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Models for Heating Power Station Operator Training Systems
1
作者 Sholpan Muratkyzy Baimatayeva Yuriy Vladimirovitch Shevyakov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1期162-167,共6页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models for operator training systems of heating power station processes management. It proposed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of heating pow...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models for operator training systems of heating power station processes management. It proposed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of heating power units of the technological complex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echnological variables in deviations effective in real time. A software complex is developed for the system of training of operators controlling processes in heating station units. Obtained results may be use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raining systems for operators of heating power stations with cross-link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ing systems of operators steam generator simulation model heating power stations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water bath heater at natural gas city gate station using twisted tubes
2
作者 P.Soleimani M.Khoshvaght-Aliabadi +1 位作者 H.Rashidi H.Bahmanpou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65-179,共15页
Natural gas is transported from producing regions to consumption regions by using transmission pipelines at high pressures. At consumption regions, the pressure of natural gas is reduced in city gate stations(CGSs). B... Natural gas is transported from producing regions to consumption regions by using transmission pipelines at high pressures. At consumption regions, the pressure of natural gas is reduced in city gate stations(CGSs). Before the pressure reduction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of natural gas is increased usually by using a water bath heater,which burns natural gas as fuel, to protect against freezing of natural gas. These typ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e a low efficiency and consume a lot of fuel to generate the required heat.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twisted configuration of the heating coil is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to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through a water bath heater with a nominal capacity of 1000 m^3·h^-1. Firstly,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is validated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CGS of Qaleh-Jiq(located in Golestan province of Iran). A very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between the obtained results and the real data. Then, three different twist ratios are considered to examine the twisting effect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evaluated in the terms of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variation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ase, i.e. straight configuration.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heat transfer rate and the pressure drop augment as the twist ratio is raised.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isted tubes can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gas coil by about 12.5% for the model with low twist ratio, 18.75% for the model with medium twist ratio, and 25% for the model with high twist ratio as compared to the straight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gas city GATE station Water BATH heatE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WISTED tube
下载PDF
考虑含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义军 孙健淳 +2 位作者 高敏 秦烨嵘 张希栋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在“双碳”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文中提出一种在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下考虑含热回收装置(Heat Recycling Device, 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IES系统低碳经济调... 在“双碳”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文中提出一种在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下考虑含热回收装置(Heat Recycling Device, HRD)的光热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IES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在源侧构建含热回收装置的光热电站与加装碳捕集的热电联产机组联合运行的IES架构,并分析电转气两阶段的运行原理,建立计及余热回收的电转气设备模型。其次,考虑到负荷侧电、热、气三种负荷的柔性特性,在负荷侧建立电热气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最后,引入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进一步减小系统碳排放量,构建调度周期内以含购能成本、运维成本、碳交易成本等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提高机组的运行潜力,而且有效降低了系统总运行成本与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热回收装置 碳捕集技术 奖惩阶梯碳交易 综合需求响应
下载PDF
集中供热系统水力热力耦合特性辨识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娜 田栩 +3 位作者 肖木森 张新光 王雅然 由世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2-991,共10页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能效主要受其水力热力特性的影响,换热站作为连接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的枢纽,是分析系统水力热力特性的关键,站内设备的长期运行性能衰减会导致供热系统整体能耗升高、能效下降,因此有必要对站内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诊...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能效主要受其水力热力特性的影响,换热站作为连接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的枢纽,是分析系统水力热力特性的关键,站内设备的长期运行性能衰减会导致供热系统整体能耗升高、能效下降,因此有必要对站内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诊断.基于换热站实测运行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梯度下降对站内主要设备包括换热器、循环泵和调节阀的性能曲线进行了辨识,从而构建了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热力特性计算方法,全面分析了某典型换热站主要设备性能衰减情况和能耗水平,对主要设备运行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设备维护的经济性和碳减排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换热站内主要设备性能存在不同程度衰减,其中换热器传热系数由1.00 kW/(m^(2)·K)下降至0.64 kW/(m^(2)·K),循环泵标况扬程由22.4 m下降至17.3 m,调节阀流通能力由183.0 t/h下降至82.4 t/h,且阀门整体开度较低,以上问题导致了系统整体能耗的增加;为消除气候变化对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的影响,结合度日数和实际供热面积,对系统能耗进行评价,与标准年相比,测试年采暖季同期平均热耗和电耗分别增加了0.86 GJ/(104 m^(2)·℃·d)和2.38 kW·h/(104 m^(2)·℃·d);对主要设备进行清洗和更换后,集中供热系统采暖季诊断时间内的同期累计电耗可降低16.3%,全生命周期内CO_(2)排放量可减少128.5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系统 换热站特性 水力热力辨识 最小二乘法 梯度下降
下载PDF
换热站并联水泵分布式优化控制
5
作者 赵安军 席江涛 +1 位作者 荆竞 赵啸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54,共13页
针对现有换热站并联水泵优化算法在集中式架构下控制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并联水泵优化算法.首先,建立了并联水泵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并对该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自适应非线性因子;然后,... 针对现有换热站并联水泵优化算法在集中式架构下控制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并联水泵优化算法.首先,建立了并联水泵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并对该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自适应非线性因子;然后,设计了改进的分布式果蝇优化算法,在该算法中每台水泵的控制器仅通过与邻居控制器交互信息即可完成并联水泵的优化;并且,在嗅觉搜索阶段,使用正弦余弦策略替代赋予个体距离与方向的随机策略;最后,以两个实际换热站中不同并联水泵系统为例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并基于仿真结果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的分布式果蝇优化算法能得到更优的控制策略,有着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和鲁棒性强的特点;并且该算法适用于不同系统的并联水泵优化问题,具有可扩展性.在实际工程验证中相较于集中式算法,该算法在总功率和计算时间上分别平均降低了5.47%和29.90%,因此,能够满足实际换热站中对并联水泵热负荷优化分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站 并联水泵 分布式控制系统 果蝇优化算法 负荷优化分配
下载PDF
某油田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原油集输系统中的热化学沉降脱水,需要将原油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能源,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加热产生大量的CO_(2)。文中通过对某油田联合站生产流程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站内用热情况,确定采用压缩式热泵替代现有燃气加热炉技术路... 原油集输系统中的热化学沉降脱水,需要将原油温度升高,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能源,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加热产生大量的CO_(2)。文中通过对某油田联合站生产流程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站内用热情况,确定采用压缩式热泵替代现有燃气加热炉技术路线,用于冬季采暖和一段原油加热。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能源8932×10^(4) MJ,折合标煤减少3481.8 t,减少CO_(2)排放2024.5 t,每年可节省能源消耗费用651.8万元,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该研究对油田联合站清洁能源替代,减少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联合站 污水余热 压缩式热泵 能耗 能源替代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热网智慧换热站监控系统
7
作者 骆东松 陈西剑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4期1028-1032,共5页
随着日益增长的集中供热面积及智慧城市的建设,针对换热站目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远程采集信息困难、热网调节波动大等问题,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智能DTU网关与PLC连接,将数据采集到服务器中,通过服务器之间数... 随着日益增长的集中供热面积及智慧城市的建设,针对换热站目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远程采集信息困难、热网调节波动大等问题,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智能DTU网关与PLC连接,将数据采集到服务器中,通过服务器之间数据传递,使用VS开发客户端及WEB发布。针对换热站二次网温度波动大问题,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仿真满足二次网水温控制要求。通过模拟测试,系统功能完善满足构建智慧热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换热站 远程监控 模糊控制 B/C/S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热力站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8
作者 轩克辉 陈佳林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4期62-63,74,共3页
采用信息化技术,选取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对二次供水温度智能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此来满足热用户对供热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够促进热力工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单片机 热力站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基于最小拍控制的集中供热换热站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9
作者 刘春蕾 甄文爽 +1 位作者 丁一博 陈朝阳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7期49-51,共3页
针对在换热站供热系统中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换热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滞后,会使整个供热系统控制过程处于大滞后过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拍控制器的集中供热换热站温度控制系统,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显示使用最小拍控制器相较... 针对在换热站供热系统中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换热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滞后,会使整个供热系统控制过程处于大滞后过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拍控制器的集中供热换热站温度控制系统,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显示使用最小拍控制器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器更具有响应迅速、系统平稳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拍控制器 换热站 集中供热 PID控制 MATLAB
下载PDF
传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陈小砖 王蕊蕊 +2 位作者 陈国艳 张安超 李海霞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基于多年的传热学授课经验,系统分析了传热学课程的特点,深入讨论了传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和教学激励措施,探索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传热学实验教学改革改进了实验硬件条件,提高了师生对实验教学的... 基于多年的传热学授课经验,系统分析了传热学课程的特点,深入讨论了传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和教学激励措施,探索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传热学实验教学改革改进了实验硬件条件,提高了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发了师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经过初步教学实践,传热学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深化传热学及其他能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实验教学 实验台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地面风传感器加热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11
作者 沈玉亮 邰俊杰 +1 位作者 陈箐箐 周先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在冬季雨雪、冻雨、雨凇和雾凇等天气现象发生时,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转动部件容易发生冻结,造成风向风速观测数据缺测。为解决风传感器冻结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级加热技术的风传感器加热装置,采用多级加热元件组合控制的方式,实现自... 在冬季雨雪、冻雨、雨凇和雾凇等天气现象发生时,自动气象站风传感器转动部件容易发生冻结,造成风向风速观测数据缺测。为解决风传感器冻结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级加热技术的风传感器加热装置,采用多级加热元件组合控制的方式,实现自适应启动不同级别的加热模式。通过试验对风传感器加热装置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风向风速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估风传感器加热装置在气象观测业务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带有加热装置的风传感器起到了很好的防冻结作用,运行更加稳定;带有加热装置的风向风速数据完整性优于未带有加热装置的风传感器,两者风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95%以上;两者风向一致性显著,均在80%以上,10 min风向一致性优于2 min风向一致性。可见,风传感器加热装置可有效减少风传感器冻结发生的次数,及时消除结冰层,降低观测人员设备维护工作量,提高风传感器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连续性,为风传感器加热装置应用于气象观测业务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风传感器 冻结 加热装置 设备维护
下载PDF
基于Web的换热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2
作者 魏庆禹 郑慧 +1 位作者 张龙琴 曹玉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针对传统换热站系统本地化、客户端配置复杂等特点,基于Web技术开发了换热站远程控制系统。通过OPC服务器,实现了PLC数据和Web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并结合HTML技术发布操作画面。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异地访问,且操... 针对传统换热站系统本地化、客户端配置复杂等特点,基于Web技术开发了换热站远程控制系统。通过OPC服务器,实现了PLC数据和Web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并结合HTML技术发布操作画面。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异地访问,且操作简便,实现了用户远程在线监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站 WEB OPC PLC
下载PDF
基于MPC集中供热二次网回水温度控制研究
13
作者 董家祥 迟耀丹 +1 位作者 赵阳 苏天博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102-108,共7页
在换热站质调节系统控制中,因被控对象具有时变性、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等特点,传统的PID算法难以满足对换热站二次网回水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阶跃响应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MPC),以实现对供热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精确控制。基于... 在换热站质调节系统控制中,因被控对象具有时变性、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等特点,传统的PID算法难以满足对换热站二次网回水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阶跃响应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MPC),以实现对供热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精确控制。基于现场采集供热数据,通过采用递推阻尼最小二乘法算法(RDLS)对供热二次网模型的过程参数进行辨识,引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MC)进行控制量参数调节;将目标优化函数用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中进行控制量寻优。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控制策略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换热站二次网回水温度,具有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的优点,最后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该方法进行程序设计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站 模型预测控制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动态矩阵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广的区域供热系统热力站负荷预测模型准确率提升方法研究
14
作者 白云 林小杰 +2 位作者 钟崴 罗政 章宁 《暖通空调》 2024年第9期143-152,158,共11页
开展了热力站数据生成模型研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建立了数据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气象、室温、热力站运行数据的联合分布,对原始训练数据进行增广,为预测模型训练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在北京... 开展了热力站数据生成模型研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建立了数据生成模型,通过学习气象、室温、热力站运行数据的联合分布,对原始训练数据进行增广,为预测模型训练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在北京市某热力站进行了验证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热力站一次侧电动调节阀开度和二次网供水温度的预测误差分别降低约7%和11%;同时,应用准确率提升后的负荷预测值进行供热量调节得到的预计室温与室温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可进一步降低5.44%。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生成模型能够扩展预测模型的预测范围,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生成模型能够在原预测范围内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本文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区域供热系统热力站负荷预测能力与按需精准调控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热 热力站 负荷预测 数据增广 生成对抗网络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生成模型
下载PDF
城市换热站热泵补热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15
作者 蒋利民 李昊 +4 位作者 张思瑞 卜凡鹏 马美秀 李拓 苏娟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推动清洁能源供暖,提高北方城市供暖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城市换热站热泵补热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对城市换热站热泵补热系统设备进行建模;然后,构建热泵补热系统与电网的互动场景,包括响应峰谷平电价和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为推动清洁能源供暖,提高北方城市供暖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城市换热站热泵补热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对城市换热站热泵补热系统设备进行建模;然后,构建热泵补热系统与电网的互动场景,包括响应峰谷平电价和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接着,建立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热网稳定性最优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将其转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4种供热方案的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经济性和低碳性,为城市供暖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站 热泵 电补热 优化运行
下载PDF
中深层地热供暖系统的设计应用
16
作者 王崇 吴春玲 +1 位作者 辛祥泰 赵子民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5期66-68,共3页
中深层地热能是一种稳定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于城镇供热中,可替代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天津市拥有良好的中深层地热资源,在实际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中也积累了较多的经... 中深层地热能是一种稳定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于城镇供热中,可替代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天津市拥有良好的中深层地热资源,在实际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中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方法。本项目以深层地热能系统热源替代传统市政热源,在深层地热供热站建站规模、地热系统设计和整装式机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降低了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地热 梯级利用 系统耦合 整装式机房 供热站 供热系统
下载PDF
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方法
17
作者 王艳 篮杰 +1 位作者 李国栋 王海涛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介绍了一种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弱电设备发热量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相互验证,可以有效提高弱电设备发热量确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室内气温、地铁是否运营、设备额定功率和车站类型等因素对设备发热... 介绍了一种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弱电设备发热量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相互验证,可以有效提高弱电设备发热量确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室内气温、地铁是否运营、设备额定功率和车站类型等因素对设备发热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间接测量和预测模型的地铁车站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确定方法可以提高和保障设备发热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室内气温会显著影响设备外表面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及围护结构内表面热流密度,但对设备外表面热流密度的影响较小;地铁是否运营对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有较大影响,地铁运营期间设备发热量大于非运营期间;设备额定功率对弱电设备间设备发热量峰值有较大影响,车站类型和建筑面积对设备发热量峰值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弱电设备间 空调负荷 设备发热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原铁路站房地板辐射系统的分区供暖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嘉诚 余涛 +2 位作者 雷波 陈辰 吕瑞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了解决高原铁路站房部分区域在强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出现过热、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能耗浪费的问题,以某高原铁路车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站房内太阳照射情况对地板辐射系统提出了分区供暖方案;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铁路站房进... 为了解决高原铁路站房部分区域在强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出现过热、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能耗浪费的问题,以某高原铁路车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站房内太阳照射情况对地板辐射系统提出了分区供暖方案;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铁路站房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了地板辐射系统分区前后站房内的热环境和系统供暖量.结果表明:地板辐射系统采用统一的设计及运行控制方案供暖时,站房内太阳直射影响区的平均操作温度在日间最高可达27℃,与非直射影响区之间的温差超过5℃;在地板辐射系统分区供暖时,直射影响区的平均操作温度最高为26℃,室内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局部过热现象得到缓解;在保证站房热舒适性的前提下,地板辐射系统的分区供暖方案能够使直射影响区整个供暖季的供暖量降低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房 太阳辐射 地板辐射供暖 室内热环境 系统供暖量
下载PDF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调控滞后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董玉峰 蔡晨钰 钟崴 《暖通空调》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城市集中供热一级管网传输距离长、拓扑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大,热源侧针对用户侧进行负荷调节时往往存在滞后特性。为实现实时精准按需供热,本文建立了供热一级管网延时特性的仿真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热用户进行调控滞后特性分析,并通过... 城市集中供热一级管网传输距离长、拓扑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大,热源侧针对用户侧进行负荷调节时往往存在滞后特性。为实现实时精准按需供热,本文建立了供热一级管网延时特性的仿真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热用户进行调控滞后特性分析,并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实际供热过程中调控的滞后特性。最后将理论与实际供热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换热站距离和供暖季不同阶段对温度调控滞后时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末端管网及供暖季末期的调控滞后特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管网 换热站调控 热用户 管网特性 滞后特性
下载PDF
一种月面微型热管堆电源概念设想
20
作者 赵泽龙 杨睿 +4 位作者 王傲 徐驰 郭键 安伟健 胡古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18,共6页
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及月面探测等任务需解决长期稳定能源及电力供给问题,受月面复杂环境影响,月面能源供给挑战极大。核反应堆电源具有长寿命、全天候、环境耐受力强等优势,是解决月面任务长期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热管冷却型反应堆作为... 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及月面探测等任务需解决长期稳定能源及电力供给问题,受月面复杂环境影响,月面能源供给挑战极大。核反应堆电源具有长寿命、全天候、环境耐受力强等优势,是解决月面任务长期能源需求的理想选择,热管冷却型反应堆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堆电源具有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特点,且易于实现长寿命设计。针对目前月面能源问题,提出了采用500 W电功率月面微型热管堆电源供电的初步设想,并重点对其屏蔽设计及辐射防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屏蔽设计方案及辐射防护措施。经过初步屏蔽设计研究,该电源可采用移动式、月面固定点位布置及浅坑式布置多种方式为月面用电设备供电,质量可约束在500 kg左右,轻质且微型,为科研站月面核反应堆电源屏蔽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科研站 月面能源需求 月面微型热管堆 屏蔽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