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lvianolate increases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in a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被引量:12
1
作者 Jinnan Zhang Wei Lu +3 位作者 Qiang Lei Xi Tao Hong You Pinghui Xi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5期2327-2335,共9页
Stroke remains a worldwide health problem. Salvianolate exerts a protective effect in various mi- 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related diseases, but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protective action have mainly... Stroke remains a worldwide health problem. Salvianolate exerts a protective effect in various mi- 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related diseases, but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protective action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myocardium, whereas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brain tissue following ischemia-reperfusion. We assess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salvianolate in a rat model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duced using the suture method. At onset and 24 and 48 hours after reperfusion, rat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salvianolate (18 mg/kg) or salin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t 72 hours showed that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of rats that had received salvianolat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ats that had received saline.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was used to stain cerebral tissue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infarct area. A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farct area and a significantly lower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salvianolate compared with the saline treatment.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22 and 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rats treated with salvianolate compared with rats treated with salin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salvianolate provide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upregulating heat shock protein 22 and 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rain injury salvianolic acid B SALVIANOLATE heatshock protein 22 protein kinase B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poptosis NEUROPROTECTION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高热环境中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蒋加进 甘芳 +3 位作者 胡志华 陈兴祥 刘永杰 黄克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0-1074,共5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高热环境中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复合益生菌分别以1%、3%的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组成试验日粮1和2,同时以基础日粮作为对照。选取45头35日龄杜洛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上...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高热环境中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复合益生菌分别以1%、3%的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组成试验日粮1和2,同时以基础日粮作为对照。选取45头35日龄杜洛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上述日粮,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热环境中,3%复合益生菌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个试验组仔猪肠道中的乳酸杆菌数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大肠杆菌数与腹泻率则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复合益生菌对Hsp70和Hsp27 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而3%复合益生菌可显著降低Hsp70和Hsp27 mRNA水平。上述结果说明,复合益生菌能有效缓解断奶仔猪的热应激,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显著降低腹泻率,可作为一种潜在的仔猪抗热应激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仔猪 高热环境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抑制HSP70表达对体外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洪福 傅震 +4 位作者 郑兆巽 范钦和 罗其中 邱永明 沈建康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探讨抑制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的方法 ,观察阻滞HSP 70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株 ,经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 目的 探讨抑制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的方法 ,观察阻滞HSP 70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株 ,经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不同时间后 ,碘化丙碇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核固缩、致密和碎裂现象 ;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亚二倍体峰 ,提示出现细胞凋亡。分析细胞周期 ,发现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G0 、G1期 ,随药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 ;观察细胞膜HSP 70蛋白表达 ,经槲皮素作用后细胞表面HSP 70表达显著受到抑制。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出现核致密、核碎裂及核边聚现象。结论 脑胶质瘤细胞广泛存在HSP 70过度表达 ,HSP 70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槲皮素可特异性抑制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HSP 70的表达并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脑胶质瘤 槲皮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经高温处理后大鼠肝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建宏 李玉民 巩爱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在高温处理后大鼠肝中不同时段的表达。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组 (对照组 )和B组 (高温组 ,42℃ ,2 0min)。A组分别在麻醉后 4,8,2 0 ,3 6,72h取肝脏组织 ;B组置于自行设计的加热装置分别热处理后 4,8...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在高温处理后大鼠肝中不同时段的表达。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组 (对照组 )和B组 (高温组 ,42℃ ,2 0min)。A组分别在麻醉后 4,8,2 0 ,3 6,72h取肝脏组织 ;B组置于自行设计的加热装置分别热处理后 4,8,2 4,3 6,72h取肝脏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 ,B两组不同时段HSP70表达 ,并对比其差异。结果 高温处理组各时段HSP70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8~ 2 4h达最高峰 (P <0 .0 1)。高温处理后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高温可诱导HSP70在大鼠肝中的高表达 ,处理后不同时段表达的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化学 热休克蛋白/分析 高温 人工
下载PDF
不同类型热休克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名耀 吴贤英 沈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5,I02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不同类型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51例食管癌组织和10例切缘食管粘膜中HSP25、HSP60、HSP7...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不同类型热休克蛋白(HSPs)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51例食管癌组织和10例切缘食管粘膜中HSP25、HSP60、HSP70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癌旁食管粘膜和癌组织中HSP25、HSP60和HSP70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00%、923%、615%和118%、941%、608%;仅HSP70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各型HSPs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提示某些类型的热休克蛋白可在癌旁食管粘膜和癌组织过量表达,其中HSP70还与食管癌的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应激性溃疡相关防御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薛翔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危重病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其分子机制,发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防御因子,涉及抗氧化应激(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硫化氢、谷氨酸盐)、黏膜保护、修复... 危重病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其分子机制,发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防御因子,涉及抗氧化应激(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红素加氧酶-1、硫化氢、谷氨酸盐)、黏膜保护、修复相关的信号与受体(如环氧化酶-2、Toll样受体、三叶因子、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激素(如降钙索基因相关肽、胰高血糖素样肽-2)等方面,本文就主要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防御因子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模拟不同海拔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VEGF和HSP70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锋 汤长发 +2 位作者 印大中 瞿树林 龚晓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模拟不同海拔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保护性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48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常氧对照组(C)、14.5%O2低氧暴露组(14.5%O2LH)、12.7%O2低氧暴露组... 目的:探讨模拟不同海拔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保护性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48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常氧对照组(C)、14.5%O2低氧暴露组(14.5%O2LH)、12.7%O2低氧暴露组(12.7O2LH)、常氧训练组(TL)、14.5%O2高住低练组(14.5%O2LiLo)、12.7%O2高住低练组(12.7%O2HiLo),每组8只。采用20.9%、14.5%和12.7%三种氧浓度暴露和运动强度逐渐递增的高住低练模型,两LH组每天在低压氧舱中放置22 h后2 h舱外常氧生活,两HiLo组每天在低压氧舱中放置22 h后常氧生活1 h,再常氧训练1 h,所有进行低氧暴露的动物每周实验6天;TL组和两HiLo组进行一次5~10 min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0)后,每天训练速度为35m/min,运动时间从30 min至60 min递增,每3天增加5 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6天,共4周。实验方案结束后24 h,麻醉大鼠取大鼠心尖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和HSP70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14.5%O2LH组、TL组和12.7%O2的HiLo组VEGF阳性物质表达量显著增加(Ρ<0.05),12.7%O2LH组增加不显著(Ρ>0.05),而14.5%O2HiLo组表达量增加非常显著(Ρ<0.01);14.5%O2LH组VEGF阳性物质表达量较12.7%O2LH组显著增加(Ρ<0.05),12.7%O2HiLo组比14.5%O2HiLo组显著降低(Ρ<0.05),14.5%O2HiLo组VEGF阳性物质表达量较14.5%O2LH组显著增加(Ρ<0.05)。(2)与C组相比较,14.5%O2LH组、14.5%O2和12.7%O2两HiLo组HSP70阳性物质表达量增加(Ρ<0.05),12.7%O2LH组表达最明显,而TL组增加不显著(Ρ>0.05);14.5%O2LH和HiLo两组HSP70阳性物质表达量分别比12.7%O2LH和HiLo两组显著降低(Ρ<0.05),而两LH组HSP70阳性物质表达量分别与两HiLo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Ρ>0.05)。结论:单纯低氧暴露、常氧运动及高住低练三种应激因素均诱导细胞保护性蛋白VEGF和HSP70表达;14.5%O2HiLo组的VEGF表达最显著,而12.7%O2LH组的HSP70表达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住低练 心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电针刺复合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震虹 王祥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刺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 m RNA表达和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探讨电针刺和丹参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2 4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再灌注组 )、电针刺组、丹参组和电针刺 +丹... 目的 :观察电针刺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 Hsp70 ) m RNA表达和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探讨电针刺和丹参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2 4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再灌注组 )、电针刺组、丹参组和电针刺 +丹参组 4组 ,每组各 6只。采用夹闭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in后松解 2 h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术中分别采取电针刺激和静脉给予丹参的处理。在缺血前、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h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中多巴胺含量 ;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 ( PT PCR)方法测定Hsp70 m RNA的表达 ;观察电针刺和丹参对 Hsp70 m RNA表达及血中多巴胺含量的影响。结果 :电针刺组和丹参组心肌 Hsp70 m 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 ( P均 <0 .0 5 ) ,而血中多巴胺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则均有明显的降低 ( P<0 .0 5 ) ;与电针刺组和丹参组相比 ,电针刺 +丹参组的变化则更为显著 ( P均 <0 .0 5 )。结论 :电针刺和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 Hsp70 m RNA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后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 丹参 缺血-再灌注 HSP70 MRNA 多巴胺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60及重组热休克蛋白60对U937细胞IL-6分泌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孟玮 张珍 +3 位作者 魏义花 刘春会 周秀芝 李波清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6695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利用重叠延伸PCR法使1398和1399位点的AG突变为GC,获得重组hsp60基因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ASY-E1-rhsp60,经IPT... 目的观察重组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6695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利用重叠延伸PCR法使1398和1399位点的AG突变为GC,获得重组hsp60基因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ASY-E1-rhsp60,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表达突变型rhsp60,将50、100、200μg/mL的rhsp60(rhsp60组)、hsp60(hsp60组)分别与U937细胞共培养,于12、18、24 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IL-6水平,设PBS对照组。结果 rhsp60组、hsp60组IL-6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同时点同浓度下rhsp60组IL-6分泌水平明显高于hsp60组(P均<0.05),IL-6的分泌随着蛋白刺激浓度的升高而增高。结论 rhsp60与hsp60皆可促进U937细胞分泌IL-6,胃癌来源的rhsp60使IL-6分泌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胃癌 重组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60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HSP65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席丽 师长宏 +4 位作者 靳亚平 张海 张廷芬 赵勇 岳晨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构建HSP65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并与BCG相比较,评价这两种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学特性.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hsp65基因,连接进入pMD18-T载体中,测序后,利用不同酶切位点将完整的hsp65基因分别克隆到pProE... 目的:构建HSP65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并与BCG相比较,评价这两种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学特性.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hsp65基因,连接进入pMD18-T载体中,测序后,利用不同酶切位点将完整的hsp65基因分别克隆到pProEX HTb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前者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后,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后者通过阳离子聚合物瞬转P815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SP65蛋白的表达.用上述原核表达蛋白和真核质粒(分别为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滴度,MTT测定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指数.结果:获得的结核分枝杆菌hsp65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Mr约65000处有与鼠抗HSP65 mAb和临床结核患者血清的特异性结合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P815细胞的表达蛋白与HSP65 mAb有特异性结合.两种疫苗免疫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经蛋白刺激后可引起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结论:所构建的两种疫苗能引起免疫动物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应进一步研究其抵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保护力机制,以用于结核病的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热休克蛋白质类 亚单位疫苗 基因疫苗
下载PDF
短期学习记忆对小鼠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芬 万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48-2250,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短期学习记忆模型,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否参与学习记忆过程.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建立学习记忆模型,同时设立游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训练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灌注固定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 目的建立小鼠短期学习记忆模型,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否参与学习记忆过程.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建立学习记忆模型,同时设立游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训练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灌注固定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中HSP70,HSP27的表达情况.结果学习记忆模型组小鼠的海马、杏仁核簇及大脑额叶皮质高表达HSP70,游水对照组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少,空白对照组HSP70几乎无表达;HSP27在各组均无表达.结论HSP70可能是参与学习记忆的重要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MORRIS水迷宫 热休克蛋白质70 热休克蛋白质2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枣裂果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薇 贾彦丽 +1 位作者 吴硕 智福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3-71,共9页
为了从转录本水平阐明水分胁迫下的枣裂果的分子机制,以5 a生金丝新4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50 h的喷淋,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束后对喷淋前后的样品在ONT平台进行3代全长转录组测序。6个样品共获得13368条转录本序列,APA事件中鉴定到9178个... 为了从转录本水平阐明水分胁迫下的枣裂果的分子机制,以5 a生金丝新4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50 h的喷淋,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束后对喷淋前后的样品在ONT平台进行3代全长转录组测序。6个样品共获得13368条转录本序列,APA事件中鉴定到9178个PolyA位点,并找到78个显著富集的PolyA信号(PAS)motif,预测到7321个SSR和114个lncRNA;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鉴定到239,189个可变剪接事件;差异分析共得到248个差异转录本,参与的主要转录本包括钙网蛋白、钙联蛋白、热激蛋白、微管蛋白、果糖激酶等。GO富集显示,差异转录本主要参与了翻译、有丝分裂、冷适应等生物学过程,相应地细胞组分为细胞质和核糖体,富集的分子功能为核糖体成分、木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等;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上调表达的转录本主要参与了内质网蛋白加工、吞噬体、氨基糖与核糖代谢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下调转录本主要参与了内质网蛋白加工、氮代谢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等过程。差异转录本编码的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互作网络。水分胁迫下的裂果机制可能包括可变剪接事件的减少、钙网蛋白和钙调蛋白对钙离子的调节、持续喷淋后冷应激造成热激蛋白上调及细胞壁组分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水分胁迫 全长转录组 钙网蛋白 热激蛋白
下载PDF
M2-PK和HSP90α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志刚 宋永春 +1 位作者 孙瑞芳 雷光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673-2678,共6页
目的:检测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与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与癌胚抗原(CEA)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标本各80例,检测血清中的M2-PK、HSP90α及CEA的含量.结果:M... 目的:检测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与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与癌胚抗原(CEA)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标本各80例,检测血清中的M2-PK、HSP90α及CEA的含量.结果:M2-PK、HSP90α和CEA在胃癌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2-PK的灵敏度为56.25%,特异度为91.25%.HSP90α的灵敏度为52.50%,特异度为92.50%.CEA灵敏度为45.00%,特异度为92.50%.与HSP90α和CEA相比,M2-PK灵敏度较高,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达91.25%.胃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2-PK在病变大于5cm、临床病理晚期、肿瘤浸润深度较深和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表达水平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2-PK和HSP90α的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M2-PK和HSP90α可以作为潜在的胃癌血清标志物,且M2-PK和HSP90α可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 热休克蛋白90Α 标志物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明炬 黄秋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6-299,共4页
胃癌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排行中仅次于肺癌,居于第2位,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HSPs)家族中最保守且最为重要的一族,具有分子伴侣、参与肿瘤免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提高细胞的应激耐受... 胃癌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排行中仅次于肺癌,居于第2位,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热休克蛋白(HSPs)家族中最保守且最为重要的一族,具有分子伴侣、参与肿瘤免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提高细胞的应激耐受性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Hsp70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作者就Hsp70与胃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胃癌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热休克蛋白70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燕彬 陈永林 +1 位作者 张惠荣 潘金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及其在窒息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46例。其中,轻度窒息51例,重度窒息45例,另随机选取Apgar评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及其在窒息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46例。其中,轻度窒息51例,重度窒息45例,另随机选取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胎儿娩出立即抽取脐动脉血2m L。采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IGF-1、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血清中IGF-1、HSP70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中IGF-1表达水平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r=0.73,P<0.01);血清中HSP70表达水平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r=-0.61,P<0.01)。血清中IGF-1、HSP70预测新生儿窒息的AUC值分别为0.123(95%CI:0.054~0.192,P<0.01)和0.803(95%CI:0.731~0.875,P<0.01)。血清中IGF-1界值为14.17 ng·m L-1,灵敏度63.50%,特异度94.00%;血清中HSP70界值12.90 ng·m L-1,灵敏度83.30%,特异度68.00%。结论血清中IGF-1、HSP70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血清中IGF-1、HSP70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早期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热休克蛋白70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通心络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国强 吴以岭 +4 位作者 贾振华 吴正国 高怀林 吴相春 魏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在缺血脑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K-801组、通心络大剂量组(简称TXLL)、通心络小剂量组(简称TXL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后,MK-801组腹腔注射MK-8010.5mg/(kg.d...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在缺血脑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K-801组、通心络大剂量组(简称TXLL)、通心络小剂量组(简称TXL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后,MK-801组腹腔注射MK-8010.5mg/(kg.d),1次/天;TXLL、TXLS组分别给予1.0g/(kg.d)和0.5g/(kg.d)通心络原粉灌胃,2次/天。采用流式细胞、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观察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p53和HSP7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通心络与MK-801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缺血后各时间点脑部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P<0.05,P<0.01),以TXLL组效果最显著;模型组Caspase-3、p53蛋白及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通心络和MK-801均可使其表达减低,TXLL组最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HSP70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通心络通过减少MCAO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p53表达、促进应激保护性HSP7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大脑中动脉闭塞 凋亡 Caspase-3 p53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益气利湿行水方对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膀胱功能恢复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春娜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9期777-779,782,共4页
目的 :探讨益气利湿行水方对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膀胱功能恢复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6例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利湿行水... 目的 :探讨益气利湿行水方对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膀胱功能恢复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6例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利湿行水方口服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门疼痛评分、首次排尿时间、24 h排尿次数、每次尿量和膀胱功能恢复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热休克蛋白HSP-47、HSP-60及HSP-90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79.0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患者的肛门疼痛评分、首次排尿时间和24 h排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每次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总恢复率90.70%,对照组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观察组治疗后的热休克蛋白HSP-47、HSP-60及HSP-90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利湿行水方治疗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能减轻患者的肛门疼痛症状,改善其排尿功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 术后急性尿潴留 益气利湿行水 膀胱功能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与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曹富民 张祥宏 +5 位作者 严霞 王俊灵 邢凌霄 王小玲 申海涛 王凤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与HSP27、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1年和≥5年)的101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与HSP27、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临床病理特征相同但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不同(≤1年和≥5年)的101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以及与HSP27、HSP70表达的关系。结果短期生存组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标记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6.79±2.11,明显高于长期生存组(5.00±0.77);两组caspase3阳性标记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5.12±0.67和5.07±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生存组survivin强阳性表达率为31.6%,明显低于短期生存组(54.0%,P=0.029);而caspase3在长期生存组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8.4%,明显高于短期生存组(47.6%,P=0.042)。caspase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长度有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survivin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是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与HSP27、HSP70表达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是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与HSP27和HSP70表达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SURVIVIN Caspase-3 热休克蛋白
原文传递
1,25-二羟基维生素D3调控腹膜纤维化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热休克蛋白47的表达 被引量:10
19
作者 达静静 董蓉 +3 位作者 沈燕 皮明婧 杨霞 查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1-538,共8页
目的观察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热休克蛋白47(HSP47)在腹膜中的表达,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抑制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 目的观察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热休克蛋白47(HSP47)在腹膜中的表达,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抑制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8)、模型组(n=8)和1,25-(0H)2-VitD3(VitD3)组(n=8)。腹腔注射含有0.1%葡萄糖和15%乙醇的氯己定(CHX)溶液0.2ml/d构建腹膜纤维化(PF)模型。VitD3组于造模当日开始腹腔注射1,25-(OH)2-VitD3[6ng·(100g)-1·d-1]。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腹膜转运功能、肾功能、腹膜厚度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原代培养SD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组为:对照组、高糖诱导组(HG,2.5%)、CTGF siRNA干预组(CTGFsiRNA+HG)、VitD3干预组(VitD3+HG)和联合干预组(CTGFsiRNA+VitD3+HG)。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CTGF和HSP47,ELISA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在腹膜组织和腹膜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腹膜超滤量明显降低(P〈0.05),腹膜厚度和腹透液尿素氮/血尿素氮(DUN/BUN)比值增加(均P〈0.05),腹膜组织CTGF及HSP47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应用1,25-(OH)2-VitD3干预后,大鼠腹膜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腹膜厚度下降(P〈0.05),CTG及HSP47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体外实验,经CTGFsiRNA、1,25-(OH)2-VitD3和二者联合分别干预2.5%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FN、CTGF及HSP47的表达量较高糖组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腹膜纤维化模型大鼠腹膜CTGF和HSP47的表达明显增加,1,25-(OH)2-VitD3可能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降低HSP47和FN的表达,从而改善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纤维化 腹膜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47
原文传递
皮肤苏尔加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小坡 陈志明 +2 位作者 宋昊 孙建方 王洪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患儿女,7岁,因左侧面部斑块4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6cm×5cm境界清楚环状斑块,质韧,无明显触痛,皮损表面可见脓痂。组织病理:表皮部分破溃、坏死,真皮内弥漫性淋巴、组织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浸润,局灶伴较多嗜中性粒... 患儿女,7岁,因左侧面部斑块4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见6cm×5cm境界清楚环状斑块,质韧,无明显触痛,皮损表面可见脓痂。组织病理:表皮部分破溃、坏死,真皮内弥漫性淋巴、组织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浸润,局灶伴较多嗜中性粒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阴性、抗酸染色阴性。组织培养25 d后见暗产色分枝杆菌菌落。菌落涂片抗酸染色阳性。PCR扩增16S rRNA、hsp65基因产物发现与苏尔加分枝杆菌同源性最接近,分别为100%、99%。给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非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 苏尔加分枝杆菌 16S RRNA HSP6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