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impact kinetics with foot-strike manipulations during running 被引量:3
1
作者 Andrew D. Nordin Janet S. Dufek John A. Mercer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7年第4期489-497,共9页
Background: Lack of an observable vertical impact peak in fore/mid-foot running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means of reducing lower extremity impact forces, although it is unclear if impact characteristics exist in other ... Background: Lack of an observable vertical impact peak in fore/mid-foot running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means of reducing lower extremity impact forces, although it is unclear if impact characteristics exist in other axes. The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 was to compare three-dimensional(3 D) impact kinetics among foot-strike conditions in over-ground running using instantaneous loading rate–time profiles.Methods: Impact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by identifying peak loading rates in each direction(medial–lateral(ML), anterior–posterior(AP),vertical, and 3 D resultant) following foot-strike instructions(fore-foot, mid-foot, subtle heel, and obvious heel strike). Kinematic and kinetic data were analyzed among 9 male participants in each foot-strike condition.Results: Loading rate peaks were observed in each direction and foot-strike condition, differing in magnitude by direction(3 D resultant and vertical > AP > ML, p ≤ 0.031) and foot-strike: ML(fore-foot and mid-foot strike > obvious heel strike, p ≤ 0.032), AP(fore-foot and mid-foot strikes > subtle-heel and obvious heel strikes, p ≤ 0.023). In each direction, the first loading rate peak occurred later during heel strike running relative to fore-foot(p ≤ 0.019), with vertical and 3 D resultant impact durations exceeding shear(ML and AP, p ≤ 0.007) in each condition.Conclusion: Loading rate–time assessment identified contrasting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direction and the 3 D resultant following foot-strike manipulations, 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lower extremity structures in ru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foot heel strike Loading rate Mid-foot Overground RESULTANT
下载PDF
基于角速度的膝关节屈伸角度实时估计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榕 连春快 +2 位作者 杨浩 陈昕 梁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76,共9页
穿戴式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实时估计对康复评估及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实时控制有重要作用。利用穿戴在大腿和小腿上的两个角速度传感器实现膝关节角度实时估计。首先离线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计算膝关节模型的关节轴,然后在线将这两个角速度传... 穿戴式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实时估计对康复评估及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实时控制有重要作用。利用穿戴在大腿和小腿上的两个角速度传感器实现膝关节角度实时估计。首先离线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计算膝关节模型的关节轴,然后在线将这两个角速度传感器数据投影到关节轴上,确定出膝关节屈伸角度变化的角速度差,对角速度差进行积分可得膝关节屈伸角度。同时,利用小腿上的角速度传感器实时判断脚跟着地点时刻,在该时刻对角度进行重置来消除积分漂移。募集5个健康人和2个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小腿上的角速度传感器能准确判断脚跟着地点,与压力传感器判断出的脚跟着地时间点相比较,在5个步态周期里,健康组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7.88±19.64 ms,患者组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54.60±7.21 ms,约占步态周期的3%,有较高精度,符合应用需求。本方法的膝关节屈伸角度估计方法和角度传感器的实际测量数据对比,健康组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86±0.53°,患者组测试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2.00±0.78°。改变大腿上传感器穿戴位置的实验结果为穿戴位置不影响模型估计的角度。本方法操作方便,有效消除积分漂移,实现对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实时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角度 角速度传感器 遗传算法 关节轴 脚跟着地点
下载PDF
足下垂功能性电刺激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研究
3
作者 陈建国 丁建华 +1 位作者 陈楷 李玉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2-78,共7页
利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足下垂患者,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胫骨前肌,诱发肌肉收缩,使足尖上抬而改善步态。为了能在患者患肢摆动阶段对胫骨前肌施加功能性电刺激,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前2个步态周期信息更新检测... 利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足下垂患者,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胫骨前肌,诱发肌肉收缩,使足尖上抬而改善步态。为了能在患者患肢摆动阶段对胫骨前肌施加功能性电刺激,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阈值启停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前2个步态周期信息更新检测脚尖离地时刻的阈值,实现在线检测脚尖离地(toe off,TO)和脚跟着地(heel strike,HS)2个步态事件。利用该算法分别对3名患者的角速度信号进行检测,3名患者提前检测到脚尖离地点的最大时间分别为216.0、54.0和310.5 ms,滞后检测到脚尖离地点的时间均为6.7 ms,滞后检测到脚跟着地点的最大时间均为54.0ms。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检测脚尖离地时刻和脚跟着地时刻,从而准确安全地控制功能性电刺激开启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自适应阈值 脚跟着地 脚尖离地
下载PDF
跑鞋跟掌落差对跑步时着地方式和髌股关节应力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马森 崔婧 +1 位作者 周兴龙 刘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1-848,共8页
目的:探讨在相同跑速下,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对着地方式和髌股关节应力负荷的影响。方法:18名男性跑者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以4.0±0.2 m/s的速度完成测试,使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下肢的运动学数据和地面反... 目的:探讨在相同跑速下,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对着地方式和髌股关节应力负荷的影响。方法:18名男性跑者穿着不同跟掌落差的跑鞋以4.0±0.2 m/s的速度完成测试,使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下肢的运动学数据和地面反作用力;采用逆动力学和髌股关节生物力学模型计算髌股关节压力、应力等。结果:穿着零落差跑鞋跑步时,着地瞬间足地角显著降低(P=0.008);支撑期髌股关节应力峰值和应力冲量显著降低(P<0.05);髌股关节应力峰值时刻的膝关节屈曲角度、伸膝力矩、股四头肌肌力和髌股关节压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跟掌落差较高的跑鞋相比,穿着零落差跑鞋会降低着地瞬间足地角,降低支撑期髌股关节应力峰值和应力冲量,进而有效改善髌股关节负荷,降低髌股关节损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掌落差 足地角 着地方式 髌股关节应力负荷 髌股关节痛
下载PDF
跑步着地模式与鞋底落差对跑者髌股关节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成香 毛永 +1 位作者 魏书涛 安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目的:研究跑步过程中裸足、鞋底前后落差和跑步着地模式,对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影响,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跑鞋和跑步着地方式,科学锻炼,预防“跑步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3名男性跑步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con红外三... 目的:研究跑步过程中裸足、鞋底前后落差和跑步着地模式,对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影响,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跑鞋和跑步着地方式,科学锻炼,预防“跑步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3名男性跑步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con红外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获取受试者裸足和穿着不同鞋底前后落差(4 mm、8 mm和12 mm)的跑鞋,采用不同着地模式(后足着地模式和前脚掌着地模式),以3.33 m/s的速度进行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和髌股关节参数等数据,包括触地时踝关节角度、峰值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有效接触面积、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峰值髌股关节压力负荷、前脚掌着地时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髌股关节负荷的第一峰值。结果:后足着地模式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显著大于前脚掌着地模式(P<0.001);裸足状态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第一峰值显著小于穿鞋时(P<0.001)。结论:跑步时,选择裸足或鞋底前后落差小的跑鞋,采用前脚掌着地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髌股关节峰值反作用力和压力,可能有助于降低髌股关节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 鞋底前后落差 着地模式 髌股关节疼痛 有效接触面积
下载PDF
天然气压缩机气阀改造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元德 刘博 刘鑫伟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2,共4页
针对天然气压缩机气阀出现使用寿命短,阀片容易断裂,特别是每次更换气阀不但影响设备运行时率,同时影响油气田产量的问题,以往复压缩机气阀工作原理为基础,根椐往复式压缩机气阀阀片的失效形式,分析阀片材料、气阀设计及气阀运行环境等... 针对天然气压缩机气阀出现使用寿命短,阀片容易断裂,特别是每次更换气阀不但影响设备运行时率,同时影响油气田产量的问题,以往复压缩机气阀工作原理为基础,根椐往复式压缩机气阀阀片的失效形式,分析阀片材料、气阀设计及气阀运行环境等因素对气阀寿命的影响,通过ITKK-气阀设计工具软件及技术文件数据库,分析疲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气阀使用寿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阀 液击 倾侧 弹簧力 液体粘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