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ansfer functions of an active rotor under different flight condi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long ZHOU Linghua DONG Weidong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07-120,共14页
Vibrations impos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helicopters.Active rotors with trailing-edge flap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actively eliminate helicopter vibrations.F... Vibrations impos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helicopters.Active rotors with trailing-edge flap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actively eliminate helicopter vibrations.For the existing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offline system identification,the transfer functions of an active rotor under different flight conditions are pre-requisites to implement closed-loop vibration control.In this study,a three-bladed active rotor with improved trailing-edge flaps is designed,and wind-tunnel tests a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transfer functions of this active rotor using frequency sweep and phase sweep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s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in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flight speeds:the amplitude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varies slightly,while the phase delay almost remains unchanged.In addition,this finding is validated through closed-loop vibration control tests with the active rotor.The transfer function obtained from the hover test results is also applicable to closed-loop vibration control tests under the forward flight conditions.This will dramatically simplif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an active r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rotor helicopter Trailing-edge flap Transfer function vibration control Wind tunnel test
原文传递
共轴刚性旋翼振动载荷影响分析
2
作者 谭水鹏 王宇奇 虞志浩 《直升机技术》 2024年第3期18-25,30,共9页
针对共轴刚性旋翼建立了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开展旋翼载荷影响分析。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几何精确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并结合松耦合方法计算共轴刚性旋翼载荷。通过XH-59A和X2悬停及前飞试验状态,验证了理论模型。... 针对共轴刚性旋翼建立了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开展旋翼载荷影响分析。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中采用几何精确桨叶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并结合松耦合方法计算共轴刚性旋翼载荷。通过XH-59A和X2悬停及前飞试验状态,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了旋翼桨叶片数、交叠方位角、轴前倾角等结构参数和飞行状态参数对共轴刚性旋翼振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实度下旋翼桨叶片数增加,振动载荷降低;奇偶片桨叶交叠角相对机身的分布,显著影响横向和纵向振动载荷水平;相同升力和升力偏置(LOS)下轴前倾角增加,振动载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振动 载荷 共轴刚性旋翼 气动弹性分析
下载PDF
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卫东 张呈林 +1 位作者 王适存 顾仲权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通过建立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研究了采用受控振荡附翼的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特性及其在降低旋翼振动载荷方面的有效性。气动模型采用了计及振荡附翼非定常影响的二元叶素模型。探讨了改变旋翼桨叶及振荡附翼的... 通过建立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研究了采用受控振荡附翼的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特性及其在降低旋翼振动载荷方面的有效性。气动模型采用了计及振荡附翼非定常影响的二元叶素模型。探讨了改变旋翼桨叶及振荡附翼的结构参数对新概念旋翼减振效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振荡附翼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旋翼桨毂的振动载荷。为振荡附翼的振动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气动弹性 附翼 振动
下载PDF
后缘小翼型智能旋翼桨叶模型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柱 黄文俊 杨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30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推挽式双X压电驱动机构的后缘小翼型智能旋翼方案,开展了后缘小翼型智能旋翼模型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空载试验主要用于验证驱动机构的驱动特性,测试了压电堆和驱动机构的静态输出;为了验证悬停时小翼在铰链力矩作用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推挽式双X压电驱动机构的后缘小翼型智能旋翼方案,开展了后缘小翼型智能旋翼模型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空载试验主要用于验证驱动机构的驱动特性,测试了压电堆和驱动机构的静态输出;为了验证悬停时小翼在铰链力矩作用下驱动机构能否有效驱动后缘小翼,进行了加载试验。试验采用线性霍尔传感器对推挽式双X型驱动机构在不同电压和频率驱动下小翼的偏转角度进行了测量。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压电驱动机构能够有效驱动后缘小翼,该智能旋翼方案是合理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减振 智能旋翼 后缘小翼 压电驱动
下载PDF
后缘小翼智能旋翼减振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士明 杨卫东 +1 位作者 虞志浩 吴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建立了带后缘小翼智能旋翼气动弹性载荷计算模型及减振优化分析方法。模型考虑刚体后缘小翼的气动力与惯性力对弹性桨叶系统的影响,使用粘性涡粒子法结合翼型查表法计算旋翼气动载荷,采用力积分法计算桨叶与桨毂载荷,构造了包含桨叶根... 建立了带后缘小翼智能旋翼气动弹性载荷计算模型及减振优化分析方法。模型考虑刚体后缘小翼的气动力与惯性力对弹性桨叶系统的影响,使用粘性涡粒子法结合翼型查表法计算旋翼气动载荷,采用力积分法计算桨叶与桨毂载荷,构造了包含桨叶根部扭转及桨毂振动载荷为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基于最速下降-黄金分割组合优化算法寻找最佳小翼偏转规律。研究发现,建立的后缘小翼载荷控制方法有效,可降低振动目标函数70%。桨叶的弹性扭转使后缘小翼能有效实施减振,但弹性扭转对小翼气动力矩的放大作用使减振时通常伴随着桨叶扭转载荷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振动 后缘小翼 优化方法
下载PDF
后缘小翼智能旋翼有限偏角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士明 杨卫东 +2 位作者 虞志浩 董凌华 陆凯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39,共8页
建立了适合带后缘小翼的缩比模型智能旋翼减振优化分析方法。考虑小翼运动引起的气动力和惯性力对旋翼系统的影响,建立带后缘小翼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使用一种高效的代理模型方法计算带后缘小翼的翼型气动力。使用隐式梯形公式求解... 建立了适合带后缘小翼的缩比模型智能旋翼减振优化分析方法。考虑小翼运动引起的气动力和惯性力对旋翼系统的影响,建立带后缘小翼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使用一种高效的代理模型方法计算带后缘小翼的翼型气动力。使用隐式梯形公式求解气弹耦合动力学方程得到桨叶的弹性响应,采用力积分法计算桨叶剖面振动载荷与桨毂载荷。以小翼操纵输入为设计变量,以桨毂载荷幅值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问题,使用最速下降法求解最佳减振效果对应的小翼偏转规律。结果表明本模型计算的结构与气动载荷可靠,对不同前进比状态,后缘小翼都能有效降低桨毂垂向振动载荷。使用直接约束法和目标权重法都能模拟小翼偏转能力不足的情况,小翼偏转能力对减振效果有明显影响,偏转能力不足时后缘小翼仍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振动 后缘小翼 优化方法
下载PDF
利用桨叶后缘小翼运动的旋翼桨毂振动载荷优化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荣 夏品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4-582,共9页
利用桨叶后缘小翼运动是控制旋翼桨毂振动载荷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非定常气动力和弹性力耦合的气弹分析方法,对附加了桨叶后缘小翼的直升机旋翼系统的振动载荷进行了研究。采用弹性桨叶和后缘刚性小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翼型剖面气动... 利用桨叶后缘小翼运动是控制旋翼桨毂振动载荷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非定常气动力和弹性力耦合的气弹分析方法,对附加了桨叶后缘小翼的直升机旋翼系统的振动载荷进行了研究。采用弹性桨叶和后缘刚性小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翼型剖面气动力采用Leishman-Beddoes二维非定常动态失速模型、后缘小翼剖面气动力采用Hariharan-Leishma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带后缘小翼的旋翼桨毂振动载荷分析模型。采用伽辽金和数值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旋翼系统在前飞状态下的气弹响应。分析了后缘小翼各运动参数对桨毂振动载荷的影响。针对桨毂4阶振动载荷,采用改进的主动控制方法,优化了小翼的运动,使桨毂振动载荷得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桨毂 后缘小翼 振动载荷 优化控制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瞬态气弹运动有限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旭程 侯志强 吕卫民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05-609,共5页
从能量变分原理出发建立了旋翼的瞬态气弹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旋翼转速加速度对桨叶动能变分的影响.采用叶素理论建立了桨叶在复杂流场中的气动载荷模型,模型计入了旋翼主轴纵倾和横滚角的影响,研究了流场风速分量的计算.运用所建模... 从能量变分原理出发建立了旋翼的瞬态气弹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旋翼转速加速度对桨叶动能变分的影响.采用叶素理论建立了桨叶在复杂流场中的气动载荷模型,模型计入了旋翼主轴纵倾和横滚角的影响,研究了流场风速分量的计算.运用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直升机在护卫舰尾流场内起动时桨叶的挥舞、摆振、扭转(变距)等瞬态运动过程.模型可用于旋翼的振动仿真分析、噪声估计和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直升机旋翼 气弹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具有复合材料柔性梁的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文杰 吕冬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1-156,共6页
建立一种悬停状态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新模型。修正Bauchau大变形梁理论建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据复合材料特点推导桨叶本构关系并构造新的24自由度梁单元,将桨叶视为多路传力系统,应用Ha... 建立一种悬停状态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新模型。修正Bauchau大变形梁理论建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据复合材料特点推导桨叶本构关系并构造新的24自由度梁单元,将桨叶视为多路传力系统,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桨叶运动有限元方程,分析悬停状态下具有复合材料柔性梁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的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程度较传统中等变形梁理论更好;具有负变距-摆振耦合的复合材料柔性梁结构可提高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及正变距-摆振耦合结构降低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负铺层角较大小相同正铺层角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更好;铺层厚度减少有利于增加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直升机 无轴承旋翼 复合材料柔性梁 气动弹性稳定性 悬停 大变形
下载PDF
智能旋翼——一种极有前途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柏京兆 顾仲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 在直升机旋翼各片桨叶后缘安装主动控制附翼(ACF)的智能旋翼新概念,发展十几年来,特别是在智能材料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直升机界的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智能旋翼概念的由来、发展现状以及主动附翼控制振动的基本问题,指出该技术是一种具有卓越潜能、极具应用前景的直升机振动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振动 主动控制 智能旋翼 后缘附翼
下载PDF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在直升机旋翼桨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宝宇 龙英睿 刘明治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203-204,26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旋翼桨叶动力响应的方法。以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结合有限单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绕动轴转动的多柔体动力学质量矩阵,建立了直升机旋翼桨叶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及其系数矩阵的解析表达式,采用Rung-Kutta法...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旋翼桨叶动力响应的方法。以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结合有限单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绕动轴转动的多柔体动力学质量矩阵,建立了直升机旋翼桨叶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及其系数矩阵的解析表达式,采用Rung-Kutta法进行数值积分,分析了挥舞运动在强耦合状态下的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建立旋翼桨叶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桨叶的实际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桨叶 耦合振动 挥舞运动
下载PDF
带后缘小翼的旋翼振动载荷计算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士明 杨卫东 +1 位作者 虞志浩 吴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96-1503,共8页
建立了考虑弹性桨叶、刚性小翼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和旋翼载荷计算方法.以广义质量和广义力的形式描述小翼惯性力和气动力对系统的影响,以非定常/动态失速模型计算剖面气动力,结合基于实验数据修正的组合气动模型计算带小翼部分的剖... 建立了考虑弹性桨叶、刚性小翼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和旋翼载荷计算方法.以广义质量和广义力的形式描述小翼惯性力和气动力对系统的影响,以非定常/动态失速模型计算剖面气动力,结合基于实验数据修正的组合气动模型计算带小翼部分的剖面气动力,集成大变形桨叶模型考虑弹性变形的非线性,以力积分法计算桨叶剖面振动载荷.通过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建立的气动弹性模型和载荷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桨叶结构模型精度很高,气弹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旋翼的振动载荷,挥舞弯矩平均误差控制在9.1%,使用修正的小翼气动模型能有效提高小翼运动时桨叶振动载荷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旋翼 气动弹性 后缘小翼 直升机
原文传递
直升机的气动弹性问题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景龙 陈全龙 员海玮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4-1055,共22页
直升机的气动弹性问题与固定翼飞机不同,不仅要考虑单片桨叶,更要将旋翼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动态入流、尾迹影响以及旋翼与机身之间的相互耦合等。就单片桨叶而言,在结构动力学上,需要考虑离心力场、几何非线性以及桨叶的非线性挥舞-摆... 直升机的气动弹性问题与固定翼飞机不同,不仅要考虑单片桨叶,更要将旋翼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动态入流、尾迹影响以及旋翼与机身之间的相互耦合等。就单片桨叶而言,在结构动力学上,需要考虑离心力场、几何非线性以及桨叶的非线性挥舞-摆振-扭转耦合;在气动力上,需要考虑动态入流以及桨尖处可能的失速效应,本质上属于非线性气动弹性力学范畴。由于旋翼气动力通常是以周期形式通过旋翼轴传给机身,并引起机身振动,而机身运动又通过改变桨叶根部形态反过来影响旋翼的气动弹性特性,这种旋翼/机身耦合问题,也是近年来直升机气动弹性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方向和热点之一。此外,随着旋翼流场数值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采用动态重叠网格或滑移网格方法来实现桨叶运动,并通过动网格技术来实现桨叶的弹性变形,从而实现弹性旋翼流场的数值模拟,目前正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直升机气动弹性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和热点。随着各种新构型直升机的相继出现,如倾转旋翼机、前行桨叶概念旋翼(ABC)直升机和复合式直升机等,也带来了新的气动弹性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本学科持续发展,永远是气动弹性工作者终身奋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气动弹性 旋翼动力学 旋翼/机身耦合 振动控制
原文传递
多片后缘小翼对直升机旋翼桨叶动态失速及桨毂振动载荷的控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荣 夏品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3-1091,共9页
减缓直升机后行桨叶动态失速发生、降低直升机桨毂振动载荷是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改进直升机飞行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直升机在高速高载情况下利用多片受控的桨叶后缘小翼对直升机的后行桨叶动态失速和桨毂振动载荷同时进行控制... 减缓直升机后行桨叶动态失速发生、降低直升机桨毂振动载荷是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改进直升机飞行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直升机在高速高载情况下利用多片受控的桨叶后缘小翼对直升机的后行桨叶动态失速和桨毂振动载荷同时进行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了弹性桨叶和后缘刚性小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桨叶剖面气动载荷采用Leish-man-Beddoes二维非定常动态失速模型计算,后缘小翼剖面气动载荷采用Hariharan-Leishman二维亚声速非定常气动模型计算。采用伽辽金和数值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旋翼系统的气弹响应。建立了有效的多片后缘小翼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分析了3片后缘小翼的运动规律及对后行桨叶动态失速和桨毂振动载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多片小翼的运动是控制桨叶动态失速和桨毂振动载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动态失速 桨毂振动 多后缘小翼 控制
原文传递
考虑摆振销影响的无轴承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文杰 向锦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71,共5页
采用格林-拉格朗日应变张量推导了桨叶的应变-位移关系,把无轴承旋翼桨叶作为多路传力系统进行处理,并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桨叶运动的有限元方程,气动模型采用二维准定常片条理论和动力入流模型,研究了摆振销对无轴承旋翼悬停状态下气... 采用格林-拉格朗日应变张量推导了桨叶的应变-位移关系,把无轴承旋翼桨叶作为多路传力系统进行处理,并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桨叶运动的有限元方程,气动模型采用二维准定常片条理论和动力入流模型,研究了摆振销对无轴承旋翼悬停状态下气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摆振销可引入负的变距-摆振耦合,明显提高无轴承旋翼桨叶的一阶摆振模态阻尼;摆振销垂直偏置距离对无轴承旋翼桨叶的一阶摆振模态阻尼具有重要影响,距离增加,有利于加大一阶摆振模态阻尼,从而提高旋翼的气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无轴承旋翼 非线性振动 多路传力 气弹稳定性 摆振销 悬停
原文传递
基于有限状态入流的无轴承旋翼气弹稳定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文杰 向锦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8-62,共5页
为准确分析悬停状态下无轴承旋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入流的直升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的模型.采用格林-拉格朗日应变张量推导了无轴承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把桨叶作为多路传力系统进行处理并根据哈密顿... 为准确分析悬停状态下无轴承旋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入流的直升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的模型.采用格林-拉格朗日应变张量推导了无轴承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把桨叶作为多路传力系统进行处理并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桨叶运动的有限元方程,非定常气动力采用有限状态状态入流模型.根据桨叶模态方程的特征值判断悬停状态下无轴承旋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有限状态入流模型计算桨叶的一阶摆振阻尼比传统的动力入流模型和均匀入流模型与试验数据的符合程度更好,从而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无轴承旋翼 非线性振动 气弹稳定性 有限状态入流 悬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