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over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during autumn 被引量:2
1
作者 HANShijie WENXuefa +3 位作者 YUGuirui SUNXiaomin LIQingkang RENChuanyo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4期463-468,共6页
Water vapour and CO2 fluxes were measured by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above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affiliated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Changbai Mountain as part of China's FLUX proj... Water vapour and CO2 fluxes were measured by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above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affiliated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Changbai Mountain as part of China's FLUX projects since late August in 2002.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over the forest were examined from September 1 to October 31 in 2002. To quantify the seasonal dynamics, the transition period was separated into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f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net radiation (Rn)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78.5%, 63.4% and 56.6% for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s, respectively, while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effects varied evidently; (b) magnitude of water vapour flux decreased remarkably during autumn and daily mean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was 24.2 mg m-2 s-1 (100%), 14.8 mg m-2 s-1 (61.2%) and 10.3 mg m-2 s-1 (42.6%) for leafed, leaf falling and leafless stage, respectively; and (c) the budget of water vapour exchange during autumn was estimated to be 87.1 kg H2O m-2, with a mean of 1427.2 g H2O d-1' varying markedly from 3104.0 to 227.5 g H2O 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COVARIANCE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latent heat flux
下载PDF
基于结构表征和热力学分析的2种菊花粉水分吸附特性研究
2
作者 程新峰 留芳芳 +3 位作者 潘玲 洪礼杰 汪世豪 杨晨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探讨干制菊花吸湿特性与其结构、水分活度(A_(w))、贮藏温度的关系,本文以2种菊花粉末(小黄菊和贡菊王)为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菊花粉末表面粗... 为探讨干制菊花吸湿特性与其结构、水分活度(A_(w))、贮藏温度的关系,本文以2种菊花粉末(小黄菊和贡菊王)为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菊花粉末表面粗糙,含有大量凹陷和孔洞;与小黄菊相比,贡菊王粉末粒径较小且表面含有更多的亲水基团,如-OH,O-C-O等。采用静态称量法在20、30和40℃和A_(w)=0.112~0.976下研究了2种菊花粉末的水分吸附行为,并通过模型拟合和热力学分析阐明了物料的水分吸附机制。菊花粉末的平衡干基含水率(X_(e))随水分活度(A_(w))增加而升高,但在同一A_(w)下,温度越高X_(e)值越低。Peleg模型是描述水分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净等量吸附热(qst)随平衡干基含水率升高而降低,其中小黄菊和贡菊王粉末的qst值分别于X_(e)>0.14 g/g和X_(e)>0.24 g/g时趋于恒定。小黄菊在20、30和40℃下的单分子层干基含水率(X_(m))分别为0.0690、0.0525、0.0505 g/g(干基),而贡菊王为0.0645、0.0591和0.0584 g/g(干基)。有效孔径(rp)随温度和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大,其中当X_(e)>0.09 g/g(干基)时小黄菊粉末呈现介孔特性,而贡菊王粉末则当X_(e)>0.11 g/g(干基)时内部孔隙才由微孔转变成介孔。研究结果可为菊花的干燥工艺优化与贮藏条件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水分吸附特性 净等量吸附热 有效孔径 结构表征
下载PDF
南极宇航员海夏季水文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化 李丙瑞 +2 位作者 郭晓嘉 席颖 陈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4,共14页
本文基于中国南极考察(CHINARE37-38)在宇航员海获取的海洋综合站位观测数据,结合海冰密集度、WOA23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该海域主要水文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宇航员海夏季水团包括南极表层水(分为夏季表层水与冬季残留水)... 本文基于中国南极考察(CHINARE37-38)在宇航员海获取的海洋综合站位观测数据,结合海冰密集度、WOA23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该海域主要水文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宇航员海夏季水团包括南极表层水(分为夏季表层水与冬季残留水)、绕极深层水、变性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夏季表层水均分布在表层50 m深度以浅,呈现出南冷北暖的趋势。66°S以南的冬季残留水最厚,最深可达200 m左右。绕极深层水向南侵入的趋势明显,CHINARE-38绕极深层水向上涌升的高度较CHINARE-37高出10~20 m。夏季表层水的高温高盐核心位于中心海域无冰区,因为无冰海域的表层海水长时间接收太阳短波辐射而温度较高。近岸海域因冰融水导致局部夏季表层水降温淡化。宇航员海中心海域海面风场维持低气压气旋式环流,次表层水体通过Ekman抽吸上升冷却表层暖水,导致表层与次表层水体混合加强,绕极深层水向南侵入并向上涌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员海 水团 海冰密集度 净热通量 海面风场 海平面气压
下载PDF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车德勇 吕婧 +2 位作者 高龙 李少华 白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3,共6页
循环水的余热造成环境热污染,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热能。对此,利用吸收式热泵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以某200 MW抽凝机组及其供热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模型,并进行变工况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 循环水的余热造成环境热污染,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热能。对此,利用吸收式热泵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以某200 MW抽凝机组及其供热系统为例,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模型,并进行变工况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升高或热泵驱动汽源汽量增加时,单、双效循环热泵热力系数均降低;在相同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下,双效循环比单效循环节省蒸汽率约30%;当采用多效循环且热泵出口热网水温度高于90℃时,可采用热泵先将热网回水加热到90℃左右,然后采用尖峰加热器加热热网水到需要的温度,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循环水余热 单效循环 双效循环 热网水温度 驱动汽量 热力系数 蒸汽率
下载PDF
利用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北极冰间湖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付红丽 康建军 +3 位作者 李雪 韩桂军 李威 张学峰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冰间湖内存在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和结冰析盐过程,在极区以及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AMSR-E高分辨卫星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中提取了长时间序列的冰间湖变化信息,研究北极冰间湖内的净水面积、净水表面... 冰间湖内存在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和结冰析盐过程,在极区以及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AMSR-E高分辨卫星遥感海冰密集度数据中提取了长时间序列的冰间湖变化信息,研究北极冰间湖内的净水面积、净水表面的净热通量(向上为正)、产冰量和产盐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比较不同冰间湖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净水面积分别在结冰初期和末期存在极大值,而由于总净水面积季节变化幅度不是很大,总产冰量和产盐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净热通量影响,在1月份存在极大值;在不同冰间湖区域内净水面积的季节变化中,进入结冰期越早的冰间湖内净水面积越快达到首次极大值;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总体上是减小的,总净水面积是增加大的,其中靠近太平洋和大西洋入流口的冰间湖内净热通量减小的速率要比其他区域快,靠近亚欧大陆的冰间湖内净水面积增长速率要比其他区域大;总产冰量的年际变化同总净水面积基本一致,也是呈增加趋势。最后通过研究冰间湖的年际变化信息同海冰范围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如果连续多年冰间湖内年平均净热通量为负的异常,那么海冰范围将出现一次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间 湖净水面积 净热通量 产冰量 北极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制冷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江龙 王彦海 +2 位作者 李琼 赵长存 孟凡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4-87,共4页
根据对实际运行工况下吸收式热泵制冷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制冷量修正曲线的试验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300MW供热机组,测试计算了热泵边界参数对其制冷量影响的修正系数,首次给出了影响制冷量的定量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以各参数偏... 根据对实际运行工况下吸收式热泵制冷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制冷量修正曲线的试验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300MW供热机组,测试计算了热泵边界参数对其制冷量影响的修正系数,首次给出了影响制冷量的定量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以各参数偏离设计值10%为判断条件,其影响制冷量的次序为:热网进口水温度→热源进口水温度→驱动蒸汽压力→热网水流量→热源水流量→驱动蒸汽过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制冷量 热网水 热源水 驱动蒸汽
下载PDF
城市中水中TP304不锈钢点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贵泉 刘锋 +4 位作者 林河 张恒 文慧峰 姚建涛 龙国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24,共6页
通过动电位循环极化实验,对TP304不锈钢热网加热器在城市中水中的极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95℃下TP304换热管和换热板在城市中水中的点蚀临界Cl^质量浓度,同时考察了金属表面粗糙度和城市中水pH值对TP304换热管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结... 通过动电位循环极化实验,对TP304不锈钢热网加热器在城市中水中的极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95℃下TP304换热管和换热板在城市中水中的点蚀临界Cl^质量浓度,同时考察了金属表面粗糙度和城市中水pH值对TP304换热管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304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随着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TP304材质表面状态和城市中水pH值对点蚀临界Cl^–质量浓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金属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和城市中水pH值的降低,临界点蚀Cl^–质量浓度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04不锈钢 城市中水 热网加热器 点蚀 动电位 循环极化 临界质量浓度
下载PDF
城市热网失水率达标措施 被引量:7
8
作者 武云甫 张雷 +1 位作者 景洪兰 刘秀峰 《节能》 2002年第7期30-33,共4页
城市热网失水率达标是重要的。以沈阳为例进行了探讨 ,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热网 失水率 达标措施
下载PDF
青豆种子等温线及等量吸附热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恩龙 杨昭 +1 位作者 尹海蛟 朱宗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为研究青豆种子在吸附和解吸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规律,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青豆种子等温线最优模型,采用水分活度等量吸附热模型方法,计算了青豆种子平衡含水率在5%~32%(干基)范围内的热动力参数———净等量吸附热与解吸热。结果表... 为研究青豆种子在吸附和解吸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规律,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青豆种子等温线最优模型,采用水分活度等量吸附热模型方法,计算了青豆种子平衡含水率在5%~32%(干基)范围内的热动力参数———净等量吸附热与解吸热。结果表明:Halsey模型为青豆种子等温线最优模型,净等量吸附与解吸热分别为105.2~1 865.4 kJ.kg-1和111.6~1 939.0 kJ.kg-1,且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等量解吸热高于等量吸附热。通过水分活度等量吸附热模型求解的数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豆 等温线模型 水分活度 净等量吸附热
下载PDF
国产超临界600MW汽轮机冷端优化运行方式的确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伟光 刘明远 +1 位作者 王丰 王野 《东北电力技术》 2015年第6期1-3,23,共4页
对国产超临界600 MW汽轮机在开式冷却方式下,通过海水温度、负荷、潮位、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和转速的变化试验,得到相应机组热耗率、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值,为机组冷端优化运行方式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循环水泵 热耗率 供电煤耗
下载PDF
东海PN断面水团分布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媛 吴德星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4,共6页
利用PN断面的高分辨率CTD温度、盐度和密度资料,采用曲线族拟合的水团分析方法分析发现,PN断面处的水团有明显的陆架水和黑潮水的交汇特征,且随着季节的变化PN断面处的水团特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夏季,黑潮水核心离陆架的距离最远且深... 利用PN断面的高分辨率CTD温度、盐度和密度资料,采用曲线族拟合的水团分析方法分析发现,PN断面处的水团有明显的陆架水和黑潮水的交汇特征,且随着季节的变化PN断面处的水团特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夏季,黑潮水核心离陆架的距离最远且深度较深,陆架水与黑潮的混合水浮置于黑潮水本体之上且向深海拓展的最远,隶属度在PN断面上200 m的分布几乎呈水平状;秋季,黑潮水主体离陆架的距离最近,并将陆架混合水向陆架压迫,使得隶属度等值线由夏季的平直状态向陆地弯曲;冬季,黑潮水团的核心占据了深海区域的整个表层和次表层,且位置相对于秋季更向深海移动,黑潮水与陆架水的交汇处也由秋季的陆架移向陆坡;春季,是唯一可以清楚地看到陆架混合水隶属度分布的季节,此时陆架混合水充满整个陆架海域,而黑潮水的核心进一步远离陆架。海面风场和净热通量场通过改变混合层的深度影响PN断面处黑潮水和陆架水之间的混合,而海面降水对于PN断面上的水团分布特征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断面 曲线组拟合 水团分析 降雨 风场 净热通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东海PN断面障碍层和水团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可能联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媛 吴德星 林霄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45,共12页
本文利用PN断面的高分辨率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仪(CTD)温度、盐度和密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PN断面处的水团有明显的陆架水和黑潮水的交汇特征,且随着季节的变化PN断面处的水团特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观测资料还确定了PN断面处障碍层... 本文利用PN断面的高分辨率海水温-盐-深剖面测量仪(CTD)温度、盐度和密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PN断面处的水团有明显的陆架水和黑潮水的交汇特征,且随着季节的变化PN断面处的水团特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观测资料还确定了PN断面处障碍层是常年存在的而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采用曲线族拟合的水团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季节PN断面上陆架水和黑潮水的混合特征,证明了水团混合在障碍层形成及季节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发现障碍层的季节变化与陆架水团和黑潮水团混合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夏季,陆架水团向外海延伸,浮置于黑潮水之上,此时障碍层深度最浅,障碍层厚度最大;秋季,黑潮水离岸最近,将黑潮水与陆架水的交汇处向西压迫至陆架内,此时几乎不存在障碍层,零星存在的障碍层深度较深,厚度是一年当中最薄的;冬季,由于黑潮水的核心相对于秋季向深海移动,使得陆架混合水也相应地向外海拓展,而且此时陆架水与黑潮水的交汇处不只在混合层内而是影响到跃层,此季节障碍层是一年当中深度最深,厚度最厚的;春季,黑潮水的核心以及两种水团的交汇处相对于冬季的位置更向深海移动,所以此时PN断面上的障碍层深度和厚度相对于冬季变化不大,只是位置东移.海面风场和净热通量场通过改变混合层的深度影响障碍层深度的季节变化,而海面降水对于季节平均的障碍层分布和变化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断面 障碍层 水团 降雨 风场 净热通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旭 张鹏 +3 位作者 赵洋 胡宜刚 黄磊 陈年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515,共6页
为了明确植被恢复区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对水热因子的响应,以露天煤矿排土场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藓结皮和藻结皮)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和水分,采用Li-6400(簇状叶室)光合仪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对9个温度、6个... 为了明确植被恢复区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对水热因子的响应,以露天煤矿排土场两种生物土壤结皮(藓结皮和藻结皮)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和水分,采用Li-6400(簇状叶室)光合仪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对9个温度、6个模拟降水量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藓类结皮光合固碳活性显著高于藻类结皮,温度和水分均显著影响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温度、水分及结皮类型三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也显著影响生物土壤结皮光合固碳活性.藓类和藻类结皮光合固碳活性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15~20℃,最适降水量均为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结皮类型 水热因子 光合固碳活性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冬瓜干制品吸附等温线与净等量吸附热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瑜 李娜 +1 位作者 吴文江 侯春燕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24-30,共7页
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09~0.982条件下,研究冬瓜干制品分别在10℃,20℃,30℃,40℃,50℃和60℃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对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残差平方和(RSS)进行比较... 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09~0.982条件下,研究冬瓜干制品分别在10℃,20℃,30℃,40℃,50℃和60℃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对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残差平方和(RSS)进行比较,确定描述冬瓜干制品吸附等温线的最优模型;通过不同温度下冬瓜干制品吸附等温线数据,确定净等量吸附热.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干制品的水分吸附呈Ⅲ型等温线,且在相同的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leg模型为描述冬瓜干制品吸附等温线的最优模型;冬瓜干制品的净等量吸附热随着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较高含水率(50%左右)时趋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干制品 吸附等温线 水分活度 平衡含水率 净等量吸附热
下载PDF
影响特低渗气藏气体渗流能力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光荣 卢燕 +2 位作者 刘学刚 杜朝峰 刘秋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9-81,共3页
为了有效地开发特低渗气藏,就必须搞清楚这类储层的渗流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发现。储层基质渗透率的不同,气体的渗流特征也不同,压力越大,流量的增幅越大;在不含水的条件下不存在启动压力,含水饱和度对气体渗流能力影响很大,当含水... 为了有效地开发特低渗气藏,就必须搞清楚这类储层的渗流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发现。储层基质渗透率的不同,气体的渗流特征也不同,压力越大,流量的增幅越大;在不含水的条件下不存在启动压力,含水饱和度对气体渗流能力影响很大,当含水达到一定值时,在储层中就会存在非达西渗流特征和启动压力梯度;净围压的变化对气体渗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特低渗储层,随着净围压的增加,其流量随之减小。通过实验得出,含水饱和度和净围压变化对气体渗流能力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气藏 渗流 含水饱和度 净围压
下载PDF
己建压力隧洞复合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修补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赵妍 孙粤琳 +1 位作者 王荣鲁 刘致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4,69,共5页
提出一种复合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修补、加固防渗方案,该方案在原衬砌混凝土上,二次浇注一高性能纤维混凝土薄层。在新老混凝土中间设置薄钢板,通过在老混凝土表面开槽等手段,在老混凝土与防渗层之间形成一密闭中空的环形空间。利用水泥浆... 提出一种复合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修补、加固防渗方案,该方案在原衬砌混凝土上,二次浇注一高性能纤维混凝土薄层。在新老混凝土中间设置薄钢板,通过在老混凝土表面开槽等手段,在老混凝土与防渗层之间形成一密闭中空的环形空间。利用水泥浆通过有限的径向位移对新浇注的薄层混凝土根据需要人为地施加某一数值与分布的均布压应力,使二次衬砌混凝土层具有一定数值的环向预压应力。这样可以分担部分的内水压力,而使该方案具有预应力混凝土补强加固效果及复合防渗功能。其优点是不仅省去预应力筋,达到防渗加固效果,而且施工简便,损失过水断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外加预应力法 修补加固 防渗
下载PDF
白令海夏季水文结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左菲 李丙瑞 +2 位作者 吴成祥 Jia Wang 李院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基于2008、2010、2012和2014年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白令海获取的水文观测数据,结合历史共享资料,通过对白令海水团、上层海洋热含量、净热通量变化、风场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情况等的分析,探讨了白令海水文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基于2008、2010、2012和2014年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白令海获取的水文观测数据,结合历史共享资料,通过对白令海水团、上层海洋热含量、净热通量变化、风场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情况等的分析,探讨了白令海水文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白令海夏季的水团包括白令海上层水团(BUW)、中层水团(BIW)、深层水团(BDW)和白令海陆架水团(BSW)。白令海温盐分布差异最大、年际变化最剧烈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上层水团。对比4年水团分布情况,最明显的变化是2012年7月调查区上层海水温度偏低,2014年7月上层海水温度偏高。这种异常变化在热含量方面表现为:2012年7月调查区各个测站上的热含量异常低,而2014年7月测站上的热含量都高于平均水平。着重研究了2014年7月海温偏高的原因,认为是由于陆架和海盆区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形成机制造成:陆架区累积净热通量偏高,海水吸收热量升温;海盆区在异常强大而持久的海面气压(SLP)高压系统下,海面负的风应力旋度得到加强,从而引起持续的暖平流输送及强烈的Ekman抽吸作用,最终导致了上层海水偏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 水团 温度 盐度 净热通量 风应力旋度 海平面气压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覆膜热效益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友良 王凤新 +1 位作者 聂唯 冯绍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2-261,共10页
2015年4—8月在甘肃地区和2017年3—7月在山东地区,在滴灌条件下对不同薄膜覆盖(透明薄膜,CF;不覆膜,NF;黑色薄膜;BF)的覆膜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通过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冠层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进行自动监... 2015年4—8月在甘肃地区和2017年3—7月在山东地区,在滴灌条件下对不同薄膜覆盖(透明薄膜,CF;不覆膜,NF;黑色薄膜;BF)的覆膜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通过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冠层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进行自动监测,对马铃薯块茎分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BF处理的净辐射大于NF和CF处理,2015年BF处理在芽条生长期和苗期的净辐射最大值均比NF处理高12%,2017年则分别高22%和15%;2015年CF处理10 cm深度处的土壤热通量最大值比BF处理和NF处理分别高66%和129%,2017年则为57%和91%;CF处理的土壤温度高于BF和NF处理,但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CF处理的土壤温度稍低于BF和NF处理,2017年山东地区各处理土壤温度间的差异小于2015年甘肃地区;甘肃地区CF处理的耗水明显少于BF处理,并且该地区覆膜的热效应及其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优于山东地区,建议甘肃地区采用透明薄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 净辐射 土壤热通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换热器温度参数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治坚 龚宇烈 +2 位作者 马伟斌 骆超 卜宪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通过建立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分析系统热力过程,对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中蒸发器的最佳蒸发温度以及蒸发器和凝汽器的最佳端部温差进行了优化选择。计算结果表明,最佳蒸发温度除与热水初温和冷凝温度有关外,也与端部温差有... 通过建立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分析系统热力过程,对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中蒸发器的最佳蒸发温度以及蒸发器和凝汽器的最佳端部温差进行了优化选择。计算结果表明,最佳蒸发温度除与热水初温和冷凝温度有关外,也与端部温差有关,并随之增加而减少。在热水初温130℃及冷凝温度48℃下,得到蒸发器及凝汽器的端部温差优化值均为6℃,对应的最佳蒸发温度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蒸发温度 端部温差 每t热水净发电量 每kW所需的传热面积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不同时间尺度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东旭 黄萧霖 +3 位作者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郝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158,共8页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地表能量收支状况,基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稻田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土壤热通量(G)、土壤温度(T)、土壤含水量(VWC)以及净辐射(RN)观测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下G特征分析以及G与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G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田G在半小时尺度上日变化呈“S”型。不同天气条件下,5 cm与10 cm深度G日变化程度和日总量均为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水稻种植季节5 cm与10 cm深度G日总量均为稻季前>稻季>稻季后。该研究区全年G总量为负值。在半小时、日以及月尺度上,RN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VWC在半小时和日尺度上与G达到显著相关,但不同季节VWC对G的影响并不一致,在水稻生长季,VWC与G呈正相关,在生长季之前及之后呈负相关;类似地,T在日尺度和半小时尺度上与G达到极显著相关,且5 cm处T与G的关系最为密切。稻田生态系统中,G存在明显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并且不同时间尺度G受不同因子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稻田 土壤热通量 净辐射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