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姿势训练改善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头前伸姿势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叶济灵 吴智刚 +2 位作者 蔡宗远 蔡斌 徐丽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4-1650,共7页
目的:对存在头前伸姿势的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进行头颈姿势训练,探索头颈姿势训练对患者头颈姿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设计,门诊招募2019年1月—2021年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目的:对存在头前伸姿势的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进行头颈姿势训练,探索头颈姿势训练对患者头颈姿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设计,门诊招募2019年1月—2021年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肌源性TMD患者45例(男性:6例,女性:39例;年龄29.24±6.13岁),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进行为期3周的头颈姿势训练,每次训练30min;对照组仅接受健康教育,3周后门诊随访。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张口度大小、疼痛程度,并采用矢状面照片法测定头部旋转角及头颈角。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22)患者头颈角度增加,与对照组(n=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5.3°±2.3°vs 48.4°±4.4°,P<0.001);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9±0.7 vs 2.9±0.8,P<0.001),2组的头部旋转角及张口度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437,P=0.313)。结论:头颈姿势训练可以改善肌源性TMD患者的头前伸姿势,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姿势 运动治疗 姿势训练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肖伯恒 马丽虹 张振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1261-1266,共6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颈部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八段锦摇... 目的:观察八段锦摇头摆尾式联合PNF颈部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八段锦摇头摆尾式及PNF颈部运动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PASS评分、TIS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TIS评分分项中静态坐位平衡及动态坐位平衡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调分项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摇头摆尾式与PNF颈部运动模式相结合,可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及平衡功能,较常规治疗展现出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摇头摆尾式 PNF颈部运动模式 脑卒中 姿势控制 平衡功能
下载PDF
真空垫联合头颈肩膜体位固定对颈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摆位误差的影响
3
作者 肖应 张群贵 +3 位作者 袁丽 刘历鹏 黄春兰 刘华之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真空垫联合头颈肩膜体位固定对颈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受放疗治疗的84例颈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真空垫联合头颈肩膜体位固定对颈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受放疗治疗的84例颈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真空垫体位固定,观察组采取真空垫联合头颈肩膜体位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位摆放误差、摆位时间、摆位重复性及摆位误差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轴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Y轴、Z轴和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摆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轴≥3 mm的摆位误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Y轴、Z轴≥3 mm的误差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上段食管癌放疗患者应用真空垫联合头颈肩膜体位固定,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摆位误差,缩短体位摆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垫 头颈肩膜 体位固定 食管癌 放疗治疗 临床疗效 摆位误差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肱骨头内翻的影响因素及术中颈干角对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赵国伟 安跃 马婷婷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08-615,共8页
目的探究术中颈干角(NSA)对钢板内固定术(PIF)后肱骨近端骨折(PHF)患者发生肱骨头内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PIF治疗的155例PHF患者,男性88例,女性67例;年龄26~65岁,平均47.1岁;致伤原因... 目的探究术中颈干角(NSA)对钢板内固定术(PIF)后肱骨近端骨折(PHF)患者发生肱骨头内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行PIF治疗的155例PHF患者,男性88例,女性67例;年龄26~65岁,平均47.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73例,摔伤58例,高处坠落伤15例,其他伤9例。根据肱骨头内翻判定标准,分为内翻组(38例)和未内翻组(117例);根据术中肱骨NSA,分为<125°组(30例),125°~145°组(110例)和>145°组(1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肩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VAS、术后并发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与限制性立方样条法(RCS)分析术中肱骨NSA与术后肱骨头内翻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肩关节受伤机制、骨密度(BMD)、肱骨距置入螺钉、术中肱骨NSA、内侧骨皮质缺损以及复位质量,均是PHF患者术后肱骨头内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GLMM模型(模型3)调整一系列指标(年龄、性别、伤侧等)后,术中肱骨NSA<125°和>145°组术后肱骨头内翻发生风险分别是125°~145°组的2.244、1.499倍(P<0.05)。RCS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肱骨NSA连续变化与术后肱骨头内翻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χ2=14.178,P<0.001)。不同术中肱骨NSA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功能评分(疼痛、日常活动、运动范围、总分)以及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中肱骨NSA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肱骨NSA<125°或>145°是PHF患者术后肱骨头内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术中肱骨NSA对PHF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医师尤其应注意术中肱骨NSA<125°的PHF患者,术中应尽量解剖复位、内固定以降低术后肱骨头内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颈干角 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头内翻
下载PDF
体位固定装置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陈洋 傅彬海 +4 位作者 吴明康 孙雪琴 张建芳 崔叶谦 王绍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46-151,158,共7页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的应用情况、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放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 固定装置
下载PDF
Valgus osteotomy for nonunion and neglected neck of femur fractures 被引量:5
6
作者 Viju Daniel Varghese Abel Livingston +1 位作者 P R Boopalan Thilak S Jepegnanam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5期301-307,共7页
Nonunion neck of femur can be a difficult problem to treat, particularly in the youn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complication rates of avascular necrosis due to the precarious blood supply and poor biomechanics.The ... Nonunion neck of femur can be a difficult problem to treat, particularly in the youn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complication rates of avascular necrosis due to the precarious blood supply and poor biomechanics.The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that have been described can be broadly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aim of improving either biology or biomechanics. Surger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biology, such as vascularized fibula grafting, have good success rates but require high levels of expertise and substantial resources. A popular surgical treatment aimed at improving the biomechanics-valgus intertrochanteric osteotomyoptimizes conditions for fracture healing by converting shear forces across the fracture site into compressive forces. Numerous variations of this surgical procedure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s a result, the proximal femoral orientation for obtaining a good functional outcome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and the present concept of altering the proximal femoral anatomy as little as possible has arisen. This technical objective supports attaining union as well as a good functional outcome, since excessive valgus can lead to increased joint reaction forc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literature on valgus intertrochanteric osteotomy treatment of nonunion neck of femur, with a focus on factors predictive of good functional outcome and potential pitfalls to be avoided as well as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is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k of femur VALGUS INTERTROCHANTERIC OSTEOTOMY head shaft angle neck RESORPTION ratio NONUNION
下载PDF
Head Position of Patients with Right Hemisphere Damage during a Visual Search Task in a Large Field
7
作者 Ken Nakatani Shusuke Takahashi +8 位作者 Daisuke Kimura Masako Notoya Nobuyuki Sunahara Takashi Fujita Minoru Toyama Shinya Fukunaga Naoe Mori Kiyoe Sakai Shinya Fuwa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8年第2期190-202,共13页
Spatial neglect syndrome with cerebral les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a-bility to orient, report, or respond to relevant visual stimuli contralateral to the lesion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ho... Spatial neglect syndrome with cerebral les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a-bility to orient, report, or respond to relevant visual stimuli contralateral to the lesion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horizontal visual search in a large space;this search was performed by patients with right hemisphere damage caused b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neck rotation angle and search time in each increment were continuously recorded during the task, and quantitative data of the measurements were collected. Head position during the visual search task in a large space (%) was then calculated. We set angular bands in increments of 5 degrees from the midline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nd calculated the total search time in each angular band.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USN), the search time in the angular band of 5 - 9 on the right sid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with USN 16.7%, without USN 4.5%, t = 2.52, df = 16, p < 0.05). Furthermore, in patients with neglect in the leftmost end area in a large space, the search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angular band of 1 - 4 degrees to the left (with neglect 13.1%, without neglect 23.7%, t = 2.13, df = 16, p < 0.05), and tended to be long in the angular band of 5 - 9 to the right. The neck rotation angle and pattern during the search task in a large field deviated slightly to the right, and the search time slightly to the left was short. We believe that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rightward deviation of the search pattern and frame of USN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 POSITION neck ROTATION angle 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 Visual Exploration
下载PDF
人体成分分析在围放疗期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妍 钟仁明 +2 位作者 石磊 李雪梅 胡雯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758-764,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监测头颈部肿瘤围放疗期人体成分,探索人体成分变化及其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60例,采集患者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4周生化指标及人体成... 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监测头颈部肿瘤围放疗期人体成分,探索人体成分变化及其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60例,采集患者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4周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按是否发生骨髓抑制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人体成分随放疗时间变化差异。计算相位角(PA)和骨髓抑制发生率的风险比大小。比较低PA组和正常PA组,两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随放疗时间变化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人体成分相关指标在放疗过程中都有明显下降(P<0.05)。发生骨髓抑制组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均高于未发生骨髓抑制组(P<0.05),其余指标低于未发生骨髓抑制组(P<0.05)。低PA组血红蛋白、白细胞均低于正常PA组(P<0.05),且低PA组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是正常PA组的3.75倍(OR=3.75;95%CI=1.27~9.83)。结论随着放疗的进展,头颈部肿瘤患者人体成分均会发生衰减,但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人体成分测量数据表现更差。PA和骨髓抑制发生密切相关,低PA患者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监测PA更容易发现潜在的骨髓抑制风险,有助于及时进行营养干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分析 生物电阻抗 相位角 骨髓抑制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下载PDF
座椅椅背倾角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刘景龙 赵彦鹏 +3 位作者 卜伟平 王丽珍 柳松杨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椅背倾角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头颈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两种典型飞行工况下(急转弯和稳定盘旋)椅背倾角17°和22°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颈部肌肉力及椎间力,并采用颈部损伤的NIC准则、Nij准则和简明损... 目的探究不同椅背倾角对飞行员颈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基于头颈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两种典型飞行工况下(急转弯和稳定盘旋)椅背倾角17°和22°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颈部肌肉力及椎间力,并采用颈部损伤的NIC准则、Nij准则和简明损伤分类方法对颈部损伤进行评估与预测。结果同一飞行工况下,椅背倾角17°时,颈部前屈,斜方肌和头夹肌受到拉伸。椅背倾角22°时,颈部后伸,集总舌肌受到拉伸,且椅背倾角17°时斜方肌受到的拉力最大。同一颈椎节段,椅背倾角17°时的轴向力高于椅背倾角22°时,而22°时的后伸力矩大于17°时的前屈力矩。所有飞行工况下的力和力矩均未超过颈椎节段的损伤评估值,颈部脊髓也不会发生损伤。急转弯工况下,椅背倾角为22°时C7~T1节段Nij在所有工况中最大,达到航空领域建议的临界值,此时颈部发生中度、重度伤的概率分别为3.93%、2.63%。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椅背倾角对飞行员颈部的损伤情况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椅背倾角 头颈部动力学模型 颈部损伤分析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10
作者 孙喜妹 刘华 +2 位作者 柴良伟 李凯洋 马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Science Direct、EBSCO、Spring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文献类型为不同类型治疗性运动对... 目的系统分析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Science Direct、EBSCO、Springlink、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文献类型为不同类型治疗性运动对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研究人员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量表与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416例患者。1a级证据证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头前倾并发颈痛患者头前倾角度(MD=3.62,95%CI 2.41~4.83,P<0.001),减轻颈部疼痛(MD=1.32,95%CI 0.18~2.46,P=0.02)。1b级证据证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可减轻功能残疾(MD=-0.92,95%CI-1.11~-0.74,P<0.001);1b级证据证明颈深屈肌训练能改善头前倾角度(MD=-0.83,95%CI-1.56~-0.10,P=0.03),减轻颈部疼痛(MD=0.93,95%CI 0.54~1.32,P<0.001),改善功能残疾(MD=2.17,95%CI 1.39~2.95,P<0.001)。结论肩胛骨稳定性训练颈深屈肌训练均能有效改善头前倾,减轻疼痛,改善颈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前倾 颈痛 运动 生活质量 颈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VN分型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的远期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11
作者 屠娟 应康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9期810-813,共4页
目的 分析颈垂角(VN)分型评估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进行VN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 目的 分析颈垂角(VN)分型评估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进行VN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VN分型为Ⅰ型34例、Ⅱ型30例、Ⅲ型22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进行了6~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12例(12.77%)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8例(8.51%)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86例(91.49%)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5.65±1.31)个月。11例(11.70%)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时间为(17.32±4.02)个月。VN分型与术后内固定失败有关(Z=-5.25,P<0.05),对术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无明显相关(Z分别=0.17、0.45,P均>0.05)。结论 VN分型与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垂角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 固定失败 骨折不愈合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全麻术后早期体位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曾定芬 李晓霞 +3 位作者 邱有波 江华 阳静 范玉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全麻术后患者早期适宜的体位。方法将头颈部恶性肿瘤全麻术后患者1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术后早期A组46例取去枕平卧位,B组46例取半卧位,C组47例循序渐进抬高床头至半卧位。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命...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全麻术后患者早期适宜的体位。方法将头颈部恶性肿瘤全麻术后患者1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术后早期A组46例取去枕平卧位,B组46例取半卧位,C组47例循序渐进抬高床头至半卧位。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疼痛(头部、肩颈部及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排尿困难、颜面部水肿及术后下床活动等情况,调查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三组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呕吐、排尿困难、颜面部水肿发生率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三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恶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全麻术后早期,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抬高床头至半卧位,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不增加呕吐窒息概率的情况下,既可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还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全麻术后 体位 循序渐进半卧位 护理
下载PDF
成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丽 肖遥 +1 位作者 徐晓梅 杨四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人患者颈椎姿势与健康者的差异,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成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及20例成人健康者拍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投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颞...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人患者颈椎姿势与健康者的差异,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成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及20例成人健康者拍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投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组的颈椎弯曲度大于健康对照组而颈椎倾斜度小于健康对照组,颈椎齿突切线、颈椎切线分别与前颅底平面及水平线交角减小,表明成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头呈前倾、前伸位。结论:头颈姿势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存在明显相关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头呈前倾、前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颈椎姿势 头颈姿势位
下载PDF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海岩 王彦鑫 +2 位作者 贺丽娟 吕文乐 崔世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93-1799,1824,共8页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 本文中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且经过验证的3种不同坐姿6岁儿童乘员有限元模型,并施加以某款SUV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获得的减速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坐姿下头颈部运动学和脑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探究坐姿对6岁儿童头颈部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PDB碰撞工况中,头部旋转载荷是造成头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且坐姿角度的增加会导致脑组织惯性损伤风险增大,但颈部损伤风险并无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姿态 儿童乘员 MPDB测试 头颈部损伤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螺旋断层放疗中的CTV-PTV边界大小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永 曾昭冲 +2 位作者 张建英 张振宇 谈章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以此误差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到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预留边界大小。方法 应用兆伏(MV)CT于放疗实施前对2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在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以此误差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到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预留边界大小。方法 应用兆伏(MV)CT于放疗实施前对2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扫描,通过自适应软件对重建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和手动调节,记录六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并调整床位后给予放疗。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临床靶体积到计划靶体积的外放边界。结果 24例患者共行327次MVCT扫描,其中摆位偏差在左右、头足和前后方向上的平均平移误差分别是(-0.88±2.37)mm、(-1.18±2.82)mm和(1.41±1.82)mm;在倾斜、旋转和偏离三个旋转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是(0.15±0.54)°、(0.27±0.96)°和(0.01±0.52)°。PTV-CTV外扩边界分别是X轴方向为3.42 mm、Y轴方向为4.33 mm、Z轴方向为4.09 mm。结论 MVCT图像引导下自适应功能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可以有效修正患者的摆位误差,在保证CTV-PTV边界3~5 mm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单次大剂量放疗肿瘤区域的剂量准确性和对正常组织的充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位 放射疗法/方法
下载PDF
使用眼睛定位的平面角度头部姿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喆 杨兵兵 殷福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54-136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眼睛定位的平面角度头部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人脸区域中眉毛和眼睛灰度梯度变化大的特点来定位眉毛与眼睛区域;然后利用Hough圆检测方法检测瞳孔位置;在此基础上,对瞳孔位置进行修正;最后,利用人眼定位的结...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眼睛定位的平面角度头部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人脸区域中眉毛和眼睛灰度梯度变化大的特点来定位眉毛与眼睛区域;然后利用Hough圆检测方法检测瞳孔位置;在此基础上,对瞳孔位置进行修正;最后,利用人眼定位的结果来识别平面角度头部姿态。本文将该方法用于模拟鼠标操作,与已有眼球操控鼠标不同,本文方法是利用眼睛定位的结果来识别平面角度头部姿态,并用平面角度头部姿态来模拟鼠标操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5种平面角度头部姿势的识别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定位 瞳孔修正 Hough圆检测 头部姿势 模拟鼠标
下载PDF
头颈胸一体翻身垫在颈椎疾患体位变换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丽 顾海燕 王健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6期1443-1443,共1页
颈椎损伤合并颈髓损伤时预防颈髓损伤最有效的措施是颈椎制动以保持颈椎的中立位。传统方法是患者侧卧时头部垫普通枕,平卧时颈部垫方形枕,头的两侧放置沙袋或盐袋制动。我科自行设计了头颈胸背部一体翻身垫,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取... 颈椎损伤合并颈髓损伤时预防颈髓损伤最有效的措施是颈椎制动以保持颈椎的中立位。传统方法是患者侧卧时头部垫普通枕,平卧时颈部垫方形枕,头的两侧放置沙袋或盐袋制动。我科自行设计了头颈胸背部一体翻身垫,并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胸 翻身垫 颈椎疾患 体位
下载PDF
Tomotherapy摆位误差修正的精度及其对PTV外放边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伟章 朱夫海 王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Tomotherapy兆伏级CT(megavoltage CT,MVCT)摆位误差修正的精度及其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胸部和腹部肿瘤患者各20例。每例患者治疗期间各随机选6次治疗,每次治疗前行MVCT扫... 目的探讨Tomotherapy兆伏级CT(megavoltage CT,MVCT)摆位误差修正的精度及其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选取头颈部、胸部和腹部肿瘤患者各20例。每例患者治疗期间各随机选6次治疗,每次治疗前行MVCT扫描、配准,得到摆位修正前误差数据,摆位修正后再进行1次MVCT扫描、配准,得到修正后的误差数据,分析修正前和修正后误差分布情况,并计算MVCT摆位修正前、后因摆位误差引起的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摆位修正后的摆位误差比修正前下降,所有部位修正后摆位误差的平均值均≤0.5 mm。在每次治疗前进行误差修正的情况下,所有部位因摆位误差引起的PTV外放边界均<2 mm。结论MVCT摆位误差修正可减小PTV外放边界大小,修正后精度非常高,可保证Tomotherapy治疗摆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体位 质量控制 偏差 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腹部肿瘤/放射疗法 胸部肿瘤/放射疗法
下载PDF
头颈姿势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卓珊 林雪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头颈姿势位受关注多年,其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是近年来研究与争论的热点。本文就影响头颈姿势位的因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头颈姿势位的改变、异常头颈姿势位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可能机制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头颈姿势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相关性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解剖参数变化的10年跟踪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雅伟 张曦元 戎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2313-2319,共7页
背景:目前国内对股骨近端解剖参数特点的研究仅局限于普通国人,而对某些特殊群体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对1例因右侧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运动员进行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进行健侧与患侧,健侧与普通国人的髋关节参数对比... 背景:目前国内对股骨近端解剖参数特点的研究仅局限于普通国人,而对某些特殊群体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对1例因右侧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运动员进行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进行健侧与患侧,健侧与普通国人的髋关节参数对比。方法:2001至2011年在医院对观察对象进行骨盆平片的X射线片拍摄。拍摄时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下肢标准中立位,紧贴X射线片,摄影距离100cm,以小转子水平为中心拍摄骨盆平片。要求股骨内旋,使股骨颈处在冠状面,于股骨颈纵轴平行位摄片。对X射线片上髋关节的各解剖参数进行测量,将数据导入SPSS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主成分贡献率分析。结果与结论:长期职业训练使受试者髋关节负荷严重增加,其股骨头所承受的压缩应力也远超普通人。患侧偏心距偏小,使关节周围软组织收缩乏力。应注意维持和恢复这些变形的部位。髋关节置换后的牵引使中心边缘角(CE角)有所恢复,但由于长期拄拐行走,患侧受压小于常人,患侧下肢重力自然牵引所致,要注意对患侧髋臼相对位置的恢复。由于患侧股骨头坏死,超载负荷区出现股骨头塌陷,关节腔隙减小,骨盆高度明显下降,手术后健侧股骨头与髋臼相对位置有所恢复,但患侧相对位置差异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X射线 跟踪调查 解剖参数 颈干角 CE角 A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