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heoretical estimation of the pre-breakdown-heating time in the underwater discharge acoustic source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一博 王尚武 曾新吾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0-399,共10页
One of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thermal breakdown in an underwater discharge acoustic source(UDAS) is the existence of a pre-breakdown-heating phase.In our experiment,two phenomena were observed:(1... One of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thermal breakdown in an underwater discharge acoustic source(UDAS) is the existence of a pre-breakdown-heating phase.In our experiment,two phenomena were observed:(1) the breakdown time that takes on high randomicity and obeys a "double-peak" stochastic distribution;(2) the higher salt concentration that reduces the residual voltage and causes 100% non-breakdown.The mechanism of electrothermal breakdown is analysed.To specify the end of the pre-breakdown-heating phase,a "border boiling" assumption is proposed,in which the breakdown time is assumed to be the time needed to heat the border water around the initial arc to 773 K.Based on this 'border boiling' assumption,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wo heating mechanisms:the Joule heating from the ionic current,and the radiation heating from the initial arc.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to these two experiment phenomena:(1) the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of the radius of the initial arc results in the randomicity of the breakdown time;(2) the difference in efficiency between the radiation heating and the Joule heating determines that,in the case of higher salt concentration,more energy will be consumed in the pre-breakdown-heating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breakdown-heating initial arc border boiling residual voltage
下载PDF
Nottingham Heating, Inversion Temperature and Joule Heating
2
作者 Zahra Behbood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7期2121-2136,共16页
Long-term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unstable behaviors and electron emission from microprotrusions, but the whole reason is still not clear.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instabilities experimentally since vacuum break... Long-term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unstable behaviors and electron emission from microprotrusions, but the whole reason is still not clear.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instabilities experimentally since vacuum breakdown can happen. In this model, we show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rmal instability during field emission. After the Nottingham flux inversion, we see a considerable rise in temperature above a threshold electric field, followed by a thermal runaway. Cathode spots experience unexpected thermal defects and breakdowns, which is a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Nottingham Inversion Instability. Although the idea of micro protrusions is frequently used in modeling studies,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thermal effects during field emission from a planar cathode without taki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protrusions into account. The study reveals how Nottingham’s heating effect changes from heating to cooling. In our study,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ttingham, Joule heating, and effective work function. The results also imply that faster reaching critical temper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larger maximum beta values. These discoveries ha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high-voltage systems and help to understand vacuum breakdown. The possibility of cathode spot ignition and subsequent vacuum breakdown is predicted by our model, which would make it possible to create a self-consistent model for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tingham heating Joule heating Field Emission Vacuum breakdown
下载PDF
核壳结构BNNS@SiO_(2)/环氧复合电介质的电-热击穿特性
3
作者 徐永生 贺蕾 +3 位作者 冯勇 王威望 罗兵 傅明利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本文制备不同填料含量的核壳结构BNNS@SiO_(2)/环氧复合电介质,研究复合电介质界面区的化学特征与微观形貌,通过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与击穿测试研究环氧复合电介质的陷阱特性与击穿性能。结果表明:BNNS@SiO_(2)具有核壳结构,且包覆的SiO_... 本文制备不同填料含量的核壳结构BNNS@SiO_(2)/环氧复合电介质,研究复合电介质界面区的化学特征与微观形貌,通过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与击穿测试研究环氧复合电介质的陷阱特性与击穿性能。结果表明:BNNS@SiO_(2)具有核壳结构,且包覆的SiO_(2)厚度在纳米级别;BNNS@SiO_(2)表面存在明显化学键合作用,与环氧基体可形成较强的界面区,提升其与环氧基体的相容性。少量BNNS@SiO_(2)可有效提升复合电介质的电气强度,当BNNS@SiO_(2)的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电介质的电气强度可提升52.3%。当BNNS@SiO_(2)纳米粒子含量较少时,环氧复合电介质中的深陷阱增加,当纳米粒子含量较多时,深陷阱数量有所减少,浅陷阱数量增加。此外,核壳结构BNNS@SiO_(2)/环氧复合电介质的热导率明显提高,有利于高电场下的绝缘散热。通过深陷阱效应与导热性能提升的综合作用,环氧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片 环氧复合电介质 核壳结构 击穿 导热 陷阱
下载PDF
Non-depletion floating layer in SOI LDMOS for enhancing breakdown voltage and eliminating back-gate bias effect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直 李威 李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71-475,共5页
A non-depletion floating layer silicon-on-insulator (NFL SOI)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LDMOS) is proposed and the NFL-assisted modulated field (NFLAMF) principle is investigated in th... A non-depletion floating layer silicon-on-insulator (NFL SOI)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LDMOS) is proposed and the NFL-assisted modulated field (NFLAMF) principle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the floating layer can pin the potential for modulating bulk field. In particular, the accumulated high concentration of ho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NFL can efficiently shield the electric field of the SOI layer and enhance the dielectric field in the buried oxide layer (BOX). At variation of back-gate bias, the shielding charges of NFL can also eliminate back-gate effects.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reakdown voltage (BV) is increased from 315 V to 558 V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reduced surface field (RESURF) SOI (CSOI) LDMOS, yielding a 77% improvement. Furthermore, due to the field shielding effect of the NFL, the device can maintain the same breakdown voltage of 558 V with a thinner BOX to resolve the thermal problem in an SOI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kdown voltage back-gate bias effect self-heating effect SILICON-ON-INSULATOR
下载PDF
空调环境陶瓷电加热适应性失效分析与改进
5
作者 杨为标 眭敏 +1 位作者 李洪波 黄俊斌 《日用电器》 2023年第10期67-71,共5页
空调器电辅热广泛应用陶瓷电加热代替管状电加热器,但售后长期使用后出现个别电气强度不够存在电气击穿隐患。结合失效样件确认了失效机理为空调制冷环境下电加热表面会产生和积累大量腐蚀性凝露水垢、水渍。并在模态仿真计算基础上,对... 空调器电辅热广泛应用陶瓷电加热代替管状电加热器,但售后长期使用后出现个别电气强度不够存在电气击穿隐患。结合失效样件确认了失效机理为空调制冷环境下电加热表面会产生和积累大量腐蚀性凝露水垢、水渍。并在模态仿真计算基础上,对陶瓷PTC表面凝露腐蚀的工作流场、温度场进行计算研究,将陶瓷电加热由处冷热风交汇流场优化至靠近后底板侧空气湿度较小、且温度均匀位置。经实验验证确认,实施优化策略后,可保障陶瓷PTC单体热交换性能及整机电气安全、性能等指标,有效改善了陶瓷电加热恶劣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电加热 环境适应性 电气击穿 失效分析 凝露 环境腐蚀 改进方案
下载PDF
温度对MOA电阻片主要电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郭洁 朱跃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0,33,共4页
对 MOA电阻片在不同温度下几项主要电气特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温度对电阻片主要电气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详细的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使人们对国产电阻片的温度特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幅度地改... 对 MOA电阻片在不同温度下几项主要电气特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温度对电阻片主要电气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详细的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使人们对国产电阻片的温度特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幅度地改善电阻片的固有温度特性 ,提高电阻片的综合电气性能 ,减少高压、超高压 MOA的损坏事故率 ,发展高性能特高压 MOA,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MOA 电阻片 电气性能 氧化锌避雷器
下载PDF
聚酰亚胺/氧化铝复合薄膜在电晕放电下的老化过程及击穿特点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明玉 刘立柱 +3 位作者 翁凌 崔巍巍 田丰 王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1-3947,共7页
为探讨电晕放电对复合薄膜绝缘的损伤过程,参照GB/T 22689—2008标准,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PI/Al_2O_3薄膜在电晕放电下老化至击穿的整个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晕放电时间的延长,电晕破坏区的表... 为探讨电晕放电对复合薄膜绝缘的损伤过程,参照GB/T 22689—2008标准,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PI/Al_2O_3薄膜在电晕放电下老化至击穿的整个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晕放电时间的延长,电晕破坏区的表面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表面的有机物逐渐减少,氧化铝越来越多,膨松的氧化铝在表面形成了连续覆盖层。电晕老化击穿后形成的击穿孔为20μm左右的圆形孔洞,定位击穿孔的位置发现击穿孔并不在电晕放电破坏的区域内,而在中心处不易散热的区域,这说明电晕老化击穿并不是传统的电击穿和电化学击穿引起的,而是由于电晕放电产生的热量积累引起材料发生了热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PI/Al2O3复合薄膜 电晕放电 老化 热积累 击穿
下载PDF
基于空气环境下的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柏泉 闫发志 +2 位作者 朱传杰 郭畅 周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9,共6页
利用搭建的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试验系统,以贵州林华煤矿的无烟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空气环境下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的可行性,并对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针-针电极下,空气介质的击穿场强... 利用搭建的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试验系统,以贵州林华煤矿的无烟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空气环境下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的可行性,并对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针-针电极下,空气介质的击穿场强为18.0~18.3 k V/cm,煤体的击穿场强为0.3~0.8 k V/cm,无烟煤的击穿场强小于空气的击穿场强。在相同条件下,各个煤样的击穿电压和破坏特征均不相同,击穿电压在20~41 k V,煤样主要有3种破坏类型。高压击穿电热致裂煤体过程中,等离子体通道位置的煤样呈现出烧灼状态,形成了大量裂隙和孔隙。同时,等离子通道周围煤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了新的氧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击穿 电热致裂 煤体 煤层气 击穿场强 等离子通道
下载PDF
不同上升时间快前沿电磁脉冲引起PN结失效、烧毁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红霞 周辉 +5 位作者 陈雨生 张义门 龚仁喜 关颖 韩福斌 龚建成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利用半导体器件二维模拟软件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上升时间的快前沿电磁脉冲对PN结的毁坏过程,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得到了一维器件模拟无法得到的电流通道等其他二维效应,详细地给出了器件正常工作、失效直至烧毁的全过程。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漂移扩散模型 结热二次击穿 PN结 失效 烧毁 电子元器件 二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晶CuCr材料的制备及电击穿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亚平 崔建国 +2 位作者 杨志懋 丁秉钧 周敬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6-80,91,共6页
根据真空断路器大功率、小型化发展趋势对触头材料的要求,探索用高能球磨制粉、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微晶CuCr触头材料.结果表明,高能球磨能够制备出超细晶Cu-Cr合金粉.750℃热压时材料仍保持合金粉形貌,颗粒内发生部分... 根据真空断路器大功率、小型化发展趋势对触头材料的要求,探索用高能球磨制粉、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微晶CuCr触头材料.结果表明,高能球磨能够制备出超细晶Cu-Cr合金粉.750℃热压时材料仍保持合金粉形貌,颗粒内发生部分过饱和固溶Cu与Cr的时效析出过程.920℃热压时Cu与Cr组元重新分布并发生了再结晶过程,晶粒尺寸为2~3μm,远远小于常规方法生产的CuCr材料.由于微晶CuCr材料中Cr相固溶度升高,使材料电击穿机制发生变化,首次击穿相从常规材料中的Cr相转移到Cu相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穿 真空断路器 铜合金 触头材料 制备
下载PDF
垂直加热管外自由降膜流的破断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章焰 宋金田 +1 位作者 孔旭静 郭朝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在较宽液膜雷诺数和进口温度范围内对垂直加热管外自由降膜流破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热物理学相似分析的方法整理实验数据,给出新的破断准则数综合关系式,并与1993年发表的另一些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实验参数的变化范围如... 在较宽液膜雷诺数和进口温度范围内对垂直加热管外自由降膜流破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热物理学相似分析的方法整理实验数据,给出新的破断准则数综合关系式,并与1993年发表的另一些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实验参数的变化范围如下:tin=20~90℃,最大液膜雷诺数Re为1.21×104,最大热流密度达1.39×105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降膜流 传热 液膜破断 垂直加热管
下载PDF
新型的功率器件——射频LDMOS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江 王卫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射频LDMOS功率器件与普通双极型功率器件相比,结构合理、增益高、热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航空、军事电子等领域。文中对射频LDMOS功率器件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及主要性能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LDMO... 射频LDMOS功率器件与普通双极型功率器件相比,结构合理、增益高、热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航空、军事电子等领域。文中对射频LDMOS功率器件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及主要性能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LDMOS功率器件可用于固态发射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功率器件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热稳定性 击穿电压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魏远航 陈润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了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绝缘缺陷,有效防范复合绝缘子的贯穿性击穿事故和脆断事故的发生,在分析复合绝缘子发热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验室拍摄有模拟缺陷和来自现场的有真实缺陷的复合绝缘子的热像图,研究了复合绝缘子内部局部放电、渗入... 为了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绝缘缺陷,有效防范复合绝缘子的贯穿性击穿事故和脆断事故的发生,在分析复合绝缘子发热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验室拍摄有模拟缺陷和来自现场的有真实缺陷的复合绝缘子的热像图,研究了复合绝缘子内部局部放电、渗入缺陷的水分的介质损耗、护套严重老化绝缘电阻下降的电阻损耗等引起的发热现象及其规律。研究表明,这3种发热现象具有代表性,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的发热机理以第3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红外热像图 绝缘缺陷 在线检测 击穿 发热机理
下载PDF
伞板式降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立强 杨春光 +2 位作者 徐烈 蔡江 赵景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对伞板式降膜蒸发器进行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并对此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伞板式降膜蒸发器在低温差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得出了伞板降膜蒸发侧无因次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竖直光滑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 对伞板式降膜蒸发器进行了合理的结构设计,并对此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伞板式降膜蒸发器在低温差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传热系数,得出了伞板降膜蒸发侧无因次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竖直光滑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对伞板式蒸发器进行了液膜破裂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液膜破裂条件的实验关联式并与竖直管的破断条件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此蒸发器在小流量下,液膜分布均匀不易破裂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板式蒸发器 降膜蒸发 传热系数 传热性能 破裂
下载PDF
烧结过程对氧化锌压敏陶瓷晶核形成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盛涛 刘辅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6-482,共7页
本文研究了烧结过程中升温速度及其温区对A、B两类ZnO压敏陶瓷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击穿场强的影响规律,发现加快400~950℃段的升温速度,A类试样的晶粒尺寸增大,击穿场强E_1mA从60V/mm下降到15~30V/mm... 本文研究了烧结过程中升温速度及其温区对A、B两类ZnO压敏陶瓷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击穿场强的影响规律,发现加快400~950℃段的升温速度,A类试样的晶粒尺寸增大,击穿场强E_1mA从60V/mm下降到15~30V/mm;B类试样的晶粒尺寸变小,E1mA从220V/mm.M高到290V/mm.本文从晶核形成速度和晶粒生长速度与温度关系出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配方体系决定晶核形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在资料合适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调整升温速度控制晶核密度,进而控制晶粒尺寸,并从理论上得出,压敏陶瓷的晶粒尺寸与升温速度的三次方根成正比,击穿场强E_1mA=B/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陶瓷 晶核 氧化锌 烧结 晶体生长
下载PDF
基于K-CV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的LIBS燃煤热值定量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董美蓉 韦丽萍 +6 位作者 陆继东 黎文兵 陆盛资 黄健伟 李诗诗 骆发胜 聂嘉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02-2209,共8页
热值是煤质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燃煤锅炉的运行。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应用于燃煤热值的定量分析。煤的结构复杂,所含的元素种类众多,包括了主量元素、次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致使煤... 热值是煤质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燃煤锅炉的运行。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应用于燃煤热值的定量分析。煤的结构复杂,所含的元素种类众多,包括了主量元素、次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致使煤的LIBS光谱信息复杂。如何有效提取LIBS光谱信息,实现准确的定量化测量是LIBS在煤特性检测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关的分析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的工业指标分析和热值预测中。为实现煤样品中LIBS光谱信息的有效提取,同时为克服常规的分析方法易出现的过渡拟合、收敛性不好等问题,提出采用结合K-fold Cross Validation(K-CV)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实现LIBS定量分析煤中的热值。SVM方法是结构风险最小化的近似实现,可用于模式分类和非线性回归。为了得到有效的LIBS分析模型,实验选用44种电厂常用的热值含量不同的煤样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其中33个作为训练集,剩余11个为测试集。利用搭建的LIBS实验系统获取所选煤样品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数据,首先分析了SVM热值回归模型的参数-惩罚因子C、核函数参数g与模型精度的关联,确定C和g最佳取值范围,然后分别建立了基于LIBS全谱和某些元素(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特征光谱的SVM回归模型。利用训练集光谱数据,结合K-CV法得到热值SVM回归模型的最优参数C和g的值,建立基于SVM最优参数的煤热值定量分析模型。然后将测试集的光谱数据作为输入量用于测试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得到分别采用全谱、非金属元素特征光谱、非金属与金属元素特征谱相结合的热值定量分析模型,其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以上,均方误差分别为0.12,0.17和0.06(MJ·kg^-1)^2,预测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2%,1.23%和0.69%。结果表明:基于K-CV参数优化SVM回归方法可用于LIBS技术实现燃煤热值的定量分析,且可得到较高的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同时通过对比选用不同的光谱特征的定量分析模型可知,采用非金属与金属元素的特征光谱所建立的基于K-CV参数优化SVM的热值定量模型,能够有效提高LIBS应用于快速检测煤热值的精度和准确度,实现煤热值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支持向量机 定量 K-CV
下载PDF
通风故障条件下水平蜂窝陶瓷床传热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振强 刘瑞祥 +2 位作者 和蒙蒙 刘永启 骆祥磊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针对通风瓦斯热逆流氧化装置内的传热过程,全面考虑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与导热的综合作用,建立蜂窝陶瓷床气相、固相能量方程。对通风故障时氧化床的传热规律进行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通风故障条件下各传热... 针对通风瓦斯热逆流氧化装置内的传热过程,全面考虑对流传热、辐射传热与导热的综合作用,建立蜂窝陶瓷床气相、固相能量方程。对通风故障时氧化床的传热规律进行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通风故障条件下各传热方式对氧化床热量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机故障时,在烟囱的自生通风能力作用下陶瓷床内的空气沿一定方向缓慢的流动,高温区向陶瓷床下游移动,严重威胁下游的管路安全;通过保温层的径向散热可抑制出口段陶瓷床的温度升高;在本研究的条件下,通过保温层的散热是陶瓷床热量损失的最主要方式,空气缓慢流动下的对流传热次之,导热和辐射传热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陶瓷 传热 通风故障 通风瓦斯
下载PDF
一种新的梳状基区RF功率晶体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蓉 张庆中 胡思福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97-1201,共5页
给出一种新的 RF功率器件结构 -梳状基区结构 .在不增加本征集电结面积的情况下 ,该结构能显著改善 RF功率晶体管散热特性 ,增大器件的耗散功率和输出功率 ,较好地缓解了传统结构中高工作频率与大输出功率之间的矛盾 .模拟分析表明 ,采... 给出一种新的 RF功率器件结构 -梳状基区结构 .在不增加本征集电结面积的情况下 ,该结构能显著改善 RF功率晶体管散热特性 ,增大器件的耗散功率和输出功率 ,较好地缓解了传统结构中高工作频率与大输出功率之间的矛盾 .模拟分析表明 ,采用该结构 ,器件的雪崩击穿电压能提高到理想平行平面结的 90 %以上 ,器件的大电流特性和频率特性也有所改进 .采用该技术制作的试验样管 DCT375同传统结构器件相比 ,其热电特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这种结构为新型超高频、微波大功率管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基区 散热 雪崩击穿 RF功率晶体管
下载PDF
埋空隙PSOI结构的耐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宝兴 张波 +1 位作者 李肇基 罗小蓉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18-182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埋空隙PSOI(APSOI)RESURF器件结构,此结构利用空隙相对低的介电系数,在器件纵向突破了传统SiO2埋层的耐压关系,提高了击穿电压;硅窗口的存在缓解了有源区的自热效应;不同衬底的场调制作用进一步优化了表面电场分布.在相同击... 提出了一种埋空隙PSOI(APSOI)RESURF器件结构,此结构利用空隙相对低的介电系数,在器件纵向突破了传统SiO2埋层的耐压关系,提高了击穿电压;硅窗口的存在缓解了有源区的自热效应;不同衬底的场调制作用进一步优化了表面电场分布.在相同击穿电压条件下,此结构较一般PSOI结构只需1/4厚度的埋层,当漂移区厚度和埋层厚度均为2μm时可获得600V以上的击穿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URF结构 APSOI 自热效应 表面电场 击穿电压
下载PDF
部分局域电荷槽SOI高压器件新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小蓉 张波 +1 位作者 李肇基 唐新伟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提出了部分局域电荷槽SOI(partial locating charge trench SOI,PTSOI)高压器件新结构.该结构在槽内产生随漏极电压变化的界面电荷,此电荷使埋氧层纵向电场从传统的3ESi,C升高到接近Si O2的临界击穿电场ESi O2,C;另外,硅窗口将耗尽层引... 提出了部分局域电荷槽SOI(partial locating charge trench SOI,PTSOI)高压器件新结构.该结构在槽内产生随漏极电压变化的界面电荷,此电荷使埋氧层纵向电场从传统的3ESi,C升高到接近Si O2的临界击穿电场ESi O2,C;另外,硅窗口将耗尽层引入衬底,因而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同时,硅窗口的存在大大缓解了自热效应.借助二维器件仿真研究了器件的击穿特性和热特性.结果表明,漂移区厚2μm,埋氧层厚1μm的PTSOI耐压可达700V以上;对埋氧层厚1μm和3μm的PTSOI,其器件的最高温度分别比TSOI低6K和2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槽 界面电荷 自热效应 纵向电场 击穿电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