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立医院医生的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探究——概念建构与量表测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晖 何晓雯 杨永政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共7页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 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价值诉求也日益提高。本研究试图将一般公共组织中公共服务动机概念引入公立医院之中,提出“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概念,作为公立医院医生的一种公共服务动机表达。本文通过质性分析和量化测度,建构出“公立医院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概念,包含责任承诺、专业坚守、声誉维护、规范遵从四个概念维度,据此形成价值医疗服务动机量表。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具有多维价值特征的医疗服务动机,呈现不同动机表达或行为倾向,在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目标实践中,不断处理与平衡其中的公共价值冲突。该量表能够为测度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提供有效工具,为进一步发现医生价值医疗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行为、促进医患信任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医生 公共服务动机 量表开发 混合研究
下载PDF
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健康伦理、现实挑战与机制完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学成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人文关怀、契约精神与资源分配是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健康伦理的核心指向,该制度在实践运作中存在诸多健康伦理的现实挑战。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必须强化全科医学人文教育的规范化与家庭医生执业中人文教育的制度化;签约服务信任关系的养成... 人文关怀、契约精神与资源分配是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健康伦理的核心指向,该制度在实践运作中存在诸多健康伦理的现实挑战。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必须强化全科医学人文教育的规范化与家庭医生执业中人文教育的制度化;签约服务信任关系的养成,应力求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的规范化且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殊需要,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签约服务首诊秩序的形成,除了人文关怀理念与签约服务信任的相关制度完善外,还应采取诱导性的制度设计,合理调整与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引导居民逐步养成科学的健康理念与有序的就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服务制度 健康伦理 人文关怀 签约服务
下载PDF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现状、挑战及如何影响患者对医生信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倩雯 王有强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在分析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现状和该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难题的基础上,聚焦研究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对近6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于领域8个权威数据库)进行筛选、综述和分析,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分... 在分析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现状和该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难题的基础上,聚焦研究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对近6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于领域8个权威数据库)进行筛选、综述和分析,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分为诊断、治疗和康复3个应用类别。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在适应和改善医疗服务的同时,对传统医患关系也带来新挑战。探索性地提出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中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此分析框架,重点论述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如何影响医患沟通、知识信息储备和环境条件,进而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本文研究表明,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影响医患沟通、知识信息储备和环境条件而有助于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建议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医患双方自觉遵守伦理准则规范、强化质量监测和使用评估,以促进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好地增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 患者 医生 信任
下载PDF
社区导向的医防融合:理论基础和当代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洋 金花 +4 位作者 袁蓓蓓 宦红梅 杨辉 于德华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89-2699,共11页
本篇评论阐明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相对于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两个独特特点:更狭窄的患者人群和业务范围,以及更薄弱的基本医疗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总结和对比了20世纪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且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两种与医防融... 本篇评论阐明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相对于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两个独特特点:更狭窄的患者人群和业务范围,以及更薄弱的基本医疗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总结和对比了20世纪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且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两种与医防融合关系极为密切的整合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部分的理论-实践模式:“社区导向的基本医疗”模式和“赤脚医生”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于2023年第四季度在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观察到的多项实际案例,阐述了未来在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转化和实施这两种医防融合模式的可行路径和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并提出了在不同地区实施上述模式的原则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医疗 医防融合 赤脚医生 社区导向
下载PDF
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的构建研究
5
作者 王尧 秦廷廷 +3 位作者 谷明宇 杨宇彤 过君君 李星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6,419,共7页
目的构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为评价校医与保健教师开展校园近视防控工作水平提供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框架与指标条目。邀请到14名专家,通过... 目的构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为评价校医与保健教师开展校园近视防控工作水平提供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半结构化访谈,提取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框架与指标条目。邀请到14名专家,通过德尔菲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与相应权重,构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一级指标按权重依次为视力健康服务能力(0.296)、个人职业品质(0.278)、近视防控专业知识与技能(0.233)、组织管理能力(0.193)。专家积极性、权威性与意见协调程度与一致性较好。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近视防控核心胜任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防控 学校卫生 校医与保健教师 核心胜任力 德尔菲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晓利 彭海波 +8 位作者 许凌烽 徐娜 尹呈良 孟文奇 柳松艺 尹文强 陈钟鸣 马东平 于倩倩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1237,共7页
背景2016年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居民基层首诊意愿逐步提升,但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效果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了解签约居民的首诊性评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三市抽取54... 背景2016年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居民基层首诊意愿逐步提升,但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效果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了解签约居民的首诊性评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三市抽取5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共4000名签约居民。采用汉化版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CAT)的首诊性维度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签约居民首诊性维度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签约居民首诊性评价的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85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8%。其中,乡镇卫生院签约居民为2086名(5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773名(45.9%);三个地区的首诊性维度总得分为3.49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您的签约机构周六、周日开门吗”(3.74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在非营业期间,如果您在晚上生病了,您的签约机构会有医生或护士出诊吗?”(3.0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机构、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身体健康、是否确诊慢性疾病是签约居民首诊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签约居民的首诊性评价较好,但还需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宣传,引导签约居民形成基层首诊的就医观念,通过明确非工作日出诊流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共享平台建设、发挥医疗保障制度杠杆作用等措施推动居民基层首诊,进而提升签约居民首诊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首诊性 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供方感知视角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晏辰 谢月英 +3 位作者 王振邦 赵越 张鑫 左延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73-2779,共7页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服务改革工作的重点,当前我国签约服务的覆盖率稳步提升,但履约服务的提供仍存在诸多问题,家庭医生团队对签约服务质量的评价尚不明晰。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的履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0月...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服务改革工作的重点,当前我国签约服务的覆盖率稳步提升,但履约服务的提供仍存在诸多问题,家庭医生团队对签约服务质量的评价尚不明晰。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的履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0月,通过立意抽样和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中部、北部和东部的780例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初级卫生保健质量评价工具-供方简化版(PCAT-PS)量表对纳入对象展开调查,涵盖首诊、连续性、协调性等8个维度、43个条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医生团队成员PCAT-P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36%。家庭医生团队成员PCAT-PS量表平均得分为(32.55±3.90)分。其中,得分较高的2个维度分别为以病人及家庭为中心、综合性(提供的服务),得分较低的2个维度分别为首诊(可及性)、连续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类别、年龄、职称、团队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情况是家庭医生团队PCAT-PS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签约服务质量的评价整体良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感知质量评分存在差异,以团队为形式开展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有利于签约服务质量的提升。建议加快推进“质”“量”并重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探索薪职一体化协同发展路径,打造“政府-社区-家庭”共同治理、资源共享的整合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初级保健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Meeting the Health-care Needs of the Rural Elderly:The Unique Role of Village Doctors 被引量:1
8
作者 Kimberly Singer Babiarz Hongmei Yi Renfu Luo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3年第3期44-60,共17页
Despite their recent deterioration, village clinic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and elderly in rural China.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current role of village clinics, the... Despite their recent deterioration, village clinic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and elderly in rural China.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current role of village clinics, the patients who use them and some of the services they provide. We focus specifically on the role of village clinics in meeting the health-care needs of the rural poor and elderly. We find that although clinics are continuing to decline financially, they remain a source of care for the rural elderly and poor. We estimate that the elderly are 10-15 percent more likely than young individuals to seek care at a clinic. We show that clinics provide many unique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rural elderly (and the elderly poor), such as in-home patient care, the option for patients to pay on credit, and free and discounted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health care village doctor
原文传递
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毕芸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三板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三板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血压、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依从性、自我管理依从性、预防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防知识、危害、危险因素、高血压诊断知晓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家庭医生制度 医护团队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矮小症知晓情况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文婷 刘燕妮 张知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6-438,44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矮小症认知情况及培训项目的干预效果,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及幼儿园的儿童保健医生进行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培训前后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矮小症认知情况及培训项目的干预效果,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机构及幼儿园的儿童保健医生进行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培训前后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755名儿童保健医生,培训前对矮小症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7.5%,其中男性(26.67%)、幼儿园保健室(28.95%)、乡镇卫生院(43.15%)及远郊区(48.42%)的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矮小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通过健康大课堂等培训,总体知晓率提高至94.5%(P<0.05)。结论北京市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矮小症认知情况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培训重点为远郊区县、幼儿园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医生;通过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等培训可明显提高对矮小症的认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知晓率 效果评价 儿童保健医生
下载PDF
我国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涂玲 张新庆 +1 位作者 任南 彭红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46,共3页
对3665位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揭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直和经常感觉到身体不适的已经占整个调研人群的大多数,而经常处于精神应急状态的抑郁、强迫以及焦虑、烦躁等现象的个体,已经占到医务人群的1/3以上。这种状况可能... 对3665位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揭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直和经常感觉到身体不适的已经占整个调研人群的大多数,而经常处于精神应急状态的抑郁、强迫以及焦虑、烦躁等现象的个体,已经占到医务人群的1/3以上。这种状况可能直接干扰他们正常的临床思维,影响医患关系,影响诊疗全过程,造成误诊误治,最终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亚健康 医患关系 医疗改革
下载PDF
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医师管理模式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贝文 徐天强 黄锐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9期5-7,共3页
剖析了现今医师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从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发,提出了构建新型医师管理模式,界定了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并就医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师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医疗保健政策与医患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樊民胜 张琳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9期9-11,15,共4页
医疗保健政策深刻地影响着医患关系 ,并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在实行“以公平为主 ,兼顾效益”的福利性的医疗保健政策时期 ,我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但自从医疗保健政策向“经济导向型”方向转变之后 ,国家大幅度减少了对卫生... 医疗保健政策深刻地影响着医患关系 ,并左右着医患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在实行“以公平为主 ,兼顾效益”的福利性的医疗保健政策时期 ,我国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但自从医疗保健政策向“经济导向型”方向转变之后 ,国家大幅度减少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医院必须从病人身上取得卫生发展必要的资金 ,医药费用上涨是必然的 ,也失去了公平和公正 ,并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调整医患关系不能仅从医、患两方面着手 ,建立符合医学伦理的卫生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政策 医患关系 费用
下载PDF
浅谈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的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雪梅 张薇 郝春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665-667,共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下,为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分宣教、实施、总结反馈三个阶段进行,着重从积极开展医德医风教育、重点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积极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下,为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分宣教、实施、总结反馈三个阶段进行,着重从积极开展医德医风教育、重点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各项医疗制度落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等方面着手,通过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 医疗质量 医患关系 医德建设 安全教育
下载PDF
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后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基于全国六省市的调研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佳 吕兆丰 +4 位作者 王晓燕 黄昊 李珑 王玉 陈世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后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新医改政策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建设策略。方法通过对北京、浙江、山西、安徽、贵州和云南6个省市进行抽样,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个... 目的通过对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后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新医改政策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建设策略。方法通过对北京、浙江、山西、安徽、贵州和云南6个省市进行抽样,对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我国乡村医生数量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队伍趋于老化,年轻乡村医生的补充不足,学历水平偏低,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结论加快乡村医生的培养进程,提升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逐步缓解农村网底人才不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乡村医生 人才培养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改革
下载PDF
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乡村医生报酬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宝 臧礼忠 +4 位作者 彭靖 付晨 杨颖华 卢苑 姚经建 《中国卫生资源》 2009年第4期180-181,191,共3页
在分析乡村医生报酬对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乡村医生报酬水平和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乡村医生报酬的优化设计,为完善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乡村医生 报酬
下载PDF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屹 彭迎春 +7 位作者 杨佳 刘扬 刘一 马晓 周慧姊 莫陶欣 苗京楠 吕兆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679-368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方法课题组于2013年7—9月,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选取北京市H区的B镇、Q镇和C乡所下辖的12个村落为调查现场,采用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法先后两次对乡... 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方法课题组于2013年7—9月,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选取北京市H区的B镇、Q镇和C乡所下辖的12个村落为调查现场,采用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法先后两次对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医务人员、村干部、乡村医生和乡村两级患者共计112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人员基本情况、设备设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医患信任情况等。课题组于2013年11月对H区下辖的全部共16所乡镇卫生机构(13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260所村卫生室进行定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基本情况、设备设施与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等。结果 H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在乡村两级地区有着不同体现。在村一级,乡村医生年龄偏大且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学历水平和执业资质,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的配备不完备,6类访谈对象对乡村医生基本医疗服务评分为3.19分(满分为5分),对公共卫生服务评分为3.49分(满分为5分)。在乡镇一级,乡镇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流动较频繁,公共卫生人才匮乏,相关手术无法进行,同样影响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使医患信任的建立根基不稳。结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尚不尽如人意,是影响医患信任的重要因素。乡村医生年老体衰和卫生院医务人员缺乏的现状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医患之间的信任。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卫生服务供给现状,探寻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台相关卫生政策以重构医患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提供 医生病人关系 乡村医生
下载PDF
新医改形势下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于倩倩 尹文强 +1 位作者 黄冬梅 郭洪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56-3358,共3页
目的了解新医改形势下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现状,探讨薪酬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山东省134所村卫生室的621名乡村医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选取14名乡村医生作为访谈对象。2012年7月,采用自行设... 目的了解新医改形势下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现状,探讨薪酬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山东省134所村卫生室的621名乡村医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选取14名乡村医生作为访谈对象。2012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乡村医生调查问卷》和《乡村医生访谈提纲》进行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现状、补偿标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等。结果乡村医生的收入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补助和一般诊疗费三部分,存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发放标准不明确且不到位,基本药物补助方式不合理、水平低及一般诊疗费用补偿滞后等问题。结论目前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现状不尽如人意。建议相关部门把握乡村医生的利益诉求,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合理的收入补偿机制,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放标准,结合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基本药物补助的方式,保证一般诊疗费的及时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收入 偿还途径 卫生保健改革
下载PDF
信息治疗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昌标 兰小筠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8-51,68,共5页
介绍信息治疗起源及定义,分析信息处方、用户、保健时机等信息治疗的研究对象,阐述信息治疗在关系建立、成本效应、患者教育、患者安全、健康实现等方面的功效及在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指出信息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治疗 信息处方 卫生保健 医患关系 决策支持
下载PDF
媒体视野中医生形象变化与医患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振领 黄芳 《湘南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看医疗改革进程中媒体对医生形象报道的变化,揭示医疗改革中对医生形象受损的一些主要原因。认为媒体、医疗领域专家学者和患者应该形成互动,共同改进"医患关系"。
关键词 医生形象 传播学 人民日报 医疗体制改革 医患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