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八法”在胸痹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鑫 戴劲 +3 位作者 夏子文 倪菲 石岩 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冠心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药治疗自古就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与现代治疗手段相比,治疗个性化优势突出。现代治疗多侧重于从痰湿、血瘀、毒蕴等角度进行...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冠心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药治疗自古就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与现代治疗手段相比,治疗个性化优势突出。现代治疗多侧重于从痰湿、血瘀、毒蕴等角度进行辨证论治,而缺少对治则治法的进一步思考。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概括了临床常用的中医治法,内涵即为丰富。该文从中医“八法”入手,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报道,整理“八法”在胸痹治疗中的基本运用及特点,并结合诸多现代研究,探讨八法治疗胸痹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应用,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虽然八法中的部分方法在现代已经很少应用,但对于一些疑难及复杂并发症或仍可提供一些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八法 中医药 治疗
下载PDF
“一气周流”理论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宫秀丽 刘文红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487-1490,共4页
“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中土为气机升降枢纽和全身气化基础,中土之气通过气机的升降浮沉带动四象之气的转运,循环往复,贯通全身,形成“一气周流”的循环状态。疾病的形成有3种原因,第一,左路肝木之阳升散太过,或右路阴金潜降不及,发为阳... “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中土为气机升降枢纽和全身气化基础,中土之气通过气机的升降浮沉带动四象之气的转运,循环往复,贯通全身,形成“一气周流”的循环状态。疾病的形成有3种原因,第一,左路肝木之阳升散太过,或右路阴金潜降不及,发为阳盛之热病,或阴虚之热病;第二,左路之肝木升发不及,或右路肺金潜降太过,发为阴盛则寒病,或阳虚则寒病;第三,中土发病,致使升降枢纽不利,治疗应以“扶阳崇阳、培土利枢、统经四象”为原则。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病机为“脾失健运、肝木郁滞、肺金不利、肾水寒瘀”,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健运中气,行水化气,逼邪外出。心力衰竭病机为水寒土湿,治当以顾护中气为主,用人参、干姜燥土暖水,甘草、茯苓培土利水。历节病病机为肾水寒不能温肝木,肝生血不足而致血虚,再加外感之邪侵袭,当治以温化寒湿为主,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口疮病机为气机郁滞不通,涩滞于中焦,治当顾护脾胃,宣畅中焦,方用平胃散加生姜、大枣等。健运中土,推动左右旋转,则气能周流,御气祛邪,阴平阳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理论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心力衰竭 历节病 口疮 黄元御
下载PDF
桂枝加苓术附汤渊源与案例分析
3
作者 刘春雷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3期65-67,共3页
桂枝加苓术附汤首见于日本汉医学者汤本求真的《日医应用汉方释义》,学术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由桂枝汤加白茯苓、白术、制附片组成。据方义理解,加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淡渗水湿;加附子补脾肾真阳。原书举医案仅1例,但列出的治疗范... 桂枝加苓术附汤首见于日本汉医学者汤本求真的《日医应用汉方释义》,学术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由桂枝汤加白茯苓、白术、制附片组成。据方义理解,加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淡渗水湿;加附子补脾肾真阳。原书举医案仅1例,但列出的治疗范围涉及西医疾病名称。该文作者通过诸多相近古方的比较,阐述治疗的异同,并列举名医中桂枝加苓术附汤相近医案及笔者的治疗医案对比,观察各适应证的效果差异,总结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苓术附汤 痹证 水气上冲 心阳不振
下载PDF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构建冠心病肝心同治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鑫 于睿 石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气相求”理论的论述最早见于哲学代表作《易经》,其思想内涵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等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多元化改变及其迅猛发展,人们的...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气相求”理论的论述最早见于哲学代表作《易经》,其思想内涵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等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多元化改变及其迅猛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冠心病患者除心脏症状外,还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双心疾病也日益突出。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而中医药从肝心同治思路出发,对此冠心病甚至双心疾病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优势。心、肝两脏在阴阳、五行属性、脏腑功能及经络循行等方面关系密切,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本文基于肝心两脏“同气相求”的特点,结合古今医家对冠心病的认识,分析冠心病肝心同治“同气相求”的内涵,并根据临床常见病证,总结了常用的肝心同治方法,以期为冠心病及双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冠心病 胸痹 肝心同治 双心疾病
下载PDF
浅谈五体痹与五脏痹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昭 范为民 李艳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9-10,共2页
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在病因病机中强调正虚邪实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季节气候也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体现了五季与五脏、五体的相合关系。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导致五脏痹。一种五体痹可导致... 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在病因病机中强调正虚邪实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季节气候也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体现了五季与五脏、五体的相合关系。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导致五脏痹。一种五体痹可导致多种五脏痹,并且五脏痹之间也相互传变。五体痹预后较好,五脏痹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体痹 五脏痹 筋痹 脉痹 肉痹 脾痹 骨痹 肝痹 心痹 肺痹 肾痹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斑块稳定性分析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国飞 杨华 +2 位作者 梁旭倩 李勇 龙毅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斑块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中医辨证防治及高危患者筛查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307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中医基础证型辨证与复合证型辨证,同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分析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斑块分析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中医辨证防治及高危患者筛查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对307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中医基础证型辨证与复合证型辨证,同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分析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对比研究两种辨证方法的证型与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基础证型辨证以血瘀证(64.17%)和痰浊证(40.06%)最常见,复合证型辨证以心血瘀阻证(35.50%)与痰浊壅塞证(24.76%)最常见;基本证型辨证及复合证型辨证的证型均与斑块性质存在相关性(χ~2=162.712,P<0.05、χ~2=55.818,P<0.05),与斑块性质存在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0.241;两种辨证方法的证型与斑块稳定性也存在相关性(χ~2=125.994,P<0.05、χ~2=57.971,P<0.05),与斑块稳定性存在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243;对比两种证型辨证方法中不稳定性斑块的分布特点,以复合证型辨证的痰浊壅塞证中不稳定性斑块比例最高。结论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存在一定相关性,复合证型辨证中痰浊壅塞证最易出现不稳定性斑块,需要临床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辨证分型 CT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中后期心痹(风心病)的中医认识与证治思路——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三)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华 朴美虹 +5 位作者 王小菊 王瑾茜 陈亚 吴彬才 胡国恒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属中医学心痹范畴。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其发病多与邪舍于心,扃牖畸变,阻碍心之气血运行,损及心之脏真有关;其病位在"心之扃牖";中后期风心病患者基本病机为气营两虚,痰瘀互结,水饮内停,心神不宁...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属中医学心痹范畴。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其发病多与邪舍于心,扃牖畸变,阻碍心之气血运行,损及心之脏真有关;其病位在"心之扃牖";中后期风心病患者基本病机为气营两虚,痰瘀互结,水饮内停,心神不宁,搏动失序。治疗上,除常规分型论治外,主张以间者并行为基本治则,以调和营卫为基本治法,同时辅以化痰通络、温阳利水、宁心复脉等方法,注重心肝并治,创立心痹强心方为本病基本方,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 心痹 调和营卫 化痰通络 温阳利水 宁心复脉 心肝并治 心痹强心方 王行宽
下载PDF
“心痹证”病因病机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巩雪 陈守强 庞庆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期142-143,共2页
笔者将心血管疾病伴有痹证证候者命名为"心痹证",并对胸痹与痹证伴发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病因上,感受寒邪,正气不足,劳逸失度,病理产物阻滞为其常见病因;邪盛正衰,气血亏虚,痰浊内生,经脉闭阻为其主要病机。笔者运用自拟... 笔者将心血管疾病伴有痹证证候者命名为"心痹证",并对胸痹与痹证伴发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病因上,感受寒邪,正气不足,劳逸失度,病理产物阻滞为其常见病因;邪盛正衰,气血亏虚,痰浊内生,经脉闭阻为其主要病机。笔者运用自拟方宁心通痹方加减治疗"心痹证",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痹证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基于“心痹”理论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心血管损伤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润 姜泉 +3 位作者 韩曼 刘蔚翔 夏聪敏 岳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48-52,共5页
基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证观察,认为《内经》“心痹”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损伤密切相关。结合“心痹”理论的内涵,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损伤以营卫失调为发病关键因素,初期为“邪居脉道”,后期以“邪痹于心”为病机特点;同时... 基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证观察,认为《内经》“心痹”理论与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损伤密切相关。结合“心痹”理论的内涵,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损伤以营卫失调为发病关键因素,初期为“邪居脉道”,后期以“邪痹于心”为病机特点;同时辨析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脉痹”“心痹”证候的相关性,提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损伤可用“豹刺”大陵、调和营卫法以益心通痹,以及巧用化瘀补虚诸药、少用辛燥之品以祛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痹 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 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益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正 邹仁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益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硝酸异山梨酯,5~20mg/次,3次/d;普萘洛尔,10~30mg/次,3次/d;硝苯地平,40~80mg/次,3次/d;阿... [目的]观察黄芪益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硝酸异山梨酯,5~20mg/次,3次/d;普萘洛尔,10~30mg/次,3次/d;硝苯地平,40~80mg/次,3次/d;阿司匹林,100~300mg/次,1次/d。治疗组20例黄芪益参汤(益母草20g,黄芪~炙25g,当归10g,丹参25g,白术15g,甘草~炙20g,莲子心8g,桂枝20g),水煎300mL,1剂/d,早晚分服;气虚血瘀加红花3g,桃仁5g,川芎3g;气滞血瘀加川芎8g,枳壳4g,柴胡3g;痰浊瘀阻加赤芍、半夏、薤白各8g;寒凝血瘀加吴茱萸5g,细辛、附子各3g;心阴亏损加远志、茯苓各15g,酸枣仁35g。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20d),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观测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益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胸痹 气虚血瘀 黄芪益参汤 硝酸异山梨酯 普萘洛尔 硝苯地平 阿司匹林 心电图 随访心绞痛发作次数 心绞痛发作时间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涛 张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6期82-84,共3页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痰浊血瘀证是胸痹心痛常见证型之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简要概括从痰瘀理论论治冠心病的相关论述,为今后痰瘀互结型...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痰浊血瘀证是胸痹心痛常见证型之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简要概括从痰瘀理论论治冠心病的相关论述,为今后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论治提供一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 痰瘀互结 冠心病 胸痹心痛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中成药治疗胸痹配伍规律及潜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昆鹏 刘起立 +4 位作者 张道平 石静 蔡子杰 蔡虎志 陈新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7期140-146,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胸痹的中成药进行分析,探索中成药治疗胸痹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成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治疗胸痹的中成药进行分析,探索中成药治疗胸痹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成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治疗胸痹的高频药物进行靶点预测、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处方81个,涉及中药141味,归经以肝、心经居多;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为主;药味分类以补虚药居多;获得核心药物组合4条。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出核心药物丹参、川芎、三七的有效成分77个,作用靶点242个,GO分析共获得BP(生物过程)2 509个,CC(细胞组分)112个,MF(分子功能)238个,其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TNF、IL-I7、HIF-1等信号通路及PTGS2、ADRB2、NCOA1、Bcl-2、ERK、p53等靶点基因。结论:中成药治疗胸痹以扶正补虚治法为组方首选,兼顾活血、清热、理气。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组方用药规律及相关信号通路与治疗靶点,为治疗胸痹的新方组合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网络药理学 丹参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卉 《光明中医》 2022年第7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血脂及IL-6、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血脂及IL-6、CRP、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心烦气躁、胸痛、胸闷评分与血清TNF-α、IL-6、CRP、TG、TC、LDL-C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均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同时降低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郁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论胸痹包括心肺两脏病机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为锋 贺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前中医学界多认为胸痹病属于现代医学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但笔者认为,在病位上胸痹应包括心、肺两个脏的疾病;在病机上,二脏有差异,心之病多虚、肺之病多实;在治疗上,二者用药各有侧重,于心则温阳益气通脉、于肺则祛痰化饮理... 目前中医学界多认为胸痹病属于现代医学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但笔者认为,在病位上胸痹应包括心、肺两个脏的疾病;在病机上,二脏有差异,心之病多虚、肺之病多实;在治疗上,二者用药各有侧重,于心则温阳益气通脉、于肺则祛痰化饮理气,一偏补、一重泻。目前中医界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偏于活血化瘀疗法,是以泻为主,既非补心,又不属泻肺,实则仅适用于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后期的协同治疗,有以偏概全之嫌,反而易于引发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进入误区,当仔细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病 心虚肺实 寒痰水饮 活血化瘀 补心泻肺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四圣心源》论治历节对针灸治疗的启示
15
作者 纪静芸 聂斌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黄元御是清初著名的中医学家,所著《四圣心源》为其毕生医学理论思想的总结。黄元御对疾病的认识多从中气升降的角度出发,对历节的见解更是颇具新意,认为历节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起因是土湿不运,脾气不升,肝肾俱陷,则木郁水寒,内生风... 黄元御是清初著名的中医学家,所著《四圣心源》为其毕生医学理论思想的总结。黄元御对疾病的认识多从中气升降的角度出发,对历节的见解更是颇具新意,认为历节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起因是土湿不运,脾气不升,肝肾俱陷,则木郁水寒,内生风寒湿,加以感风寒湿之邪,同气相感,内外互结,并循足三阴经侵犯膝踝,故病历节。中焦脾胃升降是维持五脏六腑气机升降正常的决定因素,该思想对针灸治疗历节时调其中气升降、驱其邪气外出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节 四圣心源 针灸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宇 沈娟娟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1期57-61,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可有效重建冠心病患者闭塞的血管腔,减轻缺血缺氧症状。目前PTCA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术中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PTCA术后面临着再狭窄的问...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可有效重建冠心病患者闭塞的血管腔,减轻缺血缺氧症状。目前PTCA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术中临床相关因素的影响,PTCA术后面临着再狭窄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以及生活质量。近年来,运用中医药理论治疗PTCA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针灸及药浴治疗也在PTCA预防方面取得好的疗效。随着PTCA中医辨证的发展,对其病因病机的掌握日趋完善,治疗方法不断创新,运用中医学理论治疗PTCA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 胸痹心痛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程丑夫教授治疗胃心痛经验浅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艳 谭圣娥 程丑夫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7-48,52,共3页
程丑夫教授认为胃心痛多由情志不遂,忧思恼怒,饮食失调,或寒邪凝滞,使心胃气机郁滞发病,治疗以顺气解郁、开痹宽胸为法,配合祛瘀化痰、补虚健中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胃心痛 气滞 顺气解郁 开痹宽胸 补虚健中 祛瘀化痰 程丑夫
下载PDF
温阳通经法治疗老年胸痹心痛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康 张朔 +1 位作者 王梦娇 嵇克刚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1046-1051,共6页
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阳气亏虚,不仅为上焦阳气不足,亦包含肾阳之不足;“阴弦”之阴邪非单指寒邪,亦包含痰饮、血瘀、气滞。嵇克刚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不通”非单指气滞或血瘀,外感六淫之邪气,脾生痰浊之邪、血... 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阳气亏虚,不仅为上焦阳气不足,亦包含肾阳之不足;“阴弦”之阴邪非单指寒邪,亦包含痰饮、血瘀、气滞。嵇克刚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不通”非单指气滞或血瘀,外感六淫之邪气,脾生痰浊之邪、血瘀于脉内、肝气郁滞,均可导致经脉不通,“不荣”即气血不足,不足以荣养经脉及脏腑,治疗胸痹心痛应通补兼施,采用温阳通经的治疗方法。自拟温通丸温阳通经,心阳不足者加桂枝、薤白等温补心阳,助心阳通其血脉;肾气渐亏者加附子、吴茱萸等温补肾阳之品以温肾阳助心阳;脾阳亏虚者加红参及炙黄芪等补中益气之药来温补肾阳;血瘀者加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痰浊者可加半夏、陈皮、瓜蒌等化痰之品;气滞者加枳壳、郁金等理气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胸痹心痛 温阳通经法 阳微阴弦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禁烟酒。对照组60例美西律,200~300mg/次,2~3次/d;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硝酸异山梨酯,5~10mg/...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禁烟酒。对照组60例美西律,200~300mg/次,2~3次/d;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硝酸异山梨酯,5~10mg/次,2~3次/d。治疗组60例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67%;对照组临床控制31,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5. 00%,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9例,无效15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8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 胸痹 心悸 参松养心胶囊 美西律 硝酸异山梨酯 复方丹参片 心电图疗效
下载PDF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辨治慢性疾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先超 张永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4期9-12,共4页
慢性疾病常见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慢阻肺和恶性肿瘤等,共同特征是年龄偏高,病程较长,伤及多脏,并发症多,人体阳气不足,导致血运受阻而出现诸多症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审因论治、异病同治的方法,以温阳益气,... 慢性疾病常见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慢阻肺和恶性肿瘤等,共同特征是年龄偏高,病程较长,伤及多脏,并发症多,人体阳气不足,导致血运受阻而出现诸多症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审因论治、异病同治的方法,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兼顾受损之脏,使脏损得复,气运如常,浊瘀得去,疾病向愈。既是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临床经验总结的验证。附恶性肿瘤(积症)、高血压(眩晕)、冠心病(胸痹)、脑卒中(内中风)、糖尿病(消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胀)验案6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温阳益气 活血化瘀 恶性肿瘤 积症 高血压 眩晕 冠心病 胸痹 脑卒中 内中风 糖尿病 消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中医药治疗 中药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