日葵感病品种产生盘腐症状。用菌丝体悬浮液接种时,7.5~15.0 g/L浓度即可区分出向日葵品种间抗感性差异。始花期接种较盛花期可获得更高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同时筛选出5个对盘腐型菌核病表现抗病的向日葵品种。本研究所建立的田间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向日葵进行抗菌核病筛选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核盘菌 盘腐 人工接种 菌丝体悬浮液 高粱粒菌丝体 抗病性
下载PDF
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立功 孟庆林 +1 位作者 张匀华 王志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明确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以及温湿度、孢子浓度和播期等因素与盘腐型菌核病发生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核盘菌子囊孢子主要是从花盘正在打开的花头侵入,然后菌丝穿透花... [目的]明确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以及温湿度、孢子浓度和播期等因素与盘腐型菌核病发生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核盘菌子囊孢子主要是从花盘正在打开的花头侵入,然后菌丝穿透花托进入相连的籽粒,菌丝侵蚀籽粒后不断向海绵组织蔓延造成盘腐症状。温湿度对子囊孢子潜育期和侵染率都有影响,孢子侵染花盘的最适温度为20-25℃。当温度一定时,湿度越大,孢子的侵染率越高。随着接种孢子浓度增加,花盘的发病率呈线性增加。田间子囊孢子在向日葵整个花期(R-5.1-R-6)均能侵染花盘,侵染越早危害越重。随着田间孢子浓度的增加,盘腐的发病也不断加重。适当推迟播期可降低盘腐的发生。[结论]试验初步明确了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盘腐 发病规律 核盘菌
下载PDF
小麦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抗源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鹏 霍燕 +2 位作者 周淼平 姚金保 马鸿翔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1-435,共5页
为了发掘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crown rot)抗性的材料,采用禾谷镰孢菌苗期接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82份小麦种质对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鉴定的材料中没有发现高抗材料;中抗材料13份,占总数的15.8%,... 为了发掘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crown rot)抗性的材料,采用禾谷镰孢菌苗期接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82份小麦种质对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鉴定的材料中没有发现高抗材料;中抗材料13份,占总数的15.8%,包括C I12633、红蚰子、FHB143、Tiszataj和紫秆子等;大多数材料为感病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小麦材料对禾谷镰孢菌赤霉病和茎基腐病具有不同的抗性水平,两种病害没有正相关性,暗示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的抗性机制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广泛挖掘具有茎基腐病抗性的小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镰孢菌 茎基腐病 赤霉病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福冠’软腐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学立 谢鑫鑫 +2 位作者 邵贵荣 黄建都 陈雨静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从田间患软腐病的不结球白菜‘福冠’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菌落,对引起软腐病的关键基因——果胶盐酸裂解酶(pel)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发现该序列与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vorum)... 从田间患软腐病的不结球白菜‘福冠’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菌落,对引起软腐病的关键基因——果胶盐酸裂解酶(pel)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发现该序列与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vorum)果胶裂解酶基因(Gen Bank:J03673.1)的同源性达97.7%。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发现其符合软腐病菌特征特性。接种试验发现该菌株发病症状与田间不结球白菜软腐病一致。从接种病原菌的患病组织中重新分离病原菌并进行检测,发现其与所接种的病原菌为同种病原菌。因此,所分离出的病原菌为不结球白菜软腐病病原菌,且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软腐病 pel基因 致病性
下载PDF
福建地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学立 谢鑫鑫 +1 位作者 林峰 邵贵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为鉴定福州地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致病菌,以感染黑腐病的不结球白菜植株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通过观察所分离病原菌的形态及接种试验发现其形态和发病症状与黑腐病的形态和发病症状相一致。以细菌通用引物16S对该病原菌进行16S... 为鉴定福州地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致病菌,以感染黑腐病的不结球白菜植株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通过观察所分离病原菌的形态及接种试验发现其形态和发病症状与黑腐病的形态和发病症状相一致。以细菌通用引物16S对该病原菌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测序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野油菜黄单胞菌(Genbank:CP017308.1)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8%。从接种病原菌植株中重新分离病原菌,其16SrDNA序列与之前接种菌株序列一致。以上结果初步证明分离的病原菌为不结球白菜黑腐病病原菌,且该病原菌为十字花科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黑腐病 16S RDNA 致病性
下载PDF
食用向日葵产量和抗菌核病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雷 于学鹏 +3 位作者 牛庆杰 李慧英 孙敏 刘壮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7期38-40,共3页
利用育成的7个食用向日葵不育系和3个食用向日葵恢复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21个组合。研究了食用向日葵产量与抗盘腐型菌核病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向日葵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61.58%和50.44%... 利用育成的7个食用向日葵不育系和3个食用向日葵恢复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21个组合。研究了食用向日葵产量与抗盘腐型菌核病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向日葵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61.58%和50.44%。一般配合力所反映的加性基因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所反映的非加性基因效应对杂交组合产量性状的表达都有影响,但加性基因效应大于非加性基因效应。菌核病发病程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分别为56.46%和49.06%。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加性基因效应对杂交组合菌核病发病程度的表达起的作用较大,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较小。抗菌核病的亲本选育应采取轮回表型选择与系圃法相结合,对该抗性的选择应注意每个世代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菌核病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5种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立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4-266,共3页
5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amardor400FS、BaytanPlus200FS、立克秀60FS对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2.3%~94.0%;卫福400FS和满适金35FS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amardor400FS、BaytanPlus200FS、立克秀60FS对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2.3%~94.0%;卫福400FS和满适金35FS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6.2%~80.0%,而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较差。各药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基腐病 丝黑穗病 药效试验
下载PDF
田间防治向日葵菌核盘腐病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易初 孟庆林 +3 位作者 石凤梅 马立功 刘佳 张匀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选用不同化学杀菌剂和无公害药剂,对向日葵始花期、盛花期进行田间接种,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混剂中甲托︰咪鲜胺(4︰6)配比效果最好,防效可达61.2%;单剂中防效较高的是40%菌核净WP,无公害药剂中6%低聚糖素、5%氨基寡糖... 选用不同化学杀菌剂和无公害药剂,对向日葵始花期、盛花期进行田间接种,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混剂中甲托︰咪鲜胺(4︰6)配比效果最好,防效可达61.2%;单剂中防效较高的是40%菌核净WP,无公害药剂中6%低聚糖素、5%氨基寡糖素、液体地膜的防效较好。田间防治向日葵盘腐防治以初花期防治效果好于盛花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盘腐病 40%菌核净WP 70%甲基硫菌灵WP 25%咪鲜胺ES 6%低聚糖素AS 5%氨基寡糖素AS 5%壳寡糖AS 液体地膜
下载PDF
玉米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勇 梅丽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 对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2006年和2007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玉米品种中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大斑病这两年都属轻度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率年度间存在差异,玉米瘤黑粉病两年的发生无差异;玉米茎腐病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发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茎腐病 玉米大斑病
下载PDF
引进美国GEM材料的抗玉米青枯病和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筛选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孟剑 裴二芹 +2 位作者 宋艳春 石云素 李永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8-1102,共5页
近年来,青枯病、丝黑穗病上升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挖掘新的抗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病害威胁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引进的美国GEM材料进行了接种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并结合抗病材料的多年重复验证,筛选出一批新的抗病种质资... 近年来,青枯病、丝黑穗病上升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挖掘新的抗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病害威胁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引进的美国GEM材料进行了接种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并结合抗病材料的多年重复验证,筛选出一批新的抗病种质资源。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拓宽我国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抗性遗传基础,增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丝黑穗病
下载PDF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红亮 张春娥 +4 位作者 赵娜 肖恩时 王树星 贾海丽 龙书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5-634,共10页
从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市售的18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抑制试验同时进行。结果表明,φ=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和φ=25%戊唑醇... 从当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市售的18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抑制试验同时进行。结果表明,φ=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和φ=25%戊唑醇水乳剂2种药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而包括φ=20%松脂酸铜微乳油、w=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φ=50%己唑醇微乳剂、φ=10%氟硅唑水分散颗粒剂、φ=12.5%腈菌唑微乳剂、φ=40%嘧霉胺悬浮剂和w=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供试药剂质量浓度低于2.5μg/mL时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该质量浓度对向日葵种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防治 种衣剂 杀菌剂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关联SNP位点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蒲乐凡 任慧 +5 位作者 欧杨晨 任慧莉 曾庆东 胡小平 李春莲 韩德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0-788,共9页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镰孢菌引起的两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为筛选对CR和FHB的优异抗源、发掘抗病基因,从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小麦种质中筛选了311个核心种质,对其进行CR苗期和成株期抗性...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和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由镰孢菌引起的两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为筛选对CR和FHB的优异抗源、发掘抗病基因,从10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小麦种质中筛选了311个核心种质,对其进行CR苗期和成株期抗性及FHB抗性鉴定和评价,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与CR和FHB抗性相关位点。结果筛选出4个种质(Cimrmanova、济南13、GHABAGHEB、秃芒麦)具有优良的CR抗性;12个种质(陇春8号、中麦175、鲁麦5号、潍麦6号、皖麦50、Reeves、石家庄8号、西农928、山麦、SAFI-1/ZEMAMRA-1、平阳181和石家庄54)具有优良的FHB抗性;5个种质(山前麦、陇春8号、内江31、聊麦16和淮麦22)对CR和FHB均表现一定的抗性,尤其是陇春8号对CR成株抗性和FHB抗性水平均达到R级,表明该种质对两种病害兼具优良抗性。通过GWAS分析发现,在1A和6B染色体上有6个SNPS与CR-SR抗性显著相关;在1A、1B、3A、3B、6A、6B和6D染色体上有15个SNPS与CR-APR抗性显著相关;在5A、7A和7B染色体上有13个SNPS与FHB抗性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CR和FHB基因的定位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 茎基腐病 赤霉病 抗源筛选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假禾谷镰刀菌与赤霉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航 祁凯 +4 位作者 马立国 张博 张悦丽 马国苹 齐军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9-1437,共9页
近年来,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假禾谷镰刀菌是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同时也可引起小麦赤霉病。为明确假禾谷镰刀菌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研究从山东省商河县小麦茎基腐病重病田块分别采集苗期和成熟期小麦病株,通... 近年来,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假禾谷镰刀菌是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同时也可引起小麦赤霉病。为明确假禾谷镰刀菌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研究从山东省商河县小麦茎基腐病重病田块分别采集苗期和成熟期小麦病株,通过分离鉴定发现,苗期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此外,在小麦苗期田间的玉米秸秆上能够观察到尚未成熟的子囊壳,对子囊壳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发现其包含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形成的子囊壳。在小麦成熟期,从小麦赤霉病病穗中也分离到了假禾谷镰刀菌。这是山东省首次报道假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综上,在小麦茎基部和穗部均能分离到假禾谷镰刀菌,且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结合当前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发生以及普遍秸秆还田的现状,推测假禾谷镰刀菌可能会助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 假禾谷镰刀菌 致病性 子囊壳
下载PDF
分离自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基腐病的禾谷镰孢菌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志博 高增贵 +2 位作者 张小飞 庄敬华 隋鹤 《辽宁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单花滴注方法和注射法交互接种,分别对8株分离自小麦赤霉病穗和11株分离自玉米茎基腐病茎的禾谷镰孢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够成功交互侵染小麦和玉米,二者致病能力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基... 采用单花滴注方法和注射法交互接种,分别对8株分离自小麦赤霉病穗和11株分离自玉米茎基腐病茎的禾谷镰孢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够成功交互侵染小麦和玉米,二者致病能力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基腐病都是土传病害,染病作物病残体会造成跨寄主侵染,在小麦玉米轮作区两种病害可能会出现日渐严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玉米茎基腐病 禾谷镰孢菌 致病性
下载PDF
向日葵菌核病田间接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庆林 马立功 +4 位作者 石凤梅 刘佳 李易初 苏保华 张匀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9期272-276,共5页
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田间接种鉴定方法,对向日葵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菌核病菌PDA菌丝体悬浮液、高粱粒菌丝体和子囊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R5.1(始花期)、R5.5(半开花期)... 建立有效的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田间接种鉴定方法,对向日葵抗性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菌核病菌PDA菌丝体悬浮液、高粱粒菌丝体和子囊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分别对不同抗感向日葵品种在R5.1(始花期)、R5.5(半开花期)和R6(盛花期)进行人工接种,从而筛选出最佳接菌物类型、浓度及接种时期,并用此方法对18个品种连续2年进行了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接种物均可使不同向日葵抗感品种产生盘腐症状。PDA菌丝体为30.0 g/L、高梁粒菌丝体为0.4 g/盘和子囊孢子为1×10^3个/mL浓度即可区分出向日葵品种间抗感性差异。R5.1-R5.5接种较R6可获得更高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田间盘腐接种的最佳条件为:接种物为子囊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3个/mL,接种时期为R5.1,保湿时间为48 h。同时筛选出4个对盘腐型菌核病表现抗病的向日葵品种。本研究所建立的向日葵田间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向日葵进行抗菌核病筛选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盘腐 人工接种 抗病性
下载PDF
松辽平原春玉米区筛选兼抗和多抗的玉米新杂交组合和抗源自交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晶春 潘顺法 晋齐鸣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A01期10-11,共2页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遭受三病一虫危害严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种植抗病丰产杂交种,为此“八五”国家攻关列题。我们承担筛选兼抗和多抗性新杂交组合和抗源自交系任务,采用院内田间人工接种(三病一虫)和院外不同生态区...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遭受三病一虫危害严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种植抗病丰产杂交种,为此“八五”国家攻关列题。我们承担筛选兼抗和多抗性新杂交组合和抗源自交系任务,采用院内田间人工接种(三病一虫)和院外不同生态区田间自然诱发条件下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多抗玉米材料217份,为育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 多抗性 松辽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