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the Channel Design on the Heat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Pulsating Flows in the Supply System of an Engine
1
作者 Leonid Plotnikov Danil Davydov +1 位作者 Dmitry Krasilnikov Vladislav Shurupov 《Frontier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I 2024年第5期1309-1322,共14页
Heat engines based on reciprocating machines remain in demand as energy converters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gas-dynamic,consumable and heat exchange characte... Heat engines based on reciprocating machines remain in demand as energy converters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gas-dynamic,consumable and heat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non-stationary air flows in a supply system with transverse profiling of valve channels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ies.Valve channels with cross sections in the form of a circle,square and triangle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consumable and heat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s in the supply system of the reciprocatingengine model.The article presents data on changes in local velocity,volumetric airflow and instantaneou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non-stationary airflow in supply systems with different valve channel designs.A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pulsations of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also performed.The Nusselt number was calculated for the studied supply systems.The figured valve channels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volumetric airflow through the supply systemupto32%comparedwiththe basic configuration.The useof a square valve channel leads to suppression of heat transfer(drop is about 15%)compared to the basic supply system,and the use of a triangular valve channel causes an intensification of heat transfer(growth is about 17.5%).The obtained data can be useful for refining mathematical models,adjust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and improving design methods for supply systems of reciprocating machines to improve their technical,economic,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iprocating-engine supply system figured valve channel transverse channel profiling pulsating air flow gas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puls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Reference on London’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
作者 Renrui Wang Fuyuan W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3年第1期54-68,共15页
London’s approaches to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fter the 21st century are multifaceted and relatively systematic.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analyse London’s ac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o dra... London’s approaches to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fter the 21st century are multifaceted and relatively systematic.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analyse London’s ac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to draw out what valuable lessons London has for the world in terms of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London’s policies and actions on climate mitigation in the areas of“greenhouse gas emissions”and“energy infrastructure”,and climate adaptation actions in the areas of“city green belt and urban afforestation”,“UHI and thermal crisis management”and“water suppl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rainage”.It then examines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hese actions to determine what London has to say about climate chang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other cities.This paper also discovers that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London has not only established carbon reduction targets,but also created a large academic research network,represented by the LCCP.At the same time,London has developed a scientific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ning framework(P2R2)that focuses on four key areas:Economic,environmental,health,and infrastructure sectors,and three types of risks:Flooding,heat,and water supply,and emphasizes the dynamics and flexibility of each adapt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Urban green belt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Water supply Sustainable drainage
下载PDF
畜禽粪便超高温堆肥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军有 李义勇 杜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9期131-13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超高温堆肥技术在畜禽粪便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超高温堆肥中试研究、超高温堆肥工程案例和超高温堆肥产物的质量及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外源供热和超嗜热菌剂添加是实现超高温堆肥的关键因素,其...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超高温堆肥技术在畜禽粪便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超高温堆肥中试研究、超高温堆肥工程案例和超高温堆肥产物的质量及其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外源供热和超嗜热菌剂添加是实现超高温堆肥的关键因素,其中超嗜热菌剂的添加尤为关键。研究表明,超高温堆肥适用于不同规模和不同种类的畜禽粪便处理,具有经济可行性。同时,超高温堆肥的产物符合中国有机肥料标准,并在种植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然而,超高温堆肥的微生物菌株资源挖掘利用和超高温堆肥产物的大田应用示范等工作仍有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超高温堆肥 中试研究 工程案例 堆肥化产品 超嗜热菌剂 外源供热 有机肥料标准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基于双燃料原动机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方案设计
4
作者 曹伟 王涛 +1 位作者 杨凯波 冯亮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4-398,共5页
常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多选用以天然气为单燃料的陆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为原动机,常规应急电站多选用以柴油为单燃料的内燃机作为原动机。选取双燃料发动机为原动机,以天然气为能源开展相应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设计,从用户端... 常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多选用以天然气为单燃料的陆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为原动机,常规应急电站多选用以柴油为单燃料的内燃机作为原动机。选取双燃料发动机为原动机,以天然气为能源开展相应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设计,从用户端各类能源的用能需求分析入手,以发电量最大化为原则,选取合适的余热转换技术,实现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供电、供冷和供热方案,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验证了双燃料发动机作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原动机,可以兼顾柴油机应急电站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综合功能,为一种比较高效的能源利用方案,可以为后续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双燃料发动机 冷热电三联供
下载PDF
时域叠加下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定位
5
作者 王巍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了在对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定位时有效提取燃气管道显著图,提高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时域叠加的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定位方法。首先,结合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频域对管道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空间信息进行表征,提取出燃气管道显著... 为了在对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定位时有效提取燃气管道显著图,提高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时域叠加的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定位方法。首先,结合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频域对管道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空间信息进行表征,提取出燃气管道显著图,实现对管道泄漏位置的范围标定;然后,通过对原始一维回波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处理,实现噪声信号的去除;最后,对输出信号的时域进行叠加,并对叠加程度进行判断,识别出管道泄漏位置。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进行定位时,相较于现有常用方法,其定位相对误差值明显较低,信号源相关系数为0.21和0.82时的定位误差均小于25 mm,定位精度较为理想。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定位燃气非金属PE管道泄漏位置,为燃气管道的维护、抢修以及防止事故发生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与供燃气工程 时域叠加 燃气管道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管道泄漏位置
下载PDF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 被引量:21
6
作者 孔祥强 王如竹 +1 位作者 李瑛 黄兴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研究了以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为核心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并以应用场合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具体的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了以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为核心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并以应用场合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具体的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联供系统具有良好的热经济性;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模式与能源价格有关,在天然气价格不变时,电价越高,联供系统运行经济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工程 冷热电联供 最优化 吸附式制冷机 热经济
下载PDF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power system for a micro-CCHP system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应林 张小松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2期297-301,共5页
The univers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engine is established,and an economical zone,in which an engine mainly provides medium output load at medium speed,is presented.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universal m... The univers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engine is established,and an economical zone,in which an engine mainly provides medium output load at medium speed,is presented.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universal model of such an engine above,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refitted engine is provided.The boundary of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cal zone is further demarcated,and the optimal operating curve and the operating point of the engine are analyzed.Then,the energy transforming models of the power system are established in the mode of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MCHP),the mode of heating and power(MHP)and the mode of electricity powering(MEP).The parameter matching of the power system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ratios of the gear box in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MCHP,the speed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engine to the gear box(ies)and the speed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motor to the gear box(ims)are defined as 2.9 and 1,respectively;in the MHP,when the demand load of the power system is less than the low critical load of the economical zone,the speed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motor to the engine(ime)is equal to 1,and when the demand load of the power system exceeds the low critical load of the economical zone,ime equals 0.85;in the MEP,the optimal value of ims is defined as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distributed energy supply battery bank ENGINE
下载PDF
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独立供能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应林 张小松 吴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为了克服微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空调负荷的不足和内燃机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独立供能系统.在分析冷热电(模式A)、热电(模式B)以及冷热(模式C)3种不同工作模式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建... 为了克服微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空调负荷的不足和内燃机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燃气热泵的独立供能系统.在分析冷热电(模式A)、热电(模式B)以及冷热(模式C)3种不同工作模式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其动力系统的能量传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动力系统在燃气机输出负荷率为70%-80%之间时,热效率较高;在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中,模式C的动力系统的热效率最高,最大值到达0.4以上,模式A的动力系统热效率次之,模式B的动力系统热效率最低;本系统在热泵空调模式(模式C)下运行时,比常规的单一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泵空调系统节能,动力系统的热效率总体提高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泵 内燃机 蓄电池组 独立供能
下载PDF
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组成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兴华 李赟 +1 位作者 孔祥强 王如竹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4-608,共5页
对一种微型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系统由小型燃气发动机和热水驱动的吸附制冷机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热电输出比,系统设置了一电热泵.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负荷率(PLR)下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PER),确定了高效运行的参... 对一种微型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系统由小型燃气发动机和热水驱动的吸附制冷机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热电输出比,系统设置了一电热泵.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负荷率(PLR)下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PER),确定了高效运行的参数范围;比较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热电输出比、热水输出比条件下的节能性;并通过一实例对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宽广的热电输出比、较高的总能利用率和经济可行性,适合小型商业场所和家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工程 楼宇冷热电三联供 技术经济 热泵 一次能源利用率
下载PDF
室内空气净化器性能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晓微 张于峰 +1 位作者 谢朝国 黄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参照国标搭建了室内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测试台,并提出单位面积净化量ms、单位时间净化量mt、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净化量m等3项性能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分别检测TiO2光触媒、ACF活性炭纤维及TiO2/ACF复合材料的净化性能,并将测试数据按这3项指... 参照国标搭建了室内空气净化器的性能测试台,并提出单位面积净化量ms、单位时间净化量mt、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净化量m等3项性能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分别检测TiO2光触媒、ACF活性炭纤维及TiO2/ACF复合材料的净化性能,并将测试数据按这3项指标进行整理计算,结果验证了指标的便利性和直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供燃气 通风与空调工程 空调系统 空气净化器 评价指标 检测方法 气密性试验 自然衰减
下载PDF
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天宇 陈曦 +2 位作者 张华 冯丽娜 王建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4,共4页
三联产系统的节能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该系统的热力学评价指标主要是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和一次能源节约率PESR。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以斯特林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三联产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工况,PER和PESR随x、η变化... 三联产系统的节能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该系统的热力学评价指标主要是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和一次能源节约率PESR。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以斯特林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三联产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工况,PER和PESR随x、η变化趋势相同,均随x、η增加而增大,一次能源节约率PESR平均可达29.7%;夏季工况,PER和PESR随x、η变化趋势相同,均随x增加而减小,随η增加而增大,一次能源节约率PESR平均可达3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斯特林发动机 热力学分析 能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的性能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勇 杨昭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4,共6页
基于能量综合梯级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供给系统形式——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建造了实验样机,介绍了实验样机的系统组成.利用实验样机进行了详细的发动机性能实验、余热回收利用实验和内燃机独立供... 基于能量综合梯级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供给系统形式——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建造了实验样机,介绍了实验样机的系统组成.利用实验样机进行了详细的发动机性能实验、余热回收利用实验和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总体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发动机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内燃机独立供能系统的使用要求;设置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能够有效地回收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余热回收量增加,但余热利用率下降;系统总体性能较好,有较高的COP和COPz,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大部分都在1以上,说明系统具有优越的变工况运行性能和较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独立供能 余热回收 一次能源利用率 燃气机热泵
下载PDF
增压站天然气发动机余热利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梁 梁政 +1 位作者 邓雄 田家林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7期27-30,共4页
压缩机增压站安装防噪声工房后房内温度超标,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油气田地面站场燃气发动机组的热能有效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发动机组的高温烟气通常被白白排放。提出的天然气发动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结合现代吸收式制冷技术,可以... 压缩机增压站安装防噪声工房后房内温度超标,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油气田地面站场燃气发动机组的热能有效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发动机组的高温烟气通常被白白排放。提出的天然气发动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结合现代吸收式制冷技术,可以解决增压站的防噪声工房、中控室、办公楼等地的夏季降温、冬季保温问题,并可实现制冷量与防噪声工房内发动机空压机组散热量的动态平衡,满足机组在防噪声门关闭情况下的温度要求环境,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制冷 供热 燃气发动机 增压机组
下载PDF
直埋敷设与地沟敷设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平 宋秋霞 +1 位作者 杨新翰 席丁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的聚氨酯保温直埋管和玻璃棉类保温管地沟敷设工程造价、不同保温材料热损失进行计算比较 ,结果表明 :使用聚氨酯保温直埋管可降低工程造价 8% ,管网热损失仅为 2 %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的聚氨酯保温管道... 通过对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的聚氨酯保温直埋管和玻璃棉类保温管地沟敷设工程造价、不同保温材料热损失进行计算比较 ,结果表明 :使用聚氨酯保温直埋管可降低工程造价 8% ,管网热损失仅为 2 %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的聚氨酯保温管道使用寿命是地沟敷设管道的 3~ 4倍 ,施工周期可缩短 5 0 %。并对聚氨酯保温管直埋敷设的施工和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埋敷设 地沟敷设 供热工程 应用 聚氨酯保温直埋管 玻璃纤维类保温管
下载PDF
带储能单元的燃气机热泵供暖季运行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昭 高轶德 +1 位作者 张强 李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0-465,共6页
针对冬季建筑热负荷典型日逐时变化特点以及燃气机热泵系统运行特性,提出将储能单元应用于燃气机热泵系统,建立了系统热平衡模型及评价指标,基于建筑热负荷波动范围设计了储能单元储放能策略及系统工作模式分区(Mode L,P,F,O),对系统进... 针对冬季建筑热负荷典型日逐时变化特点以及燃气机热泵系统运行特性,提出将储能单元应用于燃气机热泵系统,建立了系统热平衡模型及评价指标,基于建筑热负荷波动范围设计了储能单元储放能策略及系统工作模式分区(Mode L,P,F,O),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储能单元后燃气发动机可一直运行在经济转速范围(1,200~2,000,r/min)内,系统日均一次能源利用率(PERh)为1.48,较传统燃气机热泵系统PERh提升了4.2%,,燃料消耗量减少12.5%,,较好地平衡了燃气机热泵系统制热量与建筑实时热负荷间的供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机热泵 储能 建筑供能 建筑负荷
下载PDF
地热能供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贵玲 杨轩 +3 位作者 马凌 周佳琦 沈国华 王婉丽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5-24,共10页
目前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2019年全球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到了总CO2排放的28%。如今,建筑节能降耗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能源格局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探究地热资源供热潜力及其在"双碳"目标中的价值体现,简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禀赋... 目前建筑行业能耗居高不下,2019年全球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到了总CO2排放的28%。如今,建筑节能降耗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能源格局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探究地热资源供热潜力及其在"双碳"目标中的价值体现,简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禀赋及分布特点,给出了不同地区适用的地热供能模式。聚焦节能高效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得出了浅层和中深层的不同供能特点。根据近5年发展推测,到2030年地源热泵将覆盖我国19.25%的城市供暖面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面,从探热-采热-用热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新型地埋管换热器和直膨式地源热泵系统及跨季蓄能、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利用模式,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地源热泵 建筑供能 工程应用 碳排放 “双碳”目标 多能互补 供暖
下载PDF
热湿气候地区木结构墙体霉菌污染评估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兴国 陈友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117,共5页
根据霉菌生长的临界条件,在对墙体进行详细热湿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木结构中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预防霉菌生长的墙体最小热阻的确定方法。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中胶木层的霉菌生... 根据霉菌生长的临界条件,在对墙体进行详细热湿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木结构中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预防霉菌生长的墙体最小热阻的确定方法。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中胶木层的霉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靠近室内侧的表面,由于湿度过高引起霉菌大量生长。该墙体要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需合理的设计室内产湿率和除湿率之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 霉菌污染 木结构 霉菌生长指数 热湿气候 临界相对湿度
下载PDF
气流速度对地板送风房间颗粒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灿 李念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对于地板送风系统,空气从架空地板下直接送入人员呼吸区,送风气流卷吸地板附近颗粒物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气流速度对颗粒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了模拟空气流动和颗粒运动轨迹的模型,并且在4种不同气流速度下在一间... 对于地板送风系统,空气从架空地板下直接送入人员呼吸区,送风气流卷吸地板附近颗粒物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气流速度对颗粒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了模拟空气流动和颗粒运动轨迹的模型,并且在4种不同气流速度下在一间全尺寸小室内进行试验,测试了不同粒径颗粒浓度的衰减。试验结果表明,随送风气流速度增大,室内较大颗粒浓度衰减比较小颗粒更快;另一方面,计算结果也表明,气流速度对不同尺寸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同,特别是大于3μm的颗粒随着气流速度增加,其悬浮寿命衰减比1 μm以下的颗粒显著得多。计算与试验结果的趋势非常一致。结果对室内颗粒污染物的治理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空调工程 颗粒污染物 地板送风系统 悬浮 模拟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暖调节公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明辉 孟德志 倪成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22-526,共5页
板式换热器凭借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供暖工程中的主导换热设备,但目前没有用于分析板式换热器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暖调节的公式。针对供暖用户系统采用质调节,热水网路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调节的情况进行分析,推导出了供暖用户系统以... 板式换热器凭借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供暖工程中的主导换热设备,但目前没有用于分析板式换热器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暖调节的公式。针对供暖用户系统采用质调节,热水网路系统采用质量-流量调节的情况进行分析,推导出了供暖用户系统以及热水网路系统应用板式换热器间接连接热水供暖集中供暖调节公式。验算表明,该公式既适用于质调节又适用于不同流量优化调节系数的质量-流量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与供燃气工程 板式换热器 集中供暖 质调节 质量-流量调节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中水源热泵地板供暖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明辉 刘萌 邹韦唯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7年第5期368-373,共6页
为研究中水源热泵地板供暖系统的节能策略,以石家庄市某实际运行小区的中水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为对象,引入室外综合温度的概念,综合考虑室外气温、太阳辐射热与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推导得出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质调节情况下,保证... 为研究中水源热泵地板供暖系统的节能策略,以石家庄市某实际运行小区的中水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为对象,引入室外综合温度的概念,综合考虑室外气温、太阳辐射热与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推导得出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质调节情况下,保证热用户舒适度的二次网供、回水温度调节公式。经实际运行测试,由该调节公式计算得出的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作为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分时段质调节的依据,可以在满足热用户舒适度要求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中水源热泵系统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结合及推广为城市集中供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与供燃气工程 中水源热泵 地板辐射供暖 供暖运行方式 室外综合温度 质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