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ng Pinus palustris tree diameter and stem volume from tree height,crown area and stand-level parameters 被引量:15
1
作者 C.A.Gonzalez-Benecke Salvador A.Gezan +3 位作者 Lisa J.Samuelson Wendell P.Cropper Daniel J.Leduc Timothy A.Mart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3-52,共10页
Accurate an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orest growth and live biomass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assessing potential responses 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mod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orest growth and live biomass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assessing potential responses 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models to predict longleaf pine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merchantable stem volume (V)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 measurements. We used longleaf pine tree data from 3,376 planted trees on 127 permanent plots located in the U.S. Gulf Coastal Plain region to fit equations to predict dbh and V as functions of tree height (H) and crown area (CA). Prediction of dbh as a function of H improved when CA was added as an additional independent variable. Similarly, predic- tions of V based on H improved when CA was included. Incorporation of additional stand variables such as age, site index, dominant height, and stand density were also evaluated but resulted in only small improvements in model performance. For model testing we used data from planted and naturally-regenerated trees located inside and outside the geographic area used for model fitt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odels are a robust alternative for dbh and V estimations when H and CA are known on planted stands with potential for naturally-regenerated stands, across a wide range of ages.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models for use with metric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leaf pine diameter-height relationships crown area individual-tree stem volume growth and yield modeling
下载PDF
Ground pressure law of fully mechanized large cutting height face in extremely-soft thick seam and stability control in tip-to-face area
2
作者 刘长友 常兴民 +3 位作者 黄炳香 魏民涛 王君 王建树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4期410-414,共5页
When stepped coal getting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high seam mining working face,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working fa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herent conditions of extremely soft thick s... When stepped coal getting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high seam mining working face,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working fa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herent conditions of extremely soft thick seam mined by Liangbei Mine, such as the brokenness and activity law of rock seam in the working face, the law of load-bearing of its supports, and the instability character of coal or rock in tip-to-face area.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jor laws. Pressure intensity of roof in high seam mining with extremely soft thick seam is stronger than one in slicing and sublevel-caving as a whole. But the greater crushing deformation of coal side makes pressure intensity of roof in the middle of working face be equivalent to one in sublevel-caving. In the middle of working face the roof brokenness has less dynamic load effect than roof brokenness in the two ends of working face. The brokenness instability of distinct pace of roof brings several load-bearings to supports. In condition of extremely soft thick seam, the ratio of resistance increment of supports in two ends of working face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upports in the middle. Most sloughing in coal side is triangular slop sloughing caused by shear slipping in high seam mining with extremely soft thick seam. Ultrahigh mining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roof fall. Instability of coal or rock in tip-to-face area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with the methods such as improving setting load of supports, mining along roof by reinforcing floor and protecting the immediate roof in time,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ly-soft thick coal seam large cutting height roof fracture coal-rock in tip-to-face area control
下载PDF
Height connection across sea by using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sets,ellipsoidal heights,astrogeodetic deflections of the vertical,and an Earth Gravity Model
3
作者 Jianbo Wang Xinmin Qi +3 位作者 Kai Luo Zhengyuan Li Ruikang Zhou Jinyun Guo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3年第4期347-354,共8页
Islands and the mainland are separated by seas,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m might be so long that the height on the mainland cannot be exactly translated to the islands,resulting in different height systems on the m... Islands and the mainland are separated by seas,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m might be so long that the height on the mainland cannot be exactly translated to the islands,resulting in different height systems on the mainland and the islands.In this study,we used astrogeodetic deflections of the vertical and ellipsoidal heights of points on the mainland and island near their coastlines to implement height connection across sea areas.First,the modeled gravity and modeled astrogeodetic vertical deflections of segmentation points along connecting routes over the sea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he island were determined by Earth Gravity Model(EGM),and the ellipsoidal heights of segmentation poin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atellite altimetry data sets.Second,we used a linear interpolation model to increase the precision of the vertical deflections of segmentation points.Third,we computed the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of points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he island using a method derived from geopotential theory and the astronomical leveling principle.Finally,we estimated the normal height of the point on the island using the geopotential-difference iterative computation approach.Using observed data of normal heights,ellipsoidal heights,and astrogeodetic vertical deflections referring to height sites in Qingdao,Shandong Province,we conducted a numerical experiment involving the normal height connection across sea regions.We determined the data of the ellipsoidal heights and gravity of segmentation points along the connecting route across the water in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 using DTU10.The distance of the height connection across the sea was approximately 10.5 km.According to China's official leveling specificat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met the criterion of third-class leveling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ight datum connection across sea areas Geopotential difference Normal heights Astrogeodetic vertical deflections ISLANDS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顺北84X井超千米含油气重大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自成 云露 +7 位作者 漆立新 李海英 韩俊 耿锋 林波 陈菁萍 黄诚 毛庆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56,共16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中部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长期处于油气运聚富集的优势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带实钻揭示沿断裂带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顺北84X井纵向上沿断裂带含油气高度高达1088 m,揭示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大、不受现今构造高低控制... 塔里木盆地顺北中部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长期处于油气运聚富集的优势区,顺北8号走滑断裂带实钻揭示沿断裂带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顺北84X井纵向上沿断裂带含油气高度高达1088 m,揭示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大、不受现今构造高低控制。为查明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含油气高度的主控因素,立足顺北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和钻探成果,开展顺北84X井的储层、圈闭及成藏特征等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为深化断控缝洞型油气藏认识和向深层评价拓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①走滑构造破碎是致密碳酸盐岩成储的关键,其储层发育深度不受碳酸盐岩地层埋深的控制,在近9000 m的埋深条件下仍发育断控缝洞型储集体;②上覆巨厚泥岩盖层顶封、两侧致密灰岩侧封、走滑断裂平面分段和纵向分层变形是形成断控缝洞型圈闭的关键;③油-源对比分析表明油气来自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证实了前期顺北中、东部“寒武多期供烃、构造破裂成储、原地垂向输导、晚期成藏为主、走滑断裂控富”的成藏模式的合理性。顺北84X井的发现揭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致密碳酸盐岩发育受走滑断裂控制,储层纵向深度大,油气充注足,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高度 超深层 断控油气藏 顺北84X井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点云密度对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
5
作者 周梅 李春干 +1 位作者 李振 余铸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7,共9页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 [目的]点云密度是影响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探明点云密度对林分尺度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估测精度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应用技术方案。[方法]以马尾松、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百分比重采样方法,对密度为247点·m^(-2)的原始点云按40%、20%、8%、4%和2%的比例降低点云密度,得到1个全密度原始点云数据集和5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每个数据集独立进行点云分类、地面点滤波和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点云高度归一化等预处理并提取激光雷达变量;对于同一森林类型的同一个森林参数(林分蓄积量、断面积、平均高和平均直径)的估测,各个数据集都采用相同的乘幂模型结构式进行模型拟合,然后比较分析模型优度统计指标的差异,包括:决定系数(R^(2)),相对根方根误差(rRMSE)和平均预报误差(MPE);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各个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结果和激光变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点云密度分别稀疏至100、50、…、5点·m^(-2)时,各个森林参数估测模型的精度保持基本一致;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的森林参数估测值的均值与原始点云数据集的估测值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个稀疏密度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和原始点云数据集激光变量的均值基本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应用中,点云密度可低至5点·m^(-2)。然而,本试验结果仍需通过不同飞行高度获取不同密度点云数据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蓄积量 断面积 平均高 平均直径 UAV-LiDAR变量 乘幂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冬小麦株高提取与LAI估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夏积德 牟湘宁 +4 位作者 张鑫 张怡宁 梁琼丹 张青峰 王稳江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反映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为了探究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提取冬小麦株高的可靠性,以及利用株高和可见光植被指数估算LAI的精度,本文获取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无人机影像,提取了冬小麦株...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反映着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为了探究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提取冬小麦株高的可靠性,以及利用株高和可见光植被指数估算LAI的精度,本文获取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无人机影像,提取了冬小麦株高与可见光植被指数,使用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四种方法建立LAI估测模型,并对株高提取及LAI估测情况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1)株高提取值Hc与实测值Hd高度拟合(R^(2)=0.894,RMSE=6.695,NRMSE=9.63%),株高提取效果好;(2)与仅用可见光植被指数相比,基于株高与可见光植被指数构建的LAI估测模型精度更高,且随机森林为最优建模方法,当其决策树个数为50时模型估测效果最好(R^(2)=0.809,RMSE=0.497,NRMSE=13.85%,RPD=2.336)。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方法,高效、准确、无损地实现冬小麦株高及LAI提取估测可行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农情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可见光遥感 冬小麦 株高 叶面积指数 估测模型
下载PDF
PEMFC压差流道构型特征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富强 贾彦奎 +2 位作者 赵小军 祁慧青 范晓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压差流道构型尺寸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机理不明的问题,研究流道高度和脊背宽度对压差流道和直流道在氧气浓度、水浓度分布特征和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压降等方面影响...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压差流道构型尺寸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机理不明的问题,研究流道高度和脊背宽度对压差流道和直流道在氧气浓度、水浓度分布特征和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压降等方面影响规律,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道高度对压差流道和直流道性能影响较小,压差流道在脊背宽度为1.25 mm和1.50 mm时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研究压差流道变压区对流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压区高度为0.05 mm和长度为1.50 mm时,压差流道峰值功率密度最高。综合考虑功率密度和压降的影响,选择压差流道高0.40 mm、宽1.25 mm、脊背宽1.25 mm、变压区长1.50 mm、高0.05 mm,此时压差流道峰值功率密度为0.3661 W/cm^(2),相较于直流道峰值功率密度提升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压差流道 流道高度 脊背宽度 变压区
下载PDF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Catboost算法的杉木单木蓄积量估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梦莲 余坤勇 +5 位作者 张晓萍 赵各进 陈奕辰 陈翔宇 黄翔 刘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5,共9页
选取福建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6块杉木标准地内200株杉木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生成的冠层高度模型,运用局域极大值算法检测树冠顶点,提取树高;采用标记极值的分水岭算法估测冠幅面积,将估测的树高... 选取福建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6块杉木标准地内200株杉木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生成的冠层高度模型,运用局域极大值算法检测树冠顶点,提取树高;采用标记极值的分水岭算法估测冠幅面积,将估测的树高和冠幅面积结合单木蓄积量真值,构建基于Catboost算法的单木蓄积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局域极大值算法估测树高,R^(2)为0.91,RMSE为0.81 m;采用标记极值的分水岭算法估测冠幅面积,R^(2)为0.81,RMSE为1.18 m^(2);采用Catboost算法构建单木蓄积量估测模型R^(2)为0.934。因此,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可以有效估测树高和树冠面积,采用Catboost算法能够实现杉木单木蓄积量的估测,为高精度反演森林蓄积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积量 树高 冠幅 Catboost算法
下载PDF
MEMS高温压力传感器耐高温引线结构优化
9
作者 刘润鹏 雷程 +1 位作者 梁庭 杜康乐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6-391,共6页
绝缘体上硅(SOI)高温压力传感器可在高温(高于125℃)下工作。通常情况下构成惠斯通电桥的电阻单独处于压力敏感区,以提高其灵敏度,但在其工作期间压力传感器器件区电阻重掺区与金属引线连接处存在一定高度差,在加压加电高温环境下此处... 绝缘体上硅(SOI)高温压力传感器可在高温(高于125℃)下工作。通常情况下构成惠斯通电桥的电阻单独处于压力敏感区,以提高其灵敏度,但在其工作期间压力传感器器件区电阻重掺区与金属引线连接处存在一定高度差,在加压加电高温环境下此处热应力变大,金属引线因过热而出现金属引线断裂或失效,无法满足高温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硅引线技术,使其与压敏电阻处于同一高度层,金属引线平铺在硅引线上端,经退火后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案能使压力传感器在300℃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金属引线与电阻区连接完好,传感器敏感区应力降低接近50%,且优化后传感器灵敏度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上硅(SOI) 高温压力传感器 器件区电阻 高度差 硅引线
下载PDF
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无人机遥感估测
10
作者 田上峰 刘健 +2 位作者 余坤勇 王瑞璠 赵文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 以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河田镇为例,结合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数据优势,通过局部最大值和分水岭算法反演单木树高(H)和冠层半径(R_(c)),拟合以H和R_(c)为变量组合的异速生长方程,得到以新冠层参数为底的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树高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3和0.49 m;计算冠层半径的R2和RMSE分别为0.88和0.64 m;估算立木生物量的R^(2)和RMSE分别为0.89和3.37 kg。本研究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定量参数并构建的异速生长方程中,以组合(H+R_(c))为底的异速生长方程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的精度较高,可以有效估测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可为南方典型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立木生物量准确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红壤侵蚀区 立木生物量 生长方程 冠层半径 树高
下载PDF
X波段双偏振雷达物理量时间—高度剖面的重构方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11
作者 贾烁 杨洁帆 +3 位作者 雷恒池 韩辉邦 周万福 闫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8-954,共17页
如何利用现有雷达体扫数据重构反射率或其它物理量的时间—高度剖面,提高雷达体扫垂直分辨率并使其适用于云微物理结构的分析,是近几年来雷达气象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分辨率更高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体扫数据,对目前最新的柱垂... 如何利用现有雷达体扫数据重构反射率或其它物理量的时间—高度剖面,提高雷达体扫垂直分辨率并使其适用于云微物理结构的分析,是近几年来雷达气象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分辨率更高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体扫数据,对目前最新的柱垂直廓线(Columnar Vertical Profile,简称CVP)重构算法从目标区范围的选取方面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应用于水平尺度较小的局地降水云以及发展演变迅速的对流云。结果显示:对于高原地区局地降水云个例,目标区选取5 km(径向范围)×10°(方位角范围)组成的较小扇形区域,与云雷达的对比显示,改进的CVP方法重构的基本反射率(ZH)垂直廓线体现了回波的垂直结构,尤其是中高层对流泡的结构特点,相应的时间—高度序列能够较好地反映回波顶高的变化以及中高层强度逐渐减弱、低层强度逐渐增加的特点;对于华北地区发展旺盛且局地水平不均匀的对流云个例,本文改进了原始的CVP重构目标区选取方法,对高、低仰角层采用变化的径向范围并调整插值参数,改进后重构的ZH垂直廓线有效避免了低层回波水平分布相对不均匀导致的重构分层结构,显示出高、低层回波特征以及不同阶段目标区云结构的转变。进一步对比改进前后CVP方法重构建立的各偏振量时间—高度序列,改进后准确显示了个例云系微物理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揭示了高原地区局地降水云中对流泡的形成及其播撒作用机制,华北地区对流云成熟阶段的各偏振量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扫数据 CVP 方法改进 目标区 插值参数 时间—高度序列 结构特征 微物理特征
下载PDF
可视化织物弯曲性测试方法
12
作者 杨洋 刘成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针对纺织面料弯曲性测试需要多次裁样、费时等问题,提出1次可得到多组结果且快速简便的太阳花法测试方法。通过选择经纬2个方向的试样,裁剪5个宽度为2 cm、长度为6 cm的单条测试样,搭建测试装置并选取特征指标:展开面积、展开周长、展... 针对纺织面料弯曲性测试需要多次裁样、费时等问题,提出1次可得到多组结果且快速简便的太阳花法测试方法。通过选择经纬2个方向的试样,裁剪5个宽度为2 cm、长度为6 cm的单条测试样,搭建测试装置并选取特征指标:展开面积、展开周长、展开长度和下垂高度。将太阳花法所得指标与斜面法测试的抗弯长度与抗弯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个新指标均与斜面法中的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证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该方法既可将织物正反面弯曲性差异及弯曲稳定性结果可视化,还可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弯曲性能 抗弯长度 抗弯刚度 展开面积 展开周长 展开长度 下垂高度
下载PDF
圆柱形PDC切削齿磨损对钻井工艺规程的影响
13
作者 任雷 祁任泽 +1 位作者 何胜煜 卜长根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钻头因其较高的耐磨性与钻井时效,在油气和地热的深部钻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DC切削齿性能与切削齿磨损程度相关,直接影响钻头的寿命和钻进效率,所以研究切削齿的磨损对钻井工...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钻头因其较高的耐磨性与钻井时效,在油气和地热的深部钻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PDC切削齿性能与切削齿磨损程度相关,直接影响钻头的寿命和钻进效率,所以研究切削齿的磨损对钻井工艺规程至关重要。针对切削齿在磨损阶段与岩石接触区域形状复杂、面积计算困难的问题,通过使用平面斜截复合片所在圆柱面的方法,推导出接触区域为部分椭圆,得到了接触面积与磨损高度、后倾角的函数表达式,分析了磨损高度、后倾角的变化对接触比压、片内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齿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受复合片磨损高度、后倾角大小的影响,磨损高度越大,后倾角越小,接触面积及面积变化率越大;相同载荷下的接触比压和片内剪应力随接触面积增大而越小。因此应根据复合片的磨损状态选择合适的钻井工艺参数,以维持PDC钻头的破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切削齿 磨损高度 接触面积 钻压 剪应力
下载PDF
浙江沿海基于浮标的有效波高分析和数值预报订正
14
作者 姚日升 肖王星 +3 位作者 涂小萍 朱佳敏 周凯 庞琦烨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3,共10页
基于2010年10月―2022年12月浙江沿海5个浮标站观测资料和2020—202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海浪和海面10 m风预报资料,对浮标站的风、浪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有效波高预报进行评估和订正方法研究。0~240 h预报偏差和均方根误差... 基于2010年10月―2022年12月浙江沿海5个浮标站观测资料和2020—202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模式海浪和海面10 m风预报资料,对浮标站的风、浪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有效波高预报进行评估和订正方法研究。0~240 h预报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表明:模式对远岸浮标的预报比实况稍偏大,对近岸浮标预报则略偏小,预报不稳定性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远离海岸的浮标站24 h预报与实况的相关性高于近岸站,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94和0.85。有效波高预报存在一定系统偏差,且是预报误差的主要来源。近岸浮标有效波高预报值小于观测值,远岸浮标的预报值偏差则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大由正转负,负偏差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对于远岸浮标,仅针对有效波高进行预报和实况的一元一次回归就有很好的订正效果,但近岸浮标受地形影响大,海浪预报的误差更大,同时引入有效波高和10 m风速作为预报因子,进行二元一次回归的订正效果更好。订正方程应用到同类型的周边海区浮标站仍然有很好的订正效果,可推广到浙江沿海同类型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波高 海面10 m风 数值预报 订正 浙江沿海
下载PDF
基于积水高度的下凹桥区交通信号实时控制仿真模拟
15
作者 张岳 黄鹏 +3 位作者 尚巍 葛铜岗 田腾飞 张玮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132,共8页
针对目前各大城市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情态与交通管控无法联动,且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时交通安全及应急处理处置缺失的问题,系统地解析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水位感知、安全警示标识和交通信号管控的具体形式,确定下凹桥区周边交通路口相位信号配... 针对目前各大城市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情态与交通管控无法联动,且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时交通安全及应急处理处置缺失的问题,系统地解析下凹桥区降雨积水水位感知、安全警示标识和交通信号管控的具体形式,确定下凹桥区周边交通路口相位信号配时的调控模式,进而建立基于积水高度的下凹桥区交通实时控制系统,并采用交通仿真测试环境模拟评估下凹桥区周边交叉口相位信号配时优化方案在不同积水高度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降雨天气将增加下凹桥区周边交叉口整体的延误和排队长度,而相位信号配时优化能有效提高下凹桥区周边交叉口的车辆通行能力,提升交叉口整体服务水平,降低降雨天气对交叉口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凹桥区 城市内涝 交通实时控制 积水高度 相位信号配时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构造区超前深孔预注浆技术的实践
16
作者 史渊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0期309-312,共4页
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3105工作面,针对煤层上覆泥岩层不稳定性和局部仰采造成的采高异常问题,实施了超前深孔预注浆技术。通过地震勘探和现场评估,划分了7个地质异常区域,制定了精准的钻孔布置策略,应用分次成孔和深孔封孔技术。工业性试... 在山西霍尔辛赫煤业3105工作面,针对煤层上覆泥岩层不稳定性和局部仰采造成的采高异常问题,实施了超前深孔预注浆技术。通过地震勘探和现场评估,划分了7个地质异常区域,制定了精准的钻孔布置策略,应用分次成孔和深孔封孔技术。工业性试验显示,154个钻孔共使用805.12 t注浆材料,平均每孔5.92 t,成功降低了冒顶率86%以上,显著提升了矿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证明了该技术在大采高工作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构造区 超前深孔 预注浆
下载PDF
基于崎岖度法的调频场强计算与测量分析
17
作者 孙德莱 管延青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本文基于“崎岖度法”理论,详细阐述了调频覆盖场强的计算方法,包括有效辐射功率、天馈线增益、天线有效高度、地形衰减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接收天线的补偿计算。通过实例计算并与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本文深入分析了接收点地形和菲涅... 本文基于“崎岖度法”理论,详细阐述了调频覆盖场强的计算方法,包括有效辐射功率、天馈线增益、天线有效高度、地形衰减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接收天线的补偿计算。通过实例计算并与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本文深入分析了接收点地形和菲涅尔区等因素对实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场强 有效辐射功率 天线有效高度 衰减校正系数 菲涅尔区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幼林生长情况分析初报
18
作者 文燕萍 廖思 +2 位作者 邓珠林 胡斌 吴艺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为了丰富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系列良种无性系和遗传多样性,防止规模化种植品种单一问题,在岑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ZJ24’及‘岑软3-62’4个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试验... 为了丰富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系列良种无性系和遗传多样性,防止规模化种植品种单一问题,在岑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ZJ24’及‘岑软3-62’4个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试验种植,对其幼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树形指数、综合评分法等分析方法,选出在岑溪表现最优质的品种,并分析不同品种的遗传力及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岑软二代新品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但均超过85%,能适应岑溪本地气候正常生长。造林后第1年,‘岑软3-62’的树高、‘岑软ZJ14’的冠幅面积显著优于其他二代新品种;造林第2年后,各油茶品种间树高无显著差异。树形指数表明‘岑软ZJ14’‘岑软24号’‘岑软3-62’树形呈开张形,‘岑软ZJ24’‘岑软ZJ11’树形呈球形。各品种开花率有显著差异,且岑软二代新品种早期营养生长较强。油茶成活率、冠幅、开花率有较高的遗传力(0.74~0.86),树高的遗传力相对较低(0.26)。参试的各品种间遗传增益不同,存在遗传多样性。综合结果表明,‘岑软3-62’在岑溪种植的早期生长表现比较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二代新品种 树高 冠幅面积 遗传力
下载PDF
某地铁上盖建筑采用厚板转换结构设计的研究
19
作者 马中华 付修兵 +2 位作者 宋刚 孙红萍 桑桑 《山西建筑》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对南京5号线某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的转换层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采用梁板转换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建模方式对转换厚板内力及配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换层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厚板转换体系可行,两种厚板转换... 对南京5号线某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的转换层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采用梁板转换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的可行性,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建模方式对转换厚板内力及配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转换层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厚板转换体系可行,两种厚板转换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设计时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包络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轨行区上盖建筑 转换层高度受限 厚板转换 梁板转换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坚硬顶板水力压裂技术
20
作者 闫鹏佳 薛雄飞 胡志华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针对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机头三角区采空区坚硬顶板难垮问题。通过对上覆岩层结构及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合煤层顶板特性及压裂密度大小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确定采用分段压裂式水力压裂技术方案;并在井下现... 针对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机头三角区采空区坚硬顶板难垮问题。通过对上覆岩层结构及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合煤层顶板特性及压裂密度大小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确定采用分段压裂式水力压裂技术方案;并在井下现场开展水力压裂控制坚硬难垮顶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后,工作面端头采空区顶板能够及时垮落,悬顶面积大幅度降低,工作面端头采空区悬顶沿推进方向一般最大不超过9 m,沿工作面方向最大不超过6 m,降低幅度达到70%以上,在大部分情况下,顶板能够随采随垮及时垮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一次采全高 坚硬难垮顶板 机头三角区 水力压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