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监测纵向情况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婷婷 张燕 +3 位作者 杨智清 陆思宇 孟盈彤 姜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3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入院至出院居家不同时期出入量监测现况,探究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8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和照顾者开展规...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入院至出院居家不同时期出入量监测现况,探究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8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和照顾者开展规范化住院健康教育、居家出入量监测指导、出院电话与门诊随访等。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纵向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出入量监测情况与预后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从入院到出院后6个月,CHF患者的出入量居家监测合格率分别为入院时14.2%,出院时79.7%,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60.9%、50%、40.6%,呈现下降趋势。(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患者预后相关症状发生率(呼吸困难、水肿)、心功能指标(NT-proBNP)、再住院率随出院时间延长,呈现风险升高趋势(P<0.05)。(3)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居家出入量监测不合格患者症状发生率、NT-proBNP高于监测合格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监测不合格患者再住院率显著高于合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落实出入量监测是容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患者居家出入量监测状况不容乐观。不同时期监测情况与CHF居家疾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建议结合随访期患者需求优化方案,着重提升出院后3个月与6个月患者的出入量监测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出入量监测 随访 预后 护理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出入量智能化管理实践
2
作者 沈志云 林颖 张玉侠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液体出入量管理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难点。某院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立了食物含水量数据库,构建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出入量管理程序,实现了食物含水量的智能换算、出入量的实时分析、症状的实时记录、再住院的全程追踪,使患者住... 液体出入量管理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的难点。某院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立了食物含水量数据库,构建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液体出入量管理程序,实现了食物含水量的智能换算、出入量的实时分析、症状的实时记录、再住院的全程追踪,使患者住院期间液体摄入量达标率显著提升,心衰症状负担明显减轻(P<0.05)。未来应进一步开发食物含水量智能扫描识别功能,简化食物记录过程,同时采集患者体重相关数据,为患者制订最佳容量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出入液量 智能化管理 医疗质量
下载PDF
血清BNP TFC CO Scr水平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君慧 赵晨 +2 位作者 陈文馨 王福华 郭靖涛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BNP、TFC、CO、Scr等容量负荷评估指标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收缩功能障碍性(LVEF<50%)心力衰竭患者93例,记录患者出院后... 目的:探究血清BNP、TFC、CO、Scr等容量负荷评估指标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收缩功能障碍性(LVEF<50%)心力衰竭患者93例,记录患者出院后90d内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加重、心血管性再就诊和(或)再住院以及心因性死亡等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共完成随访93例患者,预后不良31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VEF、CO、冠心病患病率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BNP、cTnI、TFC、Sc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其中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90天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其短期预后或可具有预测作用,对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 心输出量 血清肌酐 短期预后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温萌 张伟华 +4 位作者 马宁 李明 孙晓柯 刘洋 张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14-2922,共9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 低心排血量 体外循环 脑钠肽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5
作者 高勇 陈军 何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药物洗脱支... 目的对比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药物洗脱支架,观察组行药物涂层球囊.对比两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为4.00%,MACE发生率为2.67%,均低于对照组的13.89%、1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8.71±2.8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2.46±3.74)mm,均短于对照组的(45.89±3.26)mm、(49.71±4.26)mm,左室射血分数为(59.53±5.29)%,高于对照组的(53.48±4.76)%,每搏输出量为(70.31±6.18)mL,多于对照组的(64.25±5.29)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更能够改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降低再狭窄率与MACE发生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再狭窄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在心脏术后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文娟 王金柱 +3 位作者 刘景全 叶瑞忠 吴静 姚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7,共4页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结果干预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科时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钠尿肽原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乳酸清除率、术后尿量显著高于或多于对照组,利尿剂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液体管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手术 液体管理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 心脏超声 心外科护理
下载PDF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林江波 徐雯 阴艳萍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11月医院诊断考虑心脏瓣膜病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计算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 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11月医院诊断考虑心脏瓣膜病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计算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测定的CO值及诊断准确率,并统计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诊断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的实际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CO值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的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3.00%,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进行测定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9.00%。超声心动图联合无创心输出量仪测定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其他狭窄与关闭不全情况下,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超声心动图联合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联合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诊断准确率高,可精确获得CO值,有效检测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仪 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疾病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疗效及对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成成 王娜 王庆凯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30-834,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病人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病人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沙丁胺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QT间期、QRS间期、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13.52±2.51)分比(19.54±3.47)分,(10.85±2.04)分比(19.23±3.26)分]、QT间期[(0.412±0.003)s比(0.445±0.003)s,(0.408±0.004)s比(0.446±0.004)s]、QRS间期[(0.09±0.05)s比(0.11±0.02)s,(0.07±0.03)s比(0.10±0.04)s]、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在一定时间内相邻两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最快心率[(74.56±3.98)次/分比(66.47±2.87)次/分,(83.23±4.68)次/分比(66.23±2.65)次/分]、最慢心率[(45.32±2.68)次/分比(40.23±1.74)次/分,(47.89±3.54)次/分比(40.46±1.89)次/分]、平均心率、CO、CI、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90.63%)高于对照组(76.56%)(P<0.05)。结论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有利于其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还可有效提高心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黄芪桂枝五物汤 动态心电图 心脏功能 临床疗效 心排血量
下载PDF
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
9
作者 帕提古丽·木合买提 李吉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NICaS)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8 d预后...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NICaS)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8 d预后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59例)和死亡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心功能变化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19.21±1.82)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5.68±2.3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7,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平均动脉压(MAP)较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较高、心脏指数(CI)较低,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t=4.887、5.398、7.057,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E峰流速(E)、A峰流速(A)以及E/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LVEDD值高于生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7,P<0.05)。将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入院第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标作为自变量,多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APACHEⅡ评分、MAP、SVRI、CI及LVEDD纳入到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CI及LVEDD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高危独立因素(OR=1.674、0.902、1.225,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CI及LVEDD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高危独立因素,当脓毒症休克患者同时存在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时对预后影响越大;NICa S的应用可有效监测机体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功能 预后 非侵入性心血管监测系统(NICaS)
下载PDF
提高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品管圈实践
10
作者 王佳乐 孙菲 +2 位作者 惠文俊 李娜 王曼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8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高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记录出入量的方法;观察组采用QCC进行出入量记录的管理,以确定“提高结构性心...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高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记录出入量的方法;观察组采用QCC进行出入量记录的管理,以确定“提高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为主题展开QCC活动,护理人员运用查检表对患者出入量记录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鱼骨图分析主要原因并查找真因,制订对策和持续改进。比较两组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出入量记录准确率为72.92%(140/1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0%(85/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自信心、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提高。结论QCC活动有利于提高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结构性心脏病 出入量记录 健康宣教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器官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雷登 郑宝石 周军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见解,并有潜力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本综述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现状,以及其在CPB心脏手术对脑、心、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就代谢组学在该领域的未来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代谢组学 先天性心脏病 脑损伤 急性肾损伤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及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间的相关性
12
作者 王德超 杨冬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2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接受超声、右心定量系统及右心导管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2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接受超声、右心定量系统及右心导管检查,分析传统超声参数、右室定量系统参数及右心导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包括三尖瓣外侧瓣环运动位移(TAPSE)、三尖瓣外侧瓣环运动速度(TASPV)、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心输出量(RVCO)以及导管热稀释法测量右室的心输出量(TDCO)。结果TAPSE与RVCO、RVEF呈正相关(r=0.698、0.678,P<0.01);TASPV与RVCO、RVEF呈正相关(r=0.451、0.507,P<0.05);RVFAC与RVEF呈正相关(r=0.971,P<0.01);TAPSE与TDCO呈正相关(r=0.680,P<0.01);TASPV、RVFAC与TDCO无相关性。RVCO与TDCO呈正相关(r=0.918,P<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RVCO与TDCO差值均值为-0.198 L/min(95%CI:-1.29~0.89 L/min,P>0.05),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高。结论右室定量系统与导管评估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相关性,二者在测量心输出量上无明显差异,右室定量系统可以作为无创评估右室功能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导管 超声心动图 右室定量系统 心输出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
13
作者 徐国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3),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评价患者右心功能[心输出量(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等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Better parameters of ventilation-CO2 output relationship predict death in CHF patients 被引量:2
14
作者 You-xiu YAO Xing-guo SUN +5 位作者 Zhe ZHENG Gui-zhi WANG James E. Hansen William W.Stringer Karlman Wasserman Sheng-shou HU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08-516,共9页
Objective: Measures of ventilation-co_2 output relationship have been shown to be more prognostic than peak O_2 uptake in assessing life expectanc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Because both the ratios(... Objective: Measures of ventilation-co_2 output relationship have been shown to be more prognostic than peak O_2 uptake in assessing life expectanc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Because both the ratios(V4e/V4co_2) and slopes(V4e-vs-V4co_2) of ventilation-co_2 output of differing durations can be used, we aim to ascertain which measurements best predicted CHF life expectancy.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eventy-one CHF patients with NYHA class II-IV underwent incremental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 and were followed-up for a median duration of 479 days. Four different linear regression V4e-vsV4co_2 slopes were calculated from warm-up exercise onset to: 180 s, anaerobic threshold(AT), ventilatory compensation point(VCP); and peak exercise. Five V4e/V4co_2 ratio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following durations: rest(120 s), warm-up(30 s), AT(60 s), lowest value(90 s), and peak exercise(30 s). Death or heart transplant were considered end-points. Multipl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CHF patients had high lowest V4e/V4co_2(41.0±9.2, 141±30%pred), high V4e/V4co_2 at AT(42.5±10.4, 145±35%pred), and high V4e-vs-V4co_2 slope to VCP(37.6±12.1, 126±41%pred). The best predictor of death was a higher lowest V4e/V4co_2(≥42, ≥141%pred), whereas the V4e-vs-V4co_2 slope to VCP was less variable than other slopes. For death prognosis in 6 months, %pred values were superior: for longer times, absolute values were superior. Conclusion: The increased lowest V4e/V4co_2 ratio easily identifiable and simply measured during exercise, is the best measurement to assess the ventilation-co_2 output relationship in prognosticating death in CH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预测 二氧化碳 CHF 死亡 通气 患者 输出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15
作者 万婷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行CVR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LCOS分为LCOS组和非LCOS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分析CVR患...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行CVR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LCOS分为LCOS组和非LCOS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分析CVR患者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中24例发生LCOS,72例未发生LCOS。LCOS组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电解质紊乱、体外循环时间>140 min、围手术期失血量>总血量20%的占比高于非L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18.5 kg/m^(2)、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电解质紊乱、体外循环时间>140 min、围手术期失血量>总血量20%是CVR患者术后发生LCOS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CVR患者术后发生LCOS与体质量指数、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电解质紊乱、体外循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总血量20%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纽约心脏病协会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电解质紊乱 体外循环时间 合并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整体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静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整体护理。监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T(cTnI/T)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率(HR)、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EVLW)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较对照组降低,心脏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以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较对照组升高,且观察组患者NT-proBNP,cTnI/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的整体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重症心力衰竭 整体护理
下载PDF
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超 林君卿 +4 位作者 翁晓丽 任宇虹 李春平 薛贻敏 郑永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每搏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心脏瓣膜术后合... 目的:探讨每搏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心脏瓣膜术后合并LCOS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CNAP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NAP组给予CNAP指导治疗。比较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平衡总量。结果: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总用量、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NAP组多巴酚丁胺总用量、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液体平衡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NAP指导心脏瓣膜术后LCOS患者的治疗能够优化此类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心脏瓣膜手术
下载PDF
心输出量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盛文兵 张永正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5期186-190,共5页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目前已经有多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治,因此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都有...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目前已经有多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治,因此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对不同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丽娟 余红燕 +2 位作者 赵婷 王孝萍 罗丽 《西部医学》 2023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HA_(2)SD_(2)-VASc和HAS-BLED评分分析患者在临床中对于治疗方...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HA_(2)SD_(2)-VASc和HAS-BLED评分分析患者在临床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情况,根据接受治疗方案情况分为抗凝治疗组(n=74)和未抗凝治疗组(n=226)。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统计患者认知障碍等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抗凝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300例患者的平均CHA_(2)SD_(2)-VASc得分为(3.60±1.87)分,平均HAS-BLED得分为(1.52±0.89)分。CHA_(2)SD_(2)-VASc分值为0、1、≥2分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61.53%、40.0%和19.0%。HAS-BLED分值<3和≥3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25.6%和13.0%。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心力衰竭、脑卒中史、出血史为影响抗凝治疗的因素。随访结果显示,行抗凝治疗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与未行抗凝治疗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患者在进行心房颤动治疗后采用MMSE评价认知功能,两组轻度及以上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1.62%与2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治疗能有效减少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但是目前该方案在临床的应用并不广泛;抗凝治疗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长期认知障碍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可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认知功能 老年
下载PDF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
作者 黄翱黎 陈霞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798-804,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预防、改善患者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预防、改善患者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筛选建库至2022年12月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发生LCOS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评价文献质量后,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2117例患者。体质量过轻(OR=3.59)、体质量过重(OR=1.34)、高龄(OR=3.74)、合并高血压(OR=2.84)、肺动脉高压(WMD=27.28)、术前心功能障碍(OR=20.52)、术前水电解质紊乱(OR=3.42)、术前肾功能不全(OR=3.00)、术后心律失常(OR=4.34)、术中失血量比过高(OR=3.76)、术后失血量比过高(OR=4.48)、术中体外循环时间(OR=1.63)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过长(OR=3.18)、未使用超滤(OR=0.27)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及早对患者进行LCOS的风险预警评估判断、预防、处理,以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防止或改善患者LCOS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排血量 心脏瓣膜疾病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