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紫皮洋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成分析
1
作者 李其晔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9期51-58,共8页
为明确不同产地紫皮洋葱风味品质差异,并识别其特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我国4个不同产地紫皮洋葱为研究对象,借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紫皮洋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 为明确不同产地紫皮洋葱风味品质差异,并识别其特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我国4个不同产地紫皮洋葱为研究对象,借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紫皮洋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不同产地紫皮洋葱中存在的特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受试紫皮洋葱样品中共识别出4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27种,醛类3种,酮类1种,其他化合物14种;二丙基三硫醚、反-(丙基-1-烯-2-基)-二硫代丙酯、顺-(丙基-1-烯-2-基)-二硫代丙酯、2-乙基丁烯醛、2-乙基-反式-2-丁烯醛、2-甲基-2-戊烯醛和丙基硫醇为河北、山东、云南和甘肃产地紫皮洋葱中存在的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从风味品质角度考虑,产自甘肃的紫皮洋葱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皮洋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主成分分析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GC-MS分析比较3个特产香椿品种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常金 张杰 +3 位作者 周争艳 谢艳辉 宛红颖 刘胜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61-267,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香椿嫩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通过优化实验证明:65μm PDMS/DVB类型萃取头,在40℃环境中萃取30min可以达到最大的萃取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山东西牟红香椿、河南焦作红香椿、安...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香椿嫩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通过优化实验证明:65μm PDMS/DVB类型萃取头,在40℃环境中萃取30min可以达到最大的萃取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山东西牟红香椿、河南焦作红香椿、安徽太和黑油椿3个著名地方品种香椿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以探讨他们之间风味呈现异同的原因。结果表明:山东西牟红香椿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噻吩类化合物(61.613%)和萜烯类化合物(19.179%);河南焦作红香椿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52.137%)和噻吩类化合物(32.054%);安徽太和黑油椿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74.880%)和酯类化合物(19.496%)。3种香椿中硫醚类、噻吩类、硫酯类、噻喃类等含硫化合物的含量按以上顺序呈现递减趋势,而醛类、醇类、醚类、酯类、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呈现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著名地方品种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 质谱法(GC-MS)
下载PDF
萎凋时间对“英红九号”白茶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维 马成英 +4 位作者 王雯雯 胡海涛 陈海强 庞式 苗爱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8-143,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白茶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英红九号"白茶的香气总量随萎凋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后降趋势,萎凋24 h含量最高,达到858.40 ng/g。白...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白茶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英红九号"白茶的香气总量随萎凋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后降趋势,萎凋24 h含量最高,达到858.40 ng/g。白茶香气主要由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烃类组成,其中醇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不同萎凋时间白茶的香气化合物组成比较相似。顺-3-己烯-1-醇、芳樟醇、乙酸-顺-3-己烯酯、丁酸-顺-3-己烯酯、水杨酸甲酯、己酸-顺-3-己烯酯、己醛、苯甲醛、反,反-2,4-庚二烯醛、壬醛、反,反-3,5-辛二烯-2-酮、3,5-辛二烯-2-酮、β-紫罗兰酮、β-香叶烯、柠檬烯、反-β-罗勒烯和β-罗勒烯,这17种香气化合物在多数样品中含量较高,其含量总和占各样品香气总量的67.3%~76.0%,对香气总量变化影响较大;其中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多数化合物含量随着萎凋进行先增后降;而苯甲醛和β-香叶烯含量在30 h的萎凋过程中总体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红九号”白茶 萎凋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忠白 丁媛 +7 位作者 黄健 张迪骏 孙婷婷 何珊 周君 李晔 张春丹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究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两者的差异,为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目的:探究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及两者的差异,为其加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物质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电子鼻能够检测不同组织气味的变化,两者在新鲜与加热后的气味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利用HS-SPME-GC-MS分别从新鲜、90℃和120℃的扇贝柱和扇贝裙边中鉴定出16、20、7种和18、18、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化合物。结论:新鲜、90℃和120℃的栉孔扇贝柱和扇贝裙边共有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11、12、6种,存在差异的物质分别有13、14、15种。丙酸戊酯、3-甲硫基丙醇和1-辛烯-3-醇在两者中的相对含量较高但是差距较明显,使得两者的风味有差异。电子鼻与HS-SPME-GC-MS结合使用后可以分析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扇贝柱和扇贝裙边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的变化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千层金叶片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英详 叶征美 +3 位作者 王文婷 宗伟勋 郭炳春 李永裕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期53-63,共11页
为探究千层金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千层金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并将研究结果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千层金叶片精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共检测出76种挥发性物质,占... 为探究千层金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千层金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并将研究结果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千层金叶片精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共检测出76种挥发性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28%;采用HD提取的千层金叶片精油,总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9.67%;HS-SPME提取的千层金叶片的挥发物质主要有醚类、酯类、烃类、酚类、醇类、醛类等,其中醚类的相对含量占比最大,含量最高的成分为甲基丁香酚,相对含量达到72.42%以上;HD法提取的千层金叶片精油中,最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的相对含量达到91.48%。千层金叶片精油中含有这么高含量的甲基丁香酚,在植物保护上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层金叶片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松茸和姬松茸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宪臣 张朋杰 +3 位作者 容裕棠 邱德义 卢俊文 华洪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235,共7页
为了解干松茸和干姬松茸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4个不同产地干松茸和3个不同产地的干姬松茸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的共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4个不同产地干松茸样品中总计检... 为了解干松茸和干姬松茸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4个不同产地干松茸和3个不同产地的干姬松茸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的共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4个不同产地干松茸样品中总计检出酯类、醛类、醇类、酚类、烯烃类、酮类、酸类、呋喃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等76种化合物,其中共有的特征挥发性组分为25种。在3个不同产地干姬松茸样品中总计检出酯类、醛类、醇类、酚类、烯烃类、酮类、酸类、呋喃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等69种,其中共有的特征挥发性组分为28种。干松茸样品与干姬松茸样品中共有特征挥发性组分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干松茸样品独特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肉桂酸甲酯、1-辛烯-3-酮、1-辛烯-3-醇、戊醛、癸醛和干姬松茸独特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苯甲醛、可可醛可作为鉴定及区分松茸和姬松茸的化学辅助手段,同时还可为评定干松茸和干姬松茸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姬松茸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Effects of Grafting on Volatile Compounds in Bitter Gourd Fruit
7
作者 Ziji LIU Yu NIU +1 位作者 Renbo YU Yan Y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4期113-115,123,共4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rafting on volatile compounds in bitter gourd fruit.[Methods]The volatile compound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grafted and non-grafted fruit were analyzed ...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rafting on volatile compounds in bitter gourd fruit.[Methods]The volatile compound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grafted and non-grafted fruit were analyz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Results]There were 59 volatile compounds in Haiyan No.2S,including six unique compounds.There were 58 volatile compounds in Haiyan No.2J,including five unique compounds.[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bitter gourd flavor regulation mediated by graf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ter gourd GRAFTING Volatile compounds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