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ogs of microgravity: the function of Schlemm's canal,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utonomic nervous during the head-down tilt test in healthy subjects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Chen Zhi-Qi Chen +3 位作者 Yan Xiang Chao-Hua Deng Hong Zhang Jun-Ming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1年第9期1419-1423,共5页
AIM:To evaluate the ocular outcomes and to elucidate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hange following the head-down tilt(HDT)test.METHODS:The study included 21 participants at the Department of... AIM:To evaluate the ocular outcomes and to elucidate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hange following the head-down tilt(HDT)test.METHODS:The study included 21 participants at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Tongji Hospital.Subjects received the test of I-care tonometry,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15 min HDT test.The lumen area of Schlemm’s canal(SCAR),IOP,HRV were calculated.RESULTS:IO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20°head down position from 14.0±3.0 to 17.0±3.3 mm Hg(P<0.001).SCAR decreased from 13449.0±5454.9μm^(2) at sitting condition to 9576.6±4130.9μm^(2) post 15 min HDT test.High frequency(HF)indic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462±865 Hz at baseline to 2128±824 Hz.Heart rate(HR)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76±11.48 to 70±11.52 bpm after the HDT.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HF and SCAR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during the HDT(R^(2)=20%,P=0.04).CONCLUSION:These outcomes perform the first evidence of the activation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of HDT may cause the collapse of Schlemm’s canal lumen,which in turn leading to the increased I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down tilt aqueous humor Schlemm’s canal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ntraocular pressure
下载PDF
Effects of Head-down Tilt on Nerve Conduction in Rhesus Monkeys 被引量:1
2
作者 Bo Sun Xiao-Yun Zhang +3 位作者 Li-Zhi Liu Zhao-Hui Chen Zhong-Quan Dai Xu-Sheng Hu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23-327,共5页
Background: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during exposure to microgravity. The -6° head-down tilt (HDT) comprises an experimental model used to simulate the space flight environment. ... Background: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during exposure to microgravity. The -6° head-down tilt (HDT) comprises an experimental model used to simulate the space flight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nerve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hesus monkeys before and alter prolonged exposure to H DT. Methods: Six rhesus monkeys (3-4 years old) were tilted backward 6° from the horizontal.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NCSs) were performed on the median, ulnar, tibial, and fibular motor nerves.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CS belbre and 7, 2 l, and 42 days alter the 6° HDT. Results: The proximal amplitude of the CMAP of the median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21 and 42 days of HDT compared with the amplitude before HDT (4.38 ± 2.83 vs. 8.40 ±2.66 mV, F = 4.85, P = 0.013 and 3.30± 2.70 vs. 8.40± 2.66 mV, F = 5.93, P = 0.004, respectively). The distal amplitude of the CMAP of the median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7, 21, and 42 days of HDT compared with the amplitude before HDT (7.28 ± 1.27 vs. 10.25 ± 3.40 mV, F= 4.03, P = 0.039; 5.05 ± 2.01 vs. 10.25 ± 3.40 mV, F = 6.25, P = 0.04; and 3.95 ± 2.79 vs. 10.25 ± 3.40 mV, F = 7.35, F=- 0.01; respectively). The proximal amplitude of the CMAP of the tibial nerv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42 days of HDT compared with the amplitude betbre HDT (6.14± 1.94 vs. 11.87± 3.19 mV, F = 5.02, P = 0.039).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s of nerves are decreased unde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in rhesus monkeys. Moreover, rhesus monkeys exposed to HDT might be served as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NCS under microgr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head-down Tilt MICROGRAVITY Nerve Conducti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原文传递
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技术与装备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韦海瑞 孙红波 +4 位作者 贾明浩 温仲龙 朱芝同 邵玉涛 刘广 《钻探工程》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多次在矿难救援中得到成功应用。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装备及工艺适配性不足等各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地面钻孔救援的施工效率。本文以矿难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装备和大口径钻孔快速钻进技术为主线,分析了目前地面钻... 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多次在矿难救援中得到成功应用。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装备及工艺适配性不足等各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地面钻孔救援的施工效率。本文以矿难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装备和大口径钻孔快速钻进技术为主线,分析了目前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研发双动力头钻机、跟管钻进技术、高效套管焊接技术、潜孔锤钻进技术以及反循环钻进技术等,以期为今后矿难大口径地面钻孔救援施工技术及装备研发提供建议与技术基础,进一步提升钻孔救援的施工效率,加速构建科学的矿难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难救援 大口径钻孔 地面钻孔救援 双动力头钻机 跟管钻进 潜孔锤钻进 反循环钻进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
4
作者 徐国勋 杨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及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就诊的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及临床资料。比较气管插管后即...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及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就诊的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及临床资料。比较气管插管后即刻(T0)、机械臂对接(docking)完成即刻(T1)、docking后1h(T2)、docking后2h(T3)、docking后3h(T4)、关气腹前即刻(T5)和拔除气管插管前即刻(T6)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记录手术时间、气腹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中出入量,包括出血量、入液量(晶体液和胶体液)和尿量,以及肌肉松弛药用量(mg/kg)。结果与T0时的基础值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在T1~T6时间点均高于基础值,气道峰压在T1~T4均显著高于T0、T6、T5。潮气量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为(257.4±43.4)min,气腹时间为(222.3±40.8)min,麻醉时间为(297.2±56.7)min,拔管时间为(18.3±5.5)min,肌肉松弛药用量(1.1±0.2)mg/kg,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6.5±2.4)d。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由于气腹和极度头低位而引发呼吸循环等问题,需要麻醉管理更为精细化,从而保证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前列腺根治术 麻醉管理 头低位
下载PDF
端坐位低头伸舌法在电子喉镜完全暴露会厌舌面中的应用
5
作者 邢忠诚 刘永刚 +3 位作者 朱晓玲 李巍 刘盼 刘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研究电子喉镜下端坐位+低头(30°~45°)+伸舌法完全暴露会厌舌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喉镜室电子喉镜的临床检查过程,针对会厌舌面暴露困难患者,采用2种方法进行检查:①端坐位+伸舌法;②端坐位+低头(30°~45°)... 目的研究电子喉镜下端坐位+低头(30°~45°)+伸舌法完全暴露会厌舌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喉镜室电子喉镜的临床检查过程,针对会厌舌面暴露困难患者,采用2种方法进行检查:①端坐位+伸舌法;②端坐位+低头(30°~45°)+伸舌法。比较2种方法暴露会厌舌面的患者比例。结果采用端坐位+伸舌法进行电子喉镜检查,约73.91%的会厌舌面暴露困难患者可清晰暴露会厌舌面。采用端坐位+低头(30~45)°+伸舌法,结合操作者控制喉镜软管前端镜头游离进会厌舌根间隙,进行近距离探查,可100%清晰探及会厌舌面。结论采用端坐位+低头(30°~45°)+伸舌法对会厌舌面暴露困难的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可完全暴露会厌舌面,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普通端坐位或普通端坐位+伸舌法会厌舌面暴露困难患者的补充检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 检查 低头伸舌法 暴露会厌舌面
下载PDF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张俊红 谷晓晶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5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 目的:探究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徒手旋转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助产结局、分娩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转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助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及总分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徒手旋转助产能够缩短产程,提高分娩效率,改善分娩结局,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满意度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原理分析
7
作者 虎攀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9期39-42,共4页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选用教学手段的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助跑方式,能获得越过横杆的倒翻动量矩,获得有利的过杆空间;利用摆动腿下放的补偿运动,能减小臀中肌收...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选用教学手段的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助跑方式,能获得越过横杆的倒翻动量矩,获得有利的过杆空间;利用摆动腿下放的补偿运动,能减小臀中肌收缩负荷,形成“桥型”,提高过杆的转动速度,有效缩短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过杆放腿能够利用髂腰肌的弹性,自然流畅完成收腿过杆动作;只有合理地控制运动负荷强度,方能高效地掌握过杆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过杆技术 仰头倒肩 放腿
下载PDF
潜孔钻机不同因素对破岩钻进性能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徐银飞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0期34-35,38,共3页
潜孔钻机是我国进行打桩基建的重要设备,对其作业的质量及效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潜孔钻机作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采用ABAQUS仿真的形式对钻头的旋转速度及冲击速度对钻进性能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从而选取适宜的参数提高打... 潜孔钻机是我国进行打桩基建的重要设备,对其作业的质量及效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潜孔钻机作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采用ABAQUS仿真的形式对钻头的旋转速度及冲击速度对钻进性能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从而选取适宜的参数提高打桩钻进的性能,对潜孔钻机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孔钻机 钻头 旋转速度 冲击速度 钻进性能
下载PDF
“地星”1号—60d头低位卧床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莹辉 万玉民 +3 位作者 白延强 姜世忠 邓一兵 陈善广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头低位卧床实验是地面失重生理效应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国内首次组织了有法国航天局、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60d头低位卧床大型综合实验。本文概述了实验项目设置、志愿者选拔与分组、实验组织与过程控... 头低位卧床实验是地面失重生理效应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国内首次组织了有法国航天局、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60d头低位卧床大型综合实验。本文概述了实验项目设置、志愿者选拔与分组、实验组织与过程控制、实验基本结果等内容,并初步讨论了大型综合医学实验的工程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星”1号 失重模拟 头低位卧床实验 生理效应 概况
下载PDF
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4d头低位卧床后有氧及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小涛 高原 +5 位作者 赵疆东 孙静 杨长斌 石菲 王永春 孙喜庆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4 d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仅进行4 d HDBR;对抗组(n=6)HDBR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30... 目的探讨4 d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人工重力联合中等强度运动锻炼的对抗效果。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仅进行4 d HDBR;对抗组(n=6)HDBR期间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30 min基于人工重力(足水平2 Gz)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HDBR前后对所有志愿者分别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HDBR后对照组递增负荷累计运动应激指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及30 s最大负荷运动中的最小无氧功较卧床前均显著下降(P<0.05),无氧功递减率显著升高(P<0.05)而无氧功峰值、平均无氧功均无显著改变;HDBR后对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4 d HDBR可致人体运动能力下降,其中对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最大,对无氧运动能力影响较小。基于人工重力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可有效对抗模拟失重所致的有氧及无氧运动耐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短臂离心机 人工重力 无氧耐力 最大摄氧量
下载PDF
60d-6°头低位卧床对个体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海波 王峻 +4 位作者 白延强 吴斌 刘学勇 景晓路 刘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71,共9页
目的通过60 d-6°头低位卧床(HDBR)实验模拟航天飞行环境的失重效应、隔离、限制等应激源,研究人体在长期模拟航天飞行环境下的情绪变化规律以及对抗失重影响的不同生理防护措施对受试者情绪的影响。方法21名男性受试者按照生理防... 目的通过60 d-6°头低位卧床(HDBR)实验模拟航天飞行环境的失重效应、隔离、限制等应激源,研究人体在长期模拟航天飞行环境下的情绪变化规律以及对抗失重影响的不同生理防护措施对受试者情绪的影响。方法21名男性受试者按照生理防护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纯卧床组、阻抗振动组和中药防护组,每组7人。在卧床前第7天、卧床中每周以及卧床后第7天和后3个月,对3组受试者重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进行12次心理测验;并在特定的日期采集晨起静脉血样,检测血中皮质醇等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含量。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线图描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POMS中疲劳分量表以及皮质醇含量在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MS中的抑郁、精力和自我分量表,以及SAS得分做峰值和谷值的配对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阻抗振动组在POMS紧张分量表分值高于其它两组;线图可以看出卧床期间负性情绪波动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皮质醇波动趋势与情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在60 d-6°头低位卧床模拟的航天飞行环境中,受试者负性情绪变化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变化的时间点与当前航天飞行中情绪变化的4阶段模型假设基本一致;皮质醇波动和情绪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在卧床期间,阻抗振动组的POMS紧张分量表得分高于其他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卧床 失重模拟 情绪测验 皮质醇
下载PDF
头低位卧床对眼内压、近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其中药防护 被引量:15
12
作者 许欣 徐志明 +3 位作者 刘国印 徐利明 王宝珍 何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体眼压、视野、近视力的影响 ,及中药对抗模拟失重的效果。方法 1 0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 ,用头低位 - 6° 2 1d卧床模拟失重 ,分别于卧床前、中、后测量两组被试者眼内压、近视力及视野...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体眼压、视野、近视力的影响 ,及中药对抗模拟失重的效果。方法 1 0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 ,用头低位 - 6° 2 1d卧床模拟失重 ,分别于卧床前、中、后测量两组被试者眼内压、近视力及视野。结果眼内压及近视力在卧床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 ,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中心视野变化无显著性 ;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近视力下降。结论 1 )头低位卧床可引起眼压、近视力下降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失重模拟 头倒位倾斜 卧床实验 眼内压 近视力 视野
下载PDF
提高人体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斌 由广兴 +3 位作者 吴萍 薛月英 刘兴华 宿双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22-526,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 ,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 1 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人 ,分别接受 1 1d共 9次的A模式和B模式 (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 )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 ,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 1 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人 ,分别接受 1 1d共 9次的A模式和B模式 (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 )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头低位 (HDT - 30°/30min)耐力检查和立位耐力检查 ,以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1 ) 2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提高了被试者的HDT耐力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HDT耐力检查中 ,B组的症状得分明显小于A组 (P <0 .0 5 ) ,B组心率降幅明显增加 (P <0 .0 1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HDT耐力方面的效果较好 ;2 )两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使被试者的立位耐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立位耐力检查中 ,B组平均动脉压增幅明显增加 (P <0 .0 5 ) ,心率的增幅呈现小于A组的趋势 (P <0 .1 0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立位耐力方面的效果略好。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的适应性 ;B模式是相对较好的训练方法 ,有望在航天员血液重新分布适应训练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重新分布 体位改变 头倒位 立位耐力 航天员 训练
下载PDF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思佚 赵鑫 +2 位作者 周仁来 王林杰 谈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制自评问卷(BD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等对22名19~24岁女性志愿者在卧床前5 d、卧床期间(第5,10天)及卧床后(第5天)的情绪状态以... 目的探讨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制自评问卷(BDI)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等对22名19~24岁女性志愿者在卧床前5 d、卧床期间(第5,10天)及卧床后(第5天)的情绪状态以及不同情绪症状出现率进行考察。结果 BAI分数表现出明显的高低变化波形曲线,BDI分数和PANAS消极情绪分数均表现出随着卧床的进行而缓慢降低的趋势。积极情绪分数稳定。情绪分数均在正常范围。"头晕"、"呼吸困难"、"痛苦"等负性情绪症状在卧床第5天时出现率增加;卧床期间大多数个体都出现"消化不良或腹部不适"、"食欲下降"症状;卧床结束后出现"腿部发抖"、"活跃情绪下降"等症状。结论头低位卧床使女性志愿者情绪经历从紧张、容易激动到平静,从痛苦到适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情绪变化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斌 吴萍 +3 位作者 薛月英 刘兴华 王焰磊 姜世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的假设是否正确。方法:6名青年男性被试者经受了为期11 d、共9次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价被试者对-30°/30 min头低位倾斜(head-down tilt,HDT)的反应,记录症状、心率、血压、颈部血流等主客观指标。结果:①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的反应得到了改善,表现为与训练前相比,HDT中的不良症状明显减轻(症状得分1.00±0.63vs6.00±3.79,P<0.05),心率降低的幅度明显增加(-4.4±3.6vs-0.6±2.5,P<0.01);②训练前,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明显减少(P<0.01),初期颈内动脉血流明显增加(P<0.01),颈总动脉血流呈现增加的趋势;训练后,被试者在HDT中,颈内静脉血流与仰卧位比较无显著差别,颈内动脉血流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颈总动脉血流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头低位耐力;血液头向转移得到抑制是反复体位改变训练提高头低位耐力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体位改变 训练 头低位 耐力 颈动脉 颈内静脉 血流
下载PDF
7天头低位卧床对人体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德生 向求鲁 +2 位作者 沈羡云 孟京瑞 董颀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7-180,共4页
为了解模拟失重对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采用XXH-2000型小循环心功能检测仪,观察了6名健康男性青年在头低位-6°卧床7d中右胸电导纳容积波图的变化。卧床中小循环心功能参数的主要变化是:卧床初期Q-j、Q-j/j... 为了解模拟失重对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采用XXH-2000型小循环心功能检测仪,观察了6名健康男性青年在头低位-6°卧床7d中右胸电导纳容积波图的变化。卧床中小循环心功能参数的主要变化是:卧床初期Q-j、Q-j/j-z降低,hz、hc、hc/hz升高;24h后j-z缩短,Q-j/j-z升高。提示卧床初期出现肺动脉压升高、左心前负荷、右心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增加,肺静脉充血;第3d后有右心收缩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心血管系统 头低位倾斜 卧床实验
下载PDF
21d头低位卧床对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谈诚 蒋昌林 +2 位作者 汪娜 梁文彬 姜世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对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在航天后心血管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多谱勒技术观察了 6名健康青年男性在 2 1d - 6°头低卧位模拟失重前、实验第 1 0、2 1天及实验后左心舒张功能变化 ,同时检查...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对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在航天后心血管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多谱勒技术观察了 6名健康青年男性在 2 1d - 6°头低卧位模拟失重前、实验第 1 0、2 1天及实验后左心舒张功能变化 ,同时检查其卧床前后的立位耐力改变。结果被试者左心舒张功能指标 :经二尖瓣血流E峰最大流速 (PEV)、A峰最大流速 (PAV)、E峰血流速度积分 (VTIE)指标在实验第1 0、2 1天均较实验前有明显的降低 (P <0 .0 5 ) ;而A峰血流速度积分 (VTIA) ,峰值血流速度比值 (A/E)及血流速度积分比值 (VTIA/E)的下降则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6名被试者均未能通过立位耐力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卧床 心血管功能 失调 左心室舒张功能 超声多谱勒 模拟失重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围术期眼内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牛金柱 王卉 +5 位作者 兰海涛 李坤 王云 董萧 李保平 弓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位和人工气腹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手术患者36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20例,取头低位30°,开腹手术组16例,取平卧位。全麻入室后开放静脉,右眼滴0.1%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静息10 min(T0)后测量...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位和人工气腹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手术患者36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20例,取头低位30°,开腹手术组16例,取平卧位。全麻入室后开放静脉,右眼滴0.1%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静息10 min(T0)后测量并记录眼内压(IOP)作为基础值。测量并记录插管后3 min(T1)、腹腔镜手术组气腹建立并改变体位后30 min及开腹手术组手术开始后30 min(T2)、腹腔镜手术组气腹建立并改变体位后60 min及开腹手术组手术开始后60 min(T3)、腹腔镜手术组撤销气腹、平卧位后10 min及开腹手术组手术结束后10 min(T4)时的IOP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OP、PETCO2T0(T1)、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IOP较T0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T2、T3IOP、PETCO2明显高于T0(T1)(P<0.05),与开腹手术组同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IOP、PETCO2T2~T4与T0(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头低位及人工气腹可导致患者IOP一过性增高,可能与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中心静脉压和CO2分压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眼内压 气腹 人工 头低位
下载PDF
红益胶囊对猕猴28天头低位卧床肌萎缩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维 张鹏 +4 位作者 李文炯 刘红菊 王晶 李景龙 陈晓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红益胶囊对-10°头低位卧床28 d诱导的猕猴下肢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开发红益胶囊在肌萎缩防护中的新用途。方法采用-10°头低位卧床制备猕猴模拟失重性肌萎缩模型;猕猴分为对照组和喂食红益胶囊组,分别在卧床前(0天)... 目的探讨红益胶囊对-10°头低位卧床28 d诱导的猕猴下肢骨骼肌萎缩的保护作用,开发红益胶囊在肌萎缩防护中的新用途。方法采用-10°头低位卧床制备猕猴模拟失重性肌萎缩模型;猕猴分为对照组和喂食红益胶囊组,分别在卧床前(0天)和卧床后28 d取一侧比目鱼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析红益胶囊对肌萎缩形成的影响。结果 1)卧床28 d后,猕猴小腿平均围径和比目鱼肌肌纤维平均直径较卧床前显著下降(P<0.05),直径较小肌纤维含量明显增多,提示-10°头低位卧床28 d明显诱导了猕猴下肢骨骼肌和肌纤维的萎缩。2)卧床28 d后,猕猴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下降,但红益胶囊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3)-10°头低位卧床28 d后,肌萎缩特异因子Atrogin-1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红益胶囊组Atrogin-1 mRNA的表达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结论红益胶囊可通过抑制肌萎缩特异因子Atrogin-1 mRNA的表达对抗-10°头低位卧床诱导的肌萎缩。提示了红益胶囊在肌萎缩防护中的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益胶囊 猕猴 头低位卧床 肌萎缩
下载PDF
头低位-20°限制活动期间兔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9
20
作者 沈羡云 孟京瑞 +4 位作者 王玉清 向求鲁 杨光华 史之祯 刘成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为了用中医药进行失重防护措施的研究,用兔头低位-20°限制活动的方法作为模似失重的动物模型。将56只兔放入一个特制的笼内,兔头在外,笼体向下倾斜20°,实验时间15d。测量动物在头低位前、中、后体重、血液学指... 为了用中医药进行失重防护措施的研究,用兔头低位-20°限制活动的方法作为模似失重的动物模型。将56只兔放入一个特制的笼内,兔头在外,笼体向下倾斜20°,实验时间15d。测量动物在头低位前、中、后体重、血液学指标、溶菌酶、脾淋巴细胞和血脂,比较对照组和头低位组在实验第15天时的比目鱼肌、腓肠肌、胸腺的重量和心、肺、腹主动脉、肾、比目鱼肌等组织的结构和循环状态。结果发现兔头低位限制活动后,出现了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变化、骨骼肌萎缩、免疫功能下降、血脂增高,这些变化与人和动物在失重时的变化十分相似。因此认为兔头位-20°限制活动可作为模拟失重的动物模型。实验结果也表明血循环的紊乱是引起其它生理功能紊乱的主要起因。同时发现失重或模拟失重所引起的血循环系统的改变十分类似中医“血瘀症”时的变化,因此提出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来改善失重状态下血循环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头低位倾斜 生理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