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 Low-Grade Heat-Driven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Heat Current Method
1
作者 ZHAO Tian XU Ronghong +4 位作者 XIN Yonglin HE Kelun MA Huan YUAN Mengdi CHEN Qu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523-1541,共19页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CCP)system driven by low-grade heat is promising for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This work proposes a CCP system that integrates a regenerative organic Rankine cycle(RORC)and an absorption c...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CCP)system driven by low-grade heat is promising for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This work proposes a CCP system that integrates a regenerative organic Rankine cycle(RORC)and an absorption chiller on both driving and cooling fluid sides.The system is modeled by using the heat current method to fully consider nonlinear heat transfer and heat-work conversion constraints and resolve its behavior accurately.The off-design system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next,showing that the fluid inlet temperatures and flow rates of cooling water as well as RORC working fluid strongly affect system performance.The off-design operation even becomes infeasible when parameters deviate from nominal values largely due to limite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of components,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heat transfer constraints via heat current method.Design optimization aiming to minimize the total thermal conductance is also conducted.RORC efficiency increases by 7.9%and decreases by 12.4%after optimization,with the hot fluid inlet temperature increase from 373.15 to 403.15 K and mass flow rate ranges from 10 to 30 kg/s,emphasizing the necessity of balancing system cost and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ooling and power system organic Rankine cycle absorption chiller cascade heat utilization heat current method off-design analysis
原文传递
Operation Optimization of Liquid Cooling Systems in Data Centers by the Heat Current Method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2
作者 SHAO Wei CHEN Qun +1 位作者 HE Kelun ZHANG Mengq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63-1075,共13页
Liquid cooling systems in data centers have been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s due to its better cooling capability and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i... Liquid cooling systems in data centers have been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s due to its better cooling capability and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indirect liquid cooling systems, 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an experiment platform and applies the heat current method to build the global heat transfer constraints of the whole system. Particularly, the thermal conductance of each heat exchanger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s predicted by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trained by the historical data.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constraints together with the 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 build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um pumping power consumption(PPC), solving which by the solution strategy designed obtains the optimal frequencies of the variable frequency pumps(VFPs). Operating with the optimal and other feasible operating conditions validate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Meanwhile, the experiments with variable heat loads and flow resistances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optimal system operation. For instance, to address heat load increase of a branch, it needs to increase the frequencies of the VFPs, not only the corresponding hot loop but also the whole cold lo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ooling system energy conservation heat current method global heat transfer constraint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原文传递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rmal field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160 kA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乃祥 梁芳惠 +3 位作者 孙阳 彭建平 冷正旭 谢青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4期953-957,共5页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flux being constant in heat flow tube and the principle of heat balanc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steady state thermal field and the electrolyte led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principle of thermal flux being constant in heat flow tube and the principle of heat balanc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steady state thermal field and the electrolyte led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lt led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160kA prebaked anode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of Guizhou Aluminum Smelt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ells of the same current.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electrolyte and metal flow much faster, which may be the results of poor bus bar arrangements. Meanwhil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melt led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y heat flow tube method are almost in full agreement with the former works. This verif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温度场 传热系数 数值计算 有限元
下载PDF
水电厂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单点接地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陈汉强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线圈发生接地故障,又没有明显的故障点,在无法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故障部位时,通过电流加热法能快速发现故障点并及时处理,为定子接地故障查找方法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采用甩开一根故障线圈方法,能快速...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线圈发生接地故障,又没有明显的故障点,在无法通过现场勘查发现故障部位时,通过电流加热法能快速发现故障点并及时处理,为定子接地故障查找方法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采用甩开一根故障线圈方法,能快速恢复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 定子线棒 绝缘电阻 电流加热法
下载PDF
带有两个非共线裂纹载流薄板的温度场
5
作者 田振国 边宇虹 +2 位作者 王知人 王平 白象忠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7-592,共6页
对于带有两个非共线直线裂纹的无限大载流薄板,当在无穷远处通入均布电流时,由于在裂纹尖端出现绕流和焦耳热集中效应,使裂纹尖端熔化形成焊口,而达到止裂的目的。寻找电流密度与裂纹尖端处热源功率之间的关系,板内温度场的分布状态、... 对于带有两个非共线直线裂纹的无限大载流薄板,当在无穷远处通入均布电流时,由于在裂纹尖端出现绕流和焦耳热集中效应,使裂纹尖端熔化形成焊口,而达到止裂的目的。寻找电流密度与裂纹尖端处热源功率之间的关系,板内温度场的分布状态、裂纹前缘温度值等等,是推广应用电磁热效应对导电体实施裂纹止裂的关键问题。文中采用“伪电流”和“伪热流”的方法,分别得到通电后域内的电流密度分布及温度分布,给出上述问题的解析解,并给出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线裂纹 载流薄板 温度场 伪热流法 电热止裂
下载PDF
试差法计算流速对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宝增 焦学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9-54,共6页
利用“试差法”可解出传热过程中冷流体或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随着流体流速的改变 。
关键词 试差法 逆流换热 黄金分割法 传热过程 化工计算 流体流速 出口温度
下载PDF
松弛迭代法在电流引线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作帅 任丽 +6 位作者 宋萌 沈石峰 邓序之 李敬东 赵翔 胡南南 曹昆南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6,共5页
对于大多数超导电力装置来说,用于制冷的费用决定着整个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电流引线漏热是低温系统的主要热负荷来源,是造成整个超导装置中静态冷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引线温度分布决定了漏热的大小,实际工程应用中常需要在给定尺寸下求... 对于大多数超导电力装置来说,用于制冷的费用决定着整个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电流引线漏热是低温系统的主要热负荷来源,是造成整个超导装置中静态冷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引线温度分布决定了漏热的大小,实际工程应用中常需要在给定尺寸下求解电流引线的温度分布及低温端漏热,文中介绍的松弛迭代法可迅速求解出电流引线沿线的温度分布,并推导出引线低温端漏热,由于松弛法可以通过多次迭代实现误差控制,因此,求解精确度能得到有效保证,为不同工况下电流引线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引线 漏热 松弛迭代法 误差控制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铸态镍铝青铜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梦 徐小严 张乐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4,共6页
对铸态镍铝青铜(NAB)进行了920℃正火和675℃退火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NAB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法测试了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观察了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退火态与铸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均由基体α... 对铸态镍铝青铜(NAB)进行了920℃正火和675℃退火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NAB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法测试了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观察了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退火态与铸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均由基体α相、残余β相以及三种Ni-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κⅡ,κⅢ,κⅣ)组成,而正火态试样组织则由较多的残余β相以及均匀分布的κⅣ相组成,其强度更高但塑性明显降低;铸态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快,正火态试样的最慢;铸态和退火态试样中的疲劳裂纹在κ相相界处扩展,断裂方式主要为脆性解理断裂,而正火态试样的疲劳裂纹主要穿过α相扩展,断口出现了疲劳辉纹,且其疲劳裂纹扩展路径最为曲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铝青铜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热处理 直流电压降法
下载PDF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自热效应研究及零功率修正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方院生 王琦 +3 位作者 丁诚 王文龙 唐曦凌 马勇 《测控技术》 CSCD 2015年第11期9-11,共3页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温度标准器,在国家量值传递系统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测量可靠性和精度也较其他传感器(如数字传感器、热电偶等)优越。通过试验得到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热效应数据,结合传统的"二电流法"...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温度标准器,在国家量值传递系统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测量可靠性和精度也较其他传感器(如数字传感器、热电偶等)优越。通过试验得到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自热效应数据,结合传统的"二电流法"测量方法,通过与零功率修正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标准铂电阻的自热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给出自热效应评价方法以及零功率修正的意义。该研究成果对量值传递可靠性及对实验室建标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自热效应 零功率补偿 二电流法
下载PDF
对电流量热器法测定液体比热容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周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8-39,共2页
考虑两个量热器的电阻不相等 ,推导出液体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不必交换电阻重测 ,按 m2 ≈ m1c1/ c2 称比较液体的质量 ,可以使两种液体的升温大致相等 ,散热条件基本相同 .
关键词 比热容 量热器 电流量热器法 水当量 液体 实验
下载PDF
交流电电热器加热板温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春英 林金清 翁荣周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2-96,共5页
研究了以交流电为电源的加热板电热器的加热热行为 ,建立了传热模型 ,用数值方法求得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温度的变化周期与加热源的交变周期完全一致 ,且其交变周期为电压交变周期的 1 2 ;振幅大小与平均加热量q、加... 研究了以交流电为电源的加热板电热器的加热热行为 ,建立了传热模型 ,用数值方法求得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温度的变化周期与加热源的交变周期完全一致 ,且其交变周期为电压交变周期的 1 2 ;振幅大小与平均加热量q、加热源周期τq、总热容 ρcV及单位温度变化的换热量aA有关 .定义振幅准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 电热器 传热模型 差分法 振幅准数 加热源
下载PDF
扩散过程数值仿真的径向基函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淮清 俞集辉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6-351,共6页
扩散问题仿真的传统网格方法在求解中常面临网格剖分和近似精度较低的问题,因而将径向基函数方法引入进来,作为一类配点型无网格方法,它不再需要网格剖分,而且基函数光滑性好,近似精度高。详细阐述了径向基函数方法和差分法结合求解扩... 扩散问题仿真的传统网格方法在求解中常面临网格剖分和近似精度较低的问题,因而将径向基函数方法引入进来,作为一类配点型无网格方法,它不再需要网格剖分,而且基函数光滑性好,近似精度高。详细阐述了径向基函数方法和差分法结合求解扩散方程的原理,给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离散求解模型,并以热传导和涡流模型为例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扩散过程中不仅实施简单,而且计算精度较高,即使在较大的时间步距下也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差分法 热传导 涡流
下载PDF
家电产品输入功率标准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爽 李峰 +2 位作者 岳京松 段华 刘民 《家电科技》 2014年第11期36-38,共3页
输入功率是电器安全的重要指标,但是不同产品的工作原理差很别大,其电器特性和对应的安全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测量其输入功率的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本文结合IEC 60335-1第5.1版中的安全要求,对带PTC发热元件的产品的额定输入功率进行了... 输入功率是电器安全的重要指标,但是不同产品的工作原理差很别大,其电器特性和对应的安全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测量其输入功率的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本文结合IEC 60335-1第5.1版中的安全要求,对带PTC发热元件的产品的额定输入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证明了IEC 60335-1第5.1版中对功率要求的科学性;同时,本文为检测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定输入功率 额定电流 IEC60335-1 PTC加热元件 测试方法
下载PDF
690合金传热管胀管区质量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仲贺 王佐森 鲍兴华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1期65-68,77,共5页
胀接是换热器制造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胀接区质量影响着换热器的使用。介绍了胀接工艺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核电站换热器胀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胀管率和未胀合长度,研究了胀管区质量进行评估的三种方法:涡流轮廓曲线法、内径变化测量... 胀接是换热器制造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胀接区质量影响着换热器的使用。介绍了胀接工艺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核电站换热器胀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胀管率和未胀合长度,研究了胀管区质量进行评估的三种方法:涡流轮廓曲线法、内径变化测量法和解剖测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胀管区 胀管率 未胀合长度 涡流轮廓曲线法
下载PDF
热轧带钢厂边部加热涡流?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宜伦 王泽济 杨仕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110,共6页
中间坯边部感应加热技术可以补偿热轧冷却过程中的中间坯边部温降,从而改善轧钢的质量和收得率。本文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C型热轧带边部加热模型,计算了边部加热模型的电磁场和温度场,分析了影响钢坯涡流和温升分布的因素。
关键词 边部加热 涡流 有限元法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动态热释电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卫国 张良莹 姚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75,共5页
根据热波传播的特点,采用矩阵法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给出了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热传导模型,用矩阵形式写出了多层热释电探测器对正弦调制辐射的热释电响应.用矩阵分析的结果,讨论了绝热层对提高探测器响应的作用及对绝热层的要求,... 根据热波传播的特点,采用矩阵法求解一维热传导方程,给出了多层热释电探测器的热传导模型,用矩阵形式写出了多层热释电探测器对正弦调制辐射的热释电响应.用矩阵分析的结果,讨论了绝热层对提高探测器响应的作用及对绝热层的要求,分析了多层结构中各层参数对探测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探测器 热传导 电流响应度
下载PDF
光纤环保温腔体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汉瑞 杨燕 +2 位作者 黄蔚梁 刘晶晶 李勇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91,共9页
为了改善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性能,设计了引入保温腔体的光纤环传感头结构.在光纤环受温度扰动引起的热致相位差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输出误差离散化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光纤环自身和光纤环配合保温... 为了改善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性能,设计了引入保温腔体的光纤环传感头结构.在光纤环受温度扰动引起的热致相位差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输出误差离散化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光纤环自身和光纤环配合保温腔体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不同温度载荷下,保温腔体的热性能和采用设计的传感头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温度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保温腔体能有效控制光纤环中各匝光纤的温度变化范围,减缓光纤的温变速率,均化光纤环温度场;采用设计的传感头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输出误差范围明显减小,有效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这对高精度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制作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 热致相移 保温腔体 有限元法 温变速率
下载PDF
35kV老旧导线电气性能研究
18
作者 何若冰 王新颖 +1 位作者 白俊峰 周文斌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39-42,共4页
导线的电气性能之一表现为导线的温升情况,从理论出发计算35 kV老旧导线与新线的载流温升,并通过试验测试导线的实际温升情况,探究老旧导线的电气性能。理论结果表明:分析得出新线的辐射散热功率比老旧导线少46%左右。当载流量低于150 A... 导线的电气性能之一表现为导线的温升情况,从理论出发计算35 kV老旧导线与新线的载流温升,并通过试验测试导线的实际温升情况,探究老旧导线的电气性能。理论结果表明:分析得出新线的辐射散热功率比老旧导线少46%左右。当载流量低于150 A时,温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带有防振锤的老旧导线、老旧导线、新线;当载流量大于150 A时,温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老旧导线、带有防振锤的老旧导线、新线。试验结果表明:对于LGJ70/10导线而言,在相同的电流值下,新线的温升比老旧导线的温升低11%左右。以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分析得出:老旧导线的辐射散热功率快于新线是温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载流能力 功率平衡法 温升 辐射散热功率
下载PDF
船用钢板感应加热生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泽坤 柳存根 +1 位作者 贝竹园 张呈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以SC单回路感应器为热源,建立船用钢板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的涡流功率分布和升温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加热钢板过程中,感应器轴线方向上涡流生热区域的扩散和最高生热区域的...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以SC单回路感应器为热源,建立船用钢板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的涡流功率分布和升温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加热钢板过程中,感应器轴线方向上涡流生热区域的扩散和最高生热区域的转移导致主要加热区域略微偏离钢板成形的加热线;涡流生热区域向钢板厚度方向的扩散受电磁特性的影响,无法使整块钢板都直接生热;钢板上表面加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虽然升温速度逐渐放缓,但在温度接近居里温度时会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钢板 感应加热 有限元方法 涡流功率分布 加热特性
下载PDF
电流法测量空气换热系数
20
作者 沈成俊 张伟民 +1 位作者 顾剑锋 陈乃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介绍了电流法测量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并采用该方法测量了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Ti)、Q235钢平板和棒状试样在不同风速和不同风向下从高温(900℃)到室温(20℃)的风冷换热系数。结果表明,风速越大换热系数越大;垂直风向的换热系数大于水... 介绍了电流法测量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并采用该方法测量了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Ti)、Q235钢平板和棒状试样在不同风速和不同风向下从高温(900℃)到室温(20℃)的风冷换热系数。结果表明,风速越大换热系数越大;垂直风向的换热系数大于水平风向的换热系数;试样形状不同,换热系数也不相同,随风速的增大, 不同形状下换热系数的差别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法 换热系数 风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