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Items for Community-Based Health Care Focusing on Social Aspects: A Literature Review
1
作者 Junko Imaiso 《Health》 2021年第12期1488-1495,共8页
The progressive aging of society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expected to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ustainable, person-centered,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are systems. However, there is insuffici... The progressive aging of society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expected to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ustainable, person-centered,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are systems. However,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regarding effective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are. In particular,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ocial aspects of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related to elderly health.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ider social aspects as evaluation items,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social determin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dwelling people, to explore truly effective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are to improve elderly health.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determinants means social cohesion in social and community context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up to October 2019 was conducted using PubMed, MEDLINE, and CINAHL with the following search terms: “social cohesion,” “elderly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community.” Identified articles were screened based on title and abstract, and selected articles were subjected to full-text assessment and critical review. All references cited in the selected articles were also reviewed. The following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used: 1) studies targeti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eople or community-dwelling people including elderly people as participants;2) studies with clear descriptions of social factors in the Methods section;and 3) studies with clear descriptions of health-related items in the Methods section. From the 21 articles analyzed, of which 9 articles defined social determinants as social cohesion in social and community context, 37 items were extracted as social aspects at the community level that reflect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These items can be developed as evaluation items for community-based health care outcomes through consensus among community health care providers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Determinants Community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tems COMMUNITY-baseD Primary health care
下载PDF
Chronic Hepatitis B in Indian Americans: Lack of Screening and Poor Linkage to Care
2
作者 Chul Hyun Soonsik Kim +4 位作者 Emily Li Minhee Lee Mitchell K. Spinnell Joseph McMenamin Dohyun Ch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CAS 2024年第4期197-209,共13页
Background: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s a major cause of liver-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globally. CHB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s Asian Americans and many other immigrant minority ... Background: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s a major cause of liver-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globally. CHB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s Asian Americans and many other immigrant minority populations, primarily owing to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HB in their countries of origin. India is a country with a medium-to-high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HB) (>2%) and has over 40 million people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with more than 115,000 deaths annually from HBV-related complications. Indian Americans are one of the largest immigrant populations in the US but remain underdiagnosed and poorly linked to clinical care. We, therefore, assessed the HBV prevalence and evaluated the linkage-to-care (LTC) among Indian Americans to develop strategic plan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HBV in the US. Methods: Between April 2022 and January 2024, serologic screening and surveys were provided to 328 Indian American adults (age 20 - 80) in New York City. All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for a triple panel consisting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anti-HBs), and hepatitis B core IgG antibody (anti-HBc).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subjects chronically infected with HBV regarding their histories of infection.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demographic and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Of 328 screened and evaluated (246 males and 82 females), 10 (3.0%) were HBV-infected, 222 (67.7%) were susceptible to HBV, and 96 (29.3%) were immune.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HBV varied between the age groups: 4.6% (age 20 - 40), 3.4% (age 41 - 60), and 1.7% (age 61 - 80). Of 10 chronically infected, only two subjects had been previously diagnosed but were not engaged in care. Conclusion: HBV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s Asian Americans, primarily owing to immigration from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the disease is endemic. Indian Americans belong to an intermediate-risk group, with an HBV prevalence of >2%, but remain underdiagnosed and poorly linked to care. Our pilot study on Indian American populations, the first of its kind, demonstrates a 3% prevalence of CHB, none of whom are linked to care. In addition, this population has a high percentage of unimmune subjects, creating a large reservoir for future infection. With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Indian Americans, our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develop community-based strategies for HBV screenings and LTC that target high-risk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Chronic Hepatitis B Indian Americans health Disparity Community-based Screening Linkage-to-care
下载PDF
A Study Protocol on the Evaluation of Referral Strategies for Inflammatory Arthriti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at the Level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and Costs
3
作者 Elke Theodora Antonia Maria van Delft Deirisa Lopes Barreto +5 位作者 Jan Arno Matteo Roeterink Khik Hoo Han Ilja Tchetverikov Anna Helena Maria van der Helm-van Mil Johanna Maria Wilhelmina Hazes Angelique Elisabeth Adriana Maria Weel 《Health》 2020年第3期240-252,共13页
Background: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the right patient at the right location to maintain and optimize quality of life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atients, appropriate referral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s e... Background: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the right patient at the right location to maintain and optimize quality of life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atients, appropriate referral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s essential.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effect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referral strategies for inflammatory arthriti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Methods: This study follows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sign.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primary care centers in Southwest-The Netherlands a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one of the two strategic interventions for referring adult patients who are in the opinion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suspected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1) Standardized digital referral algorithm based on existing referral models PEST, CaFaSpA and CARE;2) Triage by a rheumatologist in the local primary care center. These interventions will be compared to a control group, e.g. usual care. The primary outcome is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nflammatory arthritis by the rheumatologist. Secondary outcomes are quality of life as a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work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care costs. These data, including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a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at baseline, three, six, and twelve months. Discussion: If this study can demonstrate improvements in appropriate referrals to the rheumatologist, thereby improving cost-effectiveness, there is sufficient supporting evidence to implement one of the referral strategies as a standard of care. Finally, with the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 higher quality of care can be achieved, that might be of value for all patients with arthralgia. Trial Registration: NCT03454438, date of registration: March 5, 2018. Retrospectively registered: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454438?term=NCT03454438&draw=1&ran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ARTHRITIS Primary care REFERRAL COST-EFFECTIVENESS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Value based health care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照料需求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成前 李月 +1 位作者 王伟进 张许颖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9,共17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年照料需求快速增加。科学预测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需求是推动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M... 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年照料需求快速增加。科学预测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需求是推动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使用Markov模型测算中国分性别、分年龄段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转移矩阵,运用队列要素预测法、多元回归法等预测得到2020—2035年中国不同失能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其照料服务人员需求规模、家庭照料经济成本。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从2020年的1946万人增至2035年的3424万人,失能老年人口的比例从2020年的7.4%小幅增至2035年的7.9%,且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增幅更快,2035年时轻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相比2020年增加66%,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相比2020年增加92%。女性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增速快于男性,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失能比例增长更快,2035年男性70~79岁、80~89岁、90+岁三个年龄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2020年的1.53倍、1.92倍、1.94倍;2035年女性三个年龄组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2020年的1.72倍、2.29倍、2.52倍。老年家庭照料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家庭照料服务人员需求量从2020年的2795万人增至2035年的4863万人,增长74%。2020—2035年健康老年人口的照料服务人员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比例在57%左右,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需求量占比在24%左右,轻度失能老年人口需求量占比在19%左右。60~69岁老年人口所需的照料服务人员占比最高,90岁及以上年龄组对照料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增长更快。老年人口家庭照料经济成本从2020年的3027亿元增至2035年的11676亿元,将增长近3倍。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口所需的家庭照料现金成本相比2020年增长3.1倍,轻度失能老年人口所需的家庭照料现金成本相比2020年增长2.6倍。男性老年人口所需家庭照料现金成本低于女性老年人口,且增速也低于女性老年人口。本研究基于定量预测结果提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加大促进生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推广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赋能家庭为着力点加强失能老年人口的支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失能老人 老年照料服务 家庭照料经济成本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探究——概念建构与量表测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晖 何晓雯 杨永政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本文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测度,建构出“公立医院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概念,包含责任承诺、专业坚守、声誉维护、规范遵从四个概念维度,据此形成价值医疗服务动机量表。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具有多维价值特征的医疗服务动机,呈现不同动机表达或行为倾向,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目标实践中,不断处理与平衡其中的公共价值冲突。该量表能够为测度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提供有效工具,为进一步发现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行为、促进医患信任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医生 公共服务动机 量表开发 混合研究
下载PDF
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评估研究——基于价值医疗视角
6
作者 解垩 王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养老能力的降低,机构养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本文基于价值医疗视角,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机构养老模式有...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养老能力的降低,机构养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本文基于价值医疗视角,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机构养老模式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机构养老模式通过减少问诊就医和住院治疗进而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通过规范老年人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效率进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但机构养老模式缺乏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利于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控费效果在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年人中更为明显,且机构养老模式明显降低了失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的研究对于实现价值医疗目标的同时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模式 医疗费用 健康结果 价值医疗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丽 张阳 +2 位作者 许建国 程凯 杨姝雅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1-51,共11页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尚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循证指南来指导这些实践。本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手册》制定,遵循... 脑卒中是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尚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循证指南来指导这些实践。本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手册》制定,遵循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要求,并参照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对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本指南组建了包括5个小组在内的跨学科工作团队,通过问卷、面对面专家会议和问题解构方法来选择指南中需要回答的关键临床问题。从25个关键问题中筛选出10个进行研究。基于系统评价的结果,考虑到证据的优缺点、干预成本、证据质量、患者偏好及价值观、多学科专家的反馈和共识,本指南提出了20条关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应用的推荐意见。本指南主要面向中国各级医院和康复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专注于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针灸 推拿 循证卫生决策 临床实践指南
下载PDF
彰显体育高职院校基地特色优势服务社区“运动+健康”建设研究——以广东省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建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奎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73-76,81,共5页
该文主要阐述了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及意义、框架结构,以及社区服务的“运动+健康”建设的主要内容等,该项目主要通过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进行科普宣教、体质监测与运动处方、运动康复技术服务三方面开展探... 该文主要阐述了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及意义、框架结构,以及社区服务的“运动+健康”建设的主要内容等,该项目主要通过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进行科普宣教、体质监测与运动处方、运动康复技术服务三方面开展探索性实践,向社区居民提供科学化、合理化、个人化的“运动+健康”的体育保健与康复服务,体现出体育高职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社区教育基地的特色与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职院校 社区服务 社区教育基地 体育保健与康复
下载PDF
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9
作者 朱远 徐桂华 +2 位作者 张爱霞 李纤 唐小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6页
目的 构建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的发生。方法 将375例孕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5例与干预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汇总围生期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围生期抑郁管理方案,开发... 目的 构建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的发生。方法 将375例孕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5例与干预组1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汇总围生期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构建围生期抑郁管理方案,开发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孕产妇进行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抑郁评分、抑郁管理知信行评分及分娩结局。结果 对照组157例、干预组15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管理知识及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及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生期抑郁信息化管理方案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孕产妇围生期抑郁水平,从而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围生期 产前抑郁 产后抑郁 母乳喂养 信息化管理 循证护理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对肠造口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丽 游倩 +2 位作者 朱丹 李碧稳 李虹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在肠造口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以促进临时性肠造口患儿全程管理及术后早期康复。方法 依据住院时间将肠造口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例肠造口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 探讨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链式管理在肠造口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以促进临时性肠造口患儿全程管理及术后早期康复。方法 依据住院时间将肠造口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例肠造口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2例肠造口患儿为观察组,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链接患儿首次造口期、居家护理期、造口还纳期3个环节对肠造口患儿实施链式管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照护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造口专科护士为主导对肠造口患儿实施链式管理,落实全程护理,优化就医流程,可相对降低患儿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照护者满意度,以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肠造口 造口专科护士 链式管理 造口还纳 造口护理 居家护理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结合激励式心理疗法对Hp阳性胃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敏 张春梅 +1 位作者 袁静 常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结合激励式心理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Hp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结合激励式心理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Hp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激励式心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结合激励式心理疗法可缓解Hp阳性胃炎患者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健康信念的照护策略 激励式心理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炎 疾病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基于GIS适宜性评价的太原市森林康养基地选址研究
12
作者 孙萍 石玉琼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在总结相关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基于森林康养基地的主要功能,结合森林康养目标客群的现实需求,从森林康养基地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属性两个方面选取了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 在总结相关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基于森林康养基地的主要功能,结合森林康养目标客群的现实需求,从森林康养基地的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属性两个方面选取了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赋值,基于GIS平台对太原市森林康养基地选址适宜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最终的太原市森林康养基地选址划定结果。结果表明:太原市具备较大的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潜力,其中适宜区比例21.10%,较适宜区比例26.66%,较不适宜区比例34.96%,不适宜区比例17.28%。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了59个森林康养基地选址区域,为未来太原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森林康养基地 空间选址 层次分析法 太原市
下载PDF
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董雪红 孙强 李惠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究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在口腔癌(O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某院进行OC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反馈式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各60例,比... 目的:探究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在口腔癌(O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某院进行OC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反馈式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心理韧性、自护能力和口腔清洁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SAS:t=10.538,P<0.05;SDS:t=7.081,P<0.05);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项分值干预后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乐观:t=5.784,P<0.05;自强:t=7.136,P<0.05;坚韧:t=8.663,P<0.05);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均有提升,且观察组明显更高(t=18.690,P<0.05);两组干预后口腔清洁度Ⅰ度患者均减少,Ⅱ度、Ⅲ度均增加,且观察组的Ⅰ度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Ⅲ度患者明显更多(Ⅰ度:t=9.219,P=0.002;Ⅱ度:t=0.000,P=1.000;Ⅲ度:t=4.089,P=0.043)。结论:情绪引导联合反馈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OC患者的心理韧性,提高患者的口腔清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引导 反馈式健康教育 口腔癌 心理韧性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口腔清洁度
下载PDF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高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结局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14
作者 黄伟妍 李文君 夏斌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809-181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高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结局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0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高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结局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0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孕妇接受传统孕期保健模式,观察组孕妇给予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孕期保健及护理从孕妇入组开始直至孕妇分娩。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孕妇的孕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所有孕妇于孕32周前完成第一次问卷调查,包括孕期活动、产前检查、孕期饮食三个维度;所有孕妇于孕35周前完成第二次问卷调查,包括胎儿保健和分娩知识两个维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孕妇入组时、分娩后2 h评价两组孕妇的负面情绪。比较两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母乳喂养技能量表(LATCHES)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孕期活动、产前检查、孕期饮食、胎儿保健和分娩知识得分分别为(18.86±1.19)分、(18.21±1.03)分、(18.06±0.94)分、(19.11±1.13)分、(18.23±0.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1±0.86)分、(17.34±0.91)分、(17.02±0.75)分、(17.89±0.85)分、(17.42±0.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后2 h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4.23±5.38)分、(43.19±5.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1±6.43)分、(47.34±6.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98.75±51.92)min、(38.61±10.02)min、(6.23±1.14)min、(239.06±62.4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1.26±62.37)min、(53.46±14.71)min、(7.86±1.82)min、(312.23±78.0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为(264.48±31.2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65±46.74)mL,新生儿Apgar评分和LATCHES量表评分分别为(9.26±0.51)分、(31.27±3.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4±0.37)分、(28.03±2.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联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孕妇对孕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孕妇孕期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孕妇的母乳喂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 循证护理 妊娠结局 剖宫产率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调查
15
作者 周录玲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 背景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就医需求多样化及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居家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四川省作为老年医疗居家护理服务的试点地区,当前开展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讨机构状况及服务开展现状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状况及居家医疗服务开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居家医疗的规范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7个城市、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该机构的一般资料、人力资源、居家医疗开展情况及阻碍因素进行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结果6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职医务人员10~316名,中位数为40(40)名;医务人员数量占全职员工的平均比重为(84.9±11.3)%;初级及以下职称医生占比的中位数为45.5%(24.2%),初级及以下职称护士占比的中位数为71.9%(34.2%);医护比为0.43~2.63,平均为(1.44±0.50)。机构不同所在地与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兼职医护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不同服务区域与机构名称、是否参与等级医院评审、有住院床位、医护占比、医护比、医护职称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1所(8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对居家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一定影响(P<0.05)。26所(50.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时长<3年,31所(60.8%)机构服务最多的对象为≥60岁的老年慢病患者,35所(68.7%)工作量≤1~2 d/周,服务途径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98.0%)。开展居家医疗服务阻碍因素排名前三的是人力资源不足、无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状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区域有所差别。居家医疗服务在四川省开展较广泛,但在服务形式、服务时间、工作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建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重视目前面临的问题,完善居家医疗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重视慢病管理和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居家护理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资源 居家医疗服务 卫生服务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丽萍 叶少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主题式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将乐县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采用支持性心理... 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主题式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将乐县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主题式健康教育,两组均护理4周。对比分析两组自护能力、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自护能力、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睡眠质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CDSG)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睡眠质量,增强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支持性心理护理 主题式健康教育 自护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干预图应用于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王青 朱蓝玉 +2 位作者 刘力硕 刘言 李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53-258,共6页
干预图(IM)是以理论和证据为基础的一种用于指导健康行为促进干预计划的六阶段理论框架(也是一种循证方法),目的是帮助健康促进计划规划者在干预发展过程(开发、实施、评价)中的每一步进行有效决策。本文主要综述干预图的概念框架及其... 干预图(IM)是以理论和证据为基础的一种用于指导健康行为促进干预计划的六阶段理论框架(也是一种循证方法),目的是帮助健康促进计划规划者在干预发展过程(开发、实施、评价)中的每一步进行有效决策。本文主要综述干预图的概念框架及其在卒中患者健康促进计划中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不足与展望,以期为提高我国卒中患者健康促进方面的护理质量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图 卒中 健康促进 循证框架 护理
下载PDF
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39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8
作者 刘思琦 赵君 +3 位作者 刘楠 邓淏晏 陈琦 王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5,共8页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多元驱动路径,为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实施框架构建分析框架,选取我国无锡市、焦作市、长沙市、成都市、重庆市的39个区(县...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多元驱动路径,为促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ICOPE)实施框架构建分析框架,选取我国无锡市、焦作市、长沙市、成都市、重庆市的39个区(县)作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高或非高水平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组态路径。结果: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各要素组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4条路径组合将有助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发展,另有3条路径组合或将阻碍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发展;制度环境支持、筹资保障水平与区域老年人口需求程度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结论:我国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受到多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应从多方面出发共同施策以提升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家社区 医养结合 服务能力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信息化巡诊保障平台构建及其在巡诊中的药材规范化管理应用实践
19
作者 任丽琼 崔玲玲 +5 位作者 杨莉 王玉 李继芬 王冀岚 武星福 徐帆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巡诊是提升军队医疗机构为部队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某医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医院信息系统形成弱关联信息化巡诊保障管理平台,应用实践了常态化巡诊保障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巡诊保障药材审批和消耗登记流程繁琐、药物处方等... 巡诊是提升军队医疗机构为部队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某医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医院信息系统形成弱关联信息化巡诊保障管理平台,应用实践了常态化巡诊保障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巡诊保障药材审批和消耗登记流程繁琐、药物处方等诊疗记录不规范、账务不清晰、责权明细不到位造成审计高风险等问题,确保了巡诊流程的保密性、规范性、标准性、可追溯性及巡诊工作的常态化开展,提升了军队医疗机构靠前保障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巡诊保障平台 药材管理
下载PDF
模拟训练在提高肿瘤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中的应用:范围综述
20
作者 Nadia Al Wachami Mohamed Chahboune +3 位作者 Ibtissam Youlyouz-marfak Mohamed Reda Mesradi Hajar Lemriss Abderraouf Hila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2期187-196,I0002,共11页
目的模拟训练(simulation-based training,SBT)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广泛应用于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临床环境中。该文对肿瘤学中与SBT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范围综述,全面了解SBT在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目的模拟训练(simulation-based training,SBT)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广泛应用于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临床环境中。该文对肿瘤学中与SBT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范围综述,全面了解SBT在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根据Arksey和O’Malley提出的范围综述方法框架,在Medline、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于2012年至2022年发表的,与SBT在提高肿瘤科医护人员技能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仅纳入经过同行评审的英文或法语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提取和分析。结果检索出1013篇文章,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25篇文献侧重于非技术技能,如决策技能、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以及认知能力;13篇文献侧重于技术技能。纳入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BT项目,肿瘤科医护人员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14篇文献对SBT的应用进行了主观评估,9篇文献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估,6篇文献采用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结论SBT是提高肿瘤科医护人员技能的有效方法,支持和推广SBT对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肿瘤科 患者安全 卫生保健质量 模拟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